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之洞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张之洞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摘要:张之洞作为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一直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原则和基本指导思想,无论是在推广洋务运动,还是在清末主持的新政的过程中,都贯穿着这种政治思想并以此支配和影响着晚清的政治格局。虽然其带有明显的封建阶级的特征和阶级局限性,并没有帮助旧中国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但是他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他对救国之路的探索也是值得我们后人所深思。
关键词:张之洞中体西用清末新政洋务运动历史意义张之洞,字孝达,同治进士,早年曾任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内阁学士等职,是著名的清流党人,光绪七年,补授山西巡抚,开始由清流党向洋务派转变,在担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长达20多年中,大力推行洋务,成为洋务派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晚清政治变革、实业振兴、思想嬗变、教育鼎革、军队改制及外交格局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近百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剖析他的思想及行为,对其是非功过予以评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近百年张之洞研究的成果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客观的分析,不仅有助于张之洞研究的深入,而且有助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展。
一、张之洞与晚清政治
在晚清政治日益腐败、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之际,张之洞充满忧患意识,亟思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他反对革命、仇视人民反抗斗争的政治品格。
张之洞为维护清朝统治所作的种种努力,客观上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恩格斯曾说:“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的确,张之洞总督湖广十数载的苦心经营,却结出了武昌首义之果。他不自觉地充当了革命的酿造师。
张之洞在晚清政治改革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他为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而感到痛心疾首,对甲午战败进
行了反省,呼吁一变旧法,提出了练陆军、治海军、造铁路、广开学堂等9条建议。虽然其建议大多仍是洋务变法的继续,但已体现了向政治改革过渡的趋向,能顺应时代潮流参与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
维新运动兴起之初,他捐资开办北京强学会,接着又与康有为共商开办上海强学会,并积极支持《时务报》的筹办出版。该报出刊后,他又以总督之尊极力提倡,命各衙门、书院用官款订阅该报。他还多次向清廷荐举维新人士。所有这些都说明,张之洞对维新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政治改革的风潮中充当了维新派的同路人。虽然他在维新运动中为了表明其有别于康梁和为了避祸,撰写了《劝学篇》,宣扬尊君卫道,具有阻抑人们思想解放的守旧反动一面,但也有启蒙求变、迎合维新潮流的开新一面。
二、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
张之洞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年代,自成一体的中华文化无可避免地被纳入到全球文化的潮流中,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磨难,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欧风美雨”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闻名世界隔绝的状态打破了,开始建起联系。”
为了挽救各族危亡,争取国家富强,从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便开始坚持不懈地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开始睁眼看世界,了解西方,继而以西方的富强为参考系,比照中国,提出维护民族独立,改革社会弊端,争取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种种主张、方案,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社会思想。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近代意义的社会思想是晚清中国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生动反映,也是转型社会过程的必然产物。
张之洞生活在这样的一个转折的时代,他的思想带有典型的过渡性,张之洞早年接受的是严格、正统的儒家传统教育,直到巡抚之前,完全生活在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之中,一直到他成为封疆大吏以后才开始对西方科技有了直接的接触,也深切感受到西方科技的强大,从清流健将到洋务运动的主力,张之洞的思想经历了由“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的巨大变化。
三、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
张之洞为了调和地主阶级顽固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把前辈的思想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一个口号,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张之洞在晚清政治史上,不仅是清流派的中坚,也是洋务运动的后殿,更是晚清推行新政改革的要角,可谓一身三任。在当时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变幻中,张之洞的最大特点,即在于兼容新旧,稳健明达而又能与时俱进。他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在《劝学篇》中提出的“中体西用”主张。尽管此前冯桂芬、薛福成等人对此都有论及,但《劝学篇》却能集这一观点之大成,使之成为应对中西新旧之争的系统的政治文化主张。
《劝学篇》中的“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的提法,在张之洞看来,华夏文化要从西方吸取的,科学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西政”。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也仍然是非常大胆的主张。简而言之,也可以说是“中学为体,西政为用”,但在“君为臣纲”的价值理念下所能吸取的西政,首先,绝不可能是美国式的或法国式的共和政体,在张之洞在关于法治优先于民主的阐述可以证实,他心目中的理想政体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政体。他在的函札中更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西用”的外延:“其实变法有一紧要事,实为诸法之根,言之骇人耳。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张之洞在这里,明确表示了他对西方宪政与代议民主政制的渴慕与心仪。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不仅分离了体与用,将体用一元的传统社会思想打开了缺口,而且明确划分了政治与文化两个不同的价值领域,这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意义
(1)“中体西用”思想是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外力推动下,一部分汉人官僚发动洋务运动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作为被公认为“中体西用”思想最积极的倡导者,张之洞明确的
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张之洞针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极力宣扬的孔子改制学说和倡言民权思想的做法,发表了他所撰写的《劝学篇》一书,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他对于洋务维新的基本看法,张之洞从世界大势和中国危局出发,阐述变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主张效仿西政,进行制度性的变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张之洞区别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处在于,他既坚决捍卫纲常名教,又竭力倡导新学新政,在对待维新变法问题上表现出了一种儒家典型的“中庸之道”的处世态度。
“中体西用”思想相对于守旧的士大夫官僚和掌权的上层满洲贵族盲目的守旧排外,表达了以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一部分思想有所觉悟,认识到了西方先进科技和部分制度对于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当时那个时代,相对体现出了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对于中国真正向近代化国家转型有着非凡的意义。
(2)、“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促进了洋务维新运动的发展,对于中国向近代化国家转型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炉,因为受到清朝上层的青睐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抵了守旧的顽固派对于洋务维新运动的阻挠和破坏,推动了洋务维新运动的发展的作用。
张之洞能够从容拿出一套成熟而又合理的变法计划,显然是建立在西学比较认真的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之上,而这个基础则是与以张之洞等一批开明的士大夫官吏和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学者思想家对西学西学的认真研究探索践行密不可分的。作为探讨“中体西用”思想的阶段性成果,《劝学篇》起到了类似于思想启蒙作用,发挥了指导国家改革方向的引导功能,因此,“中体西用”思想对于中国向近代化国家转型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中体西用”思想起了强化民族整合性的作用
在殖民主义侵略狂潮的冲击下,一个民族倘若不想沦为殖民地,就必须加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整合程度。在当时,“中体西用”原则所包含的中国意识是团结爱国者的旗帜,它号召着人们加强民族团结,抵抗侵略,保卫中华。
(4)“中体西用”给人们思想以新的启示,即学习外国的东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