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摘要】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本文从苗族民间文化的特点、传统节日与习俗、民间艺术、语言保护与传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苗族民间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为了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需要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播,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苗族民间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苗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苗族传统节日、习俗、苗族民间艺术、苗族语言、现状、挑战、意识、现代科技、交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
苗族民间文化包括了语言文字、建筑艺术、服饰舞蹈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苗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马衔节等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苗族的传统习俗如苗族服饰的绣花、房屋建筑的独特风格等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一个苗族人的责任,也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才能使苗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苗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苗族民间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一章: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概述贵州地区是中国国内少数民族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据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共有49个少数民族在贵州地区定居生活,其中苗族、侗族、布依族和土家族是最为集中和独特的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为贵州地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在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中,继承和保护文化传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在外界现代化冲击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临消失。
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贵州地区的多样化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了此地区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文化任务。
第二章: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在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方面,政府的亲力亲为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在国家层面積极组织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资金投入和文化活动策划,加大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力度。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专门机构,例如贵州省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心,以协调和整合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资源,为文化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技术保障和组织保障。
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以推动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人们可以通过参观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和举办民族文化宣传活动的方式,了解、认识和关注这些文化形式的独特魅力,为文化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章: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文化工作。
在实践中,文化传承需要几个世代的时间来完成。
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传承三个方面共同展开。
首先,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传承方式。
家庭成员需要将文化传统融入到生活中,定期举办传统节日、戏曲、舞蹈等文化活动,家中长辈也应该为年轻一代当模范和引领,为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我县是一个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世代繁衍,相互交融。
然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秀山的发展和稳定,构建美丽和谐的新秀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
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
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
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
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
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
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
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
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
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①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①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
少数民族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在手工技艺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传统手工艺技艺是中国文化瑰宝的载体之一,其成熟和发展需要历经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手工艺技艺传承面临多重挑战,有许多手工艺品在市场上面临着市场退出和被淘汰的危险。
因此,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变得异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1.政策上保护。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强调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技艺。
比如中国政府设立了各种基金,用于支持和推广传统手工艺技艺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创新,探索新的手工艺品,使传统能更好地与时俱进。
2. 传承者的培养。
传承者是传统手工技艺发展的核心,因此培养传承者是重中之重。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流传到现在,但只有少数人有了解和掌握这些技艺。
因此,对于传承者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出台了一些各种形式的计划和支持政策,以帮助年轻人和有兴趣的人学习和了解传统手工艺技艺。
通过传承人的培养和自下而上的推广,保证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不断传承。
3. 增强文化认同感。
手工艺品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同时也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传统手工艺品的传统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技艺本身,还需要向消费者传递更多的民族文化內涵,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积极开发和继承传统手工艺技艺,消费者能够感受到这种文化传统带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技艺得以继承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推广和发展1. 文化交流。
推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技艺,少数民族地区需要与外界不断交流,吸收不同文化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影响,这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策1. 引言1.1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意义内蒙古民族文化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它承载了内蒙古自治区广大各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艺术表现等多种元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更代表了中国多元文化的底蕴和繁荣。
内蒙古民族文化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语言文字、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形式,展现出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底蕴。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心,更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推动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构建。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实践中,更体现在情感上,在心灵上,它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
