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农业
明朝的农业生产与生活
明朝的农业生产与生活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农业生产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将着重探讨明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们的生活。
一、明代农业生产的特点1、农业生产水平高明代的农业生产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之一,这时期的农业生产水平是非常高的。
在明代,农业生产各项技术和制度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实现了大规模农业生产。
这也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2、多种经济作物种植明代时期,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除了稻谷,还有棉花、甘蔗、茶叶等多种作物,这些作物都给社会的生产和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
棉花被作为纺织原料,甘蔗则生产出了一些食品和糖,茶叶则至今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品。
3、极强的耕作技术明朝时期,中国的农民采用了一些耐久性强的农具,如铁耕具和铁犁。
这样的农具很好地解决了农民们更快地开垦荒地以及更好地整地,使得农业生产完全经营化。
二、明代生活的变迁1、人口逐渐增多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移民引入闽、客家等较少发达的地区。
人口逐渐增多,也使得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安定富足了。
2、物质文化日益繁荣明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了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造纸术,这些为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同时,明朝的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其出现了很多出色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3、生活环境逐渐改善明朝时期,城市文化的兴起,城市的垫高、街市的规划、住宅的增多、街道的铺设等都为居民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结语明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一部分宝贵的经验。
历史的发展带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和启发,有朝向绿色、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我们需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探讨和实践的。
明代的农业与农民起义
明代的农业与农民起义一、明代农业的特点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农业发展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1. 农业生产的稳定与提高:明代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这主要得益于明初的经济恢复和稻谷种植技术的进步。
明代实行统一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明代农民还采用了灌溉、沼肥、轮作等农业新技术,在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 土地经营的变迁:在明代,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确立。
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很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私人所有权,这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通过购买土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使得农业生产呈现出一定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趋势。
3. 农业与手工业的合作:明代农业在农民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逐渐与手工业融合,形成了一种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相连的经济模式。
农民在农忙之余从事手工业生产,为家庭增加收入,丰富了农民的经济来源。
二、明代农民起义的背景明代农民起义是明代社会的重要政治事件,对于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赋税重负:明代实行的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了沉重负担。
特别是朝代晚期,朝廷财政困难,对农民的压榨加剧,使得农民生活愈发艰难。
2. 地主剥削:明代地主阶级掌握了大量土地资源,并通过土地收租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
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农民起义爆发的重要因素。
3. 社会不平等:明代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贫富分化使得农民群体感到了深深的不平等和不满,埋下了农民起义的伏笔。
三、明代农民起义的主要事件在明代,发生了多次农民起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为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和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起义。
1. 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起义是明朝建立的重要先兆。
起义由朱元璋领导,起初以抵抗元朝的统治为目标,后来逐渐演变为反对当时的统治者,成为一个旨在推翻朝廷的农民造反运动。
最终,朱元璋一举推翻元朝政权,建立了明朝。
明朝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明朝的农业与农村经济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朝代,其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土地制度的变革以及农村经济的多元化等方面来探讨明朝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情况。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
早在明初,明政府就开始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思想。
在农业生产方面,明朝推行了多种农作物的深耕细作技术,例如引进了中耕、翻晒、耙平等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地的肥力和产量。
同时,明朝还鼓励农民利用灌溉系统改善土地利用,例如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如北京的永定河、江西的修水河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还为交通、水利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制度的变革明朝时期,土地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明初时期,明代政府积极推行“等税一职”政策,通过统一户口、确立土地所有权的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此外,农民还可以通过购买土地、租佃土地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土地。
此外,明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调查与测量工作,确保土地的合理分配,防止了土地私占和不合理利用。
这些土地制度的变革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三、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明朝时期,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农村经济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开始涉及到了手工业和商业领域。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许多农民开始从事纺织、陶瓷、制造等行业,农村经济逐渐实现了部分非农化。
同时,明朝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农产品的交易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日益繁荣起来。
农民们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更加方便地购买到所需物资,也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通过市场进行销售,提高了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明朝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土地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也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繁荣。
