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章节测试习题(4)

合集下载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2.通过学习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密切关系,增强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尊重和珍视。
3.培养学生关注健康、预防疾病的思想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饮水、定时排尿等。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b.强调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尿液异常与疾病的关系。
c.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思维导图,以直观地展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设计一份关于尿液成分变化的原因的填空题,让学生通过填写答案,巩固所学知识。
(3)针对尿液排出的神经调节过程,出一道简答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排尿反射的神经调节机制。
2.实践作业:
(1)请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一天的饮水量、排尿次数和尿量,了解自己的排尿情况,并与同学分享。
(2)让学生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的饮水量和排尿习惯,分析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意识,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教育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5.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版七下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北京版七下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乙乙 0..0033 00.1.1 0.003.03 9988 0.702.72
丙丙 0 0
0
1.810.80 9966 1.110.10
1. 甲是
A B CCLeabharlann ,乙是原尿 尿液 血浆
尿液 原尿 原尿
,丙是
血浆 血浆 尿液
巩固练习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成分分 蛋蛋白白质质 葡萄葡萄糖糖 尿素尿素
你能回答
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撒了一泡尿,过了一会儿,尿的旁
边出现了很多的蚂蚁,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
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回顾与整理
1、泌尿系统的组成。 2、肾单位的结构。 3、尿的形成过程。 4、尿的排出途径。 5、排尿的意义。 6、泌尿系统的卫生。
再见
四、尿的排出
四、尿的排出
尿液
肾脏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排出是间歇的。 五、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 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六、泌尿系统的卫生 适量饮水,及时排尿,注意清洁卫生。
巩固练习
一、比较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成分
( 用“√”表示有,用“X”表示无 )
第2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 出
学习目标
一、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理解肾单位的结构。 三、能够描述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四、了解泌尿系统的卫生工作。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肾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皮质 髓质 肾盂
甲甲 8 8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3.课堂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自我提高。
4.课后拓展: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如制作科普海报、开展实地调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讨和深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生活情境引入:展示一张早晨尿液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产生尿液的吗?尿液又有什么作用呢?”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形成、排出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导(一)学生特点 Nhomakorabea本节课面向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但深度和广度有限。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人体生理、健康等话题较为关注,但对复杂的生理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在学习习惯上,学生习惯于通过直观的图像、实物和案例来理解知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
3.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
课后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参与度。
2.收集学生课后作业和评价反馈。
3.开展小组访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反思和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分层作业,提高教学针对性。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结束后,我会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思考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我可以让学生绘制一张尿液形成和排出的流程图,或者写一篇关于尿液排出重要性的小短文。在作业中,我会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和实验。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尿液的形成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反思与评价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产生好奇心,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2.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的运用:结合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模型,生动形象地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小组讨论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接着,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和动画,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通过直观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模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对尿液形成过程的理解。此外,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2课时 教案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7章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2课时 教案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3课时)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及教学重点、难点
1.说出尿液排出的过程
2.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简单说出导致尿液成分异常的原因
3.能够对图片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获取信息
4.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结】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断的。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尿液排出的过程
案例分析:
尿液成分异常的原因及危害
【案例分析】通过小王的案例,分析尿液成分异常的原因
1、出示尿液化验单: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推断是肾小球异常。
2、出示肾小球的显微图片:分析肾小球病变的情况。
3、进一步分析肾小球病变引起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的原因,总结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
4、由于蛋白质的大量滤过同样会对肾小管管壁细胞造成伤害,进一步引起肾小管病变。
5、出示血液常规检测化验单:代谢废物无法排出,大量滞留在血液中,并进一步分析尿液形成的和排出的意义。
6、出示诊断结果:肾脏衰竭——尿毒症
7、出示治疗建议:
(1)介绍肾移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目前治疗常用的方法
2、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症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导致肾脏衰竭及尿毒症。
3、尿毒症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为肾脏移植。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反馈
【出示例题】阅读题目,回答问题。
通过本题的分析,明确肾结石的产生原因及其危害,总结预防肾结石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习题进行反馈,学以致用。同时体会肾病预防的重要性
(3)介绍尿毒症治疗的新技术——实验室阶段,尿毒症患者的希望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北京课改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北京课改版.doc

《尿的形成和排出》一、导言设计通过凹忆“血液”的组成和血浆的功能Z—是运输代谢废物等,由人体产生的废物等必须得及时地排出体引入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接着由学生总结出人体在生命活动屮产生的废物种类,由讲解排汕和排遗的概念;再由排泄主要是以尿的形式进行的来引入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O二、学生活动设计采用认知发现说的问题解决法进行教学。

