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
自然灾害之风暴潮

风暴潮的预防
• 浪潮会影响滩涂和海边的养殖区,破坏鱼、虾、 贝类、海带等的水产养殖以及盐业生产。
• 潮水漫上堤岸,淹没房舍和农田,造成财物损 失高盐度的海水会腐蚀生产生活用具,使得土地 盐碱化,粮食失收、果树枯死、耕地退化。
• 高盐度海水会污染淡水资源,造成人们生产生 活用水困难。
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的危害
1992年8月28日至9月1日,受第16号强热带风暴和 天文大潮的共同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影响 范围广、损失非常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害。潮灾 先后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天津、 河北和辽宁等省、市。风暴潮、巨浪、大风、大 雨的综合影响,使南自福建东山岛,北到辽宁省 沿海的近万公里的海岸线,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袭 击。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死亡194人,毁坏海 堤1170公里,受灾农田193.3万公顷,成灾33.3万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
或“风 潮”。
风暴潮
风暴潮灾害形成机理
台风(热带气旋) 天文潮 气象因素(风力、风场)
寒潮大风
孕灾环境
暴潮 承灾体
孕灾环境
风暴潮灾害
风暴潮的分类
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 1、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 2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 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 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 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 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自然灾害之风暴潮
熊志锛 20101003526
风暴潮: 风暴潮的定义 风暴潮的分类 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的预防
风暴潮的定义
风暴潮(Storm Tide)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 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 升降,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时的情 况,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气压风暴涌浪形 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 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
海洋灾害之首是什么

海洋灾害之首是什么
答案:风暴潮。
风暴潮位居我国海洋灾害之首。
风暴潮又可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一般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大风、气压骤变等都可以引起风暴潮。
其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等特点,根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风暴潮一直占据中国海洋灾害之首。
我国海洋灾害还有哪些?
1、赤潮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有害的生态现象。
赤潮可破坏海洋环境,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和海水养殖生物死亡,危害甚大。
2、海啸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巨浪。
海啸发生频率虽然相对较小,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毁灭性的灾害。
3、海冰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
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4、海浪
海浪是海面由风引起的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
通常灾害性海浪的波高可达6米以上,对海上运输和施工、渔业捕捞、海上军事活动等带来很大灾害。
5、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
海岸侵蚀现象普遍存在,中国70%左右的砂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岸线均存在海岸侵蚀现象。
总的来说,海洋灾害包括有风暴潮、海啸、赤潮等,其中风暴潮位居海洋灾害之首,影响广、危害大,要做好正确的应对和预防。
风暴潮的防治措施

风暴潮的防治措施
《风暴潮的防治措施》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会在暴风雨或者飓风过后出现。
风暴潮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和
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1.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的风暴潮预警系统对于减少损失至关重要。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
风暴潮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测,对沿海地区进行预警和及时疏散,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伤
亡和财产损失。
2. 加强海堤防护:沿海地区可以建造或者加固海堤、堤坝等防护工程,以抵御风暴潮的侵袭。
通过提高防护设施的高度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暴潮的影响。
3. 定期清理排水系统:在预防风暴潮的过程中,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非常重要。
及时清理河道、排水沟和下水道等设施,可以有效避免因积水而导致的险情。
4.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加强对于沿海地区居民的风暴潮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他们了解如何
自我保护和避险。
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也是减少风暴潮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暴潮的防治措施》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
通过全面的风暴潮防治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风暴潮造成的灾害。
什么是风暴潮

