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信客 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导语】学习时集中精⼒,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法。
搜集的《⼋年级上册语⽂作业本答案⼈教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年级上册语⽂作业本答案⼈教版 三峡 1.A 2.(1)毫⽆(2)太阳(3)有时 (4)⽩⾊的急流(5)很、⾮常(6)消失 3.C 4.(1)猿鸣三声泪沾裳 (2)朝辞⽩帝彩云间千⾥江陵⼀⽇还 (3)郦道元⽔经注 5.C 6.(1)(⽩帝城和江陵)两地相隔⼀千⼆百多⾥,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悬泉和瀑布,在⼭间飞流冲荡。
⽔清,树荣,⼭⾼,草盛,(真是)有很多趣味。
7.秋季。
霜、寒、肃。
8.夏季:迅猛湍急。
春冬:秀丽奇绝。
9.略(提⽰:抓住景物特点,发挥⾃⼰的想像进⾏描写。
) 亲爱的爸爸妈妈 1.(1)戮(2)谬(3)健 2.(1)计纪(2)题提(3)刻克 3.如果甚⾄/也那么 4.(1)⼑(2)⼸(3)枪(4)剑 5.两位⽣还者来到这⾥,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们⾯前,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悲哀,南斯拉夫没有忘记历史,这⼜是美丽的。
⽽纳粹竟然以优等种族⾃居,这⼜是何等荒谬。
6.包含着孩⼦们对未来的憧憬,对⽣命的喜悦;包含着南斯拉夫⼈对纳粹强盗的控诉,对暴⼒的反抗,对⾃由的执著。
7.起强调作⽤,强调⼈的价值、⽣命的价值。
8.表明善良的南斯拉夫⼈民⼼中没有复仇的欲望,只有正义的呼声;表达了他们希望世间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的愿望。
9.略(能写出⾃⼰的感受和体验即可。
) 中国⽯拱桥 1.省略 2.(1)巧妙到没有可以相⽐的。
(2)形容雕刻得⼗分精妙逼真。
(3)⼗分推重,给以很⾼的评价。
3.(1)不但⽽且(2)不但⽽且 4.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5.不能删。
“约”表⽰⼤概,说明桥并⾮正好8⽶;“⼏乎”表⽰估计,说明并⾮完全与河⾯平⾏。
体现了说明⽂语⾔的准确性。
6.每两个⽯拱之间有⽯砌桥墩,把11个⽯拱联成⼀个整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10信客(练)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唏嘘()()诘问()伎俩()()【答案】xīxūjiéjìliǎnɡ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错别字,指出后并加以改正。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苦旅()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答案】眉稀潦碎3.请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闯码头:吊唁:穷愁潦倒:【答案】外出到城里谋生。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生活穷困愁苦,颓丧失意。
4.请你谈谈对“信客”一词应当怎样理解。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
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零狗碎的。
”“你给他说说,那些货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个女人家,来强盗来贼怎么办……”信客沉稳地点点头,他看得太多,对这一切全能理解。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
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
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
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
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
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攫取jué精神矍铄jué应和huò风和日丽héB.涟漪yī风光绮丽yǐ凶恶è深恶痛疾wùC.匍匐pú相辅相成fǔ拗口ào 性格执拗niùD.豁免huò浴血奋战yù肖像xiào 惟妙惟肖qiào【参考答案】:C【分析】:第1题考查常用字读音的识记辨析。
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考查形式与去年一样,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各项给出的四个词语来辨析加点字读音是否有错。
考查内容分别涉及到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等方面。
选项中考查都出自课本,辨析难度不大,所考查的8个词语全出自七年级到九年级六册语文课本中的“读一读,写一写”、新课标3500个常用字、课下注释的范围,体现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的基本要求和精神。
【来源出处】第1 题所考查词语在人教版六册语文教材的出处选项词语出处词语出处词语出处词语出处A攫取九下《人生》精神矍铄新课标3500常用字应和huò新课标3500常用字风和日丽新课标3500常用字B涟漪九上《音乐之声》风光绮丽八上《落日的幻觉》凶恶è新课标3500常用字深恶痛疾八下《藤野先生》C匍匐七上《夏感》相辅相成新课标3500常用字拗口ào新课标3500常用字性格执拗八下《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D豁免九下《威尼斯商人》浴血奋战新课标3500常用字肖像xiào新课标3500常用字惟妙惟肖八上《中国石拱桥》【提示点评】这些词语的出处提醒了考生应多重视重点、易错词语的识记。
总之,学生应回归语文最基本的学习材料——课本,重视对课内基础知识的落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秩序井然惊慌失错期期艾艾波光嶙嶙B.气充斗牛锲而不舍顶礼摹拜芒刺在背C.精巧绝纶物竞天泽踉踉跄跄无可置疑D.长途跋涉红装素裹袅袅烟云孜孜不倦【参考答案】:D【分析】:第2题考查常用字形的辨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信客》课文解析
余秋雨《信客》课文解析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段析】简单交代信客在“我家邻村”,年纪不小且充当信客二三十年。
【品味】“长途跋涉”写出了信客工作的艰辛。
他读过私塾....,回来做了信客。
....,无以为生....,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
(①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信客的基本情况,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说: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那么,这个来由是什么呢?)【段析】简介信客的经历并引出他做信客的来由。
【品味】“读过私塾”为后面代人写信,当教师、校长作铺垫。
“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典雅的词语揭示出信客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
本来村里还有一个老信客。
一次,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谋生,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
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图个好看。
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
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两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
