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练习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优质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优质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二章节“角度量”,详细内容包括:角分类、度量工具使用、以及角度换算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分类及特点。

2.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进行角度量。

3. 培养学生角度换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度量及角度换算。

教学重点:角分类、量角器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特点。

2. 新课导入(2)量角器使用:示范量角器使用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角度量:讲解角度量方法,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量角器使用。

(2)角度换算:通过例题讲解度、分、秒换算关系。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题目,巩固角度量及换算。

(2)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并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角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量角器使用方法:步骤1、步骤2、注意事项。

3. 角度换算:度、分、秒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量出下面各角度数,并判断它们属于哪种角。

(2)将下面角度换算成度、分、秒。

① 120.5° ② 75°15' ③ 89°30'答案:(1)① 30°,锐角;② 90°,直角;③ 120°,钝角。

(2)① 120°30' ② 75°15' ③ 89°3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解,对未掌握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角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实用价值。

同时,布置一道拓展延伸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关于角度量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上册2.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四舍调商)PPT课件2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2.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四舍调商)PPT课件2苏教版

—— 43 )89
81 )  ̄ ̄ 256
52 )  ̄ ̄ 360
我们四(一)班有34人, 共借书272本。
四(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272 ÷ 34 =


272 ÷ 34 =
3 4 )2 7 2
(
)
可以怎样试商? 估计商几?
272 ÷ 34 = 9 30 3 4 )2 7 2
(
)
272 ÷ 34 =
1.下面的括号里最能填几? 50×( )﹤385 70×( )﹤245
2.用竖式计算。 95÷21= 436÷63= 410÷82= 178÷54=
3.解决问题。 甲乙两城相距344千米,一辆汽车从甲 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43千米,几小时 可以到达?
作业: 课本第9页 想想做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引入
新授
练习
巩固练习
复习: 计算下面各题: 69÷20= 124÷31= 352÷49=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乐趣。
自学指导
1.认真看课本第8页例题,重点看计算过 程。 2.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该怎 样列式? 3.把除数34看作几十来试商?为什么看作 30?你估计商应是几? 4.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 5.为什么要改商8?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37037×( 12 )=444444 37037×( 18 )=666666 37037×( 24 )=888888
课堂小结
1.计算器不仅是计算的工具,还是探索数学 和学习数学的工具。
2.从简单情形寻找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 要策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乘法
第6课时 复习课
知识梳理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 1.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及应用 3.计算器及计算工具的演变 4.探索乘法算式中的规律及应用 5.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下面各题你会做吗?
302×54= 16308
302×54= 16308 47×210= 9870 408×17= 6936
探究新知
99×99= 9801 999×999= 998001 9999×9999= 99980001 99999×99999= 9999800001 999999×999999= 999998000001
探究新知
1×9+2= 11 12×9+3= 111 123×9+4= 1111 1234×9+5= 11111 12345×9+ 6 = 111111 123456× 9 + 7 = 1111111
交流你的做法。
每排大约20株花苗,一共有10排,大约200盆花。 (答案不唯一)
练一练 2.估一估图中有多少粒黄豆,你是怎样估计的? 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12=600(粒)
练一练 3.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图中方框代表1平方米,
练一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三(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三(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三(2)∣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等。

教学重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详细讲解计算步骤。

2. 教师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如进位、对齐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答方法,并进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授、练习、巩固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课件

