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复习

合集下载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的自净作用: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而消除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的现象。
69. 土壤自净类型:物理自净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自净作用、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70.土壤污染类型: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农业污染、生物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71. 我们国家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答: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以及不包括以上的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
72. 我国的土壤有机质的分布规律是什么?并谈谈南北方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73. 为什么制备1mm和0.25mm的所有土样都要通过1mm和0.25mm的筛子?
59. 土壤中磷酸根离子以H2PO4 ̄1和H2PO4 ̄2为主。
60. 如何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答:①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土壤固磷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对酸性土壤,适当施用石灰调节pH至中性附近,可减少磷的固定作用,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②土壤有机质 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其固磷作用往往较弱。③土壤淹水 土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有明显提高,这是由于1、酸性土壤pH上升使铁、铝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减少了它们对磷的固定;2、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下降,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磷酸低铁的溶解度较高,增加了磷的有效度3、包被于磷酸表面铁质胶膜还原,提高了闭蓄态磷的有效度。
20.农业上宝贵的土壤是团里结构土壤(选择题)。
21.团粒结构形成的条件是什么?P82
22.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是什么?P86 1、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2、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3、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4、团粒结构土壤易于耕作5、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

土壤学复习

土壤学复习

一、填空题按照吸附机理可以土壤吸附性能力分为、专性吸附和负吸附..地球表层系统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 ..高岭石属于型矿物..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和重力水..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和的差值..土壤电荷分为和可变电荷..土壤肥力因素有、肥、气和热 ..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和 ..土壤胶体可划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三种类型;但在土壤中常以形态存在..土壤密度的近似值为 ..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生物热和地热三种..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 ..土壤水分势能值包括、溶质势、压力势和重力势四种类型..土壤团粒形成的粘结团聚过程包括和无机物质的粘结作用..土壤无机胶体的基本结晶单位有硅氧片和两种..土壤质地按国际制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四类..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等..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是主导因素..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母质、、地形、时间、气候..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有机质、、交换性阳离子等..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有电荷价、离子半径和 ..二、名词解释题土壤污染: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肥力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土壤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当植物因根无法吸水而发生永久萎焉时土壤含水量;称为萎焉系数或萎焉点..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富铝化过程:指土体中二氧化硅淋失;而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的过程..白浆化过程:土壤胶体: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CEC:是指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mol+/kg表示..盐基饱和度:就是指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交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溶液如1mol/L KCl或0.06mol/L BaCl2浸提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H+ 或Al3+大部分被交换出来;再以标准碱液滴定溶液中的H+ ;这样测得的酸度称为交换性酸度;以厘摩尔+/千克为单位..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是指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土壤养分:三、问答题1、简述不同粒级土粒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差异..①矿物组成;颗粒越小;次生矿物越多;颗粒越大;原生矿物越多;如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②化学组成;SiO2含量随颗粒由粗到细逐渐减少;Al2O3、Fe2O3和盐基含量则逐渐增加;SiO2/R2O3的比率随之降低..2、简述磷肥利用率一般比较低的原因..答:1磷的特性:磷在土壤中主要以矿物态存在;有机态磷所占比例很小;且有机态磷中速效性的水溶态和可水解态磷也很少..①酸性条件下;H2PO3-易形成Fe-P、Al-P和O-P而沉淀;从而使磷失去有效性;②碱性条件下;H2PO3-易形成Ca-P而沉淀;从而使磷失去有效性;③中性条件下;磷主要以H2PO3-;因而磷在中性条件下有效性最高..2磷肥特性:可溶性化学磷肥—主要是CaH2PO42;施入土壤后;很快转变为不溶性磷而失去有效性..3、简述砂土和粘土的土壤肥力特性..4、简述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差异的原因..差异答:1砂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②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③热水少气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 ④肥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易造成作物后期脱肥早衰;⑤耕性松散易耕..2粘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②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③热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④肥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⑤耕性耕性差;粘着难耕..5、简述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原因..答:1生物在土壤结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生物在土壤养分积累、分解、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植被类型的演变会引起土壤类型的演变; 4微生物在土壤养分的有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6、简述水田土壤氮素形态转化的特点及调节措施..水田土壤可分为氧化层和还原层;在氧化层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而硝态氮在还原层会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N2O、N2等气体..调节措施:将氮肥深施;采取合理的水分管理..7、简述土面蒸发的过程..①表土蒸发强度保持稳定的阶段②表土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的阶段③水汽扩散阶段8、简述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及其原因..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规律..这是由于不同纬度热量状况不同引起植被不同并导致成土过程的差异..9、简述土壤空气和大气的区别..