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

合集下载

内伤发热患者护理常规

内伤发热患者护理常规

内伤发热患者护理常规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

以低热,少数患者高热,患者自觉身热,五心烦热但体温不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涉及各相关脏腑。

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具有发热症状时,可参照本病护理。

辨证:阴精亏耗证、血虚发热证、气虚发热证、气郁发热证、瘀血发热证。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发热的时间、程度、性质和规律。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措施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高热或有出血倾向者卧床休息。

3.自汗、盗汗量多者,用干毛巾擦拭后及时更换衣被。

4.密切观察发热的时间、程度、特性和规律。

注意伴发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舌脉、神志及二便等变化。

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5.中汤剂一般宜温服,阴虚发热者宜凉服,气虚发热者宜热服。

6.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煎炸、肥腻、辛辣等助湿生热之品。

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阴虚发热可食滋阴清热食物;血虚发热可食益气养血之品;肝郁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

7.消除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低热盗汗者,遵医嘱可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肠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三、健康教育1.提高对内伤发热病症特点的认识,切忌一见发热就滥用辛散解表或苦寒泻火之品,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

2.本病缠绵反复,体温正常后嘱患者仍要注意体温变化。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急躁、焦虑、优思等不良刺激。

4.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5.指导正确服用中药。

四、出院回访1.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定时来医院复查。

2.了解患者是否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内伤发热虚证,可用的治法

内伤发热虚证,可用的治法

内伤发热虚证,可用的治法摘要:I.内伤发热虚证的定义和症状A.内伤发热虚证的定义B.内伤发热虚证的症状II.内伤发热虚证的治法A.滋阴清热B.益气养血C.益气健脾,甘温除热D.肾阳亏虚,火不归元III.代表方剂及加减A.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加减B.归脾汤加减C.补中益气汤加减D.八味肾气丸加减正文:内伤发热虚证是指由于气血阴阳亏虚,导致内伤发热的证候。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热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针对内伤发热虚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益气健脾,甘温除热和肾阳亏虚,火不归元等。

1.滋阴清热:主要适用于阴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代表方剂为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加减。

2.益气养血:主要适用于血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代表方剂为归脾汤加减。

3.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主要适用于气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阳亏虚,火不归元:主要适用于阳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代表方剂为八味肾气丸加减。

中医内科内伤发热方证歌诀

中医内科内伤发热方证歌诀

中医内科内伤发热方证歌诀
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方歌一
归脾汤用朮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方歌二
四君子归芪枣,远志龙眼香。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黄芪君药)
方歌一补中参草朮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方歌二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即六味+附子、肉桂)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丸
逍遥散内归芍和,柴苓朮草加姜薄。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
中和汤《鸡峰普济方》:四君+厚朴、黄芪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也称为“阴盛内热”,是一种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内伤是指身体内部的脏腑器官受到损伤或功能失调,通常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药物滥用等原因引起。

内伤包括内伤虚损和内伤实损两种类型。

内伤虚损是指人体阳气和生化精气不足,导致机体阴寒内寒。

内伤实损是指人体机能亢进,阴阳失调,引起机体内部的炎症、肿瘤和其他病理性变化。

发热是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恒定的,如果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性变化,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IL-1)的物质,通过改变体温调节系统的设置点,使体温升高。

内伤发热是指内伤引起的发热症状。

内伤发热的特点是发热不明显,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持续时间长,中医常常用“虚热”来形容。

这是因为内伤损害了机体阳气的功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但体温调节系统依然正常,使得体温升高不明显。

内伤发热的症状常常伴随其他病理变化,如口干、咽干、便秘、尿黄、脉细弦等。

此外,患者常常表现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

这些症状反映了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功能受损。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中药调理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药物来平衡机体阴阳,促进病理变化的恢复。

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经络和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机体功能。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部位来促进气血运行和改善病理变化。

总之,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能够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病理变化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内伤发热-中医护理