1.2 内蒙古民族文化当前面临的困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内蒙古民族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影响而消解。
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忽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导致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衰退和沉寂。
民族文化传承机构和传统艺术团体缺乏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导致许多传统技艺和文化习俗濒临失传。
缺乏传承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内蒙古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面临着空前困难。
文化市场化的发展也打击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
许多传统文化活动被商业化利用,导致了文化价值的扭曲和传统文化的泛滥。
传统文化被当作商品来交易,失去了原本的纯粹性和独特性。
内蒙古民族文化当前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推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以促进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 正文2.1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是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
民族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形式,向广大民众传授民族文化知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过程。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作者:李春海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5期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实现了融会统一。
不断加快的社会经济建设步伐,极大的冲击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些甚至已不复存在。
近年来社会和国家均越来越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这对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构来说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立足于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详细探讨了如何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语言在中华文明中,少数民族文化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论丢失哪一种少数民族文化,均会严重影响中华民族文化。
不断加快的现代化步伐,民族文化陷入“生死存亡”之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一心都在发展社会经济,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忽略,进而出现了诸多惨痛的民族文化话流失现象,如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等。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对社会经济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传承、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
其与汉族文化相比,显得更脆弱,更需要人们引起重视,加大保护。
一、少数民族文化现状1.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不论何种语言均承载着一段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均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凝聚[1]。
在我国,若不对各种民族语言予以保护,就势必会遭到汉语的强烈冲击,这与民族语言存亡密切相关。
如今,汉语已在彝族得到了普及与推广,他们的汉语水平不断提高,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则极易衰退。
经过几代人后,就会让很多彝族青年丧失直接认识本族文化历史与传统的纽带。
站在客观角度上来说,不学母语,不用母语进行理解是行不通的,但也不能只会母语,不会汉语或者汉语程度低。
事实证明,其会对诸多高层次知识的接受与运用产生影响,如科技知识、生态知识、经济、法律等。
因此,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怎样将民族成员的观念转变,形成“文化自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民族语言,至关重要。
2.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不断进步的社会与快速发展的经济,让少数民族文化日渐衰退。
节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节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节日更是他们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展示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在节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节日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节日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庆祝特定事件或纪念重要人物的活动。
每个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这些元素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信仰。
通过节日的庆祝活动,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节日也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通常包括传统的歌舞表演、手工艺制作、传统服饰展示等,这些都是文化传统的载体。
通过庆祝节日,人们可以将文化传统代代相传,让后代了解和继承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二、节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尽管节日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的节日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全球化的浪潮让人们逐渐忽视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更多地参与到了国际化的节日庆典中。
这使得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独特性。
其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传统节日的商业化趋势。
商家们将节日作为商业行为的对象,借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和产品。
这种商业化的趋势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被商业化包装,丧失了原有的纯粹性和传统内涵。
三、保护与传承节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和规定,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的节日庆祝活动,并提供经济和场地支持。
政府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都在自己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是维护中华民族整体性,保护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最有效的途。
文化传承是民族历史的见证和写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加大民族文化事业建设的力度,使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承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之间的平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保护并传承个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
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表现民族的文化摆阔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衣食住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承载着各民族文化独特的历史与风情,每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东西,自己的特点;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等。
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具体表现如下: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品及其手工技术走向消亡现代工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少数民族的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与现代化工业制造品相比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因为年青一代没人愿意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艺,工艺传承就不可能持续,工艺技术也就走向了消亡。
景颇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景颇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景颇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分布在缅甸、印度和泰国等地。
景颇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包括语言、宗教、服饰、民俗、习惯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景颇族人民的责任,也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
