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激光打标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标记或刻印的设备。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激光光束对物质表面进行表面改性或刻划,以实现标记的目的。

激光打标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产品标识、图案装饰等领域,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

激光发生器是激光打标机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

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分别通过激光介质的激发和放电过程产生强大的激光束。

激光束传输系统是用于将激光束从激光发生器传输到物质表面的部分。

通常由激光输出镜、激光束展扩系统和激光扫描头组成。

激光输出镜用于控制和调整激光束的角度和方向,激光束展扩系统用于扩展激光束的直径,激光扫描头用于控制激光束在表面上移动的轨迹。

控制系统是激光打标机的核心,用于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和功率,以及激光束的位置和移动速度。

通常由计算机和相关软件控制,利用向计算机输入的标记设计信息,计算机将根据这些信息控制激光器的运行和激光束的移动,实现标记的过程。

激光打标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用户通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设计出需要标记或刻印的图案、字体或图片。

然后,这些信息被传输到激光打标机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接收到信息后,根据图案的要求,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和功率,使得激光束发射到激光束传输系统。

激光束经过传输系统,由扫描头对其轨迹进行控制,然后照射到物质表面。

在照射的过程中,激光束与物质表面相互作用,产生化学或物理变化。

最后,物质表面的特定位置被改变,形成标记或刻印。

激光打标机具有很多优点,如标记速度快、精度高、可任意调节的标记深度和清晰度等。

此外,激光打标机使用非接触式的标记方式,不会对物质表面造成损坏。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医疗器械、珠宝和日常用品等行业。

然而,激光打标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高昂的设备成本、复杂的操作和维护、对材料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等。

因此,在选择和应用激光打标机时,需要考虑标记要求、材料特性和成本等因素。

总的来说,激光打标机利用激光束对物质表面进行标记或刻印,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讲解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讲解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讲解
首先,激光系统产生高能量的激光束。

激光光源通常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或固体激光器。

激活激光器后,通过光学透镜系统对激光束进行聚焦,使光束得到高度集中。

然后,聚焦后的激光束经过一组振镜进行方向调节。

振镜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反射镜组成,它们围绕不同的轴旋转,可以改变激光束的方向。

通过控制振镜的转动,激光束可以在二维平面内任意位置进行定位。

接下来,激光束经过扫描镜系统。

扫描镜由一个或多个高速旋转的镜片组成,通过控制镜片的旋转速度和角度,使激光束在二维平面内进行快速扫描,从而实现激光打标。

最后,激光束通过透镜系统进行调焦,使激光束的能量在被打标物体上聚焦,产生高能量密度的光斑。

当激光束作用在材料表面时,由于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材料会出现蒸发、氧化、碳化、脱色等反应,从而在材料表面形成相应的标记。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激光打标机还需要辅助设备进行工作。

辅助设备包括电脑控制系统、激光功率调节系统、气体供给系统等。

电脑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激光打标机的操作,可以实现各种标记图案的设计和设置。

激光功率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激光束的能量,以适应不同材料的需求。

气体供给系统则提供所需的气体,如辅助气体、冷却气体,以保证激光打标机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激光束的产生和聚焦、激光束的定位和扫描、激光束的聚焦和打标。

通过精确的控制和调节,激光束可以在材料表面进行高速和高精度的打标,实现各种标记需求。

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激光打标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常用于对各种材料进行永久标记。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束对物体表面进行刻划,形成可见的标记。

下面将详细介绍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1. 激光发生器:激光打标机的核心部件是激光发生器。

激光发生器通过电流、能量或其他外部输入,将电能转换为激光能量。

激光发生器可以是固态激光器、二极管激光器或其他类型的激光器。

2. 激光束聚焦系统: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透镜或反射镜来聚焦,以便将激光束的能量集中到一个小的点上。

