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理论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通过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和废弃物,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循环农业中,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以下将介绍5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循环农业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
有机农业强调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以保护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它通过利用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残渣来改善土壤质量,并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有机农业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2. 水循环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特别适用于水资源稀缺的地区。
该模式通过收集和处理农业废水、雨水和过剩灌溉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注重能源的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利用农作物、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来产生能源,如生物质能、生物气体和生物柴油等。
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4. 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是一种将畜禽养殖与农业循环利用结合起来的模式。
在循环养殖中,畜禽废弃物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同时农作物残渣和秸秆被用作畜禽饲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畜禽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5.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城市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城市内部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可以通过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屋顶农场和城市养殖场等,实现城市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城市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和能源消耗,同时提供城市居民新鲜的农产品。
循环农业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包括有机农业模式、水循环农业模式、能源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养殖模式和城市循环农业模式等。
这些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保护环境的健康。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回收利用废弃物,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成本和低碳排放。
下面将介绍循环农业的5种发展模式:1. 水产农业:水产农业是一种利用水体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
它包括养殖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同时在水体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稻和蔬菜。
水产农业的优势在于可利用废弃物和水体中的养分进行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
2.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系统平衡和自然循环的农业模式。
它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土壤健康,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和技巧。
生态农业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和培育有机农产品,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3. 温室农业:温室农业是一种在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
它通过充分利用日光和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温室农业还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废弃物和二氧化碳等资源,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
4. 循环养殖:循环养殖是一种利用有机废弃物和能源进行动物饲养的模式。
它将养殖和种植结合起来,通过鱼虾、家禽和猪等动物的废弃物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实现了养殖和种植的循环利用。
循环养殖还可以通过生物气体发酵、沼气池等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如沼气,降低碳排放。
5. 城市农业:城市农业是一种在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
它包括城市屋顶农场、垂直农场和城市社区农场等形式,通过利用城市空间进行农业种植和养殖,满足城市居民的食品需求。
城市农业可以减少农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成本,提供当地新鲜和有机的食品,同时缓解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压力。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1 循环农业理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是一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循环农业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通过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而实现其发展目标的,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等的综合约束下,应用产业经济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原理,按照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原则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的“零排放”,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30]。
1.1 循环经济学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物质循环利用、能量梯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何尧军等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为3R 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3R原则中减量化原则针对输入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达到从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针对使用过程,尽可能多次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针对输出端,把社会消费领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
在循环农业中,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循环农业要求尽量做到外界物质能量输入的减少,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投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通过“资源——利用——资源”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30]。
1.2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31]。
尹昌斌指出“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浅谈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措施
浅谈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措施摘要: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可行性分析及发展措施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措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不断强化发展模式的探索研究,因地制宜的引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延长和拓展循环产业链条,使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和生态效果都得到了很好的和谐发展。
