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合集下载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摘要】“撤点并校”政策实施以来,高校资源不均衡、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稀缺、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逐渐凸显。

资源聚集于少数名校,导致各地区高校发展不均衡,学生面临心理压力增加,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政策调整方面,应加强高校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教育公平,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未来,应该着眼于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撤点并校政策、高校资源、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师资队伍、地区经济、调整建议、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撤点并校政策在中国教育领域被广泛实施,旨在优化高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撤点并校是指将两所或多所高校进行合并,撤销冗余的学科专业,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高校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也希望借助撤点并校政策,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撤点并校政策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与争议,如高校资源不均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质量下降、师资队伍稀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需谨慎考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避免可能的不利影响。

1.2 政策内容“撤点并校”政策是指校点结构调整和学校合并的政策,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政策规定,学校应根据学生数量、教学质量等因素,适时撤销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校点,进行学校整合,提高教学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和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学校合并可能导致高校资源不均衡。

撤并学校的利弊分析

撤并学校的利弊分析

撤并学校的利弊分析随着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农村。

在国家很难一下子大幅度提高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源,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各级政府深切关心的问题。

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这几年集中办学在部分地区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阶段性的思考总结如下。

集中办学的益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整合有限资源,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相应的师资、仪器、设备、手段。

在原来低水平分散办学的情况下,课程设置不全,学科教师奇缺,仪器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条件设备也难以保证教学的需要,教学对象过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变成了一句空话。

而集中办学,有利于克服这些不利因素,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节约教育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原来的学校大多规模小,但按要求又必须“五脏俱全”。

因此,有时候难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布局分散,投入相对也分散,造成部分资金投入后没有效益,改善条件也难以到位。

适度集中办学,能够集中使用财力,节约资金,加速改善办学条件的进程,尽快提高学校的整体质量和办学水平,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改变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原来分散办学,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正规的、有效能的集体生活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

集中办学,能改变学生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同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有助于整个家庭、整个村屯、整个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让现代化更先进的理念更加迅速有效的普及到最边远落后的地区的每个人,从而更深度的提高我们整个国民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必要性教育是配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教育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节约教育投入成本和教育资源的集约化使用,从2001年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实施以来,国家推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撤点并校”的重要决策。

摒弃“村村办学”“麻雀学校”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从办学体制教育质量和教育投资上看,农村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麻雀学校”的办学布局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

农村小学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生源数量越来越少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教育不规范的现象,有些地区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加之,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使得大量学生外流;还有许多留守儿童,被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到大城市就读等原因都造成了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

“村村办学”——村小布局分散;“麻雀学校”——班额小,学生人数少。

在增加学校设备等教学设施上,政府投入大量经费,致使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2]近年,为了改变生源数量少,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目的,“山村小学“走上了撤并的道路。

(二)农村小学仅享有“低质资源”1.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首先,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是属民师转正或直转,大多知识水平低、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薄弱、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现象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农村的教育信息相对闭塞,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不能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些教师四十岁以上者居多,很难接受新观念、新方法,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滞后,教学能力不强,落伍已成不争的事实。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审视与反思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审视与反思

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的审视与反思摘要:撤点并校政策是国家为了对农村地区进行教育改革、优化农训教育资源、缩进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从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

文章从学理上分析了农村地区实施撤点并校的历史背景,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政策实行原因,并且将政策实行的整个过程分为酝酿、起步、调整、暂定四个阶段,探究政治的演变历程,进一步掌握政策整体,从而基于相关主体对农村地区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对政策实施的十余年进行审视反思,为现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撤点并校政策;农村基础教育;审视与反思一、引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也加速发展。

教育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教育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决定这这个国家的未来。

教育,不仅能使个人学习到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的高德和素养,更是能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从而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配置教育资源、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这些问题亟待改善和解决。

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大幅提升,党和政府不断对教育进行深化改革。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生人口大幅减少,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的人数急剧减少,导致了农村地区出现了招生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的中小学。

