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题
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历史答案
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A D C B D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B A C D B【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云南地区出现了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作物,这表明中华早期文明南北之间存在一定交流,故选B项;材料无从体现阶级分化、农业种植水平和多元一体特征,故排除A、C、D三项。
2.根据材料可知,汉朝在云南设有专门传递文书的机构,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交通道路建设、边疆民族政策和社会基层治理,故排除A、B、D三项。
3.根据材料可知,白居易盛赞京都样式的胡麻饼香脆可口,这种来自西域的美食在长安深受喜爱,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朝包容的社会风气下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交融,故选A项;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权建设,排除C项;“中外文化交流”与材料不匹配,排除D项。
4.根据材料可知,周敦颐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佛道思想,将宋代儒学进行发展,故选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侧重讲的是道德修养,排除C项;“知行合一”是心学的主张,排除D项。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实用性的科技著作,这些著作主要服务于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故选D项;《本草纲目》没有体现以农为本的思想观念,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从侧面反映君权强化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C项是这些著作的特征,不是侧面反映的内容,故排除。
6.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额一度上升,但此后却多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抵制性,故选C项;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没有诞生,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于1951年爆发,排除D项。
2023届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 B A C B C A D A D A 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 C C A B A C B D A D C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 D A C A B B D A C A【解析】1.从表中数据得出四大部门中2018~2050年用电量预测变幅最小的是居民部门。
故选D。
2.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加坡交通部门预测用电量显著增大,最可能是电能车逐步代替燃油车,增加了交通用电量。
公共交通出行增加,甚至可能会减少用电量。
从新加坡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居民通勤距离和私家车数量未来都不会显著增加,不是预测用电量变化显著的主要原因。
故选B。
3.中国修建“两洋铁路”,目的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打造中国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增强中国在南美洲的贸易安全性。
促进工程技术创新是修建“两洋铁路”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并不是目的。
故选A。
4.铁路沿途穿越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热带及高原山地气候区,天气条件恶劣多变;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分明,降水季节变化大,自然灾害较多;很少有大面积高寒缺氧的区域。
故选C。
5.促进秘鲁和巴西的铁、铜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外运,促进两国天然橡胶、咖啡、甘蔗等农产品的出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都属于修建“两洋铁路”产生的经济效益。
产生的主要社会效益是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故选B。
6.根据图中分水岭考察点的位置及等高线信息可知,考察点的地形为鞍部,其海拔1200<h<1220米。
故选C。
7.地下水位需高于泉水面,才能有泉水出露,根据甲乙处的泉水分布海拔,可推断甲处地下水位高于乙处。
松柏山水库相较于甲泉处,地势较低,无法补给甲泉。
乙泉地势高于河流,不受河流补给。
故选A。
8.根据经纬度、等高线和石灰岩出露等信息,可判断该地属于云贵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
2023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除了《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这两首写到商周祖. 先降生时略有神话色彩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
这体现了《诗经》A.浪漫主义的时代特色B.家国统一的认识观C.以人为本的民族心理D.世俗化的审美趣味25.汉代到清代,中国城市基本是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城市是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也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所在。
这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体现礼法结合特点B.受士大夫传统观念影响C.主要发挥政治功能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26.宋代建立以各级官吏为主导、社会民众力量为辅助的疫病防治体系。
各级官府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赈济措施,另一方面将新医药学知识应用于疫病防治,采取了派医诊治、施散药品、建立医院、隔离病人、掩埋尸体等措施。
