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用法律指南课程论文
大学生校园法律案例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校园法律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校园法律案例,分析了其中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一、引言近年来,大学生校园法律问题频发,涉及知识产权、人身安全、财产权益等多个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因此,对大学生校园法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校园法律案例分析1. 案例一:大学生抄袭他人论文案例背景:某大学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未经允许抄袭他人论文,被导师发现并上报学校。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抄袭他人作品属于侵权行为。
大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应当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严禁抄袭、剽窃等行为。
法律对策:加强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学术道德规范,对抄袭、剽窃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案例二:大学生人身伤害案例背景:某大学生在校园内与他人发生争执,导致对方受伤,被公安机关处理。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大学生在校园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法律对策: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3. 案例三:大学生盗窃他人财物案例背景:某大学生在宿舍内盗窃他人财物,被宿舍管理员发现并报警。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大学生盗窃他人财物,已构成犯罪。
法律对策: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打击盗窃等违法行为。
三、启示1. 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学法律毕业论文范文3篇
学法律毕业论⽂范⽂3篇⼤学法律本科毕业论⽂参考题⽬法律本科毕业论⽂1.论罗马法的基本精神2.西⽅法治⽂明的特征3.罗马法的复兴4.中世纪商法及现代民商分⽴传统5.雅典宪法的民主内涵6.⼤陆法系的演变7.英美法系的演变8.英国信托制度的发展及意义9.判例法传统简析10.英美法程序先于权利原则的内涵及意义11.英美陪审制度历史⽐较12.美国联邦宪法的灵活性、开放性13.从西⽅法治发展看公、私法分离的意义14.德法民法典的时代特征之⽐较15.美国宪法中的违宪审查权16.论⾃然法思想及其历史价值17.古典⾃然法学和近现代法制18.重新认识萨维尼及其思想的借鉴意义19.东西⽅平等观念的异同分析20.简析经济分析法学21.中国古代防治官吏腐败的对策22.中国古代的官吏管理23.中国近代继承制度的变迁24.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25.中国古代婚姻法的特点26.中国传统债权制度27.中国传统的家庭制度物⾊28.秦朝法制关于⾃然资源的保护29.《唐律疏议》中的正统法律思想30.沈家本的法律思想31.梁启超的法律思想32.孙中⼭王权宪法理论33.章太炎的中华民国的设计34.洋务派的法律思想35.黄宗义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批判36.包拯的法律思想37.董仲舒与“春秋决狱”38.柳字之的法律思想39.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40.论WTO框架下中国经济法的发展41.论经济法的责任42.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43.论经济法的地位44.论经济法的价值与功能45.论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46.论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47.论经济法与⾏政法的关系48.论经济法的体系49.论经济法的实施50.论经济法律关系51.论经济法主体52.论经济法主体的权利53.论经济职权54.论经济法主体的义务55.市场准⼊理论与主体规则56.国有企业改⾰的难点问题研究57.国有资本出资⼈制度研究58.企业集团内部运作中的法律问题59.企业集团组建中的反垄断法问题研究60.论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61.论我国公司⽴法的完善62.论公司的基本制度63.公司变更制度研究64.董事会制度研究65.论破产法的性质66.我国竞争⽴法的现状与完善67.论反不当竞争法的价值取向68.论反垄断法的性质69.论⾏政性垄断70.论经济性垄断71.企业合并对竞争的影响⽤法律调控72.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地位与作⽤73.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现途径74.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较研究75.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现状与完善76.论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77.论产品质量法的理论基础78.论产品缺陷责任79.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80.我国产品质量⽴法的现状及完善81.论违反新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82.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83.论证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84.论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制度85.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基本制度86.论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87.论当代环境法学的发展88.论⾦融风险的法律防范89.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90.论税收法定原则91.论医疗保险法律制度92.论我国对外商投资的管理及完善93.论婚姻的⽬的和意义94.婚姻的伦理本质95.论婚姻家庭制度的⽴法价值取向96.论第三者破坏他⼈婚姻家庭的民事责任97.论我国婚姻法的伦理精神98.婚姻登记制度在婚姻法中的定位99.事实婚姻100.婚姻⽆效与婚姻的撤销101.家庭暴⼒问题研究102.重婚的认定与处理103.婚姻法在民法典中的⽴法定位104.论婚姻利益及其救济105.夫妻财产制研究106.法定夫妻财产制的⽴法选择107.约定财产制108.论特有财产制109.对我国现⾏婚姻登记制度的评价110.论配偶权111.亲权制度研究113.收养制度研究114.寄养关系研究115.对继⽗母与继⼦关系问题的探讨116.论亲属关系发⽣的根据与⽴法界定117.论离婚的条件118.对缺席判决离婚问题的研究119.精神病⼈在离婚案件中的诉讼地位问题研究120.论探望权121.论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122.论跨国婚姻的法律规则123.⼈⼝⽼龄化的⽴法思考124.论家庭暴⼒中的“冷暴⼒”125.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婚姻家庭制度126.⽣育制度问题研究127.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128.同居关系问题研究129.同性“婚姻”研究130.论变性⼿术的条件及其对婚姻关系的影响131.与婚姻关系有关的利害关系⼈的介定132.论违反结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后果133.论夫妻共同财产134.夫妻个⼈债务的介定135.论离婚损害赔偿136.论夫妻忠实义务与隐私权冲突的法律协调137.论夫妻的法定权138.⼥权主义与婚姻家庭⽴法139.保护军婚与诉权冲突的问题140.离婚⾃由权及其限制141.婚姻关系的法律定性研究142.婚姻规律与婚姻⽴法143.婚姻法与民法的关系144.再婚问题研究145.论我国婚姻法的完善146.婚姻仪式的价值研究147.⽣育权的法律定位148.夫妻间的相互债权债务关系问题研究149.论⼈⼤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150.