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美国山核桃与山核桃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和分析
![美国山核桃与山核桃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1a40c2c1c708a1284a4494.png)
植物挥发性气味 ,属于植物次 生性物质 ,一般分子量在 1 0 0 ~2 0 0 ,包括烃 、醇 、醛 、酮 、酯 、有机酸等【 1 ] 。 每种植物都有各 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 ,并 以一定 比例构成 该种植 物的化 学指纹 图谱。研 究表 明 ,寄 主植 物挥发 性次生代谢物对昆虫寄主定位 、选择性产卵等行为具有信号作 用[ 2 ] 。美 国山核桃 ( C a r y a i l l i n o e n s i s )( 又称薄壳 山核桃 ) 及 山核桃 ( C a r y a c a t h a y e n s  ̄) 均为胡桃科山核桃属 的重要经济植物 ,美 国山核桃为我国近世纪来从美
第3 5 卷
第2 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0 1 . 3 5 No . 2
Ma r 一2 0 1 5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918c5c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6.png)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黄亚欣;樊卫国【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2【摘要】为不同光照条件下铁核桃品种的选择及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6个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速率、光响应、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个核桃品种的Pn日变化、Pn与光强的响应及水分利用率均有较大差异,黔核5号、黔核7号、赫章6号、赫章8号、罗州4号和香玲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490、1475、1490、1478、1460和1272μmolCO2/(m2·s),光补偿点分别为18.3、19.38、18.75、18.51、17.26和16.25μmolCO2/(m2·s).6个核桃品种的喜光性强弱顺序为黔核5号、赫章6号>赫章8号>黔核7号>罗州4号>香玲,耐阴性强弱顺序为香玲>罗州4号>黔核5号>赫章8号>赫章6号>黔核7号;在上午6:00-10:00,黔核7号的水分利用率最大.【总页数】5页(P128-132)【作者】黄亚欣;樊卫国【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事业局,贵州赫章553200;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1【相关文献】1.干旱胁迫和复水下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生长和光合特性 [J], 杨标;刘壮壮;彭方仁;曹凡;陈涛;邓秋菊;陈文静2.干旱胁迫和复水下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的生长和光合特性 [J], 杨标;刘壮壮;彭方仁;曹凡;陈涛;邓秋菊;陈文静;3.不同新疆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 [J], 王国安;刘娟;张强;宁万军;廖小龙;马杰;廖康4.不同砧木品种对核桃树体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李莉;周贝贝;徐慧敏;张俊佩;裴东5.不同核桃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J], 金耀华;刘杜玲;李青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用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介绍
![果用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43609e89e31433239689360.png)
果用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介绍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原产美国,采用优良品种栽培,经济效益特高。
由于其果壳薄(仅有O.10cm左右厚),用手可抓破,果肉可完整取出,生食、炒食、加工皆宜,其营养丰富,含高级植物油70%,多种氨基酸,蛋白质12.1%,碳水化合物12.2%,果仁香甜,回味无穷。
食之有健身、补脑、醒神、温肠补肾、止咳润肤之功效。
目前在我国大城市超市偶有美国进口货,售价约为人民币30元/kg。
美国薄壳山核桃在美国有100多个品种,分南北类型。
目前引入我国栽培的仅为做木材用的原始实生类型,其果用价值甚微,树高30m,结果稀少,栽后18年后始果,甚至终生不结果。
果实小(小的仅4g左右),几乎无法取食,即使是这种薄壳山核桃,全国产量也不足4t,分布在各地,大多被北方松鼠,南方老鼠吃掉。
20世纪70年代有美国专家在方门林场高位嫁接成活十几株大果型美国薄壳山核桃2个品种,表现早产、高产,果大质优。
但由于嫁接技术难度大,而无人正式接活繁殖推广。
本场于2002年11月派专家组(范邦文教授等人)前往方门林场,考察并取回原种接穗,一举嫁接成活1000株种苗,栽后2003年始花,2004年始果。
2003年吉安市科技局批准我场组建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研究所”。
对该品种的嫁接与栽培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次嫁接成活率达97%。
我场以“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选优、繁殖及园艺化栽培”研究为题上报国家科技部,2004年6月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星火科技项目。
此举引起负责实施林业部834项目(研究内容与本场的相同)的中南林科院经济林教研室主任吕芳德教授的极大关注,亲自来我场考察后,赞扬母本园长势很好,树体分枝多而矮化,3年就始花始果。
苗木嫁接成活率很高。
美国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经过长期选育有30多个品种其特性各不一样。
该树种属雌雄同株,果用栽培必须选择果大,可食率高,并配置授粉品种,才能获得早产高产。
现选3个良种及野生种简介于后:1 威士顿美国南方品种,经证实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秋稍在-12度时受冻),枝叶跟南酸枣相近,生长旺盛,生长量大,病虫害极少;果大,坚果均重14g,长形,果尾微尖,尖尾略呈勾状。
煤污病胁迫下_3_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
![煤污病胁迫下_3_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5bb4af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e.png)
摘要: 为探究煤污病对薄壳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ꎬ以 Stuart、Wichita、Pawnee 3 种受煤污病危害程度不同的
品种为对象ꎬ测定染病叶片及健康叶片的光合参数、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ꎮ 结果表明:煤污病可显著影
响薄壳山核桃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ꎬ3 个品种染病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净光合速率( P n ) 、蒸腾速率( T r ) 、胞间
薄壳山核桃( Carya illinoinensis) 又名美国山核
桃、长山核桃、碧根果ꎬ原产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墨西
哥ꎬ属于胡桃科( Juglandaceae) 山核桃属植物
[1]
70%ꎬ油脂中有 90% 的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2]
ꎮ 它
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树种ꎬ其种仁油脂含量可高达
采用常规水、肥管理ꎮ
1.2 光合指标测定
1.2.1 光合生理参数测定 利用 LI ̄6800 光合 ̄荧光
测量系统( 美国 LI ̄COR 公司产品)ꎬ在 2020 年 9 月
ꎮ 自
26 日对 3 个品种健康及染病叶片进行光合生理参数
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而进行推广ꎮ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
度控制为 50%ꎬCO2 浓度为 400 μmol / molꎬ测定温度
2010 年以来ꎬ江苏、安徽等省将薄壳山核桃作为重
喜光的强阳性树种ꎬ由于光合作用产物是植物生长
和果实形成的物质基础 [3] ꎬ光照不足时会引起该树
种长势的衰减以及产量的下降ꎮ
煤污病是一种真菌病害ꎬ其病原菌在寄主植物
表面会产生黑色菌落、黑斑ꎬ常为害植物的叶片、茎
秆和果实
[4]
ꎮ 危害叶片时ꎬ症状表现为叶片的上表
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选优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选优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0afa94da38376baf1faec7.png)
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选优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作者:邱富兴唐仕斌姜晓装邱旭林邱旭东杨素珍范军莲邱旭阳邱旭海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09期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英文名pecan,因果壳薄,故名薄壳山核桃,又因果实长形,又称长山核桃。
由于长山核桃果实取仁容易,营养价值高,可食率高,其市场销售前景十分可观。
该树种不仅果实经济价值高,在果树类中属投入少、管理容易、病虫害少的树种之一。
而且有园林绿化美化效果,木材质量佳等特点,是一果材两用经济树种,发展前景很好。
1 长山核桃品种的选优1.1 优良单株的选择由于美国种植长山核桃历史悠久,品种众多。
因受地理生态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群,各品种群之间存在极大差异。
本项目从美国长山核桃品种群中选择果大、质优、产量高的品种,在我国引种较早、栽培较多的江苏江阴、浙江富阳、建德、新安江、梅城、绍兴、金华、江西南昌等地大面积搜集品种资源,就地多年巡回观察,进行单株选优,经初选(181株),复选(51株),决选(13株),再经田间试验,优中选优,最后筛选出9个优良单株(如表1)。
经过3年的观察,4年攻关,突破小苗嫁接繁殖技术难关的基础上,引取接穗分别嫁接在峡江、南昌2个基地,共接活1000余株,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
利用这1000余株长山核桃优良嫁接苗,进行了密植、促花、保果、低干矮冠等栽培技术,2007年鉴定测产,5年生树挂果,667m2产量达144.2kg。
由吉安市科委组织本省果树专家对所选优的品种和嫁接育苗技术进行了技术鉴定,评价此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1.2 优良株系的特性经过大量观察试验,美国长山核桃的花是雌雄同株异熟。
赣选1号:树势强旺,母株产量高;坚果特大,出仁率高,最易剥壳,抗病虫能力强;需配置雄花早熟品种授粉,保果难度较大。
赣选2号:结果早,母株丰产;果大质优,抗病虫能力强。
赣选3号:始果较早,母株丰产;坚果大,出仁率高,品质优,抗病虫;果壳较厚。
美国山核桃生长特性与根系特征相关性分析
![美国山核桃生长特性与根系特征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5998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0.png)