据此可知,宋代瘟疫防治A.社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B.重视防疫方法创新与运用C.受到儒学礼乐思想影响D.自然灾害频发推动其发展27.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清发展,逐渐成熟,并-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南方开发B.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C.聚族而居,族产共享D.传统儒家思想的推动28.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受到“大- -统”观念指导B.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D.助推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29.明末清初张履祥设计了一-种土地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 -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可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历史试卷(扫描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解析】24.“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这是历史事实;“台湾府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台湾地区的开发”这段文字是历史解释,故C项正确。
25.材料主要讲述“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可见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故B项正确。
26.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终身;官僚政治中,中央与地方官员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故D项正确。
27.材料主张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体现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尊崇,故A项正确。
28.材料反映《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到《马关条约》四口开埠,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故C项正确。
29.“第一次现代化努力”指洋务运动,故D项正确。
30.对于共产党人的这一初心与宗旨,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形象地将之称为“为什么人”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故B项正确。
31.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使中非合作发展有了可能,中非关系的主要战略结合点为合作发展的共识,故B项正确。
3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这反映了财产等级制引入政治生活,故A项正确。
33.《谷物法案》藉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
它规定了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
其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故A项正确。
34.“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即1928年,出现“出口减少”和“供应不足”的情况,推动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故C项正确。
35.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
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有5个明显不同的特征:经济主体交往不同,新经济趋向全球一体化;交换方式不同,它以电子商务为主要交换手段;生产方式不同,它以集约型为主;增长动力不同,它以高科技、信息为增长原动力;资源是共享的,它对人类供给是无限的。
云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史传说中,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部分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伟大发明,如衣服、文字、舟车、历法、蚕丝等都归功于黄帝。
这表明()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根基C.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文明中心D.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基本具备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应付大规模而又频繁的战争,既需要一支可以直接调遣的庞大常备军,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以便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
就此分析各国最有可能()A.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号令天下B.改革税制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C.实行军功爵制打破旧贵族特权D.建立以国君为首的中央集权制3.下表为《史记》中关于秦王子婴身份的部分记载。
由此可见()记载出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高立二世兄子婴《史记·六国年表》高(赵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史记·李斯列传》A.《史记》有意混淆子婴的身份B.本纪作为《史记》主体最为可信C.秦朝宗法血缘关系等级森严D.使用史料时要谨慎对待和考证4.《元史·刑法志》载:“米粮军器等,不得私贩下海”。
但当时“广州官民于乡村籴(买)米伯(百)硕(石)、阡(千)硕至万硕者,往往搬运前去(越南)占城诸番出粜(售),营求厚利”。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答案D 项错误,应选 A。
25.根据材料信息,户籍类型和赋役种类繁多,必须有众多机关人员和强大管理制度及执行力来完成,其他答案没有合理性,应选 D。
26.根据两段材料信息都提到对民众的怜悯和担忧,所以 B 项正确。
27.根据材料信息,除了贡道的严格规定,还有贡期、贡品数量品种的规定,因此 A 正确;C、D两项结论表达不完整,B 项无法反映,均排除。
28.根据材料信息,载泽认同英国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 项正确,其他答案和材料表达无关。
29.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期滇西对外贸易不属于长途贩运,也达不到种类繁多和开展迅速,应选 A。
30.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之前,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并没有彻底解决阶级矛盾,和整风运动无关,所以 A、B、D 错误,应选 C。
31.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1954 年处于“一五〞方案和三大改造时期,宣传画也没有特指女性诉求和青年的主导力量,所以 A、B、D 错误,应选 C。
32.根据材料信息解读成心伤人肢体要承受同样的伤害,伤害被保护者要被地下神诅咒,所以还带有浓厚的世俗宗教色彩,其他答案和材料无关,应选 B。
3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清教徒除了主张节省还提出民族特色,反映了英国清教徒的宗教改革主张,是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开展的表达,B、C 两项的时间不对,应选 D。
34.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以普鲁士和皇帝为权力核心是因为统一道路是普鲁士领导的王朝战争完成的,所以 A 项正确。
35.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浮世绘版画属于民间世俗画,影响了印象画派,所以 B、C 错误,D 项时间因果关系错误,应选 A。
