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状与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各种形状与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各种形状的识别、几何图形的构成、结构的设计与搭建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形状与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对于简单的形状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复杂的形状和结构的认识仍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和理解各种形状的特点,学会用几何图形进行设计和搭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形状的识别和理解,几何图形的构成。
2.难点:复杂形状和结构的认识,设计与搭建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各种形状和结构。
2.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同形状的卡片或模型,用于实践活动。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应用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如建筑物、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形状的特点和名称,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通过模型展示让学生触摸和感受这些形状。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给学生相应的形状卡片或模型,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识别和命名这些形状。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①增加材料的宽度②增加材料的厚度③改变材料的形状。
2.增加纸的宽度,会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的厚度,会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好办法。
2.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1.简答题:为什么拱形可以承载很大的重量?答: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如手捏鸡蛋不易碎)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
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保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
五、做框架1.像起重机架、输电线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六、建高塔1.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空气阻力小。
2.框架结构的优点:可以用较少的材料构建巨大的物体,支撑起巨大的空间,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①增加材料的宽度②增加材料的厚度③改变材料的形状。
2.增加纸的宽度,会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的厚度,会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好办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及单元测试(附答案)一、科学知识: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减少材料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瓦楞纸中间的纸被折成了波浪形,增加了纸的厚度,从而提高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
3、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4、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5、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足拱、管状的手臂骨、腿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生活中的拱形:植物的杆、茎、果实,拱门,拱窗,拱桥。
6、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三角形框架受到外力时,总是能够通过三根杆的推拉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
在四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杆,就会变得稳固。
因为加了斜杆后,当框架受到外力时,斜杆会产生拉力,使框架达到内力与外力的平衡,从而不易变形。
7、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8、框架铁塔结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抗风能力强。
9、常见的桥梁结构类型有梁桥、拱桥、拉索桥和浮桥。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
陈梅娟:六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桐乡市崇德小学班级学号姓名《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很多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横梁立着放(即:侧着放)比平着放好,因为这样能增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抗弯曲能力。
3.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很强,主要原因是:把几层纸粘贴在一起,并改变其中一层或几层纸的形状。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古代城门大多建成拱形,是为了增强抗弯曲能力。
2.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3.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第四课:找拱形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3.生物体中的拱形有:人的头骨、肋骨和足弓;龟壳;贝壳等。
(其中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第五课:做框架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
2.三角形框架比长方形框架不容易变形。
3.用加斜杆的方法给长方形框架加固,斜杆能在框架受压时起到“推”或“拉”的作用。
第六课:建高塔1.建造高大的铁塔,不但要结实不变形,还要保持直立。
2.铁塔不易倒的主要原因: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三角形框架、塔基深陷于地下。
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2.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桥的承重要求、材料的特性、材料的数量、桥的形状和结构等。
六年级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抵抗弯曲1、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宽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2、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是:(增加纸梁的厚度,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大大增强)。
3、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师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4、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材料、形状、宽度、厚度、长短等因素有关。
5、横梁的放法:【横梁厚度】能更大的影响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所以横梁一般【立着放】。
这样更能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6、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①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
②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③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梁的抗弯曲能力,可以看出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7、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8、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实验假设: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改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结论(我们的解释):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纸越宽,它的抗弯曲能力越大9、实验: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我的猜想:纸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展开的思路是,条形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设计建造桥的模型,综合运用本单元的知识。