这通常通过使用凹透镜或反射镜来实现。

3. 工作台和XYZ轴:激光打标机通常具有XYZ轴,以便控制打标头的位置。

工作台是打标物体的平台,通过控制XYZ轴的运动,可以将打标头对准需要标记的位置。

4. 扫描系统:激光打标机的扫描系统通常由扫描镜和驱动器组成。

扫描镜通过驱动器的控制,使激光束在XY平面上进行快速扫描。

这样可以实现对标记区域的快速刻划。

5. 控制系统:激光打标机的控制系统负责控制激光发生器、扫描系统和XYZ 轴的运动。

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者专门的控制器进行操作。

激光打标机的工作过程如下:1. 选择材料:首先需要选择要进行标记的材料。

激光打标机通常适用于金属、塑料、玻璃等各种材料。

2. 设定参数:根据材料的特性,需要设定适合的激光功率、激光频率和扫描速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设置会影响标记的效果和速度。

3. 材料准备:将需要标记的材料放置在工作台上,并通过调整XYZ轴的位置,将标记区域对准激光打标机的焦点。

4. 开始标记:启动激光打标机的控制系统,使其按照预设的参数和轨迹进行打标。

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经由聚焦系统集中在一个小点上,然后通过扫描系统控制激光束在标记区域上扫描。

5. 完成标记:当激光束在标记区域上扫描结束后,标记完成。

此时,可以关闭激光打标机,取出标记好的材料。

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使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

激光打标机工作原理解析

激光打标机工作原理解析

激光打标机工作原理解析激光打标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物体进行标记和雕刻的先进技术。

激光打标机通过将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聚焦到一点上,使物体表面受热,从而在表面上产生永久性的标记。

本文将对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激光发生器激光打标机的核心部件是激光发生器,它产生高能量的激光束。

激光发生器通常采用固态激光器,如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该类型的激光器通过电流激发二极管晶体产生激光。

激光的发射波长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而定,常用的波长有红光、绿光和紫光等。

二、激光束聚焦系统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需要被聚焦到一个细点上,以实现精细的打标效果。

激光束聚焦系统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聚焦镜和扫描镜。

聚焦镜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和反射角度,将激光束聚焦到一个极小的点上。

扫描镜则用于控制激光束在工件表面的运动轨迹。

三、控制系统激光打标机的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激光束的开关、功率和运动轨迹等参数。

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设计和编辑,并将设计好的图像传输到打标机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会根据图像的信息,控制激光发生器和扫描镜的运动,实现对物体的打标。

四、工作原理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束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当激光束聚焦到物体表面时,激光的能量被吸收,使物体表面的温度升高。

材料受热后,发生蒸发、气化或者颜色变化等反应,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永久性的标记。

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对不同材料进行打标和雕刻,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等。

不同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程度和反应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物体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适的调整。

五、应用领域激光打标技术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制造业中,它可以用于打标电子元件的型号和序列号,以及进行电路板的刻蚀和雕刻。

在汽车制造业中,激光打标技术可以用于零部件的标记和追踪。

在医疗器械和食品包装等领域,激光打标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防伪标识和二维码的标记。

六、总结激光打标技术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和永久性的标记效果,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激光打标机工作原理解析

激光打标机工作原理解析

激光打标机工作原理解析激光打标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速、非接触式的标记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

本文将对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解析。

一、激光打标机的组成激光打标机主要由激光器、光束传输系统、控制系统和加工工作台等组成。

1. 激光器:激光打标机所使用的激光器通常是固态激光器或二氧化碳激光器。

激光器通过电流激发激光介质产生激光。

2. 光束传输系统:光束传输系统负责将激光束从激光器传输至加工工件表面。

光束传输系统通常由镜片和反射镜组成,通过调整镜片位置和角度来控制激光束的聚焦和定位。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激光打标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和激光束的运动。

通过计算机控制,可以实现激光束的定位、移动和打标参数的设定。

4. 加工工作台:加工工作台是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平台,用于放置需要进行打标加工的工件。

二、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光学显影和热作用两个过程。

1. 光学显影:当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过光束传输系统聚焦至工件表面时,激光束能量会被工件表面的材料吸收或反射。

对于被吸收的能量,会引起工件表面物质的原子或分子激发,产生光致发光或光致发色效应。

这一过程形成的标记是通过物质表面颜色变化或发光来实现的。

2. 热作用:当激光束在工件表面产生吸收和热效应时,激光能量会使工件表面材料快速升温,超过材料的热稳定性极限,导致局部区域发生氧化、融化、汽化等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一过程形成的标记是通过物质表面产生的纹理、凹凸或气孔来实现的。

