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理趣

合集下载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是一位知名的中国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他的诗歌理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辨哲理:陈师道的诗歌常常涵盖了对人生、宇宙、道德等存在哲学问题的思考。

他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使其具有直观性,并给读者带来深刻思考。

2. 自然观察:陈师道热爱大自然,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他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现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3. 心灵抒发:陈师道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他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触,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4. 爱与人生:陈师道的诗歌中也常表达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他对爱情的描绘通常细腻而真挚,富有感染力。

对于人生的思考,他触及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尊严等重大议题,让人不禁深思。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理趣十分广泛,既有深入思考人生的哲理,也有对自然和爱情的感悟。

他的诗歌充满了智慧和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得到一种启示和思考。

诗歌理趣的表现方式

诗歌理趣的表现方式
从表现方式来看,理趣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鲜活贴切的意象选择——说理的生动性
意象,不管当作比喻,或是象征,在说理之中是必不可缺的便捷武器,意象的寓义性、形象性、独立性,最适宜于作为理的佐证,弥补说理的空泛性、抽象性和概念性。梅尧臣说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②一个精巧的意象往往可以代替万语千言,把意象当比喻穿插在抒情、议论之中,就如同抽象的说理枝条上开放的花朵,可以使整棵树枝鲜活透亮,生机盎然。试看万卯义的《指南针》:
幽默同滑稽也不完全一样。它们两者虽然在形式上更为接近,都属美学中的“喜剧”范畴,都以笑为其主要的审美特征。然而,滑稽的对象主要是不正常、不合理或表里不符的事物,是那些丑的事物自炫为美,装腔作势,(如酸秀才装斯文),或者外丑里不丑,似丑实美,(如《七品芝麻官》中的芝麻官),故而滑稽往往采用高度夸张、笨拙、荒诞的表现形式,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大笑中意识到一种以美审丑的胜利感、愉悦感。滑稽的表现形式大多是赤裸裸外露的,缺乏引人回味的余韵,故而它适用于相声、小品,也不大适宜于歌曲。
…………
你的辉煌敏锐的才智,/也许很多人要用诗歌来赞美。/我对你说实话,并不感到惭愧:/洛彩德几乎不认识字。/要是她不知怎么说话,/爱情替她表达了思想。/呀!为什么我不能爱你/像从前爱洛彩德一样?
她没有你那样美丽,/甚至她的心肠不如你柔软温存;/真的,她向那喜欢听她说话的情人,/转动秋波时也没有你那种蜜意柔情,/但是她使我真个销魂,/拿去了我怀念的青春。/呀!为什么我不能爱你,/像从前爱洛彩德一样?
三、欲显还隐的底蕴揭示——说理的含蓄性
中国人画龙讲究只画数鳞片爪,不见全身。古人读诗欣赏那种“文外之旨”,“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⑤这同法国诗人马拉美主张的“诗应当永远是个谜”有点不谋而合。这种强调艺术神秘性的见解,自然不适用于一切艺术,但对于某些哲理诗来说,倒有一定道理。如果采用一些含蓄曲折的方式半吞半吐、欲说还罢,像猜谜一般把谜底藏起,或者露一半藏一半让读者自己去揭开,那就会增添一种催人思考的乐趣,也可使好奇心得到满足。意大利诗人马佐尼说:“作为一种理论的功能,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⑥我国以风趣达观著称的文豪苏轼就爱写这类诗,试看他的《琴诗》:

富含理趣的诗句

富含理趣的诗句

富含理趣的诗句
哎呀,说起富含理趣的诗句,那可真是让人陶醉其中!就像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要想
让心灵永远清澈,就得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思想吗?想想我们的生活,不也正是这样嘛!
再比如说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不就跟我
们有时候面对自己的问题一样吗?自己身处其中,反而看不清状况。

就好比你在一个迷宫里,怎么转都找不到出口,可站在外面的人一眼
就能看清路线!
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这句诗多有力量啊!就好像在说,哪怕你暂时遭遇挫折,就像那沉下去的船、生病的树,可周围还有无数的帆船勇往直前,还有大片的树木欣欣向荣。