即创设一个个问题悄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或推想,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信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学生的学习属于接受式的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新IH知识的整合。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1.将课本中的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作出假想、得出结论等。

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抽彖思维的能力等。

这是突破本节难点的策略之一。

2.制作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过滤与重吸收”,由此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彖化,这是突本节难点的策略Z二。

3.在教学内容上先讲泌尿系统的组成,再通过资料分析讨论肾单位的结构特点和尿液的形成,最示总结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目的是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更多的时间获取信息,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数据,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重、难点的突破:(1)引导学生认识肾单位的结构(2)制作肾单位课件,巩固学生对肾单位的认识。

(3)设计学生活动材料,通过资料分析,得出尿液的形成经历了过滤和重吸收等两个生理过程(4)自制课件演示“尿液的形成”将过滤和重吸收两过程形象化,便于学生接受。

四、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冃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1、获得口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人体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难点:尿液的形成和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变化教学过程:化?四、尿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④肾小囊里的液体从哪里來的?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冇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什么?⑤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岀哪些物质?②认真阅读资料,对8 2页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观察肾内部结构的课件,推理、讨论、表达、交流。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

初一生物学(北京版)-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教案
【提出问题】
为什么肾小管近端小管处能迅速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小分子蛋白质?
【出示图片】
肾小管管壁细胞模式图,肾小管管壁细胞朝向肾小管内部一侧细胞膜形成突起,进一步分析这些微绒毛可以增大肾小管的吸收面积。
【小结】
肾小管适于进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寻找实证,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通过丰富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再次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总结
【出示动画】演示尿液形成的过程。
【梳理概念图】梳理尿液形成的全过程。
通过动画模拟,进一步体会尿液形成的过程,完成概念图,搭建知识框架。
反馈
【出示习题】
带领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答案
学以致用,渗透做题技巧。
教学重点: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出示图片】
复习泌尿系统及肾脏的结构及其功能
复习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说出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经的结构。
复习导入,巩固知识,为下面学习进行铺垫。
新课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出示资料1】
科学家对于尿液形成的推断。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七章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2课时
学科
生物学
学段: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书名:生物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概述尿液形成的过程
2.说出肾单位适于形成尿液的结构特点
3.能够对图片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获取信息
4.通过对尿液形成过程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程教学设计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程教学设计

《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是北京版教材七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生物的排泄第二节“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是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及肾单位的结构,第二课时是在明确了泌尿系统结构后,进一步探究肾脏及泌尿系统的功能。

即尿的形成与排出过程。

它在本册书中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1.从学生已有知识角度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人体营养、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能量供应、人体产生代谢废物、人体废物排出的途径及泌尿系统组成、肾脏和肾单位结构等知识。

2.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角度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未知事物的想象力丰富。

经过一个学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有了一些认识,并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对肾单位这一微观结构及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教学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分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与成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终尿形成与成分。

这里必须让学生明白肾单位中血液的来龙去脉和尿液的产生与排出途径,也就是说要血路、尿路都清楚。

然而,让学生理解看不到的结构与其功能确有难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明确肾单位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联系血液循环知识,说出血路与尿路,并找到两者的关系。

2、通过观察图表物质的含量数据,说出在血浆、肾小囊和肾小管末端液体中的物质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表数据,训练分析比较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2、通过画不同物质在肾单位里的流动轨迹,分析肾小球、肾小管在尿形成中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 7.2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7.2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 北京课改版
板书设计
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尿液的排出
课后小结
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尿 液形成动画,学生的学习效果好。
过程与方法:通 过观察,分析出尿液的 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尿的形成是一个连续过程。


