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数学学科 拔尖学生培养方案简介
拔尖计划选拔
附件一2010级“拔尖计划”匡亚明学院选拔方案1.选拔人数:10—15人2.选拔对象:2010级全校新生,其高考总成绩达到如下分数线。
广东682 上海523 海南809甘肃646 山西610 河南636湖南652 湖北647 云南636贵州628 四川607 重庆652浙江648 辽宁645 山东674江西618 福建640 黑龙江651吉林648 内蒙644 西藏387陕西662 新疆639 广西622天津638 北京650 宁夏601青海594 江苏4063.初选:笔试:数理化综合考试(满分300分)院系将根据笔试总成绩按2:1入围进行面试。
4.面试:总分为150分。
5.入选标准:根据笔试和面试的总分排名决定录取名单。
附件二2010级“拔尖计划”数学系选拔方案1.选拔人数:15人(每学年结束时,院系将组织专门的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结果结合核心课成绩,逐层遴选,好中选优,优中拔尖。
)2.选拔对象:2010级全校新生3.初选:报名者参加两小时的闭卷考试。
通过笔试,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按1:1.2的比例选拔学生参加面试。
4.面试:参加面试的学生需要接受三组老师的提问,每组约8分钟。
分别测试基本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
5.入选标准:按“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计算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决定入选学生名单。
2010级“拔尖计划”物理学院选拔方案1.选拔人数:30人2.选拔对象:2010级全校新生3.初选:院系将根据报名学生的高考成绩及排名,按1:1.3的比例选拔学生入围。
4.面试:入围学生由物理学院组织教师面试,参加面试的学生需要预先准备3-5分钟自我介绍和相应的PPT,主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计划和目标;面试教师提问5分钟,主要考察内容包括专业兴趣、知识面、与人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高考成绩及高中期间参加竞赛获奖等作为重要参考。
5.入选标准:按“高考成绩及排名(折合为百分制)×60%+ 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4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决定入选学生名单。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 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现就相关招生办法通知如下:一、项目背景: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计划”,我校是首批11所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在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拔尖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培养方式:1.班级形式不单独开班,学生插班进入各学科方向09基地班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首届“计算机科学基地班”。
详细情况见附件六。
2.课程体系依托基地班培养方案。
(非基地班学生进入该“拔尖计划”,需补修基地班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
)3.特色培养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4. 导师配备“拔尖计划”班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5:1的生师比配备学术导师,30:1的生师比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5. 学生考核学校对“拔尖计划”班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快乐学习,灵活考核。
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数学(0701)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等领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或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一流数学人才。
学位获得者有能力承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或企事业单位的研发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基础数学(1)代数(2)图论(3)拓扑学(4)常微分方程(5)偏微分方程(6)泛函分析(7)调和分析与逼近论(8)复分析(9)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10)数论(11)微分几何学2、计算数学(1)线性与非线性规划(2)应用数值代数及并行计算(3)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4)应用软件(5)管理和决策的数值方法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估计与检验的方法与理论及随机规划(2)时间序列分析(3)排队论4、应用数学(1)反应及扩散系统的理论及数值方法(2)动力系统:微分动力系统、哈密顿动力系统(3)常微分方程(4)偏微分方程(5)流体力学中的数学理论5、运筹学与控制论(1)大系统优化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应用(2)人工神经网络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3)多目标决策(4)模糊数学方法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5)智能算法(6)最优化控制问题的数值方法三、招生对象1、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考试合格,并经复试合格者;或获得推荐免试的保研生,并经复试合格者。
2、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已获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经我系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考核合格者;或硕士中期考核优良,经数学系推荐研究生院批准提前攻博的硕-博连读生;或获得推荐免试保研的直博生,并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三年2、提前攻博生:五年3、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五、课程设置(一)硕士阶段1、本学科准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
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个学分的课程、在指导性选修课课程中选修大等于 4 个学分的课程。 3)统计学专业 除了获得本专业专业课最低准出标准的学分外,还必须在专业选修课课程中选修大等于 3
个学分的课程、在指导性选修课课程中选修大等于 4 个学分的课程。 4)数学应用模式 除了获得本模式通识通修课程、学科平台课程、模式核心课程的学分外,还必须在本模
1-2 1-4 3 1-2 1-3 1-2 1 3 4 4 5 6 5 6
6 5 6 5
244
课
业
科学
程
核
必修
专业
心
专
业
数值计算与试验 II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或 信息论基础 实变函数 泛函分析
偏微分方程 数理统计
应用随机过程
4
5
4
6
3
6
4
5
4
6
4
5
3
5
4
5
应用
应
模式
必修
用
核心
模
课程
式
实变与泛函 数理统计 应用随机过程
学科 专业 课程
学科 平台 课程 (35 学分)
必修
数
学
学
模
科
式
专
各
业
专
课程名称 人文类通识课
社科类通识课 自然科学类通识课 思维方法类通识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 军事理论 军训 大学英语 体育
大学物理与实验 Visual C++ 程序设计
优秀的学生可提前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可去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部