们怎么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放弃呢?
在我看来呀,这些富含理趣的诗句,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
行的路,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在困境中坚定信念!。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以理趣
见长。

所谓理趣,是指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意义,让人在欣
赏诗歌的同时,也能获得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陈师道的诗歌大多以自然为主题,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妙与
神秘。

他在诗歌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
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人性等
主题的思考。

例如,他的《登幽州台歌》中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歌以天地
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生命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陈师道的诗歌还注重表现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当时流行
的华丽的宫廷诗歌和跟风的文学现象。

他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以其深邃的理趣和独特的个性,成为
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古代诗词中的理趣浅析

古代诗词中的理趣浅析

古代诗词中的理趣浅析作者:河北辛集中学曹保顺` 在古代诗词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的。

这些“理趣”诗词,不像玄学家和道学家那样板着面孔说理,而是像盐溶于水,在不知不觉中使人领略到其中的哲理。

在这些诗词中,情与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理与趣达到了交融的境界。

在这些情理交融的“理趣”诗词中,有的是“因形说理”,即凭借具体形象来说明道理,做到理由形出。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诗人回忆当年与弟弟进京应举时路过渑池县,借宿寺庙内,在寺壁题诗的往事。

诗中前四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仕途坎坷,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这样的诗乍一读来并不觉得是说理,但是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感到其中寓有很深刻的道理。

再如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一下,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也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有的是形中见理,即诗人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使景语、情语、理语融为一体。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

但写得幽默风趣,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宋诗理趣
唐诗和宋诗在理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唐诗以意兴取胜,而宋诗以理趣取胜。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而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唐诗表现上韵流言外,风格上多比兴,作法上婉而微,而宋诗表现上意尽其中,风格上多赋,作法上径以直。

在理趣方面,宋诗更胜一筹。

宋人从万物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包括一些生活的哲理。

例如苏轼的诗就始终理趣盎然,例如《琴诗》中“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通过琴声的来源提出了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发生的感应与交流的问题。

唐诗和宋诗在理趣方面各有千秋,但宋诗在理趣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1/ 1。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就古典诗歌而言,其本质是抒情的,但也有一些诗人不甘拘泥于此,常常将在人生中觉悟出的“理”融进诗中,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然而单有“理”,没有诗的形象,还算不得真正的诗,那只能是以诗的外在形式所讲的“理”。

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

”“趣”者,艺术趣味也。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中的“理”,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圆融在具体的“物”中,了无痕迹却意味深长。

而这样的“理趣”,在具体的古典诗歌中显现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一、以“景”寓“理”诗人笔下的“景”,常常烙上了主观的意念,这样的意念又不露痕迹地让人体悟出一种“理”。

如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就是一首将“理趣”溶解在自然景象中的佳作,读来耐人寻味。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又名兔园,俗称竹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当年梁孝王在园中设宴,一代才子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然而那曾一度百鸟鸣啭、繁花满枝、群贤云集之所,早已封禁在历史的深处。

而今的梁园只剩下乱鸦聒噪,一片萧瑟,唯有庭园中的树木枝繁叶茂,在一片萧条之中凸显出它的艳丽。

诗的第一联,极言现今梁园的萧条、颓败,紧接着以老树孤花之景来寓理:江河不废,人生易谢,盛衰无常。

诗人借助于景观的变化,让读者自然地悟及事理,且事理隐露而不明显,诗意盎然。

我们熟知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诗人在游园不值的失望之余,却意外地看到墙头上跳跃着的“一枝红杏”。

这样的“一枝红杏”,给诗人带来一份惊喜,让诗人心中领略到了“满园春色”。

“失落”与“获得”,就这样并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诗中让人联想出的“道”;“春色”一旦“满园”,即使墙围门闭,也无法阻挡“一枝红杏”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这又是诗中让人悟觉出的“理”。

“理趣”诗审美意蕴略论

“理趣”诗审美意蕴略论

“理趣”诗审美意蕴略论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言志和缘情是两个重要的表达内容,但这并不是独具诗美特性的作品的评价标准,“理趣”诗即在言志和缘情之外另有别具一格的审美意蕴。

