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共41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3课件 1.4区域经济联系1 44页PPT文档
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
程
●
● 乌江渡
●●
●
●
天生桥
●●
鲁布革
龙滩
●
●
岩滩
●恶 滩
3、南线:云贵桂水电(主)和火电
● ●●
大亚湾
珠三角(广东) 核电站
南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的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只有几百千米,为 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① 红水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 ②红水河又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系
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
东 资产 西 源业 合 跨转 作 区移
调 配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东部地区
① ② ③东西部
对 口 帮 扶
招 商 引 资
科技、信 息、人才 联系日益 密切
科技、信息、人才优势 输出资金、技术、管理
资源、劳动力、土地等优势 西部地区 改善投资环境(政策、交通)
③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生态、湿地、文物等
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的可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工程建设会破坏植被、湿地、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物种资源 的流失等
西气东输工程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上氮氧化物和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 按年输120亿m 3天然气计算,“西气东输”可置换近3000万吨煤炭消费,从而 大量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烟尘、粉尘等污染物排放 .可减少二氧化硫、 粉尘排放量近100%,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0%、二氧化碳排放量60%。
对西部的影响
输气
提高收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共35张PPT)
天然气的成份是CH4。 天然气干净、清洁、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等优点。 属于流体,便于开采运输使用,对环境污染小。 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占地少, 但铺设管道投资大灵活性差。
2、天然气利用状况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 上氮氧化物和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 量。
南方:国土约占全国25% ,水资源占全国80%多
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路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水量水质 意义
东线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利用京杭大运河和沿线湖泊提水北送(黄河以北可顺流 北上)。一路向北经隧洞后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 通过胶东地区输水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水量大,水质差 缓解华北缺水的问题
1、近年来中国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自学归纳:沿海企业为什么向内地迁移?这种迁移对内地 有何影响?
原因: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原材料、工资与土地), 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影响:促进内地地区发展;协调我国产业布局;缩小沿 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 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设可能会淹没土地,产生大量移民;减少部分发电量。 调入区:
有利: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促进生态和环境发展;增加水资源 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有效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质问题。
不利:可能会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
(二)西气东输
1、了解天然气
活动:你熟悉天然气吗?请说说天然气的成份、天然 气的特点。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天然气的分布
新疆两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地区
4、西气东输线路 西气东输一期工程
2、天然气利用状况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 上氮氧化物和98%以上二氧化硫排放 量。
南方:国土约占全国25% ,水资源占全国80%多
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路线
调水源地
线路走向
水量水质 意义
东线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利用京杭大运河和沿线湖泊提水北送(黄河以北可顺流 北上)。一路向北经隧洞后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 通过胶东地区输水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水量大,水质差 缓解华北缺水的问题
1、近年来中国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自学归纳:沿海企业为什么向内地迁移?这种迁移对内地 有何影响?
原因: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原材料、工资与土地), 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影响:促进内地地区发展;协调我国产业布局;缩小沿 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 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设可能会淹没土地,产生大量移民;减少部分发电量。 调入区:
有利: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促进生态和环境发展;增加水资源 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有效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质问题。
不利:可能会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
(二)西气东输
1、了解天然气
活动:你熟悉天然气吗?请说说天然气的成份、天然 气的特点。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3、我国天然气的分布
新疆两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地区
4、西气东输线路 西气东输一期工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14区域的经济联系(共28张PPT)
答案:(1)B (2)C
日本
韩国 台湾 香港
东部 沿海 地区
中西 部地 区
50年代
60---70 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东亚地区工业化之初为什么都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经济发展角度总结产业转移规律。
为什么一个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移 入地变为移出地?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沿海企业向内陆迁移
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 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 科技人才联系密切 4. 合作实现相互发展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 空间
东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 时间 年际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南水北调
北京人均占有水量:300立方米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2100立方米 世界人均占有水量:7500立方米
我国产 业转移 的方式
台湾产业向 大陆 迁移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 分布
对经济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 对人文环境的
影响
影响
产 业 移 入 地
发展 中国 家或 地区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化进程
地形复杂,工程量 大,技术难度大
差
东线线路剖面图
南水北调有利影响(意义)?