从上面看一看。
它的上面是什 么图形?
返回
试一试
如果摆成右图的样子,从前面、右面 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画一画。
前面
右面
上面
返回
试一试
这两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完全相同? 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从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两 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
从前面观察这两个物体 的形状不同。
返回
练一练 摆一摆, 连一连。
(
)。
,这时从右面看是
返回
下面这些图形是小华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前面)
(上面)
(右面)
返回
选一选。 (1)从前面看下面的物体,在正确图形下面的 括号里打“√”。
√ ( )
()
返回
(2) 从上面看下面的物体,在正确图形下面的括 号里打“√”。
()
()
返回
选择题。
(1)下面的物体的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
返回
观察物体的面时要注 意,正对观察的面, 从水平面观察,才能 看准是什么形状。
观察物体时, 要注意些什么?
返回
练一练
你能说出正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吗?
上面
右 前面 面
返回
练一练 你能说出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颜色的 吗?
上面 右
前面 面
返回
课堂练习
看图填空。
在右图中数字3在( 上 ) 面,前面是数字( 1 );右 面是数字( 2 )。
3 2
1
返回
你能指出洗衣机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
前面
上面
右面
返回
你能指出冰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练习三课件
答:9天能播放完。
练习题
33 330
练习题
练习题
一位数
=9
9
31 2 7 9
279
0
两位数
27
=26……25 26 727 54 187 162 25
练习题
一位数
38
=5……18 两位数
5
20862Fra bibliotek190
18
=14
14 868 62 248 248
0
练习题
从表中 你能发 现什么?
练习题
练习题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练习三
优 翼
练习题
30
2
32 6 8
64
4
30
3
29 9 0
87
3
练习题
50
7
4 8 3 62
3 36
26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景导入
你发现了什么条件。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 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探究新知
你能想办法整理 题中的条件吗?
例 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 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练一练
小军用去多少元?小丽能买多少本?
我买3本笔记 本,用去18元。
我买5本。
整理条件和问题
我用42元买笔记本。
小明
3本
18元小军Fra bibliotek5本?元
小丽
?本
42元
小明
3本
18元
小军
5本
?元
小丽
?本
42元
小军用去多少元?小丽能买多少本?
先求出一本的价钱
18÷3=6(元) 5×6=30(元)
5本的价钱
42÷6=7(本)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在用列表法解决两积之和(差)的实际问题时,可以根 据题中的问题筛选出相关的信息整理成表,再看表分析关系, 进而解决问题。
苏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情景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景导入
从表中你得到什么 信息?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个小 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杏树的棵数 减 梨树的棵数
第三步:列式解答 8×6=48(棵) 4×5=20(棵) 48-20=28(棵)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三(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三(2)-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练习三(2)-苏教版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3.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知识点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1.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课件、教材、黑板、粉笔、小数卡片等教具;
2.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导入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图片,引领学生回忆小学三年级的学习经验,巩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提示
教师出示提醒卡片,提示学生小数的运算法则。

实践运用
1.教师出示实际应用题目,引导学生思考;
2.逐步解答题目,巩固学生对小数运算法则的掌握;
3.要求学生自己解答下一道题,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计算小数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总结
学生回忆小数的运算法则,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

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的小数运算表现;
2.随堂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作业评判。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自己设计一个实际应用题目,并自己解答。

以上就是本次四年级数学练习三(2)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更好地备课和授课。

苏教版四上科学第3课《鸟类》教案+习题

苏教版四上科学第3课《鸟类》教案+习题

3.鸟类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的鸟类,了解鸟类的共同特点,知道鸟类也属于脊椎动。

2、通过实验探究鸽子羽毛的特点,懂得羽毛的这些特点对鸽子所起的作用。

3、观察各种鸟的鸟喙,看一看各种鸟的喙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适合吃什么样的食物。

4、观察各种鸟的足,了解这些鸟足的特点,并想一想这些不同的足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存。

5、通过探究,懂得鸟儿各部位的特点,与他生存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是应环境生存的需要。

教学重点:分别探究鸽子的羽毛、各种鸟的喙和足,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鸽子羽毛的特点及作用。

探究各种鸟的嚎和足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鸟的图片、鸽子的羽毛、剪刀、滴管、水、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等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各种各样的鸟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鸟,他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

大家知道哪些鸟类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鸟的名称,并说一说这些鸟的特点。

2、出示课本第8页上面7种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些鸟的名称。

3、刚刚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鸟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设:鸟身上长着羽毛,有翅膀,大多数鸟都会飞。

鸟都是卵生的。

鸟有鸟喙,但是没有牙齿。

4、出示课本第8页下面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三幅插图中分别是什么动物?预设:这三幅插图中的分别是企鹅、鸭子、母鸡。