①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②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③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④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10、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答: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其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 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气体..11、简述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答:1土壤空气能促进或抑制作物根系生长; 2土壤空气能促进或抑制种子萌发;3土壤空气能促进或抑制微生物活动;从而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4土壤空气能增强作物抗病性..12、简述土壤圈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圈层的关系..地位:土壤圈处于其它圈层的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土壤圈被视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关系:①土壤圈与大气圈的关系;土壤与大气间在近地球表面表层进行着频繁的水、热、气的交换和平衡..②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地球表面的土壤;不仅是高等动植物乃至人类生存的基底;也是地下部分微生物的栖息场所..③土壤与水圈的关系;由于土壤的高度非均质性;影响降雨在地球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及水圈的化学成分..④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过程和成土作用的产物;从地球的圈层位置看;土壤位于岩圈和生物圈之间;属于风化壳的一部分..13、简述土壤容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容重大小受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土壤松紧状况以及人工管理措施的影响.. 应用:①计算土壤孔隙度;②计算耕作层土壤重量或工程土方量;③估算各种土壤成分储量;④计算土壤储水量及灌水或排水量..14、简述土壤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意义..①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②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③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④团粒结构土壤易于耕作;⑤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15、简述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体越多越好的原因..土壤中水稳性结构体数量是否一定越多越好为什么不是..如果是水稳性团粒结构;则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是其它的结构体;如核状结构体;则越多结构性越差..16、简述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的差异及其原因..答:我国大陆土壤以北纬33°为界;形成“南酸北碱”的局面;原因:1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矿物化学风化强烈;由于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大量盐基离子遭受淋失;从而使土壤逐渐酸化;2北方由于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因而土壤下部盐基离子随地下水上升;水分蒸发后便积聚于表土;土壤便逐渐盐碱化..17、简述我国南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通常低于北方土壤的主要原因..我国南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通常小于北方土壤的主要原因:①气候因素..南方高温高湿;矿物风化强烈;物质淋溶也强烈;大量盐基离子被淋失;盐基饱和度小..而北方相对低温低湿;盐基离子淋失较少;有时还相对富集;盐基饱和度大..②粘土矿物类型..南方主要为1:1型及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而北方主要是2:1型胀缩型矿物..③土壤酸碱度..南方土壤通常是酸性或强酸性;而北方土壤通常是碱性或石灰性..18、简述影响土壤CEC的因素..答:1土壤质地; 2无机胶体类型; 3土壤酸碱度; 4有机质含量;19、简述影响土壤碱化的因素..答:①气候因素..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具有季节性的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的特点;是土壤碱化的重要条件..②生物因素..由于一些高等植物的选择性吸收;使土壤中富集了钾、钙、钠、镁等盐基粒子..不同植被类型的选择性吸收不同;影响着碱土形成..其中;荒漠草原和荒漠植被对碱土的形成起重要作用..③母质的影响..母质是碱性物质的来源;如基性岩和超基性岩富含钙、镁、钾、钠等碱性物质;风化体含有较多的碱性成分..此外土壤的不同质地和不同质地在剖面中的排列也影响着土壤水分和盐分的运动;从而影响土壤的碱化程度20、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答案要点:1酸碱度2氧化还原电位3有机质含量4土壤质地21、简述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①有机质组成与状态:物理状态;化学组成;C/N.. ②土壤环境条件:湿度与通气状况;温度;酸碱度;重金属及盐分等22、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答:1养分较完全; 2促进养分有效化; 3高土壤保肥性; 4提高土壤缓冲性;5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23、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答: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土壤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水库; 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 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24、试述土壤富铝化过程和盐渍化过程..25、试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2)原因有:①瓶颈效应;土壤中的大孔隙与小孔隙相连接;②闭塞空气的影响;③土壤的胀缩作用..(3)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中;砂土的滞后现象更明显..26、试述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27、试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的重要作用..团粒结构具有小水库、小肥料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1小水库 :团粒结构透水性好;可接纳大量降水和灌溉水;而团粒内部保水性强;天旱时还可防止水分蒸发..天旱表层蒸发失水后;土体收缩切断与下层毛管连通性;水分不会由大孔隙流向小孔隙而蒸发损失..2小肥料库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通常有机质含量丰富..团粒结构表面为好气作用;有利于有机质的矿质化;释放养分..团粒内部则有利于腐殖化;保存养分..3空气走廊:由于团粒之间的孔隙较大;利于空气流通..28、试述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及其防治..29、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1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大体为由北而南;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2北方由于气候淡热、干燥;一年较多时间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因而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分解受到阻碍;有机质保留于土壤中;而南方则刚好相反;气候湿热;一年中大多时间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因而土壤中有机质大量被矿质化分解;保留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则较少..3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养分较完全②促进养分有效化③提高土壤保肥性④提高土壤缓冲性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①络合重金属离子;减轻重金属污染;②减轻农药残毒:腐殖酸可溶解、吸收农药;如DDT易溶于HA;③全球C平衡的重要C库含C平均为58%..四、计算题1、某一土壤耕层0.2m;容重为1.15 g cm-3;试计算每亩667m2土壤重量若土壤含水量为8%;要求灌水后达到28%;则每亩灌水多少立方米2、某地耕层含水量为200g kg-1;土壤容重为1.2 g cm-3;土壤总孔度为54.72%;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3、已知条件:1hm2农地的耕层厚0.2m容重为1.3g/cm3;有机质含量为15g/kg;全氮量为0.75g/kg按土壤质量计..试根据容重和土壤成分含量;来计算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量在一定土体中的储量..4、假设某红壤的pH为5.0;耕层土壤为2250000公斤/公顷;土壤含水量为20%;阳离子交换量为10Cmol/kg;盐基饱和度为60%;试计算达到pH=7时;中和活性酸和潜性酸的熟石灰化学式:CaOH需要量理论值..2。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绪论一、为什么说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