农村循环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处于基础性的重要环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农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于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很大益处,随着循环经济的深入开展,将会使农村生活环境更洁净,改变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建设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分析农村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大量浪费、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过去传统的农业经济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材料,在加工生产阶段产生“垃圾”,而这些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又作为废弃物处理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这是一种粗暴掠夺资源、浪费资源的落后经济模式。
针对传统经济的弊病,农业循环经济奉行的和谐经济发展模式,不滥用土地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农业现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物质和能源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垃圾的排放,保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使农业资源获得最好的效益,在客观上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
结合当前形势,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更新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办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循环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才能真正保障农业经济长远的发展,进一步在发展质量上提升农业经济。
实行集约化经营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挖掘,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一个很好的创业平台和难得的就业机会,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精选课件
1
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 “旨在农 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资源的往复、多层、高 效流动的活动”,其核心在于扩汇、节支、 增收、环境友好,即实现“资源—产品—废 弃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现以北京为 例,探讨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归纳 总结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阔利达公司位于康庄镇。该公司的生物发酵饲料生产 线,用于处理周边菜农的废弃蔬菜和更为丰富的农村 秸秆资源。
精选课件
35
废菜叶变美味饲料
• 而所谓的蔬菜废弃物主要是菜叶、菜帮子和根茎等, 公司按菜叶、菜帮子每斤6分钱、秸秆按每亩20~ 25元收购,日消纳能力30吨,基本能够消纳康庄镇 域内的蔬菜废弃物。
精选课件
31
发展循环农业关键措施
• (4)全民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 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京郊区县政 府在开展循环农业工作过程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 闻媒体、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自上而 下的形式普及推广各类循环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循环 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农民参与项目的制定、实施、 评估、问题分析、总结等各个环节,使农民真正意识 到自己是农业发展的主人,从根本上强化民众的生态 环境保护意识,确实作到“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技术 要领普及到户,循环农业意识发展到人”。
• 羊、奶制品、家禽、牛和其他畜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 在全国亦有相当的优势,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 废弃物。通过农牧结合,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作物秸 秆(青贮) 、作物籽粒—畜禽粪便(人粪便) —沼气发 酵、养殖蚯蚓—沼液沼渣还田—优质有机肥、蚯蚓、沼 气”,使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取得良胜循环,实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摘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本文介绍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综合体模式、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循环农业科技养殖模式和循环农业社区合作模式。
这些模式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关键词】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综合体模式, 生态产业园模式, 休闲观光模式, 科技养殖模式, 社区合作模式, 推动发展。
1. 引言1.1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影响。
在循环农业的实践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每种模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包括循环农业综合体模式、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模式、循环农业休闲观光模式、循环农业科技养殖模式和循环农业社区合作模式。
通过了解这些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发,让大家更加了解和重视循环农业的重要性。
2. 正文2.1 循环农业的概念循环农业是一种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有效地循环利用有机物质、水、能源等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的概念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
在循环农业中,农民通过合理设计种植结构、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粪便等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还可通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方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研究
作者 简介 :
廖 晓东 (9 7 。 , 建 泉 州人 , 民经 济 学 硕 士 , 究方 1 8 一) 男 福 国 研
向 : 本市 场与公 司 金融 。 资
层次 等有效 模式 。
7 ' 0
业 出版 社 . 0 5 8 2 0 。.
循环 经济最 核 心 的内容 , 贯 穿于 整个 经 济发展 过 程 中的 应是 “ R 原 则 。农 业循 环经 济模式 , 体现 “ ” 则 内容 。根据 三 ” 也要 三R 原 这一 思想 ,农业 循环 经 济应包 括农 业 与二 三产 业之 间 的循环 、 农
进行 。
1 关 于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 相 关 理 念 11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与 循 环 型 农 明显 的区域 性 , 发展 农业 必须 遵循
自然 资源 禀赋理 论和 区域 经济 理论 ,根据 各地 的 自然 资源禀 赋 、 社 会 经 济条 件 、 区域 生 态特 点 及研 发 优势 、 术 资 源及 其 它技 术 技 创新要素, 围绕 高新 技 术产 业 发展 、 代 农业 技 术 开发 应 用 以及 现 先 进共 性技术 推广 的 重点 领域 ,以培 育和催 化 原始 创新 成果 、 推 进 科 技成 果 转化 及 产业 化 为切 人点 , 整合 研 发项 目 、 础 条件 等 基 各 种不 同形态 的科 技 资源 , 区域 经济 发展 和 自主创 新提 供综 合 为 性 技 术服 务 , 高 区域 内物 质 与能 量 的循 环 利用 效 率 , 少 区域 提 减 内物质 和 能量 的投 入 , 少农 业 废弃 物 的处 理 成 本 , 少 区域 内 减 减 物 质废 弃 物和 污染 物 的 排放 , 构 区域 循环 经 济 技术 体 系 , 高 建 提 农业 经循 环经 济 的效率 与水平 , 进农 业循环 经济 的发 展 。 推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方案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方案第1章引言 (3)1.1 生态循环农业概述 (3)1.2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性 (3)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第2章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构建 (4)2.1 农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4)2.2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选择 (4)2.3 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设计 (5)第3章土壤管理与保护 (5)3.1 土壤质量评价与监测 (5)3.1.