明朝的农业经济研究
明朝的农业经济研究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代,农业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明朝的农业经济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明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在明代,农田的开拓和水利工程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农民创新意识和劳动积极性的提高也是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明代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
大米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此外,棉花、茶叶、丝绸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丰富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明代农业生产注重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地区的气候和土地条件的不同,农民分布在各个区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势进行农业生产。
例如南方地区多种植稻谷,北方地区则主要种植小麦和其他干旱农作物。
再次,明代的农业生产倡导科学耕作和农业技术的革新。
例如,明代著名的农书《三略》提出合理施肥和轮作的观点,对于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土地的肥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影响明朝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明代的农业经济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供给。
粮食是国家维持政权稳定和人民生活基本保障的重要物资,明代的农业生产保证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其次,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国家财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农产品的丰富和销售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税收,这些收入用于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推动了明朝政府的政策实施。
再次,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
随着农产品的丰收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城市的商业活动得到了发展,人口的流动与交流加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明代农业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改革明代的农业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特别是在后期。
这些挑战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政治动荡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等。
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及其区域特征
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及其区域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明清时期是一个农业生产发展较为稳定和丰富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棉花、茶叶、烟草等为主,其中以粮食种植为主要形式。
一、明代的农业生产明代的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其中最主要的是水稻和小麦。
在江南、江西、湖南等地,水稻的收成非常丰收,许多地区是年年有余。
在北方,小麦的产量也很高,尤以华北地区最为兴盛。
此外,棉花、黄麻、亚麻的生产也比较重要。
在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人们开始兴建水利工程,利用河流、池塘等水源进行灌溉,使得水稻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此外,人们开始广泛使用农具,如犁、镰刀、耙子等,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二、清代的农业生产清代上半叶的农业生产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水稻和小麦仍是最重要的作物。
与明代相比,清代的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太大变化。
但在下半叶,由于天灾人祸、战乱不断,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清朝的农业生产中,棉花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自清乾隆年间以来,棉花种植开始被大规模地推广。
其中江南、川滇等地更是棉花盛产地。
此外,在清代的后期,茶叶也成为了重要的农业产品。
以福建、安徽、四川等地为茶叶主产区。
三、明清时期的区域特征明清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地区密不可分,各区域间有了很明显的特色。
1. 江南区域江南是水稻的主产区,而且水稻的产量非常高。
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另外,江南的交通非常便利,江南的粮食种植和货物运输发展得比其他地区先进。
2. 华北地区在明清时期,华北是小麦的主产区,也是北方粮仓。
由于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干燥,因此,水稻在这里的种植比较困难,小麦的生长则较为适宜。
另外,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以耕牛为主,还有较为发达的庄稼互助制度。
3. 四川和云南地区四川和云南地区是烟草和棉花的主产区。
由于四川和云南地区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适合这两种作物的生长,因此,这两种作物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这两个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明朝的农业生产与土地政策
明朝的农业生产与土地政策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农业生产与土地政策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片历史的土地上,以精神和物质的方式推动着整个王朝的繁荣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明朝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土地政策。
1、明朝时期的农业生产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繁荣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民生福祉。
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是明朝社会的主要农业特色。
其中,种植业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如稻米、小麦、棉花、甘蔗等。
而畜牧业则以饲养耕牛、水牛、马、驴、骡等为主,同时也有养猪、养鸡等乡村副业。
在农业生产中,明朝严格规定了耕作制度,并建立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法律。
比如,明代的耕作制度规定:“一亩三十五枚种子,每四十亩一人耕种。
”另外,明朝还建立了“庄田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了社会成员对土地的权利和义务。
明朝时期还开始种植新作物,如玉米、红薯等,也广泛地运用肥料、灌溉等农业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商品作物的质量。
同时,明朝还提倡瘦西湖、临安、苏杭、扬州等地的园林农业,发展了水果、茶叶等产业,为粮食经济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
2、明朝时期的土地政策明朝时期的土地政策在历代王朝中,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明朝政府实行的是“官废私兴”的土地政策,即废除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皇家所有制,并推行“田荒佃、田赋旋坐”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封建土地制度。
在土地政策实施期间,明朝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地调查,旨在准确掌握国家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明朝还规定了徭役、租税制度等政策,明确了平民百姓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明朝政府还规定了土地所有权制度,明确了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保护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