景颇族的语言是景颇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缅语支。
景颇语是景颇族人民的母语,是他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受到现代化的冲击,景颇语的使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许多年轻人更愿意用汉语或英语来交流,使得景颇语的传承面临威胁。
为了保护景颇语言,我们应当重视景颇语的教育、传承和推广。
在学校加大景颇语教育的力度,组织景颇族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让景颇语得到更广泛的使用,这些都是保护景颇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景颇族的宗教对其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景颇族主要信奉藏传佛教,也有些景颇族信奉原始宗教,形成了独特多元的宗教文化。
在现代社会,宗教信仰逐渐淡化,许多景颇族逐渐丧失了对宗教的信仰。
继承和发扬景颇族的宗教文化,需要我们加强宗教教育和宗教传统的传承,让景颇族的宗教文化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和发展。
除了语言和宗教外,景颇族的服饰、民俗、习惯等方面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颇族的服饰以“马甲袍”、“长袖衫”、“羊角冠”等为主要特色,这些服饰体现了景颇族的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
景颇族的民俗和习惯也非常丰富多彩,如婚俗、葬俗、节庆等,这些民俗习惯是景颇族人民传统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景颇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保护景颇族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加强对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对景颇族的语言、宗教、服饰、民俗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整理,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机制。
其次是加强景颇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工作,我们应当重视景颇族文化的传统教育,将景颇族的语言、宗教、服饰等传统文化载体融入学校的教育课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景颇族的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一
族地 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应 当尽可能地遵循地方 的优 良传统 和行 为规范 ,对于好 的文化 ,政府要大力 的支持并采取相应 的管理体 系,但遵循也不能就完全放任 自流 ,应尊重其 文化 中科学合理 的部分 ,不能把其糟粕也任其发展 ,比如其 民族 特色 ,良好 的村 民品质 , 有着极好 的社会公德和 民族 自豪感 、 传统 文化 中真 、善 、美 的德行 和礼仪 等好 的习俗 ,作 为政府 应该 大力 的去提倡保持好 , 尽 量减 少旅游业带来 的消极影 响, 从 而在文化 变迁的过程 中实现 了对传 统文化 的传 承和保护 , 使得 民族 传统文化在新 的经济模 式下 逐步与这种新经济模 式相磨合 ,达 到和谐契合 的状态 。 民族传统 的优秀文化因子对于少数 民族地 区的文化发展 有着积极 的推动作用 ,因此 ,要 保护好 ,以免该 民族因为文 化的遗失导致 民族扭曲变质而消弱了 民族精神及 民族文化 的 断层。特别是在当今民族地 区的旅游不断 的开发 ,政府相关 部门 、游客 、旅游企业等旅游活动的相关部 门应重视这个 问 题 ,不要 轻易的作 出一些 开发而破 坏 当地传 统规范 的行 为 , 当民族地区的文化因子被破坏后 ,更谈不上保护和提倡 了。 ( - )完善相关 的保 护性政策法 规体系 。政府 部门应积 1 极 出台完善 的政策和法规 ,将相关保护性 的措施 以政策 、法 规 的形式 固定下来 。有 了法律保 障,在开发 中要通过多种 的 评估考察论证 ,采取科学合理 的保护措施 ,减少盲 目的开发 方式 ,要科学 、合理 的方法来对待和保护 民族传统 文化 ,从 而减少 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 、运 营中受 到的损 害。 通过制定相关 法律法规 后 ,当地 文化 也有 了一个合 法权 益 ,同时也保证 了当地文化保护 的完整性 ; 同时 ,严厉禁 止 某些旅游企业 和政府部 门为了个体私利 而侵犯 人民权益的行 为; 还应通过相关政策在政府 与旅游 开发 的相 关主体 间建立 有效 地沟通渠 道 ,以便下情 上达 ,协 调各 方利 益推进地 区发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在当今社会,文化多样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被重视和保护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种文化间的融合和碰撞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多元文化背景。
少数民族文化不仅以其独特的语言、宗教、习俗、民俗文化等方面,为社会文化多样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的重要景点。
二、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然而,由于各种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的原因,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主流文化在各地蔓延,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同化政策的实施使得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边缘化甚至消失的危险。
三、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必要性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对少数民族权益的尊重和保障,更是维护社会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各种文化的和谐共存、相互尊重是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基石。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文化冲突,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策略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1.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这包括为少数民族提供教育资源、语言保护和传承、文化旅游的支持等。
2.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各个文化间的融合,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 提高社会意识和认知。
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普及,提高社会大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4. 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
运用科技手段,开发和推广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旅游资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民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边疆少数民族是中国的宝贵文化资源之一,其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习惯对于维护国家的多元文化地域特色和促进全国文化繁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在此,我将结合我国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提出一些关于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为了推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政策法规。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支持力度,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文化保护法律,为边疆少数民族提供更多的文化保护方面的扶持和支持。
也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每一份文化遗产。
二、加强教育推广和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需要加强对其文化的教育推广和传承工作。
可以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增加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举办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开设文化传承班等方式,引导青少年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推广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例如开办网上文化课程、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
三、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是由一系列传统技艺、手工艺和民间传统文化组成的,这些传统技艺和手工艺作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向手工艺人员和传统技艺传承者提供技能培训和经济扶持,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传统技艺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建设数字化传统技艺展示平台,利用互联网传播传统技艺文化等方式,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方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推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第一章概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不同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和传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上的战争和政治动荡,许多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遭受了破坏和损失。
因此,中国必须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以确保它们得以传承和延续。
