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合集下载

偏瘫后良肢位摆放

偏瘫后良肢位摆放
• 卒中应该在卒中单元(包括医院、康复中心等) 早期进行正规康复。如病人情况许可,可进行加 强疗法。康复时间一般为30-45天。宜在社区随 诊,卒中一般在3-6个月中有较好恢复,以后恢 复是不可能的。要防止复发,防止抑郁症
肩痛并活动受限 , 同侧手腕及手指 出现红肿、热、痛、血流增加等血 管运动性反应。有时出 现肩手自 发痛。手指呈伸展位 , 屈曲受限 , 被动屈曲可引起剧痛。此期可持续 3~6 个月
肩手综合征
偏瘫后常见的异常姿态
下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 ●患侧骨盆上抬且向后方旋转下肢外 旋; ●髋膝关节伸展; ●胎旁。
地胎勿 面旁将 ,病 脚人 的手 患的 肢患 掉肢 落垂 垂于 于轮
需勿 立让 正病 坐人 直倾 。斜 于 患 侧 ,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一、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 只要病人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 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高血压、实 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14天后进行。 二、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 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再功能。 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 效。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
三、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 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 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卒中康复是一 个改变“质”的训练,旨在建立病人的主 动运动,要保护病人,防止并发症发生。
Brunnstrom偏瘫后恢复六阶段 (过程)理论
• 第一期 松弛性瘫痪,无活动 • 第二期 在共同形式下的活动,出现痉挛 • 第三期 主动运动的出现仅见于肢体共同运
偏瘫后良肢位摆放
护士:郑悦琳
早期康复内容
• 一、病床的布置
•二、保持良肢位
• 三、翻身与体位改变 • 四、关节活动度的维持 • 五、床上动作训练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痉挛姿势表现为:
上肢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 臂旋前、腕关节掌屈
下肢髋关节外展外旋,髋膝关节伸 直、足下垂内翻。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7/31
关键点
• 针对偏瘫患者出现上肢屈肌痉挛模 式,体位摆放使其处于伸展位;下 肢伸肌痉挛模式,体位摆放使其处 于屈曲位。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8/31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17/31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 患侧卧位:斜侧卧约40-60度,背后用枕头 塞稳,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 肩胛骨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防止 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前臂旋 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
• 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不然因抓握反射 影响而引发手内肌痉挛。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4/31
轮椅良肢位
• 上肢良肢位 • 患者上身直立 ,在轮椅靠背处垫一木板。 • 臀部尽可能坐在轮椅坐垫后方。 • 偏瘫侧要防止肘关节过分屈曲 • 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撑,以免偏瘫侧
肩关节受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力量 • 手指自然伸展,防止过分屈曲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5/31
轮椅良肢位(上肢)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6/31
轮椅良肢位
• 下肢良肢位
• 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软垫, 纠正偏瘫腿外旋,到达两侧足尖对称,防 止偏瘫侧足尖外旋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7/31
轮椅良肢位(下肢)
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讲解
28/31
肩关节疼痛和僵硬
因为肱骨头2/3处于关节囊外,肩关节本身 稳定性较差,脑卒中处于此期因患肢肌力和肌 张力均下降,肩关节周围固定机构强度降低, 加上患肢本身重力作用,使肱骨头易于脱出关 节囊致肩关节半脱位,所以早期就应开始预防, 在各种体位中均应保持肩胛骨正确位置。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健康教育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健康教育

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的作用】良肢位可降低痉挛的程度,促使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异常模式向着分离运动、自主运动的模式发展。

正确的卧位姿势可以减轻患肢的痉挛,水肿,增加舒适感。

翻身主要是躯干的旋转,它能刺激全身的反应与活动,是抑制痉挛和减少患侧受压最具意义的活动。

【正确的卧位姿势】1、患侧卧位:头部保持自然舒适位;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旋后位,腕关节背伸;患侧下肢伸展;健侧上肢置于体侧;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

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整体的伸展,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又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

2、健侧卧位:躯干前后各置一软枕,保持躯干完全侧卧位;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100°,患侧上肢下方垫一高枕;患侧下肢的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软枕,为防止踝关节内翻,软枕必须垫至足部;健侧上肢自然舒适位;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微屈,自然放置3、仰卧位:过渡性卧位,下肢伸肌肌张力高的患者不宜采取仰卧位。

