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小肠,结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4肠 课件(共14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同步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解剖肠
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段是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又分盲肠、结肠和直肠3段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纤维素、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等
一般构造
起 /自幽门
止 /于肛门
肠
01 解剖牛羊肠02 解剖马肠03 解剖猪肠 04 解剖犬肠
目录
01P A R T解剖牛羊肠
四、解剖犬肠
谢谢大家
右下结肠盲,肠
直 肠小结肠
咽口腔胃肝一食 管
二、解剖马肠
空 肠左下结肠
w,长约1m, 容积比胃约大1倍,位于腹腔右侧,可分盲肠底、盲肠体和盲肠尖三部分。
二、 解剖马肠
大结肠,特别发达,长3.0~3.7m, 占据腹腔的大部分,主要在腹腔下半部,排列成双层马蹄铁形肠袢,可分4段和3个曲,顺次为:
右下大结肠 →胸骨曲 →左下大结肠 → 骨盆曲 →左上大结肠 →膈曲 →右上大结肠
二、 解剖马肠
03P A R T解剖猪肠
猪的小肠全长15~20m, 大肠全长4.0~4.5m
04P A R T解剖犬肠
犬的小肠平均长4m, 位于肝、胃的后方,占据腹腔的大部分大肠平均长60~75cm
牛为27~49m (平均约40m)羊为17~34m (平均约25m)牛长6.4~10m羊长7.8~10m
牛的肠约相当于体长的20倍(在羊约25倍),几乎全部位于体中线的右侧,中央为大肠,周围为小肠。
大肠管径比小肠略粗
小肠较长
02P A R T解剖马肠
右上结肠胰十二指肠
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段是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又分盲肠、结肠和直肠3段其主要功能是消化纤维素、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等
一般构造
起 /自幽门
止 /于肛门
肠
01 解剖牛羊肠02 解剖马肠03 解剖猪肠 04 解剖犬肠
目录
01P A R T解剖牛羊肠
四、解剖犬肠
谢谢大家
右下结肠盲,肠
直 肠小结肠
咽口腔胃肝一食 管
二、解剖马肠
空 肠左下结肠
w,长约1m, 容积比胃约大1倍,位于腹腔右侧,可分盲肠底、盲肠体和盲肠尖三部分。
二、 解剖马肠
大结肠,特别发达,长3.0~3.7m, 占据腹腔的大部分,主要在腹腔下半部,排列成双层马蹄铁形肠袢,可分4段和3个曲,顺次为:
右下大结肠 →胸骨曲 →左下大结肠 → 骨盆曲 →左上大结肠 →膈曲 →右上大结肠
二、 解剖马肠
03P A R T解剖猪肠
猪的小肠全长15~20m, 大肠全长4.0~4.5m
04P A R T解剖犬肠
犬的小肠平均长4m, 位于肝、胃的后方,占据腹腔的大部分大肠平均长60~75cm
牛为27~49m (平均约40m)羊为17~34m (平均约25m)牛长6.4~10m羊长7.8~10m
牛的肠约相当于体长的20倍(在羊约25倍),几乎全部位于体中线的右侧,中央为大肠,周围为小肠。
大肠管径比小肠略粗
小肠较长
02P A R T解剖马肠
右上结肠胰十二指肠
小肠疾病 ppt课件
休克
多脏器 功能障碍
Company Logo
肠梗阻
临床表现
腹痛
肠梗阻
呕吐
腹胀
停排
Company Logo
肠梗阻
检查
腹部视诊
触诊
叩诊 腹腔渗液时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
听诊
Company Logo
肠梗阻
Company Logo
肠炎性疾病
肠结核
诊断
临床表现 肺部或其它部位有结核病灶 结核菌阳性 纤维结肠镜、钡餐
Company Logo
肠炎性疾病
肠结核
治疗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肠梗阻 急性肠穿孔 慢性肠穿孔形成局限性脓肿或肠外瘘 不能控制的肠道大出血
肠坏死时出现腹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状
肠炎性疾病
急性出血性肠炎
治疗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腹膜炎表现,诊断性腹穿阳性 不能控制的肠道大出血
肠梗阻经治疗后未缓解,反而加重
Company Logo
肠 梗 阻
病因和分类
机械性 动力性 血运性 单纯性
克罗恩病
临床表现
腹泻、腹痛、低热、体重下降 粪潜血可呈阳性,但一般无便血
可形成包块,出现肠梗阻时一般为不完全性
Company Logo
肠炎性疾病
克罗恩病
治疗
内科治疗 手术治疗 并发肠梗阻、狭窄 长期持续出血 慢性肠穿孔形成脓肿、肠内瘘或肠外瘘 难以排除肿瘤、结核者
Company Logo
肠炎性疾病
急性出血性肠炎
儿童及青少年居多,夏秋季多见 主要在空肠或回肠,甚至整个小肠 节段性肠壁充血、水肿、广泛出血
结肠下区局解ppt课件
30
结肠缘动脉(边缘动脉) 自回盲部至乙状结肠末端,靠近结肠系膜缘, 由肠系膜上、下动脉分出的各结肠支相互吻合 而成的动脉弓。