资源合理配置;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促进就业。
南水北调对东部地区有什么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的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 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东线调水区:长江 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海水将会倒 灌,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 水质;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 道淤塞。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 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 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日本
韩国 台湾 香港
东部 沿海 地区
中西 部地 区
50年代
60---70 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东亚地区工业化之初为什么都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经济发展角度总结产业转移规律。
为什么一个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移 入地变为移出地?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沿海企业向内陆迁移
区域经济联系 / /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 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 科技人才联系密切 4. 合作实现相互发展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南多北少 空间
东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 时间 年际变化大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南水北调
北京人均占有水量:300立方米 我国人均占有水量:2100立方米 世界人均占有水量:7500立方米
我国产 业转移 的方式
台湾产业向 大陆 迁移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广东部分地区工业转移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 分布
对经济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 对人文环境的
影响
影响
产 业 移 入 地
发展 中国 家或 地区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化进程
地形复杂,工程量 大,技术难度大
差
东线线路剖面图
南水北调有利影响(意义)?
资源合理配置;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促进就业。
南水北调对东部地区有什么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的供水区综合效益显著,但对水源 区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东线调水区:长江 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海水将会倒 灌,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 水质;还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 道淤塞。由于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 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 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课件 (共34张PPT)
水资源
北 南 南水北调 方 方 不 有 足 余
能源资源
东 西 西电东输 部 部 西气东输 不 丰 足 富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探究调配的背景原因,即为什么调? 第二步:论证调配的可行性,即能不能调? 第三部:设计调配的方案,即如何调? 第四步:分析调配的意义,即有什么影响?
返回
1、积极意义:
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
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因水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要求 提供基本保障。 2、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于社会 稳定。 3、生态效益: 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制因缺水 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 “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时间分配上: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人口(占 全国%) 北方 44.4% 南方 50.6% 耕地 水资源总量比 (%) 重(%) 59.2% 14.7% 35.2% 80.4% 人均水资源 占有量 747立方米 3480立方米
国运盛,国威壮,资源跨区域调配忙。
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 高峡平湖,碧波荡漾;
千秋伟业,燕赵牧马饮长江; 西电东送,煤炭变电空中飞翔。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1 原因: 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2 主要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 3 意义: 距、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湘教版必修3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 (共51张PPT)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学习目标
• 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 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
• 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
成效与意义。
读一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
• 找一找:1、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 •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什么? • 3、说一说大家知道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有哪些?
知识点导航
议一议: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 的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 分布
产 业 发展 移 中国 入 家或 地 地区
产 业
移 发达 出 国家
地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经济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 对人文环境的
影响
影响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 业转移,可以加快 本国或地区的经济 结构调整,缩短产 业升级的时间,从 而加快工业化进程
(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C
【例4】 读珠江三角洲工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主要转移到_粤__东_______粤___西___等地
区,转移以_劳___动________资___源_工业为主。 粤北 密集型
国民经济收入提 高(增幅高于产 业移入地区)
练一练:
【例3】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1)~(3)题。
B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软件制造 B.玩具制造
C.汽车工业 D.石化工业
D (2)导致该产业转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学习目标
• 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 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
• 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
成效与意义。
读一读,课本第一、二自然段
• 找一找:1、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 •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什么? • 3、说一说大家知道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有哪些?
知识点导航
议一议: 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 的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 分布
产 业 发展 移 中国 入 家或 地 地区
产 业
移 发达 出 国家
地
区域经济联系 / /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经济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 对人文环境的
影响
影响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 业转移,可以加快 本国或地区的经济 结构调整,缩短产 业升级的时间,从 而加快工业化进程
(3)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 A.转移污染物 B.寻求企业发展最优区位 C.扩大企业影响力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C
【例4】 读珠江三角洲工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主要转移到_粤__东_______粤___西___等地
区,转移以_劳___动________资___源_工业为主。 粤北 密集型
国民经济收入提 高(增幅高于产 业移入地区)
练一练:
【例3】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1)~(3)题。
B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软件制造 B.玩具制造
C.汽车工业 D.石化工业
D (2)导致该产业转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高中地理同步课件14区域经济联系36张湘教版必修3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4.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前提是市场需求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liánxì) / / 自主测试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liánxì) / / 自主测试
(1)试对两调水工程(gōngchéng)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 美国加州北水南
调中线工程
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目
录
大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措施?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liánxì) / / 自主测试
