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欧洲:斯巴达的骑士教育除身体和战斗技能训练外,稍 加文化教育——咏诗。雅典教育则演化为三科(文法、 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 称“七艺”。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义个别教学。 1. 教学内容、方法都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如《论语》载·樊迟问孔子“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子忿然曰:“吾不如老圃”,迟走后,子对其他学 生说:“小人哉,樊须也。”并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 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 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 教育(13、14世 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 现开始)
01
04
科学民主的呼 声不断高涨。
03
文化特别是自然科 学得到很大发展。
02
生产力发展迅速,大机器 生产促进生产率迅速提高。
资本主义社会 的几个特点: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01 学 校 教 育 逐 渐 普 及 。
03
普及教育主张最早出现于孔子的
“有教无类”。提出交少许学费就
可入学。他说:“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最早创办私
学)。古雅典梭伦提出:“父亲有
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02
14—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意
大利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等地,
欧洲中部的德国等地工场手工业和
商业迅速发展,城市也发达起来,
剌激航海业——国际贸易和掠夺殖
民地的发展。
1
神话起源:教育由人格化的神创造,教育要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 于天。
2

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一、教育学产生的背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早在古代,教育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时的教育还不具备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多是基于经验和传统。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开始逐渐转变为一门科学,教育学也随之产生。

二、教育学产生的里程碑事件1. 教育学之父赫胥黎的贡献赫胥黎(John Locke,1632-1704)是近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首次提出了儿童是“白板”(tabula rasa)的观点,认为儿童的天赋和能力都是后天培养的。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教育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德儒之争带来的理论碰撞19世纪中叶,我国古代教育体系遭遇到了欧洲儒学的挑战,这场德儒之争成为了我国教育学产生的一次重要事件。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与西方现代教育理念的碰撞和融合,为我国教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 教育学的独立建制20世纪初,教育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到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一批学者开始将教育活动与教育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建制正式确立。

4. 教育学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学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比如20世纪后期出现的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等新兴的分支学科,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全面和深入。

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1. 产生初期的探索与实践教育学产生初期,学者们对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念和理论。

然而,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 独立建制后的理论深化随着教育学独立建制后,学者们开始进行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使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

3. 新兴分支学科的涌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教育学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简单粗糙,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教育机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耕作和畜牧,社会结构逐渐复杂,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制度和机构,以培养下一代的能力和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的兴起导致人口迅速增加,社会分工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系统的教育机构来培养下一代。

古代的农耕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建立了特殊的教育机构,培养农耕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出现了印刻文书、制定法律等需要受过教育的人才。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西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希腊有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建了一系列的教育学说,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在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中,公共教育机构开始兴起,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同时也出现了私塾和家庭教育,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掌控,教会成为了唯一的教育机构。

教会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导致了教育的僵化和保守,追求宗教信仰和道德教化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带来了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求,人们渴望自由思想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始向世俗化转变。

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为了适应新的职业需求,教育开始注重技术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同时,普及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国纷纷推动普通教育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除了基本教育外,还出现了各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如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的出现,使得教育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总的来说,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反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价值观的塑造和国家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从教育的起源和演变,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展示教育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的起源与演变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

原始人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生存所需的技能、价值观和文化传递给后代。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教育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早期的农业社会中,父辈将农业技能传授给子孙,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农民。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专业分工的出现,工匠们开始设立学徒制度,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辈。

进入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开始成为国家的政策,并且逐渐形成了现代教育体系。

普及教育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从而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人民的整体素质。

另外,现代学校的建立也为知识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变革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 技术融入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提供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2. 重视终身学习: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终身学习成为当务之急。

教育制度应提供人们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机会,以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强调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往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存在局限性,现代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的发掘,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作业、实践能力考核等。

5. 紧密关注社会责任和全球意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现代教育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2.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也是关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①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②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③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④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

4.教育产生的原因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5.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礼—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射、御、书、数。

