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通用11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通用11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秭归地质实习报告(通用11篇)秭归地质实习报告篇11、前言实习的目的、意义培养野外地质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深化对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培养报告的撰写能力,为今后阅读相关文献奠定基础培养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实习概况实习区位置、交通、经济概况位置:秘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管辖,距湖北省会武汉市1000余公里,县城位于长江南岸的茅坪镇,著名三峡水库坝址所在区。

秘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诞生于此。

全县境域面积2400余平方公里,县辖7镇5乡,202个行政村,总人口39.5万人(20xx年〉。

交通:水、陆交通比较发达,长江自古以来是黄金交通水路要道,自三峡水库建成后,水路交通更加便捷,容量大幅提升;陆路有江宜高速公路、汉宜铁路、沿江公路干线及通往各乡镇及邻县的公路。

经济状况:全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1)煤z分布于下二叠统的栖霞马鞍山、上二叠统吴家坪、上三叠统沙镇溪和下保罗统香溪组4个层位。

2)金与金银矿z县内产地有4处,均为合金石英脉型产,富集于断层破碎带,具一定规模,品位较高。

3)铁矿z主要贮存于上泥盆统写经寺组地层中,属于低磁高磷赤铁矿,有矿床点10处,品位稳定。

1-4个矿层有一定规模,有开采利用价值。

4)地热z县内有温泉点1处,位于平睦河东,唐家堡对岸,处庙娅温泉(又名五龙温泉),出露于奥陶系灰岩中,泉出露标高46Om,无色无昧无嗅,水温29.5"C0水的总硬度为15.14德国度。

总碱度为5.05,pH值为7工属弱碱性硫酸重碳酸续水,涌水量129.6吨/日。

此外还有锺矿、铜矿、铅钵矿、石膏、磷矿、石灰石等矿产。

5)水力资源境内水系发育,除长江外,发育多条:可溪,其中8条水系水能蕴藏量17.20万千瓦,可开发量6.06万千瓦,己部分开发,仍有巨大开发潜力。

现已建成水电站多座,己纳入全国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火电装机容量3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度。

秭归土壤实习报告

秭归土壤实习报告

一、前言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物质,具有肥力、持水、透气和生物活性等多种特性,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土壤的特性,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一行人在2023年8月27日至9月22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土地系全体学生的带领下,前往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土壤实习。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土壤剖面调查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土壤剖面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土壤的形成、分布和分类。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调查了13个土壤剖面,对土壤的类型、结构、质地、颜色、有机质含量等进行了详细记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土壤剖面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2. 土壤性质分析在了解了土壤剖面的基本知识后,我们进行了土壤性质分析。

通过实验室测定,我们了解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如含水量、容重、孔隙度等)、化学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和生物性质(如细菌、真菌、蚯蚓等生物量)。

这些数据为我们分析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土壤利用现状调查在接下来的两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对秭归县的城镇农村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权属调查。

我们通过走访、实地查验等方式,了解了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权属关系、土地利用效益等。

此外,我们还对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土地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4. 规划与人文考察实习最后一周,我们参观了九里工业园、物流园以及市政府。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当地的规划情况,学习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参观了三峡大坝、屈原祠、竹海、链子崖等景点,感受了当地的人文情怀。

三、实习体会1. 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掌握了土壤剖面调查、土壤性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实践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实习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团队协作中,我们学会了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一、前言202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实习基地为期两周的野外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也让我对地质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此,我将结合实习经历,从实习背景、实习内容、实习收获等方面,对这次实习进行总结。

二、实习背景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上游,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

因此,秭归县被誉为“地质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地质科研和教学基地。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基地概况实习基地位于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占地面积90.84亩。

基地设施完善,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运动场等,能够满足实习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2. 实习课程实习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课程:(1)地质学基础:包括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层、岩石、构造等。

(2)地质测量: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3)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层对比、岩性鉴定、构造解析等。

(4)地质灾害调查: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 野外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前往了以下地点进行野外实习:(1)三峡大坝:参观了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和地质条件,了解了地质工程的重要性。

(2)链子崖:考察了链子崖的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情况,学习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