A.为植物提供了定居场所(即植物生长的立足之地)B.给植物提供了必须生活条件(光、水、肥、气、热)C.能持续不断地协调,供应水肥气热。

2、土壤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的基础环节。

三个环节:初级生产(植物生产)、次级生产(动物生产)、基础(土壤管理),从土壤——植物——动物生产循环。

3、土壤是能量和营养物质循环转换的场所。

二、为什么说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生物的栖息地,保持了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

2.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了调节作用。

3.是陆地与大气界面上气体与能量的调节器。

4.对有机、无机化合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是环境中巨大的自然缓冲介质。

5.具有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的功能。

三、什么是土壤和土地?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特殊形态、性质和功能的自然体。

本质的特征是具有肥力。

土地:地壳表层,包括所有附属物在内的一个自然综合体(包括一切环境条件在内:地貌、植被、水文、建筑等)。

物质组成: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气相——土壤空气。

四、什么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种类和肥力因素有哪些?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同时能持续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的能力。

种类:按形成原因分:自然肥力、人工肥力。

按经济效益分:经济肥力、潜在肥力。

肥力因素:水肥气热。

五、目前我国土壤资源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本专业特点,谈谈如何合理利用保护土壤资源。

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

第一章一、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有哪些?土壤中主要的原生矿物类型有哪些?主要元素组成:包括氧、硅、铝、铁、钙、镁、钛、钾、钠、硫、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门锰、锌、铜等。

主要原生矿物类型:土壤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占优势,常见的有石英、长石等。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土壤肥力。

2.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3.同晶替代: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6.土壤的矿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复杂有机物被分解为简单有机物,并最终被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过程。

7.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殖质的过程。

8.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

9.毛管持水量:地下水位较浅时,毛管上升水达到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

10.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11.土壤水吸力: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状态。

12.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示土壤水的能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土壤水分的保持和运动所用到的反映土壤水分基本特征的曲线。

13.阳离子交换量(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

14.盐基饱和度(BS):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5.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温度,用PH表示。

16.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17.永久电荷:也叫恒电荷或结构电荷,来自土壤胶体内同晶替代不随环境PH变化而改变的电荷,同晶替换作用使2:1型层状粘土矿物负电荷的主要来源。

二、填空题1.土壤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陆地。

2.2:1型矿物:蛭石,蒙脱石3.1:1型矿物:高岭石4.土壤碱度指标:总碱度,PH值,碱化度课本p175总碱度:土壤溶液或灌溉水中碳酸银。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3、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取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4、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5、土壤腐殖质:指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6、土壤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7、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8、腐殖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化和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9、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含粒间孔隙的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克/厘米3.10、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单位为:克/厘米3。

11、土壤孔度(孔隙度、总孔度):在一定容积的土体内,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12、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粒组)。

13、当量粒径:细粒部分则根据颗粒半径与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率的关系(斯托克斯定律)计算不同粒级土粒在静水中的沉降速度,把土粒看作光滑的实心球体,取与此粒级沉降速率相同的圆球直径作为其当量粒径。

14、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15、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16、土壤结构体:是土粒互相排列和团聚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结构的土块或土团。

17、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体的种类、数量及结构体内外的孔隙状况等产生的综合性质。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习题绪言1.概念: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他们更关心植物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供给、培肥及持续性。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的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我国四元素论)2.简述土壤的自然经济特性。

1.土壤资源数量有限性2.土壤资源质量可变性3.空间分布固定性3. 简述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关系。

土壤肥力是土壤生产力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肥力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全部生产力。

肥力因素基本相同的土壤,如果处在不同的环境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彼此差异可能相差很大。

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土壤的生产力。

4. 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固体土粒部分:1.矿物质 2.有机质粒间空隙部分:3.水 4.空气 5.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第一章土壤矿物质1. 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质,其中岩浆岩是主要矿物质。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质在水、二氧化碳、氧气的作用下分解转化而成。

土壤机械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即为机械组成活称土壤的颗粒分析。

土壤质地: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同晶替代作用:是指组成矿物质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代替的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土壤中主要原生矿物的类型?石英、白云母、长石(正长石、斜长石)、辉石、角闪石和橄榄石以及其他硅酸盐类和非硅酸盐类。

3.土壤质地分类国际制和卡钦斯基制有何不同?国际制三级分类制,砂砾,粉粒,黏粒。

卡钦斯基制为二级分类制,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

5.试述砂土,粘土的性质有何不同?如何评价质地好坏,过砂,过粘如何改良?1.不同1)砂质土总空间孔隙度小,间粒孔隙度大,降水和灌溉水容易渗入但失水强烈。

黏质土总孔隙度大,粒间空隙数目比砂质土多但狭小,雨水灌溉水难以下渗而排水困难。

2)砂质土养分少,缺少黏粒和有机质而保肥性弱,黏质土含矿质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