内伤发热-中医护理

内伤发热-中医护理内伤发热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
密切观察发热、汗出、神色、舌象及脉象的变化,观察是否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出现.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凉爽通风,温度适宜,床铺被褥干燥整洁.出汗较多时可用干毛巾擦汗,内衣要经常更换,对于重病患者酌情床上浴,注意避风受凉.体温持续呈“壮热"者,要在辨清病情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切勿发汗太过而致伤阴亡阳之证。

饮食调理
内伤发热患者因长期发热,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大量消耗,所以调整饮食扶助正气是护理的核心,在辨清病情的前提下,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等有利于康复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输液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同时要做好常规的口腔护理.
精神调护
七情是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可致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发病.内伤发热的患者多病程长,户外活动较少,常存在有消极的心理,因此对患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地对待疾病与生活,引导其排除一切不良因素的干扰,安心养病.
从以上所谈内容来看,在外感发热上准确辨证尤为重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否则护理上显得很盲目,甚至酿成大祸;内伤发热注重治本,以精神、饮食两方面护理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养、疗兼顾,病可速去。

此即七分调护,三分治疗.。

内伤发热辩证依据

内伤发热辩证依据

内伤发热辩证依据
内伤发热辨证依据
内伤发热是中医学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于内伤因素引起的发热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种类型,而内伤发热辨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诊合参: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来观察、听声、询问和触诊患者,从而获得病情的较全面的信息。

对于内伤发热患者,中医医生会通过望诊皮肤是否红赤,舌苔的颜色和厚薄,脉搏的浮沉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辨证。

2. 病史调查:中医辨证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发病前后的时间、发病原因、病情变化等。

内伤发热的辨证需要注意是否有暴饮暴食、肝胆疾患、过度劳累等内伤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发热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内伤发热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3. 闻诊与问诊:闻诊主要是通过闻听患者的呼吸声和胸腹部有无响吼声,判断
内伤发热的程度和可能的病理变化。

问诊则是医生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病情表现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中医医生判断患者体内发热的原因和病程。

4. 辩证分型:根据辩证结果,中医医生会将内伤发热分为不同的辩证类型,如
湿热内伤、气滞血热、阳明热毒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特点和治疗方法,因此准确的辨证分型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总之,内伤发热辩证依据是指中医医生根据四诊合参、病史调查、闻诊与问诊
以及辩证分型等方法来准确判断患者体内发热的原因和病情表现。

这些依据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内伤发热讲稿

内伤发热讲稿

内伤发热讲稿内伤发热,这听起来有点神秘,就像身体里藏着个小火炉,不明不白地就热起来了。

咱们先得知道啥是内伤发热。

这可不是那种因为在太阳底下晒久了,或者是跑个步累得发热,而是身体内部出了状况才发热的。

比如说,一个人整天忙忙碌碌,心里还老是装着一堆烦心事,时间一长啊,就可能会出现内伤发热。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老是在路况不好的路上开,还不按时保养,发动机能不出问题吗?身体也是这样,过度劳累、心情不畅,就像给身体内部的机能捣乱,然后就可能发起热来。

有些人可能会说,发热就发热呗,吃点退烧药不就得了。

嘿,这可没那么简单。

内伤发热和普通的发热不一样。

普通发热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暴风雨,吃点药,出出汗,很快就好了。

可内伤发热就像地下的暗河,表面上看着只是有点发热,其实是身体内部有了深层次的问题。

你要是只想着把表面的热退下去,就像只把地上冒水的地方堵上,地下的水还在流,根本没解决问题。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内伤发热呢?这里面学问可不少。

要是经常感觉身体低热,就像小火慢炖似的,温度不高,但老是不退,而且还伴随着身体乏力、精神不振,那就得小心了。

有时候可能还会觉得心烦意乱,就像心里有只小猫在抓挠一样。

再比如说,有的人食欲也跟着下降,看着满桌的饭菜,就像看到一堆石头,一点胃口都没有。

这时候啊,很可能就是内伤发热在捣鬼。

那要是真的得了内伤发热该怎么办呢?这可不能自己瞎琢磨,得去找医生。

中医在这方面就很有办法。

中医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能从身体的各种症状里找到线索。

他可能会看看你的舌头,舌头就像身体内部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要是舌头红红的,就可能是有热在里面。

