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下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方程的概念、组成及简单方程的解法。

本章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代数知识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他们对方程的概念和组成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组成;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组成,会解简单的方程;2.难点:理解方程的本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方程的实例和解题过程;2.练习题:准备一些简单的方程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实际意义。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一共花了3元,其中铅笔1元,求橡皮的价格。

让学生意识到方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方程的概念和组成,如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等。

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规律,如方程的性质、方程的变形等。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认识方程-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书写方程,初步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地书写方程。

2. 教学难点: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方程的意义(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例子,如3x 5=14,让学生思考方程的含义。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数学式子。

3. 书写方程(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书写方程,强调等号两边要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方程,教师巡视指导。

4. 方程的应用(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的意义和书写方法。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探究方程的意义、书写方程、方程的应用等环节,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方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含义2.掌握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方法3.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重点1.理解方程的含义2.通过例题理解如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能否正确地解释方程的含义2.能否准确地用字母表示未知数3.能否正确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入学生已经学习的内容,即基本的数学算法,例如加减乘除。

2.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即方程。

2. 理解方程的含义1.通过实际例子说明方程的含义:“如果小明现在有3元钱,他还需要借多少钱才能购买到一瓶5元钱的汽水?”2.使用“x”表示小明需要借多少钱,写出方程式“3 + x = 5”。

3.解释方程式中“x”的含义:表示未知的钱数。

4.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3. 掌握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方法1.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2.引导学生发现,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可以简化问题,使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解决。

4.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1.让学生通过多个例题,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如:“如果一件商品原价240元,现在打了8折,应该卖多少钱?”2.示范教学:先写出方程式“240 × (1-0.8) = x”,然后让学生一步步解出方程的结果。

五、小结和拓展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方程的含义、如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拓展: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方程。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程知识。

六、教学评估1.通过问题解答课堂练习,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2.将解题的方法微调,再最后验证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抄写并熟记本节课所学的公式和方法。

2.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五认识方程-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五、认识方程-方程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表示未知数的字符符号;
3.掌握利用等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4.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利用等式解决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利用等式解决数学问题;
2.掌握所学知识的运用。

四、教学内容及进度
第一课时
1.导入(5分钟)
1.讲授方程的概念,举例说明。

2.新课展开(35分钟)
1.讲解表示未知数的字符符号,学生通过练习熟记并应用;
2.讲解等式的性质;
3.通过例题来进行练习。

3.课堂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概括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1.导入(5分钟)
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新课展开(35分钟)
1.讲解利用等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讲解例题来进行练习;
2.分组训练,解答练习题。

3.课堂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归纳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
2.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
1.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活动表现;
2.学生在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
3.教师自评。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并能够正确书写方程。

2. 使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3.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如x、y等。

2. 方程的识别:能够从数学问题中找出方程,并正确书写。

3. 方程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 方程的解法: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求解方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学会识别方程,并能够正确书写。

4.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讨方程的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5. 解方程:教授代入法、消元法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求解方程。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的概念、识别、性质和解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注意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方程。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方程的性质和解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给予个别辅导。

5.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识别、性质和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3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3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5.3 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方程”。

2.能够用人物、图画、数字等不同形式表示的简单方程。

3.能通过观察解决简单方程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方程的含义。

2.掌握使用不同符号表示简单方程的方法。

3.学会通过观察、推理解决简单方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

2.白板笔、黑板笔等教学用品。

3.课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讲过的内容,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 新课讲授1.分析和解释什么是“方程”,并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方程的含义。

2.引导学生从人物、图画、数字等不同的角度认识简单方程,并在黑板上或课件上展示几个简单的例子。

3.通过课件或板书等形式,教授解决简单方程的规则和方法。

4.给学生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自行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3. 讲解和评价1.通过展示学生的答案和解决思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讲解和纠正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的错误或盲点。

4. 课堂练习1.消化今天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解决更加复杂的方程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展示一些复杂方程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5. 课堂总结1.通过板书或课件等形式,总结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总结解决简单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与今天学习内容相符的简单习题,帮助学生消化今天学习的知识。