美国山核桃生长特性与根系特征相关性分析杜洋文;邓先珍;徐永杰;徐春永;曾博;王怡【摘要】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美国山核桃生长特性和根系特性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树体性状的地径、嫁接口径粗、冠幅和一级分枝长度4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径、鲜重比、侧根鲜重、须根长度和根系总重量5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侧根鲜重、侧根长度、侧根粗度间和须根鲜重、须根根数、根系总重量、根系总数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期刊名称】《湖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4(043)003【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美国山核桃;树体性状;根系性状;相关性分析【作者】杜洋文;邓先珍;徐永杰;徐春永;曾博;王怡【作者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武汉430079;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1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胡桃科Juglandaceae 山核桃属高大乔木。
分布于美国、墨西哥、意大利、法国、中国等地,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1]。
美国山核桃壳薄,果大(80~100粒·kg-1),出仁率高(50%~70%),产量高(1 500~2 250 kg·hm-2),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比油橄榄高,富含维生素B1、B2[2-3]。
近年来,国内对美国山核桃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针对其引种栽培[4-5]、良种繁育[6-8]、丰产栽培[9]和主要性状[10-11]等方面,但其对养分的需求和不同养分对美国山核桃生长影响方面相对较少[12-13]。
本文针对美国山核桃树体性状和根系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树体性状间和根系性状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比较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a4decf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1.png)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比较王博;种培芳;苏世平;李毅;詹瑾;辛安国【摘要】[目的]探讨2种核桃适宜的栽植密度,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实核桃品种'强特勒''香玲'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栽植密度(3 m×3 m、3 m×6 m、6 m×6 m)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结果]不同栽植密度核桃园内微环境存在差异,6 m×6 m的栽植密度更有利于核桃园内光合有效辐射(PAR)与空气CO2浓度(C a)增加,相对湿度(RH)减小,使果树间通风透光性增强.3种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净光合速率(P 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P n的下降均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其光饱合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 n max)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均明显高于其他2种密度.'强特勒'和'香玲'分别在3 m×6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下P n、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 v/F m)、非光化学淬灭(qN)日均值较高,表现出较佳的光合能力.两种核桃单株产量均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最高,'强特勒'在3 m×6 m的栽植密度下比3 m×3 m和6 m×6 m分别显著高15.51%和87.68%,而'香玲'在3 m×3 m的栽植密度下比3 m×6 m和6 m×6 m分别显著高33.05%和16.39%,两种核桃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及粗脂肪(CF)含量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均显著高于3 m×3 m的栽植密度,并有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P n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SS、SP及CF有一定程度正相关.[结论]3 m×6 m和6 m×6 m分别是'强特勒'和'香玲'核桃较为适宜的栽植密度,可以达到产量与品质的统一.【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53)004【总页数】10页(P59-67,73)【关键词】核桃;栽植密度;光合特性;产量品质【作者】王博;种培芳;苏世平;李毅;詹瑾;辛安国【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研究所,甘肃陇南 7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过程,是衡量植物光合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光合速率的大小与作物产量的高低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1-3].因此,光合速率可作为作物选(引)种的重要参考指标.果树超过90%的干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得,光照是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和能量来源.果园的栽植密度会明显影响冠层的光能利用水平,进而影响果树的光合能力,最终影响到产量与品质.密度过大,树体受光不充分,个体生长发育不良,光合效率下降;密度过小,树冠易受强光高温胁迫,光合效率同样下降.所以果园栽植密度的确定,实质上是处理好个体、群体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果树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目前,在苹果[4]、骏枣[5]、杏[6]、大果甜杨桃[7]等果树上研究表明,适宜的栽植密度会提高果树光能利用率,积累较多的有机质,进一步提高果树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明确果树的栽植特性采用最佳种植密度,对建设高产优质果园具有重要意义.核桃(Juglans regia)为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属(Juglans)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经济生态树种之一.主要栽培品种有‘清香’‘香玲’‘强特勒’和‘辽宁1号’等,已有优良品种和品系达300多个[8].因其具有种植效益好,前景广阔,且能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核桃干物质的积累,几乎全由光合作用途径获得,因此,研究核桃的光合特性对于我国开发山区以及推动核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分别对核桃从栽培管理[9-10]、抗逆性[11-13]、新品种选育[14-16]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关于核桃光合特性方面的研究也有诸多报道[17-21],如宗建伟等[17-18]比较了不同核桃品种光合特性差异、水肥及不同砧木等处理对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明确了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特性、节水节肥高效栽培措施以及合理砧木选择依据.核桃的栽植密度会影响冠层的光能利用水平,可能会影响其光合能力,进而影响其产量与品质.但关于核桃在不同栽植密度下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方面的研究却鲜见报道.为此,本试验通过对3种栽植密度下‘强特勒’和‘香玲’两个早实核桃品种的光合荧光参数、产量及品质指标的测定,分析比较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差异,旨在探讨生产中这两个核桃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其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地选在甘肃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的核桃园(104°93′E、33°39′N)内.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海拔1 002 m,年均气温14.7 ℃,无霜期210 d,年日照时数1 911.3 h,年降雨量400 mm左右,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试材分别为3 m×3 m、3 m×6 m、6 m×6 m栽植密度下的‘香玲’和‘强特勒’2个早实核桃品种嫁接苗,砧木为2003年定植的实生苗,嫁接于2006年,果园土壤为壤土,结构和耕性良好.每年在核桃采收后对所有树体进行修剪,以除去病虫枝、过密枝、下垂枝等,果园整体管理水平较高.试验树具体生长指标见表1.表1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品种供试植株生长情况调查表Table 1 The questionnaire of growth condition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品种密度/m树高/cm胸径/cm冠幅(东西×南北)/m树龄/a结果数量/个3×34.7336.544.56 ×5.3114785强特勒3×65.6139.174.73×5.96141 2666×65.1237.364.66×4.89141 4453×34.6438.055.01×6.2414475香玲3×64.8938.144.93×6.18144646×65.5442.155.64×6.4614882试验于2016年7月3日、4日,7月13日、14日和7月23日、24日晴朗的天气进行.样株及样叶的选取参照王博等[22]的方法,即2个核桃品种分别在上述3种栽植密度下,每个密度处理各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3棵树,每棵树在向阳面树冠中层外围的新枝条中部,选择3片成熟功能叶进行测定并挂牌标记.1.2 试验方法1.2.1 光合日变化测定采用Li-6400光合仪(美国,LI-COR公司)对样叶进行活体测定,每个叶片在测定指标变化时读取5次数据,取均值作为该时刻的实测值.光合日变化的测定从8∶00~18∶00,每隔2 h测定1次,测定的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蒸腾速率(Tr,mmol/(m2·s))、气孔导度(Gs,mol/(m2·s))、胞间CO2浓度(Ci,μmol/mol)、水分利用效率(WUE,mmol/mol)、空气CO2浓度(Ca,μmol/mol)、大气温度(Ta,℃)、光合有效辐射(PAR,μmol/(m2·s))和大气相对湿度(RH,%)等,其中WUE=Pn/Tr.1.2.2 光响应曲线测定光响应曲线于2 000、1 800、1 600、1 400、1 000、500、200、150、100、50、20、0 μmol/(m2·s)的12个光照强度下用光合仪自带的红蓝光源叶室进行活体测定,气流均为500 μmol/s.用SPSS软件对光响应曲线进行回归,由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两种核桃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及表观量子效率(AQY).1.2.3 荧光日变化测定采用PAM-2100荧光仪(德国,WALZ公司)用于荧光日变化的测定,测定时间与光合日变化测定同步进行,获取的参数包括: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qN)等.1.2.4 产量测定估产:3个栽植密度的核桃园均以测定光合特性所选的核桃树为调查对象,统计其结果总量,于同年9月中旬果实成熟采摘时,对选定的核桃树随机摘取30个鲜果,充分晒干后计算平均单果质量,进而估算不同栽植密度下的平均单株产量,由平均单株产量推算平均公顷产量.1.2.5 果实品质测定将估产时采摘的核桃果实带回室内用于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测定的指标包括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粗脂肪(crude fat,CF)等.SS采用蒽酮法测定,SP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CF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1.3 数据处理用Excel 2010和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栽植密度核桃园内环境因子日变化3种栽植密度下核桃园内PAR、Ta、RH、Ca等环境因子日变化情况见图1.