南京大学拔尖班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1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的相关文件要求,南京大学继续在2011级本科生中招收“拔尖计划”学生,有关招生办法公布如下:一、项目背景: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自2009年起联合在国内部分高水平大学中启动“拔尖计划”,南京大学是首批列入该计划的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在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动态选拔优秀本科生,为其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致力于培养基础学科相关领域未来的国际一流科学家。
三、培养方式:1.班级设置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大理科7个拔尖计划班级,分别由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天文学系、匡亚明学院管理。
2.教学安排拔尖计划一、二年级实施“大理科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由匡亚明学院与各相关院系共同制定。
匡亚明学院负责实施拔尖计划一、二年级教学,三、四年级教学由各相关院系负责实施。
3.导师配备拔尖计划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的比例配备学术导师,师生比不低于1:30的比例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4. 特色培养强调“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入选学生将成为我校“拔尖计划本科生学术共同体”成员,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5. 学生考核学校对计划内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动态进出机制”。
2009级南大拔尖计划选拔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 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现就相关招生办法通知如下:一、项目背景: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计划”,我校是首批11所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在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拔尖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培养方式:1.班级形式不单独开班,学生插班进入各学科方向09基地班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首届“计算机科学基地班”。
详细情况见附件六。
2.课程体系依托基地班培养方案。
(非基地班学生进入该“拔尖计划”,需补修基地班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
)3.特色培养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4. 导师配备“拔尖计划”班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5:1的生师比配备学术导师,30:1的生师比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5. 学生考核学校对“拔尖计划”班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快乐学习,灵活考核。
数学系拔尖班 授课计划及课程表 (一年级)
课程 学 类型 分 合
计 通修 1 2
2、形势与政策
通修 1 1
3、数值计算与实验I(一) 平台 4 6
4、数值计算与实验I(二) 平台 4 6
5、概率论基础(一)
平台 4 4
6、概率论基础(二)
平台 4 4
7、复变函数
平台 3 3
8、离散数学
选修 3 3
周学时
修读
讲课
实验
习 题
人数
2
150
1
150
4
2
130
4
2
100
4
100
4
100
3
180
3
180
合班上课
专业及 年级
人数
任课老 师姓名
体育部
郑楠楠
邓卫兵
徐勤武
代雄平
赵进
张高飞
孙智伟
备注 自选
多媒体 多媒体
课程 星期
一
二
三
四
节次
1
2
3
概率论 概率论
数值计算与实验I
概率论 概率论
数值计 算与实
数值计 算与实
4
基础 基础 (一) (二)
(二)
基础 基础 (一) (二)
南京大学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仙林校区
课程 节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微分 几何 (仙 林)
微分 几何 (鼓 楼)
信息论基础 (双周)
泛函分 泛函分 析(仙 析(鼓 林) 楼)
偏微分方程数值 解
泛函分 析(仙 林)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大理科学内容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大理科学内容南京大学拔尖计划是什么?拔尖计划是教育部出台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希望率先在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五个基础学科领域配备一流的师资,创造一流的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
该计划首先在全国十余所高校推行。
南京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了。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主要是在基础学科领域开展的,而南京大学最大的特点即在于基础学科领域的雄厚实力和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悠久历史。
目前,南京大学在理工科基础学科领域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9个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实力超群,成绩斐然。
尤其是匡亚明学院强化部(大理科班),它作为国家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唯一的多学科综合点,两次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它所创造和推行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被北大、复旦等其他高校效仿,成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
可以说,南京大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所累积的丰富经验和底子,为这个计划的推行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简而言之,南京大学将以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在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六个学科开展“拔尖计划”。
学校将对进入“拔尖计划”的学生前两年实施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后两年进行“精而深”的专业培养。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学习方面:首先,你将享有专门的导师指导。
学校会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的比例为每位学生配备品德兼优的学术导师,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都很可能成为你今后的导师,他们将不再是你原先觉得遥不可及的或者“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将成为你学术上的引领者,带你走进科研的殿堂,你在学术上遇到什么困惑也可以随时向他们去请教。
其次,你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决定上哪些课。
你可以进行跨年级、跨学科选课,部分课程可以免修,高年级阶段还能选修研究生课程。
而在考核方面,你也不用对经历了十几年的考试心存阴影。