有吻合中断现象: 1.左结肠动脉的升支与中结肠动脉左支间; 2.乙状结肠动脉与直肠上动脉间。 结肠手术时切除范围与此有关。
长支 直动脉
短支
31
4.淋巴结
四群:
(1) 结肠壁上淋巴结
左、右肠系膜窦
8
系膜三角
小肠系膜缘处 肠管管壁无腹膜直 接覆贴,此处肠壁 与两层腹膜之间围 成系膜三角
行小肠切除吻合 术时,应妥善缝合, 以免形成肠瘘和感染 扩散 。
9
3.空回肠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
肠系膜上动脉
空回肠动脉(12~18条) 吻合成弓
直动脉
相邻的直动脉间缺少吻合, 对系膜缘血供较差
2/5 粗 厚 红润 高、密 孤立 1~2级 少
右下腹
3/5 细 薄 苍白 低、稀 孤立、集合 3~4级 多
6
2. 肠系膜
由两层腹膜组成, 一端连接于空回肠的系 膜缘,另一端连于腹后 壁(肠系膜根)。
整体呈扇形,其内 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等。
7
小肠系膜根
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 右下,至右骶髂关节前 方,长约15cm。
28
升结肠 :长12~20cm。腹膜间位。内侧为右肠系
膜窦及回肠袢,外侧为右结肠旁沟,结肠右 曲后面贴邻右肾,内侧稍上方与十二指肠相 邻,前上方有肝右叶与胆囊。右肾周围脓肿 或肝脓肿偶可溃入结肠。
结肠右曲
横结肠 :长约40~50cm,腹膜内位器官。横结肠
上方与肝、胃相邻,下方与空、回肠相邻, 因此,常随肠、胃的充盈变化而升降。
与动脉伴行
肠道疾病CT诊断解剖PPT
性预测值86.7%, 准确性86.1% 。
结肠肝曲癌淋巴结转移
分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 较难区分黏膜下层与肌层的侵犯, 因此对T2以上 的肿瘤出现过度诊断
• 显示是否累肠周脂肪敏感性100%, 但因肠周充血、 反应性炎症表现而对肿瘤侵犯范围出现过度判断
• 对淋巴结转移,特别是小淋巴结(<5mm)不能准确 定性*(希望能对找到淋巴结转移比较准确的影像 学标准,并对非手术治疗后淋巴结的变化进行评 估)
回盲部肿瘤
结肠肿瘤
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一)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静脉(二)
肾癌术后十二指肠转移
回肠末段腺癌
多期增强MDCT:肿瘤TMN分期
• 以直结肠肿瘤为例
1.强化组织未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为部分肌层受累; 2.强化组织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但相应外缘光整,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为全层 肌层受累;
肿瘤局限于上皮内或黏膜内(Tis), 侵达黏膜下层(T1), 肿瘤侵达肠壁固有肌 层(T2); 3.病变段肠管外缘不光整、毛糙, 周围脂肪间隙可见结节或条索影, 为肠周脂 肪受累; 4.肿瘤组织侵犯相邻脏器;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无浆膜段的结肠和直肠的肠旁组织(T3); 5.远隔脏器可见肿瘤灶.
肠系膜静脉狭窄
肠系膜静脉钙化
肠系膜动脉瘤
肠壁血管性疾病
肠壁粘膜面出血
空肠血管性病变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肠梗阻
粪石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
肠扭转
肠套叠
肠道穿孔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结肠肝曲癌淋巴结转移
分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 较难区分黏膜下层与肌层的侵犯, 因此对T2以上 的肿瘤出现过度诊断
• 显示是否累肠周脂肪敏感性100%, 但因肠周充血、 反应性炎症表现而对肿瘤侵犯范围出现过度判断
• 对淋巴结转移,特别是小淋巴结(<5mm)不能准确 定性*(希望能对找到淋巴结转移比较准确的影像 学标准,并对非手术治疗后淋巴结的变化进行评 估)
回盲部肿瘤
结肠肿瘤
直肠癌
家族性结肠腺瘤病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一)
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静脉(二)
肾癌术后十二指肠转移
回肠末段腺癌
多期增强MDCT:肿瘤TMN分期
• 以直结肠肿瘤为例
1.强化组织未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为部分肌层受累; 2.强化组织侵犯病变段肠管全层, 但相应外缘光整,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为全层 肌层受累;
肿瘤局限于上皮内或黏膜内(Tis), 侵达黏膜下层(T1), 肿瘤侵达肠壁固有肌 层(T2); 3.病变段肠管外缘不光整、毛糙, 周围脂肪间隙可见结节或条索影, 为肠周脂 肪受累; 4.肿瘤组织侵犯相邻脏器;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无浆膜段的结肠和直肠的肠旁组织(T3); 5.远隔脏器可见肿瘤灶.
