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
电影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电影特点
一、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
1、电影的形成期十九世纪30 年代,电影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与进步,1895 年3 月22 日,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 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被称为“电影之父” 。
这个时期的电影在技术上推行标准化,艺术上讲求构图技巧,但是有很大局限性,这些早期电影过于贴近现实,而且影片时间很短。
电影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
2、电影的发展期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
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 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
1913-1926 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代表作有《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这些电影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
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
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3、电影发展的成熟期1927 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2007-07-31 16:20:42)标签:艺术学基础知识电影*电影发展历程一,电影发明阶段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二,电影普及阶段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三,电影研究与评奖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四,电影音响的发展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 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模拟式三声道,到全数字式5.1声道的AC-3问世,杜比实验室为电影音响科技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几乎每-项专利技术都给电影音响留下深远影响.1977年,首次采用环绕声音响的科幻片《星球大战》上映,创美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利润,推动了电影环绕声音响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美国鲁卡斯(Lucas)电影公司的总工程师Tomlinson Holman 研制成一种新的电影院音响技术标准THX,得到了全美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的认同,使之成为全美电影院参照的新标准.随后,采用THX标准环绕声音响用于《星球大战》等影片,再次掀起人们关注电影音响的高潮.1991年,杜比AC-3数字环绕声音响正式推出,属于杜比实验室的第三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将电影院的环绕声带入5.1声道全频响应领域.这些数字信号被确定记录在电影胶片齿孔之间,开始时主要用于专业电影院多声道系统,以后又用于家庭影院系统,DVD激光视唱机,AV放大器和正在发展中的数字HDTV等,1993年,DTS全面介入电影市场,他们另辟途径,将声轨的时间码记录在胶片上,然后依据时间码同步播放记录声音信号的CD-ROM, 这样一来,记录声音的数据空间扩展了许多倍,为电影音响系统拥有良好音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1994年,世界首张配有杜比AC-3数字音响效果的电影光盘《燃眉追击》问世.推动了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数字化的发展.五,电影放映的发展1940年,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部立体电影.1952年,第一部环幕全景电影在美国问世;1953年,宽银幕电影在美国纽约上映;1986年,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在哈尔滨建成.同年,环幕电影在中国研制成功.*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 法国电影(France cinema in)1.法国电影的发展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1908年12月第一部艺术影片《吉斯公爵被刺》拍成上映,获得法国文艺界的广泛好评.这一成功立即引起国内外的竞争.此后,法国艺术影片公司又拍了一些著名的文艺题材影片.如《阿尔勒城的女人》(1909),《巴黎圣母院》(1911),《悲惨世界》(1912)等,在法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影片"被认为是无声电影艺术的开始. 1910年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法国百代公司摄制的舞台纪录片,喜剧片和新闻纪录片控制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1910年后,因美国和德国影片的竞争,其霸权有所削弱,但法国影片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国外市场,法国影片仍占优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美国影片乃乘虚而入,占领了法国的电影市场.2.印象派电影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失,法国电影源于消亡的边缘.为了重振法国电影,L.德吕克发起组织电150影俱乐部的运动,创立了印象派电影.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太阳的死亡》(1922),《金钱》(1929),《拿破仑》(1927)等.印象派电影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派虽然只昙花一现,但《狂热》(1921)中的深焦距镜头,《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等,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有一定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年间,法国生产的影片绝大部分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描写过去时代的虚构故事片,但制作精美,富于诗意.在创作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影片日渐增多:其中著名的有《禁止的游戏》(1952),《逃亡者》(1955).根据法国著名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改编的影片有《红与黑》(1954),《巴黎圣母院》(1956)等.在此时间,法国的故事片,大多质量平庸.这时,法国影坛上出现的"新浪潮"冲击了这种局面,并对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新浪潮"电影"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如A.雷乃,C.马尔凯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包括人阿斯特吕克,戈达尔等.他们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如C・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马勒的《情人们》(1958).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和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1962年,"新浪潮"渐趋消亡. 尽管法国电影史上出现过各种探索性的影片和流派,但商业娱乐片始终是法国电影的主流.由于电视业的竞争,电影观众人数迅速下降,为了吸引观众,色情影片的产量逐年增加,其泛滥胜于"新浪潮".自1958年L.马勒导演的《情人们》后愈演愈烈,至 70年代的《艾曼努夫人》(1974)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引起了舆论界的抗议,要求政府予以取缔.法国政府在1976年规定色情片与充满暴力的影片只准在指定影院放映,未成年人不得观看,并对这类影片课以重税.进入80年代以来,法国当代电影较为平稳.法国电影基于其深厚的传统,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本国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占优势的唯一西欧国家;继续保持了题材,样式,风格的多样化,侦探片,喜剧片,历史片,黑色影片,青春片,惊险片,哲理片,情节片等均不乏佳作,且有多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如1983年获嘎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创作大奖的《金钱》,获成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芳名卡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疯子的对角线》等.众多的影坛中坚活跃在电影创作第一线,新的人才不断涌现,给法国影坛带来了勃勃生机;私人及国家投资有所增加,与电视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国际合作更为广泛.另一方面,"法国电影面临危机"的呼声亦时有所闻,其背景有以下原因:美国影片对法国电影市场造成的冲击;本国电影的艺术水准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对探索性电影过分宣传,忽略了供大众观赏的电影,致使法国电影有失去国内观众的危险,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被削弱;电视和迅速崛起的录像业与电影形成竞争关系;制片费用的不断提高和发行渠道的过分集中,限制了法国电影的发展.目前, 法国全国约有150家制片公司;5大发行公司,即高蒙公司,百代公司,UGC公司,巴拉弗朗兹公司和AMLF公司.这些公司各拥有100~200家影院,尤其是首都巴黎一些主要的大影院,是最大的几条发行系统,控制着全国的电影发行.法国有历史最长,世界著名的电影资料馆.该馆收藏有50000多部影片,25000部电影史上有价值的原版纪录片,10000多册电影书籍以及大量海报,剧本和各种刊物.