再摸摸你的脉象,脉象就像身体的小密码,医生能从这上面解读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开一些中药。

中药就像是一群小士兵,每一味药都有自己的任务,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对身体内部进行调整,把那个让身体发热的病根给拔掉。

当然,除了看医生吃药,自己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伤发热是指人体内部出现异常状况,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内伤发热主要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所引起的。

内伤发热在中医中被称为“热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

内伤发热的病因众多,可以是由外部环境的劣质食物、污染空气等因素引起的外感热毒,也可以是由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内因造成的内伤。

无论是外感热毒还是内伤,都会导致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破坏,从而引发发热症状的出现。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常是由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引起的。

发热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侵袭,促进免疫细胞的活跃和功能的增强。

但是,当发热超过正常范围,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就可能成为一种病理症状,需要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对内伤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诊断手段,中医医生可以判断出病人的体质、病因和病理变化等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阴阳平衡、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等,旨在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内伤发热的概念和病因,以及中医对内伤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内伤发热这一病症,有效地防治和治疗内伤发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内伤发热的名词解释与中医相关的内容:1. 概述:介绍内伤和发热的基本概念,以及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探讨。

探讨内伤和发热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2. 内伤的概念和原因:阐述内伤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内伤的种类和主要原因。

解释内伤发生的机理和内外因素对内伤的影响。

3. 发热的概念和病因:解释发热作为一种症状的定义和表现,探讨发热的主要病因和发生机制。

讨论外感与内伤引起发热的区别与联系。

4. 内伤和发热的关系:分析内伤与发热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伤对发热的影响。

内伤发热详解

内伤发热详解

内伤发热气虚发热马××,女,74岁。

1993年7月21日初诊。

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饮食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大腿放散。

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

然口不渴,腹不胀,二便尚调。

舌质红绛,苔薄白。

脉大无力。

刘老诊为气虚发热。

其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火上乘土位”所致。

对于这种内伤发热,当用东垣“甘温除大热”之法。

疏补中益气汤加生甘草。

黄芪20g、党参15g、炙甘草5g、生甘草5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8g、升麻3g、柴胡6g、生姜3片,大枣12枚。

服五剂,食欲增加,体力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大减。

续服五剂,午后发热及腹中灼热等症均愈。

[按语]本案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

由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阴阳失调所致。

早在《内经》对本证的病因病机即有了深入的认识。

《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阴”,在这里是“内”的意思,此为内伤气虚之发热证。

有关气虚发热的机理,李东垣阐发甚详。

《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劳倦,七情等所伤,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的元气下陷,导致下焦肝肾的相火离位,反上乘谷精的开发之位,干扰心包,袭及心君,将君火取而代之,从而燔焰焦灼,使“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热气熏胸中”,导致发热。

李氏将此病理机制高度概括为“阴火上乘土位”。

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盛,则更伤脾胃元气;元气虚,则阴火更上而不下,形成一病理循环。

其治疗之法,当用甘温之药,以补为泻,以升为降。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方剂。

方用黄芪、炙甘草、人参(即保元汤)大补脾胃之元气,以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白术健脾除湿;陈皮和胃降浊;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降阴火;当归补血而润燥。