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教育部门致力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集中,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或者省城和县城迁移,随着而来的是农村的适龄儿童也大量涌入城市,这不仅仅导致了农村教育生源的骤减,更加重了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运动,这项教育运动涉及全国7亿多农民、1.27亿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752万农村专任教师[1],在历经十余年后于2012年宣告结束。

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核心政策,笔者从撤点并校政策的演进过程出发,对撤点并校政策变迁进行历史梳理,并根据政策实施过程中效果的客观分析来找出每种效果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科学合理的布局农村中小学校提供有益帮助。

一、撤点并校政策演进历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开始进行,但是国家在全国范围正式颁布实行是在2001年,由于调整中出现一系列问题,2012年教育部宣布暂停。

“撤点并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具体的调整措施,撤点并校政策变迁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该政策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全面正式开始而进入公众视野,该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酝酿—起步—调整—暂停四个阶段。

(一)撤点并校政策的酝酿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及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农民子女基本上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家长迫切期望其子女能够接受与城镇孩子同等质量的的教育,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对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重新布局调整,优化整合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而此时我国农村中小学大部分仍实行的的是“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分散办学的模式。

这种办学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农村学龄儿童的数量不匹配,农村很多规模过小的中小学和教学点出现,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农村教育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并且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然而我国此阶段的农村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农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城镇化水平不适应。

尤其是1998年,我国多数省份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改革主要围绕着减人、减事、减支来进行并乡、并村、并校[2]。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摘要】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以及家庭教育参与度下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师资培训和支持、以及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的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小学“撤点并校”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学生适应、家庭教育、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师资培训、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农村教育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是指将原有的多个小规模农村小学合并成一个大规模学校,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质量。

这一举措通常是由于农村人口减少、学生规模小、学校资源匮乏等原因所致。

撤点并校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08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资源整合,优化师资结构,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举措,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发展。

撤点并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如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家庭教育参与度下降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撤点并校的影响,解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支持,促进学生适应和交流,提高家庭教育的参与度。

只有全面掌握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至此结束。

1.2 问题提出农村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育质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由于学校撤并导致学生数量增加,学生适应和交流困难,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

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校设施陈旧,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关于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几点思考

关于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几点思考


3. 社交问题
03
撤并后,教师可能需要面对新的同事和学生群体,需要重新建
立社交关系。
学校管理问题
1. 管理成本增加
撤并后,学校需要重新配置资源和管理结构,可能需要增加管理 成本。
2. 文化传承问题
撤并可能影响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影响学校的特色和底蕴。
3. 安全风险
新校址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需要加强管理和防范。
优化学校管理机制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的日常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稳步 提升。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某地区撤并案例介绍
背景
某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点多面广,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且面临资金短缺 等问题。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该地区决定撤并部分农村中小学校。
研究意义与价值
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学校撤并的影响和效果。 有助于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有助于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撤并后的学 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 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与交流
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 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交流
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活动, 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 共同成长。
社会影响
1. 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撤并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不利于农村地区 的发展。

关于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几点思考

关于撤并农村部分中小学校的几点思考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以教育质 量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基础,以改 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发 展。
02
撤并前准备
制定撤并方案
确定撤并原则
撤并应遵循就近、集中、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等原则,确保撤 并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调查和研究
对拟撤并的学校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现状、师资力量 、学生情况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撤并方案。
等问题。
教师调配困难
撤并学校意味着教师需要重新调 配,而部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
给教师工作带来实际困难。
问题处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撤并计划
01
政府应制定详细的撤并计划,包括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合理
调配教育资源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浪费。
加强学生和家长沟通
02
在撤并过程中,政府应积极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
制定详细的撤并计划
包括撤并的时间、步骤、资金投入、人员安排等,确保撤并过程的 顺利进行。
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对象
面向学校师生、家长、社区居民 等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
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内容
介绍撤并的目的和意义,讲解撤并 后的好处和长远发展,消除疑虑和 误解,增强公众对撤并的认同和支 持。
宣传教育方式
保护农村特色
对于具有特殊地理、文化背景的农村学校,应尽量保留,并 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文化。
关注弱势群体教育
保障贫困学生权益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通过提供资助、加强帮扶等方式,确保他们接受 良好教育的机会。
关注留守儿童
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加强心理疏导、拓展课外活动等,以弥补家庭 教育的不足。