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一、页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4.1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4.2我国数学教育现状4.3南京大学数学学科的优势5.项目目标5.1培养数学基础扎实的人才5.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5.3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6.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7.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8.教学资源与支持条件9.预期成果与评估方法三、摘要四、背景和现状分析4.1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学科在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大数据分析到,从金融数学到生物统计,数学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未来,数学学科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将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4.2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我国数学教育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教学内容与方法较为传统,缺乏与现代数学发展的衔接。
因此,改革数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4.3南京大学数学学科的优势南京大学数学学科历史悠久,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南京大学数学学科注重基础与创新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项目目标5.1培养数学基础扎实的人才通过系统的数学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5.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5.3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开展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南京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六、项目内容和实施方案6.1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1.1设立数学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
地方高水平大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地方高水平大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作者:严从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8期(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摘要:数学科学学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勇于探索,提出依托一流大学,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形成了具有南师大数科院特色的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等数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精英人才培养;驻学培养;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8-02南京师范大学作为省属“211”高校,实施科研与教学并举,推行“顶天立地”战略,着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南师大第一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坚持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
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平台,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培养模式的变革——协同创新、跻身一流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为此,学院充分利用与国内一流大学长期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提出协同合作创新培养的理念。
(1)依托高水平大学,深度推进“驻学”强化培养。
作为以培养拔尖数学人才为己任的数科院,进一步加大与中科大、南大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共享优势,深度推进“驻学”联合培养举措,着力完善选拨机制、滚动培养和优秀学生辐射效应,实施“驻学生助推计划”等特殊培养政策,做好与“驻学”学校的“主动对接”工作,及时全面了解“驻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联合培养的积极效应。
(2)试行本、硕、博一体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本、硕、博打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本科学生(特别是入选校“英才计划”学生)提供优良的成才环境。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
陈卿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工作始于2009年初。
在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指导下,为探索数学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2009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以下简称“华罗庚班”)。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陈卿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
2.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现状--以数学试验班为例
3.教育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拔尖人才培养——基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思考
4."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r学生成长过程评价与研究r——基于吉林大学"拔尖学生"调查与研究
5.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进展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四年跟踪调查:南京大学案例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采用了一种全面而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多个方 面。该计划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PTER 06
总结与展望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实施成效总结
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实施以来,培养出一批在学术、科研、 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国内外享有 很高的声誉。
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拔尖计划推动了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 学质量和水平。
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通过国际化培养,南京大学的拔尖计划学生在国际舞台上 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 优异成绩,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提高英语水平和跨 文化沟通能力。这些学生在国际学术界和行业领域逐渐崭 露头角,为南京大学争光添彩。
CHAPTER 05
资源保障与支持体系
教师团队建设与支持体系
国际化教育
加强国际化教育,邀请国际知 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拓宽
学生的国际视野。
CHAPTER 04
学生发展与成果展示
