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条国家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尊严。
第四条国家领土完整。
国家实行区域性的分权管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十条建立在对人民生存权的保障之上的基本医疗和卫生制度,保障广大公民的基本医疗和卫生权利。
第十一条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第十二条保障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我们来一起深度解析一下。
宪法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
从宪法的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这是我国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宪法强调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说明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所用。
这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宪法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医疗和卫生权利、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
在这里我想共享一下对宪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宪法不仅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意志和理想的集中体现。
宪法的设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规范国家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宪法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理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保障。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宪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此,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其内容、精神和意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学习和贯彻宪法,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知识总结
宪法知识总结宪法知识总结如下: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2.宪法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宪法、法律、普通法律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在内容上,宪法除了确认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和建国方案,还确认国家的发展目标和宏观发展思路;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它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基本人权原则。
4.宪法监督主要包括事先审查、事后审查和附带性审查三种方式。
5.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6.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是使纸上的宪法变成现实中的宪法的必要途径。
7.宪法实施的意义在于:首先,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其次,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最后,宪法的价值需要通过实施来显现。
8.宪法实施的保障有三种方式:立法保障、司法保障和宪法自身保障。
9.立法保障是指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的方式来实现宪法的实施;司法保障是指通过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方式来保障宪法的实施;宪法自身保障又称为“自律保障”,是指宪法的实施由自身保障其有效性和权威性。
10.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1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包括:首先,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次,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推进法制建设;最后,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宪法简要介绍
宪法简要介绍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宪法序言的内容都是有关宪法本身的规定,诸如制定宪法的宗旨、目的和依据,制定宪法的经过,宪法的构成,宪法的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地位等。
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宪法。
1.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2.我国现行宪法体系:现行宪法共143条,分为序言和四个章节(总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3.我国宪法的作用: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5.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6.宪法的主要特征: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主要是: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
宪法的基本知识点包括:
1. 宪法的定义和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其特征包括稳定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等。
2. 宪法的作用: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3. 我国的宪法:我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范围等内容。
4. 宪法与国家生活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生活的基石,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制定,不得违反宪法规定。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范围,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运作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5. 宪法的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为了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司法保障等。
6. 对违宪行为的处理:如果有人违反了宪法规定的行为准则,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例如,对于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撤销职务等行政处分;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
~宪法的特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取决于3个方面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公民权力的保障书(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力的保障书从宪法的基本内容,尽管作为国家根本的宪法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分为2大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力的有效保障)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的定义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一国统治阶级在建立民主制国家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宪法的分类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主宪法和协定宪法~法国宪法的产生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产生条件(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是近代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民族政治是近代意义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思想文化条件)~宪法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要加强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国家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集权的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国家权力进入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领域,宪法对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规定越来越多并因为在宪法中形成基本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宪法越来越重视公民基本权力的保护宪法保障得以加强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关成为一种潮流宪法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扩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主要内容包括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中国民国由中华人民组成,这是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原则体现规定中华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根据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原则,用专章规定人民享有的权利义务根据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由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在附则中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临时约法是我国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他根据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租用但是这部宪法明显的具有向封建势力妥协色彩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1增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2 