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单极子的研究进展及对磁学理论的影响
磁单极子如果存在对电磁理论的影响

普物2调研报告:磁单极子(如果存在)对电磁理论的影响首先,磁单极子在现有的理论上是完全能够存在的,并且是应该存在的。
有以下三点依据:1、电与磁的对称性要求磁单极子存在在经典电磁理论中,电与磁并不处于完全等价的地位,这让很多物理学家很不满意,因此试图找出磁单极子让电磁完全对称,保证物理学世界的“对称美”;(本人认为这条依据比较扯淡);2、狄拉克的假说狄拉克在分析了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的不确定性后,指出理论允许磁单极子的单独存在,认为磁荷量和电荷量的关系为qghc =n2,(n=1,2,3…),指出g是量子化的,由此解释了q的量子化;3、大统一理论允许存在磁单极子大爆炸宇宙中,由于宇宙的不断降温,对称性降低,会使几何结构带来一系列拓补性的缺陷,这缺陷结构使得磁单极子产生成为可能,并且丰度还很大,达到了质子丰度的级别。
研究、寻找现状:1、人们对地球上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采样分析,试图寻找磁单极子存在的痕迹;但80多年了一无所获;2、根据磁单极子理论,由于μ0与ε0相差达五个数量级,因而认为磁单极子结合会非常紧密,因此科学家运用高能加速器进行轰击试图寻找到磁单极子,但仍是没有发现;1、3、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高空气球实验和198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超导线圈实验均观测到了与磁单极子存在相符的实验现象,但是自此以后类似的实验就未能再被重复。
磁单极子存在对电磁理论的影响:我认为,其对电磁理论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若磁单极子存在,由于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那么相应的,运动磁荷也会能产生电场。
总所周知,电荷的运动产生电流,那么正负磁荷的运动也能产生“磁流”,并可能会在某种导线上传导,此时,会产生“磁流的电效应”,即磁流周围产生电场,这就会有磁流的毕-萨-拉定律,可以计算磁流导线周围的电场强度;2、由于正负电荷是分开的,电场线是不闭合的,因此有电荷存在的静电场是有源场,即∫∫E•d S=Σq/ε0,不等于0;若是存在磁单极子,那么正负磁荷也是分开的,磁场线也是不闭合的,因此静磁场也是有源场,∫∫B•d S也不为0;3、由于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的环量为0,因此静电场是无旋场;而静磁场是有旋场。
磁单极子及磁洛伦兹力的探讨课件

当磁单极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时,其产生的磁场与普通磁铁产
生的磁场相同。
04
磁单极子与磁洛伦兹力的实 验验证
实验设计思路
建立磁场模型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为了验证磁单极子和磁洛伦兹力的存在, 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磁场模型,以便进行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根据磁场模型的要求,选择具有磁性的材 料作为实验对象,如铁、钴、镍等。
03
磁单极子与磁洛伦兹力的关 系
磁单极子产生的磁场
磁单极子具有正负极性,能够产生磁场。
磁单极子的磁场分布与普通磁铁的磁场分布不同,其磁场线呈闭合曲线,没有N极 和S极的分离。
磁单极子的磁场强度与普通磁铁的磁场强度相同,均由磁单极子的磁荷量决定。
磁单极子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
磁单极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 的作用,该力的大小与磁单极子 的磁荷量、磁场强度以及磁场的
磁单极子及磁洛伦兹力的探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磁单极子简介 • 磁洛伦兹力概述 • 磁单极子与磁洛伦兹力的关系 • 磁单极子与磁洛伦兹力的实验验证 •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磁单极子简介
磁单极子的定义
01
磁单极子是指只具有N极或S极单 一磁极的磁性物质。
02
与常规的磁铁不同,磁单极子具 有长程的磁场,其磁力线呈闭合 曲线,因此不存在磁场消失的问 题。
确导向和控制。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1 2
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望发现具有优异 磁性能的新型材料,为磁单极子和磁洛伦兹力的 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平台。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更深入地 理解磁单极子和磁洛伦兹力的行为和机制。
磁单极子的历程及对磁学理论的影响

超弦理论认为 自然界中的各种不 同粒子都是弦的不 同振动模式,比传 统的量子场论更具 预言能力。
从事超弦理论研究的物理学家普遍感到,他 们正处在一个与20 年代建立量子理论前夕非常 类似的年代,建立一个完整的M 理论和统一理论 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是最 有希望取得大统一成功的理论。
1. 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 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
磁单极子问题与物质磁性的来源、电磁现象的对称性、 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等有关。如果磁单极子 确实存在,电荷的量子化就能得到合理解释,现有的电动 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
磁单极子问题与宇宙极早 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 论等有关,磁单极子的引出对 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 组成、轻子和夸克对称等难题 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物理学 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也将有 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 和发展的认识会再深入一步。
谢谢!!!