三、激光打标机的应用激光打标机具有高精度、高速、非接触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1. 制造业:激光打标机可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打标、刻蚀和雕刻,常用于产品标识、防伪标记和零件标记等。

2. 电子工业:激光打标机可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微小尺寸的物体表面进行高精度的标记,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中。

3. 医疗领域:激光打标机可在医疗器械、药品包装以及人体皮肤等材料上进行标记,用于追溯、防伪和治疗等方面。

激光打标机原理

激光打标机原理

激光打标机原理激光打标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标记的设备,它可以在各种材料表面上进行高精度、高速度的标记,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工艺品等行业。

激光打标机原理是基于激光的光学特性和材料的热效应,通过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加热或蒸发,从而实现标记的过程。

激光打标机的原理主要包括激光发射、聚焦、控制和材料相互作用四个方面。

首先是激光发射。

激光打标机利用激光器产生高能量、高单色性的激光束,通常采用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

这些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具有较高的方向性和一定的波长,可以实现对材料表面的精确加工。

其次是激光聚焦。

激光打标机通过透镜或镜片对激光束进行聚焦,使其在材料表面形成一个极小的加工点。

激光束的聚焦能力决定了标记的精度和清晰度,因此激光聚焦系统是激光打标机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然后是激光控制。

激光打标机通过控制激光器的开关和调节激光束的强度、频率和脉冲宽度等参数,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确控制。

激光控制系统通常采用计算机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复杂的图形和文字标记。

最后是材料相互作用。

当激光束聚焦到材料表面时,激光能量会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导致材料表面的局部加热或蒸发。

不同材料对激光的吸收能力和热导率不同,因此激光打标机可以实现对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各种材料的标记。

总的来说,激光打标机原理是利用激光的光学特性和材料的热效应,通过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加热或蒸发,从而实现对材料进行高精度、高速度的标记。

激光打标机具有标记速度快、精度高、标记质量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激光打标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工艺品、食品包装等行业。

在电子行业,激光打标机可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标记,如芯片、电路板、手机壳等;在汽车行业,激光打标机可以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标记,如发动机号、车身号等;在医疗器械行业,激光打标机可以对医疗器械进行标记,如手术器械、医用包装等;在工艺品行业,激光打标机可以对工艺品进行标记,如水晶、玻璃、陶瓷等;在食品包装行业,激光打标机可以对食品包装进行标记,如日期、批号、条形码等。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

激光打标机基本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打标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激光打标机是一种利用激光束对物体表面进行刻画、打标的设备,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非接触性等特点,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那么,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来改变物体的表面性质,从而实现打标的目的。

它主要由激光发生器、激光束传输系统、光束聚焦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首先是激光发生器。

激光发生器是激光打标机的核心部件,它能够产生高能量的激光束。

在激光发生器中,通过电子激发原子或分子,使其能级发生跃迁,从而产生激光。

常用的激光发生器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其次是激光束传输系统。

激光束传输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激光束从激光发生器传输到光束聚焦系统。

在传输过程中,激光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光学元件,如准直镜、反射镜等,来确保激光束的稳定传输。

然后是光束聚焦系统。

光束聚焦系统是将激光束聚焦到一个非常小的点上,以实现对物体表面的刻画和打标。

光束聚焦系统主要由透镜和聚焦镜组成,通过调整透镜和聚焦镜的位置来改变激光束的聚焦效果。

最后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激光打标机的智能核心,它能够对激光打标机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整。

通过输入指令,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激光的开关、功率、扫描速度等参数,从而实现不同形状、大小的打标效果。

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激光束的高能量来改变物体表面的性质,从而实现打标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打标机可以对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等各种材料进行刻画、打标,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结一下,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原理包括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束、激光束传输系统将激光束传输到光束聚焦系统、光束聚焦系统将激光束聚焦到物体表面以及控制系统对激光打标机进行精确控制。

激光打标机的应用领域广泛,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高效、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打标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激光打标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制造业、医疗领域和电子行业等。

它利用激光技术对物体进行打标,实现对物体表面进行编码、标识和刻印等操作。

激光打标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非接触的特点,因此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激光打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激光打标机主要包括光源系统、控制系统和打标系统三个主要部分。