患侧肩关节及上臂下垫一长枕,保持肩关节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

一长枕垫在患侧臀及大腿下方下肢有屈曲倾向的患者,避免在膝下垫枕。

踝关节有明显的跖屈或内翻的患者,在足底部放置保持踝关节中立位的足托板。

4、床上坐位:保持患者躯干端正,用大枕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曲90°,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床上坐位易出现躯干后仰呈半卧位姿势,助长躯干的屈曲,激化下肢伸肌痉挛。

仅在卧床患者进食、排泄等情况下采取,其他时间采取相对良好的姿势。

5、仰卧位的侧方移动:仰卧位,双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足底接触床面,同时抬高臀部,做所谓“搭桥”动作。

然后向左或右侧移动臀部,臀部接触床面之后,再移动肩部、头部,最后调整全身姿势6、床上翻身:翻身动作可以促进全身的反应和活动,仰卧位容易诱发伸肌痉挛,故不宜长时间取仰卧位,患者掌握了翻身动作之后,可以自发地更换体位。

在学习翻身动作之前,应该先指导患者掌握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拇指位于上方) 的攥拳动作,称之为Bobath握手。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避免牵拉病人患侧上肢,以免引起 患侧肩关节半脱位。
偏瘫患者肢体摆放
主讲人:向冰琴 时间:2016年12月6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庭的照顾,这些是目前 最常见的老年人的问题。针对老年患者的卧床情况,体位 的摆放和翻身至关重要,目的就是防止发生压疮,预防肢 体挛缩,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并且每日注意翻身,为日 后的康复做好铺垫。 原则:患者不能活动时,采取全辅助的方法,随着患者活 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减少辅助量,最终达到患者完全自理 的目标。
患者仰卧位
要点: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 1.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 于枕头上,预防后缩 2.患侧上肢:固定于枕头上,保 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 3.患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 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 4.患侧下肢:下肢伸直,膝下可 置一小枕;踝关节须保持90 度, 以免引起足下垂
3.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 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 前的枕上和躯干呈100度角 4.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 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上
患者在床上与轮椅坐姿
要点
1.下背部放置一个枕头 2.躯干:伸直
3.臀部:90度屈曲,重量 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4.上肢:病人双手前伸,
患者患侧卧位
要点 1.躯干稍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 头固定 2.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 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
前臂外旋 3.患侧下肢:髋关节 伸展,膝关节 微曲 4.健侧下肢: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 撑枕上
健侧卧位
要点
1.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2.躯干略为前倾
肘放在桌上,下置一枕头
补充注意事项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2020年版)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2020年版)

医院老年康复护理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意识状态、肢体肌力及肌张力。

3.评估管路位置及固定情况。

4.评估皮肤完整性。

(二)康复护理要点。

1.协助患侧卧位。

(1)患侧肢体在下,健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外展90°前伸旋后,双手托出患肩,保持其向前伸展。

(4)患侧下肢髋、膝屈曲,健侧下肢采取舒适体位,勿压患侧肢体。

2.协助健侧卧位。

(1)健侧肢体在下,患侧肢体在上。

(2)头部垫枕,后背垫枕稳固支撑。

(3)患侧上肢肩屈曲,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放于枕上,高于心脏水平。

(4)双腿间垫枕,患侧下肢在前稍屈曲放于枕上,踝关节同时垫起,健侧下肢在后自然屈曲。

3.协助仰卧位。

(1)头部垫枕,患侧肩胛下垫薄枕,使两肩处在同一水平,肩关节外展与身体成45°。

(2)患侧肘、腕、手指关节均伸展位,掌心向上。

(3)在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垫薄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4.协助床上坐位。

(1)嘱其保持上身直立,后背垫枕支撑。

(2)打开床上餐桌,上面放置软枕。

(3)将上肢置于餐桌的软枕之上,手指自然伸展。

(4)在患侧下肢外侧垫软枕,膝下垫软枕与床面成5°~10°。

(三)指导要点。

1.告知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告知变换体位时防止管路受压、扭曲、打折及滑脱。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每2h变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

2.少用仰卧位和半卧位,多采用患侧卧位。

3.避免足背受压造成足下垂,掌心及足心避免任何物品刺激。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偏瘫患者的良肢位的摆放

