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
小学思品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漫谈教研室廖家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分别在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开设的两门综合课程。
一、品德与德育概念的认知1、品德——品质道德。
品——指等级、层次的高低;质——指结构质地好坏;品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好坏)道德——核心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道德高尚是指那些用善良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道德低下是指那些用低劣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处理各种关系。
品德——是指人的思想修养的层次高低、质地好坏的问题。
即在处理各种关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修养的好坏问题。
人的品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长期熏陶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2、德育的本质:德育的本质就是学会“理解”。
学会理解自我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互爱、互敬、互谅、互助、互惠、互利、互赢。
3、品德与德育的异同比较:二者都与思想修养有关。
但是,品德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名词,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而德育在这里指的是一个动词,反映的是一个思想修养的过程。
由此可见:品德修养不是一个人独立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人与事务、人与人等多种关系的事情,某个人处理关系的好坏反映出这个人思想品德修养层次的高低、好坏。
二、课程的基本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学科高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类 文明到 当今 的社会 热点。教学要点包含 了品德 、历史 、 地 理、 文化 、 技 、 科 经济 、 工农 业 、 政治等多方面 的学习 内容 。 以六年 级下册 “ 科学技术与人类 ” 这一单元 为例 , 教材 涉 及 到了三方面 内容 : 一是 中国古代 的科 技成就 , 中医 、 铜 如 青
名 山大川 、 悠远 的 中华 古代文 明等 内容整合在 一起 , 学生 让
总的来说 高年级 的教学 内容 广博 , 综合 程度 高 , 许多 内容从 时间或空 间的角度来看 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 。这些都对
教师理解 、 把握教材 , 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 了很大 的挑 战。
一
从 了解 中国基 本概况 出发 ,认识祖 国的历史 与地理知识 , 感
个 主题 , 通过古今 中外科学 技术发展 的基 本史实 , 旁征博 引 ,
让 学生 了解 科技进步与人类文 明生 活的密切关 系 , 开阔 了学
生 认 识 问题 的思 路 。 2 材’ 的 综 合 程度 更 高 。 . 教 内容
历史 、 理 内容在高年级 教材 中占的 比例较重 。课程性 地 质决定 了“ 品德 与社 会 ” 课程 中史地 内容教学 的重点不是 让 学生 学习系统 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 是 系统 地讲述 和分析历 不
维资讯
备 课 指 导 ・ 他 其
秣毒 缳黎榛黪椽
杨 今 宁
( 北 省 教 育科 学 研 究 所 ,河 北 石 家 庄 0 o o ) 河 5 o o
拨
摘
要: 小学高年级段 “ 品德与社会” 学科在教 学内容 、 教材 编排 、 法要 求上与 中年级段相 比具有 鲜明的特 色。表现在教 教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自学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就是培育适应环境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脊梁。
学生在这里自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迈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搞准备工作。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就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就是一门综合性应用领域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意在阐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
该课程就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广泛原理的抽象化,就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建议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及时招揽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一流成果和理论,招揽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订的代莱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使课程教学具备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著重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育。
该课程推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辩能力;将“说道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培育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方式,例如教学设计,听课等,使用课堂教学训练的方式,以培育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分享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优秀4篇)。
品德与生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很多事情,应当从小学会爱护自己。
(二)能力目标养成良好习惯,爱护自己,保持健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健康身体带来的欢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很多事情,应当从小学会爱护自己。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习惯,爱护自己,保持健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人的身体以及身体的重要作用,还简要学习了一些保健常识,这节课,我们来重点探讨学习一下,我们该怎样爱护自己,使我们健康的成长呢,好不好呢?学生:(略)老师:爱护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渡)讲授新课一、养成良好的习惯(板书)(一)爱清洁、讲卫生(板书)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九页,我们看一下图中的同学都在做什么呢?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大家说得很好,同学们在刷牙、洗脚、剪指甲和洗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然后选代表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他们这些行为都是爱清洁、讲卫生的表现,这样可以使他们健康地成长,预防疾病的发生。
(可以让同学们用显微镜看一看,同学们指甲里的细菌,让他们明确不讲卫生的危害。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使我们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呢?互相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略)(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口腔保健”、“错误的刷牙方式”、“正确的刷牙方式”、“耳内进小虫的处理方法”;图片“便后洗手”、“讲卫生”、“刷牙顺序”、“刷牙的正确方法”;还可给同学们讲“手绢的卫生”、“不共用水杯、毛巾”的知识,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当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看课本第四十页,我们看上面三幅图片,这些同学在做什么?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略)(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视力保健”、“视力保健影片”;图片“保护眼睛”系列、“做眼保健操”、“看电脑的正确姿势”学习一些视力保健知识。
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
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方案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教育功能,指导教师理解和把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要求,特制定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统一要求,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改变品德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二、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1.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理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和基本特征,正确区分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和以往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两门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特征。
提倡采用生活体验式和问题探究式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
2.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和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最后达到理解教材。
具体做好以下几点(1)通读全套教材。
教师要把所任学科全套教材通读一遍,将教材的编写框架进行梳理,了解各册教材间的内容结构、知识衔接、编写思路、编写体例和教材特色,做到整体把握教材。
(2)细读本册教材。
教师要将所任学科全册教材的各个单元进行详细阅读和理解,准确把握各单元的内容、结构以及各课之间的联系。
(3)精读本课教材。
教师要反复阅读即将授课的教学内容,弄清本课由几部分内容组成,每部分内容有什么要求,其活动设计要达到什么目的,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何密切联系,并重点思考以下三点①本课教材设计了哪些内容,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教材内容与当地实际和本校情况是否相符,应补充或更换哪些内容。
3.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
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学中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促行,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就能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真正让学生情感有所震动,行为有所改进,心灵有所净化。