1. 光源系统:激光打标机使用的光源通常为二氧化碳激光器或光纤激光器。

激光器能够产生高能量、高密度的激光束,用来进行打标操作。

2. 控制系统:激光打标机的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组成。

通过输入打标内容和相关参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激光器的输出和扫描系统的移动,从而实现对物体表面的打标。

3. 打标系统:打标系统包括扫描头和焦距控制系统。

扫描头用来控制激光束的移动轨迹,通过快速移动并调整激光束的位置,实现对物体表面的打标操作。

焦距控制系统用来调整激光束的焦距,以保证打标的清晰度和一致性。

在激光打标过程中,激光束由光源系统产生,经过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频率,然后通过扫描头进行精确控制的移动,最终在物体表面进行打标操作。

打标的方式可以是永久性的,如刻印或雕刻,也可以是可变化的,如标识、编码或图案。

二、激光打标机的优势激光打标机相比传统的打标方式具有很多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

1. 高精度:激光打标机能够实现微米级的精确打标,不会对物体表面造成额外的损伤。

它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文字、图案和图像,适用于精细和高要求的打标操作。

2. 高速度:激光打标机在打标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工作速度,能够快速完成大量的打标任务。

它比传统的打标方式更加高效。

3. 非接触:激光打标机采用激光束进行打标,不与物体接触,避免了机械刻划造成的损伤。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包括硬质材料和脆弱材料。

4. 长寿命:激光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以持续工作数千小时,减少了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激光器原理可以肯定地说:本世纪最后的伟大发明之一是激光技术。

它自一九五八年问世以来,已经逐步地然而是坚定地渗透到了科研、军事、工业等各个领域。

不是吗?看看我们的周围,你就可以轻易地找到它应用的实例:医院中的激光诊断及激光治疗机、商店中的条码识别器、办公室中的激光打印机、把我们与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的光纤等等,就是在我们的家中也有它的身影:激光唱机、激光影碟机。

人类发明了多种多样的激光器。

诸如:气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CO2激光器等)、固态晶体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钕玻璃激光器等)、离子激光器(氪离子激光器、氩离子激光器等)、染料激光器(甲酚紫激光器、萤光素激光器等)、超辐射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等)以及半导体激光器(砷化镓半导体二极管等)等等。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几乎所有的商品激光器都在制造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CO2激光器的主要用途就是各类工业激光加工设备,作为固态晶体激光器的Nd: 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的最大应用便是在激光打标领域。

1.1 激光原理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见图1.1)。

每一个电子都沿着自己特定的轨道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其旋转半径决定于电子所处的能级。

原子吸收能量后,电子的旋转半径会增加,电子的能级就会提高;原子释放能量后,电子的旋转半径会减小,电子的能级就会降低。

每个能级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能量。

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

原子只有吸收了两个能级之间差值的能量才会提高一个能级,电子在能级之间的变动现象称为跃迁。

同样,当原子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两个能级之间差值的能量。

原子的最低能级为E0,高的能级依次为E1、E2、E3、……,高的能级称为上能级,低的能级为下能级。

处在能级E0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其它能级称为激发态(见图1.2)。

原子可以吸收光子来获得能量,当然这个光子必须具有与原子能级差相等的能量(例如:E1-E0)原子只能吸收带有几个能量的光子。

光子的能量决定于光子本身的波长。

所以,原子只能吸收几个特定波长的光子。

正常情况下,原子吸收能量后会在上能级停留一段时间(这一时间被称为原子的上能级寿命),然后向任意一个方向发射一个光子并返回基态。

这一现象称为原子的自发发射。

对这一现象,图1.3作了形象的描述。

图1.1 原子的结构图1.2 原子的能级若在激发态原子的附近,恰巧有一个光子经过,这个光子又恰好具有原子上下能级之差的能量,那么这个原子就有可能受到外来光子的激励而发出一个光子,原子自身则在发射后返回基态。