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5)3.1.2 土壤质量监测 (6)3.2 有机肥施用技术 (6)3.2.1 有机肥种类及选择 (6)3.2.2 施用技术 (6)3.3 土壤侵蚀防治措施 (6)3.3.1 工程措施 (6)3.3.2 农业技术措施 (7)3.3.3 生态措施 (7)第四章水资源高效利用 (7)4.1 农业水资源供需分析 (7)4.1.1 水资源概况 (7)4.1.2 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 (7)4.1.3 水资源利用效率 (7)4.2 节水灌溉技术 (7)4.2.1 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7)4.2.2 常见节水灌溉技术 (8)4.2.3 节水灌溉技术优化 (8)4.3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循环利用 (8)4.3.1 水土保持措施 (8)4.3.2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8)4.3.3 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循环利用协同 (8)第5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8)5.1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8)5.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8)5.1.2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8)5.2 农药与化肥减施技术 (9)5.2.1 农药减施技术 (9)5.2.2 化肥减施技术 (9)5.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5.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 (9)5.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9)第6章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 (9)6.1 生态循环种植技术 (9)6.1.1 间作套种技术 (9)6.1.2 精准施肥技术 (9)6.1.3 生态调控技术 (10)6.2 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10)6.2.1 精准饲养技术 (10)6.2.2 生态养殖模式 (10)6.2.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0)6.3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 (10)6.3.1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 (10)6.3.2 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10)6.3.3 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 (10)6.3.4 农业副产物利用技术 (10)第7章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 (10)7.1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 (10)7.1.1 加工技术创新 (11)7.1.2 流通体系优化 (11)7.1.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1)7.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11)7.2.1 休闲农业发展 (11)7.2.2 乡村旅游规划 (11)7.2.3 产业融合发展 (11)7.3 农村电商与农产品营销 (11)7.3.1 电商平台建设 (11)7.3.2 农产品网络营销 (11)7.3.3 电商人才培训 (11)第8章农业生态循环政策与管理 (12)8.1 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 (12)8.1.1 政策体系构建 (12)8.1.2 政策工具选择 (12)8.2 农业生态循环项目管理 (13)8.2.1 项目立项与审批 (13)8.2.2 项目实施与监管 (13)8.2.3 项目评估与调整 (13)8.3 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13)8.3.1 补偿原则 (13)8.3.2 补偿标准 (13)8.3.3 补偿方式 (13)8.3.4 补偿资金来源与管理 (13)第9章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案例研究 (13)9.1 国内外典型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分析 (13)9.1.1 国内典型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13)9.1.2 国外典型农业生态循环模式 (14)9.2 成功案例经验总结 (14)9.2.1 科技创新是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4)9.2.2 政策扶持是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有力保障 (14)9.2.3 社会参与是农业生态循环发展的重要支撑 (14)9.3 我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启示 (14)9.3.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水平 (14)9.3.2 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15)9.3.3 加强社会合作,形成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合力 (15)9.3.4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15)第10章农业生态循环发展路径与展望 (15)10.1 农业生态循环发展路径设计 (15)10.1.1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15)10.1.2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5)10.1.3 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15)10.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6)10.2.1 面临的挑战 (16)10.2.2 应对策略 (16)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6)第1章引言1.1 生态循环农业概述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农业发展新模式
循环农业—农业发展新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
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
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发展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均耕地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资源量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20%。
但是,我国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并不高。
灌溉水利用率为43%,低于国际先进水平30%;降水利用率约为45%,仅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25%。
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860亿斤,是世界上肥料用量最多的国家,然而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每年氮肥损失近400亿元。
全国农药年使用量超过130万吨,但有效利用率只有30%。
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有限的农业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本来日趋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农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达100多万吨,大部分未经处理,成为蚊蝇孳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我国猪、牛、鸡三大类畜禽粪便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6900多万吨,是全国工业和生活污水COD的5倍以上,成为首要污染源。
化肥大量流失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高达1.36亿亩。
地膜覆盖正由“白色革命”演变为“白色污染”。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低收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农业经济体系,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对策
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摘要当前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存在一定的问题,水资源破严重,农民利用循环经济意识不强,黑土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湿地面积减少。
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水平不足,政府投资不足。
打造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循环经济意识改土培肥地力开发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增强政府财政补贴。
关键词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对策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对缓解资源短缺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其中中国商品粮70%出自黑龙江。
要实现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需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集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循环农业思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循环农业的涵义和特点“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展理念的模式。