(二)瑞典电影(Sweden,cinema in)1.瑞典电影的发展瑞典人自己拍片是从1898开始的,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斯温司卡影片公司,聘请斯约史特洛姆为总导演,所拍的影片主要是改编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根据丹麦作家H.C.安徒生和瑞典戏剧作家J.A.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朱丽小姐》和《父亲》.到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已拍摄32部故事片.他探索电影的表现手段,力求揭示社会问题,为瑞典喜剧样式影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4年,斯温司卡影片公司的四大台柱导演斯约史特洛姆,斯蒂勒和演员汉松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离开瑞典前往好莱坞,从此瑞典电影便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30年代有声电影在其他国家的出现使瑞典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 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特别是导演斯约堡的影片《冒生命的危险》(1940),以创新的电影语言展示了与法西斯斗争主题,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既富于哲理又富于讽喻的叙事诗式影片《天国之路》(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导演斯约堡在把瑞典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创作中,善于深刻的剖析主人公的切世界,如根据瓦王洛一约翰松的作品改编的影片《只有一个母亲》(1949),根据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卡琳・曼斯多特》》(1954)和《父亲》》(1969).斯约堡继续保持早期影片的艺术或原则:剧情紧张,人物感情充沛,形像鲜明.2.瑞典古典电影学派瑞典古典电影学派形成于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巨浪的日子》,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开始了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这个学派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斯约史特洛姆对瑞典电影的题材进行了改革,他使农民,渔夫,城市贫民第一次登上银幕.这个学派的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做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常常采用实景拍摄,力求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借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人们与邪恶的斗争.斯约史特洛姆和他的追随者们以革新精神解决了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一些问题,塑造了许多不逊色于原作的鲜明的视觉形象."瑞典古典学派"的美学原则体现得最完整的影片是斯约史特洛姆根据冰岛作家J.西古永松的剧本改编的《生死恋》(1917),根据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煤矿女》(1917),《卡琳・英格玛尔的女儿》(1920).这个学派兴盛时期培养了一批电影演员,如 L・汉松,G嘉宝,G.莫兰德尔等.这些人以后都成了著名的电影明星.3.导演大师和女导演瑞典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曾拥有大师级的导演伯格曼和众多的女导演.(1)导演大师伯格曼伯格曼在瑞典电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导演的电影既有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讽刺,如《妇女们的期待》(1952),《生命的问世》(1958),《夏夜的微笑》(1955),富于哲理和象征的《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及《处女泉》(1960)等.伯格曼的影片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它们的主人公总是试图克服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摆脱内心危机而寻找出路,但却总是徒劳而返.70年代后,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伯格曼培养了一批现代瑞典电影演员,如男演员 G.毕约伦斯特兰德,Y.库列和女演员B.安德松等.(2)瑞典女导演瑞典的女导演所占比例比一般国家都要多,如塞特林在60年代导演了影片《两个相爱的人》和《姑娘们》,以独特的妇女感情叙述了西方国家的妇女地位问题.70年代末,又涌现出一批女导演.她们之中较重要的有M.阿尔涅,导演了《在法尔乔宾戈的五天》(1975),《遥远和近前八1976》,《自由墙》(1979),林德布洛姆导演了《天堂一角》》(1976),图林导演了《打碎了的天空》(1982),s.奥斯丁导演了《妈妈》(1982).(三) 美国电影1.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黄金时代出现在整个30年代,尽管电影观众的人数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从以制片人为中心改变为以制片人为单元的制片模式,各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大同小异.这种"制片人单元"的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规格生产出供应全国影院的合格产品.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用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掘金女郎》(1933),《风月无边》(1936)和《歌舞大王齐格飞》(1930);盗匪片《公敌》(1931),《疤面人》(1932);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除了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的代表作影片.这些影片包括P・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0);G.顾柯的《八时餐会》(1938)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侠盗罗宾汉》(1938);弗莱明的《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顾柯的《费城故事》(1940),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W.休斯敦的《马耳他之鹰》(1941);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3), 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 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2). 1946年电影观众的人数创造了纪录,这使好莱坞在战后一两年间表现得十分乐观,许多演员,导演回到好莱坞,以新的热情投入影片制作.从战后开始直至 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G.凯利的《雨中曲》(1952);霍克斯的《红河谷》(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和《欲望号街车》(1951),曼凯维兹的《慧星美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1949)和《罗马假日》(1953);齐纳的《正午》(1952)等.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政府"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大批电影界的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使美国电影业元气大伤;加之电视行业的迅速崛起,美国电影开始走入低谷.2.美国电影的"复兴"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鲨颚》(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幻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金刚》(1976),《超人》(1979)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70年代末以来,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和《汉娜姐妹》;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 B.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来》(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洛奇》(1976);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977),《闪光舞》(1983)等.3.美国电影学术研究长期以来,美国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美国电影界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于 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从艺术上和商业上推动美国电影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它的学术工作.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机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专业电影制作和理论教育有了发展.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电影剧作3个系.电影学术性刊物有《美国电影》,《电影季刊》等.(四)意大利电影(Italy, cinema in)1.意大利电影发展1895年,意大利摄制了最早的新闻纪录片.1904年,在都灵建立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A.安勃罗西奥,摄影师R.奥梅尼亚等人开始拍摄影片.1905年,罗马创办了电影制片厂,从 1906年始定名为西纳斯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群众大场面的故事片《攻陷罗马》,紧接着又摄制了一批历史题材的影片.