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案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新版本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一课题。

基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材料有了基本的认知,本课将继续从三个层面来丰富学生对材料及现代科技的感性认识。

第一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通过调动各种感官器官去观察、触摸发现身边的材料,并尝试用生活经验来分类。

第二阶:理性认识阶段。

能根据材料的不同用途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分类。

第三阶段:对比总结。

分析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不同,并能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许多物品,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认识物品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但是并不具备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思想,至于各种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就更不能明白了。

因此,本节课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的探究兴趣,并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描述的能力。

以期树立学生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材料的简单分类。

2.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树立保护天然资源,禁止滥用人工材料的环保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异同之处。

【教学难点】了解身边物品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多寡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水。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展示几件物品——塑料直尺、剪刀、桌子、窗帘等。

请问: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2.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直观感知,材料在我们生活中的普及度。

]二、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分别是什么材料。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小学胡劲松【教材分析】《身边的材料》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物件与材料》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估量、实验、分析、搜集、记录等方法,展开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特征、分类、性质及材料的研究活动。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认识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获得抽象的概念,如通过“古人用的材料”到“家庭材料调查”,再到“了解新型材料”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由近及远的材料发展过程,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型材料。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能力培养目标】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联系生活经验、动手实验等活动,对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印象。

2、能区分身边材料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明白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材料。

【教学难点】1、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

2、组织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见解。

【实验准备】1、工具: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水槽、打火机(各10个)。

2、牛奶10盒、白醋10瓶、食用色素10瓶。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出示课件一:教材第40页情景图。

问题情景: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皮毛,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

波波和彬彬就“真皮”与“假皮”发生了争论。

难道还有“假皮”吗?(揭示课题)二、活动1:了解古人用的材料同学们,在远古时代,古人们用了我们今天用的各种餐具吗?穿了我们今天穿的各种衣服吗?(生:没有。

)他们用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出示课件二:教材第41页插图。

师:观察图画,讨论古人用了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定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自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教学预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手电筒等等一些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教学重点: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关系教学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出示矿泉水瓶):矿泉水瓶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生:“塑料”)你是怎么知道矿泉水瓶使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呢?(生:看)通过看的方法,可以知道矿泉水瓶使用塑料这种材料制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身边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分组观察课本2页“下面的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图,填写好“材料研究记录表”(表样附后)2、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可以课件出示,木头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3、按材料给以上物品分类把分类结果填到课本第二页五个白色的圆圈。

师:分类有一定的标准,这次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材料)师:请同学们在圆圈下面写出圈内物品制成的材料名称。

4、还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5、课本第二页图中的物品分别是由几种材料制成的?`试着说明用这些材料制作某种物品的好处。

活动二:认识人造材料与自然材料1、观察“材料研究记录表”想一想,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2、除了木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材料是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告诉学生: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3、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明白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首先要设计确定并制造模具,玻璃原料以石英砂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辅料在高温下溶化成液态,然后注入模具,冷却、切口、回火,就形成玻璃瓶。

身边的材料 教学设计及反思

身边的材料 教学设计及反思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继红小学徐园园一、教学目标: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正确判断出常见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标准给物品分类。

3、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4、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能描述一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如:陶瓷、玻璃、塑料等。

6、能够举例说明材料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7、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并且能够认真的倾听别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3、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并能举例说明。

三、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并能举例说明。

四、教学准备:常见物品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

﹙播放各种材料的杯子的幻灯片。

﹚教师提问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杯子。

﹚“你们认为杯子是什么?它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答:一件东西,用来装水的等。

﹚引出物品的概念:很好,准确地来说,它是一件物品。

一般来说,我们将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成品称为物品。

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

下面我给每个小组一个杯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生答:塑料、玻璃、陶瓷等。

﹚关于这些杯子请大家告诉我:什么是物品?什么是材料?”﹙茶杯是物品,而制造它的材料是金属、陶瓷、玻璃、木头、塑料。

﹚活动一:教师谈话:通过上面的观察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材料?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板书﹚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身边的材料”。