加生甘草,在于补脾气之中而泻心火。

诸药共伍,力使元气充盈,阴火下降,而发热随愈。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临床应用: 以肝血虚为主者,可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以补 养精血。
血虚冲任不足,可合以四物汤为治;
若夹气虚,宜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或合以补中益 气汤为治。
四、辨证论治
3.气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
加剧。
兼次症:头晕乏力,精神倦怠,短气懒言,胸脘 痞闷,纳呆便溏,自汗,易于感冒。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弱。
胁肋疼痛。或见口干不欲饮,不思饮
食,大便燥结,口舌生疮。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兼次症:或干咳痰少,声嘶,咳血,鼻燥咽干。 或腰膝痰软,颧红,遗精,脱发。或 见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暗红,甚至闭经。 舌象:舌体瘦小,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数。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四、辨证论治
2.血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多为低热。 兼次症: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身倦乏力,或 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淡,甚至闭经。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细或细弱或细弦。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 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证机概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半夏、竹茹-燥湿化痰; 枳实、陈皮-理气和中; 茯苓-健脾利湿; 黄连-清热除烦。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临床应用: 头痛如裹者,可加藁本、苍术以燥湿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藿香、竹茹、白蔻仁和胃泄浊;

中医内科指导: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及预后

中医内科指导: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及预后

【转归预后】
在内伤发热的病程中,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或治疗用药等影响,内伤发热的一些证候可以转化或兼夹出现。

对兼夹两种证候者,应分清主次,适当兼顾。

内伤发热的预后,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密切关系。

据临床观察,大部分内伤发热,经过适当的治疗及护理,均可治愈。

少数患者病情缠绵,病程较长,需经一定时间的治疗方能获得明显疗效。

而兼夹多种病证,病情复杂,以及体质极度亏虚的患者,则疗效及预后均较差。

【预防与调摄】
恰当的调摄护理对促进内伤发热的好转、治愈具有积极意义。

内伤发热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热体温高者应卧床。

部分长期低热的患者,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作适当户外活动。

要保持乐观情绪,饮食宜进清淡、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之品。

由于内伤发热的患者常卫表不固而有自汗、盗汗,故应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身体发热、
脾气易怒等。

以下是关于内伤发热的一些经典条文,供大家参考。

一、内伤发热的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因精神压力、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体
内能量失衡,从而引起身体发热的一种症状。

二、内伤发热的症状
1、口干舌燥:口腔干燥、喉咙干涩、舌头发干。

2、身体发热:体温升高、身体热热的。

3、脾气易怒: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躁不安。

4、头晕乏力:头晕目眩、乏力无力。

5、食欲减退:食欲下降,易饱、易烦躁。

三、内伤发热的病因
1、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内分泌失调,
从而引起内伤发热。

2、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不正常、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会影响正常的身体机能,从而引起内伤发热。

3、过度劳累:长期的过度劳累会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机体失衡,产生内伤发热的症状。

四、内伤发热的治疗
1、调节饮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是缓解内伤发热的有效方法。

2、中药调理:建议服用中药进行调理,保证身体正常运转,达到平衡状态。

3、心理调节:疏导情绪,减少精神压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四、内伤发热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

2、合理饮食:优质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3、规律作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内伤发热的辩证施护

内伤发热的辩证施护

内伤发热的辩证施护:(1)肝郁发热:①肝郁内伤发热病程一般较长,常感身热心烦,故需多加安慰,鼓励,使之心情舒畅,减少烦恼,安心养病。

②本证虽属于内伤发热的实证,但也有正虚的一面,饮食上仍要加强补养,给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清热解郁食品如芹菜、黄花菜、绿豆粥、金桔、雪梨、赤豆粥等。

③患者不必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从而增强体质,利于早日恢复。

(2)瘀血发热:①此证应卧床休息,尤要加强夜间巡视,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在未查明原因时,切不可随便退热。

②患者口燥咽干而欲饮,要劝导多饮果汁、开水,忌食坚硬、辛辣食品。

③因跌仆损伤而引起的瘀血发热时,要配合治疗原发病灶。

(3)气虚发热:①要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防止劳累后病情加剧。

②注意保暖,但要防止自汗过多而亡阳。

③此证体虚脾胃功能受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如薏米、山药、茴香、山楂、牛奶、蛋等,避免腻滞之品。