当时意大利的电影摄制者只注重拍摄场面宏大,布景豪华,对历史事实则不重视.当时,意大利电影在国外也有很大市场,在国外最获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处去》(1912),《庞培城的末日》(1913)和《卡比利亚》(1914).影片《卡比利亚》取材于古罗马战争,是当时电影艺术最重要的作品.这个时期,大规模的宣传使一批意大利电影演员蜚声国内外影坛.女明星成为保证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拍摄了很多喜剧影片,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主要是法国人,特别是由法国演员A.第特主演的喜剧风靡一时.当时大量影片内容脱离现实,但也有的导演致力于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这类影片大多是根据真实主义流派长篇小说拍摄而成的.较重要的影片有《消失在黑暗中》(1914),影片运用了对比蒙太奇描述了那不勒斯地方的显贵和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电影失去一部分国外市场,开始进入不景气时期,未能恢复昔日的繁荣.1921年以后,意大利的影院上映的主要是美国电影.法西斯统治时期,墨索里尼政府利用电影作为宣传手段,使电影生产和影片发行都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些电影导演谢方电影采取消极态度,在创作中只注重对作品的形式方面进行探索,人们把这类影片称之为"书法派"电影,致力于改编古典文学作品. 法西斯统治的末期,意大利电影工作者摄制了几部预示新现实主义诞生的影片:《曲》(1942),《孩子在注视我们》(1943).这几部影片显现批影复兴的最初迹象.2.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溃,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动40~50年代世界艺术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新现实主义要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展示备受战祸的意大利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人民对社会不公正和对资产阶抗议,反映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1945年,导演罗西里尼拍摄了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歌颂人民群众在反法西斯斗争团结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它使新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国际上确立了地位.翌年,他又拍摄了影片《游击队》展示了战争年代意大利人民生活的问情景.罗西里尼在摄制这部影片时,拒绝应用摄影,服装,化妆和专业演员.这部影片创造的一种新颖风格很快被其他国家效仿.其后,新现实主义者们转向描写战后生活中的紧迫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社会剖析,例如,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尽管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但他们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处:对现实生活做历史的,具体处理,对当时生活条件进行尖锐。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
简述电影发展历史一、电影的诞生与早期发展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电影还是无声的黑白影像。
1895年,法国兄弟雅克和路易·吕米埃尔成功展示了他们的电影《出口工厂的工人们》,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商业上成功的电影。
随后,电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二、无声电影时代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电影还是无声的。
无声电影时代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电影艺术的初期探索阶段。
在这个时期,电影的表现手法逐渐丰富,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无声电影作品,如《大都会》、《黄金时代》等。
无声电影时代也见证了一些电影巨星的诞生,如查理·卓别林和巴士比·卡普兰等。
三、有声电影的出现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这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观众可以听到演员的对话和音乐,这大大提升了电影的观赏体验。
有声电影的问世对电影产业和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彩色电影的兴起上世纪30年代末,彩色电影开始兴起。
最早的彩色电影使用了双色染色和三色染色技术,后来发展出了更加先进的彩色胶片技术。
彩色电影让电影画面更加生动逼真,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电影的色彩和情感。
五、电影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影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宽银幕电影开始流行,为观众呈现更广阔的画面。
上世纪70年代,电影开始使用计算机生成特效,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全息电影。
上世纪80年代,数字电影技术的出现使电影制作更加灵活和高效。
六、电影产业的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影产业也开始走向全球化。
好莱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中心之一,美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大影响力。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如印度的宝莱坞和中国的华语电影产业。
七、新兴电影形式的崛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新兴的电影形式开始崛起。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
电影的发展历程有哪些重要的里程碑知识点: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电影是一种视听媒体形式,通过录制、剪辑、放映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将连续的画面和声音呈现给观众。
自从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它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期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1.电影的诞生: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影公映,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2.默片时期:在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是没有声音的。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依靠画面和字幕来讲述故事。
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对电影叙事手法和 editing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有声电影的诞生:1927年,美国拍摄的电影《爵士歌手》首次采用了声音录制技术,使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
4.彩色电影的发展:最初的电影都是黑白的。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好莱坞开始探索彩色电影技术。
1939年的电影《飘》是第一部获得广泛认可的彩色电影。
5.数码电影技术:20世纪90年代,数码技术开始应用于电影制作。
这种技术摆脱了传统胶片电影的限制,使电影拍摄、制作、放映更加便捷和高效。
6.3D电影的出现:从20世纪初开始,电影人就开始探索3D技术。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将3D电影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7.电影类型的多样化: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类型日益多样化,包括剧情片、动画片、科幻片、恐怖片、爱情片等。
各种类型的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8.电影艺术与科技的结合:现代电影不仅是一种视听娱乐形式,也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科技的综合艺术。
例如,特效技术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9.国际电影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电影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电影节、电影市场等活动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10.中国电影的发展:自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电影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胶片到数码技术的发展过程。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
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全球的电影发展历程
全球的电影发展历程电影是一种以动态影像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通过拍摄、剪辑和放映的方式,再加上声音的配合,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强烈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
下面将全球电影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5年,最早的电影院由兄弟莱昂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在法国里昂开设,这标志着电影进入商业化时代。