土壤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土壤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1。

土壤: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3.腐殖物质:土壤中在微生物及其酶作用下,新形成的一种暗色,含N、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4。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有机碳量。

5.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6。

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7.土壤容重:单位体积自然土壤的烘干重8。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的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9.土壤结构体:土壤中的各级土粒或其中的一部分互相胶结,团聚而形成的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土团、土块、土片等。

10。

凋萎含水量:植物产生永久凋萎的植物含水量.11.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12。

饱和持水量:土壤中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此时土壤的含水量.13。

土水势:单位数量自由状态的水进入土壤后,在土壤各种力的作用力自由能的降低。

通常为负值。

14。

基质势:土壤水受到吸附力和毛管力的束缚,自由能的降低。

15.SPAC体系:由水势梯度引起水从土壤进入植物体,再向大气扩散的体系。

16.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而变化的,其关系曲线称为~~.1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18.土壤导热率:单位厚度土壤温度相差1℃,每秒种传导通过单位断面的热量J数。

19.永久电荷:同晶置换一般形成于矿物的结晶过程,一旦晶体形成,它所具有的电荷就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故称之为永久电荷。

20。

等电点:土壤胶体解离的阳离子数和阴离子数相同,胶体净电荷为0时,溶液的PH值21。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扩散层内部与外部溶液离子浓度的差高于外部溶液为正吸附,低于外部溶液为负吸附。

22。

阳离子代换量(CEC):PH=7时,每Kg土吸附交换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mol(+)/kg 23.盐基饱和度(BS):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就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产生植物收获量)得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协调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得能力。

(水、肥、气、热)3、自然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与年龄)得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得肥力。

4、人工肥力:在自然肥力得基础上,通过人为措施得影响(如翻耕、施肥、灌溉、与排水等措施)形成得土壤肥力,也称经济肥力。

5、潜在肥力:在当季节中,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得这部分肥力。

6、土壤学:农林科学体系中得一门基础科学,主要论述土壤与农林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得内在联系:土壤变肥变瘦得一般规律,以及土壤利用与改良得技术。

7、矿物:矿物就是地壳中得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得自然产物,分为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

8、原生矿物:地壳深处得岩浆冷凝而成得矿物(如长石云母)。

9、次生矿物:有原生矿物经过化学变化(如变质作用与风化作用)形成得矿物。

10、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与年龄。

11、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得组合形成得天然集合体。

12、岩浆岩:由地壳深处得熔融岩浆,受地质作用得影响,上升冷却凝固而成得岩石(如灿石、原始岩石)。

13、沉积岩:地壳表面早期形成得各种岩石(岩浆岩、变质岩与先形成得沉积岩)经过风化搬运、沉积与成岩等作用,再次形成得岩石。

14、变质岩:原有得岩石受到高温、高压与化学活性物质得作用,改变了原有得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而形成得新岩石。

二、土壤得本质特征?肥力得四大因子?答:土壤得本质特征就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得四大因子就是水、肥(营养物质)汽、热(环境)。

三、土壤组成如何?土壤学发展过程得三大学派?答: 固体颗粒(38%)固相(50%)土壤有机物(12%)气相(50%)粒间空隙(50%)液相(50%)土壤学发展过程得三大学派:1、农业化学学派。

(提出矿质营养学说)。

2、农业地质学派(19世纪后半叶)。

土壤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土壤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土壤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土壤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固体部分的形成、发展和功能的一门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我将对土壤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壤的形成与发育1.土壤的定义及主要组成:土壤是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作用下形成的,含有有机质、无机质、水分、气体和生物体等成分的固体地球表层。

2.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母岩、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其中,母岩决定土壤的物质组成;气候影响土壤水分和温度条件;生物通过根系和分解有机物质等活动促进土壤形成;地形和时间影响土壤的堆积和发育速度。

3.土壤发生的过程:土壤发生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三个方面。

物理作用包括冲刷、风化、膨胀、收缩和淋溶等;化学作用主要包括氧化、水解、交换、溶解和沉淀等;生物作用包括植物的根系作用、土壤动物的活动和微生物的作用等。

4.土壤发育因素的评价指标:(1)土壤剖面的形态及土壤的层次性,即土壤剖面的土层结构与层次及土壤特征。

(2)土壤化学性质,如有机质、可交换性离子、土壤酸碱度等。

(3)土壤物理性质,如容重、质地、结构、持水性等。

5.土壤分类与命名:土壤分类是将土壤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与命名。

常见的土壤分类体系有国际土壤分类法(ISCS)和中国土壤分类法(CCS)。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1.土壤质地:指土壤颗粒的粒径分布和比例。

质地的主要组分有砂、粉砂、粘土等。

2.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

常见的土壤结构类型有团聚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等。

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容重是反映土壤致密程度和通气性的重要指标。

4.土壤孔隙度:指土壤中未被固体颗粒填充的空隙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

孔隙度是影响土壤保水能力和透气性的重要因素。

5.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由植物和动物残体、分泌物以及微生物产生的物质组成的。