此外,“太学寺教师兼助学钦差大臣米税”等制度进一步稳定了土地产权关系,推动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总结综上所述,明朝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土地政策在其历史背景和时代需求下建立起来的。
明朝的农业发展与农民起义
明朝的农业发展与农民起义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农业发展和农民起义成为历史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农业发展的背景、明朝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业发展的背景明朝的农业发展背景可追溯到其前身元朝的渐衰。
元朝时期,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土地被贵族和官僚垄断,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政权,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后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明朝农业生产的特点明朝的农业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 大规模耕地开垦:明朝积极推行“屯田制”,通过开拓荒地和移民垦殖,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2. 粮食种植的发展:明代的粮食种植以水稻为主,北方地区也广泛种植小麦、大麦等谷物。
粮食产量的增加,为明朝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水利工程的建设:明朝在水利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如京杭大运河、浙闽漳泽灌溉系统等,有效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
4. 农业技术的进步:明朝时期,农业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如百姓兴起的“神农氏五籽经”、《农政全书》等,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农事指导。
三、农业政策的调整明朝通过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农业政策。
1. 减免赋税:为了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明朝实行了减免赋税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 保护农民权益:明朝对土地兼并现象进行了严厉打击,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此外,明代的土地制度规定了“男耕女织”,要求男子务农,女子纺织,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明朝大力推行水利事业,修建了多个水利工程,提高了灌溉条件,增加了稻田产能。
四、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明朝时期,由于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民阶层面临着严重的压迫和剥削,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1. 苛捐杂税:明朝官府对农民采取了过度的税收政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不公正的税收使得农民生活困苦。
明朝的经济与商业明代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
明朝的经济与商业明代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明朝的经济与商业:明代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其经济与商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明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明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农业是明代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明代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首先,明代引进了水稻的大规模灌溉栽培,有效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其次,农业技术的改进也使得农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种植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茶叶和糧食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
此外,明代从海外引进了作物,如玉米和土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农业相辅相成的是明代的手工业发展。
明代手工业制造业兴盛,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远销海外。
特别是明代的陶瓷制造业,如青花瓷和景德镇瓷器,享誉世界。
明代的陶瓷制造业不仅注重产品的装饰和质量,还建立了完善的釉下彩画和烧制技术体系,为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声誉奠定了基础。
除了陶瓷制造,明代的织造、造纸、造船、金属制品等手工业也发展迅速,为国家经济增长带来了重要贡献。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的商业也蓬勃发展。
明代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销和外贸。
首先,明代的内销贸易得到了大力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的提升和手工业的兴盛,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城市也迅速崛起。
从都市到乡村,交易活动愈发频繁,商品的流通和交易渠道更加便捷。
其次,明朝的外贸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代国力兴盛,政府积极进行对外贸易,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使得中国的产品远销海外。
与此同时,从海外引进了大量的奢侈品和珍稀商品,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市场的繁荣。
明代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供给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这也使得人口的增长得以支撑,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明代的农业技术及其影响
明代的农业技术及其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经济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其中农业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明代的农业技术则是农业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明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明朝建立之初开始,农业技术就得到了持续的改进与完善。
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就已经非常重视农业,实行“严储惜财、勤王爱民”的政治方针,提倡节约用水、互换经验,大力开发农田,并实行“典田法”,明确土地的权属,鼓励土地的流转和利用,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明代的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第一次农民起义后,明朝政府不再专注于士族文化,而是直接面对农业生产,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发明了多种优良水利工程,如井、沟、堰、坝等,大量引进了诸如豌豆、花生、土豆、玉米等诸多新作物,同时发现了施肥和推广良种的重要性,形成了肥田法和改种法等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二、明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在明朝时期,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使得明代农业技术在世界农业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首先,水利工程得到了重大改进。
明代人发明了多种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如引江灌溉、放水倒灌、水轮机和风车运转等,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推进了农业的大发展,也极大地缩小了城乡差距。
其次,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玉米、豆类作物的引进与栽培上,明代人采用了收集交叉杂交后的种子,并进行人工培育和筛选的方式,大大推动了作物的品质与产量的提升,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大提高。