第二章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之一,它代表了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这些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例如,蒙古族的“草原之舞”表现了他们的牧民生活;藏族的唐卡画和雕塑反映了他们的佛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苗族的“揪花节”展示了他们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第三章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
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例如敦煌莫高窟、雅布赖大佛寺、木塔等等。
还有很多民间传统艺术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政府部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修缮。
民间组织和个人也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他们对宗教节日、传统技艺、祭祀活动等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四章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强民族语言教育、培训传统手工艺人、建立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等等。
同时,向公众展示和推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传承的一种方法。
很多文化节庆活动、展览和博物馆都向公众展示、宣传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第五章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发展有很大关系,更融入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构成了具有多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大家庭。
同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推动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并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和传承。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同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它们不仅代表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还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最近对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进行了一次调研。
云南省是中国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习俗、节日等。
在这里,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调查研究,此次调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云南省是一个以手工业为主的地区,其中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更是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知名度。
我们调查了当地一些几近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例如:白族刺绣、哈尼族木雕、傣族布艺等等。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传统手工艺正受到一定的冲击,不少年轻人已经放弃了这些传统手艺,而且这些手工艺士还受到了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材料成本高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亟需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为此,我们建议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少数民族手工艺业,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需要保护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准确定义、制定保护措施等。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理解和认知,让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这项文化资源。
少数民族民俗传统活动少数民族在节日、婚礼、葬礼等方面还有各种不同寻常的传统活动,它们直接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
我们调查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例如瑶山送子节、彝族火把节等等。
通过走访和问卷,我们发现,这些传统活动不仅被当地居民喜闻乐见,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民俗传统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些有代表性的活动已经失传或者呈现出现代化、商业化的趋势。
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加强对传统活动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受到极端贸易、旅游和商业化影响的传统活动,应该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和恢复。
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鄂温克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鄂温克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承和保护这种文化对于促进民族团结、保护民族权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鄂温克民族的地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建筑、传统技艺、民族舞蹈等多个方面。
鄂温克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是他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保护和传承鄂温克语言,对于弘扬民族的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
鄂温克民族的服饰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温克族人民喜欢穿着鲜艳多彩的服装,服装上的图案和颜色往往与自然界紧密相连,反映了鄂温克民族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保护和传承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对于保存和发展民族特色,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非常重要。
鄂温克民族的传统建筑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建筑通常采用封闭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鄂温克民族的传统建筑也是对环境保护的体现,可以更好地适应寒冷的气候条件。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的也要积极推动现代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结合,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发展。
鄂温克民族的传统技艺和民族舞蹈也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技艺包括编织、刺绣、雕刻等多种手工艺,这些技艺代代相传,是民族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民族舞蹈则是传递鄂温克民族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
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和民族舞蹈,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鄂温克民族的地域文化,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组织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保护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激励民众参与到文化保护中来。
学界可以加强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交流和展览活动,提高民众对鄂温克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广大民众可以自觉传承和弘扬鄂温克民族地域文化,通过参加相关活动或者学习相关知识,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试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羌年为例
442014年11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在消失,羌民族是众多少数民族中极具特色的一支,但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羌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其中羌年更被列入了《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引起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种“羌文化”抢救热潮。
一、羌年的基本概况和(一)羌年的基本概况。
羌年,俗称羌历年,羌语叫“日美吉”,也有“丰收节”“过小年”等名称,是羌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以庆祝丰收和还愿为内容,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盛大庆典,节日持续三至五天,尤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县的羌族为甚。
节日期间,全寨子的村民都要来参加庆祝仪式,在释比 的引领下上山祭祀还愿,祈求丰收,下山后各家进行敬神仪式,之后家人们一起吃团圆饭、跳锅庄、喝咂酒,而亲朋好友在节日期间也要相互祝贺,相互迎请,十分热闹。
二、羌年习俗的演变羌年——为羌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羌民族长期的心理认同和沉淀,在羌民族心中形成了“我们感”。
然而,这种“我们感”在与“他者”的你来我往之中,传统的文化模式正悄然发生了变化。
为了研究所需,本人于2013年1月前往汶川县、茂县和北川县进行了田野调查。