中国古代的“理趣”诗,就是诗人追求文理兼得的结晶,它将哲理融于形象情感之中,使思考充满鲜活的情趣,力求在悟道识趣上高人一筹、深入一境。

“理趣”是“理”与“趣”臻于完善结合的浑融境界。

“理”是说作者要表达一定的哲思见解,“趣”是说作者以有趣味的方式表达这种哲思与见解。

议论滔滔而无趣,则太坚硬,拒人千里;情趣怡人而无脑,则太软懦,败人胃口。

只有软硬兼施,方得理趣盈盈之妙。

“理趣”一词初见于唐代释典,初与文艺无涉,由禅学术语转化为诗学术语,当始自宋人。

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中云:“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1]包恢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

“理趣”,顾名思义是要说理而有趣。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和宋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

宋诗由于受理学泛滥和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与唐诗以抒情为主的特点截然不同,它比较侧重于说理。

过分强调说理,有可能使诗歌变得枯燥、乏味,产生概念化的缺点,甚至于损害和忽略了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以写一般理论文章的抽象思维方法去写诗,其结果就会像宋代道学家以及受他们影响的某些诗歌一样,成为理学“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我国古代文论家都认为诗歌贵有“理趣”,而不能坠入“理障”或“理臼”。

所谓“理障”和“理臼”,是针对说理诗中那些违背了艺术特殊规律、丧失了审美特性的作品而言的。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程邵好谈理,而为理缚,理障也。

”[2]这是说程颢、程颐、邵雍这些道学家的诗歌只有干巴巴的理学说教而缺乏美的形象。

这一点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曾引用杜诗和邵雍诗作过对比分析,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古诗的理趣

古诗的理趣

古诗的理趣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高度的艺术境界。

从《诗经》到唐宋诗人的精妙诗篇,诗歌贯穿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理趣。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诗的理趣。

一、意境深远,意蕴丰富古诗的理趣体现在其意境深远、意蕴丰富。

诗歌虽以写景为主,但其背后蕴含了浓郁的人文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描述了云卷云舒、霞飞霞落的大好山河,但这些景象并非单纯地描绘,更多地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将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

二、意象精妙,意境悠远古诗的理趣还体现在其意象精妙、意境悠远。

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千姿百态,冷暖情感交织,往往令人感到震撼。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将赴吴兴登高屋》中的“江城如画图,江水如飞龙,楼阁接天人,堤路接草木”,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和敬仰,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音韵奇妙,意蕴丰厚古诗的理趣还体现在其音韵奇妙、意蕴丰厚。

古代诗歌注重音韵韵律,尤其是古诗的律制多种多样,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古体诗等,每一种律都有其独特的构成规律和表现手法。

例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寄身世间无穷事,看尽人间有限身”,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同时音韵和谐,意蕴丰厚,颇具音乐美和意象美。

总之,古诗的理趣十分丰富和多样化,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深厚传统,也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和文化面貌。

读古诗不仅可以欣赏其高超的艺术价值,更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广阔和博大精深。

浅谈陶渊明诗的理趣

浅谈陶渊明诗的理趣

浅谈陶渊明诗的理趣
陶渊明是宋代伟大的文豪,他的诗作极富哲理性,意象巧妙精美,
博大精深,对节俭和爱护环境有着一定的启示与深刻的思想。

他的诗作大多写关于崇尚和谐的家庭生活,恋爱,感恩国家以及尊重
他的信念的思想。

他的绝句诗具有清新的韵味,在五言八句中充满着
智慧,深刻刻画出人类的孤独感,反映出无限善良、忧患、节俭的生活。

此外,他的廉洁和节俭的性格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成为了宋代
哀叹制度和政府行为的良好标杆。

陶渊明的诗不仅充满崇高的哲理,也展现了他心中坚定的友爱、亲情、敬畏等优秀品质。

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发现,在任何社会和文化背
景下,一颗纯真的心都不会改变,只要我们的内心仍然对它们保持着
一颗爱的种子,它们就会在无限的伟大里绽放出它们独特而恒久而美
丽的花朵。