最后,施肥技术的创新也是明代农业技术的亮点。
明代的肥田法秉承了蒸发作用原理,粘土和腐殖质混合后,在井中进行土壤垂直蒸发,取得肥油质料,施于田地,实现了土壤的养分增补,使得土壤物质的温度、含水量和空气渗透能力得到了协调,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三、明代农业技术的影响从以上的成就可以看出,明代农业技术对于农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明朝的农业技术明代的灌溉耕作和农业工具
明朝的农业技术明代的灌溉耕作和农业工具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农业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明代,灌溉耕作和农业工具的改进对农业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灌溉耕作和农业工具两个方面来论述明代的农业技术。
一、灌溉耕作灌溉是农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解决干旱地区的水分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明代的灌溉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改进。
首先,明代加强了水利工程的建设。
他们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修筑水库、修复大型灌溉渠道等,以保证农田的灌溉供水。
而且,明代还发展了地下排水技术,使得地势较低的地区不易积水,提高了农田的排水性能。
其次,明代注重土地水源的管理。
农田水源是保证灌溉正常进行的基础。
明代时期,出现了水源集中管理的模式,即设立水利管理机构,负责对水资源进行调配和分配,确保水源能够供给农田。
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田水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
再次,明代出现了灌溉农田的技术创新。
他们使用了喷水灌溉技术,将水源通过管道、喷头等器具喷洒到作物上,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此外,明代还发展了间作灌溉制度,即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作物,通过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使灌溉水源能够更好地利用,提高土地的产出。
二、农业工具农业工具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明代对农业工具的改进主要表现在耕作工具和种植工具两个方面。
首先,明代改良了耕作工具。
他们发明了铁犁、铁耙等农具,代替了以前的木质农具,提高了翻土效率和耕作质量。
铁制农具的出现,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改善了土壤状况,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其次,明代改进了种植工具。
他们发明了种子播种机、犁地机等工具,使得种植过程更加方便和高效。
种子播种机能够自动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农田中,提高了播种的准确性和效率;犁地机则能够迅速地解决耕地石块、杂草等问题,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
明朝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
明朝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期间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提升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对国家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在明朝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农民开始采用雁式田、鱼与稻结合的田、锄深耕等新的农业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民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耕作,增加土地的产出。
另外,明代还有明定制,对农民的田地进行整理和规划,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二、农产品的丰富与多样化农业的发展使得明代农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
在此期间,传统的粮食作物仍然是农民生产的重要部分,包括稻米、小麦和玉米等。
此外,明朝时期开始兴起的商业经济,也促使了农民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蚕桑等。
这些经济作物的出产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成为明朝的重要贸易产品。
三、农业技术的进步明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农民开始使用农具如犁、锄头等,取得了更高效的耕作效果,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
同时,传统的耕牛方式也得到了改善,火药的广泛使用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灌溉和排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总之,这些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四、农村社会的变迁农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的变迁。
明代的农村社会开始出现了分工,农民不再仅仅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开始有人从事手工业、贸易等行业。
这一变化使得农民的生活更加多样化,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此外,农村社会还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贵族地主和富农为中心的分层结构,贫苦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五、农田水利的建设明朝时期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明代政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工作,通过修渠、疏浚河道等措施,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明朝的农业发展与农民起义
明朝的农业发展与农民起义一、引言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富有特色的朝代,不仅在政治和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而且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与农民起义的发生上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地方。
本文将从明朝农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农民起义的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明朝农业发展历程明朝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明朝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农业的进步。
1. 土地制度改革为了鼓励农民耕地的积极性,明朝推行了减租折赋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此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得农田能够流转,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 引进新作物和技术明代开启了远东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带来了许多新的作物和农业技术。
例如,马铃薯等作物的引进,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田灌溉的改进也进一步增加了农田的耕作面积。
3. 农业学术与科技的发展明代农学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大年、徐光启等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农业方法和理论,如轮作制度、合理施肥等,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三、农民起义的原因尽管明朝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农民起义在其统治时期也时常发生。
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多方面。
1. 经济负担加重明代后期,政府加大了对地方的征收和压迫,使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
同时,农田的私占和地主的剥削也加剧了农民的困境,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
2. 社会不公与阶级矛盾明朝社会阶级分化严重,地主和富商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而农民和低层士兵的生活却愈发艰难。