肠系膜静脉狭窄
肠系膜静脉钙化
肠系膜动脉瘤
肠壁血管性疾病
肠壁粘膜面出血
空肠血管性病变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 肠道炎症疾病 • 肠道血管性疾病 • 急腹症 • 肠道肿瘤性疾病
肠梗阻
粪石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
肠扭转
肠套叠
肠道穿孔
肠道疾病的CT诊断
小肠解剖及临床PPT课件
症状缓解
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能够缓解症状的药物,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应注重预防疾病的复发,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 的调整,降低复发风险。
常用药物介绍
抗生素
用于治疗小肠感染性疾 病,如小肠结肠炎等。
抗炎药
用于缓解小肠炎症引起 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如5-氨基水杨酸等。
止泻药
营养补充剂
用于治疗小肠功能紊乱 引起的腹泻,如洛哌丁
胺等。
对于小肠吸收不良的患 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素。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01Fra bibliotek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增减
剂量或更换药物。
注意药物副作用
02
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皮疹等,如
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术方法与技巧
技巧 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 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与康复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 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 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02 小肠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炎症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以 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 变为主要症状,无器质性 病变。
感染性肠炎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 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常见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 热等。
克罗恩病
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可累及全消化道,以腹痛、 腹泻、体重下降为主要症 状。
肿瘤性疾病
小肠癌
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能够缓解症状的药物,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应注重预防疾病的复发,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 的调整,降低复发风险。
常用药物介绍
抗生素
用于治疗小肠感染性疾 病,如小肠结肠炎等。
抗炎药
用于缓解小肠炎症引起 的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如5-氨基水杨酸等。
止泻药
营养补充剂
用于治疗小肠功能紊乱 引起的腹泻,如洛哌丁
胺等。
对于小肠吸收不良的患 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素。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01Fra bibliotek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增减
剂量或更换药物。
注意药物副作用
02
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皮疹等,如
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术方法与技巧
技巧 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
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 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与康复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 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 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02 小肠疾病的分类与特点
炎症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以 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 变为主要症状,无器质性 病变。
感染性肠炎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 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常见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 热等。
克罗恩病
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可累及全消化道,以腹痛、 腹泻、体重下降为主要症 状。
肿瘤性疾病
小肠癌
(精选课件)小肠镜PPT幻灯片
19
护理-检查前
术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 时间,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有无麻醉禁忌如哮 喘等,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经口进镜者术前禁食 8 h, 经肛进镜者进行 全肠道清洁(同肠镜前的肠道准备)。
取下身上的金属饰物、腰带、活动性假牙、眼 镜。
建立静脉通道。
20
护理-检查后