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段析】写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却被人糟蹋了一生的名誉,再也做不了信客。
【品味】“窄窄的”说明老信客只为图送礼好看,并无贪占之心。
“破烂灰黯”“一无所有”正说明他向来清白。
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段析】老信客蒙受羞辱,声辨不清,失去信任之后来找年轻人接替自己的工作。
【品味】“满脸凄伤”,这是一种被误解、被羞辱却无法申辩的表现。
“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表现出老信客的后悔和自责。
“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表现老信客不计私利、处处为人考虑的美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10信客(练)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语音写汉字。
Bá()涉私shú()灰àn()落pò()糟tɑ()唏xū()xiàn()慕jí()妒Cù()然文zhōu()时máo()jì()俩昏jué()【答案】跋塾黯魄蹋嘘羡嫉猝绉髦伎厥2.你能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吗?①诘问:②噩耗:③穷愁潦倒:【答案】①追问,质问。
②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③形容十分愁苦,非常失意。
3.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A.信客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B.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
C.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D.茅屋外只有劲利的山风。
【答案】D(厉)4.从下面备选词组中选择恰当的项填入这段文字的空缺处。
三十年信客生涯,(),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传递两地亲人信物。
为人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
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
四乡敬重,(),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备选词语:a.众口传颂B.桃李芬芳C.风尘苦旅D.艰辛备尝E.任劳任怨【答案】cDEBA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颠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使他深受感动。
赋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吊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长途跋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
唏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
(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2)阻隔4.不能去掉。
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
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芦花荡1.(1)提(2)趴(3)疟(4)噤(5)蹿(6)仄2.(1)滴落(2)浮动(3)飘撒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5.不能去掉。
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
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
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镇定自若的特点。
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
)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蜡烛1.(1)犾ì(2)犼犻à狀(3)犼ū(4)狕犺狌ó2.(1)声生(2)斜邪(3)由尤3.(1)精疲力竭(2)永垂不朽4.(1)———(2):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6.不能。
“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非常珍惜这支蜡烛,把它藏得很深,只能用手摸索着拿出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
9.示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初二语文导学案-10信客导学案及答案
第 10 课信客【学习目标】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猝然、文绉绉、伎俩”等词语。
2.能抓住信客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等方面来分析信客的品质和精神。
3.能体会余秋雨典雅而精辟的语言。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初读课文,标记段落,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克.扣()执拗.()接济.()噩耗.()呵.斥()焦灼.()晦.气()伎俩.()颠沛.()吊唁.()文绉绉..()唏嘘..()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爬山蹚水,形容旅途艰苦。
________________:形容人穷困不得意。
潦倒:颓丧失意。
新知探究[理线索]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知内容](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信客为什么留下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的遗愿?(2)作者是怎样描写信客的?突出了信客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品语言]余秋雨的语言典雅而又精辟。
A.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画影。
B.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
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学法指导:你可以从修辞角度、遣词传神、表现人物的性格或作者的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综合提升信客走了,就这静悄悄地走了……或许人们会慢慢地将他淡忘,他就化成山中的一朵小花,默默地开放在他曾途经的地方;也许他就化成一棵垂柳,默默地为年轻的信客撒下一片绿荫。
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来为信客作一篇墓志铭吧!如: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墓志铭:这儿埋藏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是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爱过,写过。
我所写的墓志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接济克扣唏嘘生死祸福B、呵斥焦灼技俩穷愁潦倒C、吊唁昏厥文诌诌长途跋涉D、恶耗颠沛风尘苦旅低眉顺眼2.重温课文,作者为什么倾注那么大热情,为信客树碑立传?【学习反思】我们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客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客答案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好,一定会收获很好的成绩。