这种贫富悬殊带来了社会不公,加剧了农民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
3. 统治者腐败与失政明代后期官员的腐败和贪污现象普遍存在,政府的失政和对天灾等问题的不当处理加剧了农民的不满。
由此引发的农民起义对明朝政权产生了严重威胁。
四、农民起义对明朝的影响明朝的农民起义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社会变革与秩序重建农民起义的发生,使得明朝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明朝的经济发展
明朝的经济发展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间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明朝时期,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相辅相成,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四个方面来探讨明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农业发展明朝时期,农业一直是经济的基础。
通过改良农田、推广新的农作物种植以及提高耕作技术,明朝农业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朝廷还出台了一系列农田水利政策,加强了水利建设,提高了灌溉效率。
同时,对于轮作制度的推广,也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而且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手工业的繁荣明朝时期,手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纺织业、瓷器业和造船业等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明代手工业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形成了一批技艺精湛的工匠。
例如,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成为明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
另外,明代木版年画、织锦、漆器、雕塑等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商业繁荣与市场经济明朝时期商业繁荣,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明代的市场活动极为繁荣,大型集市如苏州、杭州、广州等,商业区如四川重庆,经济中心如扬州等,都成为商业繁荣的代表。
这些商业中心不仅有丰富的商品流通,还有一种以商业为导向的社会风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经济。
此外,明朝还推行了一系列商业政策,包括修筑商业运输河道、发展水陆运输、完善货币制度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四、海外贸易的兴盛明朝时期,海外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明朝政府积极推行海外贸易政策,着力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和西洋各国的外贸往来。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方与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之一。
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经济交流。
各种奇珍异宝、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通过海上贸易流向世界各地,与中外商人频繁交往,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了明朝的经济。
明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明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明代,是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农业生产
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在明代,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渐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逐步提高。
一、耕作制度的变革
在明代,耕作制度发生了一些变革。
明朝规定,各地种植作物
要根据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具体实施方式需要由各
地方依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规定。
这样,农民可以根据
当地的生产环境及政府的支持,选择出适宜生长的作物,从而得
到丰收。
二、技术手段的提升
在明代,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多新的工具,比如铁犁、木耙、犁
轮等,都取代了以前使用的石犁、木犁等传统工具。
同时,农民
们还运用湖泊、河流、池塘等水源进行灌溉,空地进行休耕轮作,为农田补充养分和提高土壤质量。
除此之外,种植农作物的技术
也在不断进步,高产新品种陆续出现。
三、农民思想的转变
在明代,农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除了传统的“耕读”
之外,农民们开始思考与实践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方法。
他们互
相借鉴,交流种植技术和经验。
同时,明朝政府也注重对农民和
农业的扶持和管理,对农业生产给予了长期支持,鼓励农民普及
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经过明代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大大增加,农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优化,收益也得到了提高,从而推动了中
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革新。
同时,这种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以后
的现代化农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明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明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概述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此时期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本文将以明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为主题,从耕地利用、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民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耕地利用多种农耕系统明代农业生产采取了多种农耕系统,包括单季作、双季作和三季作等。
其中,单季作主要指一年只进行一次耕作的农耕方式,以种植稻谷为主;双季作指一年进行两次耕作,通常是第一季度种植早稻,第三季度收割后再种植晚稻;而三季作则是每年进行三次耕作,主要是种植早稻、晚稻和冬谷。
这些不同的农耕系统使得农田的利用效率得到充分的发挥。
水利工程建设明代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水稻是明代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因此农田的灌溉是至关重要的。
明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包括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和修建水闸等。
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农田的排水和灌溉问题,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种植业多样化的农作物明代的农业生产中,种植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明代种植业的特点是多样化,不仅种植了主要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玉米等,还种植了茶叶、甘蔗、烟草、蚕桑等经济作物。
其中,茶叶是明代的重要商品之一,明代的茶叶种植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种植技术的改进明代在种植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通过研究和实践,农民们掌握了一系列的种植技术,包括育苗技术、耕种技术、施肥技术和防治病虫害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明代的畜牧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分支。
明代的养殖业主要包括牛、马、猪和家禽养殖等。
在明代,农民们通过养殖提供了丰富的肉食品,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此外,养殖业也为农民提供了副业和额外的收入来源。
养殖技术的进步明代的养殖业也出现了一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农民们掌握了家畜驯化、繁殖和饲养等技术,使得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此外,农民们还积极开展家禽养殖,包括鸡、鸭、鹅等,为农村提供了蛋类和禽肉等产品。
