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也成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就是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时刻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充分、准确的环境信息,以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保障公众参与权利,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已经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信息公开条例》等,明确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并对企业不公开环境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制。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法规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企业责任落实。
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透明化企业环境状况。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环境影响。
三、公众参与权利保护。
公众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当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加强环境监督和管理,公众也应当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四、开展环境教育。
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习惯,提高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当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企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求政府和企业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开展环境监管和公众参与,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一定规定向社会公开其环境信息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保护环境。
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企业被要求向社会公开自身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等。
这些信息的公开可以有效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促使企业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从而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信息公开使企业的环境行为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各方面对企业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估。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环境形象和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计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不够透明,有的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可能对环境信息进行隐瞒和虚假报告。
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了解和利用程度有限,很多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和应用。
监管机构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施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自愿公开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障公众知情权、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亦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围绕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立法规定: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信息公开条例》等,明确了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和程序。
2. 部门规章:环保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规范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操作。
3. 企业自愿公开:一些大型企业和集团已经开始自愿公开环境信息,通过网站、报告等形式向公众披露环境相关数据。
4. 政府监管: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要求企业按时、按要求公开环境信息。
以上这些成果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1. 法律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标准,给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贯彻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惩罚不力:目前,对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因此而不太重视环境信息的公开,影响了企业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企业自愿公开不足:虽然有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自愿公开环境信息,但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环境信息的公开意识和行为还比较薄弱,需要政府引导和监督。
4. 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够,对环境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三、改进方向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设,明确相关的操作细则和标准,保障企业、政府和公众的权益,提高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在化工企业运营过程中,通过公开化
工企业的环境信息,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并让社会公众
能够了解和监督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
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公开内容:
1.化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评批复文件和变更批复文件;
2.化工企业的环境监测报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治理
设施运行情况;
3.化工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环保监督检查记录;
4.化工企业的责任报告,包括环境违法情况、事故情况以及对环境违
法行为的处罚情况。
二、公开渠道:
2.化工企业应将环境信息公开的通知和相关文件发送给当地政府、环
保部门、社会组织、媒体等相关方,并确保其在信息公开渠道上及时发布;
三、公开原则:
1.公开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应遵循信息公开的实事求是原则,不得隐瞒、篡改或编造数据;
2.公开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应及时、全面、准确、客观地向社会公众公开,不得拖延或隐瞒重要信息;
3.公开环境信息时应注重信息的易读性和易理解性,采用直观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呈现;
4.公开化工企业环境信息时应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公开涉及敏感性信息。
四、监督机制:
1.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定期对公开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自查;
2.相关监管部门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化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如果发现企业公开信息不实、不完整或违反公开制度的行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公开处理结果;。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有义务和权利公开相关环境信息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增加透明度、参与度和监督度,促进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通常包括以下要点:
1.信息主体:环境信息主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组织产生。
2.信息范围:涉及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环境监测数据、环境评估报告等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3.信息发布方式: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公告牌、媒体等多种途径发布环境信息。
4.信息公开程序:包括信息申请、审核、发布等环节。
公众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相关机构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并将符合公开要求的信息及时发布。
5.信息公开标准:通常包括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完整性、易读性等要求,保证公众能够真实了解环境状况。
6.信息公开责任: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信息主体有义务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公众有权利获取相关环境信息。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好处在于增强公众对环境管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责任意识和公开透明度。
同时,也为公众和环保组织提供了有效的监督机制,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守。
第 1 页共 1 页。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各类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下属的各类事业单位。
二、公开内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现场监测报告:环评文件和监测报告均为重要的环境公开信息,应当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
企业事业单位可在其自行维护的网站或环保主管部门公布相关信息。
(二)环境污染物排放信息: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对外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应当进行公布。
公布内容应当包括排放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排放口的具体位置等信息也应当予以公开。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运维情况: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其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
(四)环境治理改善成效及环保投入情况: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其环境治理改善成效,同时应当公开企业环保投入的情况。
三、公开方式(一)企业事业单位自行维护网站公开:企业事业单位可建立自行维护的网站,公开其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