④中药宜温热服,服后要休息片刻,并加盖衣被,使微微汗出。

⑤气虚患者常服补中益气汤或丸药,达到益气甘温除热之目的,但要注意有外感时暂停服。

若素体阴虚,虚不受补者禁用,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胃肠灼热,口舌鼻部生疮舌红苔燥应停药。

(4)阴虚发热:①此证候病程长,缠绵难愈,又是内伤发热中最见的病证,故要更加关心、照顾、鼓励,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患者性喜凉爽,室内温度宜低,空气保持湿润。

③夜寐盗汗者,夜间衣被不宜盖得太厚太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④饮食上可选百合、绿豆、红枣、甲鱼、黑木耳、银耳等滋阴之品,忌烟酒及辛辣温燥动火伤阴食品。

⑤长期发热,引起口腔干燥、口糜,要加强口腔护理。

素体虚弱,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 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虚劳里急……手足
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开甘温除热之先 声。(虚证发热)
内伤发热的经典论述
•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 心热————导赤散 • 肝热————泻青丸 • 脾热————泻黄散 • 肺热————泻白散 • 阴虚内热——肾气丸减附、桂
• 热型分类:
稽留热,驰张热,消耗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内伤发热的特点:
• 起病缓慢 • 病程>两周 • 热势不一 • 有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 不恶寒,无外感症状如:鼻塞、流涕、脉
浮等
• 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
阻的症候。
[概述]
• 二、沿革: • 1.《素问·调经论》详于“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
3、舌象: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苔少 4、脉象:脉弦数或弦细数
气郁发热
(二)辩证分析
•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发热,随
情绪波动而起伏,烦躁易怒,咽干口苦,大便 干结;
•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精神抑郁不欢,胸协
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 肝郁化火,日久伤津——舌红或边红、苔黄或
苔少,脉弦数或弦细数。
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
• 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
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 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类
感染性发热(>59%): 细菌、病毒、真菌
结核、艾滋病
FUO
肿瘤(占第2位):血液系统,实体瘤
血液病:溶贫,出血性疾病,骨髓坏死
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病:SLE, RA, still, DM/PM, SS
芩:清利湿热;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了解内伤发热的概念2.熟悉内伤发热的病 因病机
❖ 3.掌握临床证侯特征、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4.掌握证治内容
思考题
❖ 1.何谓内伤发热? ❖ 2.引起内伤发热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哪两类? ❖ 3.如何将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 4.治疗内伤发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 5.试述肝郁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的临
病因病机
❖ 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 (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
❖ 病久可相互转化:由实转虚、虚实夹杂。以 淤血日久损及气、血、阴、阳为多见。
诊断依据
❖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 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 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 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 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床特点,治法及代表方剂。
内伤发热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 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 程长,病势轻重不一。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 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但有时可以是 高热。
定义分析
1、病因——内伤 2、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 虚 3、临床表现——发热为主。多以低热或 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为特征
❖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鉴热别均为诊发断热,应相鉴别。
起病 病程 热势
恶寒
兼症
病机 治疗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缓慢
较急
较长
较短
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 大多较高 热者较少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 得衣被而不减 温
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有内伤发热的记载,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素问·刺志论》提出“气虚身热”,《素问·调经论》提出“阴虚生内热”,并指出劳倦过度,阴阳失调可致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

2.东汉·华佗《中藏经·寒热论》认为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3.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以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的虚热症状,开甘温除热法之先河。

4.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病的效方,如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青丸,脾热用泻黄散,肺热用泻白散等,创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剂。

5.金·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出脾胃气虚可导致发热,并运用甘温除大热之法,创立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6.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对阴虚发热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以保阴,反对滥用辛燥。

7.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对内伤发热的病因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提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对阳虚发热的治法及方剂都有记载。

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的病名。

8.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阳郁、骨蒸、内伤(气虚发热)、阳虚、阴虚、血虚、痰证、伤食、瘀血、疮毒共11种,为辨证论治内伤发热提供了思路。

