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说的发展 (2)资料

合集下载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摘要:“新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小说不断涌现出新的潮流。

新时期小说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期、高潮期和转型期,每个历史时期又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从一开始借鉴西方艺术形式到转型进行自我调整,中国小说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目前的小说更加重视故事情节,追求价值深度,刻画人物性格。

新时期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加入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开启了全新的艺术实践,打破了文学封闭的格局,对艺术审美、表达方式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发展流变;现实主义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上,现实主义成为小说的主潮,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小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随着新时期西方文化的不断渗入,众多作家开始丢弃传统的文化,将小说写作与现实脱节,呈现出过分西化的错误认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众多作家开始正视本土化创作,开始了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

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新时期小说的发展流变,目的就在于厘清小说的发展脉络,重视传统文化在今后小说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探索期(1979——1984)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人们对外界的文化不再是排斥和否定,但是对于小说是否要融入现代化还是有一定的争论,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持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因此这时期的作家主要还是借鉴西方小说的艺术形式,在观念上并没有展现出完全性的改变。

这就导致在这一阶段,中国小说虽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加入了西方小说的色彩,但是仍旧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性姿态,有着自身的价值导向和深刻内涵的。

“荒诞”、“象征”作为西方小说的主流特征,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开始引入这些手法,将自己的小说加入了这些“现代化”的因素。

虽然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借鉴,但是作家们也没有按照西方小说照搬照抄,而是将社会责任感、理性感有所保留。

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有很强的逻辑情节框架,虽然在内容上体现出一定的错乱性,但这种错乱是由于作者部分借鉴西方艺术形式。

中国新时期文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时期文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时期文学知识点总结一、文学概念1.1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表达工具,通过创作表现个人情感、体验、思想等内容的艺术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1.2 文学的功能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还能够反映社会生活、传播文化、引导思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1.3 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通过文学作品展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和反思现实生活。

二、中国新时期文学兴起与发展2.1 文学兴起的社会背景中国新时期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经济、文化领域接触到不同文化和思想,这种开放带来了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同时也为文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提供了土壤。

2.2 文学创作的风格特点中国新时期文学以真实的写实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思考为其主要特点,同时也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3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代表作家有王朔、韩寒、余秋雨、王小波等,他们的作品在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创新和表达。

三、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题材和内容3.1 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始终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家们通过作品表现社会变革、人文精神和个体命运,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关怀。

3.2 对个人情感的表现作家们在作品中表现了丰富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对情感的深刻描绘和反思,带给读者深刻的共鸣和思想启迪。

3.3 对传统文化的重塑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重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题材,作家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表达。

四、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主题与形式4.1 主题重视社会变革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社会变革、生活现实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作家们通过对这些主题的表现,展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入思考和关注。

4.2 形式上的多样性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形式的创作,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作家们在创作上的自由度和个性化。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简述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历程,简述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状况、代表作家及作品。

关键词: 简述中国当代小说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中国当代小说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

当代小说可以划分为建国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阶段。

一、建国十七年小说(1949-1966)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结束,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翻身做了主人的人民欢欣鼓舞,干劲冲天……这样的现实环境决定了建国初期的小说主要着力于艺术地再现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生活。

革命斗争历史题材包括了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以及伸延到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

长篇方面,反映解放战争的小说,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描写西北战场沙家店等战役;吴强的《红日》,描写茉芜、孟良崮战役;曲波的《林海雪原》描写东北的一支抗敌小分队的传奇性抗匪斗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描写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白公馆我党艰苦王汶石的《新结识的伙伴》等,都能够成功地刻画出一些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反映工业题材的长篇小说,有周而复描写对资产阶级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上海的早晨》,艾芜的《百炼成钢》、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草明的《乘风破浪》等,中篇小说如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

在建国初期的小说中,有一类重在表现人性、人情、爱情的小说,如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等短篇,发掘独特题材,注重语言、细节、心理描写,富有浓郁动人的人道主义和人情味,在艺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小巷深处》,将笔触指向妓女改造及其新生活这个禁区,与陆文夫新时期创作的《小贩世家》、《美食家》等描写小巷人物的作品被合称为“小巷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涉及民族关系,父女深情这一感人主题;《红豆》则踏进革命与爱情抉择的题材,这些小说后来都曾遭受不同程度的错误批判。

现在小说发展历程简述

现在小说发展历程简述

现在小说发展历程简述小说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用来讲述虚构的故事。

它是人类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对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述。

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各国的传说、神话和民间故事。

这些故事多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直到后来开始用文字书写。

最早的小说形式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红楼梦》,它被认为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古代中国的小说以传奇、神怪和历史题材为主,这些作品大多数写在木简或宣纸上,也有些流传口口相传,成为口头文学。

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小说开始向更广泛的读者传播,成为大众文学的代表。

欧洲的小说发展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在中世纪,骑士传说和英雄史詩是主要的叙事文学形式,代表作有《亚瑟王传说》和《罗兰之歌》。