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成果展示
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参与拔尖计划,南京大学的学生在科研 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有机会参与 导师的科研项目,接受导师的悉心指导,从 而培养了独立研究、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跨学科的课程和研 究方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4-25年本科高校拔尖人才试验班建设方案
本科高校拔尖人才试验班建设方案为全面贯彻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和学校办学资源优势,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办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理科试验班。
一、建设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家国情怀、价值塑造、使命引领,培养志存高远、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为造就未来思想大家、学术大家、科学家或业界领军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思路1.成立本科拔尖人才试验班工作组,组成方案如下。
人文科学试验班工作组组长:党委书记。
副组长: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的校领导。
成员: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后勤与房地产管理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岳麓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
分管教学副院长为人文科学试验班具体负责人。
试验班每届配备班主任1人。
理科试验班工作组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的校领导。
成员:教务处、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后勤与房地产管理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
化学化工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为理科试验班具体负责人。
试验班每届配备班主任1人。
2.强化使命引领。
激励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和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前沿,把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3.注重能力培养。
试验班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
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开拓视野,锤炼思想,养成功夫,为学生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4.自主选择专业。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符合招生专业类别的所有专业。
5.全程导师制。
为每名学生选聘一位责任心强、学术造诣深厚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为学业导师。
选择专业后增配一位专业导师。
6.本硕博贯通培养。
允许学生跨阶段修读研究生课程,所修课程成绩合格,可认定为本校硕博阶段的成绩与学分。
大学“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厦门大学“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有关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的通知精神,数学科学学院制定“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称“数学拔尖计划”)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于2009年启动,我校为入选国家“拔尖计划”的19所学校之一。
我校于2010年在数学、化学、生物三个基础学科启动拔尖计划,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国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一流师资,包括聘用有关学科国外高水平教师、国内一流教师授课和担任导师;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等,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数学拔尖计划”选拔兴趣浓、悟性高、学习勤奋的苗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千人计划专家、长江讲座教授、闽江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数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
通过“数学拔尖计划”的实施,推动数学学科人才培养在理念、模式和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促进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组织管理设立项目执行工作小组(因学院人员变动而随时调整):负责人:钱建国,教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成员:金贤安,教授,厦门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主任(负责项目具体实施)林亚南,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郑诚明,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晨龙,教学秘书,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郭淑敏,外事秘书,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三、培养模式1.动态管理“数学拔尖计划”每届面向全校招收10-20名学生,实行动态进出机制。
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拔尖人才培养方案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为实施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学院经过讨论,拟从2015年起开始实施“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期望在10到20年内为数学学科培养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
初步确定具体方案如下:1.组织管理成立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负责。
成员为分党委书记、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副主任、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分党委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各系系主任组成。
讨论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
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组长、成员包括多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秘书为本科教务员。
工作组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包括起草数学科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及相关政策,负责学生选拔和考核,以及聘任学生导师及任课教师等。
政策和方案等重大问题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及领导小组讨论批准,必要时提交教代会或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讨论。
必要时设立院长助理,负责入选同学的日常管理工作。