明朝的农业发展
明朝的农业发展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农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明朝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改革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国家的稳定。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明朝的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明朝农业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涉及到了耕作、灌溉、肥料使用等方方面面。
首先,耕作技术得到了改进。
明人陈元晓的《农政全书》就详细记录了当时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包括合理使用畜力、农具的制作和使用等。
其次,灌溉技术的进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代的灌溉渠道修建和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
此外,肥料的使用也引起了农业生产的革命性改变。
明中后期出现了人工肥料的使用,为土地的高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农民的生活状况在明朝时期也有所改善。
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在农田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也从事养殖业,提供更多的食物和经济收入。
一些农业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作物的产量得以提高,为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收成。
与此同时,明朝政府对农民实施了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地区的人口也得到了逐步增加。
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是明朝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
首先,明朝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和发展新的农田,以增加农业生产。
其次,政府推行农业技术的普及,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此外,明朝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通过这些措施,明朝政府成功地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国家的稳定。
总结起来,明朝的农业发展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和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农业发展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代的农业与农民起义
明代的农业与农民起义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农业发展与农民起义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明代的农业发展和农民起义展开讨论,探索其相互关系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明代的农业发展明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不仅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还出现了新的农业技术和制度。
1. 农业生产的发展明代农业生产较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扩大。
在农业生产力方面,明代大量引进了新的农业工具和农艺技术,如犁头、犁犁、雨水涝田和基肥田等。
2. 农业技术的进步在耕地面积扩大的同时,明代还出现了新的农业技术,如水利灌溉技术的提升、田间管理技术的改进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农田的产出率大幅提升,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
3. 农业制度的改革明代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制度改革,如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土地扩张政策等。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农民的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收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农民起义的背景明代农民起义是明朝时期经济紊乱和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
农民起义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压力加大明代后期,农民负担重增加,苛捐杂税和官员的搜刮使得农民生活困苦。
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粮价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农民的经济负担逐渐加大。
2. 地主阶级的剥削明代的土地制度使得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了大量的剥削,农民的土地和产业逐渐被侵占。
严重的地主剥削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和不满,为农民起义创造了条件。
3. 官府腐败和统治失序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朝政失序,造成社会治安状况不稳定。
官员贪污受贿,操纵司法,农民长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也是农民起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民起义的影响明代农民起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 农民阶级的崛起农民起义使得农民阶级逐渐崛起,他们通过武装斗争和政治抗争,争取自身的利益和权益。
明朝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支柱的变迁
明朝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支柱的变迁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其农业与手工业经济支柱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对明朝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进行探讨,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经济支柱的变化和影响。
一、农业的发展明朝时期,农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封建农业经济成为各个地区的主要经济形态。
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各地农业发展呈现出多样性。
1.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明初,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
农民大多种植粮食、蔬菜和经济作物,以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求。
到了明中期,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农业市场需求的增加,私人土地的耕作逐渐兴起。
一些富裕农民开始通过耕种利润较高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和丝绸原料等,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明朝末期,农田数量进一步增加,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土地兼并现象明显,农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资本主义倾向。
大量的富商地主通过奴隶制和雇佣劳动的方式,大规模经营土地,从而加速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2.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明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犁耕法的进一步改良和推广,提高了耕作效率;农具的制作工艺逐渐精细化,使得农民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农耕工作。
同时,水利工程的兴修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明朝统治者充分重视水利建设,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水田、水库等,使得农田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与保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手工业的发展除了农业,手工业也是明朝经济的重要支柱。