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孔子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1.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庶、富、教”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3.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整理修订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论教学的原则与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最早启发)②因材施教:③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④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记》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4.豫(预防)时(及时)孙(不陵节而施谓之孙、循序渐进、学不躐等)摩(观摩)5.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长善救失:(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西方最早启发)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之父)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产生与发展正是为了研究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探索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在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述: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人开始思考教育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内容和趋势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的起源1.古代教育思想的形成2.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演变二、教育学的确立与发展1.近代教育学的奠基者a.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b.小黑的教育心理学理论2.教育学独立学科的形成a.19世纪教育学的快速发展b.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的形成三、现代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立1.行为主义教育学理论a.形式反应理论b.激励理论2.认知心理学理论a.信息加工理论b.学习过程理论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1.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a.问卷调查法b.实验研究法2.教育评价方法的探讨a.教育评价的定义与意义b.教育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五、教育学的发展趋势1.教育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研究a.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b.跨文化教育的概念与特点2.科技与教育的结合a.网络教育的发展b.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总结: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产生与发展与教育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理论建立、研究方法与应用以及未来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本质和意义,并且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未来的教育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发觉 式学

(二) 教育系统旳构造
1.教育系统从整体上区别为学校教育与非学 校教育 学校教育旳目旳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 一定社会服务旳人。非学校教育主要指家 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教育系统从性质上区别为制度化教育和 非制度化教育
(1)制度化教育:主要是受学校教育制度规 范旳教育。
(2)非制度化教育:指学校教育之外旳广义 上旳教育。 学校教育也称正规教,非制度化教育也 称非正规教育。
一、原始教育旳特征
二、古代教育旳特征
三、当代教育旳特征
一、原始教育旳特征
原始社会旳教育具有下列几种鲜明旳特点: • 1.原始社会旳教育没有阶级性 • 2.原始社会旳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 3.原始社会旳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
活中进行旳 • 4.原始社会旳教育手段是极端原始旳
二、古代教育旳特征

3.教育系统从构成上分为教育形态、教 育阶段、教育形式和教育类别
(1)教育形态 从教育旳存在形态上看不外是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 (2)教育阶段
教育系统按纵向能够提成学前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中档教育阶段和高等教 育阶段。
(3)教育形式 教育形式构成涉及全日制学校、半日制
学校和业余制学校。
(4) 教育类别 1、基础教育体系 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高等教育体系 4、继续教育体系
5、教师教育体系 6、特殊教育体系 7、民族教育体系 8、党政干部教育体

二、教育旳功能
教育旳功能从构造上分本体功能和社会 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 能。
(一) 教育旳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这一观点旳代表人物是法国旳勒图尔诺 (Charls Letourneau,1831--1902)和英 国旳沛西· 能(Thomas Percy Nunn, 1870--1944)。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产生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规律、方法和原则的学科,它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早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就开始了对教育问题的探讨。

例如,中国古代就有《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希腊古代也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然而,正式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才开始形成。

二、教育学的发展1. 古代教育思想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制度。

例如,在中国,孔子提出“仁爱”、“诚信”等思想,并建立了儒家经典;在希腊,柏拉图强调“理性”、“真理”,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实践和经验。

2. 中世纪教育思想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天主教会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认为知识是神的恩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在这个时期,学校和大学开始兴起,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3.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本主义思想。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追求自由、独立和创新,而不是受制于传统和宗教束缚。

这种思想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

4. 近代教育思想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人们开始质疑传统观念,并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等理念。

这种思潮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普及教育和现代化教育制度的建立。

5. 现代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的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在这个时期,德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许多著名的教育学家如赫尔巴特、冯特、杜威等在这里工作和研究。

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当代教育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代教育学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教育科技化,个性化教育成为一种新趋势。

此外,跨文化教育、环境教育、性别平等教育等也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

三、结语总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史。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证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目录
一、教育的起源说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起源说
理论
代表观点
地位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教育是神创造的
最古老的观点,非科学的 朱熹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 的生存本能活动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的模仿
教育起源于劳动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观点, 但否定了动物与人的区别
谢谢观看
古印度 宗教教育
古埃及 以僧为师 以吏(书)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事训练与政治灌输
雅典 和谐发展的教育
春秋战国 汉代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孔子)
罢黜百家,教育体系

国 隋唐

宋朝

清朝末年
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 减为“四书”“五经”