宋代理趣诗赏析

宋代理趣诗赏析

宋代理趣诗赏析
宋代理趣诗的代表人物是朱熹。

他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通过描绘池塘在春风和太阳照耀下的景象,表达了世界万物的道理。

这首诗的理趣在于,它暗示了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奥秘和智慧。

另一首有名的理趣诗是王安石的《孤桐》。

这首诗通过描绘梧桐树的高大和枝干的曲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格正直和坚韧不屈的追求。

诗歌的理趣在于,它强调了只有像梧桐树一样,经历风雨和挫折,才能真正成为伟大的人物。

总体而言,宋代理趣诗注重通过自然和人生现象来揭示深刻的道理,诗歌语言简练精辟,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这些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后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理趣——《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四陈友冰一、何谓理趣有这么两首诗,它们咏歌的是同一个对象,但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只要比较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差别所在。

一首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另一首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须多加分析即可看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旨在惊叹庐山瀑布的神奇壮观,重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其途径主要是通过夸张、想象等浪漫手法来完成的。

西林壁是庐山西林寺的一座墙壁。

苏轼此诗与西林寺并无关系,也是抒发在庐山生发的感慨。

这种感慨并非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夸张庐山瀑布的壮美神秀,而是意在阐述自己由此生发的人生感受:前两句是要告诉人们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各异;后两句则揭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个生活哲理。

如果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首浪漫主义杰作的话,苏轼的《题西林壁》则是首充满理趣的哲理诗。

所谓诗中的理趣,是指诗中蕴含或意在阐发某种人生哲理,读者也能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感悟。

这里要指出的是:诗中的理趣与哲理诗不是同一个概念。

哲理诗主要用来阐发某种人生哲理,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议论,而非描景、叙事和抒情;诗中的理趣只是诗中蕴含有某种人生哲理或某种领悟,其表现手法并不排除叙事、描景和抒情,甚至主要是叙事或描景抒情。

像我们熟悉的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歌主要叙述诗人隐居中的感受,其中像“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都蕴有丰厚的人生哲理,且不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和其中含蕴的归隐之趣,“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表达的老庄忘言之境,即使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类描述,它也意在告诉我们:鸟倦飞而知还,夕阳西下时刻也飞回山峦。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诗歌理趣
陈师道(1912-1991),江苏南京人,中国现代詩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陈师道的诗歌理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情怀:陈师道是一个有着浓厚爱国情怀的诗人,他的诗中常常表达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关怀,透露出对时局和社会的深切思考。

2. 自然反思:陈师道的诗歌中常常以自然景物为依托,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自己对人生、存在、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3. 忧国忧民:陈师道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阶层不平等、政治腐败、战争冲突等问题的不满和希冀。

4. 神秘浪漫:陈师道的诗歌中有着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他常常借助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总之,陈师道的诗歌理趣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和社会关怀,注重自然观察和思考,同时散发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艺术气息。

他的诗歌作品对于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

谈谈理趣诗的鉴赏我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在诗歌的国度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独领风骚的。

所谓理趣诗,是指诗歌中含有一定的哲理。

一些理趣诗因富含深刻的哲理而流传千古,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人们都耳熟能详。

以下谈谈理趣诗的鉴赏途径:一、直陈式说理即通过议论直接阐明一个道理。

例如陶渊明的《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这首诗直接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光阴易逝,时不我待,要惜时勤奋。

诗歌直接说理,语言浅显,却寓意深刻。

再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肤浅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见解独到,直陈做学问、求知识的真正经验,即使在知识更新的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借用修辞说理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把抽象的哲理融于形象的修辞表达中。

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两首诗是以比喻来说理的成功作品。

第一首是说:水塘虽然不大,但因为有活水不断地充实,就能清晰细微地映照出大千世界中不断变幻的天地万物。

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保持头脑的活力和思维的敏捷,不断认识社会的新事物,适应社会的新发展。