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人们对个人自由和人性的关注逐渐增加,小说开始重视展现现实生活和人物心理。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启蒙思想家关注人类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小说成为表达这些思想的重要媒介。

作家们以写实主义的方式描绘现实生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有英国的《傲慢与偏见》和法国的《红与黑》。

19世纪是小说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现代小说的诞生时期。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读者群体的扩大,小说开始广泛流行起来。

托尔斯泰、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作家以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手法刻画社会生活和人物命运,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20世纪出现了多种小说流派和创作风格。

现代主义小说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意识流的方式呈现故事,代表作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后现代主义小说打破传统叙事规则,拒绝统一的真理,试图探索语言和意义的边界。

21世纪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多样性。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小说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年轻一代的阅读和创作方式。

同时,科幻、奇幻等题材的小说也受到了更多读者的追捧。

总的来说,小说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不断创新和发展。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

简述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一系列巨变,包括革命、战争和社会变革,这些因素都对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20世纪初,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们开始呼吁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

这些革新的思潮也渗透到小说创作当中,作家们开始追求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这些作品不仅通过鲜明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还探索了个人的困境和人性的弱点。

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见证了小说创作的又一次重要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进入了动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小说家们开始关注抗战的英勇斗争和人民的智慧,他们描绘了抗战英雄的形象,弘扬了民族精神。

背负社会使命感的作家们,如曾经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丁玲、杨炯、萧乾等,主要写大家庭(大冶家庭、重庆家庭等),表现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也有一些作家将文学题材转移到解放前较边缘的小城镇和农村,他们以地方色彩为主,着重刻画人物个性,他们擅长诗性叙述和尽可能简明的表达。

这些作品如《家》、《三八口号》、《四世同堂》等,激发了人们对于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向往,成为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给中国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创作的主体发生了转变,小说家开始描绘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工农兵形象,呈现出一股热望美好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浓厚气息。

在这一时期,一批优秀的小说家如老舍、他们积极塑造社会主义角色,用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变迁。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小说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在这一时期,中国小说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尝试了更多的创作形式和样式,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这一时期冯骥才的《炽天使》、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叙事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代表之一。

文学流派知识:追寻汉语新小说的历程与风格

文学流派知识:追寻汉语新小说的历程与风格

文学流派知识:追寻汉语新小说的历程与风格追寻汉语新小说的历程与风格汉语新小说,顾名思义,是指在新的时期里出现的小说作品,这些小说在形式、内容、语言上都与传统的小说有所区别。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新小说的出现在文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开辟了道路。

本文将探讨汉语新小说的历程以及其影响对后来文学的塑造。

一、新小说的历程新小说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出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达到顶峰,持续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这段时间巧合地碰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变迁以及国家大事的变迁。

以主要代表人物鲁迅提倡的新文学运动为例,囊括了新诗、新小说、新戏剧等文学元素。

其中,新小说的创作特别受到了重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都推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小说作品。

新小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变化。

首先是新小说的诞生阶段,这个时期小说刚刚起步,所以它的审美观念与古典文学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形式是简单的记叙文。

接着是新小说的革新阶段,这个时期的小说家开始带着强烈的思想意识和叙事风格来创造小说,典型代表就是鲁迅先生。

最后则出现了小说自我意识,小说家们开始将小说自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而在不同的时期,新小说所探讨的主题也不一样。

在开始时期,新小说讲述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现状以及人们的生活困境。

到了革新时期,小说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阶级的问题,甚至反对封建主义;最后则是探讨人的意识、性格和内心世界,关注人文情怀。

这个过程中,小说家们的逐渐深化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对于文学的审美和创造有了新的认识。

二、新小说的风格汉语新小说的风格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叙事结构多种多样:在新小说的创作中,叙事结构非常多样化,有时甚至沿用了不少古典文学的技巧,在小说的结构上添加了诗歌、散文、日记等元素。

同时,在叙事上增加了对细节的注意和娴熟的议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对于人物形象的重视:在新小说中,人物形象是创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小说家们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和思考,呈现出各色人物的精神和肉体。

中国当代文学(11)新时期小说(二)

中国当代文学(11)新时期小说(二)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
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 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 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 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 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 也要坚强的忍受。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这是一部关于人 性的寓言。《许 三观卖血记》用 朴实而洗炼的笔 墨,冷静而集中 的笔法,讲述了 丝厂送茧工许三 观一生十次卖血 的故事。
有人说苏童成为先锋的“叛徒”,
苏童说:“没有人会为先锋去写作。 如游泳的目的是到达彼岸,而不会 考虑姿势。先锋不先锋,完全取决 于一个作家的内心生活。”
所谓“一往无前”的先锋作家其实只能是
一种理想,至少在中国是如此,很少有作 家能够一直保持探索的姿态。等到90年代 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 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 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 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 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格非

格非,原名刘勇, 1964年出生,江苏丹 徒县人。 1981年考入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 文系,1985年毕业后 留校任教。 2000年获 文学博士学位,并于 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 文系。
格非的小说