﹙板书“身边的材料”。

﹚请自告奋勇的同学说一说:材料是什么?生答:可以制成某种物品的材质。

身边的材料教案

身边的材料教案

身边的材料教案第一篇:身边的材料教案《身边的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课题:我们知道的材料有哪些?生:铁、塑料、布、木头、纸、玻璃等。

这些材料都有哪些特性呢? 生回答,老师补充。

调查身边的材料:看看自己和旁边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集体订正答案。

(二)讲授例1 教师: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吗? 生齐:不会。

教师: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学生:是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

请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二)解决问题:学生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1:那钥匙是铜做成的。

学生2:铜也不能开锁啊!学生3:对,钥匙不能说是铜,它是让我们来开锁的工具,只是它由铜来做成,而铜是材料,还不能使呢!学生汇报:老师,这话错了,钥匙虽说是铜做成的,但它能用来开锁,而铜则成为材料。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物品是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有一定的功能;可材料只能用来组成物品。

下面每组的桌子上有很多物品,它们是由哪些材料制成呢?我们先找出物品的材料,可以用“**是由材料**制成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给这些物品按材料来分类,把物品的名称写在书的圆圈中及探究记录单中,好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二)能力培养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3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三、教学准备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

(前每小组材料全组装好,放置在小组桌面中间,把纱布也是先扎在烧杯口,)学生:前收集材料的知识,收集身边的材料。

事先布置家里物品调查作业。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

波波说“真皮沙发真舒服”,彬彬说“难道还有假的皮沙发吗?”。

谁说的对?你怎么来区别呢?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

这是存在的事实,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了解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的区别。

(目的:引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概念,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题。

)(二)活动一:古人用的材料情景:出示本图片。

描述:这是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我们看看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土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的生活、生产用品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古人用这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来自哪里呢?学生讨论汇报: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学生观察:天然材料可以制成很多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看看用哪些天然材料制作了生产、生活用品?同时指导学生填好记录表。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2、知道一些常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3、知道身边的一些日常用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能力培养目标: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3、学会观察,通过看、闻、摸了解物品的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会简单描述实验现象3、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上学期主要学习如何观察物品,因此,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能简单地描述物品的特征,但语言不够科学,描述得不够准确,表达能力有待培养。

学生之前接触的实验比较少,动手能力较差,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不能及时想到解决方法,需要老师的帮助。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物体的特征》、《物体的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学习了《物体的特征》,学生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并能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而且能判断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

在《物体的分类》这一课中,学生学会了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本节内容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通过制造新材料的实验中,引导学生从看、闻、摸三方面进行观察,并学会描述实验现象,及时进行记录。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难点:动手制作新材料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牛奶、醋、勺子教学环节与活动:一、导入教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玩意,大家看一看(投影展示)。

这些不同形状的小玩意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我请同学摸一摸,是软的还是硬的?我请同学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学生:有点软,闻到了牛奶的味道…..教师:这个物品是老师亲手做的,等会老师也教同学们做,好不好?要制作这个物品,我们要知道它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身边的材料。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南京市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身边的材料》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的了解,以及对材料的分类和简单识别方法的探究。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身边的材料有所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和总结。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材料的名称和特征。

2.能够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简单识别。

3.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难点: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简单识别方法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材料的分类和识别。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如塑料、纸张、金属、玻璃等。

2.准备分类和识别的材料样本。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材料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材料的分类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材料的分类和识别。

每组发放一些材料样本,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区分不同材料的制品?如何提高环保意识?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材料的分类和识别方法,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思考家庭的材料使用情况,写一篇短文,介绍家庭中不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材料:一本杂志、一块磁铁、一些纽扣、一些硬币、一些铁钉、一些木片、一些铝箔等。

2. 学生准备: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学习用具。

二、导入引入教师利用一块磁铁和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引出不同材料对磁铁的吸引与排斥的情况。

三、导学过程1. 引导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总结,例如观察材料的颜色、形状、硬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对不同材料的作用原理,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3. 利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不同材料对磁铁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扩展延伸1. 让学生自行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材料的反应,尝试探究其中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五、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思考,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课后作业1.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不同材料对磁铁的影响及原理。