同时,一群电影摄影师和导演开始积极拍摄和制作早期电影作品。
在电影的早期阶段,德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家成为电影的发源地和创新中心。
德国导演弗里茨·朗的《卡尔在德国》(1919年)是早期微型电影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强调情节和心理表达引起了广泛关注。
法国导演路易·费封的《火车进站》(1895年)是第一部商业电影,这部短片的问世标志着电影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美国导演道格拉斯·弗雷尔的《种夏》(1913年)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片电影,其题材和叙事手法的突破开创了电影的新纪元。
20世纪20年代是电影史上的黄金时期,各国纷纷创立大型制片公司,并开始进一步探索电影的艺术和商业潜力。
好莱坞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中心,美国电影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电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电影音频技术的引入使得观众能够同时欣赏到影像和声音,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效果。
1939年的美国电影《风华绝代》是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其技术创新引发了观众的新一轮热潮。
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进入家庭,并迅速普及,这给电影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电影制片商通过引进宽银幕和3D技术等新技术,以及制作更具特色和艺术性的电影,来与电视抗衡。
这一时期的电影,如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甜蜜生活》(1960年)和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年),以其视觉艺术和哲学深度成为经典之作。
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影进入了数字时代。
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
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外国电影史时间线梳理电影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已经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
自从电影问世以来,它就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下面我们将按类别和年代的顺序,梳理一下外国电影史的时间线,以期更好地了解电影的发展历程。
默片时代(1895年 ~ 1927年)电影最初是作为一种静态图像的展示方式出现的。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路易斯&兄弟在巴黎莱庞大咖啡馆演示了他们制作的电影。
从此以后,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艺术。
在默片时代,电影的发展主要是受到欧美的影响,大量出现了西部片、喜剧片、奇幻片等类型,代表片有《大都市》(1927)、《珍妮小姐》(1925)、《黄金时代》(1927)等。
有声电影时代(1927年 ~ 1945年)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制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后》上映了,从此有声电影代替了默片,成为电影史上的新一页。
这个时代的电影多以话剧改编为主题,喜剧、歌舞片纷纷涌现,代表片如《魂断蓝桥》(1940)、《乱世佳人》(1939)、《告白》(1934)。
黑色时代电影(1940年 ~ 1959年)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是电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称之为“黑色时代”。
在那个动荡的战后时期,电影多以犯罪、惊悚、恐怖、悬疑等类型为主题,代表片如《罗生门》(1950)、《美国往事》(1984) 、《黑衣人》(1951)等,这些电影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人性的本质,揭示了人性阴暗面的一面。
新时代电影(1960年 ~ 1980年)20世纪60年代,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出现了一些被称为“新时代电影”的电影,如《卫城谷》(1964)、《音乐之声》(1965)、《教父》(1972)等。
在这个时期,电影受到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导致电影题材更加社会化,作品越来越注重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化。
现代电影(1980年 ~ 至今)以“现代电影”为主的电影类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这个时代,电影的制作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和3D电影成为电影制作的主要方式。
《世界电影发展史》课件
电影对艺术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通过影像、 音效、表演等多种表现手法,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 体验。
电影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其他科技领域的发展。例如,电 影的特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为游戏、动画等产 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意和表现手法;电影的数字化技术 也为摄影、广告等领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制作工具。
电影对文化交流的贡献
电影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媒介,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看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幽默和戏谑的方式,带给观众欢乐和放松。
详细描述
喜剧电影通过幽默的对白、滑稽的表演和搞笑的情节,让观众在笑声中释放压力 ,享受生活的乐趣,强调娱乐性和轻松氛围。
科幻电影
总结词
以科学和技术为背景,探索未来世界 和未知领域。
详细描述
科幻电影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 科技元素,展现未来世界或未知星球 的人类生活和探险,强调对科技发展 的探索和对未来的展望。
卢米埃尔的发明得到了专利保 护,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早期电影的发展
早期电影主要是短片,内容以记录生活场景为主。
1903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推出了《火车大劫案》,标志着西部片的诞生。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推出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成为一种 艺术形式。
电影技术的进步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标志着电视媒体 的诞生。
电影文化:世界电影史与重要流派
01
有声电影的诞生
• 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发行 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 • 电影进入有声时代,音乐、对话、 音效成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声电影的发展推动了电影产业 的繁荣
02
有声电影的代表作品
• 《大独裁者》(1940年,美国) • 《乱世佳人》(1939年,美国) • 《公民凯恩》(1941年,美国)
巴西电影的特色
• 以巴西本土文化为背景,强调社 会现实和历史创伤 • 巴西电影的代表导演:赫尔曼·巴 塞拉、若奥·巴蒂斯塔、温贝托·毛罗 • 巴西电影的代表作品:《上帝之 城》(2002年,赫尔曼·巴塞拉)、 《摩托车的日记》(2004年,若 奥·巴蒂斯塔)、《中央车站》 (1998年,温贝托·毛罗)
03
有声电影时代的电影人
• 奥逊·威尔斯:美国电影大师,代 表作《公民凯恩》 • 克拉克·盖博:好莱坞巨星,代表 作《乱世佳人》 • 玛丽莲·梦露:好莱坞女神,代表 作《绅士喜欢金发女郎》
电影技术的进步:从黑白到彩色
黑白电影时代
彩色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电影技术的进步对电影 产业的影响
•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电影以 黑白为主 • 黑白电影的技术特点:高对比度、 明暗分明 • 黑白电影的代表作品:《教父》 (1972年,美国)、《罗马假日》 (1953年,美国)
电影作为批判武器
• 电影作品:对社会现实、政治体制、文 化现象等的批判 • 电影技术:电影叙事、导演、表演等方 面的创新 • 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的竞争、电影产业 的发展、电影产业的创新等
电影与观众:心理与情感的共鸣
电影与观众的心理共鸣
• 电影作品:观众对电影情节、角色、 情感等方面的认同 • 电影技术:电影制作技术、电影特效 技术、电影拍摄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 电影产业:电影市场的拓展、电影政 策的制定、电影产业的布局等
第二章——世界电影史
弗朗索瓦· 特吕弗(1932-1984)
代表作品: 《四百下》(1958年) 《二十岁的爱情》、《偷吻》(1968) 《夫妻生活》(1970) 《飞逝的爱情》(1978)
《枪击钢琴师》(1960) 《朱尔和吉姆》(1961) 《阿黛尔· 雨果的故事》(1975) 《最后一班地铁》(1980)
《最后一班地铁》剧照
开山之作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罗西里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
题材内容
新现实主义把镜头对准战争期间和战后意 大利的战后现实上,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行, 表现战争带来的破坏、贫困、饥饿、失业和犯 罪,表现人民对法西斯政府的反抗。
银幕形象—— “还我普通人”
拍摄方法——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