原子的这种因受到外来激励而发射的情况,称为原子的受激发射(图1.4)。

原子受激发射所放出的光子与外来的激励光子在能量、波长、相位等方面完全相同。

..以上是单个原子能级的变化情况。

对于大量原子的情况,在通常条件下,大多数原子总是分布在基态上,其余原子总是从低能级到高能级递减分布。

这一分布规律就是通常所说的波尔兹曼分布。

在图1.5中,纵坐标表示原子的能级,横坐标表示在各能级上原子的分布数量。

如果我们加热这些原子,会使处于上能级的原子数量有所增加。

但不管如何加热这些原子,在原子群达到新的热平衡后,上能级的原子数量总是少于下能级的原子数量。

若我们想办法强迫下能级的原子跃迁到上能级,而同时保证上能级的原子不很快地发射而返回到下能级,就会人为地造成粒子数反转。

这时再用激励光子去激励上能级原子,使其产生受激图1.5 原子在各能级上的分布发射。

在受激发射的同时,要设法使下能级的原子持续地跃迁到上能级,以维持粒子数反转,使受激发射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

受激发射所产生的光子都具有相同的波长、方向及相位,所以受激发射的光是很强的。

这就是激光。

激光这个词是从英文原文“LASER”一词翻译过来的,它的完整的英文原文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光辐射受激发射放大),“LASER”是它的缩写。

简单地说:激光器的实质是一个光放大器。

在实践中,要想产生激光,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找到能够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工作物质,也就是激光介质;第二要建立一个谐振腔,使某一个频率的能量源(可以是谐振腔外的,也可以是谐振腔内的)在腔内谐振,在激光介质中多次往返时,有足够的机会去激励(泵浦)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图1.6 激光的产生示意图的激光介质。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激光。

这些受激发射的光子又去激发其它原子,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四个变八个、……,产生连锁反应,光强被雪崩似地放大。

因而产生强烈的激光。

通常是在激光介质的两端各放置一个反射镜来组成谐振腔,以形成光学反馈。

它的作用是将那些沿介质长轴发射的光子反射回介质中。

两个反射镜中的一个被有意作成可以透过一个很小百分比的光强(在激光器中被称为前镜,相应的另外一个反射镜被称为后镜),这就是激光输出(见图1.6)。

1.2 激光器原理1.2.1 Nd: YAG激光器原理Nd: YAG激光器是固态晶体激光器的一种,它采用Nd: YAG晶体棒作激光介质。

Nd: YAG晶体是将激光介质钕(Nd)原子掺在生晶体钇铝石榴石(YAG)中,Nd原子在YAG中的最佳含量约为总重量的1%。

所以,Nd: YAG 晶体的全称是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

Nd: YAG晶体一般被制作成棒状,这种材料的制作是很困难的,且价格昂贵。

但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和热学性能,所以是高功率激光器的最佳选材之一。

之所以采用氪灯作为激励用的泵浦源,因为它可以发出波长为0.73μm 和0.8μm的光线,用这一波长的光来激励Nd原子是最为有效的。

将Nd: YAG晶体棒与氪灯并排放置在一个椭圆型的光学腔内,光学腔的内表面形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便保证氪灯发出的泵浦光能够全部聚集到Nd: YAG晶体棒的中心轴上。

由一个反射率为100%的反射镜作后镜,前镜的反射率为精心设计的90%(透过率为10%),它们共同组成光学谐振腔,以实现光学谐振。

Nd(钕)原子的能量转移过程分为四步(在图1.7中对这一过程有详细图1.7 Nd: YAG激光器原理图的描述),第一步:Nd原子在氪灯发出的波长为0.73μm和0.8μm泵浦光的激励下,处于基态的Nd原子跃迁到两个上能级中的一个,原子在这里的上能级寿命非常短,大约只有10-7 秒,这里称这一能级为激发态;第二步:原子在激发态迅速地进行一次无发射的跃迁,到达另一个上能级,原子在这里的上能级寿命较长,大约为10-4 秒,这一能级称为亚稳态,原子在这里形成粒子数反转;第三步:当原子在这里受激而跃迁到达下能级时,就会发射出波长为1.06μm的光子,这就是激光;第四步:原子在这里再发生一次无发射的跃迁到达基态,准备重复上述过程。