论宪法实施的保障151.谈如何健全⼈⼤制度152.正确⾏使公民的⾃由与权利153.试论我国的⾏政监督体系154.试论⾏政强制措施155.试论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特⾊156.试论我国的⾏政⽴法体制157.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158.论法院独⽴审判159.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160.判例与中国法制建设161.市场经济与法制观念162.犯罪本质特征之我见163.试论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164.试论犯罪的着⼿165.也谈区分⼀罪与数罪的标准166.也论上诉不加刑原则167.论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与职能168.论直接⾔词原则169.论民法中的推定制度170.论表见制度171.论民法上的情事变更原则172.违约⾦、赔偿⾦的⽐较研究173.论民事权利和私⼒救济174.论新民事诉讼法的变⾰175.论现⾏民事诉讼制度的新特点176.民事诉讼⽬的论177.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178.明清律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179.试论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180.论国际经济法制及其发展⽅向181.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法观念的更新182.论我国司法制度的改⾰与完善183.试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184.论法制统⼀185.略论法的特征186.法制与⼈权187.论法制改⾰188.略论⾝份犯189.刑罚职能初探190.刑罚⽬的论191.罪疑惟轻论192.论死刑193.论累犯194.论公开审判195.论⽆罪推定196.抵押制度研究197.论隐私权198.论定⾦的适⽤199.论免责条款200.论诉权毕业论⽂:浅谈⼤学⽣法律援助存在的重要意义毕业论⽂:浅谈⼤学⽣法律援助存在的重要意义“国⽆法不⽴”,法对于⼀个国家⽽⾔就像铁轨对于⽕车⼀样,脱离了这条轨,必将导致国家的混乱甚⾄国家的存亡。
大学生法律课论文
大学生法律课论文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法律课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法律课论文篇1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摘要:随着当今世界法治社会的发展,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依法治国”方针政策,会议中更提出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力军,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适应社会这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已迫在眉睫。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二,培养并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三,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及方法。
通过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以此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和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的进程,推动我国法制化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已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律常识缺乏、法治观念淡薄等问题仍存在。
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高等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任重而道远。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一)大学生法律常识缺乏,法律观念模糊当代大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对其他课程不予重视。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法律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在本校社团开展3.15消费者维权活动时,仍有部分同学不了解3.15到底是什么日子,这种法律基础知识存在欠缺,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堪忧的现状。
并且现今信息更新换代周期短,在促进大学生应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对某些生僻的用语往往停留于文字的表面意思。
大学生法律指南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法律问题。
为了帮助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本篇将通过对一起大学生法律纠纷案例的分析,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份法律指南。
二、案例简介小王,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在校期间,与小张、小李共同租赁一套公寓。
由于公寓内设施老化,导致小王、小张、小李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多次与房东沟通无果后,三人决定联名向房东提出维修要求。
然而,在维修过程中,小王意外受伤,经医院诊断为轻微脑震荡。
事后,小王要求房东承担赔偿责任,但房东认为事故系小王个人原因导致,拒绝赔偿。
小王遂向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三、案例分析1. 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1)租赁合同关系:小王、小张、小李与房东之间形成租赁合同关系,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权利和义务。
(2)侵权责任:房东作为出租人,对租赁物的维修义务,若因维修问题导致承租人受伤,房东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3)人身损害赔偿:小王受伤后,有权要求房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案例分析及法律依据(1)租赁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或者不符合使用目的的,出租人应当及时修理、更换或者降低租金。
”本案中,房东作为出租人,有义务对租赁物进行维修。
若因维修问题导致承租人受到损害,房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财产所有人、使用权人或者其他责任人未尽到管理、维护义务,导致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房东作为出租人,未尽到维修义务,导致小王受伤,应承担侵权责任。
(3)人身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房东因未尽到维修义务,导致小王受伤,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法律指南1. 租赁合同签订注意事项(1)明确租赁物状况,确保租赁物符合使用目的。
法律方面毕业论文
法律方面毕业论文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需要从分析法律意识的内涵和结构入手,明确法律意识是由法律情感、法律认知和法律理念等部分构成,进而确立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内涵是塑造大学生的理性法律意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方面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法律方面毕业论文范文一:高校进行法律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一、高校教育体制的现状(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正确的法律意识是正确处理事务的前提保证,它是人们对法认识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统一体。
