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09809-期货投资和期权-教学大纲

09809-期货投资和期权-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期货投资和期权(本科)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期货投资和期权
学分
3
年级
3
先导课程
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
课程目标
1.了解期货交易的发展和沿革(学习目标1)
2.了解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基本规则和流程。(学习目标5)
3.掌握套期保值中规避基差风险的方法。(学习目标5)
4.了解期货价格的几个理论。(学习目标6)
5.了解以农产品、矿产品、外汇、利率、股指等为标的商品的期货交易的特点。(学习目标5)
6.了解期权交易的概念和定价模型(学习目标6)
7.掌握期权的希腊字母法的分析和运用(学习目标5)
8.如何使用现货、期货、期权进行避险和套利交易(学习目标5)
课程议题
1.期货交易的特点;期货交易的历史;现代期货交易的特点;期货交易的流程和规则。
2.套期保值:套期保值的种类;套期保值的风险;规避基差风险的方法:基差交易、场外交易、方差法等等。
3.期货价格理论:预期价格理论、持有成本理论、资产价格模型理论等。
4.商品和金融期货交易:农产品期货、矿产品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等。
5.期权交易:期权的概念、期权价格的定性分析、期权价格模型、期权的希腊字母分析和运用。
6.期权的避险和套利:现货与期权的避险、现货(期货)与期权的套利策略、期权的套利策略。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将介绍大纲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在课堂中,就主要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分组讨论。
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
比重
目标(LG=Learning Goals)
LG1
LG2
LG3
LG4
LG5
LG6
期末考试

期权与期货——教学大纲3学分

期权与期货——教学大纲3学分

《期权与期货》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编号]:[学分]:3学分[总学时]:总计48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实习等)8学时。

[适用对象]:金融工程专业[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开课单位]:金融学院(二)课程介绍《期权与期货》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介绍期货市场发展历史、运行机制、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期货定价原理、金融期货交易等问题,同时兼顾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现实金融问题。

通过课程的讲授及模拟实验室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期货、期权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具有基本的市场分析技能,能够运用期货市场的功能进行有效分析方法的运用,为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期权与期货》是一门实践和理论性都较强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金融创新往纵深方向发展,期权与期货投资在金融投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体现。

通过《期权与期货》教学,让学生了解期权期货投资基础知识,掌握期权期货基本方法。

不仅要能够适当把握和理解现有的期权期货市场和品种的投资原理和方法,更要通过对期权期货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验过程中,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并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根据课程教学课时的安排,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期权期货投资相关知识,能够根据不同经济情景,灵活运用期权期货投资方法和技巧。

同时能够理解期权交易和期货交易的理论基础,并在实验过程中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加强,并在实验中得到相应的锻炼。

(四)主要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习题讲解式讲授教学法:期货合约、远期合约、期权、衍生市场中交易者的类型、期货合约的设定、远期合约市场、保证金制度、期权的种类、期权头寸启发式教学法:准备知识、商品期货、外汇的远期和期货约定、投资资产的远期价格讨论式教学法:股票期权合约的性质、金融期权价格的构成、影响金融期权价格的因素教学手段本门课以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为主,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板书,实验教学以国泰安期权期货软件为主,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大赛。

期货与期权讲义精要

期货与期权讲义精要

期货与期权讲义精要第一讲期货一、衍生品交易•衍生品交易是指从基础资产的交易(商品、股票、债券、外汇、股票指数等)衍生而来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

期货交易是衍生品交易的一种重要类型。

•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二、期货市场发挥着其他衍生品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效率较高,期货价格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期货市场转移风险的效果高于远期和互换等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发挥着其他衍生品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水平高,可以较低成本实现转移风险或获取风险收益的目的;•大宗基础原材料的国际贸易定价采取“期货价格+升贴水”的点价贸易方式,期货市场成为国际贸易定价的基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一讲期货交易概论一、期货市场发展进程(1)期货市场发展进程表(美国)1848年3月CBOT成立1865年CBOT制定标准化合约,建立保证金制度,期货市场正式形成1925年CBOT结算公司成立(2)结论:1.期货合约是在现货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最初的期货交易品种是农产品期货及金属矿产品期货。