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治

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治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2 1 00年第 5卷 第 8 期
W0 dJu l f nere rdtn ln s m dc e 2 1 , 0. N . d oma 0 tga dTai0 adWet Mein 00 V

临证 经 验
个月 , 低热 3个月 , 发现 颈部 淋 巴结 、 壁转 移。就诊 胸 时 临床 表现 : 低热 , 温最 高 3 . ℃ , 胁 胀痛 , 体 75 两 急躁
日温 : ……经 日老者温 之 , 日甘 温能 除大热 , 又 如补 中
易怒 , 全身疼痛 , 饮食差 , 舌淡暗有瘀斑 , 苔薄 , 脉沉涩 。
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 内膜 炎 , 温反 复升高三次 , 用 体 应 抗生 素抗感染 , 配合 中药 治疗 , 得 良好 效 果 , 并 取 控制
体温正常 3周后 行手 术治疗 , 目前恢 复 良好 。中药 以 三仁汤为主加 减 , 服用 后 , 床症状 逐渐缓 解 , 其 胃 临 尤
部不适症状改善 明显 , 黄腻舌苔逐渐消退 , 欲改善 明 食 显 。此后该患者三 次体 温上升 , 均观察 到其 出现 黄腻 舌苔 , 食欲下降 、 胃部不适 , 大便溏 , 以三仁 汤为主给 均
予 清 热 利 湿 之 中药 后 , 状 明显 改 善 。 症
半 夏 6g 服用上方 后 , , 临床症 状逐渐 缓解 。该 患者未 接受西 医治疗 , 一直 服用 中药 , 以上方 为基 础加 减 , 均
目前 一 般 情 况 好 。
按: 患者高龄 , 阴不 足 , 气 阴虚 阳盛 , 虚火 内炽 , 故 见发热 。其病在 阴分 , 以午后及夜 间发热为主 , 故 手足 心热 。虚火迫津液外泄则盗汗 , 阴不 足 , 气 心脏失于濡 养, 则心慌 。该方 以生地 、 麦冬 、 五味子 、 炙甘草滋养 阴 精, 银柴 胡 、 骨皮 、 地 知母 清 退虚 热 , 牡 蛎既 固表 敛 煅 汗, 又能软坚散结 , 诸药相合 , 阴精 , 滋 退虚火 , 病则除。 通过 以上三则病例 的辨证施治 , 体会 了《 医学心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型 论 治
1、 气虚发热 主证+气虚症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 血虚发热 主证+血虚症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3、 阴虚发热 主证+阴虚症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4、 阳虚发热 主证+阳虚症 治法:温补肾阳,引火归源。 方药:右归丸加减
张景岳对甘温除热的认识
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命门之火,命门 居于下焦,涵于真阴,其以守伏潜芷为贵, 当真阴虚弱,命门火衰,弱焰不能内守而 浮越于上则为假热之证,此命门虚焰,只 有引其归原方可潜熄。
怎么治疗
《景岳全书· 论虚火》所指出的:凡虚火即假 热证,阳虚者亦能发热。元阳败竭,火不 归原,治宜益火,益火之法只宜温热,大 忌清凉。 景岳的“甘温除热”法,不同于李东垣的 补中益气,而是在填补精血的基础上益以 温热之品,通过温补命门,生发少火,使 弱阳得以与之相接而无根之虚焰自撤,归 于“蛰封之本”,故虚热自退。
• 什么是阴火? • 东垣在《脾胃论·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认为: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
损耗元气。则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 心火者,阴火也;……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 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 火得以乘其土位。”这种火热不是实火,因此不
能用攻泻的方法。
黄昏时服一剂,痰气遂平而熟寐,至半夜方醒,
始识人,而诸病皆滅。又如前再与一剂,至天明 时,得微汗气和而愈。
治疗注意点
• 补中益气汤确属历验不爽的良方。用甘温
除热法治疗内伤发热,贵在守方。如退热 迅速,自是佳兆,纵一时不能退热,只要 主证能渐滅,纳食能振,亦为喜讯。若能 坚持治疗,待胃气来复,元气上升,阴火 自能下降,然后随证调治。
怎么治疗
东垣用甘温之品,补益中气,升发清阳,以达到 除热之目的,即使阳气升发则阴火下降而虚热自
退,元气充足又能固密肌表,充实腠理。
李东垣云:“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
阳,…….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本法的最常用方是补中益气汤。
医案
虞博《医学证传· 内伤》篇:上湖吕氏子,年三十 余,九月间因劳倦发热。医作外感治,用小柴胡、
第三步
辨明内伤发热所属脏腑。 根据患者有气短懒言,形体消瘦,食欲 不振,食后腹胀,入暮胀甚,· 大便时硬 时溏等症可判断病位在脾胃。属于脾胃气 虚,健运失司,中气不足,阴火内生所致 发热。
第四步
可做的相关检查。 1.患者持续发热已1年,最高体温达38‘C,经常持 续在37.8‘C左右,且大便时硬时溏,可查大便常 规、大便隐血及大便培养以排除慢性肠道感染性 及非感染性疾病。 2.患者久病,面色淡白,形体消瘦,面容憔悴,应 查血常规,以除外各类贫血疾病。 · 3.查CEA、CH50等肿瘤指标及纤维肠镜(或钡剂灌 肠)以除外肠道肿瘤。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甘 温除热法治疗内伤发热,东垣重脾,景岳 重肾,在肾阳虚和脾气虚所致的热证治疗 方面,为后人确立了典范。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人们认识到该法不仅 能益气生血,扶正祛邪,增加机体抗感染、 抗病毒,并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谢 谢
5、 肝郁发热 主证+肝郁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6、 瘀血发热 主证+瘀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7、 湿郁发热 主证+湿郁症 治法:利湿清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