由图1可知,PAR从8∶00~18∶00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并于12∶00左右出现峰值,之后开始逐渐下降,3种密度最大光强值在1 286.34~1 482.26 μmol/(m2·s)之间,且6 m×6 m栽植密度的PAR在全天的变化趋势均高于其他2个密度;核桃园内Ta的日变化趋势与PAR类似,12∶00之前,3 m×6 m的最高,3 m×3 m 最低,12∶00之后则3 m×3 m的最高,6 m×6 m最低;核桃园内RH与Ca的日变化趋势大致呈V型,Ca在全天测量的6个时间点中,3 m×6 m和6 m×6 m 的栽植密度各有3个时间点均高于其他两个密度,RH表现为6 m×6 m最小,3m×6 m的最高.以上结果说明不同栽植密度的核桃园内,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6m×6 m的栽植密度更有利于核桃园内PAR与Ca增加,RH减小,而这些环境因子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核桃光合作用的进行.图1 不同栽植密度核桃园内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Figure 1 Diurnal chang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walnut garden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2 不同栽植密度核桃光合特征日变化2.2.1 Pn和Tr日变化如图2所示,3种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品种Pn日变化均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第一次峰值均出现在10∶00左右.‘强特勒’在3 m×6 m的栽植密度下出现最高净光合速率,达到17.38 μmol/(m2·s),之后Pn开始下降,3 m×6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先于12∶00达到谷值,而3 m×3 m的则在14∶00左右达到谷值,出现谷值之后,Pn逐渐回升,并于16∶00左右达到第二次高峰,之后缓慢降低;‘香玲’在6 m×6 m栽植密度下出现了最高净光合速率,达到15.56 μmol/(m2·s),峰值后Pn开始下降,3个栽植密度均在12∶00左右达到谷值,而后Pn逐渐上升,于16∶00左右达到第二次高峰后便缓慢降低.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变化情况基本一致,8∶00~10∶00开始升高,并于12∶00~14∶00左右出现谷值,而此时,两个核桃均出现‘午休’现象,且Gs降低(图3),说明蒸腾失水是引起‘午休’的主要原因.2.2.2 Gs和Ci日变化如图3所示,在3种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的Gs各自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10∶00左右出现峰值,‘强特勒’与‘香玲’均在3 m×6 m栽植密度下出现日最高Gs,分别达到0.272和0.182 mol/(m2·s),两个核桃的Ci日变化在3种栽植密度下均呈V型,早晚较高,10∶00~14∶00之间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2.2.3 WUE日变化如图4所示,两种核桃在3个栽植密度下的WUE变化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强特勒’在16∶00左右出现了起伏,且于3m×6 m的栽植密度下达到日平均最高值,为2.04 mmol/mol,3 m×6 m和6m×6 m的栽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该两种密度均与3 m×3 m栽植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香玲’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出现日平均最高值,为1.62 mmol/mol,但在不同栽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图2 不同栽植密度两种核桃Pn与Tr日变化规律Figure 2 Diurnal changes ofPn and Tr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图3 不同栽植密度两种核桃Gs与Ci日变化规律Figure 3 Diurnal changes ofGs and Ci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2.2.4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光响应参数变化规律经过二元回归分析可得到3个栽植密度下两种早实核桃Pn-PAR光响应曲线(图5),对200 μmol/(m2·s)以下的Pn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通过计算得到核桃光合参数(表2).由表2可知,在3个栽植密度下,‘强特勒’和‘香玲’都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出现最大的LSP、LCP及Pmax,分别为1 780.00、1 850.00 μmol/(m2·s);41.89、29.73 μmol/(m2·s);15.91、14.25 μmol/(m2·s).AQY体现了植物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两种核桃不同密度处理间AQY差异不大,但均低于自然条件下AQY的理论范围(0.04~0.07)[23],可看出两种核桃叶片对弱光的响应不敏感.图4 不同栽植密度两种核桃WUE日变化规律Figure 4 Diurnal changes of WUE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表2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光响应参数变化特征Table 2 Changes of light response parameters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品种密度/mLSP/(μmol·m-2·s-1)LCP/(μmol·m-2·s-1)Pmax/(μmol·m-2·s-1)AQY3×31 458.3317.5213.760.035 7强特勒3×61 516.6727.6514.430.03376×61 780.0041.8915.910.031 43×31 316.6723.8811.230.035 2香玲3×61 560.0027.2412.910.035 66×61 850.0029.7314.250.032 4图5 不同栽植密度两种核桃光响应曲线Figure 5 Photosynthesis-light response curve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2.3 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当植物出现光抑制时,Fv/Fm的数值会明显降低.如图6所示,在3种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的Fv/Fm日变化大致呈V型,于中午12∶00左右出现谷值,出现明显的光抑制现象,且‘强特勒’和‘香玲’分别在6 m×6 m和3 m×6 m的栽植密度下光抑制程度最强,但之后随着光强的减弱,Fv/Fm均开始缓慢升高.这种变化说明,两种核桃对极端环境条件的响应是保护自身光合机构不受损伤的一种适应模式.‘强特勒’和‘香玲’分别在3 m×6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下Fv/Fm达到日均最高值,分别为0.82和0.80.qN日变化情况与Fv/Fm日变化正好相反,大致呈倒V型,在全天光强最强、温度最高的12∶00~14∶00间均达到峰值,表明该时间段内热耗散的能量最多.‘强特勒’和‘香玲’均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qN值变化较高,日均值达到最高,分别为0.59和0.55,有较强的光合机构保护能力.上述试验结果说明,两种核桃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具有较好的光合能力.图6 不同栽植密度核桃Fv/Fm与qN日变化规律Figure 6 Diurnal changes of Fv/Fm and qN of two walnut cultivars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2.4 不同栽植密度下核桃产量指标差异分析不同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品种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平均公顷产量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3).‘强特勒’和‘香玲’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达到最大,均极显著(P<0.01)大于3 m×3 m.其中,‘强特勒’平均公顷产量在3 m×6 m的栽植密度下达到最高,为37 577.78 kg/hm2,比3m×3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分别显著高出15.51%和87.68%,且3 m×3 m和6 m×6 m密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香玲’平均公顷产量在3 m×3 m的栽植密度下达到最高,为14 044.44 kg/hm2,比3 m×6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分别显著高出33.05%和16.39%,且3 m×6 m和6 m×6 m密度间差异显著(P<0.05).表3 栽植密度对两种核桃产量指标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on yield indicator of two walnut cultivars品种密度/m单果质量/g单株产量/(kg·株-1)平均公顷产量/(kg·hm-2)3×39.33±1.12bB7.32±1.50bB32 533.33cC强特勒3×613.36±0.69aA16.91±1.48aA37577.78aA6×612.47±2.03aA18.02±2.08aA20 022.22bB3m×3m6.65±1.01cB3.16±0.33cC14 044.44aA香玲3 m×6m10.23±0.84bA4.75±0.69bB10 555.56cB6 m×6m12.32±1.61aA10.86±0.52aA12 066.67bAB2.5 不同栽植密度下核桃果实品质指标差异分析不同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品种的果实品质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4).‘强特勒’和‘香玲’的SS、SP及CF含量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显著高于3 m×3 m的栽植密度,并表现为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强特勒’在3 m×3 m与3 m×6 m的栽植密度间,SS、SP含量差异不显著,CF含量存在差异显著,3 m×6 m与6 m×6 m的栽植密度间,SP含量差异显著,而SS与CF含量差异不显著;‘香玲’在3 m×3 m与3 m×6 m和3 m×6 m与6 m×6 m的栽植密度间,SS、SP及CF含量差异均不显著.表4 栽植密度对两种核桃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fruit quality indicator of two walnut cultivars品种密度/m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脂肪/%3×33.04±0.36bB4.63±0.56bB48.36±7.65bA强特勒3×64.15±1.12abAB4.88±0.41bAB51.54±8.24abA6×64.36±1.01aA5.51±1.34aA58.16±11.32aA3×33.28±0.81bA4.51±0.73aA53.31±10.73bB香玲3×63.93±0.75abA4.76±0.35aA55.48±6.34abAB6×64.06±1.36aA4.79±0.66a A61.24±8.57aA2.6 不同栽植密度下核桃光合荧光参数、产量及果实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对不同栽植密度下2种核桃的光合荧光参数、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核桃的单株产量与P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56,与Gs及Fv/Fm显著正相关(P<0.05).SS与Pn、Gs、Fv/Fm、单株产量呈正相关,SP与Pn、Gs、Ci、Fv/Fm、qN呈正相关,CF与Tr、Gs、Ci、qN及SP呈负相关,与Pn、Fv/Fm、单株产量呈正相关.3 讨论不同株行距会使植物群体内微环境产生差异,最终对群体光能利用效率及产量等造成影响[24-26].