(3)新滩滑坡:考察了新滩滑坡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了解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4)莲沱长江大桥:考察了莲沱长江大桥的地质构造和地基处理方法,学习了地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考察三峡大坝时,我了解了地质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 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工作,锻炼了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

秭归实习榜报告

秭归实习榜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我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7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深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以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实习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基地占地面积90.84亩,分为教学区和科研区。

教学区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等设施,科研区则包括专家楼、实验楼、试验场等。

实习基地紧邻三峡大坝,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学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产地质学等。

通过课堂讲授、野外考察、实验室分析等多种方式,使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野外地质考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

考察内容包括地层剖面、岩浆岩、变质岩、构造地质现象等。

通过实地观察、记录、描述,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地质样品采集与分析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样品的采集、包装、保存等基本操作。

同时,在实验室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岩矿鉴定、化学成分分析等实验操作,了解了地质样品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4.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通过参观三峡大坝、链子崖等工程,了解了地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地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技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提高实习期间,我学会了野外地质考察、样品采集与分析等基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秭归地区实习报告总结

秭归地区实习报告总结

一、前言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的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更是对我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此,我将对这次实习进行总结,回顾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二、实习背景与目的秭归县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是开展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野外实习(1)实习地点:三峡大坝、链子崖、九曲脑、泗溪公园等。

(2)实习内容:地层观察、岩性鉴定、构造解析、矿产勘查等。

(3)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按照实习指导老师的安排,分组进行野外考察。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认真观察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学习如何进行野外记录和采样。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识别能力。

2. 室内实习(1)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

(2)实习内容:地质图绘制、地质剖面图绘制、地球化学分析等。

(3)实习过程:在室内实习阶段,我们根据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地质图绘制、地质剖面图绘制和地球化学分析。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地质学知识,提高了地质绘图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收获(1)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对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地质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学会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了野外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了地质绘图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室内实习,我们掌握了地质图绘制、地质剖面图绘制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技能。

2. 能力提升(1)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2)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指导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提高了沟通能力。

秭归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秭归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的实训生活已告一段落。

这次实训,让我对地质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此,我谨以这篇实训报告,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占地面积90.84亩。

基地设施完善,分为教学区、科研区和生活区,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科研环境。

基地实践教学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地质构造发育,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三、实训过程及收获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地质构造解析、岩矿鉴定、地质绘图等课程。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跟随指导老师,深入到野外,实地考察地质现象,了解地质构造,学习岩矿鉴定技巧,并亲自动手绘制地质图件。

2. 实训收获(1)专业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地质构造解析、岩矿鉴定、地质绘图等基本技能。

(2)实践能力方面: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抗压能力: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天气、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挑战。

通过克服困难,我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更加坚定了在地质行业发展的信心。

四、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地质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地质专业的学生,我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从事地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在实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秭归实习报告总结

秭归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举行的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野外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 地质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学等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2. 野外实地考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了三峡库区、九曲脑中桥、银杏沱混装码头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我们了解了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的规律。

3. 地质测量与绘图:我们学习了地质测量的基本方法,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等,并在野外进行了实际操作。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质图的绘制,通过实践掌握了地质图的绘制技巧。

4. 地质灾害防治:我们了解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相互帮助,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野外生存能力: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恶劣天气、如何寻找水源、如何搭建临时住所等生存技能。

4. 爱国情怀: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

四、实习反思1. 实习期间,由于天气原因,部分实习内容未能按计划完成,这对我们的实习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

2. 在野外考察过程中,部分同学对地质现象的观察不够细致,导致对地质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3. 在团队合作中,部分同学缺乏沟通与协作,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

五、总结总之,这次秭归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地质学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野外生存能力等综合素质。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秭归基地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综合地理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为教学区和科研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

2. 野外实习(1)翻坝物流园采石场:我们首先来到了翻坝物流园采石场,观察了花岗岩的出露情况,了解了花岗岩的成因、结构和构造特征。

(2)陡山沱:我们沿江东行20公里,到达陡山沱。

在此,我们观察了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岩与黄陵岩基花岗岩古风化壳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并使用罗盘测量了莲沱组长石石英砂岩的产状。