陈某,男,48岁,干部。于1979年3月10日初诊。持
续发热已1年。患者因在某农场劳累过度而引起低热,热
第一步
首先分清该患者是内伤发热还是外感发热。 根据患者因劳累过度而引起发热,且多为 低热,起病缓慢,持续发热已1年。发热不 恶寒,无鼻塞头痛等表证,而有头目眩晕,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可诊断为内伤发 热。
第二步
诊断为内伤发热后应辩明虚证(气血阴阳 虚)所致发热还是实证(气滞、血瘀、湿 热等)所致发热。 根据患者因劳累过度,耗伤中气而引起发 热,并且伴有头目眩晕,倦怠乏力,气短 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 虚大,按之极软无力等一派虚象可诊断为 虚证发热,且为气虚发热。
第五步
治疗 因为辨证属于脾胃气虚所致的内伤发热,所以治 疗应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予补中益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 党参 20g 白术15g 当归10g 柴胡10g 升麻6g 龙骨15g 牡蛎30g 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
甘温除热
热证的治法,是“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精 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 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 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此外,有的 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升 高者,亦属内伤发热的范围。
《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提出了“诸寒之而热者 取之阴”的治疗原则。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篇对虚劳所表现的 “手足烦热”,以小建中汤进行治疗,可以视 为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治疗作出了重要贡 献,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 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又在《内外 伤辨惑论》里提出以当归补血汤治疗血虚发 热,并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作了明晰 的论述。
何为甘温除热 ?其热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李东垣对甘温除热的认识
李东垣认为中州土衰,元气下陷,则阴火上升, 产生发热。 脾胃损伤之因,约有三个方面, 1、饮食因素,主要为“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 脘不通”(《素问· 调经论》),胃虚脾无所运, 水谷精气不能向全身输送。 2、劳动过度,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 越,故气耗矣。 3、精神刺激,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 皆损其气,气衰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 肢,故困热,
四、部分病人可同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 机引起发热,如肝郁血瘀、气阴两虚等。 从病机的转化来说,可由实转虚,或因虚 致实,而成为虚实夹杂之证。故临证时必 须灵活辨别。 五、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类证鉴别
内伤发热应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内伤发热
病因 病机 虚实 起病 病程 发热特点 内因引起 气血壅遏,阴阳失条 多属虚证 缓 较长,有反复发作的 病史 低热者较多,或仅自 觉发热。其热时作时 止,或发无定时
二、在确定内伤发热后,首先应辨清是虚
证所致发热,还是实证所致发热。其次,
对虚证发热应辨清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的不同。实证发热应
辨清气滞发热、瘀血发热,还是湿热所致
的发热。
三、辨别与内伤发热相关的脏腑。如发热 每因劳累而起,伴乏力、自汗、食少、便 溏、或食后腹胀加重、病位在脾胃;发热 常因郁怒而起,伴胸胁胀满,叹气得舒, 口苦便干,病位在肝;发热因房室、劳倦 太过而起,伴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夜尿 频多,耳鸣,病位在肾。
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
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和部分 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些原 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临床表现时, 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情志不舒 外伤出血 劳倦过度 饮
中气不足
发热