1、电影手册派:特吕弗为核心 2、“左岸派”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主题:记忆、遗忘、想象、潜意识 剪辑:取消间歇法、位置颠倒、循环剪辑音响:纯音乐 表演:舞台演员、拉开艺术和生活的距离 摄影:讲究画面、构图、布光等效果
两者都受到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影响,深入自我的内心和下 意识,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改造电影艺术。
发明日: 1895年12月28日 地点: 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 地下室“印度沙龙” 公开售票放映12部电影 33名观众目睹电影的诞生——人类史上 第一次以卖票的方式进行商业性电影放 映,标志着电影已走出了实验阶段,电 影时代从此开始。
卢米埃尔的作品题材和内容:
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
《火车进站》
《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 时又象无意中拍摄下来的——部描写上世 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记录片。卢 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 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同自己一样的生活,或 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法国)乔治· 萨杜尔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解说
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
❖ 电影的诞生——默片时代——声音的介 入——电影的成熟期——三大电影文化 区——苏美电影文化的竞争——法国艺 术本位的电影文化——新德国电影崛 起——电影艺术的多元交汇、融合发展
/ http://www. mall5 71.co m/ /
❖ 巴赞的电影照相本体论观点:
影像的逼真性、电影时空的完整性、影 像和现实的被摄对象的同一性。
自然真实本身就是电影表现手段,这就 是巴赞的照相本体论观点的基本内容。
❖ 在照相本体论基础上,巴赞构筑了他的 长镜头理论大厦,这一理论的两个中心 论点,一是反对蒙太奇至上论,二是强 调现实的多义性。
❖ 巴赞用“总体现实主义”一词来概括自 己的全部美学观点。“总体”是相对于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分解”提出来 的。
❖ 代表人物:阿伦·雷乃 《广岛之恋 《去年在 马里昂巴德》
❖ 左岸派电影的特征 从不改编文学作品,一定要专门为电影创
作剧本。 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 电影手法非常讲究推敲 具有浓重的现代主义色彩
八、新德国电影运动
❖从1962年“奥伯豪森宣言”开始, 在西德境内掀起的一次要求改变旧 德国电影现状,创立具有独特艺术 风格的电影艺术运动。这一运动前 后延续了20多年,是持续时间最长 的一次电影运动。
❖ 代表作 《月球旅行记》
二、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崛起
❖ 好莱坞的开发潜力: 1、特别充足的阳光 2、良好的自然环境 3、可供招募的居民 所有这些,都极有利于拍片时的采光、 取景及群众演员的挑选。
❖ 大卫 格里菲斯 :电影艺术的奠基人
他在摄影镜头和电影蒙太奇方面进行了积极 探索,他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电影艺术导演,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 奠基人,更被后人称为“好莱坞技术主义的 代表”。
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
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
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
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世界电影史发展历程
二、评道具:独具匠心的一场皮影戏 在《红高粱》中,观众是不会忘 记青纱口那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在 《菊豆》中,观众的视觉中反复出现 杨家染坊里自房梁上悬挂而下的红黄 布条,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 家大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 更是电影故事的主线。无一例外的, 皮影戏是是电影《活着》不可分割的 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增添了观众的 视觉享受,更是把电影的主题,推到 了一个更高的境地。
历经艰辛的苦命女人的形象。让电影增色不少。
正是每一位演员的倾力出演,让这部电影惟妙惟肖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对历史和人生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影片中的主 人公徐福贵——葛优。他善于表现小人物的内心,此片中有一句很深刻的 台词:“千好万好,活着就好”。另外,还有他跟春生说的一句话:“我们都 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要好好活啊!”,这可能就是他能在 生活的压力和丧失亲人的悲痛中能活下来的精神力量吧。这种叙述方法很 好的表现出编剧的才华。一个富家公子,赌的什么都不剩,然后开始苦涩 的人生经历,给我感觉他很坚强。还值得赞扬的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借 了别人一箱皮影戏,他可以说是尽力保护,这很让人感动! 巩俐在这部片子里面的表现是一般,没有特别的地方,无法和她在 《霸王别姬》中的表演相比,但是故事人物的本身决定了她并没有太多的 发挥空间,即便如此她也把一个善良的人面对着生活的苦难的无助和坚强
现我们坚强,我们必须坚强的活者。
二、评道具:独具匠心的一场皮影戏 皮影戏在这部影片中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 高层次的需要。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 艺术追求,到后来输光家产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时, 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 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 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用于装小鸡。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 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承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 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世界电影史概述、电影基本元素和作用
电影简史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在191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好莱坞”,在加里福尼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
二、1919~30年: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涉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2、“意识银幕化”的初步实现3、“纪录片”的创立与发展4、“纯电影”的艺术成就5、“有声电影”开始面市三、1930~1940年代的世界电影1、“好莱坞”的发展与壮大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流派3、英、德两国的纪录片成就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四、1950~70年代:世界电影“第二次创新浪潮”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受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世界电影艺术出现了历史性变革,出现了大批“现代主义电影”——旨在展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面临的种种精神危机。
五、1980年代以来:CG技术对世界电影的深远影响1980年代以来,建构在CG技术之上的数码艺术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和极大的便利。
1、能够让编导的艺术才华和愿望得到充分施展,把许多原先无法表现的题材,能够“无中生有”地、逼真地呈现在银幕视听上,这尤其表达在的各种银幕奇观上。
2、能够极大地降低“巨片”制作的成本,同时有可能创造巨额财富。
电影基本元素及作用构成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就是影视艺术的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一、画面: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连续拍摄下来,然后在银幕上或屏幕上复原的视觉形象,它是影视艺术作品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影视造型语言的的基本视觉元素。
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
〔二〕声音:声音的类型: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包含:对白,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
电影发展历程(珍藏版)