(二)环保主管部门网站公开:各环保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站,公开企业事业单位相关环境信息。
(三)信息公开平台公开: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公开相关信息,信息公开平台应当由环保主管部门设立,并在网站上建立相关信息。
四、信息公开透明制度的建立本办法所述的环境信息,都是涉及公众利益和公众权益保障的重要信息,信息公开的透明和公正性是关系到公众知情权的实现问题,应进行制度化建设。
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法律相关规定,重视信息公开,不得进行任何篡改和删减等行为。
五、信息公开的问责对于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的企业事业单位,有关主管部门将依法办理相关问责程序,并视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办法由原则、内容和公开和问责等三个部分组成。
企业环保公示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环保公示管理制度范文企业环保公示管理制度范一、目的和依据为加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范企业环境保护公示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环保公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环境保护法》、《企业环境保护公示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与环境保护工作相关的公示管理工作。
三、公示内容和方式1. 公示内容(1)企业环境保护目标与责任:公示企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责任,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措施和目标。
(2)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包括评价的范围、方法、结果及评价报告等。
(3)排放、排污情况:公示企业的排放、排污情况,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音等排放情况,以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和效果。
(4)事故应急预案:公示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情况以及应急设施的建设情况等。
(5)环境监测结果:公示企业进行的环境监测结果,包括水质、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监测结果。
(6)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公示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治理设施、噪声控制设施等的运行情况及效果。
2. 公示方式(1)公示栏:在企业内设立公示栏,及时公示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并定期更新。
(2)企业网站:在企业网站上公示环境保护相关信息,方便公众查阅。
(3)报刊媒体:通过报刊媒体发布环境保护公示信息,提高公示的覆盖率和宣传效果。
(4)电子邮件通知:向相关部门、单位、个人发送电子邮件通知,告知环境保护公示信息的发布。
四、公示管理程序1. 公示发布环境保护公示信息应在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由环保部门负责发布。
2. 公示期限公示期限一般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
3. 异常情况处理对于公示期间出现的疑问、异议或举报,环保部门应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对结果进行公示。
5. 信息调整与变更若环境保护公示信息发生调整或变更,企业应及时在公示栏和企业网站上进行更新,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个人。
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推进和规范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满足环保自律体系运行监管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仅适用于xx公司。
3 管理职责
安全环保部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制定,并在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媒体或网站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4 环境信息公开内容
4.1基础信息: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4.2排污信息: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和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4.3 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4.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4.5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
4.6 环境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情况及监测结果;
4.7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排污费(税)的缴纳、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情况;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等情况;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环境信息等。
4信息公开时间
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要求,将年度监测方案、监测结果及年度监测工作报告等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在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指定网站上公开。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6.2《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5记录
参照环保部门下发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表(模板)
1附则
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修订,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厂区环境信息公示制度范本
厂区环境信息公示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厂区环境管理,提高环境透明度,促进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企业厂区的环境信息公示工作,涉及生产、排放、治理、应急等多个方面。
第三条企业应真实、完整、及时地公开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二、环境信息公示内容第四条企业应公示以下基本环境信息:1.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等。
2.生产信息:包括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和辅料等。
3.排放信息:包括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总量、排放去向等。
4.治理设施信息:包括防治污染设施的名称、型号、性能、运行状况等。
5.环境检测信息:包括污染物监测数据、环境质量报告等。
6.环境管理信息: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应急预案等。
7.环保荣誉和奖励:包括获得的环保认证、荣誉、奖励等。
第五条企业发生重大环境事件或突发环境事件时,应立即公示相关信息,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应对措施等。
三、环境信息公示方式第六条企业应在厂区显著位置设置环境信息公示栏,定期更新公示内容。
第七条企业应通过企业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
第八条企业应向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方提供环境信息,接受监督。
四、环境信息公示时限第九条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间节点,公示环境信息。
第十条企业应保证环境信息公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公示。
五、责任与监督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示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第十二条企业应定期对环境信息公示工作进行自查,确保公示内容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十三条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社区居民等有权对企业环境信息公示工作进行监督,对企业公示的环境信息提出质疑和建议。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企业良好经营和提升公众参与企业监督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
环境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关环境状况、环境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则是指企业向公众主动公开与其环境相关的信息,促进企业与社会的互动与交流。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流程,从环保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再到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都经历了多层次的探索和完善。
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符合国家对环保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根据这一法规,企业应当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的环境状况、环保措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等。
企业还应当承担向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义务,并且要求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当涵盖企业周边环境、环保设施情况以及环境影响等内容。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企业加强自身环境保护措施,也能增强企业对社会公众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在环保问题上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环保行为,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通过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可以使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环保情况,也有助于公众对企业开展监督。
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内容并不完全符合要求。
有些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认识不足,导致环境信息公开不够主动,信息内容也不够明确和全面。
其次是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不够灵活多样。
目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主要通过企业网站、报告书等传统方式进行,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强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良好互动。
二、基本原则1. 公开原则:企业应依法依规公开环境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与利益相关者分享环境信息。
2. 透明原则:企业应确保环境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掩盖、不歪曲环境事实,确保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3. 共享原则:企业应积极与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共享环境信息,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