5、教师引导:企鹅生活在南极,鸭子和母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动物。

其实,企鹅也好,鸭子和母鸡也好,它们都属于鸟类,并且都是脊椎动物。

活动二:观察、探究鸽子的羽毛1、出示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引导:在鸟类中,鸽子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常常被人们看作是和平的象征,又是蓝天信使,能够为人们送信。

今天我们要来探究的是鸽子羽毛的特点。

2、出示课本第9页上面鸽子的羽毛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鸽子的羽毛,并读一读有关鸽子的羽毛资料介绍。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文和练习六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文和练习六课件
2.根据已知图形摆物体:根据指定的已知图形 摆物体时,先思考这个已知图形是从哪个方 向观察到的,再根据已知图形的特点摆出物 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3课时 观察物体(3)
探究新知
3 摆出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 一看,连一连。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探究新知
3 摆出下面的物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 一看,连一连。
前面
右面
上面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探究新知
3.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1)摆一个长方体,从前面看到的是

你还有其他摆法吗?你摆出的图形的上面和 右面是什么图形?
探究新知
3.用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2)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

课堂小结
观察物体 1.观察简单物体所得到的图形:以观察者的角
度,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把观察到的图形 和题中的图形对照,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巩固练习
2.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个物体,并与 同学交流。
(2)从上面看到的是 摆法?
,有几种不同的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教学整数除法的最后一个单元,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奠定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其中包括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笔算、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简便计算、连除实际问题等。

1、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法则。

2、 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

3、 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4、 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5、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积累计算经验,培养学生运算、推理的能力,提高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6、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养成认真计算、验算检查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试商、调商。

2、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3、掌握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4、能解答连除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算法。

2、能做出正确的计算过程确定除法计算的余数。

课件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商一位数)一、导入1、复习旧知(ppt)(1)口算45÷5= 40÷2= 120÷6= 210÷7=(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0×()< 35 60×()< 190 30×()< 260(3)笔算71÷2= 315÷3=2、引入新课刚才的口算和笔算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这单元我们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例一、60副陆战棋,每20副打一包,可以打几包?提问:应该如何列式?60÷20= ________()提问:你是如何计算的?思路一:60里面有3个20思路二:20×3=60思路三:6÷2=32、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刚才我们已经口算出60÷20=3,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6 11 10
1
315÷130=5
105 3 315
3 15 15 0
学习新知
你能列出算式吗?
60÷20=
()
学习新知
3 20 60
60
0
表示60里面有3个20, 所以商在个位上。
表示3包正好60副, 没有剩余 。
试一试
4 20 9 6
80
16
5 30 150
150
0
除数是几十,要先用被除数前两位除以除数,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
Hale Waihona Puke 业布置练习三第3题、第4题、第6题。
第二章 · 第四节
连除实际问题
本课时编写:池州市贵池区城关小学王园老师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
(1)2个书架 (2)每个书架有4层 (3)一共有224本书
要求什么问题?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书?
例题讲解
224 ÷ 2 = 112 (本)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第二章 · 第一节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
温故知新
1、口 算
45÷59= 40÷2=0 210÷7=
120÷260=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0×3( )< 35 60×3 ( )< 190
30 308×( )< 260
3、笔 算 71÷2=
315÷3=
温故知新
3、笔 算
71÷325= 1
35 2 71
例题讲解 (2)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几把?还剩多少元?

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摩擦力 课件

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摩擦力 课件

认识摩擦力
《生活中的摩擦力》
测量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力, 力有大小,
那么我们怎样去测量 摩擦力的大小呢?
测量摩擦力
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弹簧的方向要与力的方向一致,且弹 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被测物体的重量不可超过弹簧标定的 最大数值。
发现: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物体本身的重量
都有关系。
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物体在水中运动也有阻力,来自于物体与水之间的摩擦力。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减小液体的阻力呢?
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实验目的
探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实验预测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实验方法
在一个塑料瓶里装大半瓶洗洁精,用一样重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将这些 橡皮泥同时放入塑料瓶,仔细观察,比较他们下沉的速度。
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发现: 水滴形的物体下降最快,也就是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最小。 因此,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形状有关系。 因此,我们要减小液体的阻力,就应该把物体的形状设计成流线型。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在游泳的过程中存在液体阻力。 2.飞机的外观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空气阻力。 3.海豚流线的身体有助于它游的更快。 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摩擦力。 5.雪天给轮胎加上防滑链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 (×) (√) (√) (√)
谢谢观看
预测1: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有接大触面有越小光,滑,那摩么擦,力越是小什,么接触因面素越影粗糙响,了摩摩擦力擦越力大的。大小呢? 预测2:摩擦力的大小请与接同触学面们的面来积做有一关个。接猜触测面。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四年级语文·上新课标[江苏]第三单元在大自然的情怀里徜徉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