3.最初的期货交易目的是稳定产销,参与者主要是商品买卖者,缺少投机商。

(3)、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合约标准化•交易集中化•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杠杆机制•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4)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的区别比较项目期货交易远期交易交易对象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私下协商的非标准化合同功能作用回避风险和价格发现调节供求,减少价格波动履约方式对冲平仓(大多数) 最终实物交收信用风险小较大保证金制度特定的保证金制度(向买卖双方收取) 由交易双方协商(5)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国际期货品种的发展,经历了商品期货(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能源期货)到金融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的发展过程,随着期货市场实践的深化发展,天气期货、选举期货、各种指数期货等其它期货品种也开始出现。

(6)、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与现状•截止2010年8月,我国正在交易的农产品期货品种有黄大豆、豆粕、豆油、棉花等13种; •金属期货品种有铜、铝、锌、黄金、钢材等品种,其中钢材期货有螺旋钢和线材两个品种,均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能源化工期货品种有燃料油、精对苯二甲酸、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4个品种•我国期货市场已形成以农产品、工业品为主,兼顾能源产品的品种结构•目前,大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仅次于CBOT的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大豆期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品种交易也已超过美国COMEX,仅次于LME,名列全球第二第二节期货市场的功能基本功能:一、回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二、价格发现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提供分散、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本国争夺国际定价权•促进本国经济的国际化第三节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一、期货交易所(一)交易所的性质1.专门进行标准化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2.是为期货买卖者提供的有组织、有秩序、有规则的交易场所,其本身不从事期货交易活动。

期货与期权教程教学设计

期货与期权教程教学设计

期货交易制度与流程
3. 竞价成交
交易所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买卖指令进行撮合成交。
4. 结算与交割
交易所每日进行结算,投资者可选择在合约到期前进行平仓或在到期日进行实 物交场需求大于供应时,期货价格上涨;反之, 当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期货价格下跌。
政治因素
投机交易类型
根据交易方向和持仓时间,可分为趋势交易、波段交 易和日内交易。
投机交易应用
适用于具备市场分析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经验 的投资者。
05
风险管理与资金管理
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风险识别
通过市场分析、交易记录、投资 者适当性评估等方式,识别潜在 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
04
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
套期保值策略及应用
01
02
03
套期保值原理
通过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 场进行相反的操作,以规 避价格波动风险。
套期保值类型
根据保值目的和操作方式 ,可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 卖出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应用
适用于需要规避价格波动 风险的企业和个人,如农 产品生产商、能源企业等 。
套利交易策略及应用
时间表
本课程共计36学时,其中理论篇占12学时,实务篇占18学时,案例篇占6学时。 具体授课时间安排为每周一次,每次3学时,共计12周。
02
期货市场基础知识
期货合约定义及特点
期货合约定义
期货合约是一种标准化的合约,约定 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 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合约。
价格发现
期货市场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形成价格 ,具有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与期权教程教学设计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期货市场基础知识 • 期权市场基础知识 • 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 • 风险管理与资金管理 • 实战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理论教学大纲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理论教学大纲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理论教学大纲制作人吴可任课教师吴可一、课程名称: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理论Option,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Pricing theory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学时:32 /2四、先修课程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学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金融工程概论的后续课程。

专门讲授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与套利技术。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定价与市场套利技术。

包括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产品的定价与套利技术;期权定价模型的扩展、数值求解、奇异期权定价,以及在险价值求解。

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定价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产品的定价与套利的关系。

为熟练与科学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工具有效进行套期保值和套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经济、金融专业及管理学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4学时)第一节MM理论及其涵义第二节无套利定价法第三节风险中性定价法第四节状态价格定价技术第五节积木组合分析法第二章远期和期货的定价(4学时)第一节金融远期和期货市场概述第二节远期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关系第三节远期定价及其应用第三章互换定价方法(4学时)第一节互换市场概述第二节金融互换的种类第三节互换的定价及其应用第四章B-S期权定价模型(4学时)第一节期权市场概述第二节证券价格的变化过程第三节B-S模型推导第四节B-S期权定价公式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第五节股票指数期权、货币期权、期货期权定价第五章B-S期权定价公式的扩展(4学时)第一节B-S定价公式的缺陷第二节交易成本第三节波动率微笑和波动率期限结构第四节随机波动率第五节不确定的参数第六节跳跃扩展过程第七节崩盘模型第六章期权定价的数值解法(4学时)第一节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第二节蒙特卡洛模拟第三节有限差分法第五章奇异期权定价(4学时)第一节奇异期权概述第二节奇异期权定价第七章套期保值与套利(4学时)第一节套期保值与套利的概念第二节基于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技术第三节基于衍生工具的套利技术第八章在险价值(4学时)第一节在险价值的定义第二节资产组合的在险价值计算第三节衍生工具在险价值计算第四节蒙特卡罗模拟与历史模拟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郑振龙,金融工程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John Hull, Option,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郑振龙,金融工程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2.孙金龙史永东,现代金融工程中国金融出版社3.陈信华,金融衍生工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洛伦兹·格利茨,金融工程学(修订版),经济科学出版社5. 叶永刚、郑康彬,金融工程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6.陆家骝,现代金融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小论文,参考平时作业。