(3)莲沱长江大桥:在莲沱长江大桥的长江对岸,我们观察了莲沱组长石石英砂岩与黄陵岩基花岗岩的古风化壳不整合接触关系,了解了长江流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3. 实验室实习(1)岩石学实验:我们学习了岩石的分类、命名、鉴定方法,并进行了岩石薄片观察、显微镜操作等实验。

(2)矿物学实验:我们学习了矿物的光学性质、化学成分等特征,并进行了矿物的鉴定实验。

(3)地质构造实验: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类型及识别方法,并进行了地质构造模拟实验。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3. 地质知识储备: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野外生存技能: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地形、辨别方向、处理突发状况等生存技能。

四、总结本次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秭归实习报告心得

秭归实习报告心得

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秭归县的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验了野外地质工作的艰辛与乐趣,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更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

一、实习基地简介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这里山清水秀,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出露连续完整,是开展地质实习的理想之地。

实习基地设施齐全,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运动场等,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现象观察与描述:我们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九曲脑中桥、泗溪公园、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等线路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学习了各种地质现象,如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断层、褶皱等。

2. 地质构造分析:通过对实习区地层、构造、岩性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加深了对地质构造学知识的理解。

3. 工程地质调查与填图:我们学习了工程地质调查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工程地质填图,为今后从事工程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我们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践能力锻炼: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进行野外调查、填图、取样等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3.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沟通能力。

4. 吃苦耐劳品质磨砺:野外地质工作环境艰苦,我们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如恶劣天气、陡峭山路等,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秭归野外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实习报告

摘要: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进行的野外实习为背景,详细记录了实习期间的学习过程、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以及实习收获。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矿物等方面的实地考察,加深了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关键词:秭归;野外实习;地质学;实践能力一、前言201X年X月,我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一名学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秭归野外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基地地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于长江上游下段。

实习区地层发育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现象丰富,为野外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习内容1. 地层观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地层剖面,观察了不同时代的地层特征。

通过对地层岩性、化石、构造等方面的观察,加深了对地层学知识的理解。

2. 岩石与矿物:我们学习了岩石的分类、命名及鉴定方法,观察了各种岩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矿物的光学性质、晶体形态等,提高了对矿物的识别能力。

3. 地质构造: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

重点观察了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加深了对构造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4.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我们学习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三峡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

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知识的理解。

5. 地质现象观察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多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提高了对地质环境的认识。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野外实习,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 野外实践能力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观察、记录和分析,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地信秭归实习报告

地信秭归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3年8月1日-8月10日实习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地质信息工程学科的理解,提高野外工作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地质测绘、地质调查、地质数据处理与制图等。

一、实习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基地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丰富,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二、实习内容1. 地质测绘:- 在实习基地内进行1:10000比例尺的地质测绘,学习使用全站仪、罗盘等仪器进行野外测量,掌握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

- 实践过程中,了解了不同类型地质构造的识别方法,如断层、褶皱、节理等,并学会了如何将这些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表示。

2. 地质调查:- 对实习基地内的地层、岩石、构造等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

- 通过观察岩石的产状、构造特征等,识别不同的岩石类型,如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等。

3. 地质数据处理与制图:- 学习使用专业软件(如ArcGIS、MapInfo等)进行地质数据处理和制图。

- 将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地质图件,如等高线图、地质构造图等。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地质信息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实践能力的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野外工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3. 综合素质的提高: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适应野外工作环境,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同时,通过与其他专业同学的交流,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质信息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优秀7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优秀7篇

秭归地质实习报告优秀7篇地质实习报告篇一1序言1.1交通位置及地理概况1.1.1交通位置工区为四川江油市马角镇,距江油市57km,距成都市214km。

马角坝地区交通方便,宝成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该区,国道108线从东南缘穿过,北经广元出川,南经江油、绵阳可达成都。

区内有公路,北通雁门坝,西至澄水,南达文胜等乡镇。

山区有矿山公路和山间大道通行。

附马角坝交通位置图1-11.1.2自然地理马角坝地区位于龙门山系的'前山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部为中山区,海拔1200m,东南部为低山区,海拔1000m。