病 血虚失养 阴精亏损
黄连解毒、白虎等汤,反加痰气上壅,狂言不识
人,目赤上视,身热如火,众医技穷。八日后召
虞氏诊视,六脉数疾七、八至,右三部豁大无力,
左略弦而芤。指出:此病先因中气不足,又内伤 寒凉之物,致内虚发热,因与苦寒药太多,为阴
甚格阳之证,幸元气稍充,因而未死。
以补中益气汤,加制附子二钱,干姜一钱,又加
大枣,生姜煎服。众医讪笑,以为用此促其死亡。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前深入的论述。 《丹溪心法.六郁》还创立气郁、血郁、湿郁、痰郁、 热郁、食郁等六郁之说,对内伤发热的病机及治法 有所补充。 《景岳全书.火证》中提出了“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的治则,并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味回 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 《症因脉治· 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症名称。 《医学心悟· 火字解》把外感之火称为贼火, 内伤之 火称为子火。认为治疗内火主要有四法:达、滋、 温、引。 《医林改错》及《血证论》均谈到了瘀血发热的表 现及治疗,使内伤瘀血发热的证治渐趋完善。
阴阳失衡发热
(虚证)
用药不当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一、首先明确为内伤发热,即非外感因素引 起的发热。 一 般来说,内伤发热的特点是起病较隐袭, 大多数持续时间较长,可数月或数年,所 以应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内伤发热的 表现较多,有的是低热,有的仅自觉发热, 其热时作时止,或上午发,或傍晚发,或 发无定时等,必须详细询问发热的特点、 发热同时伴有的症状,以利于辨证。
治法当是“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方用金匮肾气丸。引火归原退热,以治 原阳不足,无根之火浮越于外所致的发热。
医案
《当代名医验案精华》邰绍琴医案 患者朱右,年五十六岁,咽关疼痛,溃破无皮, 恙经三旬之久,难于饮食,每日进稀粥数碗。舌 苔淡白,脉象沉小,而左三部尤甚,平时大便稀 溏,因病久而神疲已极。用清热解毒利咽之药无 效。邰氏认为病属肾衰虚火上 故患处溃痛而不红 不肿,应用引火归原之法。但桂附八味丸其方虽 佳,而犹嫌其药味重浊,故师其意而未用其方。 姑先借用交泰丸,方以肉桂、黄连寒热并用,交 通心肾。用药一星期,咽喉溃破痊愈,苔化脉平, 饮食增加,然后用桂附八味丸调理而愈。
外感发热
感受外邪所致 正邪相争 多属实证 急 较短 高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 退
恶寒 兼症
不恶寒,或虽感怯冷, 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 但得衣被则减 减 恶寒,其寒虽得衣被 而不减 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咳嗽、脉浮等
治疗原则
• 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