本单元活动涉及了探究过程的各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和制作、搜集信息、思考与推理、表达与交流,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经历这些探究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要注重以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挑战性的设计、制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促进儿童在以下方面有所发展:1.了解一些常见的结构,知道物体结构是多种多样的;2.能说明结构上的力的作用,知道力有使物体产生形变的作用;3.知道不同形状结构承受力的大小不同,改变形状结构可以改变承受力的大小;4.能设计、制作桥的模型,能够对桥模型的结构进行介绍和评价,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加深对设计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5.经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6.通过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桥梁的了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7.通过了解物体的形状结构,感受形状结构的美;8.逐步养成注意观察物体结构,分析受力状况的习惯。
教学目标1.本单元第一课、第二课的内容有: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研究横梁是平放还是立放,认识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这些内容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2.在原《自然》低段教材中有“搭纸桥”“捆支架”两课,通过实验认识“纸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和“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
本单元作为高年级《科学》课教材,也有这两方面的认识。
比较一下,两者在要求上、编排上有哪些不同?3.在“找拱形”一课中,安排了找塑料瓶的形状设计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的活动,活动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让儿童了解一些生物体上的拱形结构有什么科学意义?4.本单元选取了塔和桥的结构来作研究材料,有哪些有利的地方?“塔的研究”“桥的研究”两课在单元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地位如何?5.你认为“设计建造我们的桥”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怎样?让学生介绍评价桥的活动有什么意义?怎样教学好这个环节?教学建议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把材料做成“T”“工”“0”等异型形状,用框架结构代替实心横梁,都利用到了抗弯曲能力与材料“厚度”的关系。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六上第二单元实验操作
活动和注意点
4.测试纸拱的承载能力
课题和页码:2.3《拱形的力量》P31-32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实验步骤: •(1)做一个纸拱,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2)两边各用一本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3)用更多书抵住拱足,测出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实验整合,不要将这个完整实验变成三个实验。
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 起…… • (3)介绍评价总结。 注意事项: 1.要求造一座跨度大的现代化大桥;2.活动前先让学生了解评 分标准
拓展性活动
2.2瓦楞纸板设计 2.3瓜皮拱的体验和延伸 2.4不同饮料瓶的科学性 2.6萝卜高塔 2.7钢索桥钢缆拉力体验
活动和注意点 1.纸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 关系的实验
课题和页码: 2.1《性质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长度20cm、厚度相同(1张厚)、宽度不同(6cm、12cm、 18cm)的纸条,垫圈;长度20cm、宽度6cm相同、厚度不同(1 张、2张、3张)的纸条(相同的A4纸粘贴而成)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1.演示好“马鞍形绑扎法”;2.长竹棒怎么增加起到效果最佳。
活动和注意点
7.建高塔
课题和页码:2.6《建高塔》P39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 实验步骤: • (1)学生能够用到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
水等材料制作高塔。 • (2)要学生用扇风的方法检验建造的“高塔”的抗风能力,是
活动和注意点 2.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实验
课题和页码:2.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P27-28 实验器材: A4纸若干张、铁垫圈、双面胶或透明胶 。 实验步骤: •(1)用同样大小A4纸折成 “一”“ㄩ”“W”“口”“O” •(2)将“一”字形纸梁垫在桥墩上,放垫圈,测出承受垫圈 数量。重复三次。 •(3)用相同方法测出其他形状纸梁承受垫圈数量。 •(4)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PPT教学课件
注意:1.用力的大小要适当; 2.作用在两个形状上的力要一样大。
新知探究
•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压
力
压 力
拉力
推力
新知探究
我们的发现: 三角形框架最稳定,而四边形框架不具有稳
定性。
新知探究
• 怎样对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呢?
增加斜杆
这里的人相当于一条斜杆,可以加强四边形的稳定性。所以无 论是受到推的力还是拉的力,都阻止了四边形框架变形。
费的材料又少。
• 做简单框架
新知探究
实验名称 扎一个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 实验材料 竹筷、橡皮筋、竹签或塑料吸管
实验步骤
1.用橡皮筋、竹筷来捆扎框架; 2.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 同,看一看哪一个容易变形?
新知探究
三角形框架 四边形框架
• 观察它们的受力情况
新知探究
三角形框架
四边形框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PT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2.5 做框架
授课人:XXX 日期:XXX
新知导入
埃菲尔铁塔
起重机架
输电线铁塔
新知探究
• 什么是框架结构呢? 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房屋
云霄飞车
这些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框架结构
新知探究
框架结构的优点: 框架结构能支撑起物体,起到柱子和横梁的作用,而且花
课堂练习
二、选择
1.下列应用框架结构的是( C )
A.国家大剧院 B.鸟巢 C.埃菲尔铁塔 D.赵州桥
2.下列( D )不是框架结构的优点。
A.起到横梁和柱子的作用 B.支撑整个建筑物
C.节约材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 折形状1、物体具有可见的形状和结构,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承受力的效果不同,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锥形、台形、柱形、球形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3、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改变的构造。
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而且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圆柱形承受力最大,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的分布。
6、材料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像纸这样的薄形材料抵抗弯曲的性能都较差,增加厚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7、细细的麦秆能够支持得住比它重得多的麦穗,是因为它是空心的。
其科学道理是圆筒形结构承受力强。
8、鸡蛋是一种薄壳结构,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各处。
9、纸包装箱用的材料叫瓦楞纸,它由三层或五层薄纸板构成,中间的一层或两层是瓦楞形的,这种结构使纸板的抗弯曲能力增强。
10、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11、请说说为什么有些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或“口”字形状?答:因为这些形状的改变在效果上等同于增加了薄形材料的厚度,而用的材料并没有增加,这样就达到了既省材料,又能有好的效果,一举两得。
2 搭支架1、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2、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等都设计成三角形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3、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巴黎。
4、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 建桥梁1、桥梁是由桥墩和桥面组成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第二单元课件汇总 教科版 (共172张PPT)
纸梁的厚度
温馨提示:
1、先预测,后实验,再记录,最后根据实验数 据总结发现。 2、实验时重物(回形针)要轻轻地放在纸桥梁 的中间,以免砸塌纸桥梁。 3、纸桥梁碰到底就算塌陷,导致塌陷的最后一 个重物(回形针)不能算。 4、请各小组安静实验,完成的小组请先整理好 坐正,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安静。
实验时,我们应注意: 1. 只能改变纸的形状,不能改变桥墩的距离和高度,不能
长度和大小。
改变纸的厚度、
2. 每张纸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或合在一起使用。
3. 重物应尽量放在纸桥中间的位置,要轻轻地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使纸碰到桌面的那个重物不能记录下来。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改变纸的形状可以增强它的抗 弯曲能力。
2、实验中需要改变什么条件? 我们准备怎样改变?