对点训练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yǐngxiǎng) 读下图“东亚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2题。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1.20世纪60~80年代(niándài)初最有可能从日本、香港迁移到珠江
三、产业 (chǎnyè)转移 四、自主测试
第三页,共37页。
一、东、西部地区(dìqū)的经济 合作
第四页,共37页。
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dìqū)经济合作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新一代波音737尾翼(wěi yì),分别由我国 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
第五页,共37页。
第二十六页,共37页。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liánxì) / / 自主测试
第二十七页,共37页。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liánxì) / / 自主测试
(1)试对两调水工程(gōngchéng)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 美国加州北水南
调中线工程
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目
录
大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措施?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知识点导航
区域经济联系(liánxì) / / 自主测试
对点训练 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yǐngxiǎng) 读下图“东亚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1~2题。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1.20世纪60~80年代(niándài)初最有可能从日本、香港迁移到珠江
三、产业 (chǎnyè)转移 四、自主测试
第三页,共37页。
一、东、西部地区(dìqū)的经济 合作
第四页,共37页。
区域经济联系 / / 东西部地区(dìqū)经济合作
目 录 面 板 开 关
新一代波音737尾翼(wěi yì),分别由我国 上海、西安、沈阳三个飞机制造厂生产
第五页,共37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
__区__域_经__济__一__体__化_与_经__济__全_球__化__是当代世界经 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
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
小
大
源地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地形地势对 黄河以南需 调水线路的 动力提水,
影响 黄河以北可
顺地势北流
要穿越众多的山地,
自流供水,大大 沿途需开凿隧道或盘
节约能源
山渠道调水线路长,
工程难度大
现有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 较好,有丹江口 的配套设施 运河及沿线湖 水库可利用
泊可利用
差,可利用的 设施很少
阅读第30页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必修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
第4课
学校名称 :达旗七中
作者:孙学科
主要内容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三、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合作
阅读 第24 页材料: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思考: 1.APEC,AFTA,EU,NAFTA是什么组织? 2.波音飞机的零部件为什么来自全球各地?
有利影响
环 东线工程 境 问 中线工程 题 西线工程 采取对策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 基本相同。缓解用水短缺,保护生态环境 (因水 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提供基本保 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止因缺水造成 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 土壤次 生盐渍化
2 主要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 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 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
阅读第26页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
程
1 东线:长江下游_扬__州__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
2
提水,至天_津___,烟_台__、__威_海____地
2 中线: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丹__江__口__水__库_引水, 到__北__京_、__天__津_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省、市、区 4167KM
活动1
第28页“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将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上海市能源结构, 减轻了燃煤污染, 缓解铁路运力的紧张。
活动2
阅读P28——29的活动材料,完成活动 1、2题
西气东输对甘肃的有利影响: 1、促使与天然气有关产业的发展 2、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
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思考: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内容?
资源,能源,劳动力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
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 水资源 北
方
方
有 南水北调 不
余
足
西 能源资源 不 东
部 丰
西电东送 足 部
富 西气东输
资源跨区域调配
1 原因: 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阅读课本:
“三 产业转移”相关内容,填充下列表格
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三条通道
源地
目的地
黄河上游的水电
北线 晋、陕、内蒙的火电
京津唐地区
中线 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 长江三角洲
南线 红水河流域的水电
珠江三角洲地区
四 产业转移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2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3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但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 调水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逐渐明朗
国家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了全面的治污规 划。规划中提出了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西气东输
轮南
上 海 “斯述输稳西二指一杂①格环好资西四地往定气山五次,干低境,大气大区西供东指次过施净等污受、”气的宁气输太大淮工、优染自灵主区天、管行型河难3清点小然活0要生然兰道山河,度年洁。条性,③是产气州要、流一非、管件差属指的输、穿吕穿网常使道影。于我天往北越梁越指大用运响流国然长京“山江。-方输小-体三新 气 江 、 二 , 南便运,,次疆;三天山一水量占②便过、“角津一原网大地燃于黄青东洲和原指。,少烧开河海输地湖、黄全运,效采、、”区南五土线费率但运一川主,、越高地低高铺输次渝要同湖一原形,、设使过和是时北网,地连比管用长鄂指也地”五貌续较道,江尔将包区,越复性价投对、多上括。
3 西线:从长__江__上__游__通_天__河__、__支__流_雅__砻__江__大__渡_河__ 引水至_黄__河__上_游__
调水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 源地
长江下游 扬州江都 抽水站
加坝(162米-175 在长江上游通天 米)扩容后的丹 河、雅砻江、大 江口水利枢纽 渡河筑坝建库
可调水量
较大
西气东输对甘肃的不利影响:
①该工程对荒漠地带生态将直接破坏植被及地表 保护层,影响到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
②施工将阻碍甚至隔离南北山区动物活动的通道, 引起物种资源的流失。
③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退化, 加剧环境恶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影响区域 经济发展。
④施工将对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 地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 类型 同市场、经济同盟
2、经济全球化
含义 表现
主要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 等经济行 为在全球范围内 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 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 与重组,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交织、逐 渐融合的重要表现
1.区域经济一体化
含义
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加强经济合作,在 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 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内向 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 保护性 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
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外向 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区域经 竞争性 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
__区__域_经__济__一__体__化_与_经__济__全_球__化__是当代世界经 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
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
小
大
源地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地形地势对 黄河以南需 调水线路的 动力提水,
影响 黄河以北可
顺地势北流
要穿越众多的山地,
自流供水,大大 沿途需开凿隧道或盘
节约能源
山渠道调水线路长,
工程难度大
现有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 较好,有丹江口 的配套设施 运河及沿线湖 水库可利用
泊可利用
差,可利用的 设施很少
阅读第30页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
必修Ⅲ
第一章 区域地理与人类活动
第4课
学校名称 :达旗七中
作者:孙学科
主要内容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三、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合作
阅读 第24 页材料: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思考: 1.APEC,AFTA,EU,NAFTA是什么组织? 2.波音飞机的零部件为什么来自全球各地?
