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新】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小数乘法2(知识点+例题+练习题)
![【新】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小数乘法2(知识点+例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3dc7d9f524ccbff12184a0.png)
北师大版:小数乘法(3)(复习)知识点1: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例一:一条秋蚕吐丝长约1.5米,重约0.32克。
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 倍。
一条春蚕吐丝长约多少米?例二:已知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秋蚕吐的丝重约0.35克,求一条丝巾重约多少克?总结:无论是小数乘小数,还是小数乘整数,都先按照()乘法算出积,再根据()的小数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
知识巧记:小数乘法整数算,不同之处积中看。
数好乘数小数位,小数点在积中点。
小数末尾如有0,根据性质把0删。
知识点2:比较积和乘数的大小的方法例三:1.21.052.3X 1 =0.90.86总结:比较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的方法,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另一个乘数。
知识点3: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四:淘淘要给希望小学6名同学分别买2本练习册和1个铅笔盒,一共花多少钱?总结: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后算();如果只有乘法,要按照从()到()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括号里面的,()括号外面的。
知识点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例五: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一本练习本和一本《数学家的故事》,求一共要花多少钱?总结:1.()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运用运算律能使计算()。
能简算的要()。
2.(1)加法交换律:a+b=(2)加法结合律:(a+b)+c=(3)乘法交换律:axb=(4)乘法结合律:(axb)xc=(5)乘法分配律:(a+b)xc=练习1:用竖式计算0.56X90= 2.4X1.02= 9.16X2.3=练习2:选择(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大于0.65的是()A.0.65X1.01B.1X0.65C.0.88X0.65D.6.5X0.1练习3:在里填上“>”“<”或“=”。
五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6554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f.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6 表示6 个2.5 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在前面用0 补足,再点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的可以把0 去掉。
3.规律: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二、位置1.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例如:(3,5)表示第3 列第5 行。
三、小数除法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 再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 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商的近似数: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四、可能性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称为不确定事件或随机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五、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c82969b9d528ea80c77974.png)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一小數乘法1、小數乘整數: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占位。
3、規律: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⑴四捨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6、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7、運算定律和性質: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加法結合律:(a+b)+c=a+(b+c)減法:減法性質: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質:a÷b÷c=a÷(b×c)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二1、小數乘整數(P2、3):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27103702d276a200292ecf.png)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梯形的面积
1.梯形的额面积公式推导。
2.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
求梯形的面积时,不要忘记除以2 。
组合图形的面积
1.认识组合图形。
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称为组合图形。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起,一个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数位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数位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不同形式的方程。
3.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方程右边的值,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2.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般来说,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积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再明确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向前进1,小于5则直接舍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685310aee06eff9aef80785.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二.小数乘小数1.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2.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3.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2.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等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下.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先写商的小数点,再写商)(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商不变的性质: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4.商的变化规律: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5.除法中比较大小时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6.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8.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2)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0.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画物体的三视图-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梳理-画物体的三视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c91844192e45361166f550.png)
小学数学画物体的三视图知识梳理:下图是一个立体图形和三个同学在纸上画出的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图形的吗?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共两层,上边一层有1个,下边有4个,通过观察,从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对照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即可得出答案:(正面)(左面)(上面)1. 辨认拼摆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应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题中的图形对照,然后得出答案。
2.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这三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形状相同。
从上面看形状也相同。
从正面看形状是不同的:3. 我们研究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一般包括:从正面看、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例题1 连一连。
解答过程:辨认拼摆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应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再和题中的图形对照即可。
答案:例题2 这三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解答过程:分别画出三个物体的三视图,比较即可。
答案:三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形状都相同:第一个和第三个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它们从正面看,形状各不相同:例题3 下图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解答过程:要知道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正方体搭成,可以按照层数去数,我们把最顶的那一层叫做第1层,往下依次是第2层,第3层,第4层,分别数出每层的个数。
第1层:1个;第2层:3个;第3层:6个;第4层:10个;所以一共有20个。
