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八作业《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赞同邹老师提出的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的提议。理由如下:
(1)符合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的定义要求。
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的定义中说: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包括指导教师的评价、小组长评价、组员相互评价等,各项评价最后综合在一起形成小组研究的成绩。课题实施后,还要总结和反思课题实施过程及结果。
(2)符合研究性学习评价主体多元性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之一是评价主体多元性。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评价以评价为主导的局面,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还可以是家长,可以是与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如果有的成果参加评奖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则意味着专业工作者和媒体也扮演了评价的角色。评价对象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
(3)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可能做到全程关注,对于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都无法完全了解。因此,需要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来。
(4)符合研究性学习评价手段方法多样性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做法。
(5)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以此引导学生去捕捉、发现其他同学身上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使学生学会相互悦纳、彼此欣赏,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并反思学习中的不足等,这也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的主要是评价量表。
有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表(学生学籍档案)、课题评估表等三种量表与一个激励性的评价和专项奖学金。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我同意有的老师提出的建议,赞同在评价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这样才更显得科学合理。
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方式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具有更具体的建议,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性作用。对于评价结果来说,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能使结果更直观。在实践中,定量评价通常采用等级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但通过等级给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有限的。定性评价覆盖各评价点,如果使用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就能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完善,也很客观与公正。如果在实践中采用“等级分+评语”的方法,学生就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足,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于今后的学习更加有帮助效果。
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客观、公正,以激励性语言为主。
(2)用委婉的容易让人接受的语言指出需要改正、提高之处。
(3)多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体现鼓励性评价。
(4)要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5)要准确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
(5)要对参与者在事件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出中肯的评价。
(6)既要评价参与者的学习结果,更要评价参与者的学习过程。
(7)既要参考自己的亲眼目睹,还要参考与其相关的他人、小组、单位的反映。
总之,评语应考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对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评语要具体、客观、公正,要特别注意语言措辞,要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指引性作用。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选题原则、研究方案、研究过程、课题目标、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拓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我觉得比较全面,但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方式较为呆板。应补充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应让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可以补充教师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和学生评价,还可补充小组集体评价、家长评价、相关单位的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补充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增加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更好了。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我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一)开题报告阶段:课题的来源、选题的原则、选题内容、研究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评价。
(二)课题研究阶段: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和处理情况以及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等方面进行评价;对科学精神、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学习习惯、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结题阶段: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的成果,结题报告、独立完成的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上述信息有静态的文字,也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描述,也有内在的体验感受;还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鼓励等。
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来收集信息的来源:
(一)学生的开题报告。
(二)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能力等。
(三)平时的观察,判断学生的研究精神与态度。
(四)向与之相关的同学、家长、单位等了解信息。
(五)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
(六)中期评价结论。
(七)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