增加了政治文明这一概念并规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4土地征收制度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们可以一招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5 对非公有制的固定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6公民的私有财产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收并给予补偿7社会保障内容改为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8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员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10将有关涉及戒严的规定修改为紧急状态的有关规定11增加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访问12将乡镇人大的人气由三年改为五年13将义勇军进行曲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宪法制定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利~制宪权修宪权与立法权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权利形态修宪权是依照制宪权而产生的一种权利可以理解为制度化的制宪权~制宪权的基本特征第一制宪权的正当性制宪权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统一制宪权的统一性制宪权作为一种权限其存在形态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不可转让第四制宪权具有自律性~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宪法基本原则的特征第一普遍性第二特殊性~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利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法的序言是指独立于宪法正文之外的一部分叙述性文字根据宪法序言的繁简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将宪法做如下分类目的性序言原则性序言纲领性序言综合性序言~从宪法的内容和结构上来看按照调整对象的性质不同我国现行的宪法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的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宪法规范的特点宪法规范的政治性组织性与限制性最高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制裁性原则性历史性与概括性~宪法规范的种类确认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权力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程序性规范~宪法关系也称宪法法律关系是指按照一定的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上的权力和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是立宪社会最为基本的政治秩序在法律上尤其是在宪法体现上的表现~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宪政社会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政治关系~宪法关系的主体包括公民国家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利益集团~权利制约是人民的主权者地位决定的宪法处理公民权力与国家权力关系特点就在于确立了公民权力的优势地位并从总体上对国家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是宪法关系的基本精神所在从根本上讲这是由宪政国家中人民的主权地位决定的~民主和人权是宪法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首先人权和民主是宪政社会区别于专制社会宪法区别于前立宪社会会各种法律的本质特征其次宪法其他各项价值的实现必须以人权民主为基础最后宪法以人权和民主为最终归宿~宪法对人权的促进和保护一方面宪法规定并不断丰富着人权的含义另一方面宪法对人权进行着严格的保护这表现在宪法为人权的实现规定了各项政治法律条件在人权与其他宪法价值的实现发生冲突时必须以一定的方式首先保护公民的人权~宪法对民主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宪法在保护自由平等安全等人权的基础上规定了公民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政治权利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是民主核心的基础~宪法文化作为一种法律文化它是指一国公民在长期的社会省会(主要是宪法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宪法现象并直接影响人们宪法行为的具有普遍性并相对稳定的社会心理和观念的总称~宪法文化的类型以宪法的表现形式为标准可分为不成文宪法文化和成文宪法文化以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为标准内源发展型宪法文化派生发展型宪法文化超越发展型宪法文化以宪法发展历史阶段的不同标准可以分为近代宪法文化和现代宪法文化~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与近代民主政治紧密相连它以民主政治为前提基础和内容宪法是对以取得的民主事实的确认是民主事实的法律化民主政治建立后还需要通过宪法的实施即宪政实施去维护发展和完善使之更符合民众的意思和一般的文化精神~宪政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民主法治人权~宪政的特征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其点没有宪法便谈不上宪政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从价值取向上看宪法和宪政都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都已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力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指导宪政的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宪政对宪法的反作用矫正宪法内容的偏差根据客观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变迁对宪政进行修改~宪法与宪政的区别(186)~~宪政建设条件限制权力经济发展权力经济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经济条件正确处理执政党和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和宪法的关系建立合理的权利——权力结构加强民主建设为宪政建设提高赖以发展的政治条件剔除传统文化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文化条件制定科学完善的宪法健全法律体系为宪政建设提供赖以发展的自身条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从人民民主的专政的国家政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等三个方面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从国家政权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来说我国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同其他革命阶级以及一起可以团结的人们所结成的政治同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宪法知识简答
宪法知识简答概述宪法是一部国家最高法律文件,具有正式的法定地位,对政府机构的职权和责任进行规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立法法定程序通常较为严格,在宪法范围内所制订的法律均应符合宪法规定。
一、宪法含义1.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规定国家的组织结构及政治权力的行使范围、原则和方式的基本法律文件,是国家的根本法律。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全面性和约束性的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级别的法律地位,是其他一切法律的根据。
宪法责成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遵从和执行宪法,是国家政权和制度的基石。
二、宪法形成1. 宪法法定程序宪法的制定、修改或废止通常需要通过特定的法定程序,包括成文宪法和习惯宪法两种形式。
成文宪法是通过正式立法程序制定的宪法,如国会法定程序、公民投票等;习惯宪法则是由国家政权的实践、司法案例、历史传统等共同形成的宪法。
宪法的形成程序一般相对严格,以确保宪法的稳定性和全面性。