第二首以水涨船行喻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依靠其有利条件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再如杜甫的《后游》: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采用拟人手法,是说山水景胜、花柳姿态,它们无私心,等待着人们去欣赏,从而引发出大自然是毫无私心的道理。

游山西村中的理趣

游山西村中的理趣

游山西村中的理趣
《山西村》是一首充满理趣的诗。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山西村的风光。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并为祖国山河美好而感到自豪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西村看到的美丽景色。

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白如话,却又意味深长。

其妙处在于诗人能抓住景物的特征,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把它写得逼真传神。

诗人以写景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对山西村中美丽景色的描写,把自己热爱祖国河山、渴望祖国统一、希望祖国富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千里莺啼绿映红”这句诗把春天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景色写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这句诗写出了春天绿意盎然、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的景色。

“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写出了山村人家那安静、淳朴、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

“人家”这个词写出了山村人家和自然景色
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

—— 1 —1 —。

传统诗的理趣与理语

传统诗的理趣与理语

涛理常格 。夸张 、幻想 、无理之理 ,甚至反理 ,为诗
清人王士祯在 《带经堂诗话 》中说 : “昔人论诗
体 所 允许 ,是 为变格 。清 人叶燮 在 《原诗 》中有一 日: ‘不 涉理路 ,不落 言筌 。’宋人惟程 、邵 、朱诸
段 论 述 : “自开 辟 以 来 ,天 地 之 大 ,古 今 之 变 ,万 汇 子为诗好说理 ,再诗家谓之旁 门,朱较胜。”所谓二
文 苑 漫 步
伟 骁 诗 曲理趣 与理 话
黄 振 永
清人沈德潜认为 : “诗 不能 离理 ,然贵有理 趣 ,
清人刘熙载在 《诗概 》中说 : “朱子感兴诗二十
不贵下理 语。” (《清 涛别裁 集 》卷首 《凡例 》 )不 篇 ,高峻 寥旷 ,不在陈射洪 (子昂 )之下。盖惟有理
少 诗话作 者持 类似看 法 。笔者认 为 ,与其探 讨 如何 趣而 无理 障 ,是 以至 为难得 。”理障 二字 ,耐 人咀
清 人 袁枚 《偶成 》: “有 寄心 常静 ,无 求 味最
问实答 ,与 “富贵于 我如浮云 ”同义 。
长 。儿 童 擒 柳 絮 ,不 得 也 何 妨 。” 可 能 由 宋 人 杨 简
岑参 《高 阁 》: “高阁逼诸 天 ,登临近 日边 。晴 “闲看 儿 童 捉柳 花 ”借 来 。柳絮 无 使 用 价 值 ,成 人 不
2018年·第1期圈
文 苑 漫 步
堂 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 物理 须行 乐 ,何用 遇 事应 换位 思考 体谅 。触 景生情 ,情 动而理 悟 ,何
浮 名绊 此身 。”前 三联 以暮春萧 条景 象及 鸟巢与 陵 须直言过滩顺 易逆难之理 。
冢对比做铺垫 ,由物理 引入人情 ,得 出理 晤结句 ,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的理趣诗歌的主要任务是抒情,但是说理也是诗歌的功能之一,事实上也存在着旨在说理的诗,某些抒情诗中往往也有说理的成分。

本讲将着重探讨诗歌如何说理才富有情趣的问题。

一、说理也是诗的重要内容诗歌本质上是抒情的,说理非其所长,所以不少人都反对用诗歌来说理。

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云:“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亦云:“诗三百篇主情,与《易》太极说理,判然各别。

若说理,何不竟作语录,而必强之以五言、七言,且牵缀以声韵,非蛇足乎?”应当说他们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诗的主题不外乎抒情、言志、说理三端,要想在诗歌中完全杜绝说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诗经》中就有不少说理的诗,譬如《小雅·十月之交》有云:“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就是用诗歌形象说明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巨大的。

而《豳风·伐柯》则是一首完整的说理诗:伐柯伐柯,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汉乐府《长歌行》用露水易干,春天光辉的花叶到秋天就衰败了,百川东流一去不回等一连串的诗歌形象说明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颇有感染力。