2. 观察身边不同材料的特点,列举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七、结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身边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为日常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身边常见的材料的种类和用途;2. 掌握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特点;3.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材料。

导学内容:1. 金属材料:铁、铜、铝等;2.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塑料、陶瓷等;3. 有机材料:纸张、木材、织物等。

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学们拿出身边常见的材料,讨论这些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然后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身边的材料》。

二、学习任务1. 金属材料:a) 铁:硬度高,导电性能好,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机械零件等;b) 铜:导电性能好,常用于电线电缆、管道等;c) 铝:质轻,耐腐蚀性强,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

2. 无机非金属材料:a) 玻璃:透明性好,常用于窗户、器皿等;b) 塑料:轻便、耐磨,常用于包装、容器等;c) 陶瓷:硬度高,耐热性好,常用于制作陶器、建筑材料等。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 用语言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教育训练点】1.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用几种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出示袋子,描述袋内物品的作用与特点,同学们根据描述猜测物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材料。

)2. 揭示课题师:金属、木头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课题)二、观察探究1. 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1)请同学们观察小组其他同学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试着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1)观察书包里的物品,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完成记录单。

(2)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3.观察描述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师描述一种材料的特征,生猜测是什么材料。

(2)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知识延伸,认识到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三、巩固发展1. 观察教室里的其他物品,说出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7课《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7课《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下第7课《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科学三下第7课《身边的材料》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如塑料、金属、纸张等,以及这些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有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材料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难点:对材料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

2.实验教学法: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PPT、实验材料(如塑料、金属、纸张等)、实验仪器。

2.学具:学生实验材料、笔记本、画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各种材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各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对材料有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材料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材料,减少资源浪费?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材料性质和用途的关系,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身边的材料,了解不同的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一、导入引入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身边常见的材料,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导入问题:我们身边的材料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分类的?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用途?它们是如何制作的?二、进修目标1. 了解常见的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2. 掌握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

三、进修内容1. 金属:铁、铜、铝等金属的特点和用途,金属的加工方法和工艺。

2. 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的特点和用途,塑料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

3. 玻璃: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玻璃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

4. 纸张:纸张的种类和用途,纸张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

四、进修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材料的外观、手感和性能,了解其特点。

2.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制作不同材料的制品,体会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

五、进修过程1. 学生观察身边的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材料,并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材料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并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实际操作。

3. 学生实际操作制作材料制品,并展示给同砚们观看,讨论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应用领域。

六、总结反思1. 学生总结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的制作方法和加工工艺。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更多不同材料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

2. 学生可以尝试应用不同材料制作更复杂的制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身边的材料》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2. 收集更多关于不同材料的信息,写一篇短文分享给同砚们。

通过本次进修,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身边的材料,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凌云小学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学目的:1、学生能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2、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用途。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区分。

教学方法;搜集、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展示课前让学生准备的“身边的材料”调查表。

2、通过分析调查表,教师总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引出课题: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二、新授:1、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1)、让学生试着把调查表中的材料分一分。

(分的方法有很多种)(2)、教师有意识的把调查表中的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开成两大类。

天然材料:石油、木材、棉花、岩石等人造材料:塑料、玻璃、钢铁、布等(3)、让学生观察这两大类材料的特点,在教师的提示下试着说出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4)、教师总结:天然材料:像石油、木材、棉花、岩石、动物皮毛、蚕丝等的材料,存在于自然界中自然生长的或形成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出示课件)人造材料:把天然材料进行加热或其他一些复杂的方法,变成人们所需要的材料是人造材料。

例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出示课件)2、区分调查表上的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1)、在学生理解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调查表上的材料再分一分。

要求:在天然材料下面大“√”,在人造材料下面大“▽”,在不确定是什么材料下面大“?”。

(2)、展示学生区分材料的结果。

(3)、教师总结。

3、你喜欢人造材料还是天然材料?为什么?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四、布置作业1、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塑料”。

2、搜集有关新型材料的资料,了解新型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身边的材料天然材料:石油、木材、棉花、岩石等人造材料:塑料、玻璃、钢铁、布等。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 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2) 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愿意把自己找到的材料告诉他人,乐于与人合作。