能说出血液是怎样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能说出 原尿的成分;能说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被吸收的物质及尿液的成分,能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会分析原尿、尿液、血浆的成 分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能说出血液是怎样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能说出原尿的成分 ;能说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被吸收的物质及尿液的成分,能说出尿液的排出途径;会分析原尿、尿液、血浆的成分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课题
复习提问:
1尿液形成的器官?
2在肾脏中形成尿液的结构?
3肾单位中的肾小体位于肾皮质还是肾髓质?
4你能解释为什么肾皮质的颜色深而肾髓质的颜色浅吗?
回答:1、2、3、4学生能来自认出肾单位各结构教师出示:尿液形成动画并提出观看动画要求:会识别动画中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入球小 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思考血液如何流过肾小球的(提示: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尿酸、尿素可以滤出肾小球)?
多媒体播放:尿液形成过程动画。
进一步明确原尿形成的过程和位置。
教师提问: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滤出以后到达哪个结构中?
(3)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被肾小球滤出以后到达哪个结构中?
多媒体播放:尿液形成过程动画、教师所提的问题。
通过了解泌尿系统各器官关系从而能分析出尿液排出途径。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
2.阐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等环节。
3.通过示例和案例,解释尿液排出的意义及其对人体的正常功能维持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你们小组探讨尿液的形成过程及其排出机制。”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排泄系统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如何排出废物吗?尿液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排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怀的态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排泄系统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再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重要性。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生物教学中,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一节内容涉及到人体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尿道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具体的实例和形象的描述。因此,我设计了一份教学案例,通过实验、讨论和观察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第五章
学习目标
重点和难点
1.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2.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3.概述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4.概述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 5.排尿的意义
一、排泄和排遗
1、什么叫排泄? 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 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什么叫排遗?
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两者区别: 是否是由于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
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 ___原_尿_____。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
含有___大_分__子_蛋__白_质___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全_部__葡__萄_糖__、_大__部_分__水_、__部__分_无__机_盐__被肾小管重吸 收形成____尿_液__。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 _不__含_葡__萄_糖__ 。
想一想
3.肾小管有什么特点? 肾小管长而曲折,周围分布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四、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点击观看视频
练习巩固
1、尿液的形成包括_肾__小__球_的__过_滤__作_用__和 __肾_小__管__的_重__吸_收__作_用___两个过程。 2、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_血__细_胞__ 和 _大__分_子__蛋_白__质_外__,血浆中的 一__部_分__水_、__无_机__盐__、_葡__萄_糖 和尿素等物质,都可


排二氧化碳 —— 呼吸系统



排汗 —— 皮肤中的汗腺



排尿 —— 泌尿系统

人体废物的排出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章节测试习题(5)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章节测试习题(5)

章节测试题1.【答题】对下列图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甲图:尿液形成流出的途径为①→②→③→④B. 乙图: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C. 丙图:植物分类依据是种子是否由果皮包被D. 丁图:人体安静时内脏器官产热量百分比最大【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相关内容。

【解答】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图1中①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②输尿管,再流入③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④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体外。

A正确。

B、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通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错误。

C、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

C正确。

D、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

D正确。

故选:B。

2.【答题】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液体的流动方向,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下腔静脉流回心脏B. 2与1相比,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变C. 1、2、3中的液体相比,3中含尿素的浓度最高D. 4对尿液起到暂时储存的作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和尿液的形成。

【解答】A、2是肾静脉,流的是静脉血,血液通过下腔静脉进去右心房,A正确。

B、血液流经1肾动脉,进入肾脏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肾脏细胞利用,血液由2肾静脉流出肾脏,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肾脏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随血液带走,流出肾脏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B错误;C、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是含氧量高的动脉血,经过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从而使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无机盐等废物减少,因此3输尿管内尿素最高,2肾动脉次之,1肾静脉最低,C正确;D、4膀胱对尿液起到暂时储存的作用,D正确。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研究人体生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章主要围绕人体排泄系统展开,让学生了解人体如何排出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本节课的内容是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主要知识点包括: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尿液排出的过程,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功能。
1.生活实例引入: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提问:“为什么我们喝水多了会频繁上厕所?”引发学生对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好奇。
2.视频播放:播放关于尿液形成和排出过程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疑导入:提出一系列关于尿液形成和排出的疑问,如“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新课。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肾脏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肾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多媒体课件:展示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结合动画、图片等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3.互动白板:方便教师在课堂上随时标注、讲解,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点总结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知识点总结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和尿道组成。

二,肾脏
肾脏可分为肾盂和肾实质两部分
肾实质外周颜色深的是肾皮质,内侧颜色浅的是肾髓质。

三,肾单位 肾实质部分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肾小体位于肾皮质,肾小管位于肾髓质。

四,尿液的形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暂
尿道 排肾肾肾

1,肾小球 2,肾小囊
3,肾小管 4,集合管
5,入球小动脉 6,出球小动脉
7,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尿
√√√素。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2课时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2课时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的通道)
二、肾单位----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脏的结构分哪三部分?
1 皮质 2 髓质
肾 实 质
3 肾盂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门
出②球小动脉 入①球小动脉
肾③小球
肾④小囊壁 肾⑤小囊腔
四、尿的排出
肾单位 集合管 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从尿液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尿的形成时连续的, 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1、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肾单位 。 肾小球
肾小体
2.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囊
尿液的形成

集合管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肾小球 肾小管
全部葡萄糖
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 液约1.5L。
肾功能损伤或衰竭者,因无法排泄而危及生命。医生 通过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治疗。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损害了肾,而且程度已 经到了晚期,就无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这
就是尿毒症。据调查,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尿毒症患者在我国每年每百万的人口中就有 50—100人,其中不少是青少年。肾功能丧 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肾小囊
肾小体
思考: 血液在流经肾单位的过程
会发生什么变化?
肾小体 肾 单
肾小管 位
三、尿液是血液流经肾单位形成的 比较健康人的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的成分
思考
1.肾小囊 腔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浆中的成分除水和 蛋白质外几乎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节测试题1.【答题】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是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解答】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噐官,由皮质、髓质和肾盂组成,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小肾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构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因此,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选项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2.【答题】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尿道【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