晋代甚至出现了以诗明理的高潮,只是形象干瘪,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但是也有借诗歌形象来说理的好诗,如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八有云:“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资;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就用形象化的语言,讲了岁寒知松柏之后凋的道理。

而到了唐代则出现了许多耐人咀嚼的哲理诗,如初唐诗人虞世南笔下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这首诗说站得高声音也传得远。

这当然是一种比兴说法,虞世南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美名远播主要靠他自己的内因,而不是靠外因。

还有的诗所说的道理溶解在形象中,需要我们仔细体会。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诗既抒发了沧桑之感,又说明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

失败者因为发愤图强而走向胜利,胜利者由于骄奢淫逸而走向灭亡。

吴越两国的斗争史证明了这一点。

清代的刘大勤在《师友传灯续录》中提出过一个问题:“宋人多言理,唐人不然,岂不言理而理自在其中与?”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爱说理为宋诗的一大特点。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本朝人尚理。

”明人杨慎《升庵诗话》也认为:“宋人诗主理。

”下面我们就以宋诗为例分析一下诗歌说理的内容。

宋人以诗说理的内容很多,最重要的当然是表现哲理。

譬如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不少宋诗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像梅尧臣的《对花有感》:“新花朝竞艳,故花色憔悴。

明日花更开,新花何以异?”最耐人寻味的要算孔平仲的《马上小睡》:夹路桃花眼自醉,昏昏不觉据鞍眠。

觉来已失初时景,流水青山忽眼前。

刚刚还是满眼桃花,在马背上打了个盹,眼前就是青山绿水了。

宗教也属哲学范畴。

佛教徒常以诗来宣传佛教教义。

如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八所载某尼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拈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五灯会元》卷一讲过一个故事:“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伽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伽叶。

”佛教教义难以尽说,所以佛祖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以启发弟子们自己去领悟。

“是时众皆默然,惟伽叶尊者破颜微笑”,说明只有伽叶有所领悟,所以得到释迦牟尼的青睐,成了禅宗的创始人。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认为:“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檀经》)如果把寻春比喻学道的话,为什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呢?主要是因为在自身以外寻春访道,虽踏破铁鞋,也无所获;而在自身中求,则往往能够顿悟。

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已经说过类似的话:“眼在睫前常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我国的一些哲学典籍,也讲了同样的道理。

如《文子·道原》篇说:“大道坦坦,去身不远;求诸远者,往而复返。

”当然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领悟出其他道理,如对事物、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事物发生质变以前,我们只能见到事物旧有的面貌,在事物发生质变以后,我们就能处处见到事物的新面貌了,等等。

道教观念虽然庞杂,但是其主张贵生避世的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

道教徒爱用白云来表现这一观念,如北宋嗣汉三十代天师张继先《诗一首》云:“白云闲似我,我似白云闲。

二物俱无心,逍遥天地间。

”显然这首诗将道教贵生避世的观念表现得非常透彻。

宋诗中还有许多抒写生活体验与感悟的作品,这些体验与感悟往往充满哲理,因此特别值得珍视。

就拿登高望远来说,宋人就写出了一些感受各不相同的哲理诗,如李沆大的《题六和塔》: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站得高,看得远,这是人们的共同认识,然而站得越高,风险也就越大,安全系数也就越小。

作者在登上六和塔顶层,亲身体验到风险以后,经过权衡,还是拒绝冒险,选择了习惯性生活,因为这样做没有风险。

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却有着不同的体验: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在王安石看来,站得高是因,看得远是果,要想看得远,就必须站得高,而且还要攀登上最高层,从而展现了中国11世纪改革家的胸襟。

再如释重显《五老师子》云:踞地盘空势未休,爪牙安肯混常流。

天教生在千峰上,不得云擎也出头。

《僧宝传》称重显尝游庐山栖贤寺,时諟禅师居焉,简严少接纳,显藞苴不合,作师子峰诗讥之。

这三首诗的主题思想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说明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所处的位置对于人们的思想、人们的生活道路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宋人还常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如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旧中书南厅壁间,有晏元献题《咏上竿伎》一诗云:…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挂骇旁人。