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具备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比如:《刑法》、《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除此之外,其他的法律却了解甚少。
即使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大学生对其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他们学习仅仅为了考试,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而难以把握法律的实质。
这样的话,学生即使法律学得再多,也难以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即使遇到一些法律相关的问题,也不能依靠法律正确的处理。
有正义感,缺乏守法精神。
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一些事务及问题上,可以分清是非黑白,也明白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但在现实中,多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难以做到守法和护法。
当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挑战时,他们难以以正当的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惧怕权力、惧怕诉讼。
即使当面遇见某些人的违法行为时,也不能采取相应的谴责及控诉,甚至当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通常会做到“知”与“守”脱节,知法而不守法,甚至做出违法勾当,近些年来高校出现的这种现象数不胜数。
这难道不是大学生的悲哀吗?不是高校教育的悲哀吗?崇尚权利,“权大于法”。
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很多学生虽学法,却难以领悟法律的精神,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例如:腐败、请客、送礼等,学生可能会认为权力是财富、地位的象征,会更加崇尚权力,个别学生甚至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姓名冶登萍学号 1565001451485 专业行政管理(2015秋)学校新疆电大课程论文题目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成绩__________________评语:成绩评定教师签名:年月日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摘要:为便于执法,劳动部、最高人民法院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发布了《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部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等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从而使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更加明确具体,更易于操作.关键词:经济劳动制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劳动争议主要是通过群众来信来访的模式来处理。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并开始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之后,原来通过群众上访解决劳动争议的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迫切要求以更加法制化的手段来替代.国务院便于一九八五年在国营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同时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可由调解机构、仲裁机关和人民法院管辖的体制,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机构开始恢复,但仍无相关的法律加以规范,劳动争议仍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立法现状。
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充分发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作用,一九八七年七月三十一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这部法规明确地规定了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为国营企业和其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并正式构建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基本程序,即调解、仲裁和诉讼,仲裁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也就是所谓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
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
论文题目: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调查与分析专业:数字技术班级:081姓名:zcr指导老师:摘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这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特别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更为迫切。
但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里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不稳定因素凸显,导致一系列犯罪事件的发生,令人担忧。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刻不容缓。
这篇论文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作了法律方面的分析。
关键字: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以下是对大学生进行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的调查。
1.法律知识的来源。
2.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3.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4.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
5.造成违法犯罪的数据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全面分析。
(一)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观点偏差。
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来源很局限,大多只是从教育中获得。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学时有限,在短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法律概论》的内容是不可能的。
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这有限的课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也是有限的。
更何况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只是临到考试的时候突击,应付了事。
大多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
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导致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关于法律毕业论文