果园栽植密不同,导致树体之间的遮阴程度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冠层结构,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园内PAR、Ca、Ta、RH等微环境,进而影响果树的光合能力,最终对产量与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的核桃园内各环境因素存在差异,6 m×6 m的栽植密度更有利于核桃园内PAR 与Ca增加,RH减小,使果树间通风透光性增强,这与戴宏芬等[27]、王刚等[28]、马瑞娟等[29]的研究结果类似.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光合生产力的重要指标,而植物光合能力的差异可通过光合及荧光参数综合反映[30].在3种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Pn日变化均呈现典型双峰曲线,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当Pn与Gs下降时,Ci上升(图2-3),表明该两种核桃中午Pn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两种核桃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其LSP、LCP、Pmax均明显高于3 m×3 m的密度,AQY则刚好相反,这与叶子飘等[31]、王建华等[31]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该两种核桃在实践生产中更适宜稀植.在8∶00~12∶00时间段内,Fv/Fm降低,而qN上升(图5),表明在强光下该两种核桃光合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光抑制,这与徐崇志等[32]对核桃的研究结果一致.12∶00之后,各荧光参数均有升高趋势,说明两种核桃虽然受到光抑制,但光合机构并无明显的破坏.其中,‘强特勒’分别在3 m×6 m 和6 m×6 m在栽植密度下Fv/Fm与qN日均值最大,而‘香玲’在6 m×6 m的密度下Fv/Fm与qN出现最高日均值.综合来看,‘强特勒’和‘香玲’分别在3 m×6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下,表现出较佳的光合能力.3种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光合特性的差异会引起产量性状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下,两个核桃品种的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及平均公顷产量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单株产量达到最高.‘强特勒’和‘香玲’平均产量分别在3 m×6 m和3 m×3 m的栽植密度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密度,即在密植条件下,单位面积内核桃群体产量升高.但此时,果树之间会出现对环境资源、土壤养分等的竞争,进而使树体营养失调,最终导致果实品质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黄闽敏等[33]通过对不同栽植密度下核桃果实品质的研究认为,在密植条件下,核桃果实品质会明显下降,这与牛莹莹等[34]对库尔勒香梨的研究结果类似,本试验支持这种观点.本试验中,该两种核桃果实品质指标SS、SP及CF在6 m×6 m的栽植密度下均显著高于3 m×3 m的栽植密度,并有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核桃的产量与品质,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与其品种自身的光合特性是紧密相关的.王瑜等[35]研究发现,苹果的单株产量、单果质量、SS含量及糖酸比与其光合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本试验通过对3种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光合荧光参数、单株产量及果实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n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SS、SP及CF均有一定程度正相关,试验结果为探究该两种核桃光合能力与其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果树产量及果实品质是衡量果园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不同栽植密度的核桃园由于园内微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光合能力产生差异,最终对核桃的产量与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本试验表明,‘强特勒’在3 m×6 m的栽植密度下产量最高,达37 577.78 kg/hm2,果实品质也较好.‘香玲’在6 m×6 m栽植密度下果实品质最佳,产量比3 m×3 m(14 044.44 kg/hm2)的低,但也可达到12 066.67 kg/hm2,因此认为,3 m×6 m和6 m×6 m分别是‘强特勒’和‘香玲’核桃较为适宜的栽植密度,可以达到产量与品质的统一,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在实践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4 结论6 m×6 m的栽植密度更有利于核桃园内PAR与Ca增加,RH减小,使果树间通风透光性增强,有利于产量品质的提高.‘强特勒’和‘香玲’分别在3 m×6 m和6 m×6 m的栽植密度下,达到较高的产量与较佳的品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王义芹,杨兴红,李滨,等.小麦叶面积及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23(S2):10-15.[2] 束怀瑞.果树栽培生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2-23.[3] MASSAI R,REMORIRFI D,TATTINI M.Gas exchange,water relations and osmotic adjustment in two scion/rootstock combinations of Prunus,under various salinity concentrations[J].Plant and Soil,2004,259(1):153-162.[4] 袁景军,赵政阳,万怡震,等.间伐改形对成龄密植红富士苹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133-137.[5] 王晶晶,李铭,陈奇凌,等.不同栽植密度对骏枣花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9):1592-1596.[6] 王玉蓉.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微气候特征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14.[7] 王小媚,任惠,刘业强,等.不同栽植密度对大果甜杨桃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4,43(5):78-80.[8] 郗荣庭,张毅萍.中国果树志·核桃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96:93-94.[9] 郝鑫鑫.优种核桃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J].河北果树,2016(3):52-52.[10] 张瑞,李永荣,彭方仁.薄壳山核桃品种“马汉”的栽培适应性及其评价[J].经济林研究,2013,31(2):176-180.[11] 田景花,王红霞,高仪,等.核桃属4树种展叶期抗寒性鉴定[J].园艺学报,2012,39(12):2439-2446.[12] 刘杜玲,张博勇,孙红梅,等.早实核桃不同品种抗寒性综合评价[J].园艺学报,2015,34(3):545-553.[13] 刘杜玲,张博勇,彭少兵,等.基于早实核桃不同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抗寒性划分[J].果树学报,2012,29(2):205-211.[14] 李好先,曹尚银,张杰,等.大果型核桃新品种‘中核香’的选育[J].果树学报,2017,34(2):252-255.[15] 赵廷松,范志远,邹伟烈,等.紫仁核桃新品种‘云林4号’的选育[J].中国果树,2017(1):80-81.[16] 毛向红,张建英,徐平,等.“石门核桃”新品种——‘早硕’的选育[J].果树学报,2016,33(2):245-248.[17] 宗建伟,杨雨华,杨风岭,等.4个核桃品种光合特性的日变化[J].草业科学,2013,30(3):397-401.[18] 杨雨华,宗建伟,杨风岭.3个核桃品种的光合-光响应特性[J].经济林研究,2014,32(2):19-23.[19] 张锐,张琦,陈加利,等.水肥耦合对核桃光合特性与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5,32(6):1170-1178.[20] 廖行,王百田,武晶,等.不同水分条件下核桃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4):30-34.[21] 孟丙南,张俊佩,裴东,等.不同砧木对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3,31(2):32-37.[22] 王博,种培芳,李毅,等.2种晚实核桃光合特性及产量变化 [J].果树学报,2017,34(7):851-860.[23] 张中峰,黄玉清,莫凌,等.岩溶区4种石山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1):44-48.[24] 黄彩霞,张明,巴玉春,等.造林密度对新疆杨人工林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甘肃农大学学报,2017,52(2):61-64.[25] 黄绢,李丹,王宁宁,等.不同配置方式杨树超短轮伐人工林光合特性及生长差异[J].林业科学,2016,52(8):131-137.[26] 秦柱南,孙超,韩义,等.株行距配置对杨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49(7):1-6.[27] 戴宏芬,邱燕萍,袁沛元,等.间伐回缩修剪对荔枝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6(6):701-708.[28] 王刚,袁德义,邹锋,等.修剪强度对锥栗叶片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7(2):264-272.[29] 马瑞娟,张斌斌,俞明亮,等.6个桃品种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6):1334-1341.[30] 叶子飘,赵则海.遮光对三叶鬼针草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9,28(1):19-22.[31] 王建华,任士福,史宝胜,等.遮荫对连翘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31 (7)1811-1817.[32] 徐崇志,全绍文,朱玲,等.不同核桃品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7):6-12.[33] 黄闽敏,张强,王国安,等.栽植密度对新疆早实核桃果实动态生长影响及其与光合特性的关系[J].西南农业学报,2016,29(12):2812-2816.[34] 牛莹莹,廖康,赵世荣,等.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树冠结构及产量品质差异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8):59-65.[35] 王瑜,向青云,吴亚维,等.贵州中部地区苹果的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园艺学报,2010,37(6):984-990.。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及其营养特性的研究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及其营养特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6b986f77232f60ddcca145.png)
