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开题报告的修改意见:

1.建议不以中外学者人名划分类型,而以主要观点划分

2.要阐明中外学者对公共危机类型的划分有何不同,原因何在?

公共危机的类型学分析

开题报告

行政管理xxx3040222008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危机的爆发频率急剧上升,诱发因素日益多元化,影响领域愈加广泛,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否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曾说:“今后的战争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危机管理。”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管理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政府管理的危机也日益彰显。

一方面,危机事件在表现形式上日益呈现多样化,波及的范围明显扩大,无论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危机都时有发生,而且危机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破坏程度都显示出上升趋势。另外,危机产生的原因也变的越来越难以确定,各种因素交错,其维度和层次也越来越复杂。有学者给世人敲响警钟:在21世纪,人们面临的威胁将来自恐怖主义、自然灾害、信息安全、生化灾难等等。

另一方面,由于危机发生的意外性与爆发性,使得政府做出反应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危机管理决策的选择与实施便必然具有紧迫性和非常性。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决策形势,在此形势下,国家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需要国家的管理者迅速做出反应,选择正确的决策并有效地实施。

危机性事件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如果不能对其加以分类,就无法研究危机性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及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无法就其管理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构性说明。因此,通过分析研究危机发生的类型,对于认识探索危机发生的规律、诱因,寻找危机管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危机管理政策,提高政府应对各种不同危机事件的反应速度,缩短决策时间,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1、危机研究的发展概况

任何理论都是关照现实的结果,历史与现实中数量如此之多、影响如此之大的危机催生了危机研究,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危机研究共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形成了不同的危机理论、范式。早期西方学术界对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上,18世纪至19世纪,危机研究逐渐被引入政治领域,而现代危机研究理论则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具体时间可以界定为20世纪60年代。

针对1962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的研究,可以说是当代国外危机研究理论兴起的重要标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时任院长的艾理森(g.allison)据此写出的《决策的本质》(the essence of decision)一书,被认为是“一本危机

管理的经典之作”(台湾学者徐立德语)。70年代初的“水门事件”,以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欧洲学生运动等危机的相继爆发,促使西方学术界在危机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危机研究理论在国际学术领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并纷纷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各类历史危机事件进行总结,结合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冲突理论、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经济学里的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为完善今后的危机研究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20世纪80年代,面对不确定的、急剧变化的商务环境,企业开始重视对于危机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经济学方法对经济和企业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三里岛核能发电厂核泄露事故,强生公司的泰勒诺胶囊中毒事件、埃克森公司石油泄露等危机的爆发使得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危机研究也开始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商业、企业领域,形成了企业危机研究和公共危机研究两个既独立发展又互相融合的学科分支,前者的代表人物有巴顿、福斯特、格林等,后者则以罗森塔尔、格尔和亨廷顿等为代表。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东南亚、俄罗斯、拉美地区的金融危机;疯牛病、口踢疫、禽流感等生态危机;美国弗罗里达飓风、印度洋海啸等自然灾害;“9.11”事件、俄罗斯人质事件等恐怖主义活动;苏丹红、转基因、致癌物等食品安全问题;西班牙流感、艾滋病等公共卫生危机;电力危机、石油短缺??进入后冷战时期危机的频发与形式的翻新使得越来越多的危机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危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危机研究出现了第二次高潮。学术界在对危机现象进行充分的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解决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人类社会危机现象的成因;危机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冲突与危机之间的关系;风险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危机;在操作层面上如何对危机进行预警和防范;对危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途径、方法;政府危机管理决策的选择;危机中公众的心理分析;危机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传播;危机后的管理与处置;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体制的建立等等。危机研究进一步拓展到社会领域和公共管理领域、新闻传播领域等,尤其是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许多研究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公共危机研究上,从各个角度切入探讨政府如何帮助公民预防风险和危机,并开始关注媒体对危机及其治理的影响,积极寻找媒体在化解公众恐慌方面的作用发挥。在研究范式上,也从最初的个案研究开始转向综合理论研究和模式建构。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危机分析假设模型(危机的“偶发性”理论和“固有性”理论)、混沌理论模型、认知情绪危机模型、格尔分析模型(相对剥削理论)和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等。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主要采用微观描述分析、政治比较分析和立体分层研究(通常在三个层次上展开:个体层次、国内危机研究、国际危机研究)等方法。

总体而言,现代公共危机研究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研究的领域从单一的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由纯粹的政治目标转变为重视人文

关怀,建立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研究的导向由一国(国内研究)走向跨国比较研究;研究的重点从仅仅关注危机的现场到重视对危机进行全程管理,尤其注重危机前的预警工作;研究的理论、方法从个案研究、定性研究转向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种方法,呈现出跨学科、多元融合的趋势。

从国内情况来看,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危机意识的缺乏,即使有危机方面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经济、企业管理领域,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许文惠、张成福主

编的《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一书从变革社会的视角,对危机的成因和政府相关的应急措施做了描述性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危机管理的研究范式;可以视为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研究公共危机的著作。美国“9.11”和我国sars事件之后,国内学者逐渐将关注的焦点移到公共危机管理上来,一些课题相继出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的探讨,即“制度论”、“全面整合论”、“经验论”和“公共关系论”,着重于探讨如何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和应对机制,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危机防御能力。在内容上,主要以政府危机管理为核心,以城市危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方法上,主要还停留在定性研究的阶段,从理论建构到研究方法,从研究视角到实践应用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公共危机类型学研究的发展

公共危机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和层面,依据不同的标准将产生不同的划分结果。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危机作了分类,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

柯兹敏(kouzmin)根据时间上的差异把危机区分成三类:渐进类、周期类和爆发类。伊恩.米特若夫(ian i.mitroff)将一个组织经常会遇到的危机按影响的主题划分为七种类型:经济类、信息类、实物资产类、人力资源类、声誉类、精神行为类、和自然灾害类。罗森塔尔(rosenthal)把危机划分为四类,即龙卷风型、腹泻型、长投影型和温火型。

我国学者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危机类型作了不同的分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薛澜等在《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一书中,分析了危机产生的诱因,并把危机分为自然灾害型、利益失衡型、权力异化型、意识冲突型、国际关系型等。杨冠琼在《危机性事件的特征、类别与政府危机管理》一书中,按照危机涉及的区域将危机分为区域危机、国家危机乃至全球危机;依据危机发生的领域将危机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和宗教危机等。胡宁生在其主编的《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一书中对危机作了不同的分类:按动因性质分为自然危机和人为危机;按影响时空范围分为国际危机、国内危机、组织危机;按主要成因及涉及范围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价值危机等;按所采取的手段分为和平性的冲突方式和暴力性的流血冲突方式;另外还分为特殊状态的危机,如核危机与非核危机等。

三、本研究目的与构思:

(一)研究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