(2) 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1) 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 能初步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 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教学用具PPT、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一次性纸杯、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三脚架、玻璃棒、牛奶、醋、打火机、过滤网五、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出示几种学生熟悉的物品的图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看它们是什么?生: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一次性纸杯、烧杯。

师:这些都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生:钢铁、黏土、塑胶……师:它们是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身边的材料》(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就课本第40页,跟学生一起谈谈古代人如何运用身边的材料。

师:我们的生活用品用这些材料制成的,那古时候的人们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的?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0, 观察图片,说说古时候的人们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的?生: 衣服用动物的皮毛做的,房子用木材和动物的皮毛建的,打猎用木棍,用石头来切割东西……师:那么他们的生活用品材料来源于哪里?生:都是在身边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材料。

师:对,他们制造生活用品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存于自然环境中的,比较粗糙简单的。

那么我们把这样的材料叫做什么?生:天然材料师:你在书上哪里找到的?请同学们把它画出来。

《身边的材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一、导言材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食物、衣物、建筑材料到电子产品,无处不在。

通过进修身边的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制作方法,从而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身边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身边材料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提高对材料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4. 培养对资源的勤俭认识和珍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进修内容1. 常见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纸张、布料等。

2. 材料的性质和特点: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可塑性等。

3. 材料的用途和制作方法:食物加工、服装制作、建筑施工等。

4. 材料的保养和回收利用:定期清洁、避免过度应用、分类回收等。

四、进修过程1. 观察身边的材料,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参与实践活动,尝试应用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或实验。

4. 小组讨论,分享对材料的认识和体会。

5. 总结进修效果,撰写进修笔记或心得体会。

五、进修评判1. 参与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完成进修任务和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教室小测或作业评定。

4.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增进进修效果的提升和进步。

六、延伸拓展1. 参观工厂或实验室,深入了解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2. 进行实地考察,探究不同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表现和影响。

3. 参与志愿活动,推广资源勤俭和环境珍爱的理念和做法。

七、进修反思通过进修《身边的材料》,我们深刻认识到材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只有正确理解和合理利用材料,才能更好地珍爱环境、勤俭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身边的材料,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材料应用者。

愿我们的进修之旅越走越遥,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1.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docx

1.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docx

1.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短识与目标区别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知道一些常见的材料。

♦能力与过程通过认识身边的不同材料,区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造材料是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这一事实,初步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区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

三、教学用具山冬种材料制成的物殆;天然材料加工成人造材料、原材料制成物品的多媒体资料。

四、教学方法观察、比较等常用的科学探究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肌界里。

大家看,我们身上的服装都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呢?活动1: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活动)学生观察自L1的服装鞋帽,老师要求学生尝试说出有哪些材料。

(注:衣物鞋帽和眼睛、腰带等物品主要山布料、毛线、丝绸、皮革、玻璃、然料等材料制成。

)(教师)再看看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山英它材料制成的?(活动)学生观察周围的各种物殆,并尝试指出一些其它的材料。

(注:比如木材、纸张、水泥、钢铁等。

)(小纟I[活动)小组成员将身边的物品按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向大家进行展示。

(教师)将各小纽的分类结果在黑板或投影屏幕上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

(讨论)学生讨论发现:还有哪些物品是I1J这些材料制成的?(教师)我们认识了制成物品的材料,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是山一种材料制成的呢?(学生)不是。

(教师)有的物品是山一-种材料制成的,如玻璃杯和筷子Z类。

但有的却是山两种其至多种材料制成的。

分析下面的物品是山哪几种材料制成的。

(教师)提供一些有多种材料制成的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

(活动)学生小组対教帅提供的一些特殊物品进行观察探究,找出制成物品的材料种类。

(承接)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是它们则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但是,大家能分辨出哪种是人造材料,哪种是天然材料吗?活动2:认识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教师)列出一些材料止学生进行区别。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二)能力培养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三、教学准备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

(课前每小组材料全组装好,放置在小组桌面中间,把纱布也是先扎在烧杯口,)学生:课前收集材料的知识,收集身边的材料。

事先布置家里物品调查作业。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

波波说“真皮沙发真舒服”,彬彬说“难道还有假的皮沙发吗?”。

谁说的对?你怎么来区别呢?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

这是存在的事实,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了解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的区别。