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1~ 2h
经口检查者术后1-2d内,可能有短暂的咽 喉部疼痛、异物感,患者有咳出分泌物的反射。 告知患者不能勉强咳出分泌物,以免引起黏膜 破损。
若从下消化道进镜者应注意做好肛周护理。
21
护理-检查后
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腹部不 适等。
术后轻度腹胀较为常见,嘱患者利用打嗝及肛 门排气尽量将气体排出体外。可嘱患者下床活 动或者按摩下腹部,以消除腹胀。
术后1~ 2h腹胀缓解后如无病情禁忌按医嘱进 食。
22
前景
止血治疗: 息肉切除: 肠腔狭窄治疗:肠道狭窄扩张、肠内支架 异物钳除 DBE 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早期肿瘤切除术
23
局限
但是从目前的累积经验分析, 双气囊小肠镜检 查亦有一定的盲区, 如对肠黏膜折叠后方、肠 瓣后方的观察较为困难甚至可能遗漏病灶。因 此, 结合临床配合应用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 镜, 必要时辅以血管造影检查, 是提高小肠疾病 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8
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DEB)
内镜和外套管前端各 安装一个可充气、放 气的气囊, 两个气囊 分别连接于可根据气 囊压力自动调整充气 量的专用气泵。
9
传统小肠镜原理
护理-检查前
术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 时间,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有无麻醉禁忌如哮 喘等,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
经口进镜者术前禁食 8 h, 经肛进镜者进行 全肠道清洁(同肠镜前的肠道准备)。
取下身上的金属饰物、腰带、活动性假牙、眼 镜。
建立静脉通道。
20
护理-检查后
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1~ 2h
经口检查者术后1-2d内,可能有短暂的咽 喉部疼痛、异物感,患者有咳出分泌物的反射。 告知患者不能勉强咳出分泌物,以免引起黏膜 破损。
若从下消化道进镜者应注意做好肛周护理。
21
护理-检查后
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腹部不 适等。
术后轻度腹胀较为常见,嘱患者利用打嗝及肛 门排气尽量将气体排出体外。可嘱患者下床活 动或者按摩下腹部,以消除腹胀。
术后1~ 2h腹胀缓解后如无病情禁忌按医嘱进 食。
22
前景
止血治疗: 息肉切除: 肠腔狭窄治疗:肠道狭窄扩张、肠内支架 异物钳除 DBE 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早期肿瘤切除术
23
局限
但是从目前的累积经验分析, 双气囊小肠镜检 查亦有一定的盲区, 如对肠黏膜折叠后方、肠 瓣后方的观察较为困难甚至可能遗漏病灶。因 此, 结合临床配合应用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 镜, 必要时辅以血管造影检查, 是提高小肠疾病 诊断水平的有效方法
8
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DEB)
内镜和外套管前端各 安装一个可充气、放 气的气囊, 两个气囊 分别连接于可根据气 囊压力自动调整充气 量的专用气泵。
9
传统小肠镜原理
消化系统系统解剖ppt课件
二、胰的分部
胰头 钩突
副胰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胰体
胰尾
胰体
胰尾
胰管
末端与胆总管汇合成肝 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 大乳头
副胰管
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钩突 胰头
58
练习题
简答: 1.试述咽的分部。 2.试述食管的狭窄。 3.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4.试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5.何谓内痔、外痔、混合痔? 6.试述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 名词解释: 牙式、Vater壶腹、Oddi括约肌、Treitz韧带、 McBurney点、肛管、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Glisson系统、 Calot三角、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尾状叶(段1) 左外叶上段(段2)
左半肝: 左外叶
上段
左外叶下段(段3) 上段
上段 左外叶
左内叶(段4)
右前叶
右前叶下段(段5)右后叶
右前叶
左内 叶
下段
右半肝:
右前叶上段(段8)
下段
右后叶 右后叶下段(段6) 下段
右后叶上段(段7)
50
四、肝外胆道系统
胆囊(gall bladder) 功能:贮存和浓缩胆汁。 位置:位于肝下面的胆 囊窝内 形态:呈长梨状,容量 40~60ml 分部:底、体、颈、管
横沟——即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门静脉
左、右支、神经、淋巴管等出入(肝蒂)
前(下)缘——锐利
右部有胆囊切迹——胆囊底处
后缘——圆钝,朝向脊柱
右缘——钝圆,即肝右叶下缘
左缘——锐薄
左叶——左纵沟左侧
右叶——右纵沟右侧
方叶——横沟前方
尾状叶——横沟后方
胃肠道PPT课件全篇
管 壁 增 厚 、 僵 硬 、 管 腔 狭 窄
59
消化道管壁改变
管 壁 增 厚 、 僵 硬 、 管 腔 狭 窄
60
消化道管壁改变
管壁增厚
61
食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征象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破坏:黏膜连续性中断、消失
- - - 见于恶性肿瘤
平坦:为黏膜和黏膜下层水肿或肿瘤浸润引起
- - - 见于炎症或恶性肿瘤
微粘膜皱襞改变 胃小区不均匀
增大或破坏 胃小沟模糊、
破坏
71
食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征象
消化道管腔改变
狭窄:超过正常限度的管腔持久性缩小
炎性:广泛、界限模糊,边缘较光整 癌性:局限、界限清楚、管壁僵硬、边缘不规则 外压性:多数偏于一侧,伴有移位,压迹光整 痉挛性:光滑,可反复出现或消失,服解痉药可松弛
44
结肠(colon) 、直肠(rectum)正常影像解剖
组成 结肠袋:
对称的袋状突起,之间由 半月皱襞形成不完全间隔
结肠黏膜:
纵、横、斜 近段 远段 粘膜皱襞
由密集到稀疏
直肠:
上、中、下直肠横襞
45
结肠(colon) 、直肠(rectum)正常影像解剖