1982年2月1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布拉斯•卡布雷拉宣布 他利用高灵敏度和高磁屏蔽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式磁强计进行磁单 极子的探测但是未能再观测到磁单极子。
寻找磁单极子的过程中也有的科学家提交了乐 观的实验报告
2004年12月,一组来自中国、日本、瑞士的科学家,报告 了发现磁单极子存在的间接证据。他们在铁磁晶体中观察到两 个反常霍尔效应,为只有假设存在磁单极子才能解释,这种现 象是磁单极子存在的“指纹”。
在2009年《科学》杂志中,法国物理学家在对一种名为 自旋冰的奇特晶体物质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真实凝聚态物质 中存在的类似磁单极子的准粒子。它证明了磁单极存在使得 一般看来,磁的来源总是同 麦克斯韦方程具有更 电相关的,即由电的运动产生磁 加对称的形式,而且 场,而且产生生物质磁性的磁矩 磁荷和电荷一样遵守 也是同自旋和电荷相联系的。这 守恒定律 样磁矩的两个磁极(便是不能分开 和分离存在的。这同物质的电性 是很不相同的。因为电性中既有 D 电矩的存在,也有分开的正电荷 和负电荷的存在。这样就造成了 B m 磁和电的不对称,使描述电磁现 象的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也显得 E B J m t 不对称,例如电通密度的散度为 D 电荷密度,而磁通密度的散度却 H Jm t 为零,因为只有磁矩,没有分离 的磁极。
磁单极子进展概述

磁单极子进展概述
质子磁单极子是量子力学的重要范例,它表示一个自旋子与另一个自旋子的结
合系统。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质子磁单极子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一方面,在精密测量方面,研究者们利用磁共振技术,详细研究了质子磁单极
子物理性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测量结果,例如,甘拜因偏折,曲线分裂等。
另一方面,由于原子磁单极子系统能够实现对二维图形的编程,研究人员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实现了许多有趣的控制。
此外,其他物理量子性质也被详细研究,包括磁振子定位、多原子关联态与基态预示等。
未来,随着精密度的提高,质子磁单极子可能会成为发展量子计算机的重要元件,对实现量子密码保护和解密操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信质子磁单极子的研究将持续进展。
总之,近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证明,质子磁单极子研究具有重要的前景和应用
价值,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为此领域努力,加快其发展。
磁单极子文档

磁单极子1. 引言磁单极子是指只有北极或南极的磁荷。
与电荷有正负之分不同,磁荷只存在单个的北或南极。
磁单极子自19世纪初被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磁单极子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2. 磁单极子的概念磁单极子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伯恩特(P.W. Dirac)在1931年提出。
他认为,如果存在独立的磁单极子,那么磁感线的起点和终点将不再相同,从而违背了传统的磁感线闭合回路的原理。
磁单极子的存在将会对电磁学理论和应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然而,尽管一些科学家曾经希望发现磁单极子,但至今为止还没有被观察到确凿的实验证据。
物理学理论中并未明确证明磁单极子的存在。
但尽管实验证据暂时缺失,研究者们仍持续致力于磁单极子的研究。
3. 磁单极子的性质3.1 基本性质磁单极子是一种类似于磁针的物体,它们具有自身的磁矩。
磁单极子可以感应产生磁场,与磁场之间可以相互作用。
然而,与电荷不同,磁单极子的磁荷总和恒为零。
3.2 磁单极子的磁场分布虽然尚未观测到独立的磁单极子,但研究表明,如果存在磁单极子,其磁场分布将呈现球对称性。
不同于电荷形成的电场分布,磁单极子的磁场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特征。
3.3 磁单极子的量子化与电荷量的量子化规律不同,磁单极子的磁荷量是连续的,没有量子化的特性。
这意味着,如果存在磁单极子,磁荷可取任意实数值,而不受量子化的限制。
4. 磁单极子的应用虽然磁单极子尚未被观察到,但科学家们仍然探索其潜在的应用领域。
4.1 量子计算磁单极子可以作为量子比特的载体,用于量子计算。
与传统的基于电荷的量子比特不同,基于磁单极子的量子比特可以克服一些电荷比特上的限制,从而可能实现更强大的量子计算能力。
4.2 磁单极子传感器磁单极子的特殊性质使其有望应用于磁场传感器的领域。
由于磁单极子独特的磁场分布特征,磁单极子传感器可能能够实现更高灵敏度、更广泛的测量范围,在磁场测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在物理学的广袤领域中,磁单极子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概念。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磁现象,往往都是由磁偶极子产生的,比如磁铁总是有南北两极。
然而,磁单极子——即孤立的、只有一个磁极(北极或南极)的粒子,其存在与否一直是科学界长期探讨的问题。
要探讨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首先得回顾一下电磁学的基本理论。
麦克斯韦方程组完美地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行为,但在这些方程中,电和磁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对称的。