浅谈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简称“撤点并校”,是一项始自上世纪90年代末已推行10多年的教育改革,其目的在于扩大学校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但伴随着上学难、废校利用难、学生辍学、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其距离“布局调整”的初衷越来越远。

本文针对撤点并校目前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问题;对策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其中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该条具体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即是所谓“撤点并校”。

1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主要问题1.1 部分住校低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足撤点并校所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小学义务教育的儿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年龄相差不等。

这些低龄学生在家要依赖父母亲人的照顾,离开父母的呵护,住校后吃穿住行各方面都需要自己管理,他们适应寄宿学校生活还需要时间和过程。

如果不能独立照顾自己的生活,甚至部分学生不能正常的生活,那么就必然影响学习。

很多学校出现了因学生恋家偷偷跑回家、开始住校的几个月整天哭闹、低龄小学生晚上经常尿床等不适应寄宿生活的现象,而多数学校的寄宿管理尤其是对低龄学生的生活管理与引导难以到位。

1.2 多数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较低学生寄宿以后,一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少了,不能完全适应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不习惯新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周围的同学交流甚少,恋家情绪严重,时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学习成绩也会下滑。

而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老师,大多数班主任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生长时间过集体生活,一些孩子遇到困难或心理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患抑郁症、辍学等现象就会出现。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几点思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我国人口总数很大的比例,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得失。

正因如此,我国党和政府长期高度关注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过去的那种“一村一校”的学校布局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按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我市在上级精神的指导下,对本市的学校进行了合理的布局调整,我镇农村小学的撤点并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乡镇教师,我目睹了我镇小学的布局调整过程。

调整之前,我镇有小学八所,分散在几个较大的村子,经过几年的撤并,最后合并成为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

亲历并观察这一过程,我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我认为学校布局调整后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

一、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调整以前,各村的小学校舍都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大部分的学校校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雨雪天气,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提心吊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过去,无论学校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投入,以及教师、管理人员的投入,这样使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调整后,我镇在原来的镇完小的基础上建设了高标准的教学楼,新的教学楼结实坚固,抗震能力强。

学生搬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不论什么天气,都能安心地学习。

过去学校分散时,各小学基本没有餐厅,学生的午饭都靠从家里带,学校没有伙房,不能为学生热饭,就餐时只能吃凉的。

新的餐厅设备齐全,干净卫生,解决了学生的吃饭问题。

学校为学生编排了合理的菜谱,为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期的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撤点并校”与农村学生公平受教育权问题再思精品文档5页

“撤点并校”与农村学生公平受教育权问题再思精品文档5页

“撤点并校”与农村学生公平受教育权问题再思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根据《决定》的精神,“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因此,当时全国学校建设“力求使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与群众生产、生活相适应,便于学生就近上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校”的农村教育格局。

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农村学校小型化、空壳化的现实突出,政府希望通过施行“撤点并校”政策实现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的目的。

根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要求,各地政府加快了将农村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统一合并为中心学校的步伐。

2015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要求地方“慎重稳妥撤并乡村学校,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保障当地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前后影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近十五年的“撤点并校”政策,似乎走到了它的终点。

二、“撤点并校”与公平受教育权“撤点并校”是政府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客观上来讲,“撤点并校”政策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合并后的学校由于获得了集中的财政支持,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臻于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了优化、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

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求成,脱离当地实际情况,“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引发了部分地区学生就学距离明显增加、交通安全风险加大、学校寄宿条件不达标、学生家庭负担加重等新问题,降低了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可及性,导致农村学生辍学风险显著增加,在事实上损害了农村学生的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所谓公平受教育,是指政府通过教育政策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要依据合理性原则,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