肝曲
横结肠
脾曲
盲肠
阑尾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54
消化道管壁改变 龛影
浓钡斑
55
消化道管壁改变
龛影
56
消化道管壁改变 良性龛影
恶性龛影
57
食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征象
消化道管壁改变
增厚:炎症广泛性增厚、肿瘤局限性
食管壁 >5mm
胃壁 >10mm 小肠壁 >5mm 大肠壁 >5mm可疑增厚 僵硬:形态固定,蠕动消失
59
消化道管壁改变
管 壁 增 厚 、 僵 硬 、 管 腔 狭 窄
60
消化道管壁改变
管壁增厚
61
食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征象
消化道黏膜皱襞改变
破坏:黏膜连续性中断、消失
- - - 见于恶性肿瘤
平坦:为黏膜和黏膜下层水肿或肿瘤浸润引起
- - - 见于炎症或恶性肿瘤
微粘膜皱襞改变 胃小区不均匀
增大或破坏 胃小沟模糊、
破坏
71
食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征象
消化道管腔改变
狭窄:超过正常限度的管腔持久性缩小
炎性:广泛、界限模糊,边缘较光整 癌性:局限、界限清楚、管壁僵硬、边缘不规则 外压性:多数偏于一侧,伴有移位,压迹光整 痉挛性:光滑,可反复出现或消失,服解痉药可松弛
44
结肠(colon) 、直肠(rectum)正常影像解剖
组成 结肠袋:
对称的袋状突起,之间由 半月皱襞形成不完全间隔
结肠黏膜:
纵、横、斜 近段 远段 粘膜皱襞
由密集到稀疏
直肠:
上、中、下直肠横襞
45
结肠(colon) 、直肠(rectum)正常影像解剖
肝曲
横结肠
脾曲
盲肠
阑尾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54
消化道管壁改变 龛影
浓钡斑
55
消化道管壁改变
龛影
56
消化道管壁改变 良性龛影
恶性龛影
57
食管、胃肠道病变的基本影像征象
消化道管壁改变
增厚:炎症广泛性增厚、肿瘤局限性
食管壁 >5mm
胃壁 >10mm 小肠壁 >5mm 大肠壁 >5mm可疑增厚 僵硬:形态固定,蠕动消失
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共77张PPT)
2.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小叶是肝的根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每个肝小叶的中央贯穿一条小 静脉称中央静脉。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 四周呈放射状排列形成板状结构,称肝 板。
肝板之间是肝血窦,窦壁有 肝巨噬细胞,能吞噬异物。
3.肝的血液循环
入肝的血管有两套
肝门静脉:肝的功能性血 管,主要由来自胃肠的静脉集合 而成;肝门静脉的血液最后流入 肝血窦。
唾液中有溶菌酶和干扰素,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唾液腺间质内的浆细胞分 泌免疫球蛋白,随唾液排入口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一) 肝
1.肝的一般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血管极为丰富的实质 性器官。
功能:分泌胆汁、储存糖原、解毒、 吞噬防御、参与物质代谢,在胚胎期有造 血功能。
肝呈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横位楔形。
作用
1.盐酸〔胃酸〕
分泌:壁细胞分泌
作用: 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
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杀灭细菌
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促进小肠对钙、铁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
分泌:主细胞分泌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眎、胨、
pH 2~3.5 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3.粘液和碳酸氢盐
(4)牙
依形态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牙嵌于上、下颌骨的 两袋之间为横沟,结肠内面,相当于横沟处,环形肌增厚,形成结肠半月襞。
软腭后缘中央有一乳头样突起叫腭垂。 肝门静脉的血液最后流入肝血窦。
牙槽内,是人体最坚硬的 促进小肠对钙、铁的吸收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器官,弓状排列成上、下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小肠粘膜的环状皱襞和
系统解剖学通用课件 消化系统
肝的位置和形态
肝位于右上腹,分为左、右两叶,呈不规则的扁 窄形、半月形或三角形。
肝和胆囊的毗邻关系
肝与膈、右肾、肾上腺、胃、十二指肠等器官毗 邻。
ABCD
胆囊的位置和形态
胆囊位于肝脏的胆囊窝内,呈梨形,可分为底、 体、颈三部分。
肝和胆囊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肝和胆囊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以维持其功能。
胃的功能
储存食物
消化食物
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主要储存器官,可以容 纳和储存食物。
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对食物进行物 理和化学消化。
吸收营养
分泌激素
经过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食物中的营养 物质被分解为可被身体吸收的形式,并通 过胃黏膜吸收进入血液。
胃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如胃泌素、胃蛋白 酶等,参与调节消化和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01
02
03
管道结构
消化系统由一系列的管道 组成,包括食管、胃、小 肠和大肠等,这些管道具 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肌肉结构
消化系统的管道中含有平 滑肌,这些肌肉的收缩和 舒张有助于推动食物的流 动和消化。
粘膜结构
消化道的管壁由粘膜层组 成,粘膜层中含有分泌消 化液的腺体和吸收营养物 质的绒毛。
大肠
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 便。
小肠和大肠的功能