答案:1+3+6+10=20(个)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5分钟)关卡一神笔填空1.从()看从()看从()看2.从()看从()看从()看3.从()看从()看从()看关卡二连一连1. 从正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2.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3.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4. 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关卡三计算我最棒1.()个()个()个()个2. 摆一摆,在方格纸中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答案关卡一神笔填空1. 左前(正)上2. 上前(正)左3. 上前(正)左关卡二连一连1.2.3.4.关卡三计算我最棒1. 4 5 4 52. 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8ba2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f.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例如:2.5×3 = 7.5,先算25×3 = 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所以从75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得7.5。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5×0.3表示2.5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2.5×0.3 = 0.75,先算25×3 = 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0.3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75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得0.75。
3. 积的近似数。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数。
例如:2.5×0.3 = 0.75,如果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5,向十分位进1,0.75≈0.8。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乘法交换律:a×b = 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 + b)×c=a×c + b×c。
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2.5×0.4×0.3=(2.5×0.4)×0.3 = 1×0.3 = 0.3(运用乘法结合律);(2.5+0.3)×0.4 =2.5×0.4+0.3×0.4 = 1 + 0.12 = 1.12(运用乘法分配律)。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含详解)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f0fb2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f.png)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四单元可能性知识点0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知,用“一定”“不可能”描述;不可预知,用“可能”描述。
知识点02:可能性的大小及根据可能性大小进行推测1.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
2.记录的次数越多,说明被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可能相对多些。
考点01: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2022五上·汕头期末)如果今天是星期五,明天()是星期六。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答案】A【完整解答】解:如果今天是星期五,明天一定是星期六。
故答案为:一定。
【思路引导】一个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是固定的,所以星期五的后一天一定是星期六。
2.(2020五上·娄星期末)箱子里放了5个红球,1个绿球,小玉每次摸一个球再放回,连续摸了四次,都是红球。
那么他第五次摸到的球()是绿球。
A.一定B.可能C.不可能【答案】B【完整解答】解:他第五次摸到的球可能是绿球。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箱子里放了5个红球,1个绿球,每摸一次,摸到红球和绿球的可能性都有,只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3.(2020五上·大洼期末)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黑棋子。
A.可能B.一定C.不可能D.无法确定【答案】C【完整解答】解: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不可能是黑棋子。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
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
本题中书包里没放黑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黑棋子。
4.(2020五上·京山期末)不正确佩戴口罩可能会感染新冠肺炎。
()【答案】(1)正确【完整解答】解:不正确佩戴口罩可能会感染新冠肺炎。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56eef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小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其意义与数乘法相同。
例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或1.5的3倍是多少)。
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末位对齐,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积后,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数字。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不同在于,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小数乘小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或用计算器来验算。
积的近似数是指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用约等号表示。
如果求得的积中要保留数位上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这时就要向前一位依次进一。
计算钱数通常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四舍五入”法(常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表示列数为1,行数为4.这个数对唯一确定了大象馆在方格图中的位置。
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三、整数乘法运算律整数乘法运算律可以推广到小数。
在小数的乘法运算中,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相乘得整百、整十的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简化计算。
四、运算定律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在运算中,可以通过变形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7单元】
![最新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7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497117a279563c1ec4da7176.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7单元】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
如:0.3636……1.587587……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如:12.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求阴影部分面积》重点考点(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求阴影部分面积》重点考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53b2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a.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求阴影部分面积》重点考点(含答案)五年级上册数学重点考点求阴影部分面积(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3.如图是两个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折叠,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单位:cm)5.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cm)6.有一张长方形纸,把纸的一角如图那样折叠,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7.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下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
(单位:cm)8.下图梯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是24平方分米,求梯形面积。
9.求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10.已知阴影部分面积是24cm2,求梯形面积。
1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米)1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dm)13.计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4.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cm)15.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16.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2)17.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cm)18.求阴影部分面积。
19.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cm)2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分米)2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cm)2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分米)2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参考答案:1.100平方厘米【分析】要求的图形面积可以看作是一个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减去两个底为5厘米,高为5厘米的三角形面积和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再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面积=底×高÷2,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平方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解题关键是先分析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再根据相应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144平方厘米【分析】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梯形的面积即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利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和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求解。
永兴县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以及简便运算新人教版3
![永兴县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以及简便运算新人教版3](https://img.taocdn.com/s3/m/9a567000f90f76c660371a73.png)
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625 × 37 = 23125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 ×b倍。