2. 宪法内容宪法内容涉及国家机构的组织、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领土、宪法的效力、宪法修正程序、法律的地位等内容。
三、宪法的功能1. 限制政府权力宪法规定了政府机构的职权和责任,并对政府权力施加了一定的限制,以避免权力的滥用和侵犯公民权利。
2. 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民主选举权等,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 维护社会秩序宪法对社会秩序、公民责任、国家安全等问题作出规定,以保障国家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
4. 确定国家基本制度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制度原则,以确保国家机构的正常运作和政治稳定。
四、宪法的变革1.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一般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机构,如国会的特定多数通过、全民公民投票等程序。
宪法的修改需要考虑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等因素,既要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同时也要适时更新宪法内容,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
宪法所有知识点总结一、宪法概述1.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根本法,是国家政治、社会和法律制度的总规范。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法律文书。
1.2 宪法的功能宪法的功能是保障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约束政府的权力,调整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1.3 宪法的形式宪法可以采用成文宪法或者不成文宪法的形式,成文宪法是指国家将宪法规定编入法典或宪法性文件中,不成文宪法是指宪法规定并没有编入法典或文件中。
1.4 宪法的来源宪法的来源包括历史传统、宪法实践、宪法学说、以及成文或不成文的宪法性文件。
二、宪法原则2.1 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观,它包括依法执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审判和保护人权等内容。
2.2 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国家政权是人民所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归人民行使。
2.3 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是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内容。
2.4 法治、民主、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国宪法要求法治、民主和社会主义相结合,既要依法行使权力,又要充分发扬民主,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宪法权利3.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教育、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就业、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权利。
3.2 公民的基本义务中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守信用、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四、宪法结构4.1 总纲宪法总纲包括宪法的性质、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等内容,是宪法的核心纲领和总体规定。
4.2 权利保障章权利保障章是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劳动权等内容。
宪法基本知识点2024
引言概述: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最高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职权和职责,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
宪法起着保障国家政治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宪法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宪法的定义、特点、起源与发展、修改程序等重要内容。
一、宪法的定义与特点1.1宪法是什么?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准则,体现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安排,规定了国家权力的组织与运行方式。
1.2宪法的特点有哪些?二、宪法的起源与发展2.1宪法的起源宪法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例如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的宪法、大英帝国的《王权法案》等。
2.2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宪法、近代宪法、现代宪法等不同阶段,其中现代宪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美国1787年颁布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三、宪法的内容与结构3.1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宪政原则、国家制度、政治权利、社会经济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等。
3.2宪法的结构宪法的结构通常包括导言、序言、章节和附件等部分,具体的结构安排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四、宪法的修改与解释4.1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如修宪法定的部分需要特定的立法程序和受权机关的批准等。
4.2宪法的解释宪法的解释是确立宪法含义和适用范围的过程,通常由宪法上的权威机关进行解释,以确保宪法的有效实施。
五、宪法的保障与实施5.1宪法的保障机制宪法的保障机制包括宪法法院的设立和行使宪法审查的权力等,旨在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5.2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实施通常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参与,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行政机关的工作、公民的权利行使等。
总结:宪法作为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最高法律,在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和人民权益的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宪法的定义与特点、起源与发展、内容与结构、修改与解释以及保障与实施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对于深入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和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法律,是保障国家政权正常运行和公民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书。
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于1983年1月1日起施行。
它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方式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包括一个序言和138个条款,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则,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原则和宗旨,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等重要内容。
第二部分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确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强调了男女平等、婚姻家庭、教育、劳动等方面的权益保障。
第三部分是国家机构,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机构设置和职责。
包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领导人的选举和任期等内容。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监察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等重要机构。
第四部分是国旗、国徽、首都以及宪法的修正和解释。
宪法规定国旗、国徽的形象和使用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此外,宪法还明确了宪法的修正程序以及宪法解释的权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
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法治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宪法的内容是我国政治、法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和权力的运行方式。
它是国家政权组织的根本依据,是国家法律制度的总章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1. 国家主权原则:宪法确立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国家对内具有最高权力,以及对外行使独立的主权。