2.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加复杂的方程问题。

六、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前需要充分准备,认真分析和解释方程的含义,向学生解释和演示解决简单方程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角度从人物、数字、图画等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简单方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在解决简单方程问题时,教师可以设置各种不同的习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方程的概念、组成以及简单方程的解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求解方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代数初步知识,对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方程的概念和组成,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组成,理解等式的意义。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够列出简单的方程。

3.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方程。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概念和组成,简单方程的解法。

2.难点:理解等式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教学PPT。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4.教学板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学习的代数初步知识,让学生回顾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通过简单的例子,如2x表示2个x,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速度和时间问题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问题中的未知数。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受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例如,给出一个方程2x + 3 = 7,让学生求解x的值。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意义,即等式两边的值是相等的。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知道方程的含义和形式;2.能够应用计算数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数的基本性质;3.能够利用计算数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用方程表达出来。

三、教学内容1.方程的概念1.什么是方程?2.方程的常见形式。

2.应用计算数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1.计算数的基本性质;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实际问题的解决1.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2.实际问题的方程表达。

四、教学方法1.认知规律法;2.归纳法;3.实验比较法;4.讲解法;5.练习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第一课时(40分钟)1.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学期所学的代数式的概念,并带着学生思考方程与代数式有什么不同。

2.讲解(10分钟)讲解方程的概念和常见形式,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方程的含义。

3.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册上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形式的练习,以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基本认识。

4.总结(5分钟)运用归纳法,总结出不同形式的方程及其特点。

第二课时(40分钟)1.讲解(15分钟)讲解计算数的基本性质,并重点讲解利用计算数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2.练习(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订正练习册上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以进一步掌握计算数的基本性质,提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3.总结(5分钟)运用认知规律法,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及步骤。

第三课时(40分钟)1.讲解(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运用已经学到的内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做题(20分钟)提供实际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用方程解决问题。

3.总结(10分钟)回顾学习过的知识,总结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程表达方法。

六、教学评价1.期中考试2.期末考试3.作业评价4.课堂表现评价七、教学资源1.教材、练习册;2.PPT演示文稿;3.实际问题的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学设计

《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方程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天平上的数学问题。

2.你能给这三幅图分别列一个算式吗?3.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列式。

20+30=50 20+40﹥50 30+15﹤504.变一变,你还能写吗?30+b﹤50 30+x=50 20+d﹥50 2a=505.你能给这7个算式分分类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等式不等式30+x=50 2a=50 30+b﹤50 20+d﹥50 含有未知数不含未20+30=50 20+40﹥50 30+15﹤50知数6.师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作方程,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方程。

(二)构建天平模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方程,你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吗?1.天平师:谁能用文字描述一下相等关系?生1:一个苹果的重量和2克的重量=10克砝码的重量。

师:谁能代入数据,用算式表示出来?生1:x+2=102.转化成天平师:这幅图里没有天平了,同学们也能找到相等关系吗?生思考。

师略作提示:如果把此图转化成天平,你会怎么放?生1: 左边放四盒种子,右边2000克的砝码。

师:你能找到相等关系吗?师:谁能根据这个相等关系,代入数据,列出算式。

生2:4x=2000师:对的,像这样没有天平的图,我们也可以想像成是一个天平。

师小结:同学们非常棒,现在我们能越来越快速地找到每幅图的相等关系,假如没有天平,我们也可以想像成是一架天平,用算式来表示相等关系!3.还想再来试一试吗?(三)还原情境1.根据情境图列出方程26.8千克2.你还能编出其他的应用题也能列出方程5x=26.5吗?(四)回归生活1.教师请一个学生和自己站在一起。

师:我们两个这样一站,可以建立方程吗?身高不平衡——平衡学生的身高+相差身高=老师身高年龄不平衡——平衡学生的年龄+相差年龄=老师年龄求和相等关系:老师的体重+学生的体重=总共体重求差相等关系:老师的体重-学生的体重=相差体重2.学生的身高+相差身高=老师身高,是方程吗?3.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方程?4.这种利用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是方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方程》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以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方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方程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程的作用,理解方程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学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如纸张、笔等。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意义。

同时,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要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方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方程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方程,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2.掌握解一步骤的方程。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解方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方程的含义。