期货与期权教程课程设计

期货与期权教程课程设计

期货与期权教程课程设计一、简介期货与期权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两个重要品种,广受投资者关注。

对于期货与期权的初学者,需要系统了解其基本概念、交易流程、交易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期货和期权的投资操作。

本教程将介绍期货与期权的基本知识及交易技巧,帮助初学者掌握期货与期权的投资操作。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期货与期权的基本概念和交易流程;2.了解期货与期权的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等问题;3.学会使用相关技术工具,在期货与期权市场中实现交易。

三、教学内容1. 期货基础(1)期货概念及其历史1.期货的定义2.期货的历史演变(2)期货市场的组成和结构1.期货交易所的组成和业务范围2.经纪商和客户的角色及其关系(3)期货合约1.期货合约的基本要素2.合约品种和规格2. 期货交易策略(1)趋势交易策略1.上涨市场的运作机制2.下跌市场的运作机制(2)反转交易策略1.反转交易策略的基本原理2.反转交易策略的实现方式3. 期权基础(1)期权的基本概念1.期权的定义2.期权的种类和分类(2)期权定价模型1.Black-Scholes公式2.Margrabe公式(3)期权交易方式1.期权场内交易2.期权场外交易4. 期权交易策略(1)看涨期权交易策略1.买入看涨期权2.卖出看涨期权(2)看跌期权交易策略1.买入看跌期权2.卖出看跌期权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基本概念、交易流程和交易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2. 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使用相关技术工具,进行期货和期权的模拟交易操作,以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期货和期权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作业评分、模拟交易实战等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时收集学生对本教程的反馈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期货与期权》课程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套 期保值者、投机者、套利者等,以及 他们在市场中的角色和作用。
介绍期货市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 全球主要期货市场的现状和特点。
期货合约及交易规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期货合约的定义和要素
解释期货合约的基本概念、主要要素和标准化特点,包括合约标 的、合约乘数、报价单位、最小变动价位等。
期货交易规则和流程
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考试内容
涵盖期货与期权的基本概念、原理、交易策略、风 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要求
学生需要掌握期货与期权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比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其中课 堂表现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20%,
《期货与期权》课程 教学大纲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期货市场基础知识 • 期权市场基础知识 • 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 • 风险管理与控制 • 实战案例分析 • 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期货与期权作为金融衍生品,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 地位,对于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价格发现具有关键作用。
案例三
期权定价模型在实际交易中的应用
失败案例剖析
忽视基本面分析,盲目追 涨杀跌造成损失
期货交易中的过度杠杆与 爆仓风险
投资者对期权行权价格判 断失误导致亏损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经验教训总结
01 深入了解期权和期货市场的运行规则和交 易策略
02 注重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制定合理的投 资计划

《期货与期权》-课程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课程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050102课程名称:期货与期权英文名称:Futures and Option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金融工程、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金融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为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投资学专业和保险专业选修课。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正在快速上升,金融风险管理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期货与期权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两位衍生品‘明星’,可以让本科学生迅速地理解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运行方式以及各类相关金融产品的特性。

尤其在2015年随着上交所ETF期权的开放,使得中国正式踏入世界的期权大舞台;同时其他积累了几十年‘金融高科技’的发达国家,关于金融风险分析与控制理论技术也远没有成熟,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国面临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的期货和期权市场有很远大的发展空间。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is an optional course for Year 3 student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Finance, Investment and Insurance subjects in School of Finance. Dur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deepened opening to the world, the demand for financial derivative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has been rising quickly, that makes risk management further important. Futures and options, two ‘pearls’ in derivatives market, make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quickly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cycle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financial products. Within the release of ETF options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in 2015, China has officially stand on the stage of options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that have accumulated decades of ‘financial high-tech’ had dealt with various of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theory. At this important moment, China has to deal with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it is no doubt that China’s futures and options markets would have great blooming so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在系统学习期货与期权的市场基本情况、理论基础、基本技术、基本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基本四大金融衍生品(期货、远期、互换和期权)的导论,以及详细掌握期货和期权这两种金融衍生品的运作机制以及对应的对冲策略,离散时间期权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数值方法等知识。