2. 人民主权原则:宪法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的意志是最高的意志,宪法赋予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3. 全民平等原则:宪法保障全体公民的平等权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4. 法治原则:宪法确立了法治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 集中统一原则: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应基本集中统一,增强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组织与权力分配。
包括国家的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各级国家机关的职权划分以及国家安全机构的设置等。
2. 全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确立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等。
宪法同时也规定了这些权利的限制和保障措施。
3. 社会主义制度: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 经济制度和发展方向: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保护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 文化事业和教育体系:宪法保障公民的言论、出版、信仰、学术、艺术等自由,推动国家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 地方自治和民族平等:宪法规定各级地方自治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自治权,自负盈亏,管理本级事务。
宪法还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制度,包括宪法的法律地位、法律的效力、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等。
8. 国家安全和国防:宪法确保国家的安全,规定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的功能,保障国家的安全环境。
《宪法》知识点总结
《宪法》知识点总结一、宪法的起源和含义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是国家根本法律,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依据,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法律规范。
2. 宪法的起源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最早的现代宪法是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
在世界各国,宪法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善,并成为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宪法的性质宪法的性质是基本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依据,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政府机关和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2. 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通常包括宪法的序言、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三、宪法的制定与修改1. 宪法的制定宪法的制定通常是由宪法制定机关组织起草,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通过公民投票或者国家机构审议,正式颁布实施。
2.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条件,通常需要通过立法机关提出修改方案,经过公民投票或者国家机构审议通过后才能进行。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1. 宪法的主权原则主权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原则,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力。
2. 宪法的民主原则民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利参与国家的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关的活动。
3. 宪法的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必须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4. 宪法的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或者侵犯。
五、宪法的主要内容1. 宪法的序言宪法的序言通常包括国家的基本立场、宪法的目的和原则等内容。
2. 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的领土、国家的主权等内容。
3. 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国家的机构和职权包括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等内容。
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及公民的义务等内容。
宪法知识点汇总
宪法知识点汇总一、宪法的概述1.1 宪法定义: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规定国家政治、组织、制度和权利的基本法律。
1.2 宪法的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神圣性。
宪法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法律制度、社会组织、公民权利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3 宪法的特点:宪法是一部法律,但又不同于普通的法律。
其主要特点如下:(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
(2)宪法规定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
(3)宪法涉及的合用对象是全体公民、政府机关、法律机关和司法机关等相关机构。
(4)宪法规定的内容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
(5)宪法的修改程序和内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和严谨。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2.1 宪法的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总原则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2 宪法的基本原则:(1)权力机关应当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人权。
(2)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受到宪法保障。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少数民族的自治权是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实现和维护应当依靠法律和法律机关。
三、宪法具体内容3.1 宪法的基本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为18章,共138条。
3.2 宪法的主要内容:(1)国体篇。
(2)公民权利和义务篇。
(3)经济制度篇。
(4)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篇。
(5)基本原则篇。
(6)国家机构篇。
(7)地方组织和地方制度篇。
(8)宪法的解释和修改篇。
四、宪法的修改与补充4.1 宪法的修改: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审议和决定,但是对于宪法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以及修改程序条款,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通过,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布。
4.2 宪法的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以通过法律、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公正合用来进行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一、前言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权威,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将按法律规则进行。
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关重要。
它包含了国家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深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深化我国宪法治国理政有着重要意义。
二、总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法律。
全文一共分为151个条款,它包括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政治体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运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解读这一文本,探讨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精神内涵和具体内容。
三、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政治体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分包括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政治体制。
我们可以理解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履行国家的立法权。
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履行全国政府的职能。