什么是风暴潮什么是风暴潮?毋庸置疑,这是关于自然规律中珍贵现象的探讨,本文将以科普的方式揭示风暴潮的真谛。
一、什么是风暴潮?风暴潮,又称“风暴性潮汐”、“暴风潮”,它是指风暴状态下,海面的潮汐变化显著的现象,发生的间隔期多为数小时到数十小时,涨潮高度一般会比一般潮汐增加3~4米。
二、风暴潮的形成机理1.高空风暴带来的气压低:风暴潮是由气压正负变化引起海面位势变化以形成的,高空风暴来临时,空气压强骤降,所在海域内特有大风暴的“正负涡”产生,正涡对海面产生上升作用,负涡则有下降作用,当它们在水面上循环旋转时,也就是新的潮汐波动产生了。
2.海浪の长短:风暴过程中高大的海浪撞击着岸边,会在岸边反弹,形成新的水流,和原来的水流发生叠加,使得潮汐量及其波高达到最大。
3.水深及其变化:由于热带风暴中具有漩涡,较大的漩涡能够让水深有变化,在漩涡区域浅水会变深,深水改变位置,浮洋线也有变化。
三、风暴潮的影响1.影响船只的航行安全:风暴潮只是短期现象,但其带来的海浪高耸、波向变化等特点,可能影响船只的航行安全,船员需要加强防范,以免出现事故。
2.影响海岸的安全:风暴潮的较大的潮高,往往会将海水冲上海岸,造成灾害,被称为往海冲击性潮汐,可能会对海岸上的船只及民众造成危害,需要加强防范。
3.对水生物的影响:往海冲击性潮汐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灾害,而且也会对水域里的水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据调查,如果把风暴潮潮高从2米提高到4米,会把海域里生长的水植物给冲走,也会影响海洋里鱼虾的孳生率。
四、预防措施1.加强船只管理:对于海上航行的船只,有必要提前通告进行海上安全管理,避开风暴潮可能袭击的海域,即使进入风暴潮海域,不要大开轻舵,防止出现高海浪撞击造成船只翻沉等事故。
2.实施海岸防护工程:在可能被风暴潮袭击的地区,加强海岸建设,设置防护堤岸,架起防护网,实施海岸环境的改善,以减轻风暴潮造成的破坏。
3.增强预警力度:及时发布气象台的风暴预警,增加气象预警的飞机、船只监测频次,以及在沿海的灯塔发光等报警灯,增强预警信息及时面的传达,及时采取预防抢险措施。
风暴潮灾害,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名词解释

风暴潮灾害,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名词
解释
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指强风作用下,使得海洋表面水位瞬间升
高的现象,导致沿海地区可能发生洪涝灾害。
风暴潮通常发生在气象
性风暴(如台风、飓风等)过境时,其强度与等压线间隔、风速及风
场结构等因素有关。
风暴潮所造成的浪涌和洪水可严重影响沿海地区
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导致气象环流从平常的正常状态转变为非正常状态的气候现象。
厄尔
尼诺现象周期大约为2到7年,主要影响的区域是太平洋沿岸地区,
对全球天气和气候都有重要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引发洪涝、干旱
和风暴等灾害,并且会对渔业、农业、水资源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现象,即赤道太
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
拉尼娜现象通常发生在厄尔尼诺之后,周期
相对较短。
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太
平洋东部地区降雨偏少,而东南亚地区则容易出现暴雨洪灾。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疾病暴发等问题。
拓展:风暴潮灾害、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是与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应对风暴潮灾害方面,需要采取适当的海洋工程和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建设防波堤、海堤、护岸等,加强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
对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测,以便及时采取适应措施,包括调整农业、水资源管理、渔业政策等,减轻可能的负面影响。
此外,深入研究这些现象对于更好地了解地球气候系统以及气候变化的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
风暴潮灾害的防护措施

风暴潮灾害的防护措施风暴潮灾害是指在台风或暴雨等极端气象条件下,海平面急剧上升导致沿海地区发生水灾。
由于其突发性和破坏性,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沿海地区居民和资产的安全,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暴潮灾害的防护措施。
1. 加固海堤加固海堤是应对风暴潮灾害最常见的措施之一。
海堤是指建在沿海地区的防洪护岸,其作用在于阻挡风暴潮的水流,保护沿海地区的安全。
加固海堤的方式包括提高堤顶的高度和加宽堤身,以增加海堤的抵御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特殊的材料,如混凝土和钢材,来加强海堤的稳固性。
2. 建设海岸防护林海岸防护林是利用植被来抵御风暴潮灾害的一种措施。
在沿海地区种植大面积的海岸防护林能够有效减缓风暴潮的冲击力,降低海浪对沿岸地区的侵蚀。
常见的海岸防护林植物有沙柳、红树林等,它们的根系能够稳定土壤,形成天然的防护屏障。
因此,海岸防护林不仅能够保护沿海地区的环境,还能够减少风暴潮灾害的威胁。
3. 建设海堡在沿海地区修建海堡也是一种常见的风暴潮防护措施。
海堡是指建在海边的具有抵御风暴潮能力的建筑物,可以用来阻挡冲击力强大的海浪。
海堡通常由混凝土、石块等材料构成,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在设计上,海堡一般采用圆形或多边形的形状,以减少海浪对其造成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在海堡上种植适应海风环境的植物,增加其抵御风暴潮的能力。
4. 建设防浪墙防浪墙是一种直立在沿海地区的屏障,用于抵御风暴潮。
防浪墙一般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其高度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和海浪的特点来确定,以保证有效地减少风暴潮的冲击力。
防浪墙的设计应考虑到海浪的反射和消散问题,以保证其抵御风暴潮的效果。
5. 提高警示预警水平除了建设防护设施,提高警示预警水平也是防范风暴潮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台风和暴雨等灾害预警信息。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沿海地区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风暴潮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风暴潮 new