41.〔25 分〕〔1〕〔14 分〕特点:中国: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有专门的礼仪、机构和制度;给予精神慰问、物质奖励、赋税减免、刑法减免的措施;形成社会尊老养老的气氛。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二)(含解析)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商周时期《礼记·王制)载:“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一制度的建设有利于A.确立嫡长子继承制B.巩固宗法等级观念C完善祭祀仪式 D.消除贵族之间的斗争25.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
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
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原因是A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26.明清时期,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该材料表明A明清时期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B.明清时期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C明清时期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 D.明清时期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2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到:“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
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清政府坚决反对与日本交战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中国民众根本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D.体现了当时中国民族国家观念不明确28.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3月颁布了《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商人通例》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
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这反映了当时A北洋军阀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B.《临时约法)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杜会经济的主导地位29.陈旭麓认为:“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存在明显的偏向:这平“偏向”主要表现在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坚决批判专制独裁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30.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民间方言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2024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适应性月考(九)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3分)C 【解析】于文无据,材料对此现象并无评判。
2.(3分)B 【解析】A项,“细节频次的调节”错,应该是“高密度的细节”;C项,“细节的密度”错,体现的是细节的频次;D项,依据原文“也许一个细节单元就是整个艺术世界”,并不能得到“到时用多个细节单元来写小说已无意义”的结论。
3.(3分)B 【解析】“作者举此例意在肯定金圣叹见解独到”错。
4.(4分)①为小说情节服务。
②大量细节摆脱了叙事的束缚,成为小说主体。
(每点2分)5.(5分)①高频次细节。
②体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和穿透力。
③细腻展示了祥林嫂内心的悲痛、绝望。
(第①点2分,第②和第③点答出一处2分,答出两处3分)6.(3分)A 【解析】“出于对林则徐的惧怕,他们不得不……”理解错。
7.(3分)A 【解析】“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错。
8.(5分)①刚开始接下刺杀“任务”时,一心只认钱,毫无忌惮,嚣张自负。
②看到贩卖鸦片的商人冯安刚被果断斩首后,有所畏惧。
③闯入林则徐下榻的院子准备动手,为林则徐的禁烟决心和英雄气概所震撼,内心震动,放弃刺杀。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9.(6分)①通过两条线索展开叙事,互为映照,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有条理。
②两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正与邪之间的较量,暗示了林则徐面临的禁烟形势严峻,充满挑战和危险。
③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写出了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和胆识,突出其英雄气概。
(每点2分)10.(3分)CEH(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11.(3分)A 【解析】“何竟日默默在此”中的“竟”指从头到尾。
12.(3分)D 【解析】“一年后”错,“秩满”指任期满。
13.(8分)(1)(4分)自己取了两个大瓜来赔偿,又欺骗恶少,把孩子留给他,用来赔偿他以前丢失的瓜。
(“以”“绐”“偿”“者”各1分)(2)(4分)于是上疏给皇上说明这是荒诞的事,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了。
(“乃”“白”“妄”“寝”各1分)14.(3分)①王继将查问太仓获得的十万余款上缴国家,而非依从惯例与同事中官平分。
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云南版)-答案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0页)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 C A A CBCD B D A B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 D C B D C A C D D C D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 C C C A B D D A B B 【解析】1.硅在自然界岩石中广泛分布;芯片应用范围广,美国没有在本土生产并不是因为海外产能过剩;芯片制造难度大、投资大、制造门槛高,但这并不是美国长期采用“海外制造”的原因;设计部分属于芯片产业的上游,利润高,所以是美国长期发展芯片设计的原因。
故选A 。
2.T 公司作为芯片制造龙头企业,全球市场份额高,不会因生产地改变而明显影响销售范围;T 公司是带着技术和设备到美国建厂,并不会到了美国就技术进步和产量快速攀升;芯片制造行业虽然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属于高薪行业,美国平均收入也高于台湾,赴美建厂的劳动力成本会增加。
故选C 。