以土地所有制和产品加工方式为基础,手工业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体系。
1. 工商业分工的加深明代手工业逐渐实现了生产力的提升和分工的加深。
在农村地区,家庭手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纺织、制陶、制瓷等为主要代表。
而城市地区,则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业工坊和手工业商会,如丝织业、铁器业和制糖业等。
2. 移民劳动力和手工业发展明朝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转移有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明朝时期的农业与手工业
明朝时期的农业与手工业明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和手工业两个方面来探讨明朝时期的发展情况。
一、农业发展明朝时期,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农民的产量得以提高。
首先,在农业科技方面,明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鼓励农民改进种植技术。
例如,引进了玉米和甘蔗等新的作物品种,推广了沟渠灌溉和农田水利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其次,明朝还注重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此外,明朝时期还大力发展了茶叶、蚕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贸易往来和经济的繁荣。
二、手工业发展明朝时期的手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明朝统治者注重发展手工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首先,明朝时期的手工业主要以纺织业、铁器制造业、瓷器制造业等为主。
纺织业是明朝的支柱产业之一,丝织品和棉织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其次,铁器制造业也是明朝时期的重要产业之一,冶炼技术不断进步,铁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瓷器制造业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也在明朝时期迎来了黄金时期。
明代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御窑和民窑的瓷器都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三、农业与手工业的互动明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和发展。
首先,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农业的进步使得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为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比如丝绸和棉花等。
其次,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手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备,这也促使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最后,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兴盛,形成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良性循环。
总结起来,明朝时期的农业与手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为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
明代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明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农业在明朝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在国内和国际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此期间,中国农业生产出现了许多创新,使水稻、棉花、茶叶、蚕丝等成为了重要的商品。
农业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本文将就明代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作一梳理。
一、水稻生产水稻是中国农业中最为重要的作物之一。
明代的农业技术对水稻生产做出了很多贡献,包括水稻选种、田间管理和农田设计。
在选种方面,明代的农民积极寻求高产、抗旱和适应性好的品种,同时选种时也会注重其口感和颜色,使得水稻的品种更加多样。
在田间管理上,明代农民进行了很多实验和改良,例如,尝试在水田中种植其他农作物,这种方法被称为休耕农业。
在农田设计方面,明代的农民十分注重防风、治洪和水利建设,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生产的效率。
二、棉花生产明代的棉花生产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棉花制造业的领导者奠定了基础。
向南非洲、印度、中东和欧洲东部等地方出口的棉花在明代的经济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在棉花生产方面,明代的农民采用了多种创新。
例如,利用多产种植和夏闲农业的方法,将棉花的每一部分用于不同的目的,以此最大限度地利用棉花资源。
此外,明代农民还大量采用切割工具和纤维织布技术,在棉花生产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茶叶生产茶叶是一个拥有深远历史的文化产品,在中国国内消费和出口贸易都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茶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
从栽培到采摘,从制作到出售,都需要严格的规范和精细的技能。
明朝通过对茶叶的分类、饮用场合和价格进行了规范,从而使茶叶成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商品,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茶农、专业销售人员和茶叶制造业者。
四、蚕丝生产蚕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明朝时期,蚕丝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和发展。
明代的蚕业界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包括丝绸茧的品种分类、蚕室的设计和蚕桑的栽培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与水争田,与山争地的同时,人们还加紧了对盐碱地、冷浸田、海涂、低产田等的改良和利用,著名的陇中砂田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陇中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气温偏低,温差很大,水源不足,而地下水含碱成分高,对作物生长十分不利。砂田即是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的特殊产物。砂田是先将土地深耕,施足底肥,耙平、墩实,然后在土面上铺上厚达六至十二厘米不等的砂石,通过砂石的增温、保墒、保土和压碱等综合性能,来取到增产的效果,这是明清时期改造低产田的一项重大发明。
从甘薯、玉米等新作物的传入和推广中不难看出,新作物对于山地和海涂的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山地和海涂的利用,使得人口对于原有土地的压力又有所减轻,这就为明清以后,人口的激增创造了条件。另有一种传入的作物为烟草。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当时仍旧使用其在本土的读音“淡巴菰”。“淡巴菰”的传入和甘薯、玉米等不同,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明崇祯年间,已有不少人以吸烟为乐,一些种植粮食的农田也改种烟草了。但烟草的传入对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农书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除了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外,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据统计,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著录的古代农书共497部,其中明和清前期就有283部,占57%,超过了历代的总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便民图纂》、《农说》、《群芳谱》、《农政全书》、《国脉民天》、《天工开物》、《补农书》、《知本提纲》、《授时通考》等等,而最能代表明清农学成就的农书当属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南方的多熟制首先是发展了以水稻为中心的水旱轮作制,包括水稻与小麦、蚕豆、油菜、蔬菜、大豆、荞麦、棉花等多种形式的轮作复种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双季稻和在双季稻基础上,再加上各种小麦,形成的麦、稻、稻三熟制。双季稻在魏晋时期代即已在岭南地区出现,宋元时期,在南方稻作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过在明清以前,主要是再生双季稻,明清时期,则发展起来了间作双季稻和连作双季稻,据《农田余话》的记载,明初,闽广之地已有间作双季稻的栽培,到了明末,据《天工开物》说:“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六月刈初禾,……插再生秧”,表明南方平原地区,连作双季稻的栽培已比较普遍。在双季稻的基础上,再加上小麦,或油菜等越冬作物,就成为一年三熟制。不过由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南方双季稻和三熟制的发展并不平衡,总体水平并不太高,例如,太湖流域地区仍然是以稻麦二熟制为主,是以太湖地区的农业改制成为百余年来,农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