格非主要著作有《格 非文集》、《欲望的 旗帜》、《塞壬的歌 声》、《褐色鸟群》、 《锦瑟》、《湮灭》、 《暗示》、《风格合 并》、《似曾相识的 精灵》、《人面桃花》 等。
下的花环》是新时期军旅小说的两座丰碑。 这两篇小说,都取材于1979年我国对越自 卫还击战,前者是这场战争新颖独到的近 距离表现(发表于1980年),后者则是经 过近三年的徘徊和思索之后,对这一题材 深入开掘而产生的又一部力作。这两篇小 说的思想指向,都在于通过部队生活的描 写提出对社会的、历史的、道德的尖锐批 评。

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概述
中国现代小说三十年 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一. 鲁迅 《呐喊》--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
《阿Q正传》--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
二. 问题小说--探究人生和社会
1919年下半年,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去国》的以发表,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
人性与人道主 义 :
戴厚英《人啊,人》。刘心武的《爱的位置》,张炫的《被爱情 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铁凝的《哦,香雪》
改革文学 ”蒋子 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改革者》(张锲)、 《跋涉者》(焦祖尧)、 《祸起萧墙》(水运宪)、《三千万》(柯 云路)高晓声《陈奂生上城》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故土》(苏叔 阳)、 《花园街五号》(李国文)、《男人的风格》(张贤亮)、 《新星》 (柯云路)及中篇小说《老人仓》(矫健)、《鲁班的子孙》 (王润 滋)、《秋天的愤怒》(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 等。路 遥的中篇小说《人生》 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
现代历史题材创作 主流是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较突出的 艺术体裁是长篇小说,不但数量可观,而且也拥有比较强 烈的个人 风格。代表作有梁斌的《红旗谱》、 杨沫的《青春之歌》、 冯德英 的《苦菜花》和《迎春花》、高云览的《小城春秋》、李英儒 的 《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山的《三家巷》和《苦斗》、艾明之的 《火种》、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红岩》等。
第三阶段:90年代
“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的王朔 王朔 《空中小姐》、《一半是海 水, 一半是火焰》、《玩得就是心跳》 《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 《一点正经没有》 他的文学创作的商业倾向愈加明显, 并促使他最终放弃小说,转入纯 粹商业性的影视剧创作,经他策划和 编剧的作品有《渴望》、《编辑部的 故事》、《爱你没商量》等,都 曾经轰动一时,成为开拓中国当代商业影 视创作的先锋。

第八讲 新时期小说

第八讲 新时期小说

喧嚣与骚动——新潮小说(现代派小说) 新潮小说( 2、喧嚣与骚动 新潮小说 现代派小说)
主要指1985年开始出现的以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 主要指1985年开始出现的以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1985年开始出现的以刘索拉《 和徐星《无主题变奏》为代表的小说现象, 和徐星《无主题变奏》为代表的小说现象,还包括陈村 少男少女,一共七个》 陈建功的《筹毛》 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陈建功的《筹毛》、刘西 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王朔的《橡皮人》等一批表现 鸿的《 你不可改变我》 王朔的《 橡皮人》 当代城市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 当代城市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新潮小说更多受到西方 现代思潮的影响。 现代思潮的影响。 新潮小说多以青年为主人公, 新潮小说多以青年为主人公,写出了当代青年青春 心理的骚动不安、 心理的骚动不安、个人意识的萌动以及因当时社会现实 而产生的荒诞意识和反叛情绪。在叙事形式上, 而产生的荒诞意识和反叛情绪。在叙事形式上,新潮小 说注重内心体验,采用反讽语调, 说注重内心体验,采用反讽语调,部分作品还表现出口 语化倾向。 语化倾向。
4、新生代小说(晚生代) 新生代小说(晚生代)
新生代指称一批生于60年代,90年代登上文坛的 新生代指称一批生于60年代,90年代登上文坛的 60年代 一个小说家群体。何顿、邱华栋、东西、李冯、鬼子、 一个小说家群体。何顿、邱华栋、东西、李冯、鬼子、 韩东、朱文等等。欲望化叙事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韩东、朱文等等。欲望化叙事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二、现代主义等浪潮冲击文坛,文学呈扇面 现代主义等浪潮冲击文坛, 展开(1985——1989年) 1989年 展开(1985 1989
小说从主题内容到表现形式,都逐渐趋向于多元化。 小说从主题内容到表现形式,都逐渐趋向于多元化。

新时期小说笔记 文理学院版

新时期小说笔记 文理学院版

绪论一、新时期小说概况(一)新时期小说的特征(自由、自觉、文体自觉)(二)新时期的小说主潮1、现实主义的复归(1976—1979)第一阶段伪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特点:反传统、反理性第二阶段(1980—1985)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从再现到表现,从现实真实到心理真实,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第三阶段(80年代后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反崇高、反自我、反中心、反结构创造英雄—消解英雄贵族化—平民化雅文学—俗文学二、新时期小说的小说流派1、现实主义小说流派(1977—1984)(1)伤痕小说(复归)——反思小说(深化)——改革小说(张洁《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开放)寻根文学: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郑万隆的《异乡异闻》、张承志《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2)什么是新写实小说:是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性,但抛弃了传统现实小说的典型化,注重写生活流,消解了英雄,写普通的人民众生,它融合了现代派小说的特点,学习了荒诞变形等,它接受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零度情感。