循环农业除了具备一般循环经济的特点外,还具有农业自身的特点:“一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物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助,共生共利性更强;二是绿色生产,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强调,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三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四是土、水净化,利于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六是双赢皆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干净又增收。
”二、黑龙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基本轮廓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土地总面积44.56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4.73%;林业经营总面积为3127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1.9%;现有草原面积526.7万hm2;水资源地表径流总量为655.8万hm2,有丰富石油资源和煤炭等矿产资源[。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一种以循环利用资源为特点的农业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农田、水资源、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为您介绍五种发展模式。
1. 水稻鱼、田菜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在水田里同时种植水稻和蔬菜,并放养鱼类。
水稻鱼、田菜的种植互补作用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鱼类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植物肥料,有机肥的使用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同时鱼类也可以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达到生态循环利用。
2. 农田养猪、果树林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果树林的下方放养猪类。
猪类的排泄物可以作为果树的有机肥料,果树可以提供猪栏的阴凉和食物,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果树林的空间和提供额外的收入。
3. 池塘养鸭、养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池塘里放养鸭类和鱼类。
鸭子可以吃水中的杂草和虫害,鱼类的排泄物可以提供鸭子的食物,同时鸭子的粪便也可以作为鱼类的饲料,形成鸭鱼共生的循环。
4. 农林牧、生态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提倡农田、林地和牧场的综合利用。
在农田里同时种植农作物和苗木,牧场放牧家畜。
家畜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和苗圃的有机肥料,农作物和苗木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形成生态循环。
5. 城市农田、有机种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城市里兴建农田,进行有机种植。
城市废弃物、粪便等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种植食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农产品,同时农田还可以起到绿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这些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也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循环农业的发展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系统平衡、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1. 定义与特点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平衡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
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模式设计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是建立循环利用的资源系统,包括农作物、水资源、土壤等。
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水资源管理和土壤保护,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
3. 技术创新生态循环农业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如精准农业技术、有机肥料的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生态修复生态循环农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修复,通过合理的农业活动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 效益分析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6. 产业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7. 政策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保,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8. 农民参与农民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9. 地方特色生态循环农业需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径。
不同地区可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资源优势的最大化利用。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
和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的核心思想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废物互补和资源共享。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 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以无化学农药、无化学肥料、无基因改造作物为
特点的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通过利用有机废物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作为肥料,减少
对外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保护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
2.沼气农业模式:沼气农业以沼气发电和沼液肥料为核心技术,通过将农业和畜牧业
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并将其用于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
用和能源的回收利用。
3.循环养殖模式:循环养殖模式将农畜废弃物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例如将畜禽粪便
与庄稼秸秆一起进行堆肥,将其用作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环
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4.水稻-鱼-柴葵种植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将水稻种植、鱼类养殖和柴葵种植结合在一起。
水稻田中种植柴葵,鱼类在水稻田里生长,并提供肥料,柴葵的根系则可以吸收水稻
田里的营养物质,形成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5.农业-能源-环境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将农业生产、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被用作能源生产的原料,例如农作物秸秆发电。
能源生产可
以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如太阳能灌溉系统。
这种模式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能源,实
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指将农作物、家畜、农副产品和有机废弃物等生态资源,通过合理设计和管理,形成有机循环的生态循环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1.生态循环模式生态循环模式是循环农业的核心理念,该模式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形成有机循环系统来保障农业生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该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循环利用农村的资源,通过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等方式,达到生态平衡的目标。
该模式追求自然和谐,提倡生态保护,注重环保意识,同时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生产要素循环模式也是循环农业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循环利用生产要素,通过肥料、农药以及其他农业生产要素的回收利用,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该模式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比较优秀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之一。