3.芯片附加值高且质量体积小,运费占比极小,①错误;芯片制造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有限,②错误;美国因劳动力成本及全球化等原因,大量产业空心化,制造业外流,T 公司赴美建厂可以促进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③正确;T 公司赴美建厂有助于完善美国芯片产业链,④正确。
故选A 。
4.因图像反映的是某城市主城区的人口活动热力图,9:00为工作时段,且与城市人口活动中热区相比,面积较小,说明此时人口大量聚集在城市中心附近的商务办公地。
故选A 。
5.据图可知,城市活动中热区面积在18:00~21:00为一天中的第二个峰值范围,且面积较大,可推测晚间活动空间分散;这个时段中热区峰值不是旅游活动与道路拥堵导致,人口流动方向也不一致。
故选C 。
6.由图可知,呼和浩特气压升高、风力减弱;贵阳风力没有增强,位于冷锋锋后,天气不会转晴;南宁风向没有变化;北京气压升高。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2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4.公元前594年,鲁宣公推行“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该方法A.确立了古代的赋税制度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C.提升了鲁国霸主的实力D.标志着井田制彻底崩溃瓦解25.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西域,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
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设立西域都护府最重要的影响是A.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B.促进了民族团结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强化了中央集权26.唐代有浓厚的尚武风气,任侠尚义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帝王也崇义尚侠,对侠义精神颂扬,甚至诗人也受尚武风气熏陶,投笔从戎,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此可知,唐代A.政策因素制约思想发展 B.开放文化推动文学创作C.时代风尚体现时代精神 D.皇室喜好决定社会风气27宋神宗年间,吕大均制定了中国最早的乡约―《吕氏乡约》,该乡约提倡礼俗相交、患难相恤、道德规劝。
在陕西推行后,“关中风俗为之一变”,实现了社会的移风易俗、明礼劝善。
这一现象说明A.儒学道德教化功能的体现B.儒学提倡入世思想C.理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D.理学思想的多元化28.明正德时期,徽州出现了外出经商的热潮,弘治以前“读书力田,间事商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而经商的丰厚利润也让一些士大夫纷纷出外经商,“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
这表明A.封建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经济影响观念转变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经世致用思想逐渐盛行29.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第5条规定:“广州等五港口均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地势,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
”此后,上海于1845年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租界―英租界。
2023届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2023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召公为了辅佐周王,派其长子克代为封侯。
如堇鼎记录了燕侯派遣使者献物于召公,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
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初期()A.统治秩序较为稳定B.移民实边得以落实C.燕国国君权力较大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A【解析】据材料“如堇鼎记录了燕侯派遣使者献物于召公,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可知西周初期的分封制有利于明确诸侯与天子之间的统治关系,明确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有利于维系西周初年的统治稳定,故选A项;“封召公于北燕”说明燕侯与天子分封等级关系,不属于移民戍边的范畴,排除B项;“燕侯旨鼎记述了燕侯亲往宗周见事的史实”说明当时燕国国君对天子的统治极为诚恳,所以主动朝觐天子,遵从诸侯与天子之间的义务,排除C项;燕国与宗周均位于北方地区,不存在南北文化交流,排除D项。
2.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
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A.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B.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答案】D【解析】据材料“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可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塑造了皇帝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祖先,将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为一体,体现了同源同祖的观念,故选D项;“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说明司马迁特别强调不同民族之间对华夏文化共同的认同感,排除A项;华夷观念持续到晚清时期才逐渐被摒弃,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华夏认同观念,不涉及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排除C项。
3.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有学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十)历史试题(解析版)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记载了“夫卖庸而播种者,主人费家而美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非爱主人也”,“庸”在这里为雇佣之“佣”,庸客是有人身自由的农业无产者。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分封制走向瓦解B.井田制遭到破坏C.国家政局动荡的现实D.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
根据材料“夫卖庸而播种者,主人费家而美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非爱主人也”可知,当时有出卖劳动力的雇农,庸客实际是小农分化后的产物,这说明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渐瓦解,B项正确;分封制瓦A项;材料并未强调国家政局动荡的现实,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于农业、商业的态度和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项。