不同核桃品种的光合及其营养特性的研究本试验以山西交城县’香玲’、’扎343’、’晋香’和’中林1号’ 4个来源不同的核桃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核桃叶片的光合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以及核桃果实发育中后期外观性状、果实产量和营养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期为确定最佳的核桃品种提供参考,为山西交城县核桃的丰产优质做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1)4个核桃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呈单峰曲线,’扎343’多处于最高水平;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且出现了“午休现象”,日均最大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扎343’>’中林1号’>’晋香’>’香玲’;4个核桃品种净光合速率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在光饱和点和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上相互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扎343’>’晋香’>’扎343’>’香玲’>’中林1号’;这4个核桃品种的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与实际的原初光能捕获能力PhiPS Ⅱ均呈极显著相关,初始荧光F0与PS 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的原初光能捕获能力PhiPS 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呈负相关。
4个核桃品种叶片生长过程中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核桃品种叶片淀粉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在果实成熟后达到最低,可溶性总蛋白含量随季节变化总体上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在7月22日达到最低值,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随季节变化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基本不变;核桃叶片的矿物质含量中,Mg元素的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Ca元在果实成熟后期增长速率加快,在果实成熟后基本保持不变,K元素中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不大;Fe含量变化较大,不同品种间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晋香’品种,由110mg/Kg降低到55mg/Kg,;Zn含量在整个核桃种仁成熟周期内呈下降趋势,Mn元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呈先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在9月17日达到最高点。
不同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发芽及开花习性研究
![不同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发芽及开花习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5bb3c9d5bbfd0a795673a2.png)
o e a a e isn me yJn u ,S a xn S a n e a e n a d l n e n Ya g ir s a c n t u e o f p c n v r t a l ih a h o ig, h w e ,P wn e a d C d o pa td i n b e e r h i si t f 5 i e t
( u nnAcd m f oet ,K n n u n n60 0 ,P R C ia Y n a ae yo rsy umigY n a 52 F r 4 . . hn )
Ab t a t Ba e n t bs r ain d t r m e r a y t y o 0 6,t e b d i g a d fo rn h r ce si s sr c : s d o he o e v to a a fo F b u r o Ma f2 0 h u d n n we g c a a t r tc l i i
杨建 华 ,习学 良,范 志远 ,杨素 琼 ,李淑 芳 ,邹 伟 烈,熊新武
( 云南省林业科 学院,云南 昆明 60 0 ) 52 4
摘要 :依据 20 0 6年 2月下旬至 5月 下旬 的观察材料 ,从芽 的类型及 着生部位 ,芽 的抽 生状况 、开 花物候期 、开
花特性等方面 ,论述 了种植于漾濞研究站美 国山核桃 丰产示 范林和 种源收集 圃 中的 J h a h oi 、Sa n e i u 、S axn n g hw e 、 P w e、C d o5个美 国山核桃品种的发芽及开花习性。据此对美 国山核桃的发芽及开花特性作了归结 。 a e ad n
Yu na a e f F r sr r e c ie r m h tp s o u n n Ac d my o o e ty we e d s rb d fo t e y e f b d,b d p sto u o iin,b d n o i o ud i g c ndt n,f we n i l o r g i p e o o y a d fo rn h r ce si s h n l g n we g c a a t r tc .Th u d n n o rn ha a trsis o r a i i o n i n r s a c l i i e b d i g a d f we ig c r ce tc fCa y l n e ss i e e rh l i l st r u i we e s mma z d. e i re Ke y wor s: C y li o n i d ar a i n e ss;b d i h r ce itc ;fo rn h r ce itc l u d ng c a a trsi s l we g c a a trsis i
5种美国山核桃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5种美国山核桃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15a81c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6c.png)
5种美国山核桃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比较凌骅;黄坚钦;温国胜;王正加;杨先裕;袁紫倩;郑超超;沈一凡【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In this study,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leaves among five Carya illinoensis varieties, including Farley, Colby, Shoshoni,Cheyenne and Mand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0. 05) or highly significant (P<0. 01)differences in minimal fluorescence (Fo),maximum fluorescence (Fm),PSⅡ potentia l activity (Fv/Fo)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 among the five varieties. The Fo and Fm of Shoshoni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cultivars. The PSⅡ primary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Fv/Fm) and PSⅡ potential activity (Fv/Fo) of Manda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s,while the value of NPQ was lower.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of Manda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varieties,indicating that it had a strong ability of using low light. Mandan and Shoshoni had higher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max)and relative chlorophyll content (SPAD). Result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Fv and Fv/Fm,Amax and SP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NPQ and Fv/Fo.【总页数】5页(P174-178)【作者】凌骅;黄坚钦;温国胜;王正加;杨先裕;袁紫倩;郑超超;沈一凡【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 杭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杭州 310016;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 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临安 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3【相关文献】1.满天星试管正常苗与玻璃苗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 [J], 沈宁东2.东方百合试管正常苗与玻璃苗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 [J], 韦梅琴;郑江伟3.生草覆盖苹果园不同衰老时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 [J], 李芳东;吕德国;秦嗣军;杜国栋;马怀宇;刘国成4.美国山核桃与山核桃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比较和分析 [J], 陈友吾;沈建军;叶华琳;朱汤军5.两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J], 高云;傅松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皮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
![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皮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c609f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f.png)
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皮光合特性的差异比较徐沁怡;王标;赵建文;吴建峰;曹亦润;杨先有;夏国华;王正加;黄坚钦【期刊名称】《林业科学》【年(卷),期】2017(053)001【摘要】[Objective]To elucidate the effect of metaxenia on photosynthesis that promotes fruit enlargement in Carya cathayensis,the shape,gas exchange,chlorophyll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 cathayensis fruits pollinated with two different pollens during the fruit growth stages were measured. [Method]Two pollination combinations ( C. cathayensis × C. cathayensis or C. cathayensis × C. illinoensis)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The dynamic changes in photosynthetic area,dry mass,photosynthetic rate,chlorophyll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fruit growth stages. [Result]1) The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ecan pollens (pp) weresignificant larger and greener than those pollinated with hickory pollens ( hp) . Compared with the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the increasing rate of the surface area and dry mass per day per fruit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at the early and late fruit growth stages ( from 50 to 73 d after pollination and from 103 to 120 d after pollination) .