以下按照年龄段划分为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提炼,选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访谈,概述如下:(一)祖辈过羌年的习俗。
通过采访汶川县映秀镇的一位羌族老奶奶,大致了解到,老一辈羌民过羌年前家家户户就要打扫房屋,添置新衣服,就像汉族人民过新年一样采购年货,过年当天早上,每家每户要将自己家里的牛羊赶到田地里,在这一天即便是牲畜吃了田里的庄稼也不用赔偿,在羌年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祀活动,由端公宰牛羊来祭祀天神,有些寨子还要祭祀地神,祭祀结束后,端公还要进行跳神,跳神完成之后由每家的代表围坐在一起吃煮熟的羊杂羊肉,在所有的祭祀活动完成之后,就将剩下的牛羊肉分发给每家每户带回去享用,在傍晚的时候,大家聚集在坝子里由老人领唱庆祝歌,围着篝火跳莎朗、锅庄,喝咂酒。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报告(精选多篇)1.调研目的针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探讨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调研过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了解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等情况。
3.调研结果(1)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现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传统的节日活动经常被举行,年轻一代也会积极参与。
但是,在一些地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面临困难。
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已经失传或者停办,很多传统习俗也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局面。
(2)存在问题及原因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传承人、缺少传承渠道、缺乏资金支持、缺少宣传推广等。
其主要原因是:1)传承人数量稀少,少数民族人口分散,少数民族代表性人物相对较少;2)传承渠道不畅,传统文化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定的存在,但是缺少传承的有效途径;3)资金支持不足,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需要财力支持,但很多地方缺乏资金;4)宣传推广不到位,传统文化的推广需要大力宣传,但宣传工作不力。
(3)保护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策略应该包括:1)激发传承热情,鼓励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传承活动;2)加强传承渠道建设,利用各种媒介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入,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4)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提高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结论保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只有通过加强保护措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让其在社会生活中持久存在和持续发展。
5.建议(1)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工作。
(2)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和选拔,鼓励更多的民族精英积极参与到传承工作中来。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危机,许多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都濒临灭绝。
因此,传承与保护我国少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家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话题。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西北"花儿"、传承、保护正文:文化是民族之魂。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中华民族在和平发展的宏伟战略指引下扬帆奋进时,中华文化是我们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力量。
少数民族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话题。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偏远乡村,还保留着许多以乡村生活为基础的农业文明的特征。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地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贯穿着一条穿越时空、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充分地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地域性传承与发扬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地域性传承与发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地域性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域性传承指的是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遗产与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相结合,达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地域性传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域性传承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维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这些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特定地区的发展中,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维护这些文化遗产。
在中国西南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建筑等方面。
通过将这些传统元素融入到当地的旅游、商品销售等产业中,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
地域性传承有助于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将其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可以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
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地域性传承,可以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同时增强各民族间的交流和团结。
地域性传承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独特标志,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通过地域性传承,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和传承这些文化的技艺和技能。
在中国云南地区的白族地区,每年都会举办白族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各地的白族青年会展示自己的舞蹈、手工艺品等,传承和发扬白族的文化。
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地域性传承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参与。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将其融入到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规划中。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推动地域性传承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更应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标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
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
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
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
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
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
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
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
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
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
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
很少保守。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
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
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笔重墨研究和发掘。
二、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边疆少数民族地处我国边远地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欠发达,文化发展滞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复苏。
民俗文化研究曾一度兴起,后来相继建立了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
是一些可喜的收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
民俗学的研究相对落伍,消逝的东西不会再来,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使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
