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究与课例分析共69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例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例研究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例研究一、研究背景新课改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观点,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后的另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索、自主设计、自主动手操作,制取出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某些性质,强化学生的过程体验,丰富学习情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并在制取过程中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我这一节课主要采用诱导、组织讨论、分组实验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的设计思想根据以上教材内容及教学对象的分析,我主要把机械、沉闷、程式化的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气与乐趣,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教学目的能得到有效实现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对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1、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的了解。
2、通过与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及收集方法,从而了解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一般思路。
3、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等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认真辨别、耐心操作的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如何有效开展课例研究ppt课件PPT共91页
• 课例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 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目的是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以往教学研究的几种途径
●理论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接受 ——知行割裂
…… 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呢? ……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
学生又交流了几种,教师一一介入引导
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究竟是什么?
①交流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②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③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
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可见,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
• 听课老师评议:教材处理平淡、艰涩,虽面面俱到,却泛 泛而谈、蜻蜓点水,没有印象深刻的东西。特别是教材内 容的零散性以及时空的跳跃性,使学生无法形成整体的知 识构架,无法形成文明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更难以从情 感和价值观上进行体验。
• 研究小组剖析:针对以上现象,研究小组认为邓老师对教 材的深度挖掘不够,缺少统领课堂的灵魂,而导致教学主 题分散,不集中。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初中历史 教学中如何运用文明史观教学”的问题,从而选定了研究 主题。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 “还有不同意见吗?” “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 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 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 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 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
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 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54-17=”的 测试中仅有12%的学生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 方法。
课例分析研究报告
课例分析研究报告关注教师的课堂提问——《口算除法》课例对比研究本学期,在教研组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我们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课例研究的有益尝试。
本次活动改变了过去粗线条的听课、评课方式,从课堂结构分析与课堂练习分析,课堂提问分析,学生课堂状态观察,课后调研、测试等多个角度发现了现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本人所在的一组是课堂提问组。
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
好的问题是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精心准备的!问题的明确清楚、思考容量、及实际上课时的灵活应对,对课堂教学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轮课例研究活动,我们通过课堂听课、录像观察、教师访谈和前后测试等方式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总结出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本次课例研究主要对包括我和舒金发老师、周芬老师在内的3位教师执教的《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口算的课堂提问进行听课观察和分析,从而进行课例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提问类型,挑选回答问题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和教师理答方式等方面。
在听课中,我们提问组教师认真地记录了三位教师的课堂提问。
首先就三位教师在“情境导入;教学整十数除以整十数”这两个环节中几位教师的课堂提问作一比较。
一、情境导入时的提问比较舒老师的提问周老师的提问陈老师的提问小猴和小狗是一对好朋友,小猴非常调皮,也非常聪明,经常欺负脑筋反应慢的小狗。
有一天小猴又用几道数学题目在考小狗了,小狗遇到困难了,你能帮帮小狗吗?(1)出示课件小猴:我一共摘了80个桃子,准备送给好朋友们。
每个人送20个,可以送给几个朋友?小狗:…………快帮我算算吧!……同学们你会帮助一下小狗吗?听说四(2)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周老师特地带来一些题目来考你们,同学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问题的提出小亮从储蓄罐里取出80元钱,和妈妈一起去文具店,他想买一些文具送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以此来纪念自己的十周岁生日。
教研活动中课例研究与课例分析
反思式观课使教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 自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 直面自我、反思自我,修正和完善自我。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例研究 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性。课堂的本质是教学,而 不是展示。教学重过程,展示重结果。教 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生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 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 同成长、共同探索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 完整的生活过程。
第二、研究性。课堂不仅是课程实施的 场所,更是进行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的实 验室,每一间教室都是独特的 “研究室”, 都是教师把教学方案加以落实、试验、验 证和修正的地方,因此,每一间教室都是 教师教学理论和方案的实验室。研究性意 味着课堂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 同时也要成为教师同行或专家共同讨论的 领域。
(二) “课例”的性质
是叙事研究的一种 ,但不同于教育叙事。 课例则像电影作品,是写给所有学科的教 师看的一个接近真实的“过程”或“故 事”。 课堂研究是理论研究,重在回答“是什么”、 “为什么”;课例研究则是实践研究,重在 回答“做什么”、“怎么做”。
(三) 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
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课例 3.说课、听课、评课
2.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与教学 课例
从研究成果表达形式来说,三者的关 系可简单概括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 学实录+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 规划和设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设计犹如建筑之前的图纸,是教学活 动的直接依据。教学设计内含着 创新和研 究 因素,按照老传统或照搬他人经验,也 就无所谓设计了。