3.全民参与模式全民参与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广泛发扬全民劳动精神,鼓励农民参与种植、养殖更多的农产品。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广泛的群众参与,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监管,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4.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是一种基于循环农业的整合生产方式,该模式将种植、养殖、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条。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资源共享和集成优势,提高整个农业生产和运营效率,从而在保证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
生活循环模式是指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措施,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各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对农业生产的提高和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循环农业发展也将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建设绿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做出更大贡献。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趋劣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尊重自然界,尊重、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
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经济社会活动的生态化。
它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生产、消费和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为依靠生态型、环保型、友好型资源低消耗、产品再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资源潜力不断发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放大、生态与环境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上来解决或减轻资源压力,消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现代理念的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耦合,它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来指导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将传统的农业概念、范畴、领域加以拓展、延伸、扩大,转换为现代的将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学研、产供销、废弃物资源化全过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现代新型农业。
二、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绝对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雏形在我国传统农业、生态农业中就有所体现。
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物质、能量,生产出供人类享用的农产品,部分人类食用后产生的排泄物及其它副产品(如秸秆)又用作农村能源或过腹还田培肥地力。
但它已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快速、持续、高效(节支、增收、增效)、安全、优质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循环经济理念的诞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也就应运而生。
现代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看作是客观的“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消耗,产品再加工,资源再利用(即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它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或者与产前、产后部门形成经营共同体,采取提高农产品质量、寻求更有利的农产品加工增殖和有机废弃物再生利用,把农业生产者由单纯从事动植物生产向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后、资源再生等领域循环经营转变,从而引发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中观层次上重组的历史性演进。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循环农业定义:在循环经济指导下,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级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性农业。
要按照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进行项目设计,生产时要达到清洁生产不污染环境,项目建设原则上须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等三部分内容,同时兼顾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和废弃物处理的不同方式。
在具体项目设计时,项目单位可根据区域和自身条件,围绕关键环节、关键措施、关键技术,进行选择和搭配,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国90年代循环农业发展的模式类型:1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安徽个体农民王守红在牛粪利用上做文章,提出“林一草—牧一菌一沼—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2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福建圣农集团以饲料加工、种鸡饲养、苗鸡分化、肉鸡饲养、肉鸡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链为主业链,由此建立了以肉鸡养殖加工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的循环农业模式;3全国发展建成了多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循环农业园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现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初步确定为基于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空间布局两个层次的七种模式类型:一是基于产业发展目标层次的模式类型包括:生态农业改进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废弃物资源利用型和生态环境改善型四类。
二是基于产业空间布局层次的模式类型包括:微观层面的以单个企业、农户为主体的经营型,中观层面的生态园区型,宏观层面的循环型社区三类。
(一)基于产业发展目标的循环农业模式类型1、生态农业改进型,以现有生态农业为基础,从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改进生产组织新式和利用方式,通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及消费服务业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构建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2、农业产业链延伸型,以公司或集团为主导,以运销或加工企业为龙头,实现企业和基地农户有机联合,企业通过技术改进提高效率,提高了附加值,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目标
减量化原则
再利用原则
再循环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
目标
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和过程,减少对资源、 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 产生,实现资源的高效 利用。
通过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活动,实现各类资源的 多次利用,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传统能源的依赖。
废弃物资源化
废弃物分类处理
对农作物残留物、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分类处 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堆肥化处理
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化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用于土地改良和农作物种植。
能源化利用
将不能直接利用的废弃物进行能源化利用,如生 产沼气、生物质能等。
生态产业链构建
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 生态产业链。
案例二:某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总结词
该模式通过多元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提 高秸秆利用率,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 境污染问题,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VS
详细描述