★例:6.25 × 0.3 = 18.75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625 × 3 = 18750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 625 × 3 = 1875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6.25 × 0.3 = 1.875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
100÷10=10。
所以缩小10倍6.25 × 30 = 187.52、积不变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倍6.25××缩小100倍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0.92是两位小数,把它扩大100倍,看作92,18×92=1656,这样积就扩大1000倍,要得到原式1.8×0.92的积,就要把1656缩小1000倍,所以就从1656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即1.8×0.92=1.656。
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262b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c.png)
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数与代数
1. 认识亿以内的数,并能根据需要选择数。
2. 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
3. 认识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 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性质和法则,会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 认识分数,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
2.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并能够测量或估计它们的大小。
3. 会画直线、线段,并能够画垂线、平行线。
4. 了解比例尺,会进行简单的图上计算。
三、统计与可能性
1.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3. 了解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的含义,会求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 探索事物的奥秘,发现事物的规律。
2. 开展有趣的数学
活动,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3.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含练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含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48818283c4bb4cf6ecd19d.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练习】①2.4×6 2.6×5 4.08×15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练习】①2.8×1.35 ②1.08×9.5 ③074×0.75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练习】在○里填上”﹤”、“﹥”或“=”1.29×0.9○1.29 4.9×1○4.9 3.27×1.1○3.275.9×0.99○5.9 1×6.4○6.4 1.03×0.76○0.76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练习】①4.27×3.56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
②计算:0.019×5.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练习】3.95+1.2×5.2 10.79-4.2×0.80.9×24.5-10.8 2.3×4.8×2.7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练习】198×0.51 1.25×32×2.5 5.2×10.10.8×72.4×12.5 2.5×3.7+6.3×2.5 4.86×9.9【考点分析】1、3.86×5.7的积是()位小数,这个积保留两位小数是()【分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测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情况(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这两个因数共有三位小数,所以积是(三)位小数。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a8c2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f.png)
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单元的知识点。
以下是该单元的重点内容:
1. 三角的初步认识
- 了解三角形的构成要素:顶点、边、角。
- 掌握不同类型三角形的命名方法:按边长度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按角度大小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和锐角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 研究根据边长和角度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 掌握根据边长判断三角形类型的方法: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普通三角形的三边都不相等。
3. 三角形的性质
- 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性质。
- 掌握根据三角形边长关系判断三角形类型的方法: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没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普通三角形。
4. 三角形的画法
- 研究如何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
以上是统编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的知识点梳理。
希望本文档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Note: The above response is a sample and can be revised or expanded further as per requirements.。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63371b3bceb19e8b9f6ba1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0,直接去掉。
2.205≈2 (保留整数)2.205≈2.2 (保留一位小数)2.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求得的近似数要保留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小数为6.60。
特别注意:在保留整数、(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省略(亿···万···十分位、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万···十分位、百分位···)这类题目,都可以用划圆圈的方法来完成。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与习题 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与习题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35383db9d528ea80c7793d.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与习题全册第一单元读一读,记一记。
1.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 求一个数的几倍(如6的11倍,3.4的2.5倍),做乘法。
5. 整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想一想,算一算。
1. 6.82 × 0.37,积有()位小数,结果是()。
2. 8.196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 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6.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4. 已知8.3×69=527.7,则0.83×6.9=(),83×6.9=()。
5. 在○里填>、 <或=。
298×0.6 ○ 298 12×3.6 ○ 12 0.08×12.5 ○12.53.56×2.1 ○ 2.1 23×0.02 ○ 23 1.92×1 ○ 1.96.口算。
2.5×0.8= 3.2×0.5= 1.4×0.33×0= 2.7×2.5×4=7. 竖式计算(第3题保留两位小数)。
54.9×0.38 2.02×8.5 0.86×1.2 1.05×0.268. 简便计算。
4.8×0.25 1.2×2.5+0.8×2.5 9.9×2.7 2.1×101-2.19. 解决问题。
李老师买了4本笔记本花了104元,一本相册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5.5倍,买3本相册需多少钱?一个房间长8米,宽5.1米,要铺上边长是0.6m的正方形地砖,买100块地砖够吗?某地出租车收费标准:3km及以内的收费8元,3km以上的,每增加1km (不足1km的按1km计算),收1.6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❸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❶小数除法计算法则: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
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❷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则商>1;
数量=总价÷单价
c=ax
a=c÷x
x=c÷a
❻用 a 表示工作效率;用 t 表示工作时间;用 c 表示工作总量;则: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c=at
a=c÷t
t=c÷a
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植树问题:
两端都不栽
只栽一端(封闭图形植树) 两端都栽
1/2
棵树=总长÷间距—1
棵树=总长÷间距
棵树=总长÷间距+1
2/2
❶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或 ab=ba 或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a (bc) 或(a·b )·c=a· (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或(a+b)×c=ac+bc 或(a+b)·c=a·c+b·c
五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❶小数乘法计算法则: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❷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如:3×1.2>3
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如:3×0.8<3
连减
a-b-c=a-(b+c)源自连除a÷b÷c=a÷(b×c)
❷正方形的边长用 a 表示;面积用 S 表示;周长用 C 表示;则: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S= a×a= a²
C= a×4=4 a
❸长方形的长用 a 表示;宽用 b 表示;面积用 S 表示;周长用 C 表示;则: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被除数<除数;则商<1。
❸一个除法算式中;当除数小于 1 时;商比被除数大;
当除数大于 1 时;商比被除数小。
❹商的变化规律:1.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S= a×b = ab
C=(a+b)×2
❹路程用 s 表示;速度用表示 v 表示;时间用 t 表示;则: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时间间=路程÷时间=路程÷速度
s=vt
v=s÷t
t=s÷v
❺用 a 表示商品的单价;x 表示数量;c 表示总价;则: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