4. 责任原则:企业应承担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确保信息公开的效果和影响力。
三、管理程序1. 信息录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将环境信息记录并录入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审核审批: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审批部门,对录入系统的信息进行审核审批,确保信息的合规性。
3. 信息公开:企业应制定环境信息公开的时间表和内容表,按照公开要求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透明度。
4. 反馈回应:企业应建立反馈回应机制,接受社会各界对环境信息的咨询、举报等反馈,并及时作出回应和处理。
5. 监督检查:企业应接受政府、第三方机构等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信息公开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企业在新项目、重大工程或环境敏感区域投资前,应向社会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接受公众参与和意见反馈。
2. 环境监测数据:企业应定期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的监测结果,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环境治理措施:企业应公开自身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包括减排措施、节能减排技术、污水处理等,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效果。
4. 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公开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演练情况,确保公众及时了解企业应对环境事故的能力和应急措施。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本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行为,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公开原则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应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公正的原则,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到真实可靠的环境信息。
第四条公开内容企业应依法公开以下环境信息:(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等;(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变更情况等;(三)环境治理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设施检测数据等;(四)环境违法行为:环境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环境犯罪案件情况等;(五)环境保护成果:环保项目实施情况、环保投资及成效、环保荣誉及认证等;(六)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公开方式企业应通过以下方式公开环境信息:(一)企业网站:在企业官方网站设立环境信息披露专区,定期更新环境信息;(二)政府网站: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官方网站上传企业环境信息,便于公众查询;(三)公共媒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公共媒体披露环境信息;(四)其他方式:通过环境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与公众沟通环境信息。
第六条公开时限企业应在以下时限内公开环境信息:(一)年度环境报告:每年3月31日前公开上一年度环境报告;(二)重大环境事件: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三)其他环境信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公众需求,适时公开。
第七条监督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文(4篇)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化和社会参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组织在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的活动。
第三条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便民原则,实行信息主动公开和信息被动公开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信息公开水平。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环境信息是指与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相关的信息。
第五条研究、制定、修改本制度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并征求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信息主动公开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将其职责范围内的环境信息主动公开。
第七条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公众关切程度,确定信息公开的优先顺序,并按照时间节点向社会公众公开相关环境信息。
第八条行政机关应当定期公开环境状况、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治理、环境投诉处理等方面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环境状况报告;(二)环境质量指标、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三)环境项目建设和污染物排放的审批信息;(四)环境执法情况和处罚结果;(五)环境投诉受理和处理情况;(六)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项目情况;(七)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
第九条行政机关应当将信息以公告、通报、报告、新闻发布会、网站公开、微博微信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全面准确。
第十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负责人、职责和权限,确保信息公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连续性。
第三章信息被动公开第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申请获取环境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予以及时、完整、真实、准确的提供,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第十二条环境信息的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请人应当提供真实身份和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出的环境信息进行审查,不得使用保密、不公开等理由拒绝提供信息,如有必要,可以要求申请人完善相关申请材料。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模板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第三条环境信息公开应遵循真实、完整、及时、便于公众获取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信息公开内容第五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公开以下环境信息:(一)企业基本情况: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验收报告等;(三)污染物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四)环保设施运行状况:设施名称、型号、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等;(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名称、编号、主要内容等;(六)其他与环境治理、环保执法相关的信息。
第六条公民个人有权查阅、复制、摘录、节选、引用环境信息。
第七条环境信息获取方式:(一)公开查阅: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所在地设置环境信息查阅场所;(二)网络查询: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官方网站设置环境信息专栏;(三)其他便于公众获取的方式。
三、信息公开程序第八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程序,包括信息收集、整理、审核、发布等环节。
第九条环境信息公开前,应当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内部环保部门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环境信息公开后,应当定期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自查,及时更新环境信息。
四、信息公开责任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不得拒绝、拖延、谎报环境信息。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本制度的,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可以向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是指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企业环境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公开。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还有助于增加企业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一、制度目的1.1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保证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促进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互信与交流。
1.2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知情权,监督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3促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强对环境管理的持续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子公司在言论自由和信息公开方面的相关管理工作。
2.2凡是与企业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公开。
三、工作内容及流程3.1环境信息收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境信息收集机构,负责搜集、整理、归档企业的环境信息。
3.3环境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企业应建立公开信息平台,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确保公众可以方便地获知企业的环境信息。
3.4环境信息公开时间表:企业应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时间表,明确何时公开何种信息,如年度环境报告、环境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数据等。
3.5环境信息公开方式: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如发布公告、召开公开听证会等。
3.6环境信息公开监督:企业应设立监督机构,接受外部的监督,并向公众反馈公开情况以及接受意见和建议。
四、保密事项和例外情况4.1企业在公开环境信息时,应注意保护商业机密和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4.2存在以下情况的环境信息可以例外,不公开: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涉及个人隐私等。