关于法律毕业论文实现大学生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智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法律毕业论文范文一:凸显公共精神法律教育论文一、树立公共意识,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提高学生的法律认同感公共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公共意识和集体素养。
它要求个人在公共社会领域中突破私我关系,懂得以平等的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之中,学会关注自身的合法利益;当切身利益受损时,能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并接纳法律规则对公共秩序和群体利益的维护,提高法律认同感。
培养公共精神,就要树立公共意识,要求人们从“人人独善其身”走向“人人相善其群”,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第一模块《成长中的我》,在“心中有法”中设置了四个内容: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4.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这一设置,考虑了初中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从法的概念开始,帮助学生明确法律的三个特征: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以此体现法律不是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启示学生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从而学会自我保护和寻求社会保护来维护自身权益;并学会防微杜渐,远离违法和犯罪。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对于闯红灯的处罚,《道路交通法》已取代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这说明闯红灯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对个人生命产生威胁,还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心中有法”,树立公共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认同感,不仅是个人法律意识的体现,也体现了“有公共精神”这一要求。
大学生法律论文(5篇)
大学生法律论文(5篇)高校生法律论文(5篇)高校生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1.法治环境的影响受传统的封建制度、历史文化的影响,的现实法律环境乱象丛生,人们对法律的执行与实施抱有质疑甚至无望的态度。
走访中的一些同学表示,他们有时候不得不“信人而不信法”、“信权而不信法”,“信教而不信法”,很多依照法律程序无法解决的事情,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特别人员或特别权力,权力滥用已经成为污染司法、污染行政、进而影响稳定的严峻因素。
2.传统文化的影响受宗教文化、政教合一制度的历史影响深远。
因而、权利信仰等代替法律信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内的各个角落,使得很多藏区的高校生形成了义务本位、不重视自己权利的传统观念。
在需要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权益的时候,一些同学从主观上不会把法律作为爱护自己的手段,从心理上排斥法律的适用,对法律表现出茫然退缩、犹疑不定的态度。
这是由于在的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形成对法律信仰这种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藏区高校生法律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缘由之一。
3.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我国的高校生法制教育课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却始终从属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特殊是2021年教育部将《法律基础》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进行整合后,从2021年秋季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为现阶段非法学专业高校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
然而整合后的课程中法律学问部分被大幅压缩,只占整体内容的1/3不到,使得一些老师、同学均认为此部分的内容不甚重要,造成了在授课与学习的过程中的忽视。
高校也不例外,同学们往往针对考试突击背诵课本内容,而对法治的精神与内涵则避而不谈,更加不会对法律信仰进行深化探讨。
4.同学自身的缘由高校校内是一个小的社会,但是这个社会与真实的社会比较,显得更为简洁和纯粹。
现在的高校生经受挫折较少,社会阅历缺乏,对事物的熟悉不够深化,理论思维力量尚未成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身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涌入校内时,他们的观念势必会受到影响。
大学生法律论文
大学生法律论文在当今社会,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平等至关重要。
作为大学生,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法律学习的必要性、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法律学习的必要性法律是一种规范社会行为的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保护和公正的法律环境。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而言,大学生法律学习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意识提升:学习法律知识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纠纷。
2. 社会责任担当:作为社会的一员,大学生应该对法律有基本的了解和遵守,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 就业竞争力提升:在就业市场上,掌握法律知识可以给大学生带来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涉及商业和法律事务的行业。
二、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1. 学习课堂知识:大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法学相关课程,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等,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获取法律基础知识。
2. 参与法律实践:参加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活动,实地体验法律工作,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3. 阅读法律相关书籍和期刊:购买法律书籍、阅读法学期刊等,可以增加对法律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知识储备。
4. 关注法律热点和案例:通过关注新闻、媒体等渠道,及时了解法律热点事件和相关案例,深入了解法律实践和应用。
三、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培养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法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
法律意识是指个体对法律意义的认识和遵守的态度。
具体而言,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笃信法律制度:通过法律学习,大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律的普遍适用和公正性,从而建立对法律制度的信仰。
2. 自我保护和维权:大学生在遇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时,具备法律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法维权。