期货与期权修订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修订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院(部):金融学院总学时:54系(室):金融系学分: 3课程编码:40102012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金融学执笔人:赵大坤审核人:费林二、课程定位《期货与期权》课程是高等学校金融与投资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以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期货市场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而且兼有商品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期货与期权》课程之前,掌握经济、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像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均为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期货的基本交易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期货合约来规避商品和金融产品价格风险的能力;培养学生风险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1. 本部分包含:“内容”、“要求”、“重点”、“难点”四个方面,其中“内容”和“要求”是必须的;2. “要求”中对概念、理论采用“理解”、“了解”、“知道”等词汇区分要求的程度;对应用、技能采用“熟练掌握”、“掌握”、“会”等词汇区分要求的程度。

3. “内容”按自然数排序,如:(一)(二)(三)编排,强调一下,不是按照教材章节的方式表述如,第一章、第二章。

可以详见参考样式。

参考样式:第一部分理论(宋体5号加黑,空2格)(一)计算机硬件(宋体5号加黑)教学内容:(宋体5号加黑)1.正文宋体5号2.3.教学要求:1.2.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1.2.(二)计算机软件教学内容:(宋体5号加黑)1.正文宋体5号2.3.教学要求:1.2.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1.2.…………第二部分实验(实训)第三部分上机第四部分习题、讨论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期末考试为笔试,考试形式为闭卷,……七、参考附录(一)教材选用按照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及版次的顺序编排,各部分之间空一格,结尾不加标点。

期货期权入门第三版教学设计

期货期权入门第三版教学设计

期货期权入门第三版教学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期货和期权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市场交易流程、交易品种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战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实际应用。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的设计目标如下:1.了解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及其交易方式;2.掌握期货和期权的市场交易流程;3.理解不同期货和期权交易品种的特点;4.学会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风险管理;5.掌握实战模拟操作的基本方法。

3.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大纲如下:课程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2.期货和期权的市场形式及其功能;3.期货和期权的定价理论及其应用。

课程第二部分:市场交易与风险管理1.期货和期权的市场交易流程及其交易规则;2.不同期货和期权交易品种的特点;3.利用期货和期权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课程第三部分:实战模拟操作1.实战模拟操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2.期货和期权实战模拟操作案例分析。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和交易方式;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交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实际应用;3.实战模拟:通过实战模拟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期货和期权工具的投资风险和操作方法。

5.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如下方式:1.日常测验:每节课后进行简单的测试,以检查学生对当天内容的理解;2.作业评估:定期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期货和期权的理论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期货和期权的整体掌握情况。

6. 教材和参考书目本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目如下:教材:1.《期货与期权交易入门》;2.《期货交易和风险管理》;3.《期权交易和风险管理》。

参考书目:1.《金融衍生产品》;2.《投资学》;3.《期货市场理论与实践》。

7. 结束语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战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期货和期权的交易流程和风险管理。

期货投资与期权教学教案

期货投资与期权教学教案

对期权市场进行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 公正和透明。
05
期权投资基础知识
期权合约的概念和种类
01
02
03
04
05
期权合约的概念:期权 合约是一种赋予其持有 者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 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 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 一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
看涨期权(Call Options):赋予持有 者在到期日或之前以固 定价格购买标的资产的 权利。
期权市场的参与者和结构
01
02
03
套期保值者
利用期权合约对冲现货市 场风险的机构或个人。
投机者
寻求通过预测市场走势获 取利润的机构或个人。
结构
期权市场通常包括以下组 成部分
期权市场的参与者和结构
03
交易所
结算机构
监管机构
提供期权合约买卖的平台,负责制定交易 规则、监管市场秩序等。
负责期权合约的结算和交割工作,确保交 易的顺利进行。
03
2. 交易指令通过交易所系统 撮合成交。
期权交易的基本规则和流程
01
02
3. 成交后,投资者需按合约规定支付权利金。
4. 在到期日或之前,投资者可以选择行权或放弃行权。如果选择行权 ,需按合约规定进行交割。如果选择放弃行权,则损失已支付的权利 金。
06
期货与期权投资策略与技 巧
套期保值策略及应用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期货和期权的基本原理、交易规则、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期货和期权的本质和功能,如何运用期货和期权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增值,如何掌握基本的交易策略和 风险管理方法。为解决这些难点,本课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方式帮助学生深 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024版《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