小肠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 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小肠分泌的消 化酶将食物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分子,并通过绒毛吸收进入血 液循环。
大肠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大肠内的菌群还参 与合成维生素K和某些B族维生素。
消化系统解剖ppt课件
肌
膜
层
粘
粘
膜
膜
下
层
18
胃小凹
皱襞
胃内表面的特征
19
五、小肠 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成人的小 肠全长约5~7m,上接幽门下续盲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 和回肠三部分。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空肠
回肠
20
1、十二指肠 Duodenum
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因相当于十二个手指并列横向 的长度而得名。因为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 胆汁,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
十二指肠上曲 上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降部
空肠 升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下曲 下部(水平部) 21
2、空肠与回肠 Jejunum and ileum
区别
位置 长度 外观 淋巴滤泡 血管弓
空肠
左腰区,脐区 近侧 2/5 粗,粉红,血管多 孤立 级数较少
回肠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远侧 3/5
一、口腔 oral cavity
口 前壁——唇
腔 侧壁——颊
的 下壁——软组
周
织和舌
界 上壁——腭
软 腭垂 腭 腭舌弓
后 腭咽弓 缘 腭扁桃体
消 化管
腭垂、两侧腭舌弓及 舌根共同围成咽峡。
Isthmus of fauces 3
腮腺管乳头
4
口腔内附属器官
1、舌(tongue) 舌的功能: 搅拌、 吞咽、 发音、 味觉。
8
2、牙 teeth
牙是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和辅助发音等作用。
人的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一组称乳牙,第二组称恒牙。一般在出生后6 个月时开始萌出乳牙deciduous teeth,到3岁左右出齐,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 6岁左右,乳牙开始脱落,逐渐更换成恒牙permanent teeth。恒牙中,第1磨牙首 先长出,除第3磨牙外,其他各牙约在14岁左右出齐。唯有第3磨牙萌出时间最晚, 通常到青春期才萌出,故又称迟牙wisdom tooth或智牙。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结肠上方与肝、胃相邻,下方与空、回肠相邻,因此, 常随肠、胃的充盈变化而升降。
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长约25~30cm。腹膜间位。内侧
为左肠系膜窦及空肠袢,外侧为左结肠旁沟。
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长约40cm,腹膜内位,有较长的系膜,
活动性较大,可入盆腔,也可移至右下腹遮盖回盲部, 当系膜过长时可发生乙状结肠扭转。
空肠与回肠
Jejunum & ileum
h
1
位置与形态
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
上段是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 下段是回肠,末端接续盲肠。
腹膜内位器官
借系膜悬附腹后壁,因此总称系膜 小肠。
空、回肠平均全长为410.5cm。
两部间无明显分界,大约空肠占近 侧的2/5,主要盘曲于结肠下区的 左上部;回肠占远侧的3/5,盘据 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入盆腔。
h
2
消化管概况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系膜小肠
回肠
盲肠
阑尾
升结肠
大肠 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h
3
X线检查时,通常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六组
第一组为十二指肠,位于腹上区; 第二组为空肠上段,位于左腹外侧区; 第三组为空肠下段,在左髂区; 第四组为回肠上段,位于脐区; 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在右腹外侧区; 第六组为回肠下段,右髂区、腹下区和盆腔。
小肠的感觉神经纤维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别传入脊髓9~11胸节和延 髓。痛觉冲动主要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小肠病变时牵涉性痛出现于 脐的周围。
h
19
h
20
Meckel憩室
是胚胎卵黄管近侧端残留未闭所形成 出现率约2%左右,一般位于回肠末段距回盲瓣50~100cm处 呈盲囊状,结构与回肠相同,有时粘膜内含有胃泌酸细胞或胰腺组织 可发生溃疡和炎症,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h
பைடு நூலகம்
24
h
25
形态特征
结肠带Colic bands
系膜带mesocolic band 网膜带omental band 独立带free band
结肠袋 Haustra of colon
肠脂垂 Epiploicae appendices
h
26
h
27
结肠的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h
17
h
18
神经
空、回肠的神经支配来自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 分支到肠壁,其中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三种纤 维。
小肠的交感神经,起于脊髓9~11胸节,经交感干、内脏神经入腹腔丛 和肠系膜上丛。它们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使肠的血管收缩。
小肠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促进肠的蠕动和分泌。
h
30
h
31
h
32
h
33
h
34
h
35
h