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极总是成对出现。
这就引发了一个思考:如果自然界是高度对称和优美的,那么磁单极子是否也应该存在,以使得电磁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更完美的对称?从理论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些大统一理论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大统一理论试图将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在一个框架下。
在这些理论中,磁单极子的出现与早期宇宙的相变过程有关。
据说在宇宙诞生的极早期,温度极高,各种相互作用是统一的。
随着宇宙的冷却和膨胀,发生了一系列的相变,就有可能产生磁单极子。
然而,尽管有理论的支持,实验上却一直没有确凿的发现。
这使得磁单极子的存在仍然处于假说的阶段。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寻找的努力。
在实验方面,人们设计了各种精密的实验装置来探测磁单极子。
比如,利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来检测极其微弱的磁信号,或者在高能加速器实验中寻找可能产生的磁单极子。
那么,如果磁单极子真的被发现存在,它将具有极其重大的物理意义。
首先,磁单极子的存在将完善我们对电磁学的理解。
电磁学理论将会得到修正和扩展,使其更加对称和优美。
这将不仅仅是对现有理论的小修小补,而是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可能会引导我们发展出全新的电磁学理论。
其次,它对于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磁单极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物质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的奥秘。
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基本粒子,与已知的粒子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我们对粒子世界的认识。
磁单极子的搜索与研究

磁单极子的搜索与研究磁单极子是指只有一个极性的磁性粒子,与普通的磁铁不同,普通的磁铁是由南北两极组成。
尽管在理论物理中,磁单极子早在1931年由理查德·费曼和其他科学家提出,但至今仍未在实验中被发现。
因此,磁单极子的研究不仅是物理学的一项挑战,也引起了多个领域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包括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宇宙学等。
磁单极子的理论基础磁单极子的概念在经典电磁学中,磁场由电流产生,并伴随永远存在的南北极对。
2009年,物理学家们提出量子色动力学(QCD)模型,为磁单极子的存在提供了新的支持。
在这个模型中,可以想象到原本由多个夸克产生的复合粒子,可以将其扩展为单个具有单一磁性极性的粒子。
参与者与基本粒子在研究磁单极子的过程中,各种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它们可能的关联。
包括但不限于光子、胶子、电子和夸克等。
由于磁单极子很可能与这些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有关,因此对它们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唯一性与对称性如此独特的单极状态会引发众多物理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基于一些深层次的对称性原理探讨,例如醉汉对称性和U(1)对称性(电荷守恒),它们在粒子物理和弦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理论认为,在大统一理论(GUT)框架下,磁单极子的出现只是一种量子纠缠和对称性破缺的结果。
磁单极子的实验搜索磁单极子的预测尽管在理论上有许多支持磁单极子的论据,但迄今为止,并没有直接的实验证据来证实其存在。
最早的磁单极遍布工作的尝试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后许多研究工作为寻找这些神秘粒子而努力。
研究者们通过构建强大的加速器设施,对可能的衰变过程进行模拟与观测,以期捕获它们。
加速器实验高能物理实验,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为寻找磁单极子提供了优越的平台。
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些具体的实验例程,试图在碰撞过程中生产出磁单极子。
例如,有学者探讨了将现有粒子转化成具有不同相互作用性质的新型粒子的可能性,从而生成磁单极子的候选者。
天文观测除了加速器实验外,一些新兴领域正在利用天文观测技巧来寻找原料。
磁单极子如果存在对电磁理论的影响

磁单极子如果存在对电磁理论的影响磁单极子是一种假设存在的磁场源,它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电荷,而电荷是电场的源。
磁单极子的存在对电磁理论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磁单极子对电磁理论的影响。
在传统的电磁理论中,磁场是由电流所产生的。
根据安培定律,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一个闭合的磁场回路。
而磁单极子的存在意味着磁场可以由单独的磁性粒子产生,就像电场可以由单个电荷产生一样。
这一假设被提出后,人们开始研究磁单极子对电磁理论的影响。