我们纵观历史留给后人的也只有“文化”这两个宇,当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文化的延续,只有传承才能延续,也就是有“根”有“蔓”,有“源”有“流”。
在世界的文明历上,中华文明的延续是她的基本品质,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能够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这项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今天应该比以往作得更好。
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条件来做好这项工作。
“三个代表”就包含了先进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也都是先进的文化因素。
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程度,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民族大学、民族学院。
也有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机构和学术组织。
但是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在。
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民俗的消亡加速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
1999年我们建立了一座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征集民族民俗文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简直是大海里面捞针。
想找一副木制的弯钩犁都找不到。
找一领炕蓆也没有,买炕蓆也没卖的,最后在粮库找到一领类似的炕蓆。
我们手里拿着拟定的征集文物清单成了一纸空文。
农村房舍改造。
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满族、达斡尔族的房合。
现在各民族服装都是仿制的,平时大家都穿一样的现代服装没有什么区别。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是目前世界上满语保留最好的满族村屯。
三家子村被学术界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
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调查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
这个基地也很危急。
据2000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能流利说满语的只有3人,并且当时70多岁。
能听懂会说大部分满语的只有5人,年龄已近70岁。
剩下40岁以上的也只是一知半解。
从总体情况看,三家子村现在满语的衰落趋势明显加速。
面对现在满语的现状和研究人员的稀少,还有北京历史档案馆尘封者的50多吨“满文老档”,给我们的启示大概不仅仅是一种担忧。
1998年北方的洪水之后。
黑龙江兴建了一个达斡尔族新村和一个赫哲族新村。
都是清一色的“洋房”,失去了民族特色,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标准民族村。
继鄂伦春猎人下山之后,鄂温克也赶着鹿群内迁了,他们不再是“林中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民俗也势在必改。
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曾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加大研究力度还是当务之急。
原来烧牛粪,现在用液化气罐了。
不会用。
不习惯。
因为没有个性了,脱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状况,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要比我们预料的还多。
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的,所以我们才是地球人。
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地区。
大自然还没有被完全改造,或多或少的还保留着一点儿原生态的原汁原味,还存留着一些相对古老的民俗民风。
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活化石”。
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数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
他们是多神论者,山、树大自然中他们认为可崇敬的都是神,认为万物有灵,萨满是神的使者,或是人和神的中介。
由于萨满教并没有被列入正式宗教的范畴,只是不公开的存在于民间,我们很难看到萨满教的宗教活动。
但萨满教和这些少数民族一样同时并存。
有些民族传承着祖先崇拜的古老习俗,他们以天为大,民居开西窗,西炕、西墙是供奉祖宗的地方,他们还要年年祭祖。
求得祖宗的保佑。
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祭“敖包”还在延续。
祭天地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日常生活中比较正式的场合,饮酒也要先祭天地才可以喝酒。
少数民族擅长歌舞。
歌舞是民族习俗的一部分。
折射着来自远古的血脉。
民族学的研究已经为考古学所采用,在边疆考古中,结合得尤显重要。
我国历史上有些民族已经消失了,但在考古发现中发现了遗迹。
例如鲜卑、匈奴、契丹等。
有些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一时,现在无影无踪,就要靠考古学和民族学来探索。
有些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民族却得以延续,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是靠人传承下来的。
考古学是以物为本,民族学是以人为本,物是由人创造的承载了人的信息。
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考古问题,民族学为考古学提供了“活化石”。
内蒙古发现了一座契丹墓,墓主人的身份难以确定。
开始认为’墓主是位公主,但后来从服饰上的左肩太阳和右肩的月亮图案,用民族学来破译,墓主是位萨满教的巫师。
边疆考古基本上是民族考古,但还没有民族考古学的定义。
有些民俗传承的历史轨迹相当久远。
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毁器”的古老习俗,最早的距今七千多年。
北方民族一直延续着“毁器”习俗,青铜时代有,现代葬俗还有所反映。
我们还在新石器墓葬中发现了头骨变形的习俗,满族曾盛行“睡头”的头骨变形习俗,头骨变形来源已久。
契丹族有“青牛白马”说,现在北方葬俗男人亡扎纸马,亡女人扎纸牛焚化,这种习俗已经扩展到北方的汉族人。
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习俗互相影响,超出了一个单一民族的范围。
民俗没有硬性条文规定。
但却认真遵守着、执行着、由人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民俗形成的历史是久远的。
存在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中互相学习,形成了共同的或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河南濮阳出土了仰韶文化的蚌龙。
辽宁出土了查海文化的石龙和红山文化的玉龙。
山西龙山文化出土了彩绘龙。
黑龙江阿城出土了金代的铜坐龙,这些的形象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传承和中国的龙文化传统。
四、加大工作力度拯救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我们能创造民族文明,也有能力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文化。
民俗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立竿见影”的实效和经济效益。
无论从点上,还是面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并且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规划去实施。
民俗学的研究是一项软任务,没有硬性的规定。
上个世纪杰出的民俗学家们用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精力,作了大量的民俗学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劈了研究道路。
新世纪到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感到民俗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研究更显得十分紧迫。
首先是缺少民俗学研究人员。
边疆地区很少有人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
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员,只是集中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俗学研究人员出现了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
民俗学研究的成果到了上个世纪末,也进入了尾声。
年轻的致力于民族民俗学研究人员,不敢说寥若晨星,也是人员太少、缺乏一支专业队伍。
再就是应当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的培育。
过去的文化体制“三级文化网”十分活跃。
由于经济发展,这个网络已经不健全。
不太发挥作用了。
这不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
也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缺失。
在乡镇改革和村屯合并中。
加强民族乡和民族村的建设也很重要。
尽可能的保留原生态的民族村屯和民族文化生态,吸取人为建新村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一定非要农村城市化。
要按民族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文化。
我们觉得西藏搞得挺好,改造后的房舍,民族风格不变,藏民仍然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生活着。
只是新与旧的变化。
“味儿”没有变。
民俗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田野工作,多调查、多研究。
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在很多人很少下乡,深入实际,就连面向农村的文化单位也不下乡。
我提出下乡,他们反而觉得奇怪,我们都不下乡,你下什么乡。
看来很少有人愿意搞田野工作了,但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你浮在上面研究什么昵。
我们不否认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但我们不能依靠网上的东西抄来抄去,编造一些自己都信不实的“论文”。
更有甚者,把网络看成是万能的,学问都在网上,网上什么都有。
上网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田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