工区最高点大圆包海拔1028m,马角镇海拔640m,切割一般为300-400m,属于浅切割区。

工区山系呈北东-南西走向,属于构造山系。

山间有马角坝、魏家坝等河谷平原。

工区河流属涪江水系,马角坝河自北向南流经工区;主要支流澄水在马角坝镇注入梓潼江。

河水的流量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夏天水流量多,冬天减少,属于典型的上游河流的特点。

工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255ml,其中7-8月280ml,12月10ml。

日照充足,无霜期211天。

四季分明,冬天平均气温4-7o,夏天25o左右。

最低气温-3o,最高气温34.5o。

10月份降雨量74ml,气温8-25o,11月份降雨量25ml,气温2-21o。

1.1.3经济地理马角镇面积146.56km2,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1万。

农业耕地1.18万亩,播种面积2.22万亩。

主要出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蔬菜,年产粮食5300吨,农业总产值791万元。

马角镇以核桃、木耳、黄花为特色农产品。

马角镇有省、市属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230多个,其中以水泥厂为主,还有锅厂、钢铁厂、磷肥厂、电石厂、砂厂等,工业总产值1.35亿元。

其中双马矿山是区内最大的企业,年产水泥100多万吨,双马水泥是四川的名牌产品。

马角镇污染严重,污染源主要来自水泥生产。

1.2地质研究简史龙门山区地质调查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秭归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秭归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2023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进行的自然地理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基地简介秭归县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岸,东临宜昌市,西接重庆市,北靠巫山,南望恩施。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是进行自然地理实习的理想之地。

实习基地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实习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亩,拥有丰富的地质、生物、水文等自然地理资源。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质考察- 地层观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寒武系-奥陶系地层、震旦系地层等,了解了不同地层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化石分布。

- 岩浆岩观察:考察了黄陵杂岩体、茅坪复式岩体等岩浆岩,学习了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

- 变质岩观察:参观了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了解了变质作用的过程和变质岩的特征。

2. 水文考察- 河流考察:对长江及其支流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河流的形态、水文特征和流域地貌。

- 湖泊考察:考察了三峡水库,了解了湖泊的成因、类型和生态环境。

3. 生物考察- 植被考察:参观了不同植被类型,了解了植被的分布规律、生态功能和保护意义。

- 动物考察:观察了鸟类、昆虫等动物,了解了动物的分布、习性和生态关系。

4. 气象考察- 气象观测:学习了气象观测方法,掌握了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技巧。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1. 知识积累:通过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能力:掌握了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实习,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实习总结此次自然地理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我国自然地理学研究和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秭归实习报告心得

秭归实习报告心得

在2023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秭归县的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我专业知识的一次实践检验,更是对我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一次锻炼。

以下是我在这段实习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

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这里地处长江中上游,自然风光秀丽,地质条件复杂,是进行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三峡大坝、链子崖、泗溪公园等多个地质遗迹和工程实例,深入了解了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层变化等地质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跟随老师学习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地层观察、岩石鉴定、构造解析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许多地质学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通过实地考察,我明白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

2. 团队协作的力量: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分组进行野外调查。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完成任务。

这让我认识到,在未来的工作中,团队协作是必不可少的。

3. 坚韧不拔的意志: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常常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地质环境。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烈日下徒步数小时,有时候又要冒雨进行野外调查。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于地质工作者的重要性。

4. 对大自然的敬畏:在实习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力量。

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地层变化等地质现象,都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

这让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

5. 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地质工作的决心。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秭归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秭归土壤学实习报告

秭归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2023年8月27日至2023年9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四周的土壤学野外实习,地点位于我国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剖面分析、资料收集等方式,加深对土壤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野外调查和观测技能,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实习前,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了解了土壤的基本概念、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土壤剖面结构等内容。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采集土壤样品、制作土壤剖面图等。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调查了13个土壤剖面,覆盖了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土壤类型。

以下是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内容:(1)土壤剖面观察与描述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