④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此后,我就更其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⑧这些日子,家中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
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富足平和的社会。
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们一起生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他用两手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导语】语文期中考试复习好,一定会收获很好的成绩。
以下是【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共26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kuì)锐不可当(dànɡ)b.要塞(shāi)尴尬(ɡān)惊骇(hài)歼灭(jiān)c.颠沛(pèi)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āi)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仄歪(zè)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④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2019-2020年人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信客》同步练习1
2019-2020年人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信客》同步练习1打牢基础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克扣(kē) 接济(jì) 稀罕(hǎn) 穷愁游倒(liáo) B.诘问(jié) 呵斥(hè) 吊唁(yàn) 连声诺带(nuò)C.伎俩(zhī) 唏嘘(xū) 焦灼(zhuó) 长途跋涉(shè)D.憎恨(zēng) 昏厥(jué) 捆扎(zā) 颦难从命(shù)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跋涉( ) 灰黯( ) 昏厥( ) 唏嘘( )晦气( ) 嫉妒( ) 伎俩( ) 吊唁(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
( )(2)处世经验和人之常情。
( )(3)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 )(4)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 )4.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
( )(2)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之谊?( )(3)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
( )5.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1)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
( )(2)小南货店门口挂出一只绿色邮箱,也办包裹邮寄,这些乡村又与城市接通了血脉。
(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 )(4)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 )6.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2)听说从此信客已赋闲在家……使他深受感动。
(3)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4)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人教版语文八上配套练习册答案
1新闻两则一 1.dāng díjiān xiùèsuíjìng wén huáng yù2. (1). A B A A (2) .A B A B (3).A B B A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能力,纷纷败散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阻遏——阻止企图——图谋、打算4. C5. C6. (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毛泽东新闻稿7.略二.阅读鉴赏(一)1.电头。
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
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层:“人民解放军入城后……献花致敬。
”大意:群众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开门营业。
”大意: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层:“在发起渡江……有组织的抵抗。
”大意: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4.记叙和议论。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对的,但是也并不排斥议论,适当的议论可以对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2《芦花荡》一. 积累运用1. A2.(1)犁铧黎明梨树(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4)树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3.(1)渗——惨林林——淋淋(2)窜——蹿窜——蹿(3)末——抹(4)错——措4.(1)心里描写(2)肖像描写5. C6. B7.撑奔着飘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10 _ 信客(1)
因为同学们有学习知识的需求,所以 有了老师这个职业。那么,信客这个职业, 是应社会的哪种需求产生的呢?
20世纪初,邮政业务尚未普及到乡 村,城乡之间需要有人担当送信、通讯, 递送物品的工作,于是有了“信客”这 种职业。
信
客
余 秋 雨
“信客是一种私人职业, 不受任何机构管理。这个地 方外出谋生的人多了,少不 了要带几封平安家信、带一 点衣物食品的,方圆几十里 又没有邮局,那就用得着信 客了。信客要有一点文化, 知道各大码头的情形,还要 一副强健的筋骨,背得动重 重的行李。”
“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 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 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 状如乞丐。”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
活过,爱过,写过。 在这里,沉睡着一个伟 大的灵魂。不容于尘世,也 不要求理解;但我们爱他, 并非为了那未尽的事业。尽 管路途艰难,他仍坚持;倒 下的瞬间,时光就在那一刹 停滞。失去了他的高傲他就 丧生……
冯玉祥的墓志铭
冯玉祥先生是中 国近、现代史上有重 大影响的军事家和政 治家。
法国作家司汤达:
活过,爱过,写过。
在这里, 沉睡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不容于 尘世,也不要求理解; 但我们爱他,并非为了那未 竟的事业。 尽管路途艰难,他仍坚持; 倒下的瞬 间,时光就在那一刹停滞。 失去了他的高傲他就 丧生; ...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 个老信客?