偏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晃搁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良肢位晃搁1:良肢位:精确的卧位姿势正在病愈医教中称为良肢位. 2:良肢位晃搁是基原病愈脚法的一种.它是为了脆持肢体的优良功能而将其晃搁正在一种位子或者脆持一种姿势.3:举止良肢位晃搁是果为不精确的卧位姿势不妨诱收加重痉挛,从而激励闭节挛缩,引导患者宽重的功能障碍.4:偏偏瘫后罕睹的非常十分姿态:(上肢表示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下肢表示的是典型的伸肌模式)(1)上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肩脚下重◆肩闭节中展、内旋◆前臂旋前或者旋后◆腕闭节掌伸◆脚指伸直,拇指内支伸直◆肩脚概括征(2)下肢可出现的典型姿势是:◆患侧骨盆上抬且背后圆转动下肢中旋;◆髋膝闭节伸展;◆踝闭节趾伸、内翻,脚尖着天.(3)站坐位的非常十分姿势:◆头背患侧伸直,里部转背健侧;◆躯搞背患侧蜿蜒且背后圆转动;◆肩下重后缩,肩闭节内支、内旋;◆肘闭节伸直于胸背前,前臂旋前;◆垂腕、脚指伸直呈握拳状.5:良肢位晃搁的脚法:●防止闭节挛缩、畸形●防止压疮●使患者感觉恬静●为进一步病愈锻炼创制条件6:精确的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者对付抗痉挛模式的出现,呵护肩闭节以趁早期诱收分散疏通而安排的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性体位.7:偏偏瘫患者良肢位晃搁的启初时间:早期介进.果为肢体功能正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回复最快,正在神经功能回复的下峰期赋予加强锻炼,即正在进院慢性期正在治疗的共时举止良肢位的晃搁并脆持齐历程.8:良肢位晃搁得时常使用要领:俯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二)偏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晃搁1:偏偏瘫不妨分为三个时期:张慢期、痉挛期、相对付回复期.2:正在张慢期的良肢位晃搁要领(1)俯卧位要领:①患者头下垫枕,头稍偏偏背健侧,里部往背患侧,枕头下度要适合,不宜过下,胸椎不得出现伸直.②患侧臀脚下圆垫一个枕头(脚法:使患侧骨盆背前突,防止髋闭节伸直、中旋).③患侧肩闭节下圆垫一个小枕头(脚法:使肩胛骨背前突).④上肢肩闭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闭节背伸,脚指伸展.⑤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中侧各搁一砂袋(脚法:防止髋闭节中展、中旋),腘窝处垫一小枕头(脚法:防止膝闭节过伸展).•注意事项:•防止被子太重而压迫偏偏瘫脚制成脚尖的中旋,脚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帮患者活动踝闭节以防止脚下垂.•防止使用过下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隐的安排偏偏斜(不妨稍偏偏背患侧)•骶尾部、脚跟战中踝等处爆收褥疮的伤害性减少.•罕睹过失:•头背健侧,患肩过下,脚握毛巾卷,搁正在肚子上.(如下图)•脚尖转背中侧,已脆持中坐位.(如下图)(2)健侧卧位要领(患侧正在上圆,健侧正在下圆):①患侧上肢,肩闭节伸直约90°背前伸②肘战腕闭节脆持自然伸展,脚心背下自然伸展③腋下垫个硬枕(脚法:使肩战上肢脆持前伸)④患侧下肢髋、膝闭节伸直,置于枕头上.⑤健侧下肢髋闭节伸展,膝闭节沉度伸直,里前挤搁一个枕头(脚法:使躯搞成搁紧状态).•注意事项:•脚腕呈背伸位,防止脚伸直正在枕头边沿•脚不克不迭内翻悬正在枕头边沿•二腿之间用枕头隔启•(健侧卧位是患者最恬静的体位,也对付患侧肢体有益.)•罕睹过失:•患肢战躯搞成角不敷,脚悬空(如下图)•脚悬空(如下图)(3)患侧卧位要领(患侧正在下圆,健侧正在上圆):①患侧肩战肩胛戴背前伸、肩闭节伸直、肘闭节伸展、腕闭节背伸、脚掌进与,脚指伸展.②患侧下肢伸展,膝闭节沉度伸直.③健侧下肢髋、膝闭节伸直,正在其下圆垫一个枕头(脚法:防止压迫患侧下肢).④背部挤搁一个枕头,躯搞可依赖其上,与搁紧体位.•注意事项:•此侧卧位躯搞应稍稍后俯,偏偏瘫侧肩部略背前伸,防止偏偏瘫侧肩部过多启受身体压力而引起痛痛;•脆持偏偏瘫侧肩胛骨前伸位时,不克不迭间接牵推患侧上肢,以防止对付患侧肩闭节的益伤.•患侧卧位减少了对付患侧的知觉刺激输进,使所有患侧被推少,对付于痉挛可起到一定的压制效率.而且健侧脚臂不妨自由活动,果此是最好体位.•罕睹过失:•患肩不牵出,躯搞不后俯,患肩受压(如下图)•健腿下垫枕位子太靠前,患髋不后伸(如下图)(4)少坐位要领:①头部要直坐.②躯搞里前垫枕头(脚法:脆持躯搞伸展).③髋闭节尽管脆持90°伸直,重量匀称分散于臀部二侧.④.单脚接叉搁于床前桌上或者枕头上,下度要适合.(5)轮椅坐姿要领:①腰部搁置一个枕头(脚法:促进躯搞脆持伸展).②病人单脚前伸,肘搁正在桌上,变化单脚精确姿势.③臀部要尽管坐正在轮椅坐垫的末尾圆(脚法:防止身体下滑,制成下肢伸肌张力过下).④单脚仄搁天上,或者仄凳上.3:注意事项:•良肢位是早期脑卒中病人床上的精确体位,当病人不妨离启床活动举止锻炼时,夜间睡眠则不该强制患者于某一体位,应以恬静、包管戚息为主.•所有一种体位皆是临时性的,不该超出2小时,以防爆收压疮.•床应搁仄,不主张抬下床头及半坐卧位,此体位受迷路反射效率使下肢伸肌张力降下.•床上卧位功夫,尽大概从患侧交战患者,特天是有左侧忽略症时,如床头柜晃正在患侧,所有的人员皆从患侧交战患者.•果良肢位灵验的防止并收症战百般继收性障碍,有好处日后的功能回复,故央供早期病人要脆持体位精确.。