主要内容包括:- 土壤颜色:观察不同土层颜色的变化,分析其成因。

- 土壤质地:通过触摸、手感等方式判断土壤质地,如沙质、壤质、粘质等。

- 土壤结构:观察土壤颗粒的排列和结合情况,判断土壤结构类型。

- 土壤湿度:测量土壤含水量,了解土壤湿度状况。

(2)土壤剖面分析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描述,我们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如:- 棕壤:呈暗棕色,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 黄壤:呈黄色,质地较轻,有机质含量较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

- 红壤:呈红色,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

(3)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采集土壤样品,包括:- 采样地点的选择:根据土壤类型、地貌特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

- 采样深度: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采样深度。

- 采样工具:使用土钻、取样器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

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需要进行处理,包括:- 去除杂质:将样品中的石子、植物残体等杂质去除。

- 粉碎:将样品粉碎,以便于后续分析。

(4)实习总结与成果汇报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实习总结和成果汇报。

秭归实习报告范文

秭归实习报告范文

一、绪论本次实习活动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组织,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7日进行。

实习地点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旨在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加深对地质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基地简介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该基地属于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完善的设施。

实习期间,我们主要在以下区域进行实习:1. 兰陵溪木材检查站2. 杉木溪大桥东700米3. 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4. 九曲脑中桥后700米5. 泗溪公园外6. 银杏沱混装码头7. 湖锦天城采石场8. 三峡大坝9. 链子崖三、实习内容1. 地质观察与描述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的地貌、地层、构造、岩性等进行观察和描述。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该区域地层发育齐全,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

例如,在三峡大坝附近,我们观察到了典型的花岗岩和变质岩,并了解了其形成过程。

2. 地质填图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地质填图训练。

通过实地测量、绘图和记录,我们掌握了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多处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现象,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记录。

3. 地质灾害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现状和防治措施。

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我们认识到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4. 工程地质调查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三峡大坝附近的工程地质进行了调查。

通过观察岩性、构造、地下水等因素,我们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实习成果1. 理论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学科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

2. 实践能力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地质观察、描述、填图、调查等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实习期间,我们与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秭归研学实习报告书

秭归研学实习报告书

一、前言2023年8月1日至5日,我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举行的研学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研究,加深我们对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二、实习基地简介秭归产学研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占地面积90.84亩,分为教学区和科研区。

基地设施完善,包括综合楼、学生公寓、食堂、澡堂、运动场、专家楼、实验楼等,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和生活需求。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

(一)野外考察1. 翻坝物流园采石场:我们首先来到了翻坝物流园采石场,这里出露良好的花岗岩,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黄陵岩基的绝佳环境。

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野外野簿记录规范和技巧,并对花岗岩的识别、描述与命名进行了细致讲解。

2. 陡山沱:沿江东行20公里,我们到达了陡山沱。

沿途两岸郁郁葱葱,江水碧绿,游轮旅客络绎不绝。

在这里,我们观察了小滩头岩体,并与物流园采石场的花岗岩在成分与构造上进行了对比。

3. 莲沱长江大桥:莲沱长江大桥的长江对岸是观察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岩与黄陵岩基花岗岩古风化壳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理想观测点。

我们使用罗盘测量了莲沱组长石石英砂岩的产状,并试图在山川沟壑奇景中寻找地质奥秘。

(二)室内研究1. 地质图绘制: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回到基地,进行了地质图的绘制。

通过绘制地质图,我们加深了对地层、构造和地质现象的认识。

2. 研究报告撰写:结合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我们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我们对地理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地质图绘制和报告撰写的技能。

2. 实践能力提高: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地质现象,提高了实践能力。

秭归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本次野外地质实习,我们一行学生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指导下,前往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

实习旨在巩固和深化我们在《自然地理》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基地简介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种类丰富,地质构造明显,是进行野外地质实习的理想场所。

2. 实习目的与任务(1)观察和描述实习区域的地貌、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现象;(2)分析实习区域的地层发育、构造运动、成矿条件等地质特征;(3)了解实习区域的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 实习时间及组队情况实习时间为一周,共分为三个小组,每组5人,分别由三位指导老师带领。

4. 实习内容(1)地貌观测:观察实习区域的地貌类型、形态、分布特征等;(2)地层观测:描述实习区域的地层岩性、厚度、层序、接触关系等;(3)岩石观测:识别实习区域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了解其成因和特征;(4)构造观测:观察实习区域的褶皱、断层、节理等构造现象,分析其成因和发展演化过程;(5)矿产观测:了解实习区域的矿产分布、成因及开发利用情况;(6)地质灾害观测:观察实习区域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