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per area of exocarp in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 during 50 to 85 days after pollination. Moreover,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found between the dry mass increment and photosynthesis rate increment expressed on per fruit per day of hickory fruits. 2 )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exocarp in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of exocarp in hickory fruits. 3) The Y,ETR and qP in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 at PAR of 1265 μmol·m -2 s -1 .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maximum ETR in exocarp of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during the fruit growth stages.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maximum ETR in exocarp of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the late fruit growth stage ( from 103 to 120 d after pollination) ,decreased by about 50%. The Y( NO) in exocarp of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rom 103 to 120 d after pollination. Compared with pericarp of hickory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the exocarp of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had higher Y( II) and lowerY( NO) . [Conclusion]At the early fruit growth stage ( from 50 to 73 d after pollination) ,the faster increase in dry mass of the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was due to the higher photosynthetic surface area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at the late fruit growth stage ( from 103 to 120 d after pollination ) ,the faster increase in dry mass of the 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was due to the increased photosynthetic surface area. At the late fruit growth stage ( from 103 to 120 d after pollination),the fruits pollinated with hp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light damag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er dry mass offruits pollinated with pp might to related to the adaptability of high-light at the late growth stages.%[目的]研究授不同花粉的山核桃果实发育期间外果皮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探讨花粉授粉对山核桃外果皮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其与果实干物质形成的关系,初步揭示花粉直感使山核桃果实增大的光合生理机制,为探寻进一步提高山核桃产量的技术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2种授粉组合[山核桃×山核桃(hp)和山核桃×薄壳山核桃(pp)],于授粉后不同天数测定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实的光合面积、干质量、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1)薄壳山核桃花粉(pp)授粉的山核桃果实显著大于山核桃花粉(hp)授粉的果实,且外果皮颜色更绿.果实发育前期(授粉后50~73天)和后期(授粉后103~120天),pp授粉果实表面积和干质量的日增量均显著高于hp授粉果实.授粉后50~85天,pp授粉果实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hp果实.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实的干质量日均增量与其单果的光合速率日均增量之间呈显著相关.2)果实发育过程中,pp授粉果实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hp果实,且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外果皮的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3)在一定光强(1265μmol·m-2s-1)下,pp授粉果实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高于hp授粉果实.果实发育过程中,hp授粉果实外果皮ETR达到峰值的光强强度显著低于pp授粉果实外果皮ETR达到峰值的光强强度,且在果实发育后期(授粉后103~120天),hp授粉果实外果皮ETR达到峰值的光强强度显著降低,下降幅度约为50%.在果实发育后期(授粉后103~120天),hp授粉果实外果皮的Y(NO)显著增加,pp授粉果实外果皮的Y(NO)无明显变化;且在授粉后120天,与hp授粉果实外果皮相比,pp授粉果实外果皮具有较高的Y(Ⅱ)和较低的Y(NO).[结论]授粉后50~73天,pp授粉的山核桃果实干质量快速增加主要是由于其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光合速率;授粉后103~120天,pp授粉果实干质量快速增加主要是由于其较大的光合面积.果实发育后期(授粉后103~120天),hp授粉的果实较易受到光损伤,而pp授粉的果实具有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这可能是pp授粉果实生物量增加的重要原因.【总页数】9页(P38-46)【作者】徐沁怡;王标;赵建文;吴建峰;曹亦润;杨先有;夏国华;王正加;黄坚钦【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临安 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3【相关文献】1.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活力与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J], 李川;辜夕容;姚小华;王开良;常君;余裕龙2.异源授粉山核桃果皮光合能力差异的转录组分析 [J], 黄仁;张韵;张启香;王正加;夏国华;黄坚钦;胡渊渊3.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的光合特性 [J], 张韵; 刘涛; 张涛; 谢乐添; 黄坚钦; 王正加; 胡渊渊4.不同发育阶段甜樱桃花授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差异 [J], 李晓;吴华清;吴俊;陶书田;张绍铃5.不同发育阶段甜樱桃花授粉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差异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个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调查
![3个美国山核桃优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bf7a0fff61fb7360b4c653e.png)
学特性进行 了调查测定 。依据 观测结果 ,系统而详尽地总结出 3个品种的适生 环境 ,树体特 征 ,生长结实 习性 、
果实 的性状及其 发育状 况 物候期 等特 性 ,以及这些 特性在 品种 间的主要差别 ,为 正确掌 握此 3个美 国山核桃 优 良品种的特性 进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美国 山核桃 ;优 良品种 ;生物学特 性
( u nnA ae fFrsy u mn u nn6 0 0 ,P R hn ) Y na cdmyo o t 。K n igY n a 5 2 4 . C ia er
Ab t a t Th oo ia h r ce siso h e u e ir v reis o r a lio m i na d Yun ig 1 sr c : e bilg c lc a a tr tc ft r e s p ro a ite f Ca y i n e s me i l xn 5,Yu — n
中 图 分 类 号 :S64 1 6 .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62—84 (0 6 3 0 8 0 2 6 20 )0 — 0 1— 6
I v si a i n o o o ia n e tg to fBil gc lCha a trsis o r ce itc fThr e S e ir e up r o Va ite fCa y l no nss reiso r a il e i i
g a g 1 n u z o e g 1 e e i v siae n ee mi e n p c n e p rme tlb s fYa g i an tRe u n a d Y n a fn w r n e t t d a d d t r n d i e a x e 1 0 g i na a e o n b l u — W
不同施肥配方对美国山核桃生长的影响
![不同施肥配方对美国山核桃生长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f27404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4.png)
不同施肥配方对美国山核桃生长的影响杜洋文;曾博;邓先珍;徐永杰;陈春芳;聂明【摘要】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Carya illinoensis,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growth of C. illinoensis, taking chicken manure, pig manure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as basis fertiliz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ying 5 kg pig manure per plant had the most signiifcant effects on tree height, ground diameter, first-order branch length and diameter in C. illinoensis. And then the treatments of applying 5 kg chicken manure and applying 2.5 kg chicken manure + 2.5 kg pig manure had better effects, and CK had the worst effects. All treatments had no signiifcant effects on clear length, grafting incision diameter and ifrst-order branch number.%为给美国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鸡粪、猪粪、复合肥为肥料,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美国山核桃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用猪粪5 kg/株对美国山核桃树高、地径和一级枝条长度和粗度增长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鸡粪5 kg/株和鸡粪2.5 kg/株+猪粪2.5 kg/株2个处理,对照处理效果最差。