3. 倡导公平正义:培养法律意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公平正义的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的法治建设。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论文
x'x电大开放教育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姓名:_x'x'x________ 学号:x'x'x'x'x'x'x'x'x'x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学校:x'x'x'x'x'x课程论文题目:论证明责任的分配成绩:__________________评语:成绩评定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证明责任的分配,是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古往今来,在学界也一直存在着若干理论上相佐、立论上各异的学说。
对这些学说的理顺对于我们研究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为此,本文在简述证明责任基本含义之后,着重归纳总结了两大法系的诉讼理论中充斥的不同学说,并简要阐述了我国学者所持的观点。
关键词:一、简述证明责任的含义。
二、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的由来。
三、证明责任分配的不同学说。
四、我国民事诉讼中分配证明责任的状况。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证明责任的基本含义是,在民事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能判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真伪则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证明责任又称为“结果责任”、“客观的证明责任”。
这种理解在当今理论界已经成为一种通说,但事实上,对证明责任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同时期对其含义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在罗马法初期即已出现“证明责任”一词,但此时的“证明责任”仅限于证据提出责任,或者说是主观的证明责任,形式的证明责任,“行为责任”,直到1883年,在大陆法系的理论中,德国学者尤利乌斯?格尔查将证明责任区分为“证据提出责任”(主观的证明责任,或称“行为责任”)和“证明责任”(“客观的证明责任”、“结果责任”)。
而英美法系是《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301条首次以制定法的形式将“证明责任”区分为证据提出责任和说服责任。
所以也有学者主张“证明责任”最初是德国民事诉诉法的术语。
学生法律论文优秀5篇
学生法律论文优秀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反映,即大学生对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学生法律论文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法律论文篇一(一)缺乏法律理论知识法律理论知识是高校学生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对法律以及法律现象在一定的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的一种理性思维体系,也是现代法律观念在理论上的表现。
具体来说,它具有形态系统化以及指导性地位等特性,它是高校学生能够树立起科学的法律意识并形成出色的法律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如果没有对于法律知识的全方位的了解与科学的认识,就无法形成较高的法律能力以及科学的法律意识。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整体上缺乏对于法律知识的全面了解,并且他们对于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部门法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容乐观。
(二)淡薄的法律意识随着在我国公民中深入进行,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思修课的学习和其他的相关途径,他们了解并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的基础法律知识,能够了解到依法治国方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然而,在思修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较少以及课程的安排不多等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旧偏重于对于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
所以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仍然缺乏对于法学中的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了解。
在发生日常纠纷的情况下无法用法律理论知识将其解决。
同时,大部分的大学生不仅缺乏对于法律本质的认识,还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
一部分的高校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也就是这部分学生只有被动的法律意识,并没有主动的法律意识。
(三)欠缺法律能力这里所说的法律能力指的是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具体的法律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了护法能力、守法能力以及用法能力三个要素。
在当下,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这三个能力上都有所欠缺。
实用法律基础小论文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姓名:马莎学号:1365001452226专业:行政管理专科学校:米泉电大课程论文题目:论物权的保护方法成绩__________________评语:成绩评定教师签名:年月日论物权的保护方法摘要:物权的民法保护不仅涉及物权的安全,还决定了民法责任体系的构架。
物权保护有不同方式,即侵权请求权方式、物上请求权方式和物上请求权—侵权请求权方式。
其中第三种方式具有合理性,建议我国采纳该范式。
物权保全请求权具有适宜保护绝对权利的特点,我国绝对权保护可准此建立。
关键词:物上请求权;侵权请求权;绝对权。
导入语:范式物权的民法保护范式有3种可能,即侵权请求权方式、物上请求权方式和物上请求权-侵权请求权方式。
我国立法采取哪种方式较为科学,不仅关系到物权之安全,同时还影响民事责任体系的构架。
笔者希望对该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国立法选择理想的保护范式。
一、侵权请求权方式侵权请求权保护方式,是指用侵权请求权代替物权请求权,物权保护与其它绝对民事权利一样,适用侵权请求权救济。
[1]在我国,这种方式不但得到了现行立法的确认而且学者中也不乏支持者。
如有学者认为,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不应规定物上请求权,而应以侵权责任形式对物权加以保护。
因为民法通则已经将返还原物、妨害排除和妨害防止作为民事责任形式规定,而在民法典中继续作为民事责任形式规定,不仅可以使民法典体系达到和谐一致,而且在实践上也有优越性。
[2]还有学者认为,民法的物上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有统一的趋势及合理性。
应当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将物上请求权纳入侵权请求权体系,并依此建立起科学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的民法保护机制。
[3]事实上,物上请求权为侵权请求权所取代是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自从普通法有了侵权行为法,移物行为的侵权请求权就取代了所有者返还请求权。
尽管法系背景不同,但大陆法系似乎有将传统属于物上请求权保护的领地让与侵权请求权的苗头。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论文0
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等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从而使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更加明确具体,更易于操作。