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 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 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 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 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 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 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2《信客》配套练习册答案转载▼:一、àn yànèzhuó zhōu pèi cùjué jīdūxí xū dù máo jì liǎng2.济 jǐ济南jì接济作zuò作业 zuō作坊3.跋/拔潦/嘹晦/侮4.(1)颓丧,失意。
(2)追问,责问。
(3)背地里进行安排:暗中作弊。
(4)潦倒失意。
(5)穷困:受挫折。
(6)突然,出乎意料。
5、(1)设问反问(2)排比(3)比喻6、(1)√(2)×(3)×(4)√(5)×二、1.信客为客死他乡的谋生者充当代理人。
2.一方面强调信客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第二代信客正是恪守着这一信念挑着生死福祸的重担,来回奔忙于城市和乡村的。
3.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4.在当时,善良的信客不论是对于外出离乡者,还是在山村里热切盼望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信客是乡村与城市接通的媒介,也是亲人们互相沟通的纽带。
(二)阅读散文诗《乞丐》回答问题乞丐屠格涅夫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
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
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握紧了我那冰凉的手指。
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
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兄弟的施舍。
1.本文对乞丐的描写,主要采用了人物描写中的哪些方法?试各举一例。
肖像描写:“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动作描写:“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学海风暴】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信客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10 信客基础导练1.为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读过sī shú(),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
(2)(老信客)连他们各人的pí qì()习惯也作了介绍。
(3)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jiē jì()他。
(4)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5)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bí tì()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着句子。
(6)(老信客)就裁下窄窄一条红chóu()捆扎.()礼品,图个好看。
(7)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克扣接济噩耗低媚顺眼()B.唏嘘希罕呵斥风尘苦旅()C.诘问伎俩颠沛穷愁了倒()D.焦灼吊唁鸡零狗粹长途跋涉()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B.无私,敬业,诚信,友善,谦和,宽容——是中国人民提倡和追求的道德境界。
C.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包身工们难得的佳肴了。
D.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气。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④②③⑥①⑤B.③⑥④②⑤①C.④②①⑤③⑥D.①⑤③⑥②④5.理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如何理解这个“信”字?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这“凶险”指什么?(3) “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1新闻两则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
(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2)阻隔4.不能去掉。
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
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芦花荡1.(1)提(2)趴(3)疟(4)噤(5)蹿(6)仄2.(1)滴落(2)浮动(3)飘撒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5.不能去掉。
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
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
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镇定自若的特点。
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
)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蜡烛1.(1)犾ì(2)犼犻à狀(3)犼ū(4)狕犺狌ó2.(1)声生(2)斜邪(3)由尤3.(1)精疲力竭(2)永垂不朽4.(1)———(2):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6.不能。
“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非常珍惜这支蜡烛,把它藏得很深,只能用手摸索着拿出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10信客(余秋雨) 优秀
10 信客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思想内容。
2.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
3.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法。
2.学习信客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质朴典雅、警辟畅达的语言,尤其是要准确理解文中比喻句的含义。
新授导入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信”字,让学生分析“信”字的结构。
(“信”,它由“人”和“言”组成。
人言为信,本意是言语真实。
)板书“信客”,问:那何为“信客”?师叙:20世纪初,由于通讯事业尚未普及,城乡之间的通讯需要有专人担当,于是便有了信客这项特殊的职业。
“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余秋雨先生的《信客》,去认识信客,体会他们的苦涩人生吧!(板书课题及作者)自主预习: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直扎.(zhā)颠沛.(pèi)文绉绉..(zhōu)焦灼.(zhuó)诘.问(jié)跋涉..(xīxū)嫉.妒(jí)噩.耗(è)猝.然(cù)..(báshè)唏嘘诺诺..(jì liǎnɡ)吊唁.(yàn)包扎.(zā)..(nuò)呵.斥(hē)伎俩二、词语释义噩耗:指亲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焦灼:非常着急。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颠沛:穷困;受挫折。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风尘苦旅:比喻旅途劳累、艰苦。
连声诺诺:一声接一声地答应。
生死祸福:表示是生、是死、是祸、是福,都难以预料。
三、语句解读1.如何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这句话呢?因为信客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2.为什么说向死者家中送遗物更危险?到死者家中通报消息,信客一路上很久地考虑如何措辞,这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能够宽容理解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向死者家里送遗物更危险,因为这是死者家属往往处于过度悲伤之际,心理失衡,或怀疑信客的诚信度,而迁怒于报丧者,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信客练习题及答案【基础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诘问( ) (2)噩耗( ) (3)焦灼( )
(4)颠沛( ) (5)吊唁( ) (6)唏嘘( )
(7)稀罕( ) (8)克扣( ) (9)伎俩( )
2.解释词语的语境义,并用后三个词语造句。
(1)生死祸福:
(2)鸡零狗碎:
(3)长途跋涉:
造句:
(4)穷愁潦倒:
造句:
(5)稀罕:
造句:
3.仔细看看下列句中有没有错别字,如果有,请改在句子后的括号里。
(1)都市里的升沉容辱,振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 )
(2)比较得多了,也有轻篾,有嘲笑。
( )
(3)我名誉遭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
( )
(4)但他的家,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 )
【综合练习】
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4)用几句话概括信客的为人。
2.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拓展练习】
一、阅读。
精神
①谁知是哪个不小心,一膀子把那家伙蹭掉到地下,借着惯力,滴溜溜转至地中间,口就开了,噗噜噗噜冒白沫儿,吓煞个人!