那么,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呢?《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的。
活动是教师教与儿童学的主要形式。
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那么,在教学中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的呢?现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
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二、创设气氛,激发兴趣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
”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
《父母关爱我的成长》课堂应该从“一切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再回归于孩子的生活”这一理念出发,珍视童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生成,根据其真实体验来引导,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新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含小学科学)
《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目录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1)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 (7)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 (11)浙江省小学科学教学建议 (16)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20)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建议 (24)浙江省初中数学教学建议 (28)浙江省初中英语教学建议 (32)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 (35)浙江省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 (39)浙江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建议 (43)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 (46)浙江省中小学音乐教学建议 (50)浙江省中小学美术教学建议 (53)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建议 (56)浙江省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建议 (60)浙江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63)浙江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学建议 (67)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与设计第1条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学段、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2条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
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多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第3条制定课时目标应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并能做到相互渗透和融合。
课时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且具可检测性,避免死记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第4条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重视培养自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重视培养认真倾听、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第5条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
汉语拼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不要花大量时间练习书写,更不必默写汉语拼音。
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思考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与思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开设的两门新课程,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品、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原来的思品、社会、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
但它们又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综合,而是顺应时代要求,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立体综合,其结构形式看似松散,实则严密。
因此,对执教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极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革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教材观,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现成的教案就能基本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局面。
教师必须用心吃透新课标,“用”好教材并以教材为媒介,根据学情,大量收集和掌握实时信息,引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观察、感受、思考,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上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过去的教学,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灌输为主,少先队德育活动为辅,造成了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厌倦心理严重、活动了无新意的局面。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一个单元为一个活动主题,鼓励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针对本校6年级某班学生上网成瘾,我们根据教材“走进信息时代”这一主题,在完成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以“绿色上网”为话题,鼓励并要求孩子在网上收集上网正反两面的例子,结合身边同学的表现,举办辩论会。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部分前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品德与社会
监利县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学生活动性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落实《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进度二、教学建议1、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所规定的课时计划,开足课时,保证教学任务的落实和完成。
1-2年级每周3课时;3-6年级每周2课进。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的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课程标准,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现行教材的教学工作,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3、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徐径。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书,《教师指导用书》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主要资源,儿童家庭,学校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文化教育机构、文化活动、节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山川、自然现象等是教师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依据教学内容标准自编、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4、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中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
常用的教学形式有:(1)讨论、(2)资料调查、(3)现场调查、(4)情景模以与角色扮演、(5)操作和实践性活动、(6)游戏、(7)参观访问、(8)欣赏、(9)练习、(10)讲故事、(11)讲授。
教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常规及教案
教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常规及精选教案在当今社会,教育品德和社会素养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出现。
教育品德和社会素养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本文将从教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常规以及精选教案方面探讨该问题。
一、教育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常规1.教师的带头作用教师在教育品德和社会素养的教学中,必须承担起带头作用。
教师的行为和言行必须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
同时,教师也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品德和社会观念。
2.定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不同的人和事物,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业、政府机关等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育品德和社会素养的教学,需要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如故事讲解、视频教学、道德模范事迹宣传、学生互动讨论等,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品德和社会素养的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如研究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社会,提高社会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精选教案1.教案1《美德展台》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道德行为的概念;2)了解道德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讲解道德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道德行为并进行展示;3)学生向其他同学演示他们的道德行为,在观看之后,其他同学要给予鼓励和反馈;4)教师总结道德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弘扬美德。