2.如图是出土的西汉早期半两钱铸造模具分布示意图(▲为模具分布所在),据图可推知当时()A.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水平高B.全国的货币流通范围有限C.南方商品经济严重衰退D.地方郡国割据势力强大【答案】A【解析】时空是:西汉时期的中国。
据图可知西汉早期的半两钱钱范以及铸钱遗址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黄河流域,正好与当时主要的经济中心相关,说明铸币业与城市的商品经济水平相挂钩,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半两钱铸造模具分布,无法体现全国的货币流通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提供南方经济发展的任何信息,无法判断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未提供郡国发展情况的信息,无法得出“地方郡国割据势力强大”的结论,排除D项。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1. 汉字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从商代甲骨文到西周金文,再到秦篆、汉隶、楷书等,虽然书体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直绵延至今。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具有()A.多元性B.包容性C.连续性D.统一性2. 在云南晋宁汉代益州郡城旧址中,考古发掘了两枚东汉简。
一枚写着“□季氏旅于”,一枚写着“能救与对曰不”。
与《论语·八佾》的内容“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高度吻合。
据此可推知,当时()A.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B.郡县制度推动了文化统一C.书写材料未出现革新D.统一多民族国家深入发展3. 魏晋时期,皇帝对高门子弟多有倚重,部分望族相继掌权把持朝政;而到了南北朝,各国君主不论贤能与否,都做到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与人”。
这一变化()A.源于民族交融加强B.满足南方经济开发的需要C.保障了政治的稳定D.体现了士族衰落庶族崛起4. 南宋陈剪说,湖州等江南地区农家“唯籍蚕桑办生事,十口之家,养蚕十箔……以此岁计衣食之给,极有准的也。
”同时期的另一部志书则称:“(吴兴)山乡以蚕桑岁计,富室育蚕有数百箔,兼工机织。
”这些现象表明,江南地区()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B.丝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C.传统经济结构逐步解体D.民众服饰材质发生根本改变5. 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特设四辅官以协理政务。
他从民间征召了德高望重的老儒,让他们每月轮流辅政。
四辅官是正三品的高官,但没有实权,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势力。
此举意在()A.抑制内阁权势扩张B.提高君主行政效率C.缓和君权相权矛盾D.强化中枢机构权力6. 1898年,清廷发布“明定国是”诏书,意图更张政治。
该诏书明确指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据此可知,维新变法运动()A.动员了社会各界参与革新B.确立自强求富的目标C.囿于中体西用的传统藩篱D.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7. 如图是民国初年的国产火柴的系列广告,此类广告的大量发行,从侧面反映了()A.广告成为主要营销方式B.反帝爱国斗争高涨C.民族工业占领外国市场D.火柴企业举步维艰8. 第一次国共合作确立后,部分“社会主义者”,指责国民党“挂的是赤色的招牌,却卖底黄色的货物”,共产党加入其中是“潜身于劣根性最深的所谓民主派中,未免太滑稽了”。
云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云南版)答案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解析】1.B企业自主生产约一半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保障稳定供应;自主生产的不一定能降低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
故选B。
2.作为新兴中国品牌,与海外传统豪华汽车品牌相比,知名度上无优势;消费者购买力强不是车型受欢迎的原因;市场营销策略材料中并未提及;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说明B企业新能源车技术水平领先,但相比海外的豪华品牌,性价比更高。
故选C。
3.据材料可知春玉米种植时间为5月,河谷平原此时气温较高,而降水较少,农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故选B。
4.秸秆覆盖下土温较低,不利于前期种子萌发,排除A;中期玉米吐丝耗水量大,此时是雨季,地膜覆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难以提高,排除B;秸秆覆盖土温较低,玉米生长速度较慢,有利于延长灌浆时间,且秸秆覆盖有利于地表水下渗,D正确;收获期地膜覆盖区需对残膜进行处理,生产支出大,排除C。
故选D。
5.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都可以防止水土流失,①排除;秸秆后期分解形成腐殖质,土壤结构得以改善,②正确;秸秆覆盖成本较低,且更有利于促进玉米灌浆增产,经济效益较高,③正确;秸秆可能含有虫卵,可诱发农作物病虫害,④排除。
故选D。
6.冰盘形成于河面上的浮冰随水流集聚、凝结的过程,应该是河面逐渐封冻又未完全冻结时,应该是11月,故选A。
7.在不断旋转中,冰盘会与周边冰块碰撞,导致边缘部分逐渐磨圆;河面上冰块的形状不受风力侵蚀影响;河水温度差异不会形成正圆形冰盘;碎冰挤压只能形成较大的冰块,不是正圆形冰盘的成因。
故选B。
8.冰盘的形成需要冰块随水流集聚,应该水流比较湍急;在河道弯曲处,水流易形成旋涡,冰块更易集聚;封冻的河面无法形成冰盘。
故选C。
9.河北廊坊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排除D;北京位于廊坊市西北部,固安−霸州地下水漏斗中心并不与北京在同一方向,排除B;区域范围小,地形平坦,降水差异小,排除C;固安−霸州农业生产量大,耗水量大,地下水埋藏较深,A正确。
云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语文(云南版)-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首次提出”于文无据。
2.(3分)A 【解析】“材料二结合中华古代文论对‘接受美学’深入分析”曲解文意。
3.(3分)D 【解析】A项强调“诗歌是表达作者志趣的一种文学形式”;B项强调“文学作品的创作、欣赏以及作品审美价值之高下都当以‘气’为主”;C项强调“作者与读者虽在不同时代,但思想情趣有相通之处”;D项强调“文学接受具有鲜明的再创造性”。
故选D。
4.(4分)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接受主体,认为读者的阅读阐释赋予作品艺术价值,并注重读者“阅读期待”的一种西方文学理论。
5.(4分)①文学作品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读者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能动地参与,读者的接受在文学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②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进行对话。
6.(3分)B 【解析】A“这是‘我’低沉情绪的外化”错;C“是因为月亮在河里不分日夜地映照着它”错;D“‘山外青山楼外楼’尽显她们对村外世界的向往”错。
7.(3分)B 【解析】“将老树的虬干比作骏马”错。