从此,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已基本上纳入法律的渠道。
自从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走上法制化建设的道路之后,我国各地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纷纷依法设立,截止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三十一日,我国已形成由27万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3159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的全国性的劳动争议处理组织网络。
该网络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纠纷的协调、处理,已基本纳入法律渠道,为劳动争议争处理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一、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的劳动关系日益显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以致劳动争议的内容和程度也越来越复杂,以原国营企业劳动制度为基础构建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开始出现与现实需要不相匹配的节奏,而且有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以致社会各界提出改革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农工党中央亦于2005年3月向“两会”提出:“简化劳动争议案‘一裁二审’的司法程序”的建议。
(一)、关于劳动者的申诉权受限的问题。
《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均未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劳动争议案拒不立案,或者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的情况下,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如何寻求行政救济、司法救济进行明确规定。
相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已明确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受理的决定,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以受理。
大学生关于法律的论文2500字
大学生法律的论文大学生关于法律的论文2500字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与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关于法律的论文2500字,欢迎大家查看。
人如何生活才能体现出价值呢?人如何做才能在这广阔的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呢?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尤为重要。
然而大学生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不应当只拘泥于金钱,地位,权力,职业以及享乐其中。
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与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统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问题。
一、大学生人生关存在的问题。
现在大学生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地影响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
1、盲目追求金钱有些大学生对金钱极其渴望,为了金钱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在他们眼里只有金钱、权力和欲望,他们盲目的追求一切,总认为金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
他们把“挣很多钱”、“当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金钱的诱惑使他们只想挣钱而不择手段。
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刻苦学习,高歌“六十分万岁”。
2、利益取向有很大偏差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以个人为中心,这中认识在大学生范围内扩展的越来越广,由于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膨胀,而导致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
他们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
其实个人的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是紧密相联系的,国家集体利益受损,自己利益也会受影响,只顾自身利益会限制自身发展。
3、不重视道德修养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普遍认为,只要有知识、才能就能很好的体现出自身价值,道德对个人而言显得不是很重要,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那么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将会在一个相反的方面体现。
大学生法律论文范文
大学生法律论文范文大学生法律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法律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法律论文范文一:市场经济法律观念研究摘要:在市场经济研究框架中,法律观念、体制以及理论的调整与变革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权力的运行是法律观念下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竞争下公平、公正是其法则要求。
本文主要是从法律保护与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着手,对市场经济法律观念进行深入化探究,以安全、信用的法律观念来保障市场经济安全运行。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律观念;改革研究一、法律保护与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一)市场经济概述及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分析市场规律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经济发展起着调节作用,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是自由、平等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它既能起到利益竞争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能有效的利用价值规律进行自我调节,但由于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且滞后性的特征,又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因此,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的调控与政府行政管理的结合,能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制度的转型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传统的经济发展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还有待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经济秩序面临着一定混乱的局面。
这些混乱现象给国家和人民的经济财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行为关系到我国的根本利益,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护1.完善立法。