有机质对土壤的肥力、结构和水分保持起着重要作用。

6.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指土壤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0)绪论1、土壤肥力的生态性相对性(1)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是针对植物而言的,应从植物的生态要求出发来认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

(2)如果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所能提供的生态性质不一致,即使土壤具有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植物也不能利用或利用很少。

(3)通俗意义上讲的土壤肥力高低,如果不指明植物,一般只能说明其有机质和养分的高低及适宜的物理性质。

2、土壤肥力的量化指标(1)以地上部分生物量来评价(2)以土壤的某些性质和养分数值来评价如:土层厚度、土壤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全氮等。

3、肥力的影响因素水气热:受土壤中不同粗细颗粒的控制。

土壤颗粒的粗细取决于母岩中稳定性矿物和易分解矿物的比例。

养分:(1)受母岩释放的养分多少控制。

土壤养分取决于母岩中含有的盐基离子即金属离子的数量。

(2)受土壤细粒部分吸持养分能力的影响。

一、土壤矿物质1、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是胶体的主要成分)(一)构造特征:(1)硅氧四面体,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矿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2)铝氧八面体3、单位晶层:1:1型单位晶层:由一个硅片和一个铝片构成。

硅片顶端的活性氧与铝片底层的活性氧通过共用的方式形成单位晶层。

这样1:1型层状铝硅酸盐的单位晶层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由具有六角形空穴的氧原子层面,一个是由氢氧构成的层面。

2:1型单位晶层:由两个硅片夹一个铝片构成。

两个硅片顶端的氧都向着铝片,铝片上下两层氧分别与硅片通过共用顶端氧的方式形成单位晶层。

这样2:1型层状硅酸盐的单位晶层的两个层面都是氧原子面。

2:1:1型单位晶层:在2:1单位晶层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八面体片水镁片或水铝片,这样2:1:1型单位晶层由两个硅片、一个铝片和一个镁片(或铝片)构成。

4、同晶替代: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2、土壤中同晶替代的规律1)高价阳离子被低价阳离子取代的多;因此,土壤胶体一般其净电荷为阴性。

《土壤学》(必背)

《土壤学》(必背)

土壤学复习题1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就是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3、矿物:是一类天然产生于地壳中且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化学元素。

4、原生矿物:是指起源于岩浆,而存在于岩浆岩中的矿物。

5、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使其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新矿物。

6、成土母质: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就是成土母质。

7、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态、组成和性质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8、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9、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10、水解作用:矿物中的盐基离子被水所解离的H+置换,分解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11、水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与水化合成为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

12、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13、地质大循环:指从岩石——风化产物——岩石的长期循环过程。

14、生物小循环:指由风化释放出的无机养分转变为生物有机质,再转变为无机养分的循环。

15、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它是土壤外界条件影响内部性质变化的外在表现。

16、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17、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18、土粒分级:是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人为划分的若干个等级。

19、壤粒级(粒组):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和性质不同分成若干级别20、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土壤学复习

土壤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一类.基础名词(60 个)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2、土壤肥力:指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是土壤中多种肥力要素(水、肥、气、热等)的性质综合反映。

3、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4、人为肥力:指耕作熟化过程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5、有效肥力:理论上讲,肥力在生产上都可以发挥出来而产生经济效果,但事实上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在当季生产中能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一部分肥力叫“有效费力”。

6、潜在肥力:理论上讲,肥力在生产上都可以发挥出来而产生经济效果,但事实上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在当季生产中能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而没有直接反应出来的肥力叫做“潜在肥力”。

7、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克/厘米3)称为土壤密度。

8、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克/厘米 3 或吨/米3),称为土壤容重,曾称土壤假比重。

9、土壤质地: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反映母质来源及成土过程某些特性,对肥力有很大影响。

10、土壤机械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即为机械组成(或称颗粒组成),并可由此确定土壤质地。

11、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产物。

土壤学复习重点

土壤学复习重点

土壤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壤的物质组成 :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 ( 土壤固相 ) 、土壤水分 ( 土壤液相 ) 、和土壤空气 ( 土壤气相 ) 三相四类物质组成。

2、土壤肥力 : 指土壤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3、土壤生产力 : 土壤生长植物并提供产品的能力, 由土壤本身的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

4、成土因素 : 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

第二章土壤的矿物组成1、矿物 : 矿物是天然产生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化合物或单质。

土壤矿物按矿物来源, 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按矿物的结晶状态 , 可分为结晶质和非晶质。

2、岩石 : 岩石是指由一种或数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3、风化作用 : 风化作用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 , 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4、物理风化 : 指岩石因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特点: 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改变 , 而不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5、化学风化 : 指岩石在化学因素作用下, 其组成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分解和改变 , 直至形成在地表环境中稳定的新矿物。

特点: 不仅使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更重要的是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 产生新的物质。

6、生物风化 : 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

7、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8、同晶替代 : 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9、高岭组 :1:1型粘土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