三、实习过程1. 野外考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组进行了野外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记录、拍照等方式,对实习区域的地貌、地层、岩石、构造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2. 室内研究回到基地后,我们对野外采集的岩石、矿物、化石等样品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查阅了相关地质资料,进一步加深了对实习区域地质特征的认识。

3. 讨论与总结每次野外考察结束后,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分析了实习区域的地层发育、构造运动、成矿条件等地质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地质成因解释。

四、实习成果1. 提高了野外地质观测与分析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观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对地质现象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秭归实习地质报告

秭归实习地质报告

一、前言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地质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地质学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实践能力。

在为期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秭归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矿产及地质灾害等,收获颇丰。

二、实习基地概况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东临宜昌市,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

实习基地位于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交通便利,距离武汉市约400公里。

实习区地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属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

三、实习内容1. 地层实习期间,我们重点考察了秭归地区的地层,包括上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层的特征,如岩性、厚度、产状等。

例如,在九曲脑中桥,我们观察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坚硬,产状平缓;在银杏沱,我们考察了第四系松散沉积地层,岩性松散,厚度较大。

2. 岩石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

在茅坪复式岩体,我们观察到花岗岩,岩性坚硬,结晶度好;在黄陵杂岩体,我们观察到变质岩,岩性坚硬,产状复杂。

3. 构造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

在九曲脑中桥,我们观察到斜歪褶皱,岩层倾角较大;在链子崖,我们观察到断裂,断层错断明显。

4. 矿产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秭归地区的矿产资源,如锰矿、铜矿、金矿等。

在湖锦天城采石场,我们观察到花岗岩,该岩体富含铜矿。

5. 地质灾害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在新滩滑坡、链子崖、棺材岩危岩体等地,我们实地考察了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四、实习体会1. 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2. 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如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绪论1、实习基地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与科研而建成的,属于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基地为核心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平台。

基地概况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两期完成。

一期工程以教学为主,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05年建成,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两栋,食堂一栋,澡堂一栋,运动场一块。

二期工程以科研为主,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于2012年建成,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专家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试验场一块。

基地功能以保障性服务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与会务,建有丰富齐全的教学、科研、生活、娱乐设施,集食、住、行、学、研于一体,服务内容涉及到餐饮、住宿、运输、实习、科研、会务等多个领域。

教学资源基地实践教学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闻名遐迩的黄陵花岗岩体(三峡大坝坝基)与原震旦系国际标准剖面成为秭归基地最具特色的基础地质实践教学内容。

此外,世界闻名的三峡工程师现代工程科考上佳选择;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处所;九畹溪国家级户外体育基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圣地;以悬棺群为核心的神秘文化更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的真实再现。

人文环境基地所在地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集名人(屈原),名峡(西陵峡),名坝(三峡大坝)于一体,融美丽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秀的明见文化于一炉。

硬件条件基地的后勤保障设施齐全,配置到位,包括:标准化食堂1座,可提供刷卡式流水用餐、自助式用餐、宴席包间;学生公寓2栋,设有教室备课用房及学生宿舍,可同时供1100余人入住;三星级标准客房52间,专家公寓套房30间;大中小教室6间;多媒体教室2间;中型会议室2间;小型机房1间;陈列室1间;水化学实验室1间,野外渗流试验场1座;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

交通情况基地位于秭归县城文教区,地处长江之滨、西陵峡畔,与三峡大坝相连。

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基地于武汉相距300公里,与三峡机场相距50公里,与宜昌火车站相距40公里,与秭归港相距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独特的教学科研体系、齐全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后勤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相关院校的到来,迄今为止,基地接待的实习师生、科研人员、会议团队已逾万人,教学实习涉及的专业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土地资源管理、石油工程、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水利水电、物探、信息工程、行政管理、法学、艺术传媒等等,部分高校已与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秭归县概况1、行政区划与经济秭归全县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为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盛产各种奇石。