进一步完善行政立法和民事立法,对促进经济社会规范化运转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关于经济发展的民法已达40多部,立法的目的主要是为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发展秩序以及调整市场化行为,为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法学-大学生实用法律指南课程论文
大学生实用法律指南课程论文《大学生实用法律指南》课程论文学生姓名:陈意学号:12410117系别:经济与管理系专业:物流管理年级:12级班级:物流管理1班指导老师:罗文正“弘扬法治精神,铸就完美人生”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权利与义务,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法律,离不开法治。
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而遗留下的伤痕,让我们更加应该注重法律教育的意义,强化法律意识,推动法制宣传工作,可以结合素材自由穿插组合知识点优势,并能摒弃法律学科固有的枯燥与死板,通过法律电影中来解读法律的精神,达到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铸就美好人生的。
对于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法律教育尤其重要。
从最基本也最现实的一个法律问题,我认为就是关于《XX合同法》、《劳动法》等大伙必须直面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自身的利益,我们总不能把自己随便就卖掉或者说租赁。
就算非得卖掉或者租赁也得商量好各种待遇与福利,最好以书面形式写下来,一式两份再按个压……总之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律,如果你完全不懂法,那你可得小心了,或许你把自己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的东西,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游刃有余。
我想说的第二个对于法律的认识,就是关于高校管理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冲突。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以人为本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权利。
我们知道,法律赋予高校自主管理的权利很大一部分是行政权力,其他则是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衍生的一系列权力。
而大学生权力是大学生所享有的、被法律所保护的、不可剥夺的利益。
这种合理的要求应当被尊重和保护,只有上升为法律,才有可能被社会认同并有国家社会保障实现。
高校当然应该依法对大学生进行管理,但更应突出对大学生的服务意识。
明确高校的义务,限制高校的权力,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并不构成对高校发展的制约。
相反却是高校健康进步发展的保证。
权利是神圣的,因为“没有权利的实现,就不会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实用法律指南》
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陈意
学号:12410117
系别:经济与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12级
班级:物流管理1班
指导老师:罗文正
“弘扬法治精神,铸就完美人生”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法律赋予我们权利与义务,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法律,离不开法治。
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而遗留下的伤痕,让我们更加应该注重法律教育的意义,强化法律意识,推动法制宣传工作,可以结合素材自由穿插组合知识点优势,并能摒弃法律学科固有的枯燥与死板,通过法律电影中来解读法律的精神,达到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铸就美好人生的。
对于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法律教育尤其重要。
从最基本也最现实的一个法律问题,我认为就是关于《XX合同法》、《劳动法》等大伙必须直面的问题,这涉及到我们自身的利益,我们总不能把自己随便就卖掉或者说租赁。
就算非得卖掉或者租赁也得商量好各种待遇与福利,最好以书面形式写下来,一式两份再按个压……总之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律,如果你完全不懂法,那你可得小心了,或许你把自己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的东西,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游刃有余。
我想说的第二个对于法律的认识,就是关于高校管理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冲突。
众所周知,高校教育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以人为本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权利。
我们知道,法律赋予高校自主管理的权利很大一部分是行政权力,其他则是由于高校的特殊性衍生的一系列权力。
而大学生权力是大学生所享有的、被法律所保护的、不可剥夺的
利益。
这种合理的要求应当被尊重和保护,只有上升为法律,才有可能被社会认同并有国家社会保障实现。
高校当然应该依法对大学生进行管理,但更应突出对大学生的服务意识。
明确高校的义务,限制高校的权力,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并不构成对高校发展的制约。
相反却是高校健康进步发展的保证。
权利是神圣的,因为“没有权利的实现,就不会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
没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法治将失去精神意蕴而不复存在。
”但任何权利都不是放纵的、毫无节制的。
法治社会,学生的合法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但不应被滥用。
坚持以法治的观念和理性的思维把握高等学校管理权和学生权利的价值取向,建立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平衡机制,应该成为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
同时,大学生也应提高权利主体意识和自律意识。
这样才能平衡协调好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矛盾。
促进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去年我们学校把法律系独立出来,今年又增设《知识产权》这个专业,这里体现了国家和高校对于法治教育的重视。
同时,我们能感受得到,我们生于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智能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正因为这样,知识产权才有着重要作用。
你也希望你创造出来的东西有点价值吧,至少让你自己先得瑟一会儿,而不是一下子就烂大街,毫无成就感可言。
个人觉得一般人知道有知识产权这个东西,并且知道它的概念和作用就够了,当然,那些以知识产权为专业的
显然不是一般人。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
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
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最后就是关于通过几周的学习,深刻的认识的法律对于生活的意义,同时从法律的产生我们就应该知道,在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中。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主要手段,生活是一种实践活动,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与人的社会活动,经常受到法律调整。
所以,二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与法律发生着各种关系。
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