新现实主义小说:(陈思和把90年代后小说命名为新现实主义小说)题材以工厂和乡镇为主。

代表作家:谈歌《大厂》、何申《年前年后》、关仁山《九月还乡》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湖北刘醒龙的《天行者》《分享艰难》新官场小说:王跃文《国画》李佩甫《羊的门》阎真《沧浪之水》2、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小说流派新潮小说:广义的现代主义小说,包括意识流小说—象征哲理小说—意象小说张承志《北方的河》,邓刚《迷人的海》荒诞小说:宗璞《我是谁》陈村《美女岛》黑色幽默小说:徐星《无主题变奏》魔幻现实主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扎西达娃《西藏,隐密的岁月》和《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3、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小说流派的特征(1)反传统、反自身、反英雄、反结构、反中心、反崇高;(2)消解深度模式,认为事物没有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能指和所指的不同,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分;(3)零度情感介入;(4)零散化、指故事情节被分散了;(5)语言的粗鄙化4、先锋小说(80年代后期):狭义的现代小说,代表作家马原、洪峰。

新时期小说研究复习资料

新时期小说研究复习资料

新时期小说研究复习资料新时期小说研究复习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小说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一、新时期小说的背景与特点新时期小说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产生背景与社会变革、文化思潮密切相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土壤。

新时期小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现实生活:新时期小说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关注社会变革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家们通过描绘各行各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2.表现手法多样:新时期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具有较大的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叙事手法外,还出现了意识流、流行文化元素、多线索叙事等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语言。

3.关注人性与心理:新时期小说对人性和心理的揭示具有深入的探索。

作家们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

4.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新时期小说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

作家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反思社会进步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二、新时期小说的代表作品在新时期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一些成为了经典的代表作品。

1.《家》:由巴金所著,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小说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人民的命运。

2.《红岩》:由曾经的红军战士、作家周立波所著,以红军战士的革命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的描写,表达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革命斗争的热爱。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耿富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新时期短篇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一支最突出的部分,它取得的成就是建国以来无与伦比的。

如果我们把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原则概括为有限的革命现实主义,把“文化大革命”十年概括为反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则完全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表现了相当充分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

具体来看,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突破禁区之一———写社会主义现实的阴暗面时期即文革造成的伤痕,所谓“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文革十年”里“四人帮”罪行的揭露。

作品的主旋律是写苦难,写悲剧,写哀痛,是对“四人帮”累累罪行的控诉;对无数受害的干部、知识分子、“知青”以及一些普通群众的不幸给予同情和抚慰。

这类文学最早发表的短篇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

另有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牧马人》、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叶辛的《蹉跎岁月》及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二、突破禁区之二———反思历史的“反思文学”“反思文学”的主旋律是感情的愤怒的发泄,激动有余而思辨不足。

它继承了伤痕小说大胆揭露的特点,但是它的内容深度和涉及时间的广度要远远超过了伤痕小说。

它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曲折性,写出了贯彻“左”倾政策而制造的人“妖”颠倒的现实,也描写了老干部的自省意识。

如古华的《芙蓉镇》、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及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和张弦的《记忆》等。

三、突破禁区之三———改变“车间文学”的模式,反映当前改革内容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主要反映企业管理的改革,如蒋子龙的系列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和《乔厂长后传》;后涉及到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再后着意描绘改革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如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01新时期小说概述

01新时期小说概述
新时期小说概述
新时期(1977年以来)
一、新时期文学特点 1、文学逐渐向人学回归。 • 人学指文学怀着对人的命运的关切, 对真善美精神境界的渴求和自由解放 的理想,以人的精神及本质相关的世 界为表现对象,去探索、理解、改善 和提升人性。 • 其核心,则是与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 群体主义相对立的人道主义精神,后 来又发展为一种个性解放与群体幸福 相统一的、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旨归 的人道主义
二、具体表现
一、从对人的外部世界描写的拓宽,进而探测 人的内心世界。 • 新时期初,“朦胧诗”和“伤痕小说”鲜 明地表现出对人的关注,确认人在世界和文 学中的中心地位。 • “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散发出灼热 的人道主义情怀。由较多地关注政治关系与 重大社会问题,向各生活领域拓展。 • 不断探索人的精神世界、人性秘密的趋势, “寻根文学”应运而生 。作家注重表现人 的内心世界,探索人性的隐秘地带:以意识 流文学手法,呈现人物深层次意识和无意识 的复杂微妙、朦胧多变的心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形式上的追求
1.多方借鉴西方文学的技法,立足本土进行 实验,其中意识流、象征、荒诞、变形、反 讽等尤受重视,并在不断运用中逐渐娴熟。 • 谌容的《人到中年》 • 张洁《祖母绿》 • 徐星《无主题变奏》 •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 • 陈染的《小镇的传说》 • 宗璞的《我是谁?》变形 • 谌容《减去十岁》 荒诞
3 .重视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将文学语言视 为语言的艺术,将语言本身作为一种艺术, 一种美的追求。
2.树立了明确的叙事意识,在叙事方式上进行积极 的实验和探索。 • 作家自觉打破作者是以叙述者同一的、全知全能的 叙事方式。 • 重视叙事者的设置,试验运用多种叙事视角进行叙 事,如内视叙事、有限的外视叙事、内视角交叉移 位叙事等。