2.教案2《小小新闻记者》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最新文档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回归生活”必须成为改革的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引导他们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下面就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实施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学会健康、科学地生活学会生活,首先要学会健康地生活。
一日三餐,谁也离不了。
怎样才是健康的饮食,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内容。
我从儿童日常生活出发,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源泉,让儿童从身边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引起思考进行讨论研究,指导孩子学会健康地而且科学地生活。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在餐桌上》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孩子到模拟的“自助餐厅”中进餐,让孩子自由挑选喜欢的食品,让孩子感受到这似乎是生活,不是在上课。
新奇、有趣,“真、善、美”自然地流淌出来。
当孩子把自己一日三餐最喜欢吃的食品挑选出来后,请孩子们按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每天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是否科学呢?它能满足你长身体的需要吗?”孩子们像开圆桌会议一样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原来头脑中不甚了解的、模糊的营养常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并且得到了巩固和传播。
二、学会愉快、积极地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烦恼,如果长期处于困惑中得不到宣泄、得不到帮助,心头的疙瘩会越来越大,心理的矛盾会越来越重,严重了便会成为心理障碍,生活也会由此变得暗淡,毫无希望。
此时,常与孩子相伴的老师、家长与其心与心的沟通显得分外重要。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首先,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其次,尝试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可以安排一些社区清洁、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贡献社会的快乐和成就感。
另外,利用校外实践活动开展品德教育。
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社会机构和企业,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慈善机构、环保组织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意识和相关技能。
可以选取一些道德难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辩论,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道德问题。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最后,提倡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
学校可以与家长和社会组织共同举办一些品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品德教育。
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参与家庭义务劳动、社区活动等,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深入体验品德教育的力量。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小组讨论、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校外实践、培养道德判断能力、情感与品德教育以及与家庭社会的互动等多方面的措施,使品德教育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得以有效地实施,让学生在培养道德、价值观方面获得更全面的教育。
品德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全面成长。
道德与法制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连线”栏目,主要进行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法治教 育。
1.强化法治教育内容,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通过设立显性单元题或课题,旗帜鲜明地表达核 心价值观和法治教育。
1.强化法治教育内容,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通过设立显性单元题或课题,旗帜鲜明地表达核 心价值观和法治教育。
1.自由谈:上学路你遇到了 哪些人?你是怎么做的? 2.分组自由练习:把学生分 成二人小组,一人扮演小学 生,另一人扮演家长、老师 、同学。完成后角色交换。 3.选取典型代表表演,引导 全班小朋友自由评价,并对 存在问题的行为提出改正意 见。
活动策略
1.击鼓传花的游戏方式主要是 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 也可以选择其他游戏方式。 2.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 给更多的孩子甚至所有的孩子 表达的机会。可将击鼓传花游 戏与分小组交流整合。 3.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应适 时正面引导,让学生喜爱小学 生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与向往。
1.强化法治教育内容,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隐性“融入”——
• 第四,思维化感悟。用设问思考、讨论争辩等多种方式 呈现思维的过程,并注重在思维过程中形成概念、观点 、结论,鼓励学生的感悟与思考。
2.便于教,利于学。
• 便于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2.便于教,利于学。
• 便于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课题—教学话题(活动)
一下第2课: 选择安全的食品
话题: 你会怎么选食品?
话题:
话题:选择安全食品
认识食品安全标志。
还要注意什么?
话题:找找、认认 图中的安全标志。
一上第5课: 路上的安全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征求意见稿)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为规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第3条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第4条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
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进行单元备课。
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
了解单元体现的内容标准、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第6条进行课文备课。
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
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
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第7条进行课时备课。
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
第8条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第9条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
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要备学生的学法。
第10条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第11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教师要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第12条编写教案。
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
课文教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
课时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二、教学实施
第13条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第14条课前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等。
第15条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第16条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第17条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1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
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第19条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
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第20条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
第21条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第22条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
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第23条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
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学习评价
第24条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25条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第26条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
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第27条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
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
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
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
四、教学资源
第2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第29条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开展教学。
第30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