常委会是的常设组织机构,代表行使的职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规定了和副的产生和职权,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职责,国家的法律地位和立法权限等。
通过这些条款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设置和运作,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运行。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部分包括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言论出版权、宗教信仰自由权、财产权等多个方面的权利。
宪法也强调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公德等多个方面的义务。
2. 通过理解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五、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限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宪法知识知识点
宪法知识知识点一、宪法的基本概念1. 宪法的含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运行的基本法律。
2. 宪法的特征:(1)最高法律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排他性和优先性。
(2)根本大法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和权力行使的范围和限制。
(3)稳定性:宪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效力,不会轻易改变。
(4)普遍的适用性:宪法适用于整个国家领土范围及全部公民。
3. 宪法的作用: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保护公民的权利,调整国家机关的职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 人民与国家的关系:宪法规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人民有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通过选举和民主制度实行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制约。
2.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关: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如国家的性质、领土、国旗、国歌、首都等。
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和职权范围,如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明确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如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社会权等。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卫国家等。
4.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赋予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通过选举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选举产生国家机关的代表和领导人。
5. 国家安全和国防:宪法要求国家必须保卫国家独立、国家安全和民族统一,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6. 宪法的修正和权力制衡:宪法规定了宪法的修正程序,规定了宪法与法律、政府的关系,以及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相互监督。
三、宪法的保障机制1. 宪法的合宪性审查:宪法规定了合宪性审查制度,即宪法法院对法律、法规、决议等进行合宪性审查,以维护宪法的权威和稳定。
2. 公民的诉权保障:宪法保障公民的诉权和申诉权,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宪法的成文和普及:宪法以书面形式规定,通过公布、宣誓、教育等形式在全国普及,使公民知晓和遵守宪法。
关于宪法的总结
关于宪法的总结宪法是一国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特点。
以下是对宪法的总结:1. 法治的根本法律: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是法治的根本法律。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利和义务,是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准绳。
2. 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机关设置和职权划分。
它确保了国家政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利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宪法的确立使其得到法律的明文保障。
4. 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宪法奠定了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等原则。
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5. 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限制: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设立、职权和运行规则,强调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受制约性。
通过设立宪法,限制了政府的权力,保护了公民免受滥用权力的侵害。
6. 宪政文化的培育:宪法是宪政体制的象征,通过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培育了宪政文化。
它强调法治思维,弘扬了宪政原则,促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7. 宪法修宪的程序:宪法规定了宪法修宪的程序,为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制度调整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体现了宪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8. 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稳定: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为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稳定提供了法律基础,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体来说,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通过对宪法的遵守和尊重,可以实现国家治理的合法性、有序性和稳定性,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宪法知识知识点
宪法知识知识点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是确立国家制度和政府组织的根本依据。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
掌握宪法知识对于每个公民和法律工作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宪法的定义、特点、宪法的作用和修宪的方式。
一、宪法的定义宪法是一部国家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制定。
宪法还是国家机构制度、国家决策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二、宪法的特点1. 最高法律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他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制定,并且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 宪政原则的确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宪政原则,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府组织形式、权力的分配和制衡等。
3. 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4. 法律条文的明确和具体性:宪法中的条文一般具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以确保宪法的实施和执行具有明确的依据。
三、宪法的作用1. 保护公民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等,确保公民享有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2. 维护国家稳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府组织形式,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3. 确定政府职责和权力范围:宪法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权力范围,限制政府的行为,避免滥用权力。
4. 保障法治原则的实施:宪法是法治的基础,它规定了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确保国家依法行政。
四、修宪的方式宪法的修宪是指对宪法内容的修改和完善。
宪法修宪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通过立法机关:宪法修宪可以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如国家级的立法机关国民议会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
2. 通过公投:一些国家规定,宪法修宪必须通过公民的直接投票才能生效。
公民可以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表决是否接受宪法修宪的方案。
什么是宪法?