良肢位摆放 ppt课件

良肢位摆放  ppt课件

PPT课件
5
PPT课件
6Leabharlann 卧位• 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 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 起尾骶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 疮,因此,脑卒中患者应以侧卧位为 主。
PPT课件
7
•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 枕头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 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 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 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 屈。
PPT课件
8
• 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 感受器受刺激,加重足下垂;应避免 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 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见下 图)。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脊髓损伤良肢位(急性期)。
•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 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 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 的障碍。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 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 重影响患者自理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PPT课件
2
健侧卧位
• 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 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 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度,患腿屈曲 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头上, 髋关节自然屈曲,避免足内翻(见下 图)。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患侧卧位
• 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 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指关 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 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 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于防治痉挛 (见下图)。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枕头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二)引言概述:在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地维持良肢的功能,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合适的床位选择、良肢的抬高、正确的枕头使用、肢体转位以及紧缩畸形的预防。

正文:一、合适的床位选择:- 床垫的硬度选择适中,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撑和舒适性。

- 床垫的高度应与患者的身高匹配,便于良肢的自然放置。

- 床面平整,避免起伏或沟槽,以免压迫或限制良肢的放置。

二、良肢的抬高:- 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良肢抬高,保持与患者身体的平行。

- 抬高良肢能够减少血液淤滞,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水肿和挤压伤。

三、正确的枕头使用:- 使用适当高度和硬度的枕头,使头部和颈部与脊椎保持自然对齐。

- 把枕头放置在头部下方,使头部稍微后倾,避免压迫面部和头部血管。

四、肢体转位:- 每2-3小时左右,将良肢轻轻移动一下,帮助保持良肢的灵活性和关节的正常运动。

- 使用轮椅时,定期帮助患者改变坐位,避免长时间静坐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

五、紧缩畸形的预防:- 定期进行康复运动,以保持良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 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或支具,以防止肌肉收缩和畸形的发生。

- 定期进行理疗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保持良肢的功能性。

总结: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对于康复和护理至关重要。

合适的床位选择、良肢的抬高、正确的枕头使用、肢体转位以及紧缩畸形的预防都是保持良肢健康的重要措施。

以上所述仅为参考,具体护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2024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引言概述: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常会失去身体一侧的
运动能力。

为了帮助偏瘫患者恢复功能,良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技巧,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正文:
1. 支撑者的位置选择
- 支撑者应站立在患者患病一侧,保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视线接触。