2.学生选拔计划今后每学年第二学期在全校数学类专业大一学生中公开选拔热爱数学、成绩优异、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或数学应用的学生进入“数学科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苏步青数学精英班”(名字暂定),人数为30人到40人,宁缺勿滥。
入选学生享受高于普通学生的奖学金,奖学金分为两类。
第一类作为作为拔尖人才计划人员,人数与国家计划的指标相符,其余同学编入第二类,其奖学金档次适当降低(但仍然高于普通班级的奖学金),作为入选拔尖人才的候补人员。
入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专家组将每年或每半年(具体根据实践情况加以调整),在对入选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对计划内学生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吸收计划外优秀学生(包括从其他专业转入的学生)加入其中。
最终确定10余名学生作为“数学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人选进入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培养。
我们也准备在一年级新生中选取适当数量的同学通过单独开班加强数学基础教学。
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为了培养数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根据《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若干意见》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数学科学学院结合本院情况制定“数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数学拔尖计划”)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于2009年启动,我校的数学、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在2010年成功入选该计划,成为全国20所入选该计划的高校之一。
我们每年都会选拔出特别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流的师资、学习环境、学术氛围以及创新的培养方式。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条专门针对基础科学拔尖人才的培养通道,以便这些优秀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的目标是让受此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进入国际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数学拔尖计划”选拔兴趣浓、悟性高、学习勤奋的苗子,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特聘(讲座)教授、“四青”人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培养一批热爱祖国,崇尚科学,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致力于献身数学研究的后备人才。
通过“数学拔尖计划”的实施,推动数学学科人才培养在理念、模式和机制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促进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组织管理学院已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数学拔尖计划”的小组,该小组将全面负责本方案的实施,并向学院行政和党委汇报工作进展。
工作小组由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担任领导,同时由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此外,工作小组成员还包括学院分管本科工作的副书记、各系副主任教学、教学秘书、外事秘书以及辅导员等。
三、培养模式1.动态管理“数学拔尖计划”每年面向全校招收10-20名学生,实行动态进出机制。
2.导师配备二年级第一学期初开始为入选“数学拔尖计划”的学生配备导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 名 学 者 讲 堂
专题讲座 :某一领域的专门讲座。扩大学生知识面, (系列报告) 使其对所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 (三、四年级)
前沿课题导论、 使学生了解动态、明确目标、 主流方向介绍: 选准研究方向 (三、四年级)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 经典问题剖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四年级)
南京大学数学学科
NANJING UNIVERSITY
2011年9月3日
拔尖学生培养方案简介
介绍的主要内容
• • • • • 培养目标 学科概况 特色与举措 激励机制 遴选流程
2
培养目标
构筑绿色通道,选拔和吸引优秀学生
培养国际一流数学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
为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提供一流后备人才
3
学科概况
7
特色与举措④
充 分 发 挥 已 有 的 教 学 学 工 一
体 化 管 理 机 制 的 作 用 , 加 强
对 学 生 的 全 面 引 导 , 不 断 提
升 他 们 的 综 合 素 质 。
加强对学生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和表达等能 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 建立长期心理档案,主动开展心理辅导,促 使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合理化解压力。
9
遴选流程 ①
笔试: 报名者参加两小时的闭卷考试。 成绩前15名学生获得面试资格。
面试
由六位老师组成 两位老师负责 基本知识测试 两位老师负责 创新能力测试 两位老师负责 综合素质测试
遴选出10名学生进入拔尖计划
Your site here
10
遴选流程②
一年级: 通过二次招生遴选 核心成绩+综合测评 10 人 + 提 前 录 取 20 人,组成数学学 科拔尖班一年级班。
二年级:前20名且 学分绩≧4.1+ 数 学系其他学生中遴 选10人组成数学学 科拔尖班二年级班。
核心成绩 综合测评
四年级:进一步优 化拔尖创新人才候 选人队伍。 四年级末: 评选出10人获得: 拔尖创新人才奖
核心成绩+综合测评
三年级:前20名且
学分绩≧4.1+ 数学 系其他学生中遴选10 人组成数学学科拔尖 班三年级班。
5
特色与举措②
分析、代数、几何讨论班;应用数学 初级讨论班: 讨论班。由本系教师指导学生读一些 与其知识水平相当的文献,为今后的 科研做准备(一、二年级) 中级讨论班: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相关领域讨论班 (三年级) 高级讨论班:直接参加导师的研究生讨论班(四年级)
讨
论
班
6
特色与举措③
强调知识性、趣味性以及问题的背景, 学术讲座: 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增加动力 (一、二年级)
教学学工每周至少交流一次拔尖班学生的学 习生活情况。
每两周至少向系党政联席会汇报一次拔尖班 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8
激励机制
提供到国外一流高校或著名科研机构交流的机会 建立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教师考评机制与教师荣誉激励制度 建立学生学术交流、思想交流的多元平台
建立灵活的学生评估机制,使拔尖人Hale Waihona Puke 尽快脱颖而出11结
语
谢
谢 !
12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数学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数学与应用数学: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省品牌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教 师 68 人
教授25名
副教授29名
博导20名
长江特聘教授3名 讲座教授1名 杰青获得者5名 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
4
特色与举措①
◆增加课外辅导课 ◆全面开放研究生课程 ◆知名学者开设高年级研讨课程 ◆通过以田刚院士为所长的南大数学研究所 以及杰出校友构建一个学术交流、师资交 流和学生访学的国际化大平台 ◆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配备高水平 的学术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