教会学校
西
中世纪

骑士学校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
非生产性
近现代教 育
新特 点
20世纪以 后的教育
现代 教育 的发 展趋 势
教育的发展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 现代化。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精选文档】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精选文档】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定义(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广义: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质的规定性.(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3.教育形态:学校、家庭和社会4.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者起主导作用5.教育功能(1)按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与负向功能(3)作用呈现形式分为显性与隐性功能.显性是与教育目的相吻合的功能,隐性是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6.教育起源(1)神话起源:所有的宗教(2)生物起源:教育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物现象。

代表有英国沛西能,法国利托尔诺。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心理起源: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有孟禄。

否认了社会性(4)劳动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代表有苏联学者7.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8.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和无阶级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具有原始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具有阶级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古中国:夏代出现学校,学习内容有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②古印度:婆罗门教有和佛教教育;③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④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教育。

雅典最早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斯巴达培养军人武士。

⑤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三、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 )受教育者(学习者) 所谓学习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的责任和接 受教育影响的人。广义的学习者指任何人。狭义 的学习者,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那些人。
(二) 教育者
所谓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 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广义的教育 者指任何人。狭义的教育者,指具有一定 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许慎《说文解字》)
2、西方“教育”概念的词源 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 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 转换 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 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
中国的“教育”有“外铄”的渊源
西方的“教育”有“内发”的传统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溯源 二、教育的概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本质 三、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第一节 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溯源
1.中国古代: 甲骨文
字义理解
“修道之谓教”(《中庸》);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
“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学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 上》)最早将“教”和“育”合为一体;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几种教育起源说
1. 生物起源说: (法)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 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 早就在动物界中存在了,他把生物竞争的本质说成是教 育的基础。 ( 英)沛·西能 在《教育原理》中指出,“教育是扎根 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几种教育起源说
2. 心理起源说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pptx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pptx

2.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指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教育, 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一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西方19世纪后半 期相继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现今,多数国 家都已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有些国家普及了高 等教育。
二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多数国家都建立 起了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内 的各级教育体系和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专门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体系。
知新、立志乐道、自省自克、以友辅仁等教育思想。
2.《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被认为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一篇集中论述
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著。
教育功能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 教学为先”。
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 预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3.智者派的教育思想 智者派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教师。“人是万物的尺度。
原始社会教育的一般性质
教育无阶级性 教育的非独立性
(二)萌芽形态的学校形式
1.学校教育的出现
西方: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的萌芽形式——青年 之家
中国:国学 大学和小学
乡学 塾 庠 序 校

2.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 制国家的形成工具,农业和畜牧业代替采集和渔猎 而成为主要的生产事业,从而使物质产品丰富,出 现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 基础。
2.心理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P.Monroe)从心理学的 角度探讨了教育的起源,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 源说。
他认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忽视了人的心理 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断定原始社会的教 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模仿既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也是教育 的本质。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对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争论 ,进一步引发
了学术界对“劳动创造了人类”这一命题的争论: 既然劳动是人类区别与猿的特征,那么,只有人 才会劳动(有了人,才会有劳动),猿是不可能从事 劳动的。 这样来分析的话, “劳动创造了人类”这一 命题就存在着逻辑上的悖论 : 究竟是谁在人类出现之前就进行劳动,并因此 而创造了人类 ? 是猿还是人? 若是猿,它是不能 劳动的; 若是人,这样的人从何而来 ? 又是怎样 产生的?
■教育的“交往起源说”
◆ 劳动是在人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人与“物” 的相互作用; 而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活动,是 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因此,劳动不可能成为以人对人身心 的影响为直接目标的教育的形态起源(原型)。 ◆交往活动蕴含和具备了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双方、 内容、媒介等) 。当交往的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以传 递经验、影响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时,交往活动就 转化为教育活动。 交往活动是教育活动的原型,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 殊形式。
◆在专门机构内进行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 ◆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非制度化教育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相对立 ■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出现了分科教学 ■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对象: 局限于贵族阶级子弟 ◆教育目的: 培养统治人才,造就国家 机器的操纵者和维护者 ◆教育内容: 核心内容是“统治术”, 即治人之术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在多种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的理论观点 中,“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劳 动起源说”)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学界,是一种 有着广泛影响的观点。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最早由前苏联教育家 米丁斯基提出,它是从“劳动创造了人类” 这一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的 结论。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中国解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西方解释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者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者所施加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水平都得到发展,以符合整个社会从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符合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二)教育的定义从内容上看,人们是从社会的角度、个体的角度、兼顾社会和个体角度下的定义。