有利影响
环 东线工程 境 问 中线工程 题 西线工程 采取对策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 基本相同。缓解用水短缺,保护生态环境 (因水 量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提供基本保 障,有利于回补地下水,可有效遏止因缺水造成 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调水对长江口地区的影响;导致北方灌区 土壤次 生盐渍化
2 主要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3 意义: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 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
阅读第26页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
程
1 东线:长江下游_扬__州__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
2
提水,至天_津___,烟_台__、__威_海____地
2 中线: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丹__江__口__水__库_引水, 到__北__京_、__天__津_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省、市、区 4167KM
活动1
第28页“阅读”材料:西气东输工程将有效地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上海市能源结构, 减轻了燃煤污染, 缓解铁路运力的紧张。
活动2
阅读P28——29的活动材料,完成活动 1、2题
西气东输对甘肃的有利影响: 1、促使与天然气有关产业的发展 2、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城镇基础设施 建设
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东西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思考: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内容?
资源,能源,劳动力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
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 水资源 北
方
方
有 南水北调 不
余
足
西 能源资源 不 东
部 丰
西电东送 足 部
富 西气东输
资源跨区域调配
1 原因: 1 我国能源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2 资源短缺现象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阅读课本:
“三 产业转移”相关内容,填充下列表格
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三条通道
源地
目的地
黄河上游的水电
北线 晋、陕、内蒙的火电
京津唐地区
中线 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 长江三角洲
南线 红水河流域的水电
珠江三角洲地区
四 产业转移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1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2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3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移民问题;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目前处于规划阶段,但随着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 调水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将逐渐明朗
国家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编制了全面的治污规 划。规划中提出了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西气东输
轮南
上 海 “斯述输稳西二指一杂①格环好资西四地往定气山五次,干低境,大气大区西供东指次过施净等污受、”气的宁气输太大淮工、优染自灵主区天、管行型河难3清点小然活0要生然兰道山河,度年洁。条性,③是产气州要、流一非、管件差属指的输、穿吕穿网常使道影。于我天往北越梁越指大用运响流国然长京“山江。-方输小-体三新 气 江 、 二 , 南便运,,次疆;三天山一水量占②便过、“角津一原网大地燃于黄青东洲和原指。,少烧开河海输地湖、黄全运,效采、、”区南五土线费率但运一川主,、越高地低高铺输次渝要同湖一原形,、设使过和是时北网,地连比管用长鄂指也地”五貌续较道,江尔将包区,越复性价投对、多上括。
3 西线:从长__江__上__游__通_天__河__、__支__流_雅__砻__江__大__渡_河__ 引水至_黄__河__上_游__
调水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 源地
长江下游 扬州江都 抽水站
加坝(162米-175 在长江上游通天 米)扩容后的丹 河、雅砻江、大 江口水利枢纽 渡河筑坝建库
可调水量
较大
西气东输对甘肃的不利影响:
①该工程对荒漠地带生态将直接破坏植被及地表 保护层,影响到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
②施工将阻碍甚至隔离南北山区动物活动的通道, 引起物种资源的流失。
③造成施工带内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退化, 加剧环境恶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影响区域 经济发展。
④施工将对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 地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 类型 同市场、经济同盟
2、经济全球化
含义 表现
主要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 等经济行 为在全球范围内 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 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 与重组,它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交织、逐 渐融合的重要表现
1.区域经济一体化
含义
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加强经济合作,在 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 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内向 在区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 保护性 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
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外向 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区域经 竞争性 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