- 支撑者的身体姿势应稳定,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活动性,以便与患者进行交流和调整。

2. 肢体的支撑方式
- 对于上肢,保持手掌朝上并放置在身体旁边的床上或枕头上,以保持手指和手腕的自然伸展。

- 对于下肢,将脚趾朝向天花板,小腿略微外展,然后使用专用的支撑架或枕头垫高。

这可以帮助防止下肢关节的僵硬和萎缩。

3. 防止关节畸形的措施
- 定期为偏瘫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和畸形。

- 使用支撑器或矫形器来帮助保持关节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4. 肢体的定期翻身
- 文中提到的支撑架或枕头应定期调整位置,以便患者的身体不会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每隔2小时左右翻转患者的身体,有助于防止压疮和血液循环问题。

5. 心理支持和交流
- 支撑者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 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安排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情绪和康复效果。

总结:
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支撑者的位置选择、肢体的支撑方式、防止关节畸形的措施、定期翻身以及心理支持和交流等方面的技巧。

良好的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防止肌肉僵直、关节畸形等问题,并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
脑卒中患者偏瘫技术良肢位摆放操作标准如下:
1. 仰卧位:头部垫薄枕,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上臂旋后,肘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

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膝下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足中立位。

2. 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

头部垫枕,患侧上肢伸展置于枕上,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膝、踝放于长枕上,防止足内翻下垂。

3.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

头部垫枕,背后垫枕,躯干侧卧,患臂外展前伸旋后,患肩前伸,肘腕伸直,掌心向上。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放于床上,健腿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注意事项:
1. 仰卧位时足部保持中立位,防止足下垂。