中国小说发展史ppt课件 (2)

中国小说发展史ppt课件 (2)

3、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 和提高。
完整版ppt课件
6
著名的唐传奇:
蒋防《霍小玉传》 元稹《莺莺传》“惩尤物,善悔过” 李朝威《柳毅传》(柳毅) 白行简《李娃传》(李益) 张鹜《游仙窟》 (自叙) 沈既济《枕中记》(黄梁一梦,卢生)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汾于棼fén )
完整版ppt课件
7
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
《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
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完整版ppt课件
13
六、 清代小说

拟古派
所谓拟古,是指模拟六朝的志怪小 说,或模拟唐朝的传奇小说 。

讽刺派 在小说中寄寓讥讽 。

人情派 叙述的是些风流放纵的故事,在悲欢
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
4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内容
志怪小说
以写神灵鬼怪及其 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代表作 干宝 《搜神记》
志人小说
以记载人物的 琐闻逸事为主
刘义庆 《世说新语》
艺术 价值:
志怪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对百姓寄予 了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广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艺术成 就卓著,它们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明)吴承恩《西游记》;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水——(明)施耐庵
《水浒传》;桃花——(清)孔尚任《桃花
扇》;红——(清)曹雪芹《红楼梦》;官
场——(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儒
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金瓶—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完整版ppt课件
21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新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新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新时期的三个发展阶段直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派小说,在新时期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伪现代派”时期(1979-1981)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意识流、象征主义)的影响,中国文学曾出现过以“新感觉派小说”和“现代派诗歌”为代表的、在文学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探索的实验作品。

代表作家和诗人有刘呐欧、穆时英、施蛰存、戴望舒、李金发、卞之琳等等。

这些作家的作品或者在小说的形式、节奏、手法上带有现代主义的特征,注重捕捉新奇的感觉,以表现作家眼耳感官里的城市风貌;或者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的影响,更重于心理分析;或者用朦胧的意象和含蓄的语言来暗示、表现感觉和情调……不过,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它们只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流派而存在,并没有产生更大的影响。

80年代初中国文坛现代派文学创作潮流的兴盛繁荣,也不是二、三十年代前后现代派文学思潮的简单回归,而是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涌入催生的产物。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最早在诗歌界显现出来。

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朦胧诗”,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文学潮流,对传统文学的理念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朦胧诗所强调的“自我”,也使人们开始思考“人”这一命题,文学也由此开始向文学本身回归。

“朦胧诗”虽然不能算作现代主义文学,但是,它的怀疑精神、它的诸多创作手法、它的荒诞意识,却是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互相呼应的。

当理论界正在掀起介绍西方现代主义理论高潮的时候,小说家们也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刚刚被引入的理论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一向被奉为文坛大哥的王蒙,重出江湖后在创作中有意识地突破传统小说的写法,大胆地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些表现手法。

从1978年初到1985年上半年,他先后发表了19部充满探索精神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夜的眼》、《布礼》、《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蝴蝶》等作品,很明显是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意识流”的影响,在形式上体现出与传统文学很不一样的特征。

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流变

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流变

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流变张学军内容提要: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年到1984年为探索期。

意识流、荒诞、茺诞、象征、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现代因素开始出现在当代小说创作中。

这时还处在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的借鉴阶段,艺术观念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异。

从1985年到1988年为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高潮期。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艺术观念和形式技巧竟相登台,趋新猎奇,各领风骚。

许多作家的艺术风格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但也潜伏下疏离当前文化环境、受到读者冷落的危机。

从1989年到90年代中期为现代主义小说发展的转型期。

在危机中,现代主义小说进行了自我调整。

减弱形式实验,中止文本游戏,重时期现代义小说是作为传统现实主义的对立面进入当代文坛的,以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尊重和全新的艺术实践,冲破了当代文学封闭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审美意识、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表达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范围和功能。

但也存在着把个人化体验推向极端、迷恋形式技巧、晦涩玄奥的局限。

现代主义小说在新时期文坛上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有着成功的艺术实践,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

对其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对其历史功过进行评说,以探索其发展流变规律,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一、艺术形式的借鉴与探索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是从意识流开始的。

