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重庆市涪陵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台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0e6dfc3186bceb19e8bbf3.png)
11* 台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复述故事,培养阅读记叙类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特别是其中的细节描写。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
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旨在配合着课件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调动学生情绪与本文合拍,自然引入本课。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凹.(āo) 凼.(dàng) 门槛. (kǎn)涎.(xián)水揩.(kāi) 嘎. (gā)筹.划(chóu) 黏.(nián) 尴尬.. (gān gà)撬.(qiào) 过瘾.(yǐn)唿嗒..(hū dā)熬.住(áo)憋.住(biē)头颅.(lú)镶嵌..(xiāng qiàn)茬.(chá)掺.(chān)糟糕..(zāo gāo)胯.(kuà)倔.强(jué)(2)理解词义①嵌: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多指美术品的装饰)。
②黏: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物体上的性质。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3d435d192e45361066f59f.png)
第11课*台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2.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深厚情感。
【情境导入】同学们,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
父亲是不是也如此……”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讲述父亲的小说,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位父亲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给重点字注音,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是什么?3.理清全文结构。
明确:1.凹凼.(dànɡ) 涎.水(xián) 揩.(kāi)嘎.叽(ɡā) 筹.划(chóu) 黏.性(nián)撬.(qiào) 尴.尬(ɡān) 烟瘾.(yǐn)唿.嗒(hū) 门槛.(kǎn) 烦躁.(zào)2.故事的叙述线索是台阶。
“文眼”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3.第一部分(1~9段):父亲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第二部分(10~16段):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做准备工作。
第三部分(17~25段):父亲终于建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第四部分(26~32段):父亲为造新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研读课文——故事情节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思考下列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3)新屋、新台阶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篇小说的情节。
学生速读课文,搜找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行思考概括。
小组交流后,展示明确:(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
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父亲想借台阶提高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希望被人认同、被人尊重。
(2)捡砖、捡瓦、捡石头、种田、砍柴、存角票、编草鞋、踏黄泥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台阶 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台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98d631f242336c1eb95ef7.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 台阶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学习重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烦躁.( ) 涎.水( ) 门槛.()啃.()黏.性()蹿.()撬.()磕.()揩.()茬.()筹.划()晌.午()微.不足道()大庭.广众()2.整体感知本文围绕“”记叙了父亲为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美。
学习研讨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
【答案】2.台阶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精神3.(1)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2)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
往瓦罐里塞角票等(3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
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4.(1)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5.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
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 学案》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 学案》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https://img.taocdn.com/s3/m/d57599b2ddccda38366baf2c.png)
前言:
该学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学案)
11 台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学习过程
一、初读积累
1.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凹凼.( ) 门槛.( ) 涎.水( )
砌.( ) 黏.性( ) 尴尬
..( )( )
撬.( ) 憋.( ) 半晌.( )
揩.( )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2)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3)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4)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学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7b8c89180eb6294dd886ce9.png)
《台阶》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课前预习1、分组比赛查字典并把自己所查到的结果写下来:涎()水揩()汗尴尬()凹凼()筹()划烦躁()黏()性镶嵌()蹿()上掺()上胯()骨晌()午糟糕()撬()开倔强()门槛()庄稼茬()硌()解词:若有所失:低眉顺眼:筹划:醒悟:2、走近作者作者简介:李森祥(1956一):衢州人。
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
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
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
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3、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要求:朗读课文,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
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
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
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
他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么建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3)新屋建好了,父亲怎么样了?(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四、小组探究:课文内容概括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要求简洁精炼。
2、分析人物形象父亲为了造台阶,为了有地位,受人尊重,辛苦大半辈子,那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1课《台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1课《台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8b26ee7cd184254a353579.png)
11....台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法学法..................:.复述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生是一节一节台阶...........父亲正是如此.........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可是......—.-.果真吗?二、简介作者......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小学老........................... .代表作有小说师》、《抒情年代》、《传世之鼓》等.................. .三、......检查预习凹.(.ā.o..涎.( xián.....).水.....).门槛.).凼.(.dàng..(. k.ǎ.n )揩.( k..ā.i....).划.黏.(nián.....)..).嘎.(. g.ā. ).筹.(.chóu尴尬.).唿嗒(..(. y.ǐ.n... h.ū.d... ( g..ā.n gà...).撬.( qiào.....).过瘾ā.)熬住..).镶嵌(...(.áo...lú... xi..ā... ).憋住(... bi..ē.).头颅(ngqiàn.)胯..(... ) ....(. z.ā.og..ā.o.kuà...chá......)茬(...)掺(... ch..ā.n.)糟糕倔强......(.jué....大庭广众...).微不足道四、感知课文......用.5.——.......................1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后,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2020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台阶》教案
![2020新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1台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2404e83c4bb4cf7ecd1bf.png)
11台阶1.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