8.(6分)①以“钓”这一核心事件为线索,串联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
②按时间顺序叙写了“钓前”“钓中”“钓后”三个部分,文章层次分明。
③首尾呼应,通过“钓”,“我”由无端烦忧变为宁静悠然,获得了内心的成长。
(每点2分)9.(6分)①“我”不是为着鱼而来,无聊之下由新篁想起渔竿,并联想到童年的钓鱼趣事而去钓鱼,是为着以垂钓一事排遣烦忧而来。
②“我”虽然没有钓到鱼,但是听闻了此地的民间传说,欣赏到晓月津的自然人文之美。
③“我”由钓鱼所得的自然之乐感悟到人生哲理,获得了内心的逍遥自在。
(每点2分)10.(3分)H N T11.(3分)B 【解析】“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中的“短”作动词,诋毁。
12.(3分)B 【解析】“奋扬却前去告诉太子”错。
原文“奋扬使人前告太子”是奋扬派人前去告诉太子。
13.(8分)翻译:(1)大王现在如果不加以控制,他的事情就要成功了,您将要被活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
台湾府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台湾地区的开发。
材料反映了A.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 B.历史解释和历史观点C.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25.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
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
由此可见当时A.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C.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26.学者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统一 C.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并存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27.“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这份家训体现出A.尊崇儒家伦理道德 B.主张家庭和睦C.深受墨家兼爱影响 D.强调乡里和谐28.图6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
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A.列强侵略集中于南方 B.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埠C.列强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D,中国融人世界步伐加快.29,罗荣渠指出:“从表面上看,清室的退位似乎使以改革政治体制为主体的第三次现代化努力失败了,事实上民国初年的共和政治正是仿效西方方式以争取民主建制的斗争的继续。
”据此推论,晚清“第一次现代化努力”A.以建立君主立宪制为目标 B.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C.开始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D.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30.《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换言之,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其所追求的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为此中国共产党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决定改革开放 B.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不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31,独立主权的获得不仅意味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享有自主处理内外事物的权利,而且双方能在国际环境中不断磨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定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产生新的战略结合点。
材料旨在说明A.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成为共识 B.推进合作共赢成为共识C.关注非传统安全成为共识 D.建立政治同盟成为共识32.恩格斯在论述雅典改革时指出:“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
”材料反映了A.雅典实行财产等级制 B.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C.雅典民主政治有弊端 D.私有财产奠定民主基础33. 1815年英国议会制定《谷物法案》,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80先令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
据此可知这些规定A.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 B.反映了英国谷物丰产C.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D.符合亚当-斯密的思想34.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苏联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73. 7%下降到46%,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
据此可知苏联A.自然灾害严重,粮食产量下降B.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C.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的步伐D.实行粮食税并加大进口3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
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
材料旨在说明A.美国经济呈现虚假繁荣 B.凯恩斯经济思想作用凸显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保障 D.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动力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统一以后,建立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掌管天下文书和监察。
在地方,皇帝派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官吏。
但御史府不是独立的监察机关,它附设在九卿之一的少府衙内。
两汉时,中央最高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从原有的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行政系统平行、独立的国家监察机构,并制定了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
唐朝时,监察体制呈现出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特色,中央形成了一台三院制和谏官制度,在御史台下设台院、察院和殿院,分别掌管对中央官员的监察、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以及维护皇帝威仪和尊严。