这可以追溯到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2)。

接着王蒙发表了《布礼》(《当代》1979.3)、《夜的眼》(《光明日报》1979年10月21日),在1980年又发表了《春之声》、《风筝飘带》、《海的梦》、《蝴蝶》等小说,在吸收西方意识流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王蒙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和由此而引发的争论,形成了80年代初文坛上引人注目的热点,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开拓了前进的路。

此后,许多作家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形式,如高行健的《雨雪及其它》、《花豆》,李陀的《余光》、《七奶奶》、《自由落体》等。

新时期小说发展

新时期小说发展

试论新时期小说的发展演变新时期的文学思潮是从伤痕文学开始,历经反思—改革,而从文学表层走向文化深层。

寻根小说带来小说观念的新感悟,继而出现了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它们突破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超越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的限制,小说主题多样化。

在借鉴西方文学流派的观念中又发展着小说创作。

新写实主义小说更把触角伸向社会各个方面,以再生态的描写,多视角、多层面、零度情感介入,不确定内含等表现手法,使小说的内蕴宽泛,作家不再直接地写自我感受,而是以文本让读者去作审美判断。

新时期的小说流派纷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手法的借鉴,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被再认识,都使小说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得以加强。

以下分类加以说明。

一、伤痕小说:以刘心武为代表的《班主任》开端,用现实主义手法对极左路线的专制作揭露和批判,继承与发扬了“五· 四”优秀传统,启迪着人们对文学的功能的再认识。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不凡的勇气和识见,通过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质上都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

尤其是“好学生”谢惠敏的思想僵化,也达到了令人怵目惊心而非“救救”不可的地步。

因而产生了更大的社会覆盖力,从而代表伤痕文学的另一类:直接批判悲剧年代的悲剧。

由于伤痕文学出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初期(1997年始),它摆脱了虚假、夸饰,转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的再现,作为一个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起到一定的先锋作用,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与社会层面上。

尽管当时有些作品还很粗糙,艺术上不尽完善,但它以过去的“十年浩劫”作为批判对象,揭露它在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剖析这种种伤害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疤痕,把文革的反动实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党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的不屈斗争的真实再现,都使新时期的文学受到影响,这些都标明现实主义的复归。

“批判与启蒙”是伤痕小说的特征,虽然它的局限体现在政治的批判、道德的谴责、感情的冲动上,然而它以对真实性的追求,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

文学的历史分期
古代: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之前 近代: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至五四运动(1919年) 现代:五四运动(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1949年) 当代: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
什么是中国现当代小说?
发表于1917年以后 用中文写作 所写内容与中国本土文化生活 相关联
中国现当代小说分期
人物形象: 封建宗法统治的“君主”——高老太爷 旧制度的牺牲品——高觉新 刚烈倔强的婢女——鸣凤 “大胆的叛徒”——高觉慧
老舍的《骆驼祥子》:
祥子的形象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血肉丰满 的都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开始,祥子充满希望: 一是希望有辆自己的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二是希 望凭自己的本事娶上老婆,建立美满小家庭。从祥子 的条件来看,这些希望不难实现。他身体强壮,有力 气,拉车本领高超,吃苦耐劳,有决心有毅力。但是, 社会环境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希望。第一次买车,在 军阀混战中,他不顾兵荒马乱地拉车,车子被大兵抢 走;第二次攒钱买车,还未来得及买,钱被特务敲诈 了去;第三次买车,因为埋葬虎妞又把车子卖掉。在 这三起三落的悲剧中,作者批判矛头直指社会根源, 也表现了旧社会对劳动者美好人性的摧残。
1.“十七年文学”(1949年—1966年)
特点:类型化、模式化 代表作家作品:“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吴强《红日》 杨广斌、杨益言《红岩》 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 杨沫《青春之歌》 周立波《山乡巨变》 杜鹏程《保卫延安》 曲波《林海雪原》
2.“文革文学”(1966年—1976年)
最黑暗时期,数量、质量都不高。 出版的小说有浩然《艳阳天》、 《金光大道》;地下手抄本小说, 张扬《第二次握手》。
《围城》深层的意蕴在于这里没有一个英 雄,所有的人物均是盲目的寻梦者,是为命运 所玩弄的失败者。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

新时期小说创作成就和发展耿富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学创作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新时期短篇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一支最突出的部分,它取得的成就是建国以来无与伦比的。

如果我们把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原则概括为有限的革命现实主义,把“文化大革命”十年概括为反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初期,小说创作则完全恢复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且表现了相当充分的革命现实主义原则。

具体来看,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突破禁区之一———写社会主义现实的阴暗面时期即文革造成的伤痕,所谓“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内容主要表现为对“文革十年”里“四人帮”罪行的揭露。

作品的主旋律是写苦难,写悲剧,写哀痛,是对“四人帮”累累罪行的控诉;对无数受害的干部、知识分子、“知青”以及一些普通群众的不幸给予同情和抚慰。

这类文学最早发表的短篇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

另有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牧马人》、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叶辛的《蹉跎岁月》及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等。