纸的宽度
温馨提示:
1、先预测,后实验,再记录,最后根据实验数 据总结发现。
2、实验时重物(回形针)要轻轻地放在纸桥梁 的中间,以免砸塌纸桥梁。
3、纸桥梁碰到底就算塌陷,导致塌陷的最后一 个重物(回形针)不能算。
4、请各小组安静实验,完成的小组请先整理好 坐正,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安静。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O
口
L
W
工
U
思考:
1、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做成 “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
2、这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实验题: 为了增强薄形材料抗弯曲的能力,我们可以将材 料做成哪些形状,请画出来。
W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
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资料课件
07
思考题:如何理解形状与结构的关系?
形状与结构的关系:形状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是形状的内在支撑。
不同形状的结构特点:圆形结构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结构具有坚固性等。
形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形状影响结构的受力分布,结构决定形状的稳定性。
实际应用:建筑设计、工程制造等领域中,形状与结构的关系至关重要。
形状与结构的关系:探讨形状与结构对物体稳定性的影响
形状与结构的分类:介绍常见的形状和结构类型,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形状与结构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展示形状和结构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如桥梁、建筑、车辆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掌握形状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科学-形状与结构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
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2.实验一:
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
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估计一下,什么样的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
1.实验要求:不改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形状,预测并实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2.测度记录:
形状
预测抗弯曲能力
设 计
2.3拱形的力量
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压
课后
反思
主备教师:参加教师:组长查签:
课题
第四课找拱形
备课时间
9.19
授课时间
9.25-9.29
教学时数
1节
第六周第2课时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
二、瓦楞纸的研究
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2.1 抵挡曲折【教课目的】1、经过对“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大小的实验研究,认识增添纸条的抗曲折能力,认识横梁立着安置的道理。
2、在研究中学会辨别与控制变量收集和记录数据,并能利用曲线图和数据剖析和解说。
【教课准备】1 、学生实验资料:长、宽相同,厚度不一样的纸条,相同大小的铁垫圈、实验记录表、画曲线图的格子纸,木片(竹片)、尺子。
b5E2RGbCAP2、教师示范资料:各种矩形梁的实物模型(图片)。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出示一张纸条,把它放在两个盒子上边,假如在上边放一个重物会如何?2、演示在纸条上放一个垫圈,察看纸条怎么样了?有什么方法能够让它不曲折呢?拉近盒子的距离行吗?加支撑物呢?p1EanqFDPw二、研究“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的大小”1、推断增添纸的厚度,会不会增添它的抗曲折能力,如何查验我们的假定?2、出示 1 号、 2 号纸条,商讨实验方法。
实验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实验改变的是哪个条件?曲折程度怎样保持相同?如何表示抗曲折能力的大小?DXDiTa9E3d3、学生疏组实验,家世巡视指导。
(1)提示:纸的厚度用粘在一同的张数表示。
(2)先展望后实测。
4、报告沟通,并谈谈做了这个实验后有何感想。
5、指引展望 3 号纸能够放几个垫圈,沟通如何展望。
6、实测 3 号、 4 号纸的抗曲折能力。
7、报告沟通。
三、绘制折线图并剖析1、出示统计图:横向表示纸的厚度,纵向表示垫圈的个数,请大家把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的关系用折线的形式画下来。
RTCrpUDGiT2、学生绘制折线图。
3、展现与沟通后你们有什么发现?4、小结:纸的厚度与抗曲折能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增添纸的厚度能明显提升纸的抵挡曲折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质1、像纸这样的薄形资料抵挡曲折的能力较差,假如要提升资料的抗曲折能力,应当怎么做?2、在建筑中为何要采纳厚度很大的横梁?3、赏识图片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横梁大多实立着放的仍是横着放的?可否用今日学的知识来解说此中的道理呢?5PCzVD7HxA4、课件演示后,请大家用手折一折尺子,看如何折尺子不简单曲折。
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和反思
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觉: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局部: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三、做一个巩固的正方体框架。
学情分析在农村有着丰富的学习科学的资源。
田野里、小河边等一些地方,随处可见做框架的材料,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在科学教学中,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提供直接感知的物体,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援助。
在这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感情、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依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看一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投影图片,找出这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的共同点:都是用木头或钢铁构建而成,都比拟高大、牢固,从而为探究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为什么这么牢固打下伏笔。
同时通过较形象的比喻较自然引出了什么叫框架结构的概念。
在探究简单框架结构中,通过做——压——究——固顺序将探究逐渐深刻。
在运用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知识根底上,让学生去固定四边形框架,学生出现了不同的加固方法:有将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的,有将四边形变成“日〞字形和“田〞字形的,教师让学生猜想根底上,教师进行实物验证,从而得出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结论。
然后让学生观察塔和架子为什么高大而巩固的原因。
最后运用这一知识加固正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刻,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概念目标,到达了“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过程目标,体验到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教学设计1.折形状【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四种形状。
2.能够识别一些物体的主要形状。
3.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
5.知道改变形状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使蛋壳的切口尽量平直。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蛋壳、书若干。