两个晶层的层面间产生了键能很强的氢键 , 不易膨胀。

基层内没有或极少同晶替代现象 , 其电荷数量少。

颗粒较粗、总表面积相对较小 , 可塑性、粘结性、粘着性和吸湿性都较弱。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形成、特征与功能的学科,对于农业、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学期末复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回顾和巩固,本文将提供一份土壤学期末复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二、土壤的形成与发育1. 土壤的定义:土壤是由矿质颗粒、有机质、水、气和生物组成的地球表面的自然体系。

2. 土壤形成的过程:物质的来源、迁移、转化和沉积等过程是土壤形成的关键。

这些过程受到气候、母岩、生物和时间的影响。

3. 土壤发育的因素: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三、土壤的物理性质1. 容重:土壤单位体积的重量。

2. 孔隙度:土壤中孔隙的占据体积。

3. 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4. 土壤颗粒分布:砂、粉砂、粘土和壤土的含量和比例。

5. 平均颗粒直径:反映土壤颗粒的大小。

四、土壤的化学性质1. 土壤酸碱度: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2. 土壤养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 阴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中阴阳离子的吸持与释放能力。

4. 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土壤的生物学性质1. 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和养分转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土壤动物:土壤中的蚯蚓、昆虫、线虫等有助于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

3.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土壤生物群落、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等过程。

六、土壤与植物的相互关系1. 植物对土壤的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2. 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直接影响。

3. 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土壤植被系统,对于土壤的保持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七、土壤与环境的关系1. 土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农药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土壤保护与修复:采取适当的土壤保护措施和修复技术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污染。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

《土壤学》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

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土壤圈: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存在于陆地的表面,称为土壤圈。

土壤肥力: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和其它条件的能力。

有效肥力:土壤本身所具有的肥力。

潜在肥力:在一定条件下在当季生产中表现出来且产生经济效益的肥力。

土壤生产力:土壤在其土壤肥力、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自然肥力:土壤在五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育形成的肥力。

人为肥力:土壤在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综合作用下发育形成的肥力。

二.思考题。

1、土壤在人类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何重要性?答: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任务是首先发展植物生产。

绿色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五个基本要素日光、热量、空气、水分、养分和土壤密切相关。

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殊作用。

(二)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利用管理三者的关系。

植物生产是初级生产(一级生产),动物生产是次级生产,动物生产必须以植物生产的有机物质作为其食料。

植物生产(初级生产)、动物生产(次级生产)和土壤管理是农业生产中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

土壤在农业生产链环中处于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枢纽地位。

二、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四、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一)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二)土壤资源的可变性。

(三)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四)土壤资源时间分布上的连续性。

2、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特殊作用?答: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支撑作用、环境作用3、土壤由哪些基本物质组成?答:土壤矿物质(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有机质(动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腐殖质)土壤水(土壤溶液)、土壤空气(CO2、O2、N2等)4、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对土壤学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土壤发生学说的内涵是什么?答:作用:1、开辟了用化学理论、方法来研究土壤并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新领域,并进一步发展了土壤分析化学、土壤化学和农业化学等分支学科,大大促进了土壤科学的发展,并对植物生理学以及整个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 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16.有机质腐殖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度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卡/克.度);19.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0.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

(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包括水、肥、气和热。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土壤学复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容重3.土壤退化4.土壤养分5.BS6.同晶替代7.富铝化作用8.土壤圈9.粘化作用10.土壤肥力11.CEC12.土壤质量13.土壤结构性14.可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16.有机质腐质化17.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19.土壤污染20.有机质矿质化(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有、、和。

2.人们常说的五大圈层系统分别为、、、、。

3.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和三种。

4.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主要有、、等。

5.目前我国土壤退化的类型主要有、、、等。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分别是、、、、。

7.交换性阳离子可以分为和,其中,Al3+为,NH4+和Ca2+为。

8.土壤养分元素根据植物的需要量可以划分为和。

(三)简答题1.制备1mm和0.25mm的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必须让所称取的土壤全部通过1mm和0.25mm孔径的筛子?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4.今有一容重为1.2g/cm3的紫色土,田间持水量为30%。

若初始含水量为10%,某日降雨30mm,若全部进入土壤(不考虑地表径流和蒸发),可使多深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5.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6.为什么磷肥的利用率一般比较低?7.土壤空气与作物生长有何关系?8.为什么说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9.简述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主要差异。

10.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11.砂土和粘土肥力水平有何差异?12.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13.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四)问答题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2.为什么农业生产中播种、施肥、灌溉都要考虑土壤质地状况?3.“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为什么?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学复习

土壤学复习

一、绪论部分1.“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学家的定义: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土壤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

2.道库恰耶夫把土壤剖面划分为3个基本层: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C层(母质层)。

3.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

概括为:水、肥、气、热。

4.土壤生产力:由土壤肥力属性和发挥肥力作用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生产植物收获物的能力。

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土壤液相)、土壤空气(土壤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这决定了土壤具有孔隙结构特性。

土壤三相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5.土壤肥力的分类1.按照肥力因素的有效性分为:(1)有效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上能够表现出来的肥力叫有效肥力。