一岁数收技术
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人们还着眼于对现有土地的利用,这就促进了多熟制的进一步发展。十八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北方除一年一熟的地区以外,山东、河北、陕西的关中等地已较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制,这种农作制经过逐步完善,到十九世纪前期,传统的种植制度已基本完成。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明清时期中国北方的一岁数收之法主要还是通过间作套种来实现的。清代农学家郑世铎在《知本提纲》中讲述了一个自己亲自实验过的例子,“其法:冬月预将白地一亩上油渣一百五、六十斤,治熟。春二月种大蓝,苗长四、五寸,至四月间,套栽小蓝于其空中,再上油渣一百五、六十斤。五月挑去大蓝,又上油渣一百五、六十斤。六月剪去小蓝,即种粟谷。秋收后,犁治极熟,不用上粪,又种小麦。次年麦收,复栽小蓝;小蓝收,复种粟谷;粟谷收,仍复犁治,留待春月种大蓝。是岁皆三收,地力并不衰乏,而获利甚多。”农学家杨双山还提出一个“二年收十三料之法”,包括菠菜、白萝卜、大蒜、小蓝、谷、小麦等多种作物。
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栽培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北方旱地耕作形成了浅-深-浅耕作法,《知本提纲》指出:“初耕宜浅,破皮掩草;次耕浙深,见泥除根(翻出湿土,犁净根茬);转耕勿动生土,濒耖毋留纤草”。这段话是对浅-深-浅耕作法的概括。何谓“转耕”?郑世铎的注释是“转耕,返耕也。或地耕三次:初次浅,次耕深,三耕返而同于初耕。或地耕五次: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返而同于二耕,五耕返而同于初耕,故曰‘转耕’”。
包括天时、地利、田制、播种、耕治、灌溉、粪壤、占验等八篇
沈氏农书
沈氏
1640
浙江涟川、归安
逐月事宜、运田地法、蚕务及家常日用。
补农书
张履祥
1658
土地利用的深入发展还促进了桑基鱼塘的形成和发展。所谓桑基鱼塘,据广东《高明县志》的记载,其办法是将低洼地挖深变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为地基,基和塘的比例为六比四,六分为基,四分为塘,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屎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取上来作桑树的肥料。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明朝中叶江苏常熟地区即已出现。以后很快就在地势低洼的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推广开来。其形式多样,除典型的桑基鱼塘以外,还有的是以农副产品养猪,以猪粪肥田;有的是以青草、桑叶养羊,以羊粪壅桑,还有的是以鱼养桑,以桑养蚕,以蚕养鱼。
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还有花生。一般认为花生原产南美巴西,但也有人依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浙江吴兴与江西修水先后出土的植物籽粒,主张中国古已有之,是原产地之一的说法。但花生的广泛种植确在明清时期,且极有可能是明清时期传进来的。明代方志如嘉靖《常熟县志》(1538)已有明确记载;王世懋的《学圃杂疏》(1587)也已述及,“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就其有关生物学性状及经济特征叙述较为详尽的,当属18世纪中期成书的《三农记》。书中就其叶、花、根的形态都有所记叙,并以“角插土中成荚”来概括说明,花开胚珠受精,子房柄随即向下伸长,发育为荚果的过程。按“荚”是指延伸的子房柄;“角”指子房和发育的荚果。从而对落花生这一名称的由来也已提示。在指出花生的多种用途及经济价值时,强调其可充油料,而花生已成油料作物则始见于本书,从它说当时湖田沙土已普遍种植,又可推知花生已是主要的油料作物。
地方性农书的大量出现,是明清时期农书的一大特点。这类农书的篇幅不大,都以一个特定的地区为对象,因而所记耕作技术等比较详细切实。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的地方性农书,表列如下:
农书名
作者
成书年代
地区
主要内容
宝坻劝农书
袁黄
1591
天津宝坻
新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的深入发展与甘薯和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薯和玉米等原产于美洲。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传到了欧洲,以后经由不同的途径,先后传到了中国。
甘薯最初是从福建和广东两省传入中国的,具体说来又有几条不同的路线。一是明万历年间,从国外引种到漳州,由漳州传到泉州,再由泉州传到福建莆田地区,这条路线以漳州最早;一是明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年—1584年),有人把甘薯由海上传到了晋江,第二年在泉州推广,这条件路线以泉州为最早;一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的吕宋岛引种甘薯到家乡,次年由福建巡抚金学曾加以推广,这条路线以福州为最早。大致在福建从吕宋引种甘薯的同时,广东也从越南引进这一作物,东莞人陈益于万历十年从越南把薯种带回到东莞。甘薯引进后,首先在闽粤部分地区得到推广,十七世纪初,甘薯由福建引种到了长江流域,到十八世纪前期,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有甘薯栽培,出现了“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的局面。与此同时,甘薯也开始传到了北方黄河流域地区。明清之际,为了推广甘薯而编写的著作有徐光启的《甘薯疏》、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和陆耀的《甘薯录》等。
和甘薯相比,玉米的引进可能要更加早一些,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中就有关于“番麦”的记载,就其对番麦所作的植物学形态的描述,可知番麦即玉米,证明至迟到十六世纪中期,玉米已传入到中国。从玉米栽培的最早记载出自甘肃平凉来看,玉米可能是从中亚沿古丝绸之路引进到中国的。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杭州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也认为:“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同时,他还记载:“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说明当时杭州已有玉米栽培。但当时玉米的种植并不普遍,主要分布在山区。所以《本草纲目》说:“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大致到十九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而且也向平原地区扩展了。出现了“遍山漫谷皆包谷”的景象。
马铃薯也是明清传入的新作物之一。传入之后各地叫法不同,有称洋芋、阳芋,也有称马铃薯、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卷六”:“阳芋,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密,长园形状不一。根多白须,下结园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羹霍煨灼,无不宜之。叶味如碗豆苗,按酒侑食,清滑隽永。开花紫五角,间亦青纹,中擎红的绿蕊一缕,亦复楚楚。山西种之为田,俗呼山药蛋,尤硕大,花色白。闻经南山氓,种植尤繁富者,岁收数百石云。”马铃薯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和路径待考,一般认为是多次多途径的。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康熙时福建《松溪县志》(1700)。有关资料见于方志的仅六十多种,远少于本期其他引进作物。经统计分析,其种植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
明清时期,对于肥料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肥料的种类和积制方法也得到了发展,主要的肥料有厩肥(养猪、养羊积肥)、熏土、泥肥、饼肥、磷肥(骨灰和灰粉)、绿肥等,在肥料的加工方面,出现了煮粪和粪丹,煮粪是将粪在锅里煮熟,粪丹则是配制混合肥料。明清时期,施肥的方法也有所改进,明末沈氏提出了著名的“看苗施肥”技术。《沈氏农书》上说:“盖田上生活,百凡容易,只有接力一壅,须相其时候,察其颜色,为农家最要紧机关。”如水稻追肥,“须在处暑后,苗作胎时,在苗色正黄之时,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倒底不黄,到底不可下也。”清代杨双山、郑世铎则提出了“施肥三宜”,即根据时宜、土宜和物宜来施用不同的肥料。
和北方深浅搭配的耕作方法不同,明清时期,南方水田耕作中深耕得到提倡,深耕的深度通常在八、九寸,有的甚至达到二尺余,为此出现了套耕的耕作方法,深耕多选择在冬至之前的晴天进行,以起到冻土晒垡的作用。适应南方旱地作物的需要,针对南方许多地方地下水位高,且又多雨的特点,开沟作畦,已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