1.社会角度来定义(1)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教育三合力)(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

注意: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的区别在于有无计划性。

(3)更狭义的教育:是指德育(因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育)。

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3.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生物起源说提出人:立托尔洛、沛.西能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缺点: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完全否认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二、心理起源说提出人:孟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缺点:把无意识模仿等同于教育,无视教育的有目的、有意识,否认教育社会性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简答)1、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为了使年轻一代更好发展,必须有教育的传递生活经验3、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才产生了手、脑。

语言和教育内容4、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四、教育的发展概述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的历史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3、采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尺度把教育划分为: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五、原始教育形态(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手段方法单一六、古代学校教育1.奴隶社会教育(1)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2)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教育内容是“六艺”(3)欧洲奴隶社会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1> 斯巴达教育:教育内容几乎都是军事体育训练<2> 雅典教育:教育内容有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4)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脱离生产劳动2、封建社会教育(1)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1> 不仅有阶级性,还有等级性,例如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性) <2> 教育内容是儒学、教育方法是死记硬背、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3> 教育脱离生产劳动(2)欧洲封建社会教育<1>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教学内容是“七艺”——“三科”“四学”<2> 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3、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简答)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政治发展,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七、现代学校教育(简答)1、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1)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2)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2、工业社会的教育与知识社会的教育(1)工业社会教育特征: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2)知识这会教育特征: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1、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 (1)教育的生产性(2)教育的科学性(3)教育的世俗性(4)教育的国际性(5)教育的终身性(6)教育的革命性八、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定位(选择) 1、当代中国教育,是指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2、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中国便开始了现代教育九、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选择、填空)1、2009年全国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我国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十、当代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简答)1、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为(简答):(1)优化发展(2)育人为本(3)改革创新(4)促进公平(5)提高质量3、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简答) (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2)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4、《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简答):(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6)发展继续教育(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5、《教育规划纲要》明确6项改革任务(简答)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2)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3)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4) 改革办学体制(5) 改革管理体制(6) 扩大教育开放6、《教育规划纲要》明确6项保障任务(简答)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保障经费投入(2)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3) 推进依法治教(4)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5) 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练习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劳动2、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立托尔洛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生物起源论3、美国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心理起源论4、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多方面发展教育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军事体育教育6、古代社会教育是指()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7、学校最早出现于() 中国8、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的社会是() 奴隶社会9、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是()()() 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10、按照生产力标准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而按照生产关系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 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11、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2、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3、现代学校教育包括两种国家形态()(),以及两种历史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工业社会;知识社会14、当代我国教育是从()开始,其历史定位是() 新中国建立;现代教育1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基本(),进入() 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6、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答) 第一,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第二,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老一代向新一代传递生活经验第三,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劳动产生了手、脑、知识第四,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17、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第二,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第四,教育手段方法单一18、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答) 第一,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第二,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第三,古代学校教育有阶级性、等级性第四,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第五,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19、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简答)第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第二,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第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第四,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第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六,发展继续教育第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第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20、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论述)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为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从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分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但是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工业社会的教育具有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的特征知识社会教育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特征所以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生产性——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科学性——教育发展要依靠科学指导、世俗性——国家加强干预、国际性——教育无国界、终身性——教育贯穿人类一生、革命性——教育要不断变革21、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论述)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的概念产生发展

教育的概念产生发展

教育的概念产生发展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的方式,向个体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智力、品德、情感和技能,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农业文明的兴起。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传授和获取知识。

教育最早是在家庭和部落中进行的,父母和长辈通过讲述和示范来教育孩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扩大,教育的范围也不断拓展,专门的教育机构如学校和学院开始出现。

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古代,教育主要是关于宗教和道德的传授。

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公民的道德和品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世纪的教育则主要围绕着教会的权威和教义进行,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和维护基督教信仰。

随着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发生,教育逐渐从宗教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文学、哲学、科学和艺术。

这一时期的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由。

18世纪的启蒙时代进一步推动了教育的进步,教育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理性的手段。

在近代,教育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开始对教育进行规划和管理,建立普及教育的制度。