有效肥力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也有人叫经济肥力。

(2)潜在肥力:在当季作物生产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的肥力叫潜在肥力。

2.按照肥力的来源分为:(1)自然肥力:在自然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肥力。

是成土过程的产物。

---自然土壤(2)人为肥力:人类各种生产、管理活动作用所形成的肥力。

---农业土壤。

6.土壤组成如何?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土壤液相)、土壤空气(土壤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这决定了土壤具有孔隙结构特性。

土壤三相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7.土壤学三大学派:(一)农业化学派:以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为代表。

(二)农业地质学派:以德国地质学家法鲁为代表。

(三)土壤发生学派以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为代表。

第一章部分一、名词解释:次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一般比较小,属于粘粒范围,因此,也有人叫它粘土矿物或者粘粒矿物。

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精品]土壤学复习.doc

[精品]土壤学复习.doc

土壤学复习要点1)土壤的基本概念:威廉斯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极其重要的性质,是土壤的木质特征。

2)肥力是土壤特有的本质,土壤是环境的产物,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一个生命体。

3)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多填空选择):(一)固体部分: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二): 液体部分;(三)气体部分;(四)各种生物。

4)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土壤满足植物生长对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

5)常识:19世纪中叶李比希提出了著名的矿质营养学说。

6)土壤母质的概念:处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岩石,矿物,受到自然界水,气,热以及生物的影响而产生的风化物质就是土壤母质。

土壤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

7)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产物。

8)矿物类型(判断选择矿物类型):(1)原生矿物(例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2)次生矿物(如黏土矿物,岩盐,石膏等);(3)变质矿物(石榴石,蛇纹石,红柱石等)。

9)矿物的特征:(1)矿物是自然界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2)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单质或化合物;(3)大多数矿物为结晶质固态,极少数为非晶质,非固态;(4)矿物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5)矿物稳定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10)岩石风化概念: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大气、水、温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崩解和分解过程,称为岩石的风化。

方式:(1)物理风化(风化结果:使岩石有大块变成碎块,逐渐变成细粒,改变形状和大小,但成分基本不变;)的产生因素: 温度变化作用;水分冻结;流水作用;(2)化学风化(结果:化学风华尽管方式多样, 但都可使演示及其矿物发生彻底分解,产生新矿物,同时释放盐基物质,为将来土壤形成后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的类型:溶解(的结果:)水化作用(的结果),水解作用,氧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复习绪论:一:概念1:土壤:是地球表面岩石风化体及其再搬运沉积体在地球表面环境作用下形成的疏松物质。

2:地球表层系统:是地球表层上始大气对流层上界,下到海底深处和岩石上部,由大气圈(Atmosphere )、水圈(Hydr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土壤圈(Pedosphere)和岩石圈(Lithosphere)组成的一个由非生物和生物过程叠加的物质体系。

3: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皮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

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地球表面随时空变化的景观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具有水平、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处于陆地表面特殊位置,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将其与其他四个圈层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它在各圈层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地球陆地上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载体。

4:土壤肥力: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西方土壤学家)“土壤矿质元素是土壤肥力的核心”(德国李比希)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必须养料的能力(美国土壤学会)土壤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数量的养料和水分的能力。

(俄国威廉斯)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中国土壤》第二版)5: 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Doran and Parkin,1994)在自然或管理的生态系统边界内,土壤具有动植物生产持续性、保持和提高水质、空气质量以及支承人类健康与生活的能力(美国土壤学会,1995 )。

6 :土壤剖面(profile):由若干成土过程形成的土层组成从地表面至母质的垂直面。

包括三个基本层: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或过渡层)、C层(母质层)7:单个土体(pedon):能代表土壤个体的体积最小的三维土壤实体,它足以包含各土层和它们性质的微小变化,其面积一般为1~10m2,,是土壤剖面的立体化形式。

&聚合土体(polypedon ):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形状相近的若干单个土体的组合。

9: 土壤生态系统:是土壤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构成的整体。

10: 土壤资源: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

二:简答与论述1: 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作用: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它对各圈层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起着维持和调控作用。

土壤圈各种土壤类型、特征和性质都是过去和现在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记录和反映。

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个圈层的演化和发展,乃至对全球变化产生冲击。

2: 土壤在地球表层系统中与气体圈层的相互作用土壤与大气圈:接纳大气降水和沉降物质;大气温室气体的源与汇土壤与水圈:除江河湖泊外,土壤是保持淡水的最大储库;土壤水处于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统一体(SPAC中。

土壤与生物圈:生物圈中绝大部分生物分布在土壤圈及其表面。

土壤与岩石圈:土壤固相骨架的矿物组成占土壤质量的95%以上;土壤矿物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对岩石起保护作用,减少外应力的破坏。

3 :如何理解“土壤”这一概念: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地球化学的能量、物质循环(转化)最活跃的生命层(生态学家);土壤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是环境污染物的缓冲带和过滤器(环境科学家);土壤是能够承受高强度压力的基地和工程材料的来源(工程专家);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表层。

4:如何理解土壤是独立的多功能历史自然体?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指土壤是在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并随成土因素的改变而变化。