首先,磁单极子的存在改变了电磁场的对称性。
在 Maxwell 方程组被归纳为一个更为对称的形式之前,电磁理论的一大困扰就是其对称性的不完全。
正常情况下,磁场旋度为零,即无法找到类似于电荷的源来产生磁场。
然而,如果磁单极子随电荷一起存在,磁场一样可以由单极子产生,从而使电磁场的对称性得以完善。
其次,磁单极子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电磁理论中,电磁波是由霍兹(Hertz)发现的,它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共同组成。
然而,如果存在磁单极子,根据洛伦兹力的作用原理,当电磁波经过磁单极子时,会发生一种相互作用,使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引入磁单极子-电荷耦合项来实现,从而改变了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性质。
再次,磁单极子的存在对于电磁场的量子化具有重要影响。
电磁场的量子化是量子电动力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电子、光子等粒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在标准的量子电动力学中,电荷的量子化被广泛接受,但磁单极子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如果磁单极子存在,那么量子电动力学的形式将得到修改,新的基本粒子和自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产生。
最后,磁单极子的存在可能导致磁场的各种有趣现象。
例如,根据磁单极子-电荷相互作用定律,当磁单极子与电荷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发生类似于电荷之间的库仑力的作用。
这可能会带来全新的磁学现象和应用,如磁单极子存储器和磁单极子逻辑门等。
总的来说,磁单极子的存在对电磁理论产生了诸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单极子的研究进展及对磁学理论的影响
摘要:自从磁单极子的概念被狄拉克提出来,就一直被物理学家高度的关注着,虽然大家都在努力的寻找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它们存在的确切证据,最近,一些凝聚态物理学家声称在动量空间及自旋冰材料中找到了磁单极子存在的确切证据,并通过磁单极子的集体激发行为解释了一些新颖的物理现象,给磁单极子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文章里面主要介绍了一下磁单极子至提出以来的研究进程,简要说明了一下最新的进展。
然后又对磁单极子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做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磁单极子;自旋冰;麦克斯韦方程组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magnetic monopoles was picked up by Dila Curtis, it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physicist. We had been tried to find out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of their existence, but we had not found them, most recently, a number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laimed that they had found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of magnetic monopoles’ existence in the momentum space and spin ice materials. They also explained some of the novel physical phenomena which brought a new dawn to the study of the magnetic monopole. In the article I will describe the study process of magnetic monopole. Then I will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about the latest progress. At last I will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netic monopole and its significance.
Keywords:magnetic monopole;spin ice;Maxwell equation group
1 磁单极子的研究进程
1931年,狄拉克第一次从理论上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他认为磁单极子是仅带有北极或南极的磁性粒子,就像单独存在的正(负)电荷一样。
他的这个预言使得不少物理学家用各种方法去寻找磁单极子,科学家们曾试图在宇宙射线、陨石、月球尘埃及火星土壤中寻找磁单极子存在的痕迹,也曾使用高速加速器进行过许多实验,但是都未能找到磁单极子,这使得一些科学家开始怀疑磁单极子是否真的存在。
但是在1975年,美国的科学家在高空气球上探测宇宙射线时,意外的发现了一条单轨迹。
经多方的分析认为这条轨迹很可能是磁单极子留下的痕迹,并且这种磁单极子的磁荷约等于137e,质量比200个质子还要大。