什么是宪法?作为一国之根本大法,宪法的功能和意义远远不止于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统一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障人民权利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强后盾。
那么,什么是宪法?它的产生源于何处?它有哪些特点和功能?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宪法的有关知识,以期帮助广大读者加深了解。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指规范国家基本制度、权力机关和公民权利义务的总章程。
它是一种法律,属于国家高规格法律的范畴。
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的最高特点在于它是国家根本大法,也就是国家最高法律。
二、宪法的产生源泉宪法的产生源泉有三种:一是人力源,即由制定宪法的人所决定;二是历史源,即由国家历史、民族传统和政治文化所形成的文化认同;三是自然源,即由法理学上的自然法和人权理论所提供的理论支撑。
三、宪法的特点和功能宪法具有以下特点:1、权威性:宪法是授权在于全体公民的根本法律,其权威性最高。
2、稳定性:宪法制定的原则和规定是不可改变的,并且不随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而变动。
3、吸收性:宪法应该吸收先进的文化、制度、模式和经验,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4、普遍性:宪法规定了人的基本权利,为所有公民服务,不分国籍、民族、宗教或性别。
宪法的主要功能:1、宪法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地盘法,规定如何建立政治制度、行使国家权力和组成国家政府。
2、宪法保障了人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保人们的自由和尊严。
3、宪法是保护公民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后盾。
4、宪法是权力的制衡和约束,通常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4、宪法是社会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石。
四、结语宪法是一种保障公民权利,保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深对宪法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切实维护宪法的尊严。
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宪法更是至关重要的标志性文件,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自觉遵守、认真执行,为推进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宪法详细知识
宪法详细知识一、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有一系列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原则、国家的根本任务等。
在这些基本内容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对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作方式和程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等具体内容。
二、宪法权力的来源和性质宪法权力是由人民掌握的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有国家权力的来源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宪法规定了公民对国家事务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和程序。
国家的主权是由人民行使的,这种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
宪法通过规定各种权力的状态、限制和程序,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基本利益,保证了宪法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三、宪法权力的保障和限制宪法权力是由人民行使的权力,是公民授予国家的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保障和限制。
宪法通过一系列权力保障和限制的规定,对宪法权力的行使防止了任意性和滥用。
首先,宪法规定了宪法权力的范围。
宪法权力的范围为宪法所涵盖的国家机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各方面,不可超出这个范围。
其次,宪法规定了宪法权力的程序。
宪法权力的行使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超越规定的程序范围。
再次,宪法规定了宪法权力的状态。
宪法权力的行使必须合法、公正、适当,不得违背宪法规定和公民的基本权利。
最后,宪法通过一系列权力保障和限制的规定,对宪法权力的行使进行了限制,使宪法权力在公民的监督下得到了合理的行使。
四、宪法权力的行使宪法权力是由国家机关行使的权力。
国家机关依照宪法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行使宪法权力。
关于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职能和运行程序等方面,宪法做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宪法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种类、性质和职能,包括国家元首、国家机关、地方机关等。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国家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地方机关是地方权力机关。
宪法的基本知识
宪法的基本知识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它对于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保护公民权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宪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它的定义、特点、起源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宪法的定义宪法是一个国家正式采用的、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机构的组织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总章程,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宪法的特点1. 最高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法律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只有通过宪法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才能修改宪法。
2. 一部总章程:宪法是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的总章程,它对国家治理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作用。
3. 权力制约: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限制了权力的滥用,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4. 公民权利保障: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5. 法治原则:宪法强调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国家治理必须依法进行,保障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三、宪法的起源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邦制度,城邦宪法是最早的宪法形式。
近代国家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具有里茨自由宪章和1689年《权利法案》等重要法律文件。
18世纪的美国,通过《美国宪法》确立了美国联邦制度和基本权利保障。
法国大革命后,1789年颁布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则为宪法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范本。
四、宪法的作用1. 维护国家稳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权力分配,为国家的政治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保障公民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
3. 规范政府行为:宪法规定了政府权力的运行方式和限制,约束了政府的行为,防止权力滥用。
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 宪法的性质
1.宪法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集中地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这种意志的体现
并不是随心所欲、轻易而为的,统治阶级必须充分考察本国的各种政治
力量对比关系,并以这种力量对比关系为依据来确定宪法的基本内容。
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说宪法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
2 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宪法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封建专制制度下,没有民主可言也就不可能出现宪法。
资产阶级宪法是在反封建专制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 宪法的特点
第一,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
宪法
一 宪法的定义 一 宪法的概念 二 宪法的性质
二 宪法的性质 三 宪法的特点
三 宪法的特征
四 宪法的意义与作用
四 宪法的功能与意义
一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
政策,调整公民 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
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 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三)宪法是国家法治的功能与社会发展正相关关系的集中表现,是宪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独具的、 合规律、合目的的推动作用的 总和。宪法的功能(作用)是值的外化,宪法的意义是宪法功能的 内在依据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对社会的向前发展具有良性的推动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对社会是有益处有效用的,因而对社会是有 “ 价值” 的
第二,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第三,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家结构
(四)特别行政区