36
h
37
h
38
静脉
结肠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 结肠左曲以上的静脉血分别经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左曲以下的静脉则经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最后均汇入门静脉
h
39
h
40
淋巴
结肠的淋巴管穿出肠壁后沿血管行走,行程中有四组淋巴结 ①结肠壁上淋巴结:位于肠壁浆膜深面,数量 少,多分布于网膜带和独立带附近 ②结肠旁淋巴结:沿边缘动脉排列 ③中间淋巴结:沿各结肠动脉排列 ④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分别位于各结肠动脉 的根部和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与动脉伴行,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继沿相应动脉 右侧上行,至胰颈后方,会合脾静脉,形成门静脉。
h
14
h
15
h
16
淋巴
小肠淋巴管伴血管行走,注入肠系膜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为数可达百余个,沿肠血管及血 管弓分布,输出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肠系膜上淋巴结。后者的输出管注入腹腔干周围的腹腔 淋巴结,最后汇为肠干注入乳糜池;部分输出管直接汇入肠干入乳糜池。
右半结肠的淋巴大部汇入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大 部汇入肠系膜下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直接或经 腹腔干根部的腹腔淋巴结汇入肠干。
h
41
h
42
h
43
h
21
h
22
结肠 colon
h
23
按其行程 和部位分
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长12~20cm。腹膜间位。内侧为
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袢,外侧为右结肠旁沟,结肠右曲 后面贴邻右肾,内侧稍上方与十二指肠相邻,前上方 有肝右叶与胆囊。右肾周围脓肿或肝脓肿偶可溃入结 肠。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长约40~50cm,腹膜内位器官。
空、回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12~18条,彼此吻合成弓。小肠近侧段只有l~2级弓, 远侧可达3~4级。末级弓发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 合。
肠切除吻合术时应作扇形切除,并将对系膜缘侧的肠壁稍多切除一
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分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
合不良形成肠瘘。
h
12
h
13
空、回肠静脉
中结肠动脉左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之间的边缘动脉往往吻合较差,甚至中 断,如中结肠动脉左支受损,可能引起横结肠左侧部坏死。
另外,在最下一条乙状结肠动脉与直肠上动脉分支间也往往缺少吻合,如 最下乙状结肠动脉受损,可能引起乙状结肠下部血流障碍,导致肠壁缺血 坏死。
但近年也有人证明上述部位仍存在恒定吻合,可保证侧支循环血流通畅。
h
4
h
5
空、回肠区别
空肠: 径粗,壁厚,色红,弓稀,脂肪少。粘膜环状皱壁多 而高,粘膜内散在孤立淋巴滤泡。 回肠:径细,壁薄,色白,弓密,脂肪多。环状皱襞疏而低, 粘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尚有集合淋巴滤泡。
h
6
h
7
h
8
肠系膜mesentery
小肠系膜由二层腹膜组成,其中含有分布到肠襻上的血管、神经和淋 巴,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h
28
h
29
边缘动脉 colic marginal artery
肠系膜上、下动脉分出各结肠支之间,在结肠内缘均相互吻合。从回盲部 至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在近结肠边缘形成一个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
边缘动脉发出许多终末支称直动脉,后者又分长、短支,短支多起自长支, 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至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 支入肠脂垂后,穿入肠壁。
其在腹后壁附着处称小肠系膜根,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到达右骶 髂关节前方,长约15cm。
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成系膜三角。该三角处肠壁无浆膜,不易
愈合,故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瘘和感染扩
散。
h
9
h
10
h
11
空、回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
回结肠动脉
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长约25~30cm。腹膜间位。内侧
为左肠系膜窦及空肠袢,外侧为左结肠旁沟。
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长约40cm,腹膜内位,有较长的系膜,
活动性较大,可入盆腔,也可移至右下腹遮盖回盲部, 当系膜过长时可发生乙状结肠扭转。
空肠与回肠
Jejunum & ileum
h
1
位置与形态
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
上段是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 下段是回肠,末端接续盲肠。
腹膜内位器官
借系膜悬附腹后壁,因此总称系膜 小肠。
空、回肠平均全长为410.5cm。
两部间无明显分界,大约空肠占近 侧的2/5,主要盘曲于结肠下区的 左上部;回肠占远侧的3/5,盘据 结肠下区的右下部,并垂入盆腔。
h
2
消化管概况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十二指肠 空肠
系膜小肠
回肠
盲肠
阑尾
升结肠
大肠 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h
3
X线检查时,通常将小肠袢按部位分为六组