电影发展历程(2007-07-31 16:20:42)标签:艺术学基础知识电影*电影发展历程一,电影发明阶段1832年12月,比利时人普拉多利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制成"诡盘",由此产生现代电影原理.1888年英国W.弗赖斯.格林制成他的第一架电影摄影机.1889年,柯达公司制成第一卷软片.爱迪生有用这种胶卷制成第一部打孔影片.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二,电影普及阶段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年,法国百代影片公司派摄影师费利克斯・米斯格到中国拍摄素材,编成《中华帝国的一次旅行》,《中国海军生活》等短片.1906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凯利邦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公映.1909年1月,爱迪生等人组织电影专利公司,实行发放上映许可证制度.与此同时,美国第一个电影检查机构在纽约成立,35毫米电影胶片,被国际公认为标准规格.1910年3月,国际电影公司通过媒体宣传,使演员F.劳伦斯成为第一个明星,美国的明星制度从此确立.1913年,美国好莱坞正式有了法定的地名,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摄制电影的基地.美国人T.卡尔马斯和D.康斯托克用他们发明的彩色工艺(二色追加法)拍摄了第一部美国彩色故事片《海峡两岸》.1937年,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彩色动画片《白雪公主》.三,电影研究与评奖1911年,法籍意大利人R.卡努多发表《第七艺术宣言》,确认电影为一门艺术.191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学会成立.1927年5月11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告成立,D.范朋克为第一任主席.1929年5月16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行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四,电影音响的发展1926年8月6日,纽约曼哈顿歌剧院首次上映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拍摄配有音响效果的音乐片《唐璜》,标志着有声电影正式诞生.次年,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在纽约百老汇的华纳大戏院公映第一部对白配唱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1928年7月6日,纽约首映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全部有声对白故事片《纽约之光》.1953年,配合宽银幕电影的立体声音响系统开始在电影院投入使用. 1975年,杜比立体声系统问世,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院音响系统逐渐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模拟式三声道,到全数字式5.1声道的AC-3问世,杜比实验室为电影音响科技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几乎每-项专利技术都给电影音响留下深远影响.1977年,首次采用环绕声音响的科幻片《星球大战》上映,创美国电影史上最高票房利润,推动了电影环绕声音响的进一步发展.1982年,美国鲁卡斯(Lucas)电影公司的总工程师Tomlinson Holman 研制成一种新的电影院音响技术标准THX,得到了全美电影与电视工程协会的认同,使之成为全美电影院参照的新标准.随后,采用THX标准环绕声音响用于《星球大战》等影片,再次掀起人们关注电影音响的高潮.1991年,杜比AC-3数字环绕声音响正式推出,属于杜比实验室的第三代数字音频编/解码系统,将电影院的环绕声带入5.1声道全频响应领域.这些数字信号被确定记录在电影胶片齿孔之间,开始时主要用于专业电影院多声道系统,以后又用于家庭影院系统,DVD激光视唱机,AV放大器和正在发展中的数字HDTV等,1993年,DTS全面介入电影市场,他们另辟途径,将声轨的时间码记录在胶片上,然后依据时间码同步播放记录声音信号的CD-ROM, 这样一来,记录声音的数据空间扩展了许多倍,为电影音响系统拥有良好音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1994年,世界首张配有杜比AC-3数字音响效果的电影光盘《燃眉追击》问世.推动了家庭影院环绕声音响数字化的发展.五,电影放映的发展1940年,苏联研制成功第一部立体电影.1952年,第一部环幕全景电影在美国问世;1953年,宽银幕电影在美国纽约上映;1986年,中国第一座宽银幕电影院在哈尔滨建成.同年,环幕电影在中国研制成功.*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各国电影与艺术流派(一) 法国电影(France cinema in)1.法国电影的发展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L.卢米埃尔在巴黎用他发明设计的"活动电影机"首次放映了《拆墙》,《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和《工厂的大门》等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标志着电影发明阶段的终结和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1908年12月第一部艺术影片《吉斯公爵被刺》拍成上映,获得法国文艺界的广泛好评.这一成功立即引起国内外的竞争.此后,法国艺术影片公司又拍了一些著名的文艺题材影片.如《阿尔勒城的女人》(1909),《巴黎圣母院》(1911),《悲惨世界》(1912)等,在法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艺术影片"被认为是无声电影艺术的开始. 1910年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法国百代公司摄制的舞台纪录片,喜剧片和新闻纪录片控制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1910年后,因美国和德国影片的竞争,其霸权有所削弱,但法国影片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国外市场,法国影片仍占优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美国影片乃乘虚而入,占领了法国的电影市场.2.印象派电影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流派大战结束以后,由于好莱坞影片的竞争,国外市场的丧失,法国电影源于消亡的边缘.为了重振法国电影,L.德吕克发起组织电150影俱乐部的运动,创立了印象派电影.他们从印象主义的绘画获得启发,企图用画面来表现直接的感性印象.他们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摄制的影片虽然不相同,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作品有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目》(1920),《太阳的死亡》(1922),《金钱》(1929),《拿破仑》(1927)等.印象派电影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派虽然只昙花一现,但《狂热》(1921)中的深焦距镜头,《拿破仑》中叠印的人物及合成银幕和多种角度拍摄的主观镜头等,在电影美学和电影技巧上有一定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年间,法国生产的影片绝大部分是一些脱离现实生活,描写过去时代的虚构故事片,但制作精美,富于诗意.在创作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影片日渐增多:其中著名的有《禁止的游戏》(1952),《逃亡者》(1955).根据法国著名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改编的影片有《红与黑》(1954),《巴黎圣母院》(1956)等.在此时间,法国的故事片,大多质量平庸.这时,法国影坛上出现的"新浪潮"冲击了这种局面,并对世界影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新浪潮"电影"新浪潮"是指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的电影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影片,这批导演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导演助手及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如A.雷乃,C.马尔凯等.二是《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家们,包括人阿斯特吕克,戈达尔等.他们强调电影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作,要求电影从传统艺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法,不用摄影棚,不用电影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用非专业的或不出名的演员在实景中拍片.这种作法主要是由于拍片资金不足所决定的,在他们的影片获得成功后就被逐渐放弃."新浪潮"电影不提出重大的政治问题或社会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如C・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1958),马勒的《情人们》(1958).在表现方法上,他们抛弃传统的电影手法和演出概念,广泛使用短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和从人物背后拍摄,画面具有相当的真实感.他们也使用长时间的摇拍,长镜头,空格,镜头摇晃颤动等技巧.在剪接手法上,他们的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镜头直接跳接.1962年,"新浪潮"渐趋消亡. 尽管法国电影史上出现过各种探索性的影片和流派,但商业娱乐片始终是法国电影的主流.由于电视业的竞争,电影观众人数迅速下降,为了吸引观众,色情影片的产量逐年增加,其泛滥胜于"新浪潮".自1958年L.马勒导演的《情人们》后愈演愈烈,至 70年代的《艾曼努夫人》(1974)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引起了舆论界的抗议,要求政府予以取缔.法国政府在1976年规定色情片与充满暴力的影片只准在指定影院放映,未成年人不得观看,并对这类影片课以重税.进入80年代以来,法国当代电影较为平稳.法国电影基于其深厚的传统,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本国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占优势的唯一西欧国家;继续保持了题材,样式,风格的多样化,侦探片,喜剧片,历史片,黑色影片,青春片,惊险片,哲理片,情节片等均不乏佳作,且有多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如1983年获嘎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创作大奖的《金钱》,获成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芳名卡门》,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疯子的对角线》等.众多的影坛中坚活跃在电影创作第一线,新的人才不断涌现,给法国影坛带来了勃勃生机;私人及国家投资有所增加,与电视业的关系更为密切,国际合作更为广泛.另一方面,"法国电影面临危机"的呼声亦时有所闻,其背景有以下原因:美国影片对法国电影市场造成的冲击;本国电影的艺术水准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对探索性电影过分宣传,忽略了供大众观赏的电影,致使法国电影有失去国内观众的危险,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被削弱;电视和迅速崛起的录像业与电影形成竞争关系;制片费用的不断提高和发行渠道的过分集中,限制了法国电影的发展.