五、惩处措施5.1对于故意隐瞒环境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2对于未按时、未如实履行公开义务的行为,企业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其他规定6.1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估,不断改进工作制度和流程。
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
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需要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
同时,企业的环境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其企业形象、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
因此,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目的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1.提高企业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2.公开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政策、目标、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保障公众知情权;3.激励企业创新、提升竞争力,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引导企业向环保型企业转型。
效力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是企业行为的自律规范,是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监督。
通过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企业能够识别并规避环境风险,避免和减少环境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内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应包含以下内容:报告主体报告应由企业董事会或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公开披露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情况。
报告时间报告应以年度为基本周期,于每年年底或每年年初发布。
报告内容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企业概况:企业名称、行业、发展历史、组织结构等;2.环境政策:企业对环境的态度、环保理念、核心价值观等;3.环境目标:企业在环境领域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路径和措施;4.环境管理: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以及相关的环境培训和考核等;5.环境绩效:企业在环保、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实际绩效;6.环境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报告格式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公开披露,同时可在企业官网和其他适当的媒介上公布。
报告应包含文本和图表,并以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呈现信息。
实施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应由企业董事会或高层管理人员领导推动实施。
具体操作包括:1.制定并公布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2.确定报告编制的责任人和组织架构;3.确定报告编制的时间节点和流程;4.确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5.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宣传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并提供必要的培训;6.组织编制报告,并进行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批;7.公开披露企业环境信息报告,接受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本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益,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环境信息公开,是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环境管理活动中,依法主动公开或者依申请公开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第三条环境信息公开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管理工作。
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
第二章环境信息公开内容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公开以下环境信息:(一)环境质量状况;(二)环境监测数据;(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四)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情况;(五)其他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信息。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公开以下环境信息:(一)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三)污染物排放情况;(四)环保设施运行情况;(五)环境应急预案;(六)其他与环境影响相关的信息。
第三章环境信息公开方式第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通过以下方式公开环境信息:(一)政府网站、企事业单位网站;(二)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三)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四)其他便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八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及时更新环境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章环境信息公开程序第九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保设施运行报告等与环境信息相关的文件时,应当同步拟定环境信息公开方案。
第十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在环境信息生成后20个工作日内公开。
依法应当保密的环境信息,按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获取环境信息。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答复。
第五章监督与责任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考核制度。
企业环保公示管理制度
企业环保公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环保公示工作,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及相关部门,是企业环保公示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企业环保公示是指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向社会公开企业环保信息,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环保理念。
第四条企业环保公示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真实、及时的原则,依法合规开展环保公示工作。
第五条企业环保公示管理制度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各部门及岗位应积极配合。
第二章环保公示内容第六条企业环保公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企业环保政策和目标;(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审批文件;(三)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监测数据;(四)环保投入情况及环保费用支出;(五)环保监督检查及治理整改情况;(六)环保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情况;(七)其他涉及环保的重要信息。
第七条企业环保公示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公示内容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或隐藏重要信息。
第八条对于环保公示中的关键信息,应当进行保密处理,避免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
第三章环保公示方式第九条企业环保公示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一)在企业网站上公开环保信息;(二)通过媒体、报刊等渠道发布环保公告;(三)组织环保公开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建立环保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应并处理相关问题。
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公示档案管理制度,保留公示信息的原始记录及电子文档,确保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环保公示监督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公示监督机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监督职责,并定期进行环保公示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公众提出的环保建议和意见要认真对待,及时回应并加以改进。
第十三条对于环保公示违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第五章环保公示考核评估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环保公示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对环保公示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村化研(东莞)有限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公司的企业形象,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更好地履行社会环境责任,根据法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公开内容和形式
第四条下列企业信息应向社会公开: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
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
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下列信息不予公开:
(一)涉及国家秘密、内部资料;
(二)个人隐私;
(三)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定、注明禁止公开的信息。
第六条企业信息公开,可采用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
(一)通过其网站、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或者当地报刊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二)公告或者公开发行的信息专刊;
(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四)信息公开服务、监督热线电话;
(五)本单位的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开栏、信息亭、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等场所或者设施;
(六)其他便于公众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方式。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生产技术课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