[4]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政府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及存在问题反思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学校撤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农村地区的小学和初中被迫关闭,学生们被迫转学到更远的地方。

尽管教育部门宣布撤并是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益,但实际上,农村学校的撤并存在许多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农村学校撤并问题进行反思。

农村学校撤并导致学生面临较长的上学路程。

在撤并之前,学生们只需走一段短距离就能到达学校。

撤并之后,许多学生被迫走几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

这对于一些年幼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仅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还增加了他们在上学途中发生意外的风险。

撤并过程中可能导致农村学校教师流失。

撤并后,学校的规模扩大,可能需要更多教师。

在一些农村地区,教师流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和相对低廉的工资,许多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工作。

撤并后,更远的上班路程和更大的工作压力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教师离职,进一步恶化教师流失问题。

撤并也会给农村学生的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大部分撤并学校都是小规模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撤并后,学校规模增大,但教师人数却相对较少,难以提供足够的个性化教育。

教师们可能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并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个别辅导。

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并可能导致学生辍学。

农村学校撤并还会带来社会问题。

农村学校通常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社区中心。

撤并后,许多学生将被迫离开自己的社区,并进入陌生的学校。

这将导致农村社区凋敝,使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助意识减弱。

撤并还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失去与老朋友和邻居的联系,可能导致孤立和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教育部门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更多教师留在农村地区工作。

第二,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益。

应该通过建立更多的寄宿制学校或提供校车服务来减少学生的上学路程。

教育部门应该更加重视个性化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农村教育撤点并校的利弊

农村教育撤点并校的利弊

农村教育撤点并校的利弊(2009-04-04 10:01:12)转载▼标签:杂谈撤点并校-政策出发点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不断的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办学体制上看,农村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的办学格局将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一、村小布点分散,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严重。

近年,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增加学校仪器等配套设施。

几所学校都得到一样的量。

二、村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由于农村学校布点分散,小班额班级比例大,造成了农村师资力量的分散配置,一人一班甚至一人一校的现象大有存在.加上目前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一些学历偏低和老龄化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严重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个教学点,一个教师,三个教学班,一个学期教师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错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谈及素质教育.三、教育经费紧缺,软硬件设施差.虽然国家每年按生均下拨给学校公用经费,但这些资金少效益难以发挥,仅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学校点多面广,其危房改造,校产修缮、教学及生活设施添置等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僧多粥少、资金分散后,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无疑增加了教育成本,加重了政府和农民的负担。

科学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实行集中办学,寄宿式办学已成为突破农村基础教育瓶颈,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行之路。

通过集中办学,中小学能基本满足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将生源少、效益低的学校撤消合并,使农村学校初步实现规模办学。

撤点并校-政策现状目前,农村的“撤点并校”工作正在改变原先“哪里有炊烟,哪里就有学校”的办学方式。

据了解,仅在南平市延平区的174所村完小里,不足100人的村完小就有105所,占60%,其中不足50人的村完小46所,最少的一所村完小只有学生11人。

不少教学点只有一名教师、几个学生。

这种状况下,学习气氛不浓,办学效益极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大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农村学校撤并现象的思考

对农村学校撤并现象的思考

对我国农村学校撤并现象的思考摘要:过去十年“撤点并校”政策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农村教育资源得到整合。

同时,农村学校撤并也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如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班额过大,增加农民负担等突出问题。

我国农村学校的撤并必须强化财力支持,多方完善后勤保障,全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掌握适当的学校规模,合理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等等。

随着国家叫停和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教育正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关键词:学校撤并;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随着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农村学龄人口不断下降,各地根据200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实施学校撤并政策。

在布局调整过程中,各地政府基本按照撤并、减缩的原则,将农村一些小规模、条件差的学校废除、合并,以期达到提高规模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

但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由撤并学校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与负面效应也相继显露出来。

2012年11月17日,在京举行的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十年评价。

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平均每1个小时,就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

虽然学校的撤并便于优化教育资源,但农村学校撤并也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

一、学校撤并对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改善了农村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在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各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改善了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与2001年相比,2010年全国农村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2.8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分别从46.8%、45.5%提高到54.6%、50.4%。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