目前, 法国全国约有150家制片公司;5大发行公司,即高蒙公司,百代公司,UGC公司,巴拉弗朗兹公司和AMLF公司.这些公司各拥有100~200家影院,尤其是首都巴黎一些主要的大影院,是最大的几条发行系统,控制着全国的电影发行.法国有历史最长,世界著名的电影资料馆.该馆收藏有50000多部影片,25000部电影史上有价值的原版纪录片,10000多册电影书籍以及大量海报,剧本和各种刊物.(二)瑞典电影(Sweden,cinema in)1.瑞典电影的发展瑞典人自己拍片是从1898开始的,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斯温司卡影片公司,聘请斯约史特洛姆为总导演,所拍的影片主要是改编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如根据丹麦作家H.C.安徒生和瑞典戏剧作家J.A.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朱丽小姐》和《父亲》.到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已拍摄32部故事片.他探索电影的表现手段,力求揭示社会问题,为瑞典喜剧样式影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24年,斯温司卡影片公司的四大台柱导演斯约史特洛姆,斯蒂勒和演员汉松以及其他创作人员离开瑞典前往好莱坞,从此瑞典电影便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30年代有声电影在其他国家的出现使瑞典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竞争能力. 1940年开始,瑞典电影复兴.特别是导演斯约堡的影片《冒生命的危险》(1940),以创新的电影语言展示了与法西斯斗争主题,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既富于哲理又富于讽喻的叙事诗式影片《天国之路》(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导演斯约堡在把瑞典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创作中,善于深刻的剖析主人公的切世界,如根据瓦王洛一约翰松的作品改编的影片《只有一个母亲》(1949),根据斯特林堡的作品改编的《卡琳・曼斯多特》》(1954)和《父亲》》(1969).斯约堡继续保持早期影片的艺术或原则:剧情紧张,人物感情充沛,形像鲜明.2.瑞典古典电影学派瑞典古典电影学派形成于1917年,斯约史特洛姆拍摄的故事片《巨浪的日子》,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开始了瑞典电影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之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这个学派曾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斯约史特洛姆对瑞典电影的题材进行了改革,他使农民,渔夫,城市贫民第一次登上银幕.这个学派的影片对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做了富有诗意的描绘,常常采用实景拍摄,力求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借一致,同时也展示了人们与邪恶的斗争.斯约史特洛姆和他的追随者们以革新精神解决了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一些问题,塑造了许多不逊色于原作的鲜明的视觉形象."瑞典古典学派"的美学原则体现得最完整的影片是斯约史特洛姆根据冰岛作家J.西古永松的剧本改编的《生死恋》(1917),根据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煤矿女》(1917),《卡琳・英格玛尔的女儿》(1920).这个学派兴盛时期培养了一批电影演员,如 L・汉松,G嘉宝,G.莫兰德尔等.这些人以后都成了著名的电影明星.3.导演大师和女导演瑞典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曾拥有大师级的导演伯格曼和众多的女导演.(1)导演大师伯格曼伯格曼在瑞典电影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导演的电影既有巧妙的幽默又有委婉的讽刺,如《妇女们的期待》(1952),《生命的问世》(1958),《夏夜的微笑》(1955),富于哲理和象征的《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及《处女泉》(1960)等.伯格曼的影片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它们的主人公总是试图克服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为摆脱内心危机而寻找出路,但却总是徒劳而返.70年代后,伯格曼又拍摄了《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芳妮和亚历山大》(1982)等,对世界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伯格曼培养了一批现代瑞典电影演员,如男演员 G.毕约伦斯特兰德,Y.库列和女演员B.安德松等.(2)瑞典女导演瑞典的女导演所占比例比一般国家都要多,如塞特林在60年代导演了影片《两个相爱的人》和《姑娘们》,以独特的妇女感情叙述了西方国家的妇女地位问题.70年代末,又涌现出一批女导演.她们之中较重要的有M.阿尔涅,导演了《在法尔乔宾戈的五天》(1975),《遥远和近前八1976》,《自由墙》(1979),林德布洛姆导演了《天堂一角》》(1976),图林导演了《打碎了的天空》(1982),s.奥斯丁导演了《妈妈》(1982).(三) 美国电影1.美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黄金时代出现在整个30年代,尽管电影观众的人数时有起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观众把看电影当作一种逃避和解脱.为了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好莱坞的影片生产从以制片人为中心改变为以制片人为单元的制片模式,各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大同小异.这种"制片人单元"的模式保证按照既定的配方和规格生产出供应全国影院的合格产品.美国电影中的特殊现象类型影片,在用年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最初的类型片是无声电影时代的喜剧片,闹剧片和西部片,到30年代初期,歌舞片,盗匪片,侦探片,恐怖片等类型相继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类型电影是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直接产物,它们中成为经典作品的有歌舞片《掘金女郎》(1933),《风月无边》(1936)和《歌舞大王齐格飞》(1930);盗匪片《公敌》(1931),《疤面人》(1932);恐怖片《吸血鬼》(1931)和《弗兰肯斯坦》(1931)等.除了上述类型影片之外,30年代还产生了大量成为美国电影史中的代表作影片.这些影片包括P・卡普拉的《一夜风流》(1934),卓别林的《摩登时代》(1930);G.顾柯的《八时餐会》(1938)和《小妇人》(1933),M.柯蒂斯的《侠盗罗宾汉》(1938);弗莱明的《绿野仙踪》(1939)和《乱世佳人》》(1939);J・福特的《告密者》(1935),《青年林肯》(1939),《关山飞渡》(1939),《怒火之花》,希区柯克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影片《蝴蝶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故事片,有柯蒂斯的《胜利之歌》(1942),《卡萨布兰卡》(1943),顾柯的《费城故事》(1940),希区柯克的《破坏者》(1942)W.休斯敦的《马耳他之鹰》(1941);李洛埃的《魂断蓝桥》(1943), L.麦卡里的《与我同行》(1944), H.舒姆林的《守望莱茵河》(1942). 1946年电影观众的人数创造了纪录,这使好莱坞在战后一两年间表现得十分乐观,许多演员,导演回到好莱坞,以新的热情投入影片制作.从战后开始直至 50年代初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最后一段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影片有:G.凯利的《雨中曲》(1952);霍克斯的《红河谷》(1948),休斯敦的《宝石岭》(1948);E.卡善的《君子协定》(1947)和《欲望号街车》(1951),曼凯维兹的《慧星美人》(1950),V・米纳里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R・罗森的《当代奸雄》(1949);怀尔德的《日落大道》;惠勒的《黄金时代》(1946),《女继承人》(1949)和《罗马假日》(1953);齐纳的《正午》(1952)等.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国政府"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大批电影界的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使美国电影业元气大伤;加之电视行业的迅速崛起,美国电影开始走入低谷.2.美国电影的"复兴"美国电影的"复兴"是从s.斯皮尔伯格的《鲨颚》(1975)和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开始的.这两位导演都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运用当代工艺技巧制作的传统类型片(灾难片,科幻片)引起强烈的反应,并导致美国电影的制作和票房收入直线上升.受到美国青少年观众欢迎的科幻片发展为集灾难片,冒险片而成的场面壮观的影片的一个新片种,这些影片包括《第三类接触》(1977),《异物》(1979),《外星人》(1982),《金刚》(1976),《超人》(1979)以及这些影片的续集.70年代末以来,美国电影中家庭和妇女以及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又重新受到重视,比如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和《汉娜姐妹》;阿尔特曼的《三个女性》(1977);阿普特德的《矿工的女儿》, B.本顿的《克莱默夫妇》(1979);J.L.布鲁克斯的《母女情深》(1983),P.马佐尔斯基的《一个未婚女人》(1978);M・雷德尔的《金色池塘》(1981);R.雷德福的《普通人》(1980)等.关于越南战争的影片当推H.阿什比的《归来》(1978),M・西米诺的,《猎鹿人》(1978)和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979).其他突出的影片还有关于工人的如《诺玛・雷》《洛奇》(1976);表现青年的如《周末狂热》(1977),《闪光舞》(1983)等.3.美国电影学术研究长期以来,美国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美国电影界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于 1927年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一年一度的"奥斯卡"奖.