学生材料:每组A4纸4-5张、双面胶1卷、剪刀1把、直尺1把、书若干。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究用一张纸托起一个重物的方法1.出示一张A4的复印纸和一本科学课书,问:这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连站不站不起来(教师演示给学生看),你们能不能想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课本呢?注意要保证课本离桌面15厘米以上。
2.提问:为什么现在一张纸可以承受一本书的重量?3.揭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折形状》。
(板书课题)二、认识四种基本图形1.谈话:说到形状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你们认识吗?说说看。
小结: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等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
2.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说教室里的一些物体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3.说说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课本16页下半页内容)小结:因为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形状,有抵御风雨,增加自身承受力打得的优势,所以人们就根据它们的形状建造了房屋、金字塔,制作了帐篷、台灯等。
三、探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1.折形状(1)谈话:刚才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纸的形状,就增加了它的承受力,下面我们就借助这张纸来进行研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间的关系。
这张纸可以折成圆柱型纸筒,除此之外,你还能把纸折成什么形状?(2)谈话: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现在来重点研究一下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这四种形状的纸筒,看哪种承受力最大,好不好?(教师展示四种形状)(3)小组讨论回答:折纸筒需要什么材料?怎么折?折时注意什么?a、应为相同材料的纸,如A4纸,单层,且纸张大小相同(不变量),纸的形状不同(变量)b、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c、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隙粘牢固。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知识点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宽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宽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厚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把铅画纸裁成1倍宽、2倍宽、4倍宽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宽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宽、4倍宽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实验现象:4倍宽的纸梁能承受的垫圈数量最多。
实验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5.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研究问题:材料的厚度与其抗弯曲能力有关系吗?实验猜想: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材料:铅画纸两张、厚度相同的书4本、垫圈若干枚改变条件:材料的厚度不变条件:材料的宽度、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实验过程:①用铅画纸裁出7张同样宽度的纸梁,保持长度相同,用少量固体胶粘贴成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梁;②用4本书做成桥墩,把1倍厚的纸梁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桥墩之间距离保持不变,把2倍厚、4倍厚的纸梁分别平放在上面做桥面,看最多能承受几个回形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第1课《抵抗弯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研究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为后面的研究奠定认识的基础。
它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研究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第二,研究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
本课还要锻炼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利用对比实验找出变化规律,记录并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
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能力目标猜想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能够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进行猜想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操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想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探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PPT,横梁和柱子的模型。
2、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回形针。
3、学生准备:课本、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纸条)请一位大力士和老师配合做一个实验,拉一拉这张纸条,(用很大的力气才拉断)教师说明纸承受拉伸的性能强。
我再把这张纸放在架空的两本书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答后,教师实验)2.纸条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就弯曲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不弯曲呢?也就是说让它抵抗住弯曲呢?(学生说抵抗弯曲的方法:拉近盒子的距离、加支撑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有关的建筑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新课在三年级时,我们研究过纸承受拉伸和弯曲的性能。
说说纸承受弯曲的性能如何?(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1)图片导入了解: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
这要通过观察、比较最简单的房子和最简单的桥的结构特点来认识。
用板凳来比喻柱和梁,用板凳来比喻房子和桥梁,学生就容易理解房子和桥梁结构的共同点了,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和板凳是类似的。
(2)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
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这就比较容易了。
所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就很重要了。
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纸,那么你们在学习中特意去留心纸的特性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纸抗弯曲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
那厚的纸呢?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纸的厚度,纸的抗变曲能力会怎样呢?(小黑板出示)2、通过同学的猜想会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弯曲的因素上3、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注意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2)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3)表格设计:表14、并根据所得数据制成曲线图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本课时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得要培养)5、最后得出结论: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三、平放还是立放。