秭归县的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矿产主要为煤矿和金矿,此外为灰岩及建材。

因此,区内矿产开发业不发达而且难以发展。

但是,其余有关经济发展项目却存在较好前景。

2、交通条件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方便,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3、自然地理(1)地貌实习区位于我国三个阶梯的第二阶梯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

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

(2)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实习区由于高山夹峙,下有水垫,因600米以下形成逆温层,即在冬天形成沿江两岸的冬暖带,年均气温18℃,极端低温只有-3℃,有利于柑橘特别是脐橙的生长。

三、地质实习概况1、目的与任务开展地质学野外教学实践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备阶段。

实习基地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实践教学队伍,为教员和学生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另一方面对深化教学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给予可持续的支持。

秭归地区野外教学实习目标如下:1、通过华南地区野外实习,观察华南型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了解华南地层层序及其演化规律,掌握华南地区地质历史发展过程。

2、增加野外地质知识,训练野外工作技能。

3、通过专题路线实习,要求独立完成野外调查和地质资料收集,培养独立观察和分析地质问题的能力,掌握举一反三的地质思维和地质工作的方法。

秭归实习区地质现象丰富。

针对上述教学目标,遴选和开发10条教学路线,开展野外实践教学,这些路线如下:路线一:下岸溪采石场岩浆岩教学路线。

路线二:小溪口庙湾基性超基性火山岩、变质岩、韧性构造教学路线。

路线三:九畹溪—西陵峡村寒武纪到志留纪的褶皱构造,地层岩性、沉积结构构造及生物化石。

路线四:链子崖二叠纪地层序列、碳酸盐沉积特征、古生物化石采集、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路线五:九龙湾南华纪—震旦纪地层序列、接触关系、冰川沉积特征。

路线六:石板溪—花鸡坡—棺材崖—黄牛崖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

路线七:花鸡坡—棺材崖—和尚洞独立填图路线布置。

路线八:滚石坳震旦纪—寒武纪地层序列、接触关系、沉积特征、化石采集。

路线九:长阳清江构造地质观察和寒武纪—奥陶纪地层描述。

2、实习时间与组队情况本次实习自2016年9月2日至2016年9月28日,9月2日到9月16日为路线教学,9.17—9月28日为独立填图并完成报告。

全班分为五个小组,第三小组由022142班苏丹梅,石磊,黄帅康,余良川,王云衡五位同学组成。

3、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阮小燕、罗国平老师。

4、工作量统计工作量统计表二、地层概况:对实习区主要发育的地层做简单的描述(未见的地层不进行描述)。

这里主要介绍实习见到的地层,从老到新,为中元古的庙湾组到古生界二叠纪的吴家坪组。

2.1中元古界2.1.1.1庙湾组观察位置:小溪口描述:庙湾组为一套厚度巨大、岩性单一的,具有条带、条纹构造的斜长角闪岩,夹石英岩、角闪片麻岩及石榴石角闪片麻岩。

以巨厚—厚层状斜长角闪岩的出现与下伏小以村组整合分界,顶被震旦莲沱组不整合覆盖。

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海相喷发的玄武岩变质而成。

因此,该组代表了崆岭群形成时代晚期玄武岩浆喷溢作用的产物。

2.2新元古界2.2.1南华系3.2.1.1莲沱组指黄陵花岗岩与南沱组之间的一套紫红色中厚层状砂砾岩、含砾粗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细粒岩屑砂岩、长石质砂岩夹凝灰质岩屑砂岩、含砾岩屑凝灰岩。