1.2.2 CO激光器原理2CO2是三原子结构的线性分子,它有三种振动方式,如图1.8所示。

第一种叫做对称振动(如图1.8a所示),其对应的振动能量叫做对称振动能量,其能级相应地称为对称振动能级。

第二种叫做反对称振动(如图1.8b所示),其对应的振动能量叫做反对称振动能量,其能级相应地被称为反对称振动能级。

第三种叫做形变振动,又叫弯曲振动(如图1.8c及c,所示),这种振动有上下、前后两种形式,这种振动的能量叫做形变振动能量,能级被称为形变振动能级。

图1.8 CO2分子的振动方式CO2分子有几个上能级,其中只有一个上能级在跃迁时可以产生波长为10.6μm的激光,我们不妨把这一能级叫做激光能级(属于反对称振动能级)。

由于CO2分子的上能级寿命长,而且CO2激光器的激光能级与基态靠得很近,从而使它有高的效率、低的激励能量,并且很容易获得并积聚大量的受激分子,从而得到高功率、高效率的激光器。

建立CO2激光器能级间粒子数反转,把分子激发到高能级,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过程:⒈电子直接激励:放电中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同处于基态的CO2分子碰撞,把分子从基态直接激发到激光能级。

⒉串级跃迁:处于比激光能级更高的其它反对称上能级也和基态能级有联系,因此动能较高的电子和基态的CO2分子相碰撞时,也能把分子激发到这些能级上去,在这些能级上的分子很容易跃迁到激光能级上来,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反对称振动能级,而激光能级又是其中最低的一个。

在较高能级的分子是不稳定的,它们总是力图向较低能级跃迁,因此在激光能级就会积聚大量的粒子,这就是所谓串级跃迁。

⒊谐振碰撞:处于更高反对称振动能级上的分子还可以通过与基态CO2分子的碰撞,把能量交给后者使其激发到激光能级,而自己成为低一级的反对称振动能级分子。

这一类碰撞是谐振的,发生的几率很大,对增加激光能级的粒子数有很大的贡献。

⒋复合过程:在CO2分子放电过程中,有部分CO2分子分解为CO和O,同时也存在部分CO和O复合成CO2分子的过程,在它们复合时会把原来分解时吸收的能量放出,因此复合而成的CO2分子就会被这部分能量激发到激光能级。

以上这四种基本过程是CO2分子被激发到激光能级去的四条途径。

另外,为实现粒子数反转以便产生受激辐射,还必须抽空下能级。

CO2激光器按激励方式可分为横向激励激光器、气动激光器、化学激励激光器、射频激励激光器,等等。

第二章激光打标机的种类一般地说,激光打标机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使被打标的工件与激光束产生受控相对运动,激光束就会在工件表面烧蚀出需要的符号和图案。

显然,产生这种相对运动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光束固定,工件运动;还有一种是工件固定,激光束运动。

对于前一种方式,一般采用两维机械数控(或计算机控制)工作台拖动被打标工件,工件在工作台的拖动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轨迹运动,在固定不动的激光束的烧蚀作用下,工件表面就会留下永久的痕迹(见图2.1)。

这种打标方式我们称之为“工作台式”。

采用这种方式的打标机最大的优点是:图2.1 “工作台式”激光打标机的原理示意图价格相对低廉,但受机械运动机构设计的限制打标速度慢,很难进行精细文字及图案的打标(若要实现精细打标,价格低廉的优点将不复存在,且非常困难),更无法对照片进行打标。

对于后一种方式,常用的有两种方法:⒈利用两个联动的光学反射镜,使激光束发生偏折。

激光器射出的激光束照在第一面反射镜上,在水平方向折射90°后照射在第二反射镜上,第二反射镜使激光束向下反射通过聚焦透镜后在工件表面聚焦,该透镜与第二反射镜是固定在一起的。

第一反射镜沿激光器的轴线运动,运动时带动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沿反射后的激光束运动,这两个运动受计算机控制。

这两个运动的合成就是事先要求的标记图样的轨迹(见图2.2)。

这种打标方式我们称之为“绘图仪式”,因为它的工作方式类似于笔式绘图仪。

又由于在打标过程中,两个反射镜带着激光束做大范围的运动,就象激光束在飞来飞去,所以又有人称之为“飞行光学式”打标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