A:热带气旋风暴潮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海 温、大气环流和大气层三方面的因素结合。一般 认为热带气旋的生成须具备6个条件,其中海水的 表面温度不低于摄氏26.5°,且水深不少于50米。 这个温度的海水造成上层大气足够的不稳定,因而 能维持对流和雷暴。夏秋季的温度才能满足要求。
案例: 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 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6米的风暴潮夺 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 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 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13万 人的生命。 1959年9月26日,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一带地区,遭受了 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曾达3.45 米,最高潮位达5.81米。当时,伊势湾一带沿岸水位猛增, 暴潮激起千层浪,汹涌地扑向堤岸,防潮海堤短时间内即 被冲毁。造成了5180人死亡,伤亡合计7万余人,受灾人 口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852亿日元(当年价)。
A:孟
加拉湾
A
B:澳大利
亚西北沿海
B
热带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分布地区: 凡是有热带气旋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热带风暴 潮发生。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Q:为什么热带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
我国风暴潮从北到南均有发生 几乎遍及所有海岸,但成灾率较高,灾害较严重的岸段主要集中 在以下岸段:渤海湾至莱州湾沿岸岸段(以温带风暴潮为主,偶 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江苏小羊河口至浙江省北部的海门(包括长江口和杭州湾)以及 温州、台州地区沿海岸段; 福建省沙埕(宁德地区)至闽江口附近; 广东省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和临近地区岸段以及海南省 东北部沿海。
风暴潮的防治措施

风暴潮的防治措施1. 引言风暴潮是海洋中的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常常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治风暴潮成为海洋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风暴潮的防治措施。
2. 人工建筑物的建设人工建筑物的建设是防治风暴潮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沿海地区,可以建设护岸、码头等人工结构物来抵御风暴潮的袭击。
护岸可以起到阻挡风暴潮浪涌的作用,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
码头则可以提供安全的船舶停泊区域,减少因风暴潮造成的损失。
3. 植被的种植植被的种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风暴潮的方法。
可以在沿海地区种植海葵、海草等植物来固定沙滩和海岸线,减少风暴潮对沿岸地区的冲击力。
植被可以起到类似于护岸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风暴潮对沿岸地区的破坏。
4. 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立高效的预警系统也是防治风暴潮的关键。
通过气象预报和海洋监测,可以及时掌握风暴潮的情况,并向沿海居民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预警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做好应对风暴潮的准备,减少损失。
5. 社区组织的参与防治风暴潮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社区可以组织讲座、培训等活动,将有关防治风暴潮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居民,提高他们的防护能力。
此外,社区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定期检查、修复护岸等防护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控制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剧了风暴潮的破坏性。
为了防治风暴潮,需要控制人类活动,减少对海洋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限制沿海地区的工业排放、渔业捕捞等活动,可以减少风暴潮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7. 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可以用于防治风暴潮。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的变化,提前预警风暴潮的发生。
利用数值模拟、预测算法等技术,可以对风暴潮进行准确预测,指导相关防护工作。
8. 国际合作风暴潮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来解决。
国际间可以开展科学研究、技术交流等合作项目,共同研究风暴潮的成因和防治方法。
风暴潮