从艺术上和商业上推动美国电影的同时,也逐渐加强了它的学术工作.1967年,在华盛顿和洛杉机两地成立了美国电影研究院.电影资料馆遍布全美,其中重要的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切斯特的伊斯曼电影资料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伯克利太平洋电影资料馆等.8大影片公司于60年代先后解体或转产之后,影片和档案大量捐赠给上述资料馆和各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对研究本国电影传统,保护本国电影文物起着很大作用.6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的专业电影制作和理论教育有了发展.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电影剧作3个系.电影学术性刊物有《美国电影》,《电影季刊》等.(四)意大利电影(Italy, cinema in)1.意大利电影发展1895年,意大利摄制了最早的新闻纪录片.1904年,在都灵建立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A.安勃罗西奥,摄影师R.奥梅尼亚等人开始拍摄影片.1905年,罗马创办了电影制片厂,从 1906年始定名为西纳斯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群众大场面的故事片《攻陷罗马》,紧接着又摄制了一批历史题材的影片.当时意大利的电影摄制者只注重拍摄场面宏大,布景豪华,对历史事实则不重视.当时,意大利电影在国外也有很大市场,在国外最获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处去》(1912),《庞培城的末日》(1913)和《卡比利亚》(1914).影片《卡比利亚》取材于古罗马战争,是当时电影艺术最重要的作品.这个时期,大规模的宣传使一批意大利电影演员蜚声国内外影坛.女明星成为保证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拍摄了很多喜剧影片,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主要是法国人,特别是由法国演员A.第特主演的喜剧风靡一时.当时大量影片内容脱离现实,但也有的导演致力于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这类影片大多是根据真实主义流派长篇小说拍摄而成的.较重要的影片有《消失在黑暗中》(1914),影片运用了对比蒙太奇描述了那不勒斯地方的显贵和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电影失去一部分国外市场,开始进入不景气时期,未能恢复昔日的繁荣.1921年以后,意大利的影院上映的主要是美国电影.法西斯统治时期,墨索里尼政府利用电影作为宣传手段,使电影生产和影片发行都置于国家控制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些电影导演谢方电影采取消极态度,在创作中只注重对作品的形式方面进行探索,人们把这类影片称之为"书法派"电影,致力于改编古典文学作品. 法西斯统治的末期,意大利电影工作者摄制了几部预示新现实主义诞生的影片:《曲》(1942),《孩子在注视我们》(1943).这几部影片显现批影复兴的最初迹象.2.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溃,在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出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动40~50年代世界艺术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新现实主义要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展示备受战祸的意大利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人民对社会不公正和对资产阶抗议,反映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1945年,导演罗西里尼拍摄了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歌颂人民群众在反法西斯斗争团结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它使新新现实主义电影在国际上确立了地位.翌年,他又拍摄了影片《游击队》展示了战争年代意大利人民生活的问情景.罗西里尼在摄制这部影片时,拒绝应用摄影,服装,化妆和专业演员.这部影片创造的一种新颖风格很快被其他国家效仿.其后,新现实主义者们转向描写战后生活中的紧迫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社会剖析,例如,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尽管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但他们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处:对现实生活做历史的,具体处理,对当时生活条件进行尖锐。
世界电影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发展历程世界电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并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和变革。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电影发展历程。
在19世纪末,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展了一种称为“电影”的技术,可以通过在连续的静态图像上投射快速移动的影像来创建动态效果。
这一发明为电影艺术奠定了基础。
1902年,法国导演梅利埃斯创作了一部名为《月球之旅》的电影,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
这部电影展示了电影在叙事和特技方面的潜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影艺术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好莱坞黄金时期。
好莱坞成为电影制作和发行的中心,制作了许多经典的黑白电影,如《教父》、《乱世佳人》等。
在这个时期,电影工业开始形成,并产生了很多杰出的导演和明星。
到了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影开始流行,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这一时期美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电影运动,如波兰斯基的“新现实主义”、弗兰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新好莱坞”和法国的“新浪潮”。
这些电影运动展示了电影艺术的更多可能性,并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电影业开始迎来了一次数字化的革命。
电影制作和后期制作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使得特效和动作场面的制作更加可行。
同时,颈椎电影运动、韩国新浪潮等新的电影运动也在这一时期兴起。
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给电影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和云计算使得电影制作更加便捷和经济高效,各国电影业开始迎来新的发展。
在中国,电影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中国电影制作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影响力。
总结起来,世界电影发展历程表明,电影艺术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从19世纪末的黑白无声电影到21世纪的数字化电影制作,电影技术和艺术手法的进步为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表达艺术和文化的载体。
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中外电影史外国电影一、电影的诞生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
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一、印象派电影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先锋派电影的特点: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
近代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电影的诞生阶段,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当时,电影是以无声短片的形式存在,主要通过胶卷和摄影机来实现。
接下来,是电影音响的出现,这一阶段大概出现在1920年代。
声音的引入使得电影获得了更加真实的表现方式,并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经典的黑白电影,如《大都市》和《大白鲨》。
随着科技的进步,彩色电影开始兴起。
从20世纪30年代到
60年代,彩色电影成为主流,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一
些标志性的彩色电影包括《绿野仙踪》和《风云雄霸天下》。
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新的电影流派,即新浪潮运动。
这
一运动主张创新和个人表达,探索电影的新的可能性。
法国的《400击》和意大利的《自行车失窃记》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
之作。
此后,电影产业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
全球流行文化的传播使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好莱坞成为了最大的电影生产中心之一,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其他国家的优秀电影制作人和导演,如印度的宝莱坞和韩国的新浪潮。
除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动的变迁,电影也经历了从单一的娱乐形式到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的艺术形式的转变。
影片不再只
是为了娱乐观众,还借助影像的力量来传递思想和观点。
总结来说,电影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化的过程。
从无声短片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电影和全球化时代,每一个阶段都在推动着电影创作的发展,并且使得电影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