2.深入体会文中“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一、导入新课播放《农村老父亲》导学视频。
同学们,看到画面中那一张张刻有岁月印痕的沧桑面容,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眸,我们仿佛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们坚强的身影,今天我们将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它将为我们生动展现父辈们的现实生活画卷和深沉的艰苦创业精神。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读指导,根据文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文本,分析本文与前两篇课文的差异,明确本文文体。
明确:本文是一篇小说。
前两篇文章都是叙事写人散文,围绕中心事件叙述零散事件,详略得当,表现文本的思想感情。
本文乍然一看,以第一人称叙事,语气似散文一样自然亲和,极似叙事性散文,但仔细分析,文中所叙人事皆围绕“台阶”这一主题有一个发展过程,主题寓于情节之中,因此本文是一篇小说。
2.请说说本文围绕什么展开故事情节,并根据小说文体特征,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给课文划分层次,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对别人家的高台阶总是羡慕不已。
在他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因此父亲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吃苦耐劳,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心愿已了的父亲却觉得坐在新台阶上不自在,挑水又闪了腰,恍然觉得自己年岁已大,多了种莫名的失落感。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父亲的形象始终贯穿于各个情节之中,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父亲形象”的语句,并作适当分析。
(1)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明确:从背石板的描写中,可看到父亲强健有力的形象,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反而可惜磨坏了草鞋,也凸显出了一个勤俭的老实人形象。
【语文7年级下】学案:11 台阶 学案1
![【语文7年级下】学案:11 台阶 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81562fceefdc8d376ee32fc.png)
11 台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教学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读熟课文,划出词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 揩.( ) 黏.( )性 尴尬..( ) 撬.( ) 烦躁.( )硌.( ) 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字音、字形: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揩: 尴尬: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3、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语设计:⑵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检查预习情况 3.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用5——1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后,试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教师提示学生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
举例: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
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
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4.精读美文,合作探究: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⑵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⑶.在父亲的努力下, 新屋造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⑷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5.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三、小结: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教育着我们。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习题新人教版[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习题新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84f98e0d240c844768eaee7e.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 台阶习题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 台阶习题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 台阶习题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1.台阶错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凹凼.()尴.尬() 镶嵌.( ) 烦躁.()撬.开() 舀.米() 倔.强( )黏.性()2.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用比喻的一句(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3.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A.麻筋草鞋人踩牛踏宽敞阴凉唿搭B.微不足道摇来荡去筹画材料泥浆C.精力旺盛不凑热闹大庭广众跨骨D.门槛台阶流出涎水低眉顺眼嗑头错误!4.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一直不好。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要求各写一句话,帮助李铭提高认识.(1)激励语气:(2)规劝语气:(3)批评语气:那些卑微的母亲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
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
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
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2020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0298990c22590102029d59.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学设计及说课稿《台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自读文本的过程中了解故事情节,概括小说主要内容;并提出疑问,确定教学目标。
2.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品析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细节,把握父亲的性格特点。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体会作者对父亲形象的感情。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品析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细节,把握父亲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体会作者对父亲形象的感情。
一、导入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
二、预习反馈,确定教学目标1、预习反馈师:通过导学案的学习,老师发现大家提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各位组长经过筛选整合,更是慧眼独到地选取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PPT呈现)(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父亲是怎么造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叙述父亲的故事的?师:本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3个问题。
三、初探“台阶”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我们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话回答?(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高)师:请同学们把这句话划一下,再一起来读一遍。
四、细读“台阶”1、父亲是怎么造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先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生:父亲用大半辈子的时间造了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新屋造好了,父亲老了,累垮了。
师:语言很流畅,概括性很强。
2、父亲具体是怎么造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让我们去文中找找具体的细节。
在学《背影》一文时我们已经学会如何抓住细节品味人物形象了,请同学回顾一下(找片断位置——读课文内容——扣字词分析——探内心世界),把握父亲的性格特点。
4人小组讨论交流。
重庆市涪陵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台阶学案(无答案) 新
![重庆市涪陵区七年级语文下册 11 台阶学案(无答案) 新](https://img.taocdn.com/s3/m/31610443b52acfc789ebc9ef.png)
11 台阶课型:合作探究课学时:2一、学习目标1、把握故事内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学习重点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展开细节描写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展开细节描写的写法。
四、资料链接1.作者介绍:李森祥(1956生):浙江衢州人。
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著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十八里营房》、《秋晕》、《樟树潭记》,电视连续剧剧本《卧薪尝胆》、《天下粮仓》等。
《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2.有关父亲的名言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贝多芬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马英九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
----罗斯福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谚语)第一课时自习1.初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尴尬..()()烦躁.()胯.骨()磕.烟灰()凹凼..()()涎.水()晌.午()头颅.()庄家茬.()撬.石板()黏.( ) 揩.()硌.( )②解释下面词语。