主要成果可归纳四个部分
一、正压和层化浅海动力学 二、海面风和风应力的诊断和预报 三、浅海风暴潮包括台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 暴潮的数值模拟、试验和数值预报 四、风暴潮在海洋工程上的应用
3-1、风暴潮特征分析
福建沿海为例
福建沿海风暴潮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台风正面登陆我国东南沿海不同岸段,台湾海峡地形对福建沿 海台风风暴潮的影响不同,所引起的福建沿海风暴潮时空分布也 不同。 台风经过台湾海峡易引起福建沿海台风中心区岸段出现双增水峰 现象,第一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后,第 二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登陆福建前后。
5、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1) 加快防潮堤建设,依据海洋灾害调 查和预测,在易受灾地区修建防灾工程, 提高海堤建设标准。 2) 建立全方位预警系统,提高海洋预 报精度。 3) 健全沿海的防潮体系,加强管理, 提高防御水平。
4) 严格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控 制地面沉降。 5) 充分利用灾害保险机制,减轻损失。 6) 加大对风暴潮灾害的宣传力度,提 高防灾、减灾意识。 7) 加强法制建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 用海洋资源,加强海岸生态的保护。
2、风暴潮研究重要性
2-1研究意义
掌握海流和风暴潮的规律, 对于海洋开发、 港工建设、航运、军事和防御海洋气象灾害, 都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风暴潮研究现状
美国的SLOSH模型 英国的海模型 荷兰的DELFT3D模型 丹麦的MIKE12模型 澳大利亚的GCOM2D/3D模型 加勒比海地区的TAOS模型 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国家 的气候特征和海岸水文地貌特征。其中 以美国的SLOSH模型最为成熟,在国 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风暴潮是什么意思

风暴潮是什么意思
风暴潮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风潮”等,它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其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至上千米,持续的时间达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
有人称风暴潮为“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又多称为“海溢”、“海侵”、“海啸”及“大海潮”等,把风暴潮灾害称为“潮灾”。
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由几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时间尺度或周期约为1-100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潮波之间。
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子的移动而移动,因而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一两千公里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多达数天之久。
风暴潮的周期为1-102小时,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天文海啸之间。
风暴潮的高度与台风或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外围的气压差成正比例,中心气压每降低1hPa,海面约上升1cm。
较大的风暴潮,特别是风暴潮和天文潮高潮叠加时,会引起沿海水位暴涨,海水倒灌,狂涛恶浪,泛滥成灾。
《风暴潮地理》课件

3
风暴潮预报的应用
准确的风暴潮预报可为沿海城市、渔港、海上救援等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有助于做好防御 和救援准备工作。
风暴潮防御
风暴潮对海上交通的影 响
风暴潮对海上交通造成严重 威胁,航行安全和港口运营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风 暴潮带来的影响。
风暴潮对海岸城市的影 响
风暴潮对海岸城市的影响主 要体现在海岸侵蚀、洪水、 海堤破坏等方面,需要合理 规划、建设和防御设施。
《风暴潮地理》PPT课件
欢迎参加《风暴潮地理》PPT课件,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风暴潮的形成、危害 性、全球分布、预报、防御等关键内容。
概述
1
什么是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风力、气压变化等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对风暴潮的影响
2
引起的海水暴涨现象,常发生在强烈风 暴和热带气旋过境时。
气象因素如风速、风向、气压等对风暴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沿海地区和海洋安全作出贡献!
风暴潮的防御措施
风暴潮的防御措施包括加固 海堤、提高建筑抗洪水能力、 建设涵洞等,以减少风暴潮 对沿岸地区的危害。
结束语
风暴潮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沿海地区和海上交通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 和有效应对风暴潮是当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只有充分理解风暴潮的形成机制和预测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人类和海洋生 态环境,推动地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大陆架和海岸对风暴潮的 影响
大陆架和海岸地貌物理特征会对 风暴潮的传播和衰减产生重要影 响,决定了风暴潮对沿岸地区的 危害程度。
风暴潮预报
1
风暴潮的预测方法
风暴潮的预测通常基于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合气象预测和潮汐预报,以得出准确的风暴 潮预测结果。
2
风暴潮措施

风暴潮措施1. 引言风暴潮是一种由风力和气压梯度引起的海面暂时升高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大风和低气压天气系统过境时,对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应对风暴潮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风暴潮措施,帮助沿海居民和相关机构有效减轻风暴潮带来的损害。
2. 提前预警及早了解并预测风暴潮的发生是减轻其影响的关键。
相关的气象部门和海洋部门通常会采取措施,监测气象和海洋条件,并发出风暴潮警报。
这些警报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发送给公众。
居民和相关机构应该密切关注这些预警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3. 撤离非必要人员当风暴潮警报发布时,非必要的人员应该优先考虑撤离沿海地区,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这些人员包括游客、临时居民等。
当局应该制定相应的撤离计划,并协助人们有序地离开危险地区。
4. 防止海水倒灌为了减轻风暴潮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工程措施来防止海水倒灌进入内陆地区。
其中一种常见的措施是建造防潮堤。
这些防潮堤可以在海岸线上修建,起到阻挡海水向内陆扩散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清理并加固沿海地区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通畅,避免积水。
5. 加固建筑物为了应对风暴潮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加固工作。
这些工作可以包括加固建筑物的基础、墙体和屋顶,以增加其抗风暴潮能力。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例如安装防水门窗,减少海水侵入建筑内部的可能性。
6. 救援和应急响应在风暴潮发生后,救援和应急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的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救援预案,包括预先部署救援队伍和救援设备、培训救援人员等。
此外,应加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确保救援队伍能够迅速到达受灾地区,提供紧急援助。
7. 提供信息和指导在风暴潮期间,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的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系统,向公众提供有关风暴潮的最新消息、警告和建议。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传达。
同时,应该提供一些应对风暴潮的指导,例如如何紧急撤离、如何防护建筑物等,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简述防范风暴潮的主要措施