我们发现桥梁的横截面一般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桥梁是怎样安放的,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这样安放的理由。
并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提问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要点,指名这生回答教师给予更正完善。
教学后记: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控制条件:跨度不变,回形针放的位置不变,弯曲程度一样(或都放一个重物,看弯曲程度的不同),纸的宽度、长度和质地一样,放的手势一样。
2、形状和抗弯曲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
● 观察瓦楞纸板的结构,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小组合作做实验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 乐于根据观察作出解释和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教师自己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钢、铝型材样品或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增加物体的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这样就要增加材料的用量。
同学们还能为工程师想想其它的办法吗?二、瓦楞纸的研究我们平时看到的很多物品的包装都用到一种纸,同学们知道这种纸的名字吗?(这种纸叫瓦楞纸)1、感知瓦楞纸的特性同学人平时也接触过这种纸,现在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这种纸。
大家右以拿到手上感受一下并可以折一折,感觉一下它有多硬,抗弯曲能力如何?(分组感知纸的特性)2、实验一:我们利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瓦楞纸的结构是怎样的,看看各组成部分的厚薄和软硬。
(经过研究,我们产生的什么产生了什么问题或想法?准备怎样继续研究?)三、形状与抗弯曲能力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估计一下,什么样的形状有好的抗弯曲能力?1、实验要求:不改变纸的长度,把纸折成不同形状,预测并实际测试它们的抗弯曲能力。
2、测度记录:3、小黑板出示问题:(1) 与没有折的纸比较,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增强了吗?(2) 比较这些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的大小,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3) 为什么有的钢材或铝材要做成“T”、“U”、“L”、“工”字或“口”字等形状?四、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用事实证明了,哪些结构和情况下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强,指明学生加答教师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3、拱形的力量【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
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
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謎吗?二、拱形承受压测试。
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分工与记录)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
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
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
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
四、长寿的石拱桥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
板书设计:4、找拱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 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己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
我们周围有许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有关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所以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巨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加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
我们自己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弹性。
2、提问: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板书设计:圆形拱形环形贮油罐、电灯泡塑料瓶肋骨、头骨、脚骨龟壳、贝壳、蛋壳5、做框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可选视频材料)二、研究简单框架1、实践体会利用筷子捆一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观察经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2、根据要求分组操作,并作好各种形状的记录。
主要思考增加斜杆起什么作用?并说说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点。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1、请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坚固的方体框架。
2、制作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应当先画草图,计算材料。
3、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要多少根横杆?多少根竖杆?多少根斜杆?它们的长短一样吗?4、每根斜杆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5、考验我们的正方体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四、小结板书设计:制作的原则做成的形状稳定承压大用料少6、建高塔【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 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关于塔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塔的神奇与生活中的具大作用。
提出问题: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观察这些铁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物体不容易倾倒的秘密。
1、猜想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易倾倒?把我们的猜想写下来。
2、实验证明利用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倾倒?塑料瓶怎样放最不容易倾倒?怎样做,使塑料瓶最不容易倾倒?3、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4、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1、利用老师要求准备的材料做一个塔,并尽量使它不容易倾倒。
比一比谁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2、分组操作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并测试叧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如果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它的搞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有什么不同?四、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
塔为什么不容易倒?看看我们先前的猜想,哪些得到了证实?哪些需要修正补充?板书设计:塔不易倒的秘密底部越大越不易倒底部越重越不易倒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教后反思:请一部分到沙坑实地进行实验,一部分在沙盘中实验,比赛谁的发现更多会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