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促进学生有效阅读

康孝平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渠道与途径越来越广泛。同样地,学生们也越来越不满足于一本书(课本)、一堂课(课堂教学)所得到的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语言实践中丰富词汇,提高语感,提升文化素养。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是学生必然的选择

1、符合学生内心的需求

儿童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儿童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已对文本中的人物及情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育学也为我们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科学、准确并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从大语文观的角度去解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质上,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他的文化积淀更多地是在课外。吕叔湘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大量地阅读,才能增加人的文化底蕴。

2、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

教材中的课文一般来说都是一些节选的内容,不是进行了改编,就是进行了缩减。从深度上、体系上来说都不完备。学生们一篇课文学下来,往往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或者只知道了一些皮毛,不能很深入地理解文本背后隐藏的内含,这样的课文已不能够全面地阐释作者的本意,从而对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造成了困难。只有将这篇课文前前后后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后方能把握住文本的精神实质。因此,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去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了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文字背后隐藏的奥秘。

二、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行动中“放飞”

1、课前资料收集式地阅读

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是有关于人物或历史性事件的,这些人物或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只有将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学习文本奠定资料上和情感上的准备。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这篇课文时只有对孔子这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才能对这篇课文中孔子借水说理有一定的认识,才会对孔子的形象有更进一步地把握。同样地,在教学《虎门销烟》时,只有对鸦片战争前后的那段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才能明确“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才会为学好这篇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2、以情节促读

在预习《负荆请罪》一文时,学生们只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不愿与人发生冲突、顾全大局的人,至于他机智勇敢的另一面,不甚了解。对于书中提到的“想当年,秦王那么历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不能深入地理解,此时,让学生们补充说说有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学生们就会对蔺相如的性格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做法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3、推敲细节式地读

《桂花雨》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是根据她的《故乡的桂花雨》改编的。在中学课本中就有她的这篇文章。在学完这篇课文后可以要求学生们去读读她的原文《故乡的桂花雨》,这样就会对她久居他乡,思念家乡,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的情感有更深刻的体会。

三、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别样的风采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课本以外的知识,它为丰富语文课本内容,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将课外阅读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会让课堂教学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1、使文本中的人物更鲜活

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历史人物事迹的文章,如《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三顾茅庐》等,大部分学生对徐悲鸿、林则徐、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物只是一个感性上的认识,有的还只是一个人称的符号而已,然而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们对人物的经历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关于此人及此事的诸多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转悠。《三顾茅庐》一文教学伊始,揭题后,让学生对课题“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中的两个人物作一个系统而简洁的介绍。通过课前对学生读相关文学作品的作业布置,学生能将刘备何许人也及相关轶事娓娓道来,尤其对诸葛亮叱咤风云的一生更是如数家珍,“乐不思蜀”,“乐”于表达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不思”课本上那些稍显短小平淡的“三顾茅庐”的内容了。这节课就教学对人物的介绍与评价如何?我认为可以,学生兴趣所在,而且为下节课更好的学习《三顾茅庐》作了铺垫。要不,学生怎么能猜测出诸葛先生睡了“半晌工夫,又睡一个时辰”的真实用意呢?否则学生还真以为诸葛孔明先生是个大懒虫呢?

2、使文本的情感更丰富

《说勤奋》一课。

片段一: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教学这句话时,可以从“19年”来了解编写时间的长,可以从“著名”来体会它的价值,可以从“史学”知道它的内容,可以从“巨著”感受到它的不一般。然而这些只是“了解”,“感受”而已。学生会读,而且会突出“19年”“著名”“巨著”这些词,但你仔细听听吧!这与无病呻吟没太大区别。不能这样上,要不然会糟蹋了这句话,布置学生回家找找有关于《资治通鉴》的内容和编写过程的相关资料来读读吧!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及其历史价值,知道了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艰难的历程。再让学生来读这段话,学生读的字字生情,词词动容,简单中蕴含着不寻常。

片段二:童第周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这段话中“经过半年的努力”留下了空白,学生去猜想吧!当然可以,别忘了还可以让学生去搜集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毫不夸张地说,童第周足以与古人“如囊萤,如映雪”相媲美,学生为之而震憾,为之而感动。

课堂教学中这几处文本中的情感、形象、内容的再对话,让我们品尝到了文本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酸、甜、苦、辣种种滋味,也为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欣喜而振臂高呼。

总之,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一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拓展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让那些学习条件好的学生提前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所得或阅读的资源提供给别人。这样一来,学习条件好的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阅读积极性,而条件差一些的学生也会格外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课外资源。从而,调动起所有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间阅读,舒展双翅,振臂高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