②新开的井口,连工棚都是简易的。
矿工们装束好了,下井之前挤在这简易工棚里,都年轻、好疯,闹得小偏厦地动山摇,就闹出这桩事来。
③冷丁把众人吓得哄地散开,一愣,又渐渐地明白,知道原来是灭火器,就都站住,等头或哪个懂行的去拾起,关上,不就结了?
④也就是一愣神的工夫,箭一般地从人堆里射过一个人去,一头扑在那冒白沫的灭火器上。
他不懂怎样关闭,只用手拼命去堵,身子死死地压在那物件上,一边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快!快跑嘛你们!”
⑤这是个小合同工,刚从农村招上来不到两个月。
⑥看他那认真样儿,大伙笑得前仰后合。
⑦小合同工更急了,破口大骂:“你们还不滚开,要死呀你们!”
⑧大伙儿更是大笑。
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
⑨忽然笑声一家伙咬住,井长来了。
⑩井长过去把灭火器关上,看着已经自己爬起来的小合同工,那小脸弄得一塌糊涂。
井长忍不住也笑了,他和蔼地问:
○11“小伙子,你这是表演哪路功夫?”
○12小合同工脸腾地红了,赶紧扭向一边:“我当它要爆炸呢。
”
○13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
○14几天后,井长跟矿工汇报,谈到那个小合同工,并要求给他转正。
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15井长说这话时,满脸是泪!
1.请按照时间顺序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2.文章在描写小合同工的语言时用“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和“破口大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3.文章标题“精神”和文末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4.“这种精神”在文中是通过人物的哪些动作表现的?请在文中找出并做简要分析。
5.“小合同工脸腾地红了”,结合上下文说说小合同工“脸红”的原因。
6.“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
……”井长说这话时,满脸是泪的原因是什么?写井长的神态有什么作用?
二、作文。
你热爱生活吗?你关注生活吗?生活是个大课堂。
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真切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从而获得知识,增长才干,美化心灵,树立志向,……请你以“关注生活”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介绍生活中的某种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基础练习】
1.(1)jié(2)è(3)zhuó
(4)Pèi (5)yàn (6)Xū
(7)Han (8)Kòu (9)jì
2.(1)生存和死亡,灾祸和幸福,指人生的各种遭遇。
(2)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
(3)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造句略)
(4)形容贫穷固苦地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造句略)
(5)认为稀奇而可爱。
(造句略)
3.(1)容—荣振—震
(2)篾—蔑
(3)遭—糟
(4)暗—黯
【综合练习】
1.(1)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
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
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
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2)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具体写一次遭人诬陷。
这些都说明信客职务的凶险和信客仁义热心、任劳任怨、宽以待人、善良厚道的品性。
(3)因为信客理解老信客,同情他,敬重他,感激他。
(4)概括信客的为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2.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与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
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
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
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拓展练习】
精神
1.第一段:①—⑩小合同工误以为倒地的灭火器要爆炸,为救大伙,他奋不顾身扑救。
第二段⑩-⑩井长被小合同工的精神感动,要求矿长给他转正。
解题思路:要注意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概括段意时要注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要素。
2.小合同工在“危急”时刻,因大伙没有离开现场而内心无比焦急,表明他心里想着别人,完全不为自己考虑,舍己为人的精神跃然纸上。
3.“这种精神”是指为保护别人而不怕牺牲自己的精神,即“舍己救人”的精神。
4.动词“射”表现小合同工在“紧急关头”动作非常迅速,想要为大伙排险。
动词“扑、堵、压、喊”表现小合同工奋不顾身的情景。
这些动词都生动形象具体地表现了人物舍己救人的精神。
5.小合同工看到井长把灭火器关上,听到井长说的话,知道灭火器不会爆炸,更不会有危险,再想想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很不好意思,故脸腾地红了。
6.井长知道小合同工以为灭火器要爆炸而采取舍己救人的行动后,十分震惊并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样写就从侧面烘托了小合同工的精神高尚,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