不同类型核桃的光合和蒸腾性能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的研究
![不同类型核桃的光合和蒸腾性能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10621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d.png)
不同类型核桃的光合和蒸腾性能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的研究阿布力米提·买买提明;张俊佩;裴东【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27)4【摘要】研究了6个核桃品种当年生实生苗主要光合和蒸腾性能指标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土壤干旱胁迫,其生理过程均受到显著影响,但各项生理指标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不同;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而水分利用率、叶温与气温差迅速提高;不同品种的光合和蒸腾性能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同.品种间响应值的变化,表明其抗旱性的差别.将6个品种的响应值,用隶属函数或反隶属函数法统计、比较,得出皮山1号、野核桃的耐旱能力最强;皮山2号、魁核桃次之;南1号、美国黑核桃的抗旱能力最差.【总页数】6页(P26-30,70)【作者】阿布力米提·买买提明;张俊佩;裴东【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1【相关文献】1.不同类型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数学模型研究 [J], 李东方;张胜利;吴大付;马华平;胡宁2.2种不同类型的尖叶胡枝子光合-光响应特性研究 [J], 杨秀芳;玉柱;徐妙云;孙启忠;李峰3.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品种开花期光合速率与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J], 谷俊涛;刘桂茹;栗雨勤;肖凯4.不同水分条件下核桃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研究 [J], 廖行;王百田;武晶;郭红艳5.不同品质类型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J], 谭彩霞;封超年;郭文善;朱新开;李春燕;彭永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嫁接苗光合特性比较
![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嫁接苗光合特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3eadb3f3169a4517723a3cf.png)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2 0 0 6 . 2 0 1 5 . 0 4 . 0 0 4
不 同 品种 美 国 山核 桃 嫁 接 苗光 合 特 性 比较
何 海 洋 , 彭 方仁 , , 张 瑞 , 徐 建 南 , 吴 斌 , 李 小 飞 , 苏 文川 ,
大, 对低光 利用 能力强 , 具有 一定 耐 阴性 ; 各 品种表观 量子效 率( A 。 ) 和 暗呼吸速 率( R ) 间差异 不显著 , 不 同品 种光合效率排序为 ‘ Ma h a n ’ > ‘ J i n h u a ’ > ‘ P a w n e e ’ >‘ Wi c h i t a ’ >‘ S a u b e r ’ > ‘ S t u a r t ’ ; 相关性分 析表 明, 最大净 光合 速率( P ) 与光饱和 点( ) 呈极显著正相关 , 表观 量子效率( A o ) 与光补偿点( L ) 呈极显著负相关。
( 1 . 南京林 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 同创 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 1 0 0 3 7 ; 2 . 南京林 业大学林 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2 0 1 4 ) 2 1 0 0 3 7 ; 3 . 镇 江市京 口区农业委 员会 , 江苏 镇江
摘要 : 为研 究美 国山核桃光合效 率及 不 同品种间光合特性 的差异 , 采用光合 测定 系统对 6个 美 国 山核桃优 良品 种‘ Ma h a n ’ 、 ‘ P a w n e e ’ 、 ‘ Wi c h i t a ’ 、 ‘ S t u a r t ’ 、 ‘ S a u b e r ’ 、 ‘ J i n h u a ’ 1年生嫁 接苗净 光合速 率 日变化 、 月份 变化及光 响应 曲线进 行 了测定。结果表 明: 不 同品种美 国山核桃 1年生嫁接苗净光合速率 ( P )日变化均呈 不对称双 峰曲 线。 但不 同品种在不 同月 份的峰值 大小及 出现 时间存在差 异; ‘ Ma h a n ’ 、 ‘ P a w n e e ’ 、 ‘ Wi c h i t a ’ 及‘ S t u a r t ’ 净光合速
不同核桃植株开花结实特性的观察
![不同核桃植株开花结实特性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406a4a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2.png)
不同核桃植株开花结实特性的观察作者:柴念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21年第09期摘要作为一种落叶落过乔木,核桃(Juglans regia L)属于胡桃科核桃属的一种经济树木,属于多年生树木。
在核桃丰产栽培的过程中,研究其开花结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开展实验,详细观察了几种不同核桃植株在开花结果的过程中的具体特性,基于此深入了解核桃花器官的变异特性。
主要针对西洛3号、西扶1号、西扶2号、西林1号、西林2号以及强特勒6种不同的核桃的开花习性和花期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6个核桃品种多为雌雄异熟,其雌雄花期能够相遇,或雌先熟或雄先熟。
6个核桃品种的花期差别较大,相较于其他品种的初花期,强特勒核桃的初花期相对更晚,因此能够将早期晚霜的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通过观察记录6个品种核桃雌雄花期相遇的情况,6个品种花期均可遇,可以相互授粉。
关键词早实核桃;花器官;变异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49–021 文献综述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一种胡桃科核桃属的落叶落过乔木,核桃(Juglans regia L)同时也是一种食用干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其应用范围广和味道独特,被誉为“木油之王”[1]。
其核仁富含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大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由于核桃籽粒果实相对较大,而且具有较高的出油率,产量非常高,因此其可作为一种干果油料树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观察6个种核桃品种的开花习性,不同的核桃品种具有雌雄花期相遇和花粉亲和性等特征,因此在学术领域也将其一直作为实现核桃产量提升和配置授粉树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研究,能够了解不同品种核桃的花期与花器官的变异情况[2-4]。
1.2 选题依据对任何植物来说,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繁殖器官。
在花的发育过程中花期、花型和花序分枝都属于重要的外在体现。
美国山核桃不同品种移栽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研究
![美国山核桃不同品种移栽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8d11f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0.png)
美国山核桃不同品种移栽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研究
汪涛;王彬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7(013)018
【摘要】通过对引入的美国山核桃23个品种二年生和三年生的实生苗及嫁接苗移栽情况的调查,并根据移栽后的各品种生长指标、生理特性以及对水份的需求量,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合安徽省的引种品种为:Magenta csv17-14、Elliott、Sdling csv13-14和Harris Svper csv18-0.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汪涛;王彬
【作者单位】石台县林业局,安徽石台,245100;石台县林业局,安徽石台,2451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4.1
【相关文献】
1.大蒜根系水提液对不同品种红小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常凯丽;裴红宾;张永清;秦成;史冬冬
2.持续盐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周青;王纪忠;陈新红;万翠莲
3.外源海藻糖对碱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邹德堂;王烁;孙健;李嘉明;尹天娇;王敬国;刘化龙;郑洪亮;杨洛淼
4.高温胁迫对不同甜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张永平;陈幼源;杨少军
5.黄河三角洲盐胁迫对不同品种菊芋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冯大伟;张洪霞;刘广洋;靳志明;刘胜一;衣悦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光环境和发育阶段美国山核桃叶的荧光性状研究
![不同光环境和发育阶段美国山核桃叶的荧光性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d0351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3.png)
不同光环境和发育阶段美国山核桃叶的荧光性状研究徐德聪;吕芳德;刘小阳;王彩霞【期刊名称】《激光生物学报》【年(卷),期】2009(18)3【摘要】研究美国山核桃同一枝条不同叶位、苗木不同部位、不同方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探讨不同光环境和发育阶段叶片的光合效率,旨在为其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采穗圃中的美国山核桃为试材,系统田间测定了两个品种同一枝条不同叶位、同株苗木不同部位、不同方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0-初始荧光、Fm-最大荧光、Fv/Fm-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0-PSⅡ潜在活性、Yield-光合量子产额、qp-光化学猝灭系数、qN-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并测定了苗木不同部位叶片基本性状.结果表明,同一枝条不同叶位、同株苗木不同方位叶片荧光参数末达显著差异,但仍表现一定的规律性;同株苗木不同部位叶片性状与荧光参数Yield、qN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苗木不同部位叶片的Yield、qN与部分叶片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总页数】10页(P285-294)【作者】徐德聪;吕芳德;刘小阳;王彩霞【作者单位】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宿州,2340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004;宿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宿州,2340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7.8【相关文献】1.不同品种美国山核桃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研究 [J], 徐德聪;吕芳德;刘小阳2.不同立地美国山核桃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性状比较 [J], 徐德聪;吕芳德;栗彬;蒋瑶3.云南半细毛羊不同发育阶段皮肤毛囊性状的发育规律研究 [J], 洪琼花;兰蓉;邵庆勇;胡忠和;高达云;李高荣4.东灵山主要树种在不同环境梯度下的叶功能性状研究 [J], 李颖;姚婧;杨松;侯继华5.陆地棉开花成铃性状的遗传研究Ⅲ.不同发育阶段的遗传规律 [J], 叶子弘;朱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个美国山核桃优株简介