多功能的历史自然体: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工程功能、社会功能。

5: 土壤有哪些重要功能:生产功能一一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生态功能一一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功能一一环境的缓冲净化体系;(可工程功能一一工程基地和建筑材料;⑤ 社会功能一一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珍贵的资源。

6: 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④生物的支撑作用③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7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土壤生态系统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维持、生产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土壤资源的特性: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9: 土壤科学的主要分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土壤地理学:研究土壤发生、演变、分类、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土壤学分支科学,是由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交叉发展而成的边缘学科。

土壤物理学:主要研究土壤水、气、热运动及其调控的原理,具体包括土壤水分、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力学性质、土壤溶质移动及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SPAC中的水分运行和能量转移等。

土壤化学:研究土壤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土壤化学反应过程的分支学科。

重点研究土壤胶体的组成、性质,及土壤固液界面发生的系列化学反应。

为开展土壤培肥、土壤管理、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微生物学: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活性的土壤学分支。

土壤生物化学:研究土壤中的有机质组成,结构及生物化学转化过程的土壤学分支学科。

10: 土壤学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德)李比希(19世纪中叶)观点:植物生长需吸收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创立了矿质养分学说。

地质土壤学派:(德)法鲁(19世纪后半叶)观点:土壤是岩石的风化堆积物,土壤的形成过程只是岩石风化淋溶过程,土壤肥力呈递减曲线下降。

土壤发生学派:(俄)道库恰耶夫(19世纪70-80年代)观点:土壤及其肥力的形成是五大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11:应用土壤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传统农业土壤学;环境土壤学;健康土壤学12:土壤学发展的两个新观点:土壤圈:(英) Matson(1938),(美)Arnold(1990)土壤生态系统:(美)Hans(1940-1960)13:如何理解土壤是地球的“皮肤”?14:如何理解土壤是“自然的镜子”?第一章:土壤矿物质一:概念1:矿物: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原生矿物: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转变或重新合成的矿物。

根据构造和性质分为简单盐类、次生层状硅酸盐类矿物和次生氧化物类矿物。

同晶替代:指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二、简述论述题1:地壳和土壤元素组成有哪些异同点?2:土壤矿物组成特点3:比较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蛭石、在晶体结构上的差异。

高岭石1:1型的晶层结构非膨胀性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蒙脱石:2:1型的晶层结构涨缩性大电荷数量大胶体特性突出水云母:2:1型的晶层结构非膨胀性电荷数量较大胶体特性4:为什么土壤黏土矿物一般带负电荷?5: 土壤常见氧化铁、氧化铝矿物有哪些?为什么它们带可变电荷?氧化铁矿物:针铁矿赤铁矿氧化铝矿物:三水铝石可变电荷:不是通过同晶替代获得,而是通过质子化和表面羟基H+解离+ H+ _H_厂…—OH厂——严一0一_H_ +H+6 :影响土壤黏土矿物类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母质,生物,地形第二章土壤有机质一:概念1: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小生命体及其分解、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以及微小的异源有机物质。

2:土壤腐殖质(soil humus):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的总称。

通常占土壤有机物质90%以上。

3:腐殖物质:(humic substances):是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4:非腐殖物质:(non-humic substances):有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已知的有机化合物。

5:有机质土壤:一般把耕层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

6 :矿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以下的土壤。

7:有机质矿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物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以至最终被分解成无机化合物(如CO2、CO CH4、H2O、N2、NH3、N2O、NO、H2S),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的过程8:有机质矿化率:土壤每年因矿质化作用所消耗的有机质数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9:有机质周转:10:有机质周转时间:11:激发效应: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或抑制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激发效应。

12: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13”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二、简述和论述1.土壤有机质有哪些来源?正常来源的有机物质生命体形式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小动植物及土壤内活的植物根系,etc.。

非生命体形式的有机物质:未分解和部分分解的植物、动物残体;已经分解了的植物、动物残体及其转化合成产物。

异源有机物质:各种有机肥料(绿肥、堆肥、沤肥)、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废渣、有机农药、微生物制品,etc.。

2.土壤有机质的活性库、惰性库和缓效库的划分依据和组分构成。

3.划分依据:根据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难易程度。

活性库:活性有机库在土壤中容易分解,主要包括微生物生物量有机质、微粒有机质、部分易分解富啡酸、多糖等其它一些腐殖物质。

惰性库:惰性有机库在土壤中稳定存在,主要包括黏土矿物——腐殖质复合体中受物理性保护的腐殖质、大部分胡敏酸和胡敏素。

缓效库:可能是包含木质素等不易降解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微粒有机质。

4.为什么腐殖物质抗微生物分解能力强?5.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因素有哪些?温度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有机残体特性6.土壤有机质的碳氮比如何影响其分解速率的?7.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4个假说。

糖-胺缩合学说: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还原糖和氨基酸进行非酶聚合作用形成棕色含氮聚合物;多酚学说:植物材料由微生物降解成酚类和氨基酸类,经化学氧化和聚合形成腐殖物质。

其中多酚是以非木质素为碳源合成的;木质素-多酚学说:植物材料由微生物降解成酚类和氨基酸类,经化学氧化和聚合形成腐殖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