因此,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尿道。

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器官。

3.【答题】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输尿管D.膀胱【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答】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4.【答题】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它在人体内的位置是()A.腹腔后壁、脊柱两侧B.胸腔,左右各一个C.胸腔中部偏左、左右两肺之间D.腹腔的上方偏右【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肾脏的位置。

【解答】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腔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5.【答题】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

【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官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

6.【答题】如图表示的是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A.肺B.肾脏C.肝脏D.心脏【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答】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的时候,血液中的氧气经过气体交换后,进入组织细胞,所以氧气的量减少;血液中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尿素等新陈代谢的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因此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无机盐、尿素等的含量较低。

从图可知,尿素含量低,说明血液经过的X是肾脏。

7.【答题】下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1]、[2]、[3]合称为______。

图中B处液体称为______。

(2)下列物质能被[3]重吸收的有(______)A.水B.葡萄糖C.尿素D.无机盐(3)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______(填“高”或“低”),就会有一部分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______分泌不足引起的,因而对该类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这种激素制剂来。

【答案】肾单位原尿 ABD 高胰岛素【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答】(1)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组成,B是肾小囊腔,里面的液体是原尿。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原尿是在肾小囊腔内形成的,尿液是在肾小管内形成的。

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

8.【题文】“肾功能衰竭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在可以采用人工肾代替患者已丧失功能的肾,其原理就是肾透析.下图是肾透析仪示意图和正常人体内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动脉和静脉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一一透析液,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阅读上述资料,比较肾透析仪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的示意图,回答问题:(l)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相似。

(2)上述尿液形成示意图中,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

A、B、C 共同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

(3)血液在流经A 时,通过_________作用,除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B 中,形成原尿。

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 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肾诱析仪中与图示A 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它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血浆(或原尿) (2). 肾小球 (3). 肾小囊 (4). 肾小管 (5). 肾单位 (6). 滤过 (7). 血细胞 (8). 蛋白质 (9). 葡萄糖 (10). 重吸收 (11). 半透膜 (12). 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半透膜渗透到膜外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还向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肾单位的结构、功能、及尿的形成过程。

【解答】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该图示中ABC所示的结构分别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1)透析液需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因此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2)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对应图示中的ABC,(3)因为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通透性是一定的,所以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都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4)肾透析仪中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的结构是半透膜,半透膜的作用是相似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9.【答题】有关人体排尿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排出人体内废物的作用B.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D.A.B.C三项都对【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排尿的意义。

【解答】肾脏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因此人体排尿的意义是: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10.【答题】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成分的特点是()A.葡萄糖含量大量增加B.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减少C.尿素等物质含量明显减少D.氧气含量大量增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答】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

故从肾脏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11.【答题】尿液与原尿的成分相似,主要差异是尿液中缺少()A.血细胞B.无机盐C.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质【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尿液的形成。

【解答】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可见原尿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等;而尿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等,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因为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了。

12.【答题】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解答】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的作用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的作用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的作用是排出尿液.13.【答题】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由肾静脉流出,发生的变化是()A.血液中氧气减少B.血液中废物减少C.血液中养料减少D.ABC均是【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解答】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供肾脏细胞利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血液中的尿素等废物在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从肾脏流出的血液,废物会减少。

血液中氧气减少,只是流经肾脏血液变化的一个方面,故A不符合题意;血液中废物减少,也只是流经肾脏血液变化的一个方面,故B 不符合题意;血液中养料减少,也只是流经肾脏血液变化的一个方面,故C不符合题意;ABC三项,包含全了流经肾脏的血液变化的三个方面,故D符合题意。

选D。

14.【答题】在下列血管中,各抽取5毫升血液,其中尿素含量最少的是()A.肺静脉B.主动脉C.肾动脉D.肾静脉【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血液的流动特点。

【解答】首先尿素在我们体内属于代谢产物,所以一般说来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经过物质的交换,血液中尿素的含量会增加,但是注意一点,那就是肾脏.因为在这里形成尿液,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滤过作用,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而尿素、尿酸却全部留在了尿液中。

这样造成流经肾脏的血液(即肾静脉)中尿素含量最少。

15.【答题】人体排尿的功能,叙述准确的是()A.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B.排除废物,调节体内无机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功能C.排除尿素D.排除多于的无机盐【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排尿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