2. 患侧卧位时,患肩轻轻向前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

患侧腕及手指充分打开放松。

患侧手及踝充分支撑,避免悬空。

3. 床应放平,床头不能抬高,任何时候都应半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良肢位的摆放PPT课件
肌力分级
标准:采用徒手肌力分级法 〇级:完全瘫痪,不能做任何自由运动; I级:可见肌肉轻微的收缩; II级:肢体可在床上平行移动; III级:肢体可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IV级:肢体能对抗部分阻力; V级:肌力正常。
(四)良肢位的摆放
根据反射性抑制模式进行设计 应及早进行,灵活应用 可预防和减轻痉挛,抑制痉挛模式的出
床上坐位
应避免的半仰卧坐位 原因?
半仰卧坐位会加重患者的痉挛
小结:
早期良肢位摆放能增强医护人员对康复知识 的了解,同时可增加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 信心,从而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康 复师的训练,能顺利重返社会。
最适合偏瘫患者的体 位
患侧卧位优点
增加患侧躯体的感觉输入 可缓慢牵拉患侧躯干以缓解痉挛 不影响健侧肢体的自由活动
3、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尽量向前伸 展,肘伸展,胸前垫 一枕头
患侧下肢自然半屈曲 于枕头上
躯干后放置枕头以维 持侧卧位
4、床上坐位
头部中立,躯干伸展, 髋关节屈曲近直角, 膝关节伸展,前方放 置桌子,使患者双上 肢交叉放在上面,抵 抗躯干前屈。
现,可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 侧,肩胛 下垫枕;上肢伸展、旋后,垫枕, 腕背伸40度左右,手指伸展,拇 指外展,手的高度高于心脏水平。 骨盆下垫枕,下肢外侧垫枕;膝 下垫毛巾卷保持轻度屈膝,踝背 屈,足趾伸展。
不宜长时间采用
2、患侧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伸展,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 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 侧放在枕头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 › 患侧肩关节稍向前拉出,以避免受压
和后缩,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不超过 90度,肘关节伸展 › 前臂旋后,掌心向上 › 患侧下肢膝关节微屈,髋关节伸直, 足背伸90度。健侧肢体放于舒适体位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轮椅良肢位(上肢)
› 患者入院开始就应该开始注意良肢 位的摆放和保持,采 用抑制异常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模式,患者的良肢位摆 放与保持与康复护理息息相关
› 脑卒中的现状
› 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 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 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 据报道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 250/10 万,仅次于前苏联西 伯利亚地区的 300/10 万,居 世界第二 [1]
› 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与保持与康复护理息息相关
› 良肢位的定义
› 在脑梗死偏瘫的恢复过程中,患者会出 现肢体痉挛、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限 制了患者的 主动活动
› 而早期利用或抑制某些基础反射、注意正 确体位会预防和减轻这种痉挛模式的出现 和发展网,为下一步更积极的治疗奠定良 好基础
› 良肢位正是由此出发,以运动生理学、运 动 条件反射形成和消退的原理为依据, 为防止或对抗异常痉挛模式的出现而设计 的一种治疗性体 位
› 偏瘫患者初期体位 变换任何舒适的体 位均不宜超过 2 小 时,以预防褥疮和 肺部感染
› 仰卧位强化伸肌优 势,健侧侧卧位强 化患侧屈肌优势
› 患侧侧卧位强化患 侧伸肌优势
› 一 般 每 60 或 者 120 分钟变换 体位 并拍背一次
› 患者如果能自己翻 身或者在床上移动, 间隔时间可以延长, 直到患者感 到不舒 服
[1]梅梅,杜芳.高血压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 2007,21(8):223.
› 脑卒中的现状
›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增 加,多达 86.5%[2]
› 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现代 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具有障碍与疾病共存的特点 ,[3] 因此康复与治疗应该
› 足保持中立位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患 侧上肢高于心脏水平
› 肩关节前屈不超过90度,置于枕上, 使患侧肩胛骨向前/向外伸,前臂旋前, 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 患侧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 呈迈步状,患侧踝关节不能内翻悬在 枕头边缘,防止足内翻/下垂
› 患者卧床体位应在他回 家或者能独立活动,抑 制肌张力增高的体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 头部垫薄枕,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 胛骨内侧缘垫毛巾卷儿使患侧肩关节 稍外展,上臂旋后,肘与腕均伸直, 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整个上肢平 放于枕上,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 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 膝关节稍垫起,保持伸展微屈(轻度 屈曲5-10度)
软垫,纠正偏瘫腿的外旋,达到两侧 足尖对称,避免偏瘫侧足尖外旋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 关节保持 90 度屈曲位,背部用枕头 垫好
› 保持躯干伸展,保持双上肢伸展放在 床前桌上, 最好臀下垫一软垫,双膝 稍屈曲,膝下垫软枕,患侧足底踏一 沙袋.使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
汇报人 › XXX
目录
CONTENTS
01 前言 02 良肢位摆放定义与意义 03 良肢位摆放的时机 04 摆放良肢位的方法与体位变换 05 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06 良肢位摆放的健康教育
› 脑卒中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 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 神经系 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痉 挛,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
并进
[2]王新德.实用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12. [3]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7
› 脑卒中的现状
›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肢体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会出现痉挛,肩手综 合征等并发症
› 患者入院开始就应该开始注意良肢位的摆放和保持,采用抑制异常 模式的体位和抗痉挛模式
› 上肢良肢位患者上身直立 ,在轮椅 › 靠背处垫一木板。 › 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 的后方。 › 偏瘫侧要避免肘关节的 过度屈曲 › 偏瘫侧前臂和手用软枕支 撑,以免偏
瘫侧肩关节受 到上肢重量向下牵拉 的力量 手指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屈曲
患侧卧位
轮椅坐位
床上坐位
仰卧位
健侧卧位
轮椅良肢位(下肢)
› 下肢良肢位 › 双腿自然下垂,在偏瘫侧下肢外侧置
› 良肢位摆放的意义
› 防止瘫痪病人早 期肢体痉挛、肌 肉萎缩畸形,有 助于关节保护, 防止足下垂压疮、 静脉血栓等并发 症的出现
› 有 效提高脑卒中 软瘫期患者褥疮 少 了肩关节脱位, 肩痛的发生率, 并且其疼痛的程 度大大减轻
› 早 期良肢位摆放 证实对预防关节 挛缩有效
提高患者对良肢 位摆放相关知识 的认知水平
促进患者自觉进 行体位护理的依 从性
解除患者心理负 担与焦虑情绪
改善医护患与家 属的医疗关系, 提升治疗与预后 的效果
› 良肢位摆放的意义
› 在软瘫期进行良肢位 的摆放, 是预防众多并 发症、提高康复疗效 的重要措施
› 偏瘫病人注意良肢位 摆放,改善偏瘫病人 肢体运动功能, 减少并 发症的发生
› 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以生命体征平 稳,意识清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 再恶化 48h 后即可进 行
› 在偏瘫患者的痉挛期, 有利于提高 ADL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