2024版《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
03 期货交易规则
介绍期货交易中的基本规则,如保证金制度、涨 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额制度等。
期货市场风险与管理
01 期货市场风险类型
分析期货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如价格风 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
02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介绍期货市场中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如止损单、 套期保值策略等。
03 期货市场监管与自律机制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期货与 期权市场有望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 与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涵盖期货与期权的基础知识、交易规则、市场分析、交易策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预期目标与效果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期货与期权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了解市场分析和交易 策略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价格联动性
期货和期权价格受相同基础资产价格 变动的影响,呈现一定的联动性。
套利机会
当期货和期权价格偏离合理区间时, 可能存在套利机会,投资者可通过同
时买卖期货和期权进行套利操作。
波动率差异
期权价格对波动率更敏感,波动率变 化可能导致期权价格与期货价格出现 较大偏差。
风险对冲
期货和期权均可用于对冲风险,投资 者可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 况选择合适的对冲工具。
《期货与期权》教学 大纲
目录
• 引言 • 期货市场基础知识 • 期权市场基础知识 • 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 • 期货与期权定价原理 • 期货与期权市场监管与法规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2024版年度期货与期权教学设计

2024版年度期货与期权教学设计

期货与期权教学设计目录•引言•期货市场基础知识•期权市场基础知识•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期货与期权定价原理•实践教学环节设计01引言教学目的与意义掌握期货与期权基本概念、原理及交易方式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定义、特点、分类、交易流程等基础知识。

培养投资分析与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模拟交易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投资策略制定能力以及风险管理水平。

为金融从业或投资活动奠定基础期货与期权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相关知识对学生未来从事金融工作或个人投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期货与期权基础知识期货与期权市场分析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模拟交易与实战演练教学内容概述包括期货与期权的定义、特点、分类、交易制度等。

讲解投资策略的制定、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介绍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技术指标等,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市场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交易,体验真实交易环境,锻炼实战能力。

通过理论讲授打基础,结合案例分析加深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模拟交易与实战演练相辅助小组讨论与互动问答相促进多元化教学手段运用利用模拟交易平台进行实战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真实交易过程,提高实战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交易经验,通过互动问答解决疑难问题,提升学习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02期货市场基础知识期货市场概念及功能期货市场定义期货市场是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交割的场所。

期货市场功能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转移和提高市场流动性等功能。

期货合约要素与交易规则期货合约要素包括合约标的、合约大小、交割月份、交割地点等。

交易规则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

以实物商品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如农产品、金属、能源等。

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

《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Futures and Options)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301128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选修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金融学、经济学开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分:2学分总学时:3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期货与期权》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介绍期货市场发展历史、运行机制、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期货定价原理、金融期货交易等问题,同时兼顾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现实金融问题。

通过课程的讲授及模拟实验室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期货、期权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具有基本的市场分析技能,能够运用期货市场的功能进行有效分析方法的运用,为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9章,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期货市场基本制度与交易流程、期货套期保值原理及方法、期货投机与套利交易、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期权交易及期货价格分析。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期货、期权市场的基础知识,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及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的市场分析方法。

(二)具体内容第一章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教学目的:通过简要介绍,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含义、功能与作用,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并以某一个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实例来谈期货的功能体现与作用发挥。

重点与难点:1.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含义、期货与期权交易的特点和优越性 2.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基本功能:回避风险与发现价格 3.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作用 内容提要:1.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含义、期货与期权交易的特点和优越性 2.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目前世界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发展趋势 3.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基本功能:回避风险与发现价格 4.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作用 5.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二章期货市场基本制度与交易流程教学目的:利用教学参考片辅助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期货市场组织结构的全貌,掌握交易所、经纪公司的构成、功能及有关制度。

期货与期权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期货与期权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