该地区针对农作物秸秆,采用综合利用模 式,将其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饲料、纸 张等产品。同时,该模式还通过开展秸秆 还田试验和推广,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和农业生产效益。此外,该模式还促进了 秸秆收集、运输和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感谢观看
THANKS
06
农业循环经济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总结词
该模式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该地区针对农业废弃物,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 等资源,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该模式还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
快速了解循环农业5种发展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回收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低环境负担。
下面简要介绍循环农业的五种发展模式。
1. 农田生态系统循环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在农田中建立循环系统,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采用梯田种植方式,利用坡地和水资源的特点,实现了农田水土保持和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合理选择农作物和耕作方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养殖废弃物循环模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来降低环境污染。
这种模式通过合理管理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和废水,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
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沼气用于能源供给;将厌氧发酵后的废渣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3. 农产品加工的循环模式:循环农业还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
通过合理的加工和利用农产品副产物,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将水果和蔬菜的剩余部分进行脱水和粉碎,制成天然食品添加剂;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质能源转化,制成生物燃料等。
4. 基于农田的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农田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可以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利用农田周边的湿地和林地,可以增加农业物种的多样性,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自然的防虫防病功能、调节气候等。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 农村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循环农业不仅仅关注农业生产过程,还关注整个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模式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农村能源和农村环境治理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综合发展。
通过促进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社区的生活质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而循环农业模式便是一种能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对循环农业模式的含义、特点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
循环农业模式,即闭合循环农业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废弃物的再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维持,实现生产过程的循环利用和物质能量的高效转化。
该模式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在实现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永续经营。
循环农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该模式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农业系统,将生产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利用于其他环节,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循环农业模式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
这种模式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土壤质量、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作物的耐逆性和生产力。
最后,循环农业模式注重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改善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产值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循环农业模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循环农业模式能够减少对土壤、水资源和农药化肥的过度利用。
传统农业模式往往依靠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来提高产量,但这样会导致土壤环境的恶化和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而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副产品和废弃物,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依赖,从而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土地资源的流失。
其次,循环农业模式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合理利用循环农业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农药残留。
此外,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副产品,可以增加农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再次,循环农业模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农民可以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增加收入源泉。
同时,该模式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提高农民的整体福利水平。
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关 于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的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刘 薇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 北京 100 ) 0 11
摘 要: 循环 经济是 一种源 于生态经济理论 的新 的经济发展 模式 。当前 国内外 对循 环 经济的理论依 据和 实践基 础进 行
了较 深入 的研 究 。 但缺 乏循 环经济发展 模式的创新研 究。通过 有针 对性 的选取循 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 究 角度 , 着重 对
堑壅整竖
关键 词 : 循环经 济; 发展 模式 ; 综述
中图分类 号 :14 5 F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6 9 (09)50 2 -3 17 -9 5 20 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
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 , 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求一种 比每个公 司优化个体表现就会实现的个体效益之和还要 大得多 的群 体效益 。对于生态工业园的定义 由于研究者考察对象 的不 同而略有差异, 但本质上无太大区别 , 主要可概 括为两个方 面, 一是追求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二是园区 内各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在生产模式上有相似之处 , 也有不 同之
处 , 环农业 思想 是对 生 态农 业 思 想 的继 承 和发 展 , 生 态 循 是
农业学的深层次应用。循环农业理论又发展 了生态农业 理 论, 从而使循环农业具有更明确的操作原则以及判断标准 ,
并且更 为 明确地 提 出 了农业 生 态 功 能 在 时 间和 空 间 上 的联 结思想 。循 环农 业发 展模 式 研 究 的 另 一特 点 是 向 区域领 域
19 92年美国 Id o n i 发展研究所提出生态工业园的概念。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相辅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和农业工作者们先后提出了“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
虽然,这两种农业的名称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其模式也相差无几,就某种意义而言,循环农业也可以看作是生态农业。
关键词: 生态循环低排放高效率相辅相成