观察位置:九龙湾东南1公里描述:紫红色中厚层状含砾石砂岩与页岩互成,与南沱组的界线为高角度正断层。

观察位置:石板溪桥东南60米描述:此处为黄陵花岗岩与莲沱组不整合接触关系,下伏为花岗岩,有8亿年,被风化严重形成风化壳,底部形成底砾岩。

上层为砾岩或含砾杂砂岩。

发育斜层理,指示为水动力条件较高的沉积环境。

少数发育水平层理,反应水动力较弱。

观察位置:花鸡坡四组描述:紫红色中厚层砂岩,含少量砾石。

2.2.1.2南沱组南沱组为灰绿色、紫红色冰碛泥砾岩,上部夹层状透镜体,冰碛砾岩中的砾石分选性差,表面有擦痕,与上覆陡山沱组下覆莲沱组均为平行不整合。

观察位置:九龙湾描述:整体为灰绿色块状含砾冰碛岩。

无分选、无磨圆、无层理。

砾石大小不一,可细分为多层。

观察位置:花鸡坡村东土三线40公里描述:为灰绿色块状含砾杂砂岩,含砾大小不一,最大的35cm,最小的3mm,分布不均匀,反映为非水流作用的沉积作用特征,无分选,无磨圆。

推测为冰川融化前搬运,消融后沉积。

偶见冰川擦痕。

2.2.2震旦系2.2.2.1陡山沱组陡山沱与南沱平行不整合,与灯影整合。

自上而下分为四段,第一段为盖帽白云岩,第二段为泥质灰岩,含有磷硅质结核,即“棋子”,含瓮安动物群。

第三段为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含硅质条带。

第四段为黑色薄层状硅泥岩,俗称锅底灰岩。

观察位置:土三线40.1公里处描述:陡山沱与南沱平行不整合,与灯影整合。

此处为南沱与陡山沱一段的界线,界线以下为三无的冰碛岩,以上为盖帽白云岩,为灰白色厚层状,见硅质条带,存在蒸发矿物,有很多的孔洞缝。

白云岩中含有重晶石,说明当时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

观察位置:土三线40.3公里处描述:此处为陡山沱二段、三段分界线。

陡二为薄层状黑色含泥质灰岩或泥质白云岩,存在磷质硅质结核,形成棋盘子。

为一级烃源岩。

棋盘子中可能有瓮安动物群的胚胎保存。

见水平层理,反应水体安静。

陡三为中薄层状含硅质条带白云岩,白云石结晶程度为中-细晶,存在泥晶。

反应水体变浅,可能为浅海或滨海。

观察位置:土三线41.6公里处描述:此处为陡四与灯一的分界线,两者为整合接触。

陡四为黑色厚层状碳质泥岩,有机质含量高。

观察位置:邹石线3.3公里处描述:此处也为陡四与灯一界线,陡四为黑色碳质页岩,夹灰岩透镜体,有机质含量20%。

此段有埃迪卡拉生物群,为软体动物。

2.2.2.2灯影组灯影组与陡山沱组整合,可分为三段,蛤蟆井段位中厚层白云岩,见帐篷构造,石板滩段为薄层状泥质灰岩,含埃迪卡拉生物群,白马沱组为中厚层状白云岩,含硅质条带,夹砂糖状白云岩。

观察位置:土三线41.6公里处、邹石线3.3公里处两处的灯一为灰白色厚层块状白云岩,见帐篷构造,推测为温度升高,石膏和盐岩晶体生长,将上覆的薄层状白云岩纹层上拱形成的,该层内藻纹层发育,说明氧气含量增加,直接影响生物繁盛。

2.3下古生界2.3.1寒武系2.3.1.1岩家河组岩家河组主要为灰色硅质泥岩、白云岩、黑色碳质灰岩夹碳质页岩。

厚度为20-50m。

观察位置:土三线30.1公里处描述:岩家河组与灯影组为连续沉积,为薄层状白云岩与页岩互层,页岩间夹硅质条带,反应水体反复震荡。

此组中最早发现钙质硬壳动物群。

2.3.1.2水井沱组此组岩性比较稳定,下部以碳质页岩为主夹灰岩或白云质灰岩;上部以灰岩为主夹黑色页岩或碳质页岩。

观察位置:土三公路29.8公里处描述:水井沱组与岩家河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岩家河组为灰黑色中薄层状页岩,含有磷质化石,见海绵骨针。

黑色页岩中富含黄铁矿,许多海绵骨针均被黄铁矿化。

黄铁矿至地表环境风化、氧化,其中的铁被氧化为褐铁矿,呈红色。

其中的硫元素被氧化或生成硫,或氧化为硫酸根,并与钙元素结合形成白色的石膏。

因此,黑色页岩段的风化表面上呈现出红、黄、白三种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