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但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农民负担加重、班额过大、住宿管理等从而引发人们对此的思考。

关键词:撤点并校;农村教育;调整影响200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中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原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适当合并,实施学校撤并政策。

近年随着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部分地区,集中力量改善了一批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当地的教师队伍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

但是,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合并后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农民负担加重、班额过大、住宿管理等。

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结合身边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做一浅析。

一、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给寄宿生和非寄宿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一些非寄宿生在村里学校撤并后上学路程变远,要起早上学,个别的甚至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路途遥远,道路难走,有时加之风雨天气,加重了学生上学的安全隐患,同时来回路途费时费神,尤其小学生年龄幼小,身体弱,遥远的上学路程,劳累了身体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这就对这些非寄宿学生造成了上学难的影响。

其次,寄宿学生,由于资金有限,不少学校勉强提供寄宿,其条件也非常简陋,后勤配套设施无法到位,学生的安全、卫生、医疗、管理等缺乏必要保障,难以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小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自理能力较差,他们还离不开家长的关爱与呵护,家长还应尽量增加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

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

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2012-06-16 23:58:36)标签:杂谈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解决对策刘言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在农村实施“撤点并校”已经很久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分析了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学校、家长三个层面寻找解决途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负面影响,对策随着校车事故的不断出现,“撤点并校”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那么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出台背景是怎样的,撤点并校政策实施后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一、撤点并校政策的出台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路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镇。

据统计“到2008年,小学生在校人数连续递减至1.03 亿人,比1998年减少了3600 多万人”。

[1]“自1998年起,大多数省份都陆续开展以‘并乡、并村、并校’和‘减人、减事、减支’为核心内容的乡镇机构改革,截至2004年9月30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因此,这一文件的出台为撤点并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农村撤点并校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实施农村撤点并校已有十余年了,出现问题重重,那么农村撤点并校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呢?(一)撤点并校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撤点并校之前我们很少听到校车事故,原因很简单,农村的学生距离学校近,学生不用坐车就可以去上学。

依据平原地区的地理条件及儿童少年的身体状况,一般小学服务半径应限制在2公里内,初中最大不超过5公里。

但在撤点并校后中部省份一些偏远的地区,学生家庭居住地距离学校的距离大多都在3-4公里,有的甚至有8-9公里,学生不得不步行或者坐车去上学或者在校住宿。

由于撤点并校后学生上学距离较远,有些学校就采取了校车接送。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反思——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反思——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反思——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
析的视角
李亮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上半月)》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由于政策在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终结等过程中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造成了上学难、上学贵、交通安全隐患增加、甚至辍学率上升等问题,政策效果偏离了政策既定目标.文章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对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进行了反思,探究这一政策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政策制定质量,规范政策制定程序;保障政策投入,减少政策执行偏差;加强政策评价,建立快速反应的纠偏机制;重视政策更新,提高政策终结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等建议.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李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严打"政策的问题分析--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 [J], 石若坤
2.高校扩招政策的问题分析——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 [J], 罗大明;刘静
3.多维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议程建构过程分析——基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案例研究 [J], 魏志荣
4.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反思——基于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的视角 [J], 李亮;
5.论新课程改革中的民主参与--基于公共政策制定的视角基于公共政策制定的视角[J], 李战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撤点并校的思考

关于撤点并校的思考

公平与效率视野下农村“撤点并校”的影响及思考万芳【摘要】本文以“撤点并校”政策解析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写起,分别从公平与效率角度下分析了该政策给农村中小学学生、教师、当地政府与农民带来的好处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对该政策未来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公平;效率;一、“撤点并校”政策的缘起2001 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份名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其中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该条具体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即是所谓“撤点并校”。

1这个政策产生的背景是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不断的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目前的办学体制上看,农村中小学传统的“村村办学”的办学格局在未来的日子里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于是2001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二、从公平角度分析“撤点并校”政策的现状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教育起点公平是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即受教育权利的公平。