简述防范风暴潮的主要措施
风暴潮是一种自然灾害,指的是由于强风引起的沿海地区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防范风暴潮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加强预警预报工作。
气象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气象观测技术和预报方法,对风暴潮进行提前预警,确保沿海地区居民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其次,加强海岸线管理。
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海岸线开发利用规划,严格审批沿海地区建设项目。
对于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避免风暴潮来临造成严重损失。
第三,提高海岸防护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海堤、防浪墙等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其抗风浪能力。
同时,在重点区域设置防护林带,以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
第四,加强渔业船舶管理。
对沿海地区的渔业船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船舶安全性能良好。
在风暴潮来临期间,要及时组织渔船回港避风,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五,防范陆上洪水灾害。
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排水能力。
对于低洼地区,可以采取增设泵站、提高水位等措施,确保排水畅通。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风暴潮防范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同时,组织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的能力。
总之,防范风暴潮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防止风暴潮的工程措施

防止风暴潮的工程措施概述风暴潮是指风暴引起的海水的堆积,通常发生在风力较大或飓风影响下。
风暴潮往往给海岸地区带来严重的水灾和灾害,并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降低风暴潮对工程设施和居民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工程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防止风暴潮的工程措施。
护岸工程护岸工程是指通过修建固定的防波堤、石堤或挡潮墙等结构来阻止风暴潮的侵袭。
护岸工程可以分为自然护岸和人工护岸两种类型。
1.自然护岸:通过修复和保护沿海植被、湿地和沙滩等自然景观,形成天然的防护带,减少风暴潮对地面的冲击和侵蚀。
自然护岸既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又能提供更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质净化等。
2.人工护岸:通过修建混凝土防波堤、石堤或挡潮墙等人工结构,形成屏障,抵挡风暴潮的冲击。
人工护岸一般具有更高的抗冲击能力和耐久性,但在工程建设和维护方面成本较高。
泄洪系统泄洪系统是一种通过合理设计的排水和泄洪设施来减少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冲击。
常见的泄洪系统包括:1.泄洪闸门:通过在河流、湖泊或水坝等水体的出口设置闸门,根据风暴潮的情况及时开启或关闭,实现排水和减少风暴潮的作用。
2.排水渠道:通过修建排水渠道,将排出的洪水和雨水导入海洋或其他水域,减少水体的积聚和压力。
泄洪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水文、水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水利工程设计原则,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风暴潮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沙丘固防沙丘是自然形成的动态防护屏障,其特点是可以自行修复和调整。
在防止风暴潮的工程措施中,可以利用沙丘的自然防护效果。
1.沙固防:通过灌注混凝土或驱筑固定层等方法,在沙丘上方修建坚固的固定结构,以提高沙丘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2.能量消散:通过设置波浪能量消散层,减缓波浪的冲击力,保护沙丘的完整性。
沙丘固防的优点是可以提供自然的防护效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由于沙丘的位置和形态会不断变化,沙丘固防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
风暴潮的类型时空分布课件

空间分布
1 2 3
沿海地区分布 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地势平 坦、水网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地形 有利于潮水的积聚和增强。
内陆影响 风暴潮也会对内陆地区产生影响,尤其是那些地 势较低、排水不畅的地区。这些地区在风暴潮发 生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跨洋影响 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可以影响其他大洋的海岸线, 尤其是那些靠近台风路径的地区。
03
探索风暴潮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研究风暴潮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风暴潮的影响,
为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风暴潮的形成与影响
详细描述
风暴潮是一种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或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降现象,对沿 海地区造成严重灾害。该文详细介绍了风暴潮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其对沿海地区造 成的危害,为预防和减轻风暴潮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冬季是风暴潮最少的季节,但由于冬季气 压较低,有时也会发生较强的气压变化, 导致风暴潮的发生。
04
风暴潮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01
02
03
破坏沿海基础设施
风暴潮可以摧毁沿海的房 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 施,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和经济发展。
加剧沿海洪水灾害
风暴潮与天文潮相遇时, 水位会异常升高,加剧沿 海地区的洪水灾害。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的相关 项目,共同推动风暴潮研究的发展。
深入研究风暴潮的形成机制
0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风暴潮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和影响因子,为预测和应对提供
科学依据。
02
开展综合观测实验
风暴潮