![两个美国山核桃优株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087aef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e.png)
两个美国山核桃优株简介
邱富兴
【期刊名称】《中国南方果树》
【年(卷),期】2005(34)2
【总页数】1页(P53-53)
【关键词】美国山核桃;良种;大果型;高位嫁接;优良单株;丰产;单果重;林场;美国专家;专家组
【作者】邱富兴
【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美国薄壳山核桃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4;S661
【相关文献】
1.湖北兴山核桃优株坚果经济性状稳定性分析 [J], 高焕章;王长斌
2.长山核桃优株坚果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J], 周米生;肖正东;季琳琳;蔡新玲
3.兴山核桃优株性状特征及利用对策分析 [J], 高焕章;姜学知;王长斌
4.实生起源的仁用薄壳山核桃优株初步筛选 [J], 李永荣;吴文龙;方亮;刘永芝;翟敏;李雪
5.薄壳山核桃种仁中酚类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分析及优株筛选 [J], 罗会婷;许梦洋;贾晓东;翟敏;李永荣;宣继萍;张计育;郭忠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 a / b 的值比 Elliott 的低; 品种 James 的光补偿点较 Elliott 的低,而最大净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效
率较 Elliott 的高,表明 James 品种耐阴性较强,光适应范围较大,更适应于皖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光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 耐阴性
中图分类号: S718
对数据采用 Excel 进行图表处理,SPSS 18. 0 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光响应曲线回归拟 合方程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两个品种光合作用日变化趋势 植物的光合作用经常受外界环境条件和内部
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净光合速率( Pn ) 则是表 示光合作 用 变 化 的 重 要 指 标 之 一[14]。 测 定 得 知, 两个品种的美国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动态均 呈双峰曲线( 图 1) 。两者相比较,峰值有所差异, 但差异不显著。Elliott 品种净光合速率最高峰值 为 9. 10 μmol / ( m2·s) ,出现在上午 9: 30,而 James 品种的最高峰值则出现在上午 10: 30,值为 10. 87 μmol / ( m2·s) 。至中午 12: 30 左右,两品种的净光 合速率均 回 落 至 谷 值,呈 现 生 物 学 中 所 谓 的 光 合 “午休”现象[15]。正午之后,随光合有效辐射减弱,
Abstract: The index of eco-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s of the two varieties of pecan ( Elliott and James) were measured by the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tic system in late Augu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of the two varieties was in bimodal curve,but the volum and the peak time were different. ( 2)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se two varieties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air temperature and other factors,but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omatal conductance,indicate that stomatal conductance is the dominant factor affect photosynthetic rate. ( 3) Comparison of chlorophyll contents and light response curve parameters found that: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b of James was greater than those of Elliott,but the chlorophyll contents a / b was less; varieties of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of Jame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Elliott,but the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he view of the quantum efficiency of Jam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Elliott,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James had stronger shade tolerance,larger range of light adaptation,and might be better adapt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Northern Anhui. Key words: Carya illinoensis; photosynthesis; light response curve; shade tolerance
光响应曲线测定于 2010 年 8 月 17 日 9: 00— 11: 00 进 行,通 过 系 统 控 制 叶 片 温 度 为 ( 35 ± 1) ℃ ,叶室 CO2 含量为( 380 ± 5) μmol / mol,采用 Li - 6400 便携式光合仪 LED 红蓝光源,光照强度设 定 11 个梯度,分别为 0、20、50、100、150、200、500、 800、1 000、1 500、1 800 μmol / ( m2·s) ,每次间隔 3 min,由仪器自动记录相应的光合速率( Pn ) 值。当
第 35 卷
净光合速率有一个缓慢的上升。在下午 15: 30 前 后,Elliott 和 James 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先后出现了次 高峰; 峰值分别为 4. 65 和 5. 79 μmol / ( m2·s) 。
由图 1 可知,两个品种的蒸腾速率均与净光合 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大致也呈双峰曲线。9: 30 时,James 和 Elliot 品种蒸腾速率均达到最高峰,峰 值分别为 8. 394 和 8. 1 mmol / ( m2·s) 。至正午由于 大气温度过高,叶片的气孔逐渐关闭,两个品种的 蒸腾速率均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回 落,出 现 了“午 休 ”现 象; 正午过后 James 品种的蒸腾速率小幅上升后下 降,而 Elliott 品 种 的 蒸 腾 速 率 则 呈 明 显 的 下 降 趋势。 2. 2 两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子 2. 2. 1 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对净光合速率的 影响
收稿日期: 2010 - 05 - 13
修回日期: 2010 - 08 - 05
基金项目: 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 99 - 26)
作者简介: 高云( 1985—) ,硕士生。* 傅松玲( 通信作者) ,教授。E-mail: fusonglool@ 163. com。
引文格式: 高云,傅松玲. 两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35( 4) : 34 - 38.
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但峰值的大小和出现的时间不一致; ( 2) 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
与光合有效辐射、胞间 CO2浓度、大气温度等因子呈负相关,而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 气孔导度是影响其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 ( 3) 品种 James 的叶绿素 a、b 的值比 Elliott 的高,而叶绿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 Wangenh. ) K. Koch]是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和墨 西哥北部[1],我国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开始引
种,迄今已在 20 多个省( 区、市) 有小面积栽培分 布[2]。美国山核桃因其树形高大、树姿优美,是很 好的城乡绿化树种[3],又因其核仁肥厚,营养价值高 而味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4 -5],其中的 Elliott 和 James 均是较优品种[6]。Elliott 品种起源于美国西
第 35 卷 第 4 期 2011 年 7 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http: / / www. nldxb. com[doi: 10. 3969 / j. issn. 1000 - 2006. 2011. 04. 007]
光照强度在 0 ~ 200 μmol / ( m2 ·s) 范围内,两个品 种的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呈线性变化; 根据光响 应曲线的经典 Farquhar 模型[12]进行拟合光补偿点 ( LCP) ,光饱和点( LSP ) ,最大净光合速率( Amax ) ,表 观量子效率( eAQE) 等相关参数。 1. 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每株选 择健康无病功能叶,随机采摘 15 片叶片,擦净叶片 表面污物,用保温桶带回试验室,剪碎、混匀,进行 叶绿素提取试验。用电子天平称取叶片 0. 5 g 放 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 80 % 丙酮 2 ~ 3 mL 反复研磨,定容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 绿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光值,根据朗 伯比尔定律[13]计算出提取液中叶绿素 a、b 的 含 量,并计算叶绿素 a / b 的值。 1. 5 数据处理
第4 期
高 云,等: 两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35
素含量的测定,对其光合生理相关因子及叶绿素含 量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并对其耐阴性进行比 较,从而选择适生品种,为进一步扩大栽植范围及生 产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光合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材料 试验地设置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示范园大杨
店试验区( 117°17'E,32°15'N) ,为亚热带湿润季风 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 15. 5 ℃ ,年 均光照 2 000 h 左右,年降水量 940 mm,雨水主要 集中在生长季节,无霜期 220 d。土壤为黄棕壤, pH 为 6. 0 ~ 6. 5。地势平坦,易耕作。试验材料选 取 Elliott 和 Jame 两个品种的多年实生苗,2000 年 直接从美国中北部引进种子,2002 年在安徽农业 大学苗圃播种,获得种苗,2003 年移栽于安徽农业 大学农业示范园,株行距为 4 m × 4 m,无间作。 1. 2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