教育权利是人的发展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这种权利应该公平地被每一个人所享有,包括公平地享有个人发展所必须的教育资源,公平地享有对高级教育利益的竞争机会权等。

教育公平首先体现在基础教育上,只有缩小在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地区差距,才能谈到更高层面的教育公平,其中的关键是要将九年义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改变西部边远省份及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落后的面貌。

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个教育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撤点并校政策发展及反思2001年我国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运动,这项教育运动涉及全国7亿多农民、1.27亿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752万农村专任教师[1],在历经十余年后于2012年宣告结束。

撤点并校政策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的核心政策,笔者从撤点并校政策的演进过程出发,对撤点并校政策变迁进行历史梳理,并根据政策实施过程中效果的客观分析来找出每种效果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今后科学合理的布局农村中小学校提供有益帮助。

一、撤点并校政策演进历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开始进行,但是国家在全国范围正式颁布实行是在2001年,由于调整中出现一系列问题,2012年教育部宣布暂停。

“撤点并校”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具体的调整措施,撤点并校政策变迁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该政策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全面正式开始而进入公众视野,该政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酝酿—起步—调整—暂停四个阶段。

(一)撤点并校政策的酝酿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上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及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双重任务,农民子女基本上接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农民子女接受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家长迫切期望其子女能够接受与城镇孩子同等质量的的教育,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对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进行重新布局调整,优化整合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而此时我国农村中小学大部分仍实行的的是“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分散办学的模式。

这种办学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各地农村学龄儿童的数量不匹配,农村很多规模过小的中小学和教学点出现,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不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农村教育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并且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然而我国此阶段的农村教育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的进程,农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城镇化水平不适应。

尤其是1998年,我国多数省份开始在农村地区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改革主要围绕着减人、减事、减支来进行并乡、并村、并校[2]。

撤并学校主要是撤并农村乡村管理下的初中和小学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始实行。

迫于这些方面的压力,1998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对一些办学条件和水平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明显改变的薄弱学校,予以撤销或与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合并[3]。

基于这些中央部门出台的文件,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开始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而撤点并校政策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的一个具体实施策略,此阶段我国部分地方也开始对农村地区一些教学质量较差的中小学、人数较少的教学点进行撤并。

此次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在东部的发达地区首先试行,撤点并校实施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撤并为重点,初步整合了当时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主要还处于各地的具体尝试性实践,只是对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小范围内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这一阶段的撤点并校属于可控范围,其积极面得到发挥,如实现了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地区教育效益和质量、减少了教育支出。

为后来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做铺垫,属于撤点并校的酝酿阶段。

(二)撤点并校政策的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整体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撤点并校受到国家的关注。

然而,长期以来的二元城乡结构以及农村地区一直是小学是由村级办学,初中是由乡级来办,使得各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无法均衡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堪忧,县城学校与乡村地区学校学生所受的教育质量越发不平衡;而2001年我国对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县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通过撤点并校来减少教育开支成为各地政府的首选;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此时期强调要兼顾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解除对大城市的发展限制,推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影响下,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随迁子女的数量也成倍增长,农村中小学学龄儿童、少年数量迅速减少。

基于时代需要及此前我国撤点并校工作的成功开展,2001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

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4]。

这一年国务院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把撤点并校政策作为目前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

至此,各地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制定本地区的撤点并校规划,标志着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开启,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正式进入起步时期。

上述政策使得这一时期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在范围和深度上都达到新的高度,然而由于中央教育部门没有给出明确的“监管条例”和“撤并程序”,地方政府面对上级行政部署的巨大压力及部分地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效率优先的价值追求占据了其主导地位,实际操作中没能严格按照要求实行。

一些地方中小学校撤并的速度和规模让人咋舌,如内蒙古是全国推行学校布局调整较早的省份之一,其小学数量由1995年的13645所减少到2010年的2996所减幅达到78%,教学点数量由8809个减少到466个减幅达到95%[5]。

