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通论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哲学通论》第一编有感

书中的第一编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就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而言,书中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历程开始讲起。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同中国古代哲学与教育的发展历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其大的阶段来说,大致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的儒家独尊,魏晋的玄学,唐代的儒、道、释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明清之际的实学和近代的西学东渐。其中对教育哲学影响较大的,除了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外,对儒学冲击较大的主要有三个大的变化时期,即魏晋玄学的兴起,援道入儒;宋明理学的形成,援释入儒;近代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以至无产阶级的哲学和文化教育思想对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玄学的发展在哲学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在哲学上以无来解释宇宙的本体;在政治上主张以无为来补充儒家的名教之治,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思想上提倡任性自然,鄙视礼法。这些思想反映到教育上也出现了崇尚自认,轻视名教的风气,主张在人的发展中要顺其自然,促使个性的自热发展,不要认为的去加工制造。由于玄学的发展,在文学艺术方面,突破了儒家文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狭隘的功利观,吸取了道家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思想,是文学艺术的理论和时间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如鲁迅所说的“文学自觉的时代”。在宋明理学的时期,主要发展了唯心本论,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虽然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朵,但它在启发人们思维发展方面,较之机械唯物主义却向前跨了一大步。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理性思维发展的一个高峰,而心学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更有其独具的特点。因此在抛弃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必须批判继承其启迪人们思维发展的有益的新东西。近代西学东渐,新学与旧学之争是对中国儒学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次冲击。梁启超把西学东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国人在外强面前,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学习有关军事方面的技术;第二阶段,

是维新变法。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搞政治制度上的维新运动;第三阶段,主要是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从文化上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也是中国新文化的真正开始,科学和民主精神得到有力的弘扬。通观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历程,起形成了“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行知一致”的主要特点。

在第二章中则一开始就提出教育的根本在人性,人性的根本在天命。天道观和人性论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天道观主张:由主宰之人向义理之天、自然之天转变。关于天道观书中提到天道观和天命观在古代,不仅是人性论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观和社会观等的基础,不同的天道观和天命观就会引伸出不同的历史观和伦理观,并影响着教育观。天道观影响到人性论、历史观、伦理观以至教育观等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天道观的问题,也就成为哲学包括教育哲学在内的本体论的问题,也就是宇宙观和世界观的问题。而人性论则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和杨雄的性友善有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以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在人性的形成和改变问题上,但都是对行与习的关系的不同论述,为我们研究和理解人性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事。在读过这些理论之后,我觉得作为教师我更相信性善论,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本质都是好的,只是需要我们去慢慢的加以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进去向上的心,而教育就是去引导学生发觉自身最大的潜能去将自身本性的那些善良发挥出来。我想这就是一个教师对于教育哲学的选择与信仰吧。

在书的第三章中提出了天命史观、圣人史观、理势史观、民本史观等几种创世说。除了天命观以外,其他三种历史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可取之处。从表面上看,似乎天命史观和理势史观是对立的,圣人史观和民本史观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在它们之间常常有相互交叉和互相渗透的关系存在着。各种创世观对历史的发展都起着促进和促退的两种不同的作用,而对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也起着肯定和否定的态度。除历史观外,书中还介绍了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三大不同的发展观。而分析历史观和教育关系则有了:庶富教、德治与法制、有为无为、大同小康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四章主要讨论了伦理观和道德论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教育,可以认为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伦理本位教育,因而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伦理学,也可以成为道德哲学。伦理观是道德哲学中基本观点或指导思想,因而他也是道德哲学的思想基础。道德哲学,也是人生哲学中的基本学科,有时或有人也把道德哲学视为人生哲学的同义语。在道德哲学中主要包括了道德、仁义、中庸、权变几大部分。其中“仁”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孔子把“仁”作为一个重要或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义”也是比较重视的,只是

与仁比较起来仁较为重要,因为仁是发自内心的,义是仁的表现。儒家的仁义学说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处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特别是由于他同封建的伦理纲常相结合,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禁锢人们思想,区分“上下贵贱”的登记制度的工具。虽然这其中有些观念我们必须摒弃,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分析批判,取其积极因素为我们今天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服务。书中还特意提到了中国古代在道德教育方面从胎教到家教,从学校教育到成人修养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在学校教育中“知德紧密结合”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学习借鉴意义。成人修养中的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以及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观点,更是值得我们现在的人也去孜孜以求的。在我看来,如果我们现在的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的理解古代这些成人修养的观点并且用他们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不断的进步,那么学校的教育才做到了真正的德育,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起到终身教育的作用。

人们为了生存就必须适应与改造环境,在适应与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并使之不断系统化,这就是知识。人类的活动领域在不断的扩大,只是的范围也在不断的增广,对知识的掌握最主要的是教学活动。所以在书的第五章提到了知识观与教学论的问题。在古代人们将知解释为知识、智慧、知晓,一类是知一般知识之知,另一类是指伦理道德知知;按知识的来源可说一是主张来自耳目闻见,一是主张来自德性体验。教与学的关系式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在古代主要有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荀子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断而言,一可以为法则;以及《中庸》中提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观点。在古代的教学论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对知与行的概括即: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指导行动又反过来加深理解知识,知与行在这种辩证关系中相互促进和统一。这也就启示我们仍然要将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生活中取得知识又将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是在读死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有所用,也更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在书的第七章,讲到了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应持的态度。在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时我们需以儒学为主并博采众长。也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天人合一,政教统一,问道结合,知行一致的特点才塑造了今天中国民族的文化性格。虽然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儒家思想却并不能涵盖全部,其他各派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内,在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正是由于各派的相互之争,才形成了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缜密的又是全面的研究,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博采众长,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教育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