二、突破禁区之二———反思历史的“反思文学”“反思文学”的主旋律是感情的愤怒的发泄,激动有余而思辨不足。

它继承了伤痕小说大胆揭露的特点,但是它的内容深度和涉及时间的广度要远远超过了伤痕小说。

它反映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曲折性,写出了贯彻“左”倾政策而制造的人“妖”颠倒的现实,也描写了老干部的自省意识。

如古华的《芙蓉镇》、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及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和张弦的《记忆》等。

三、突破禁区之三———改变“车间文学”的模式,反映当前改革内容的“改革文学”“改革文学”主要反映企业管理的改革,如蒋子龙的系列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和《乔厂长后传》;后涉及到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再后着意描绘改革中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如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以上这些作品基本上是沿着现实主义传统创作的,是对以往革命现实主义的恢复,并且有所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新时期小说的发展文学院张喜田新时期小说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改换文学”。

这是指1977年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所出现的一类小说。

(1)主要表现对象:“十月的欢腾,一月的哀思”——集中的内容就是揭发批判“四人帮”,歌颂革命老一辈。

(2)作家在思想上、精神上仍受“四人帮”一套的束缚,带着镣铐跳舞,似乎是“放了脚的女人”。

(3)这时期,要想创新,必须来一个拨乱反正、除旧迎新的斗争,但是此时旧的不想用、不愿用,新的不知如何走、怎么用,就处于徘徊阶段。

(4)内容较好,但仍有着帮风帮气,还受“四人帮”所制定的创作模式束缚,极左思潮仍起作用,更有人制造新的“个人迷信”。

但这些,并不是原地踏步,新的文学在酝酿,是准备时期,因为这毕竟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序幕。

具体创作贾大山:《取经》(“农业学大寨”)萧育轩:《心声》徐光耀:《望日莲》一、伤痕文学(一)原因(1)生活变化、认识深入与文学变化;(2)咀嚼伤痕时期。

伤痕文学开始的标志是刘心武的《班主任》,而卢新华的《伤痕》则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前者是“奠基作”、潮头文学,后者是名字的由来、代表作。

刘心武:《班主任》(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石红)卢新华:《伤痕》(王晓华、母亲)伤痕文学主要反映长期的极左路线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肉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由冤案造成的伤痕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敌我不分、敌我颠倒,造成了很多悲剧。

莫应丰:《将军吟》(彭其、陈镜全)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白舜、林芳、杨琼—艾华、杨大榕)王蒙:《光明》顾工:《翻案》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2)由株连造成的伤痕“株连九族”本为封建现象,但在10年动乱中,株连九族的现象十分明显,一人犯罪,全家遭殃,以反动的血统论为根据,即以出身定政治身份,体现出宗法社会的特点。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克)宗璞:《弦上的梦》(慕容乐珺、毛头)孔捷生:《在小河那边》(谷凉-严凉、谷兰-穆岚)叶辛:《蹉跎岁月》(柯碧舟、杜见春)(3)由个人崇拜而造成心灵上的创伤由于个人迷信,使群众与领袖的关系颠倒、混乱,使二者的关系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成为人与神的关系。

郑义:《枫》《李黔刚、卢丹凤》金河:《重逢》(叶辉——叶卫革)张弦:《记忆》(三)特点(1)伤痕文学着重是揭露。

内容写十年动乱,它参与了全国人民的大思考,是痛定思痛的文学。

集中反映十年内乱的生活,而悲剧的根本原因则归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和实践。

(2)冲破林江一伙所炮制的文艺理论和统治政策,同时也打破了左倾教条主义所设置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特别是不能触及的禁区,扩展了文艺描写的领域,深受人民的欢迎。

(3)伤痕文学的出现,是作家面对生活、正视现实的表现,因此伤痕文学的阶段是现实主义在文艺创作开始恢复的阶段。

(四)不足二、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新的浪头,主要流行于1979—1980年,1980年为盛行期。

(一)原因1、生活的发展与社会思考的深化;这是在较长的历史纵向中去认识,作品反映的生活时间长,十几年,二十几年不定。

思索不限于一点,思索大于伤痕,也写伤痕内容,但重点写对伤痕的反思。

2、文学上要反思伤痕文学。

(二)主要作品王蒙:《布礼》《蝴蝶》张抗抗:《淡淡的晨雾》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贤亮:《灵与肉》(许灵均、李秀芝)《绿化树》(马缨花、章永璘)《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黄香久、曹支书)《土牢情话》(乔安萍、石在)叶文玲:《心香》(我、哑女)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老甘、老寿)《草原上的小路》刘真:《黑旗》;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方之:《内奸》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古华:《芙蓉镇》(三)内容主要还是写悲剧。

在极左思潮统治下,悲剧是必然的,是有可能的,并且确实也存在着悲剧,并且有大量的悲剧。

作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认识加深了,就出现了反思文学,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展开的,不是十年,而是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中展开对悲剧的思考,有更大的生活和思索的容量。