(目的:引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概念,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一:古人用的材料情景:出示课本图片。

描述:这是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我们看看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土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的生活、生产用品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古人用这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来自哪里呢?学生讨论汇报: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学生观察:天然材料可以制成很多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看看用哪些天然材料制作了生产、生活用品?同时指导学生填好记录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
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
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二)能力培养1.
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
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乐于与人合作。

2.
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3.
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三、教学准备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

(课前每小组材料全组装好,放置在小组桌面中间,把纱布也是先扎在烧杯口,)学生:课前收集材料的知识,收集身边的材料。

事先布置家里物品调查作业。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

波波说“真皮沙发真舒服”,彬彬说“难道还
有假的皮沙发吗?”。

谁说的对?你怎么来区别呢?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

这是存在的事实,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了解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的区别。

(目的:引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概念,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课题。

)(二)活动一:古人用的材料情景:出示课本图片。

描述:这是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我们看看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土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的生活、生产用品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古人用这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来自哪里呢?学生讨论汇报: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学生观察:天然材料可以制成很多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看看用哪些天然材料制作了生产、生活用品?同时指导学生填好记录表。

目的: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天然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发展情况。

归纳:古人用黏土、树木、骨头、毛皮以及岩石来建筑、制衣、炊厨、制造狩猎武器等,但还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他们所发现的天然材料,许多世纪以后,人们发现了通过塑造或切削它们而改变这些材料的方法。

后来,人们进而发现了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去处理天然材料,
所以有些用品虽然都来自天然材料,但其技术含量是完全不同的,让学生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断地创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对材料占有、认识、制造、使用与发展的历史。

(出示
部分天然材料的用途:木材——做木制家具;黏土——制成陶罐;石油——提炼出的物质能合成橡胶和塑料;蚕丝——编织成丝巾;棉花——编织成棉质衣服;岩石——用来建造房屋。

)(三)活动二:自己动手做“塑料”任务:自己动手做塑料。

材料:出示牛奶、食醋、勺子、烧杯(或小锅)、酒精灯、石棉网、塑料汤匙、纱布、碟子。

分析:材料中的天然材料。

指导:今天我们也来自己动手用做人造材料吧。

请同学们按照提示一步步的操作。

实验步骤:1、将盛着牛奶(约100毫升)的烧杯(或小锅)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不停搅拌,在沸腾之前取下来。

在这同时可以加入一些色素。

3、将一汤匙食醋倒入牛奶中,均匀搅拌后,等待冷却。

4、过一段时间,牛奶冷却到白胶状时,用旧长丝袜做筛子,盖住烧杯将牛奶混合物倾倒到碟子中,过滤冷却好的牛奶。

5、把过滤出来的物质用塑料汤匙弄平。

6、用过滤出来的物质放在小器皿里,制作你喜欢的小动物。

7、将制好小动物放置在阴凉的地方,几天后变成了硬硬的“塑料”(要放足够的时间)。

说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交流:实验中的现象。

(目的:让学生经历天然材料被加工成新材料的过程。

虽然学生
并不理解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但通过制作过程,学生能认识到有些材料经过处理后会生成新材料,从而初步形成人造材料的概念。

)(四)活动三:家庭材料调查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

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分享。

质疑:解决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讨论:1.
为什么人们要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2.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各有什么优点?拓展:过度使用人造材料会怎样?(目的:通过调查活动,学生会发现生活离不开材料,人造材料的使用量大大超过天然材料。

使学生意识到人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断发明和制造新材料,人造材料具有许多天然材料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五)网上学:了解新型材料搜集: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新材料的信息。

活动:新型材料汇报展示会。

课后作业:我们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怎样?五、板书设计:
7.身边的材料天然材料:木材
岩石
骨头
动物毛皮
石油人造材料:钢铁
玻璃
塑料六、实验记录表:记录表:天然材料还可以制成什
么物品?材料名称物
品木材桌子
铅笔
书本
尺子岩石黏土动物毛皮蚕丝棉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