(3)评课:是继说课、听课之后教师之间业务的 进一步交流和研讨。 评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反馈与矫正的系 统,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作为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评课要致力于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课例研究的 问题主要包括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 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高水平、针对性强 的问题是评课的关键,是搭建教师讨论与反思的平 台。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作业题目:教学课例研究报告作业内容: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请您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在教学策略与设计上如何培训学生的核心素质,怎么样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作业要求:1参照附件提交一份教学课例研究报告;2 .研究报告要针对拟研究的突出教学问题,设计具体、可行的课题教学规划;字数不少于500字;3 .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
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
(建议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给学生自由交流经验、感受、评价,展示自我的平台】五、拓展1、欣赏比加索等大师的作品,感受大师笔下变幻无穷的形象的艺术。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变形艺术特征及其思维方式,拓展视野。
】2、课外思考:除了绘画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变形?用生活中的物品是否可以表现?要准备哪些材料?【课题延伸,加大知识容,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并下课时做准备。
1(第2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艺术宫寄来的邀请函,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一个展览,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去?(生答:略)那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神奇的艺术宫,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赏那里展出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你瞧,“聪明的小精灵”已经在等候着我们呢!,我们赶紧跟随“聪明的小精灵”进去吧,看看那里展出的作品,到底有什么不同?(播放件,欣赏作品)同学们,看完了这些作品,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它与以前所见过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一样?造型上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对了!神奇艺术宫展出的这些作品,都是根据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运用绘画的方式,写生想象添画出来的,你们说,这些作品有趣吗?那么,你们想来试一试吗?(生答: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变幻无穷的形象》(出示课题)师:上课时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有趣的作品,老师很高兴,同学们真棒,让老师感受到了一个个变幻无穷的形象。
什么是优秀的教学课例(课例与课例研究)
什么是优秀的教学课例(课例与课例研究)一、教学课例及其特点什么是“教学课例”,目前教育界的看法也不一致。
有学者认为,“课例”即课堂教学案例,是“案例”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过程中的故事。
这就是说,“课例”即等同于“教学案例”。
也有学者认为:“与专业研究工作者不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节节具体的课,他们研究的也正是这一节节具体的课,这种以一节节具体的课为对象的研究,我们称之为课例研究。
”(余文森,2003)应该说,后一种类型的教学课例,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教研实践中,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形成的一种成果表达方式,也是校本研究的一种实践形式。
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表达方式缺乏独立价值,但由于课堂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完全有必要把这种“教学课例”视为一种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载体,使课例研究成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
“教学课例”反映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它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提出对某些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课堂教学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
通常,教学课例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围绕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其中,其中,“教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解决问题的做法(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即问题解决的效果,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
教学课例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学科问题、教学法问题、认知水平问题、情感态度问题与背景问题等。
为了给教师在课例研究中的讨论与反思搭建平台,能否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也是课例撰写成功的关键。
教学课例的各部分内容,正好对应了当前各地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最常用的几种形式——“集体备课”与“说课”(共同拟定教学设计方案、说明教学意图和教学策略)、“听课”(相互观察课堂教学的过程)、“评课”(授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对课的讨论与评价)。
我的水钟课例研究分析
《我的水钟》课例研究分析--夏显明研究的主题与内容一、研究主题本次的研究课,教研组希望通过传统实验制作课的教学与STEAM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认识各自的优劣点,在教学中做好权衡利弊,更好的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课例通过对小学科学的教材分析,最终确定选择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我的水钟》作为此次研究课课例。
本科在传统科学教学中为普通实验分享制作课堂,旨在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对用水测量时间的理论知识理解,训练自己解决问题能力。
在STEAM理念下,主要是运用工程学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际运用--反思改进这一思维过程。
课例研究过程一、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的深入《我的水钟》是科教版五下年级《时间的测量》单元第四课,也是用水来测量时间的最后一课。
前一课,学生已经在滴漏实验中完成了一个最简易水钟的制作,并发现了水的下流速度会变化。
因而,本课教学定位在如何修正和改进自己制作的水钟,让它计时更加准确,操作更加方便,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小。
在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科学目标:1.通过一定的装置,滴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2.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技术目标: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工程目标:1.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2.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3.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实验的探究过程。
数学目标:能够准确利用时间标清刻度,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改进其他目标:1.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2.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是重要的。
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并能用制作的水钟计时。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ppt
4.4 过程性资料◈ 翔教学实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 4.5 有结论和反◈ 思先进教学理念中的挂钩点
◈ 新颖的理论视角
1
4. 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
4.1 主题明确 4.2 线索清楚 4.3 具有关键性事件 4.4◈ 交过代程背性景资、料问翔题实 4.5◈ 有有困结惑论、和有反冲思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
真实的 开放的 不完全的 倾向于归纳 动态的
•研究者不可能把问题发生、发展过 程中的所有变量都揭示出来。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论与观察,将 他/她认为有意义的事件或问题生动 地展现出来,虽然不完全,但即能激 发人们追求深入理解现象和问题的热 情
6. 课例研究有何特点?
真实的 开放的 不完全的 倾向于归纳 动态的
5.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选第择二一阶个段或:几研个究典实型施的课例,对其内容、 结事构 件第进 的三行 发阶分 生段析发::展初重过稿点程撰领?写会如课何例突作出者主如要何问陈题述? 如何第处四理阶各段组:成斟部酌分修之改间的关系?提炼的问 题如第何五与阶课段例:内赋容以相意关义联?