宋代时监察法规内容开始增多,对文武官员的监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御史台和谏官系统合二为一,发挥着中央监察职能;地方监察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
元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监察法规《宪台格例》。
明代废除御史台三院制,变为都察院一院制,又罢谏院,设六科给事中,成为六部的独立监察机构,科道并立;地方设13道监察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清沿明制,设都察院纠察百官,六科给事中为都察院的下属,从制度上改变了过去科道分设的体制,从组织上实现了科道合一;清朝还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至此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时期。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1)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监察制度变革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监察制度变革的影响。
(7分)45. (15分)【历史——选修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日本经略中国的整个过程中,“文化侵略”作为侵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相始终的。
16世纪末日本军事冒险侵略朝鲜并试图“直捣大明国”失败后,日本民间人士或通过文艺的形式表达侵华意念,或通过学术研究方式为侵华出谋划策,提出系统的侵华理论和方略。
近代日本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福泽谕吉则打着“文明”论的幌子。
极力为对华战争寻找理论根据。
认为日本进攻朝鲜和中国是为了推进“文明”,因此日本发动的“文明”战争是绝对正确和必要的。
日本还有一种“怀柔形态。
的宣传,如19世纪90年代的樽井藤吉的《大东舍邦论》,强调黄种人与白种人的种族对立,认为亚洲黄种人是“单一种族”,应该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大东国”,实现中国与日本的统一。
到了20世纪初,日本通过学术著作的方式,大肆宜扬“支那必死论”和“西方列强分割论”,认为日本应该“保全”中国或独占中国的。
遗产。
日本在全面军事入侵中国后,明确提出所谓“对支文化工作”要着眼于对中国长期占领与统治。
为此,日本派遣“文化工作”特派员来华,对巾国上层特别是知识阶层进行利谤和劝降,对下层老百姓,进行以奴化为目的的宣传“安抚”活动和奴化教育。
他们凭借武力,扫荡、毁坏或占领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扶植和建立自己控制的宣传媒体,通过新闻媒体、情报机构、日语教育、宗教信仰等推动所谓“在支文化事业”。
——摘编自王向远《日本对华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学者文化人在侵华战争中的作用。
(9分)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陆贽(754—805年),浙江嘉兴人,十八岁登进士第。
唐德宗时被召为翰林学士,参与机谋。
针对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都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陆贽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
他指出把国家兴衰说成由于天命是荒谬的,治乱由人,不在天命,他还劝诫德宗只要“勤勉不息,足致升平”,充分肯定了人在治理社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他还反复强调人心的作用,“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他还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了“居重以驭轻,本大而末小,所以能固”的道理,他认为,唐太宗由于妥善处理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内重外轻,“举天下不敌关中”,处于“居重驭轻”的有利地位,因而能够保持安定统一的局面。
为了能够合理地发现人才,他提出了“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的重要原则。
他认为“谏而能从,过而能改”是“帝王之大烈”,皇帝要保持谏路畅通,要善于纳谏,必须克服堵塞谏路的弊端。
他认为政府应限制土地兼并,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降低剥削率,“裁减租价,务利贫人”,适当缩小“贫富悬绝”的巨大差距。
陆贽认为要想治国,“未尝不文武并兴,农战兼务”,军事上要善择将帅,奖惩分明,注重军粮的贮积、借给和运输。
《新唐书》的论赞中说他的思想“可为后世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陆贽的议论多达39篇之多。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称“陆贽是唐朝中期卓越的政治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隋唐时期)(1)根据材料,概括陆贽的思想主张及其历史背景。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陆贽的思想主张。
(6分)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解析】24.“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这是历史事实;“台湾府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东南海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台湾地区的开发”这段文字是历史解释,故C项正确。
25.材料主要讲述“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可见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故B项正确。
26.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终身;官僚政治中,中央与地方官员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故D项正确。
27.材料主张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体现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尊崇,故A项正确。
28.材料反映《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到《马关条约》四口开埠,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故C项正确。
29.“第一次现代化努力”指洋务运动,故D项正确。
30.对于共产党人的这一初心与宗旨,毛泽东用中国化的语言形象地将之称为“为什么人”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故B项正确。
31.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使中非合作发展有了可能,中非关系的主要战略结合点为合作发展的共识,故B项正确。
3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这反映了财产等级制引入政治生活,故A项正确。
33.《谷物法案》藉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