“高指标”、“一刀切”、“运动式”等不顾实际的盲目撤点并校行为催生了大班额班级和巨型学校,农村中小学校教学质量降低;造成农村学子上学远、上学难,存在安全隐患;家长、老师负担加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寄宿制学校各项配套设施不齐全,农村辍学率回升等问题。

(三)撤点并校政策的调整阶段此阶段我国政府主张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发展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保持匀速发展[6]。

这也意味着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减幅基本保持稳定。

因此农村中小学的撤并工作也应进入调整时期。

2001年至2005年,我国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农村撤点并校工作深入开展,部分地区出现了“高指标”、“一刀切”、“运动式”等不顾实际的盲目撤点并校行为,带来的系列问题开始引起了国家和教育部的关注,因此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政策修正。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进入调整时期。

2006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指出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落实撤点并校政策。

同时,又一次严令各地方教育部门在科学合理撤并农村中小学的同时,要保留一些必要的完小和教学点。

依据我国此阶段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及召开的相关会议,国家教育部这一时期对撤点并校政策采取的是有意识的调整态度。

试图通过下发相关的政策纠偏文件,来纠正此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盲目冒进行为[7]。

进而引导各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撤点并校政策。

然而在此前强大的撤并惯性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依旧较大规模的消失,学生上学远等问题更是普遍存在。

这一阶段,在政府一系列的调整政策的指导和引领下,一定程度减少了撤点并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

但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关于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认识不到位,农村撤点并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严峻,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将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视为提高其政绩的途径,追求撤并的数量与速度,给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国家教育部暂停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埋下了伏笔。

(四)撤点并校政策的暂停阶段在撤点并校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校车事故增多、农村辍学率回升、上学难度增加。

很多地方出现了盲目撤并、一刀切等不切实际的做法。

盲目撤点并校导致很多合并后的中小学的规模不足以承受现在的学生数量,各种软件硬件设备都不符合要求。

撤点并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该政策的本意。

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国家在衡量利弊得失,权衡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于是制定了暂停政策。

2012年4月,为减轻农村少年、儿童上下学过程中的交通风险,国务院签发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同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正式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备案之前,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8]。

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及各地方政府的行动,表明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落下帷幕,也标志着自1998年起,持续了10余年的“撤点并校”政策告一段落。

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核心的撤点并校,其政策经历了酝酿、起步、调整、暂停四个阶段。

国家制定的撤点并校政策其演进历程也可以说明此政策是在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

这也给予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今后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以深刻的启示。

二、撤点并校政策反思回顾十余年的撤点并校政策的演进,带给社会许多思考,对撤点并校政策变迁进行反思对今后更合理的规划农村中小学校十分必要。

我国农村中小学撤并工作的初衷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

实质上撤点并校政策演进是各利益相关人员利益博弈的过程,该政策的演变主要遵循“矛盾—调和—短期平衡—新的矛盾—调和—新的平衡”模式[9]。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争夺是撤点并校政策演进的主要动力。

1.促进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最初目标。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在原来教育资源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硬件及软件质量的提升。

首先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撤并规模过小教学质量差的“麻雀学校”,地方能节省一批教育资金,可以直接用来更新教学设备,改善新学校的办学条件。

而且可以把撤并学校的很多可以移动资源,向乡镇或其他村落中心学校进行集中。

其次是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在教育资源中占据很大分量,撤点并校解决了农村很多中小学存在严重的师资问题。

2.农村办学形成了集中办学的规模效益撤除规模小的“麻雀学校”和教学点,使农村分散的教育资源集中,这样撤并后的学校师资及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得到集中和提升,农村学校的校均规模増大,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校形成规模效益。

3.撤点并校政策对学生利益的损害首先是安全问题。

对于走读生而言,由于大量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被撤除,使得学生上学距离普遍变远,然而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合格的校车及专业司机,再者农村陈旧的安全意识也使得学校跟父母对学生安全问题不重视,这使得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问题频发。

对于寄宿生而言,远离亲人,学生缺乏来自亲人的情感关怀,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