2.掌握解一步骤的方程。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

2.锻炼运用解方程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其中有一些数或变量的值是已知的。

2. 解一步骤的方程解一步骤的方程是指一个未知数能够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出其值的等式。

例如,下面的等式是一个一步骤的方程:3x=12解这个方程的方法是将等式两边都除以3,得到:x=4因此,这个方程的解是x=4。

3. 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各种实际性问题。

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题目:班里有30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分得5个苹果,那么班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析:首先,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这个问题:5x=30其中,x表示班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这个方程转化为一步骤的方程:x=6因此,班里一共有6*5=30个苹果。

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堂讲解、练习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会讲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并且通过例子演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接下来,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并且在小组讨论中交流彼此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最后,教师会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并且深入理解方程的概念。

五、课堂练习1. 练习1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回答问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这个问题:x∗x=36其中,x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这个方程转化为一步骤的方程:x=6因此,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2. 练习2一个连续两个数的和是13,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解析: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这个问题:x+(x+1)=13其中,x表示第一个数,x+1表示第二个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五认识方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的定义。

2.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难点1.了解方程的定义,区分未知数,系数和常数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了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教学内容•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提前完成教案的编写和讲解步骤的梳理,确保课堂教学有逻辑性和针对性。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以下铭言:•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学会方程,解决问题轻松又愉快。

让学生们理解数学是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第二步:讲解1.方程的定义及基本概念•什么是方程?方程是带未知数的等式。

•未知数、系数、常数的概念。

•方程有多少个解?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得到一元一次方程?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数。

•等式两边同时乘除同一数。

•改变等式两边的次序。

4.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步:实战演练老师将几个实际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并求出未知数的值。

第四步:课堂总结老师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教学反思本课是关于方程的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学会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讲解了方程的基本知识,又让学生们根据实际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列方程、解方程,这样学习效果很好,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非常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题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移项、通分和化简;•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方程的符号表示法;•移项和通分的方法;•实际问题的联系和解决。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教学课件;•黑板、彩笔等。

2. 教师准备•具备数学教学知识和能力;•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备充足的教学准备。

3. 学生准备•学生应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带上相关学习材料和工具,如课本、笔、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某商店正在进行打折活动,加入打折的件数越多,打折后的价格也越低,问加入多少件可以达到最低价等问题,引发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然后,让学生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方程来完成。

2. 学习环节2.1 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通过课件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操纵平衡木或租车等实际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方程的意义和应用,并理解方程的符号表示法。

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移项、通分和化简。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方程式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3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从科技类、数学竞赛类、生活类等不同领域中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掌握方程的解法和真正理解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运用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问题,并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在此环节中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检查和指导学生。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 认识方程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认识方程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并能够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2. 教学难点: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方程表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2. 学具:为学生提供计算器、直尺等工具,方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小组讨论的主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巩固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4.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程的意义和列方程的方法。

5. 布置作业(5分钟)(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预习任务,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4.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5. 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认识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方程问题,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方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2. 方程的识别:能够从数学问题中找出方程,并确定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

3. 方程的解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尝试,找到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数学教具(如算盘、计算器等)。

2. 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表达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3. 课堂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识别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练习识别方程,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方程的认识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方程问题,并尝试用方程解决。

七、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识别方程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

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方程的解法,如代数法、图解法等。

2. 鼓励学生运用方程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巩固和作业布置,评价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认识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方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认识方程》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方程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方程是数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因此,我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方程》。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的实际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定义,能够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难点是理解方程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已知小红的年龄为x岁,求小明的年龄。

”2.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例如:“某个数的2倍加上5等于15,求这个数。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学生提供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方程的应用:接着,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

5. 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概念、步骤和公式展示给学生。

六、作业设计1. 请解释方程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答案:方程是表示两个表达式相等的数学语句。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这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例如:2x + 3 = 7。

2. 请解方程:3x 7 = 11。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第一篇: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教案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

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

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行回顾。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独立思考,构建知识网络 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第 1 页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构建知识网络。

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

(引导学生有序地回顾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方程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复习,分项整理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

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小结:① 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

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推荐6篇)