(1)表现美的毁灭和美的升华反思文学通过美的、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毁灭的悲剧,从而认识到美的价值,并且去为美的价值创造。

作品通过美的肉体受到蹂躏、摧残和美的心灵遭到强奸、扭曲,从而认识到美的价值。

祝兴义:《杨花似雪》(杨思萍、我、郁秃子)叶文玲:《心香》(哑女)张贤亮:《土牢情话》(乔安萍、石在)(2)“遗忘者”悲剧的思索对“遗忘者”的思索,主要通过对革命有过贡献的人却被革命遗忘了的现象的表现,反映出了极左路线的危害。

这些内容联系着党和人民,革命和人民的关系,对“人民”这个母题进行着新认识,强化“人民”意识。

方之:《内奸》(田玉堂、严赤、杨曙、小戈;田家驹)张步真:《深沉的记忆》(朱振山、裘政委)高晓声:《李顺大造屋》(3)悲剧的英雄和英雄的悲剧在极左思潮下,人民中的坚强者和觉醒者不愿安分守己,他们要反抗,但是他们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最后只落下一个悲剧。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葛翎)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盘老五)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4)“自我”的反思党自身的反思。

也就是这种反思中,我们党认识到了自己,纠正了一些错误,弥补不足,使正确的发扬广大,这是我们党的伟大。

王蒙:《布礼》(钟亦诚、凌雪)《蝴蝶》(张思远、海云、美兰)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于而龙、芦花)韦君宜:《洗礼》茹志鹃:《草原上的小路》张贤亮:《河的子孙》(魏天贵)(四)特点(1)与“伤痕”文学的比较(2)“人民”的母题三、改革小说新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改革,因此改革成为这个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因此有人把这个时期小说创作定为改革文学阶级。

大批小说直接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农业战线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方面的问题。

蒋子龙:“开拓者家族”《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开拓者》(车蓬宽)《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金凤池)《赤橙黄绿青兰紫》(解净)《锅碗瓢盆交响曲》(牛宏)《燕赵悲歌》(武耕新)(1)进攻型、“开拓者”型人物;(2)与“左”的斗争大刀阔爷、干事情雷厉风行、所向披靡;(3)他们这些人也只能存在于作品中;张贤亮:《龙种》《男人的风格》张笑天:《家务官》刘亚洲:《两代风流》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洁:《沉重的翅膀》柯云路:《三千万》《新星》(李向南)、《夜与昼》、《衰与荣》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许茂、许秀云)高晓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精神胜利法)何士光:《乡场上》(冯幺爸)张一弓:《黑娃照相》《流泪的红蜡烛》(麦收、枣花)《青妞和她的小嘎斯》贾平凹:《腊月·正月》(韩玄子)《鸡窝洼的人家》(禾禾、回回、麦绒、烟峰)《小月前本》(小月、门门、才才)《浮躁》《古堡》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四、寻根文学(二)“寻根文学”:•概念: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层面,突入民族历史深处,对中国的民众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和继承、发展。

•特点:以现代意识反思历史传统与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鲜明的地域特点;创作手法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一)“寻根文学”的倡导、兴起及其定位:文学“寻根”的倡导: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李杭育•意义:一是创作中文化意识的自觉,二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融合,打破小说创作的现实主义单一格局,在多方面有所创新,表现出文学的自觉。

•局限:对于“根”的理解的静止性和非历史性,导致一些作家一味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向。

•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复杂态度:既有肯定认同的一面,也有反思批判一面(三)“寻根文学”代表作品•1、阿城《棋王》:•“棋呆子”王一生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吃和下棋。

•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

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

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

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

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

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

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

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

•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舔了,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

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

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跳着。

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干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

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

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

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节慢慢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

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

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

•对吃的认真,折射出社会历史中大饥荒的可悲侧面;暗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只有执着于生存,才能有所发展。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痴迷于棋道的“无我”境界。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

可囿于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王一生:痴迷、沉醉于棋道而舍弃一切,以内在精神自由达到对一个物质贫困政治动荡的痛苦时代的超越。

•庄禅的人生境界:悠闲、淡泊、宁静、平和,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物我两忘,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尤其是道家文化的自觉认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人格魅力。

•平和淡远、简洁练达、含蓄自然、空灵飘逸的艺术风格。

•2、韩少功《爸爸爸》:•荒诞的情节、怪异的人物•丙崽:侏儒、白痴,集肮脏、丑恶、愚昧、粗野、狭隘、卑琐、顽固等于一体的民族传统文化劣根性的象征符号•对植根于神秘文化的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放大与抨击•3。

整体的荒诞与象征色彩•鸡头寨:一个与现代文明绝对隔绝的远古、蛮荒、粗野的“化外之地”,一个封闭、凝固、孤立的古老世界•4。

清醒的批判态度,但过于强烈的现代理性意识对艺术感染力有所减弱。

本章思考题:•一.“寻根文学”的概念及其定位;•二.《棋王》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境界;•三.《爸爸爸》的文化反思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