引言:为了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已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并且逐步取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针对于这两种不同名称的农业,有些认为它们是不相同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它们是相同的,笔者通过对比这两种农业的概念,生产模式,遵循的原理,可以大致认为它们是相同的。
1、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概念
由于石油农业带来的化肥和农业的大量使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农产品的质量大幅下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在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英美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有机农业(美国、日本)等类型的替代农业或循环农业,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这些农业尽管提法上略有不同,但其基本概念上是一致的[1]。
马世骏等人认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应用生态系统和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近代科学成就,根据当地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的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2]。
周震峰把循环农业定义为: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这两者概念的表达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其内涵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减少对资源的投入,并且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比二者的发展模式
单一的传统农业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需求,现在的生态农业已不单单是简单的种植业,它已经将种植业、渔业、林牧业、加工业等各个方面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效率高的生产系统,并且做到了对环境的最低(零)污染,最大限度的诠释了“生态”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生态农业的模式发展到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林立体养殖模式,在果树下面养鸡,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模式,但是也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树下面的空间给鸡提供了一个自由、
捕食场所,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而鸡又可以捕食一些有害昆虫,既保证了果实的品质,又节约了成本。
同时,鸡产生的粪便又可以当做有机肥料提供给树木,以保证树木营养充足,所以,最后可以得到优质的水果和高品质的鸡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很好的保护了环境,可谓一举两得,实现了双赢。
庭院生态系统:以沼气池为中心,将人、畜的粪便放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的气体可以代替煤,天然气。
燃烧用来煮饭,提供能量。
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污染,还节省了家庭成本。
沼水又可以用来进行水产养殖或者是种植水生作物例如农田里的水稻,沼渣是一种高效的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各种蔬菜,农作物补充营养。
沼气池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废物环境污染问题,又提供了清洁可靠能源,还生产出了肥料。
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充分利用了废物,转化为我们生活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
从这两种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态农业就是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结合生产实际,将各个行业有效的组织起来,并把一些物种巧妙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废弃物向资源的转化,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同时又避免了环境的污染,体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是一种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模式:传统农业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生产模式,针对于这种模式可以说是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
而循环农业则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把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条。
将废弃物当作下一产品的原材料,再次获得产品,取得了最大经济效益,一种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例如:将作物的秸秆、家禽的粪便处理后可作为牲畜的饲料’而牲畜的粪便一方面可以直接作为肥料还施给作物,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沼气池原料,经过发酵后又可产生许多其他可利用的资源,可以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原料。
而产生的农,渔,牧等产品可以大量向市场输出,同时又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种子及环保饲料,环保肥料。
市场为农产品提供原料和能源,加工后的农产品又销往市场。
这样就形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循环经济系统。
这种模式中我们知道:循环农业特别的注重循环,对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更多的中间环节,促进了废物的循环使用,获得了更多的农副产品,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透过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这两种农业的生产模式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的精髓是一样的:通过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协调各组分(农、牧、渔、林)及加工业的比例,促进物质的多级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同时为我们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和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最终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遵循的原理
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共同遵循了物质循环原理、物种相互作用原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协同原理。
物质循环原理就是提高物质的利用率,将废弃物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变为我们需要的资源,加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物种相互作用原理:天下万物相生相克,有些物种结合起来,就能相互促进,最快、最好的生长,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原理:我们追求的不只是经济效益,也不只是生态效益,而是追求二者的协同。
从我们的现代生活知道,任何一种生产模式都必须以这两种效益为目的,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转变。
结语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本质是相同的。
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看, 两者都要求运用生
态系统理论与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科学方法, 实现农业资源能源的多级利用与物质的循环
再生, 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从发展目标看, 两者皆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从而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4]。
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提法,但是我们知道它们的指导思想都与可持续农业一致,其定义也相差无几,生产模式和遵循的原理更是大同小异,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 卞有生1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 马世骏,李松华,中国农业生态工程,1987
[3] 周振峰,王军,周燕,等1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1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4] 生态农业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最佳实践模式
林忠华蔡元呈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局, 福建莆田351100; 福建省农学会, 福州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