课老师的位置来寻求各种解决策略) 再改进授课……(直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5.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第三阶段:初稿撰写 第四选阶择关段键:性斟的酌事修件改(印象最深的事件) 第五对确阶事定件事段的 件:背中赋景的以进演意行员义描述
重写主要事件以及你的反应 检查你的行动的结果 假设你再次遭遇该事件
5. 如何写出一个课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制第订三课阶例段研究:计初划稿(撰研写究主题、授课内容) 开第课四或阶听段公开:课斟(酌课修堂改观察,围绕主题收集数据)
新课标视角下落实课堂核心素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开放互动的世界》课例分析
新课标视角下落实课堂核心素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开放互动的世界》课例分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当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大事。
同样,学习新课标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在新课标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坚持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最大的亮点和特色。
将核心素养培育体现在每一节活生生的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我们教师共同的初心使命。
本文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开放互动的世界》新授课课例为依托,研究新课标视角下如何在课堂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一、研究主题与内容本研究主要以《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及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及要求为指导,以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为研究线索,以新时期师生状况、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新课标视角下,更好地在课堂实施和落实新课标。
具体研究问题为:新课标视角下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
结合教材内容及课标要求,选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开放互动的世界》为例,探讨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
二、研究过程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课出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新课标在第四学段学业要求中有如下内容:“理解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适应世界的发展,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
”本框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世界,了解当今世界特征,理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
通过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思维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分析,发现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有表象的了解,缺乏对现象本质的分析。
授课中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初步学会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建立国际视野。
2、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
通过分析卡塔尔世界杯的中国元素及世界杯期间航班、住宿等情况,理解当今世界的特点及影响。
教学课例研究报告(小学数学)
作业题目: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作业内容:
课例研究就是聚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重视教师的行为跟进、理论提升、能力提高以及个体的自我反思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
请您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在教学策略与设计上如何培训学生的核心素质,怎么样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
作业要求:
1参照附件提交一份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2.研究报告要针对拟研究的突出教学问题,设计具体、可行的课题教学规划;字数不少于500字;
3.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
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
(建议先在文档编辑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
附件:《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教研活动优秀课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定期组织教研活动。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参加了某教师的一节语文课例,通过观察、记录和反思,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下是对这节课的优秀课例分析。
二、课例简介本次教研活动选取的课例是某教师执教的《背影》一课。
该课例以“背影”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悟情感,激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再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优秀课例分析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在本次课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通过品味文字,感悟父爱,培养亲情观念。
在课堂上,教师围绕这一目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背影描写,体会父爱的伟大。
同时,教师针对背影描写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父爱的内涵。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再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分析背影描写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背影描写中的细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次课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分析背影描写时,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背影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4. 教学评价客观公正,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本次课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客观公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讨论父爱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5. 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氛围活跃在本次课例中,教师的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氛围活跃。
(完整版)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教学课例研究(3)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4)抓住“推、挤”这两个用得好的词,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让学生找出春雨落在不同的物体上,发出的不同声音,知道因为这些物体本身的质地不同,因此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通过找象声词,,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林中听雨(3-5自然段)(1)课件出示句子: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a.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体会使用打比方句子的好处)b.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c.练习朗读,体会“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这些词的读法,欣赏春雨的声音美。
(2)课件出示句子:●嗵——嗵——嗵!咚——咚——咚!●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a,对比这两句中表示声音的词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b.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c.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3)为什么说“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a.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b.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c.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3.课件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边欣赏春雨,边练习朗读,感受春雨之美。
4.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中我将重点词句从课文中找出来,放在课件中,再把春雨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体验、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二)春雨的形象美。
师: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继续汇报。
“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子撒在大地上。
”春雨很好看,所以说它美。
(三)春雨的精神美1.课件出示: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结合课文想想句子的意思.● 下了春雨,春天就来了。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例分析与研究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在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方式,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究,它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
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
小学生学习计算时,一般存在以下困难:(1)难以理解和讲清算理。
(2)学生算法掌握基本停留在记忆各种算法程序上,优化意识、估算意识不强,计算灵活性也较差。
(3)学生对算法学习的认识存在思维偏差——算法课的学习通常就是实现教师给出的方法。
主动探究算法的经验较少,能力较弱。
对于计算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从实际情境提出计算的过程中,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通过尝试,探究计算方法。
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同课异构课堂实录案例分析与研究1、初次实践课堂实录节选师:出示(复习引入)120÷30=4 ÷15=12÷÷=÷÷=(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推演结果进行验证,然后指出商不变性质在小数除法中同样适用。
)师:(创设情境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解决问题的平台。
)(1)、买9本练习本共元,平均每本练习本多少元?(2)、一块橡皮元,用元可以买几块橡皮?(3)、小气球每个元,元可以买几个小气球?师:能列出解答这3个问题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演:÷9 ÷÷(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的竖式计算。
)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们已会计算,那么,象÷、÷这样的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着重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