期货与期权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关于期货与期权交易的教程,旨在介绍这两种金融衍生品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并提供实践应用的案例和技巧,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和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介绍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和品种;2.帮助学习者掌握期货和期权的交易流程和操作技巧;3.提供实践案例和技巧,帮助学习者在交易过程中把握时机,降低风险,提高收益;4.培养学习者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课程大纲1.期货交易基础–期货是什么–期货品种和交易市场–期货交易的基本流程和规则2.期货交易技巧和风险控制–期货交易中的基本操作:多头和空头–期货交易中的仓位、杠杆和保证金–期货交易中的风险控制3.期货交易实践案例–实战案例分享和分析–期货交易策略和技巧4.期权交易基础–期权是什么–期权品种和交易市场–期权交易的基本流程和规则5.期权交易技巧和风险控制–期权交易中的基本操作:买入和卖出期权–期权交易中的权利金和行权价–期权交易中的风险控制6.期权交易实践案例–实战案例分享和分析–期权交易策略和技巧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网络直播授课2.课程录制视频3.学习资料分享和讨论交流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了解期货和期权的交易流程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案例和策略分析提高学习者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五、课程评估方法1.期末笔试2.课程作业和演练3.课堂问答和讨论六、参考教材1.《期货市场从入门到精通》2.《期权市场从入门到精通》3.《证券投资基础》七、教师简介本课程由实战经验丰富的金融交易从业者担任授课教师,拥有多年的期货和期权交易经验,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以上就是期货与期权教程第三版课程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学习者们有所帮助,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期货与期权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 (2)

期货与期权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 (2)

期货与期权教程第四版教学设计目的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各种期货和期权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金融市场知识,提高他们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1. 期货市场基础知识•期货合约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期货价格的形成和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流程•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比较与分析2. 期货交易策略和技巧•投机、套利和对冲交易策略的实施与分析•应用技术分析方法进行期货交易决策•期货交易中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3. 期权市场基础知识•期权合约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期权价格的形成和应用价值•期权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流程•期权的基本策略和特点4. 期权交易策略和技巧•不同类型的期权交易策略•期权交易中的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应用技术分析方法进行期权交易决策教学方法•授课、讨论、作业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强调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促进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掌握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关键要素•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期货和期权市场的模拟交易和竞赛,提高其实践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活动,增强金融市场的综合素质教学评估•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试卷涵盖本课程的全部内容•作业:每周布置与课程紧密相关的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期货和期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期中演讲: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结合本课程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设计并展示一个完整的期货或期权交易策略•课堂表现: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包括提问题、讨论、展示实践经验、现场操作等。

参考教材•《期货市场入门教程》•《期权市场入门教程》•《期货交易策略与技巧》•《期权交易策略与技巧》•《金融市场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货与期权》教学大纲
(Futures and Options)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1301128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选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金融学、经济学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总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期货与期权》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介绍期货市场发展历史、运行机制、期货与期权交易策略、期货定价原理、金融期货交易等问题,同时兼顾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一些现实金融问题。

通过课程的讲授及模拟实验室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期货、期权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具有基本的市场分析技能,能够运用期货市场的功能进行有效分析方法的运用,为实践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中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9章,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期货市场基本制度与交易流程、期货套期保值原理及方法、期货投机与套利交易、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货、期权交易及期货价格分析。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期货、期权市场的基础知识,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及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的市场分析方法。

(二)具体内容
第一章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简要介绍,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含义、功能与作用,期货
与期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并以某一个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实例来谈期货的功能体现与作用发挥。

重点与难点:
1.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含义、期货与期权交易的特点和优越性
2.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基本功能:回避风险与发现价格
3.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作用
内容提要:
1.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含义、期货与期权交易的特点和优越性
2.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目前世界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发展趋势
3.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基本功能:回避风险与发现价格
4.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作用
5.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章期货市场基本制度与交易流程
教学目的:利用教学参考片辅助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我国期货市场组织结构的全貌,掌握交易所、经纪公司的构成、功能及有关制度。

通过让学生分组扮演期货与期权交易过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模拟,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交易的整个业务流程,一般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运作中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期货市场的进入、合约的买卖、交易的结算、平仓和交割的程序及要求。