1、含义:我国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实行“一国两制”,即在统 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主体部分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一前提下,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历史遗留 下来的问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特别行政区,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 度和政策。 2、自治权:高度自治,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 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一定的外事权。特别行政区通用自己的货币, 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 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2、宪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所谓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 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七条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 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 与共 (4)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 者。
政 治 制 度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有权宣布战争状态;有权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决定全国或是个别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决定批准或是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决定特赦、授予勋章或是荣誉称号等
三、国家机构
(三)人民代表大会
5、会议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全国人大 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可以临时召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 级人大会议 地方各级 人大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由预备会选出的主 席团主持会议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由主席 团主持会议,并负责召集下一次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言论、出 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宗教团体的自主、自办、自传
(1)生命权(2)人身自由权(3)人格尊严不受 侵犯权(4)住宅不受侵犯(5)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
社会经济权利
(1)财产权(2)劳动权(3)劳动者休息的权利 (4)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1)受教育权(2)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活 动的权利
三、国家机构
4、职权
全国人大——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1)立法权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 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提议,并由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 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 多数通过
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 民检察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必须对全国人大和 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全国人大
三、国家机构
(三)人民代表大会
◆常委会成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3、任期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法定期限即每届任期5年 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为5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大常委与全国人大在任期结束的时间上又 是略有不同 常委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 连选连任。但是现行的宪法规定,委员长、 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地方 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每届任期均为5年
批评建议权、控告检举权、申诉权
文化教育权利
监督权 和获得赔偿权
针对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
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国体(国家性质)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
(政体)人民代表大 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
(2)监督权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本级 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对本级 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国家机构
(三)人民代表大会
(3)人事任免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 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 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 有权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 员会副主席和委员的人选
补 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正 文
第三章 国家机构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
宪法
公民
国家
国家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一)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 之间的纵向关系。 2、现代的国家结构形式有:单一制和联邦制 3、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二、国家结构
(二)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中央与普通地方行政 区划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 通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决单一制下的民族问题 通过建立特别行政区解决单 一制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国家机构
(三)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和地位: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常委会 地方人大 地方人大 常委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也 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同 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选举
全 国 人 大
决定
罢免
对以上人员全国人大有权予以罢免
三、国家机构
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 秘书长的人选
全国人大 常委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名,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 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并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委会、村委会 十七大写入党代会报告
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谢谢老师
思考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呢?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1、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一、国家的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2)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 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 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二、国家结构
三、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种类
根据行使权利的属性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元首、国家行政机关、国 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
中央国 家机关
根据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 地方国 家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 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的 自治机关、特别行政区的各种地方国家 机关
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至 少应有代表1人 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全国人大 常委会 地方人大 地方人大 常委会 这些组成人员必须是全国人民代表 组成人员中应该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 由人大代表组成,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方 式 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秘书长只设 到地级,县级没有)
中央与地方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
二、国家结构
中央
省、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地区(盟)
设区的市、自治州
县(旗)、自治县(旗)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区公所
乡、民族乡、镇
街道办事处
二、国家结构
(三)民族自治地方
1、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2、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3、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区 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是副主任。 (2)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 族的公民担任。 4、自治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 的法律和政策,自主管理地方财政,自主管理地方经济建设,组织维 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以及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