自然是万物之母,她给予了人类生命,又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风景名胜。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桂花雨》。

《泉城》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九寨沟》以生动的笔触,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园诗情》描写了被誉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体现了草原、牲畜与人和谐交融的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桂花雨》以“桂花香”为线索,回忆童年时代“摇花乐”——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四篇课文语言生动,知识性强,都配有精美插图,能让学生图文对照感受大自然的美,帮助学生熟读、背诵。

另外,本单元还编排了“习作3”和“练习3”两个训练项目。

“习作3”是写给远方亲朋好友的一封信。

“练习3”共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重点。

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39个生字,尤其掌握“喷”“畜”“鲜”“都”等多音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法;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尤其是“捷”“禽”等字的写法。

2.能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本单元生字新词的意思。

并注意积累,能读读写写课文后面的32个词语。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灵活归纳写景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恰到好处的语句真诚地赞美别人,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2.按习作要求,选择自己倾诉的对象,写清自己想要说的内容,注意书信格式,详略得当。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段落,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疑惑,学习使用“○”“?”“●”“△”等做记号的方法进行读书思考。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五》课件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五》课件
420÷30=14 25÷5=5 42÷2= 21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80÷20= 4
140÷70= 2
320÷80= 4
540÷60= 9
450÷90= 5
400÷50= 8
3.你能根据商不变规律直接说出下面 各题的得数吗?
32
12
30
13
17
16
4.
6
300
30
60
60
30
新课导入
计算。 4÷2= 2 80÷2= 40 84÷2 = 42
6÷3= 2 90÷3= 30 96÷3= 32
8÷2= 4 60÷2= 30 68÷2= 34
探究新知
36 元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3元一根 36÷3= 你还记得用竖式怎么计算吗?
36÷3= 12 12
3 36 3 6 6
0
结果正确吗?要 怎么验算?
5.下面是新明乡3所小学购置计算器 的数量和所付的钱数。
20
20
20
相同
它们购置的计算 器价格相同吗?
6.想一想,填一填。
3
24
4
14
90
15
7.在□里填正确的余数。
20
200
8.用简便方法计算,并验算。
960÷60= 16 60×16=960
850÷30= 28……10 30×28+10=850
4.
有45个轮子,可 以装多少辆车, 还剩几个轮子。
45÷4=11(辆)……1(个) 答:可以装11辆车,还剩一个轮子。
5.学校把338本练习本平均分给3个班,每班分 得多少本,还剩几本?
338÷3=112(本)……2(本) 答:每班分得112本,还剩2本。

四上数学第一单元《练习三》PPT课件

四上数学第一单元《练习三》PPT课件

千百十亿 千百十万 千 百 十 个 亿亿亿 万万万 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位 位 位 位
巩固练习
大数的认识
写出一些多位数,说一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 表示的意义。
3在百万位, 表示3个百万。
4呢?
241在在十千亿万位位,,表 表示示1个24个亿十千。万。
巩固练习
读出下面每组数。
(1)65
650000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1 大数的认识
练习三
大数的认识
复习旧知
亿以上数 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
关于亿以上的 数,我们学了 哪些知识?
亿以上数的读法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先求近似数再改写
复习旧知
大数的认识
写出下面各数。 二亿四千万 八百四十亿九千三百万 五亿零六百二十万 六百零四亿五千万 三十亿八千零七万 二千零六十亿零九万
(3)一个数由23个亿,6个千万,7个十万和8个一百组 成,请写出这个数,并把它读出来。 写作:2360700800 读作:二十三亿六千零七十万零八百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大数的认识
亿以上数 的认识
亿以上数的读法 亿以上数的写法 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先求近似数再改写
课后作业
26410000
110403060
60702010000
二千六百四十一万 一亿一千零四十万三千零六十 六百零七亿零二百零一万
625000000
六亿二千五百万
2080000000
二十亿八千万
309000500000
三千零九十亿零五十万
巩固练习 写出下面各数。
二亿四千万 240000000