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凹凼:2.再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自探活动一: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2.父亲是怎样造起有高台阶的屋子的?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活动二: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为什么失去一部分劳动能力的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3. 父亲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竟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eb0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b.png)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从讨论成果来看,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象征手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象征的意义、分析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并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
-学生能掌握课文中“勤奋”、“坚韧”等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对比、象征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深入理解文中“台阶”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3)学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台阶》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2)分析课文《台阶》的篇章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绘来表现主题。
(3)感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台阶”的象征意义。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7年级下】学案:11 台阶 学案2
![【语文7年级下】学案:11 台阶 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b60b70ad5bbfd0a7856736a.png)
11《台阶》学案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字词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黏.性()镶嵌.()蹿.上()掺.上()胯.骨()倔.强()茬.()硌.()凹.( ) 凼.( ) 门槛.( ) 涎.水( )( )() 撬.( )揩.( ) 嘎.( ) 筹.划( ) 尴尬..烦躁.( )2.解释词语:揩:尴尬:烦躁:微不足道:二、自主学习: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揭示父亲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明确:“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这是全文的关键句,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台阶是地位的标志,台阶高,地位就高,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台阶低,经济地位就低下,就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2、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为什么?明确:参考一:“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因为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
可是,父亲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已经成为了习惯,因此高兴的方式也有点与众不同,感觉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参考二: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人衰老了,累垮了。
父亲反而觉得不自在了。
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的低下,父亲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一下子难以消除的,所以,当“我”家的台阶真的高了的时候,父亲反而无法改变原先的自卑心理,感到处处不习惯,不对劲。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2、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1课《台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979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b.png)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运用: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如“突兀”、“竣工”、“门槛”等,并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
-文章结构:分析课文的整体结构,理解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文章结构:通过分析课文的起承转合,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的复杂情感,包括他的执着、挫折和喜悦。
-修辞手法运用:理解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口语交际能力: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有效的口语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奋斗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物形象:深入剖析父亲的形象,理解他的性格特点、内心情感和动机。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并能举例说明其在文中的作用。
-口语交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举例:
-重点词语:“突兀”在文中的运用,表达了父亲形象的变化之快,使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现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11《台阶》教案 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语文下册 11《台阶》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934be7dd88d0d233d46aee.png)
11.《台阶》
时
有一个小镇很久没有下雨了
祈雨祷告会。
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她的座位旁挂了一把红色的小雨伞;这时大家沉静
同学们,
:衢州人,他是一名作家。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
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
因为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的台阶只有三级,怕被人小看,所以,想通过盖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来改变罐里塞角票的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资金。
父亲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一下子难以消除的,所以,当“我”
者塑造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是什么?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台阶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4830977cd184254b3535fd.png)
11.台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
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台阶
课型:合作探究课
学时:2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故事内容,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学习重点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展开细节描写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2、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展开细节描写的写法。
四、资料链接
1.作者介绍:
李森祥(1956生):浙江衢州人。
当代作家,浙江省作协的专业作家。
他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著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十八里营房》、《秋晕》、《樟树潭记》,电视连续剧剧本《卧薪尝胆》、《天下粮仓》等。
《台阶》是作者亲历农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2.有关父亲的名言
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贝多芬
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马英九
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
----罗斯福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谚语)
第一课时
自习
1.初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字词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尴尬
..()()烦躁.()胯.骨()磕.烟灰()
凹凼
..()()涎.水()晌.午()头颅.()
庄家茬.()撬.石板()黏.( ) 揩.()硌.( ) ②解释下面词语。
尴尬:
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凹凼:
2.再读课文,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自探
活动一: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
2.父亲是怎样造起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活动二: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为什么失去一部分劳动能力的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3. 父亲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竟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
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自结
自测
1.选择下面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dàng)门槛(kǎn)涎水(yán)摔跤(jiāo)B.泥浆(jiāng)着落(zhuó)淌汗(tǎng)烟瘾(yǐn)C.旺盛(shèng)黏性(nián)尴尬(gān)胯骨(kuà)D.醒悟(xǐng)晌午(shǎng)嘎叽(gā)扁担(da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3. 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