风暴潮- 形成条件
形成风暴潮一般有三个条件:
一是有利的地形,即海岸线或海湾地形呈喇叭口状,海滩平缓,使海浪直抵湾顶,不易向四周扩散。
二是持续的刮向岸的大风,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对海面作用,导致海水急剧升降。
三是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天文大潮,它是形成风暴潮的主体。
当天文大潮与持续的向岸大风遭遇时,就形成了破坏性的风暴潮。
风暴潮- 分类
风暴潮
国内外学者较多按照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特性,把风暴潮分为由热带气旋所引起的台风风暴潮(或称热带风暴风暴潮,在北美称为飓风风暴潮,在印度洋沿岸称为热带气旋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等温带天气系统所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台风风暴潮
多见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
温带风暴潮
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中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暴潮灾害研究现状
经验预报方法,在大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
建立风暴潮位与海平面气压、风速和风向的相关 关系。 经验预报方法简单、操作简便、预报效果不错, 迄今仍在许多国家地区使用。
风暴潮数值预报,应用电子计算机求解风暴潮动 力学模式。它是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进行的, 包括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和风暴潮数值计算模式。 70、80年代美国先后建立了SPLASH模式及SLOSH模 式,后者能预报出海上、陆上及湖上的台风风暴 潮,在防灾预报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基于GIS的减灾辅助决策分析
查询经过某区域的台风路径,基于GIS的最短距离 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地从Oracle数据库中查询到所 有经过某区域半径内的所有台风路径信息,以及查 询与这些台风相关的增水过程信息和灾害信息等。
基于GIS的减灾辅助决策分析
查询测站的风暴潮增水信息,基于GIS进行可视化
基于GIS的灾损评估,基于GIS的OVERLAY功能,将
指定区域中的人口、经济等属性信息提取出来,累 加计算;基于灾区的DEM资料,根据风暴潮的最大 淹没深度的历时,在GIS下进行淹没分析,累加计 算区域内各种用地的经济损失。
风暴潮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
风暴潮减灾数据,包括灾区的基础地理信息、社会
经济信息、气象水文数据、减灾专题信息、风暴 潮灾害历史调查信息等。 以Oracle 9i为数据库管理平台,前端软件采用ADO 和WEB GIS控件实现GIS数据和表单数据的集成管 理,具有可视化信息查询和地理空间分析功能。
查询测站历史上的增水过程、天文潮、实测潮和
台风位置等综合信息,为预报提供参考信息。 地理量算和制图输出,GIS基本操作功能、GIS的 缓冲区分析。
基于3S技术的灾害监测和调查,遥感具有宏观综
合的优点,基于SAR的遥感资料,不受云雨等天气 影响,可以实时监测;GPS在灾害现场调查时提供 了便捷的定位信息;,通过GIS地图库可以较为准 确的标注灾损情况,同时查询库中受灾前的信息。
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集成:考虑到高分辨率的台
风风暴潮数值模式的计算量和业务化运行的时效 需求,将中国海划分为3个计算海区。根据不同天 气形势和台风移入的海区,启用不同海区的预报模 型,自动完成风暴潮增水过程预报和可视化显示。
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集成:重点区域开展风暴潮
漫滩、漫堤模式的专用风暴潮灾害预报模型。模 型输入参数为台风路径参数(时间,位置、中心气 压,最大风速等)和计算时间步长,模型输出结果为 各时段海区风暴潮增水分布图,可以直接在GIS中 使用。
风暴潮灾害预估系统
系统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风暴潮漫淹陆地范围的
数值预报;二是预估受灾地区灾情及其损失。 系统是个独立运行的减灾系统,它的存在不取决 于是否已经建计并显示被淹没的地物;对所选区
域内各地物面积等要素值进行统计;按地名统计 各地物。 查询功能:查询各地名是否被淹没;查询任一点 的高程值及海域内的水深值;查询淹没区任意点 的风暴潮增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