第一组为十二指肠,位于腹上区; 第二组为空肠上段,位于左腹外侧区; 第三组为空肠下段,在左髂区; 第四组为回肠上段,位于脐区; 第五组为回肠中段,在右腹外侧区; 第六组为回肠下段,右髂区、腹下区和盆腔。
小肠的感觉神经纤维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别传入脊髓9~11胸节和延 髓。痛觉冲动主要经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小肠病变时牵涉性痛出现于 脐的周围。
h
19
h
20
Meckel憩室
是胚胎卵黄管近侧端残留未闭所形成 出现率约2%左右,一般位于回肠末段距回盲瓣50~100cm处 呈盲囊状,结构与回肠相同,有时粘膜内含有胃泌酸细胞或胰腺组织 可发生溃疡和炎症,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h
பைடு நூலகம்
24
h
25
形态特征
结肠带Colic bands
系膜带mesocolic band 网膜带omental band 独立带free band
结肠袋 Haustra of colon
肠脂垂 Epiploicae appendices
h
26
h
27
结肠的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h
17
h
18
神经
空、回肠的神经支配来自腹腔丛和肠系膜上丛,沿肠系膜上动脉及其 分支到肠壁,其中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三种纤 维。
小肠的交感神经,起于脊髓9~11胸节,经交感干、内脏神经入腹腔丛 和肠系膜上丛。它们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使肠的血管收缩。
小肠的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促进肠的蠕动和分泌。
h
30
h
31
h
32
h
33
h
34
h
35
h
36
h
37
h
38
静脉
结肠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 结肠左曲以上的静脉血分别经回结肠静脉、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左曲以下的静脉则经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最后均汇入门静脉
h
39
h
40
淋巴
结肠的淋巴管穿出肠壁后沿血管行走,行程中有四组淋巴结 ①结肠壁上淋巴结:位于肠壁浆膜深面,数量 少,多分布于网膜带和独立带附近 ②结肠旁淋巴结:沿边缘动脉排列 ③中间淋巴结:沿各结肠动脉排列 ④肠系膜上、下淋巴结:分别位于各结肠动脉 的根部和系膜上、下动脉的根部。
与动脉伴行,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继沿相应动脉 右侧上行,至胰颈后方,会合脾静脉,形成门静脉。
h
14
h
15
h
16
淋巴
小肠淋巴管伴血管行走,注入肠系膜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为数可达百余个,沿肠血管及血 管弓分布,输出管注入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肠系膜上淋巴结。后者的输出管注入腹腔干周围的腹腔 淋巴结,最后汇为肠干注入乳糜池;部分输出管直接汇入肠干入乳糜池。
右半结肠的淋巴大部汇入肠系膜上淋巴结,左半结肠的淋巴大 部汇入肠系膜下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直接或经 腹腔干根部的腹腔淋巴结汇入肠干。
h
41
h
42
h
43
h
21
h
22
结肠 colon
h
23
按其行程 和部位分
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长12~20cm。腹膜间位。内侧为
右肠系膜窦及回肠袢,外侧为右结肠旁沟,结肠右曲 后面贴邻右肾,内侧稍上方与十二指肠相邻,前上方 有肝右叶与胆囊。右肾周围脓肿或肝脓肿偶可溃入结 肠。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长约40~50cm,腹膜内位器官。
空、回肠动脉
空、回肠动脉12~18条,彼此吻合成弓。小肠近侧段只有l~2级弓, 远侧可达3~4级。末级弓发出直动脉分布于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 合。
肠切除吻合术时应作扇形切除,并将对系膜缘侧的肠壁稍多切除一
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分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
合不良形成肠瘘。
h
12
h
13
空、回肠静脉
中结肠动脉左支与左结肠动脉升支之间的边缘动脉往往吻合较差,甚至中 断,如中结肠动脉左支受损,可能引起横结肠左侧部坏死。
另外,在最下一条乙状结肠动脉与直肠上动脉分支间也往往缺少吻合,如 最下乙状结肠动脉受损,可能引起乙状结肠下部血流障碍,导致肠壁缺血 坏死。
但近年也有人证明上述部位仍存在恒定吻合,可保证侧支循环血流通畅。
h
4
h
5
空、回肠区别
空肠: 径粗,壁厚,色红,弓稀,脂肪少。粘膜环状皱壁多 而高,粘膜内散在孤立淋巴滤泡。 回肠:径细,壁薄,色白,弓密,脂肪多。环状皱襞疏而低, 粘膜内除有孤立淋巴滤泡外,尚有集合淋巴滤泡。
h
6
h
7
h
8
肠系膜mesentery
小肠系膜由二层腹膜组成,其中含有分布到肠襻上的血管、神经和淋 巴,将空、回肠悬附于腹后壁。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h
28
h
29
边缘动脉 colic marginal artery
肠系膜上、下动脉分出各结肠支之间,在结肠内缘均相互吻合。从回盲部 至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在近结肠边缘形成一个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
边缘动脉发出许多终末支称直动脉,后者又分长、短支,短支多起自长支, 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至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 支入肠脂垂后,穿入肠壁。
其在腹后壁附着处称小肠系膜根,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到达右骶 髂关节前方,长约15cm。
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腹膜围成系膜三角。该三角处肠壁无浆膜,不易
愈合,故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瘘和感染扩
散。
h
9
h
10
h
11
空、回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中结肠动脉
右结肠
回结肠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