教育的目标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成为新的教育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总之,教育是人类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基石。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教育来塑造人的性格、提高智力水平和培养社会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不断变化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个体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北京猿人的小孩是属于群体的,教育小孩是群体 共同的责任。
❖ 打造石器是对小孩教育的第一课。他们带着小孩 到河滩上去。遍河滩的石块,哪一种适合打制工具, 孩子起初是不会去考虑的,他们于是指给孩子们看, 说打制工具要拣那坚硬而又光滑的砾石。还要用一 块大的平石作砾砧,才能敲出刃口和锥尖来。孩子 经过多次试验,果然不错,这就变成了他自己的经 验。
❖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 所特有,不能与动物本能活动相混淆,而抹 煞它的社会性特点。
❖ 2.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不是 或主要不是无意识的模仿,有意识和有目的 性是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不能把人类有意 识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相 混淆。
❖ 3.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 虽不是全部,但仍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这不仅因为生产劳动是制约其他社会活动的 决定因素,而且如语言与交往等的发展也与 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4.学校教育的产生,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特 别是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产物,在日常生活 中已经不能完全完成教育的任务,需要有专门的机 构和专门的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这种教育已渐渐 成为某些社会阶层所独占,而不是全社会成员所共 享,社会已开始步入阶级社会,教育也就具有阶级 性的特点。
❖ 5.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无论是生活需要,或 是文化需要,都要在人的培养规格上体现出来,而 且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因而讨论教育的起源,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 问题。
❖ 总之,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这是教育的本
质特点之一。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巩固经济基 础;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斗争的手段影响民主法
❖ 制建设;教育能够保存、传递以至创造人类文化; 教育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的作用,等等。 因此,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教育的长期性5.教育的生产性6.教育的民族性(三)、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教育媒介: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四)教育的功能1.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正向(积极)功能:促进负向(消极)功能:阻碍2.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外显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隐性功能:非预期性的,但不绝对。

(五)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论:它的提出标志着教育的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2.心理起源论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孟禄。

3.劳动起源说科学的教育起源观点。

观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恩格斯(六)教育的历史发展: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管理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一、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的教育(1)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第一、出现了学校夏: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第三、教育目的是培养国家的未来统治者;第四、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科课程的雏形(以礼乐为中心)(2)欧洲: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2.封建社会的教育(1)中国第一、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等级性。

如唐朝的“二馆六学”;第二、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

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2.封建社会的教育(2)欧洲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教育。

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教育。

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3.近代教育近代教育发展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建立公立教育体系;(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德国,1763年,世界最早);(3)教育普遍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强。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4.20世纪后期教育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5.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古代教育思想1、孔子《论语》1.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2.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

——启发诱导的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其他诸子:孟子:性善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荀子:性恶论;通过教育使人改变本性以适应社会;提倡学习过程要经历“闻见知行”四个过程;墨子:“兼爱”“非攻”;知识掌握、思维和技能的培养。

4、《学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5、①教育的作用《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二)古代西方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三个部分,即讽刺、归纳和定义、“助产术”。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是最早由柏拉图所倡导。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4、昆体良(公元35—96)●他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雄辩术原理》)。

●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三、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一)教育学科的建立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最早的一本具有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1)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2.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四个阶段,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3、康德,首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4、裴斯泰洛奇(1)著教育小说《林哈德和葛笃德》(2)贡献:第一个正式提出使人类的教育心理学化(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5.洛克(1632—1704)(1)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2)提出“绅士教育思想”(3)著《教育漫话》。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1776—1841)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2、杜威(1859—1952)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课程与教学活动课程(3)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基础(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中国近代教育思想1、蔡元培被毛泽东誉为“学科泰斗,人世楷模”。

2、黄炎培:提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思想。

提倡“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的大职业教育主义。

3、晏阳初:国际平民教育之父4、梁漱溟:提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合二为一。

5、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6、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做中学。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诞生克鲁普斯卡娅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

(五)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

体现了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这一理论认为:(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六)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一)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三)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了解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一)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二)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三)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四)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一)教育的文化继承功能。

(二)教育的文化改造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四)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四、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二)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三)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四)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二)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四)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

五、教育与人口的关系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教育投入(二)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三)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结构(四)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2.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一)控制人口的数量(二)提高人口的质量(三)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