四上 解决问题策略 练习三

四上 解决问题策略 练习三

丽丽家
明明家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7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 出,前2小时一共行驶150她们的家分别在学校的 东、西两侧。一次放学后,她俩从校门出发,各 自向家走去。你能根据列表中的信息算出丽丽家 和明明家相距多远吗?
两家相距 丽丽从学校到家 每分钟走75米 走了6分钟 ( )米 明明从学校到家 每分钟走80米 走了7分钟
矿泉水每瓶2元,饮料每瓶3元,冰淇凌每盒 4元。丽丽买了2瓶矿泉水,沙沙买了5瓶饮 料,兵兵买了6盒冰淇凌。兵兵比沙沙多花 多少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丽丽和飞飞到文具店买文具。丽丽买了2枝 圆珠笔和5枝钢笔,共花了32元,飞飞买了 同样的2枝圆珠笔和3枝钢笔,共花了20元。 每枝圆珠笔和钢笔各多少钱?

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练习课件1

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练习课件1

150根
150根
150×3=450根
150根
90根 90×5=450根
8.探索规律 (1)结合下图说一说下面算式每一个三位数是怎么 组成的。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618×618+753×753+294×294 816×816+357×357+492×492
(2)用每列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并组成上面那样 的算式,有没有同样的规律呢?
练习三
1.笑笑演讲时的平均语速为每分215个字,在“迎国 庆演讲比赛”中,需要演讲15分,笑笑准备了3000字 的稿子,够吗?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并与同伴交流 你的计算过程。
估算:如果把215看作是200,把15看作是20, 200×20=4000(字)
15×215 =3225(字) 3225字>3000字
答:准备稿子的字数够。
2.淘气、笑笑分别是这样计算136×24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不用计算,判断对错。
58×18=4534( × ) 88×34=318( × ) 150×40=600( × ) 350×70=2450( × )
4. 48×23= 1104 102×15=1530 603×34= 20502 460×18= 8280
72×124=8928 56×456=25536 25×112= 2800
35×440= 15400
5.下面是小博士文具店9月1日至7日每天的营业额。 (单位:元)
(1)估一估,这七天的总营业额大约是多少元? (2)照这样下去,请推算这个文具店9月份的总营业 额大约是多少元? (1)293≈300 285≈300 292≈300 297≈300 302≈300 316≈300 312≈300 300×7=2100(元) 答:这七天的总营业额大约是2100元。 (2)九月份有30天 300×30=9000(元) 答:九月份的总营业额大约是9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处留心
常见的读书记号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 关键词语 精彩的语句 对某些内容有疑问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 在下边画 _ 在下边加 ● 在下边加 ○ 在后边加 ? 在前面加 △
读书的名言பைடு நூலகம்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 向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
在面包上。
——高尔基
读读背背
湖光山色
明月清风 水光接天 江山如画
写好钢笔字

学写毛笔字
日字旁 月字旁
窜 霞 时 胜
口语交际
学会赞美
情境1:数学竞赛的成绩出来了,李楠同 学又一次荣一等奖,当你看到她信步登 上领奖台时,你对她说· · · · · · 情境2:作文本发下来了,你发现丁静同学 的作文写得非常好,而且字也写得工整漂亮, 你对她说· · · · · · 情境3:傍晚放学回家时,劳累了一天的妈 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当你看到这一 幕情景时,你走上前对妈妈说· · · · · ·
人间天堂
桂子飘香 相得益彰 鱼米之乡
积累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拓展积累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秀才遇著兵——有理说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