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推荐6篇)

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推荐6篇)》。

第一篇:篇一四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说课稿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

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

例如:()+8=14,90-()〉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

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简单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

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

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认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认识|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方程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等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表示。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方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方程的组成:未知数、等号、已知数。

3. 方程的解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未知数。

4. 方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难点: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方程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实例:小明和小红共有20元钱,小红有10元钱,请问小明有多少元钱?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等量关系,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 讲解新课(1)方程的意义: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例如,3 4 = 7、8 - 5 = 3 等都是方程。

(2)方程的组成:未知数、等号、已知数。

例如,在方程 3x 4 = 13 中,x 是未知数,3 和 4 是已知数,等号表示它们相等。

(3)方程的解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未知数。

例如,对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减法找出等量关系:3x = 13 - 4,然后求解未知数 x。

(4)方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和小红共有20元钱的问题,我们可以用方程表示:x 10 = 20,求解未知数 x,得到小明有 10 元钱。

3. 练习巩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1)找出下列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a. 小华和小李共有30元钱,小华有15元。

b. 一本书的价格是20元,小明买了3本,共付款60元。

(2)解下列方程:a. 2x 5 = 17b. 4x - 8 = 12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方程的意义、组成、解法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根据这幅图,你能不能说出一个等式呢?(同桌互相说)
一生汇报。
师: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生汇报:
2z+200=2000;
2z=2000-200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列的几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与同学交流。
师:像上面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第90页第3题: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日历中尽可能多的规律,并尝试用字母表示出来,在讨论书上的问题。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比较法。
还可以表示什么?(运算定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
2、练一练。
第1题:本题是基本练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独立进行解答。
第(1)题:摆一个大门需要5个小正方形,摆2个大门需要10个小正方形,每次乘5,所以摆n个大门需要5n个小正方形。
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第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率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率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图片,纸卡,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儿歌引入:让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学们都熟悉这样一首儿歌吧:
1只青蛙1张嘴,
谁能说一说方程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二、拓展应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方程,那么怎么列方程那?
1、第89页第1题:
看图列方程。
让学生看懂图意,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等量关系,最后列出方程。
指名回答是在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第90页第2题:
根据题意列方程:
第二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
2只青蛙2张嘴,
3只青蛙3张嘴,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选择板书。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1、妈妈和淘气比年龄。
学生初步体会妈妈年龄和淘气年龄的关系:
淘气1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1+26
淘气2岁,妈妈比你大26岁,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2+26
学生汇报:
师:x+5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课本上的月饼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不能写一个等式吗?
同桌讨论:
一生汇报:
生:每块月饼的质量×4=380克。
师: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你能写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汇报:4y=380
出示课本上水壶图的左半幅:

如果淘气的年龄为a岁,那么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怎么表示:a+26
2、摆图形:
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意义:
出示图形: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10个呢?摆a个呢?
学生发现寻找规律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寻求规律的必要性。为了简洁、清晰地表示规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表摆任意的三角形。
第(2)题:所需正方形个数是每次用长方形编号乘2,所以第n个所需正方形个数是2n。
第(3)题:根据学生自己利用小正方形按照规律摆图形,并用字母表达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
四、全课总结。
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1+26 1×3
2+26 2×3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
图片,纸卡,投影仪。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
出示88页的天平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天平的左边有一个药丸和5克砝码,右边有10课砝码,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师: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生: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
师:如果用x表示药丸的质量,你能根据天平平衡写出一个等式吗?每人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
生列式:师强调a×3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练习:试一试:
第一题:回到刚开始的儿歌,老师再添两句。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首儿歌吗?为什么?
第二题:哈雷彗星这道题是难点,学生容易错,让学生说出为什么。
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计算公式)你能举例说明吗?
第三题、第四题:
邮票的张数—————————————————————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一课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第87页的“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运算率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材分析
教学课时
10课时
字母表示数—————————————————————2课时
方程————————————————————————1课时
天平游戏(一)———————————————————1课时
天平游戏(二)———————————————————1课时
猜数游戏——————————————————————1课时
3+26 3×3
……
n+26 n×3
教学反思:
第二课方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8页—第90页的“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