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当时故必有谓。

文潞公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荆公行至题下,特迟留诵诗久之,亦未能无意也。

荆公他日复题一篇于诗后云:…赐也能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何仿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从两首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主张改革的,而晏殊(谥元献)、文彦博(封潞国公)是反对改革的。

王安石的政治主张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受到了普遍欢迎,如宋人沈辽《水车》诗:“黄叶渡头春水生,江中水车上下鸣。

谁道田间得机事,不如抱瓮可忘情?”再如韦骧的《桔槔》诗:“露井无穷惠,机心在桔槔。

浅深在应取,俯仰不为劳。

固免羸瓶悔,全胜短绠操。

如何翻鄙笑,抱瓮自孤高。

”宋人还喜欢用诗来探讨诗歌理论。

如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吴可的《学诗》诗。

陆游也有不少论诗诗值得我们重视,如其《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二首》之二: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君诗妙处吾能知,正在山程水驿中。

即深刻地说明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再如杨万里的《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之二: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正因为他们突破了江西诗派的藩篱,所以在诗歌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由此可见,说理是诗歌的重要内容,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诗歌中说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也是丰富多彩的。

看来问题不在于诗歌能不能说理,而在于怎样说理。

二、说理的诗应富于理趣说理的诗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如刘克庄《跋恕斋诗存稿》所批评的那样:“近世贵理学而贱诗,间有篇咏,率是语录之压韵者耳。

”像理学家邵雍《击壤集》中的大部分诗都属于这种情况。

如他的《知人吟》:“君子知人出于知,小人知人出于私。

出于知,则同乎理者谓之是,异乎理者谓之非。

出于私,则同乎己者谓之是,异乎己者谓之非。

”诗的本质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像上面这首《知人吟》,毫无形象可言,故不能算作诗。

准此以谈,僧人写的不少偈颂由于没有借助形象来说明道理,也算不得诗。

蒋孔阳在《形象和形象性》一文中曾批评道:“有的所谓…哲理诗‟,如佛家的偈语等,虽然思想是被装在诗的形式里面的,但因为没有个性,所以没有诗的形象,不能称为真正的诗。

”还有一部分诗富有理趣,这是宋诗的特点,也是宋诗的优点。

南宋包恢在探讨诗歌创作理论时用了理趣的概念:“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

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

”(《答曾子华论诗》)清人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首《凡例》云:“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

”何谓理趣?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作了深入探讨,指出:“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

”在钱钟书看来,“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当为花中蜜),体匿性存,无恨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可见,诗的理趣就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哲理的艺术趣味。

其最高境界是将理溶解于诗的形象之中,使人浑然不觉,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游园的目的是为了寻春,柴扉紧闭未免让他失望,但是一枝出墙的红杏使他领略到了满园春色,又给他带来了一份惊喜。

短短的四句诗写出了作者由期望到失望,再到他的期望意外得到满足而非常得意的心理变化过程,显得情趣盎然。

我们细细品味,发现这首诗也道出了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内容或本质是一定会通过形式或现象反映出来的,春天到来了,我们即使没见到杏花,也会从桃花、李花、荠菜花、迎春花那儿获得春天到来的信息。

正因为诗的理趣蕴涵在诗的形象之中,故诗的理趣多见之于山水诗、咏物诗、咏史诗,以及形象化的议论中。

诗人常在爬山涉水登高望远时有所感悟,而将诗的理趣寓于山水之中。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西林,寺名,在庐山,一名乾明寺。

近代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指出:“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

”但是新思想究竟指什么,他没有明说。

今天看来,前两句似说明人们的观点会因为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人们因为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观察事物的时间和地点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即使同一个人也如此。

后两句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因为局中人往往要考虑利害得失,其主观因素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所以难以对事物的本质有客观而准确的认识。

黄庭坚还认为苏轼在这首诗中谈了人们对佛学的理解各有差异,黄氏评价道:“此老人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剌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冷斋夜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当然也是各不相同的,个中人尤其如此。

再如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