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初始保障金、变动保证金及保证金账户余额计算方法
2. 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所的会员制及其主要的运作制度
3. 掌握期货市场的进入过程
4. 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平仓与交割
内容提要:
1.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
2. 期货市场的进入
3. 期货合约的买卖
4.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结算
5. 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平仓与交割
第三章期货套期保值原理及方法
教学目的:选择卖期保值与买期保值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本章的教学,掌握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套期保值的主要作法及其应用。

重点与难点:
1. 掌握空头套期保值与多头套期保值的原理与操作
2. 掌握基差的概念及影响基差风险的关键因素
内容提要:
1.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2. 套期保值的特征与操作原则
3. 套期保值的基本方式与具体运用
4. 基差与套期保值
第四章期货投机与套利交易
教学目的:分别选择期货投机和套利交易的一个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投机交易和套利交易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功能,掌握投机交易的主要类型,学会应用投机交易中常用的策略与技巧。

重点与难点:
1.期货投机交易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2. 掌握期货投机交易的类型
3. 掌握期货投机交易中常用的策略与技巧
4. 掌握期货套利交易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内容提要:
1.期货投机交易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2. 期货投机交易的类型
3.期货与期权交易中的套期图利(跨期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商品套利)
4. 期货投机交易中常用的策略与技巧
第五章外汇期货
教学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外汇期货的运作原理,掌握外汇期货的一般知识和具体做法。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外汇期货交易的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外汇期货交易中的投机与套利
内容提要:
1.外汇与汇率知识回顾
2. 外汇期货市场和外汇期货合约
3. 外汇期货交易:投机与套利
第六章利率期货
教学目的:通过国债期货纪录片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利率期货的基本知识和运作原理,了解我国国债期货的发展历程并掌握国债期货交易的操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利率期货交易的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利率期货交易中的套期保值、投机与套利
内容提要:
1.利率期货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概念及定价方法
2. 利率期货交易实际操作:套期保值、投机及套利交易案例
3.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
第七章股指期货
教学目的:通过对我国股指期货诞生的回顾与讨论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和运作原理,了解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现状并掌握股指期货交易的操作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掌握股指期货交易的原理及其特点
2.掌握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应用,重点掌握利用ß系数计算完成套保目标所需要的合约数
3. 掌握期现套利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提要:
1.股指期货基础知识:概念、交易特点及操作方法
2.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及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的基本制度规则
3. 股指期货的运用:套期保值及期现套利案例
第八章期权交易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期权交易的含义,掌握期权价格制定原理,学会应用期权交易的一般策略。

重点与难点:
1、掌握期权交易的保值策略
2、掌握期权投机交易策略
内容提要:
1. 期权交易的含义、类型,与一般期货与期权交易的比较
2. 期权的价格形成与影响因素
3. 期权交易的保值策略
4. 期权投机交易策略
第九章期货价格分析
教学目的: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行情评述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本章的教学掌握预测价格走势的两种方法,即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并且能够将两种方法结合运用。

重点与难点:
1.掌握技术分析的含义、依据和特点
2. 掌握技术分析中的几个重要理论,包括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
3. 掌握技术分析的方法
内容提要:
1.基本因素分析的含义、作用、应用范围与优缺点
2. 基本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市场供求、汇率与利率变动、自然状况、投机心理等因素
3. 技术分析的含义、依据和特点
4. 技术分析中的几个重要理论,包括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
5.技术分析的方法
四、作业安排与要求
1.课后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和练习。

学生完成作业后由教师进行批改,通过作习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堂讨论: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分组讨论及演示。

学生需根据要求在课前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制作PPT进行课堂讨论与展示。

五、实验课的安排与要求
本课程配置4个学时的上机实验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模拟操作进一步体验和了解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和操作方法,掌握利用价格分析进行期货交易的方法。

六、各个章节学时分配
七、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理论教学中需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各章节开展符合教学特点的录像和多媒体教学,在理论讲解中适当运用PPT课件进行动态和形象的教学法手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八、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期货与期权》,罗孝玲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建议参考书目:
《期货、期权及其他衍生产品》,约翰·赫尔著,张陶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 《金融期货》,曹廷贵,孙超英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2
《金融期货的理论与实践》,钱小安编,商务印书馆,1997.1
九、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以平时成绩+期末论文的方式综合评估学生成绩:
1、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堂作业、课后作业)30%,课堂讨论20%;
2、期末论文:50%
本大纲启用日期:年月
编写人:李严
审批人:
审批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