但是没有过多久,又有人给出了其他的可能解释,他认为这条所谓磁单极子留下的轨迹同样可以由铂核分裂成锇核然后再变成钽核获得,所以这个关于磁单极子的探测结果并未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承认。
1982年2月1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布拉斯·卡布雷拉宣布他利用高灵敏度和高磁屏蔽的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式磁强计进行磁单极子的探测,进行了长达151天的日夜不停的磁单极子探测,仅有一次观测结果经仔细分析研究,排除了多种干扰,认为是一次磁单极子事例,但是后来虽然经过多次重复探测,并且改进和增大了测量装置,提高了测量灵敏度,但是都未能再观测到磁单极子。
科学实验必须能经得起多次的重复,所以,仅有这一事例还不能证实磁单极子的存在。
对于磁单极子的存在性一直是科学界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科学家通过各种方式都无法发现这种物质,致使很多科学家认为磁单极子根本不存在。
不过最近一些凝聚态的物理学家在动量空间及凝聚态物质自旋冰中已经找到了磁单极子存在
的确切证据。
2002-2003年,方忠等人声称找到了动量空间中磁单极子存在的直接证据,他们详细分析了动量空间的势能奇点, 认为它们实质上相当于倒格子空间的某种磁单极子, 这种
磁单极子具有很低的能量(约0. 1~1. 0 eV ). 正是由于这些动量空间磁单极子的存在,导致其反常霍尔系数与晶体的磁化强度成非线性关系。
在动量空间中,磁单极子的存在使得反常霍尔效应得到了完美的解释,同样,反常霍尔效应也直接证明了磁单极子在动量空间的存在性。
在2009年《科学》杂志中,法国物理学家在对一种名为自旋冰的奇特晶体物质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真实凝聚态物质中存在的类似磁单极子的准粒子。
它证明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单极子只存在于钬钛酸盐和镝钛酸盐这类自旋冰物质中。
在自旋冰中, 旋转的磁性钬离子或镝离子位于金字塔或四面体的四个顶角。
在低温下, 每个四面体里有两个离子的北极向内指向中心, 另两个离子北极向外指。
翻转就会产生不平衡四面体。
翻转更多的自旋指向, 不平衡的四面体就会独立移动。
图1所示的自旋链的末端就是所谓的磁单极子。
图1 一对被分开的磁单极子(大的红蓝球)示意图
磁单极子之间由翻转的偶极子组成的一条链(狄拉克弦)已经用白色粗线突出,并且画出了磁单极子磁场的磁力线.
Morris等人对自旋冰材料进行了中子散射研究, 他们发现这种材料中的磁矩已经被重排成了一些类似于狄拉克弦的东西, 即体系中的偶极子(自旋)通过自身有序排列, 首尾相接形成一根根扭曲的细管或弦。
这些相互交错扭曲的细管(狄拉克弦)也可以被形象地描述成所谓的自旋面条。
(如图2 )
图2自旋面条( sp in- spaghetti) 示意图(图片摘自Sc i
ence Da ily, Sep. 4, 2009, 彩色仅在电子版可见. )
2 磁单极子的研究意义
一般看来,磁的来源总是同电相关的,即由电的运动(电流)产生磁场,而且产生生物质磁性的磁矩也是同自旋和电荷相联系的。
这样磁矩的两个磁极(北极和南极,或称正磁极和负磁极)便是不能分开和分离存在的。
这同物质的电性是很不相同的。
因为电性中既有电矩(带有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存在,也有分开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存在。
这样就造成了磁和电的不对称,使描述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也显得不对称,例如电通密度的散度为电荷密度,而磁通密度的散度却为零(0),因为只有磁矩,没有分离的磁荷(磁极)。
磁单极子的存在使得麦克斯韦方程具有更加对称的形式,而且磁荷和电荷一样遵守守恒定律。
对于磁单极子的强度, 经过一些物理学家的讨论得知,用磁场强度H 来定义要比用B 定义磁单极子强度的电磁理论具有更好的对称性。
采用H 来定义磁单极子强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ρ=∙∇D
m B ρ=∙∇
m J t B E -∂∂-
=⨯∇ J m t
D H -∂∂=⨯∇ 除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将会变得完美对称外,电动力学及量子力学也将会作出必要的修改;此外,电荷量子化现象将从理论上得到很好的解释;它也将给天体物理和高能物理提出一些新的课题,人类对宇宙起源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将进一步深入。
3 总结
磁单极子至提出以来,不论是在实验方面还是从理论出发,科学家们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仍未真正找到这一颗神秘的粒子。
有些科学家们经讨论研究解释说明这种粒子如此难找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磁单极子的质量远远超出了现在加速器所能得到的范围,并且宇宙的不断膨胀把大爆炸可能产生的磁单极子大大稀释了,这又极大的增加了磁单极子的捕获难度。
但是磁单极子的存在以及其集体激发行为已经成为解决一系列重大物理问题的必然要求。
此外,磁单极子的存在对电磁理论、天文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础理论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仍然值得物理学家们不遗余力地去寻找他们。
参考文献:
[1] 刘光华,邓小燕.《磁单极子进展概述》.大学物理,2010,29(11)
[2] 李国栋.《磁单极子研究的科学意义》.物理通报,1999年第3期
[3] 树华.《磁单极子找到了吗?》.物理,2004年第2期
[4] 《前沿动态》.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12( 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