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合集下载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2篇)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2篇)

《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合集12篇)《咏柳》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柳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

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

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来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

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

虽柳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

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

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赏析: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

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

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

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

“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

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

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

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

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

《咏柳》阅读答案

《咏柳》阅读答案

《咏柳》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咏柳》阅读答案《咏柳》阅读答案《咏柳》是宋代诗人曾巩的七言绝句,曾巩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贺知章《咏柳》李商隐《柳》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贺知章《咏柳》李商隐《柳》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贺知章《咏柳》李商隐《柳》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

1.两诗第一句都突出了春柳的特征,两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贺诗侧重突出柳叶晶莹剔透,精致美丽。

(2分)李诗侧重突出柳枝婀娜多姿,充满生机。

(2分)
2.两首诗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贺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无形的春风比作剪刀,形象贴切,鲜明生动,抒发了诗人对春柳的无限赞美之情。

(1分)
李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1分)将春日之柳的繁盛和秋日之柳的凋零进行对比,抒发了诗人的悲叹之情。

(1分)或:李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柳枝逐东风、拂舞筵,形象生动,明艳可爱。

(1分)
【对比赏析】:
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作于越州(绍兴)。

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其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李商隐》《咏柳曾巩》对比阅读答案

《柳李商隐》《咏柳曾巩》对比阅读答案

《柳李商隐》《咏柳曾巩》对比阅读答案《柳李商隐》《咏柳曾巩》对比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请分别简要概括两首咏柳诗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
(2)指出“逐”“倚”二字的修辞手法,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在两首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整理
14(每题4分,共8分)
(1)答:李诗借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

曾诗借柳讽刺邪恶势力。

(2)答:拟人。

“逐”字,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机。

“倚”字,让人联想
到小人倚仗权势,逞性妄为的丑态。

(1)贺知章笔下的柳是的形象,曾巩笔下的柳是的形象。

(2)请赏析这两首咏柳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参考答案:整理
23.(1)生机勃勃的柔美的形象;轻浮、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贺知章咏物抒情,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曾巩借物说理,贬抑与嘲讽了小人尽管一时得志、气焰嚣张,但终究逃不出历史的惩罚。

(3分,意思符合即可)。

曾巩的诗词《咏柳》赏析

曾巩的诗词《咏柳》赏析

曾巩的诗词《咏柳》赏析《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诗题为“咏柳”,实为讽柳,这也算是此诗的标新立异之处。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两句写凌乱的柳枝。

柳枝在贺知章的笔下是垂下的“绿丝绦”,是非常美丽的形象。

在曾巩的笔下,柳条是讨人厌的,它的枝条凌乱不堪,而且无生机可言;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

首二句,作者抓住了柳条的特色,并使之人格化,丑恶化。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两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意思是说,柳树试图想用柳絮把天日遮住,殊不知到人间还有清霜降临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不正是柳叶凋零之时吗?这两句依旧紧扣柳树的特点,以柳絮纷飞来比喻势利小人妄图蒙天蔽日的行径;以天地间的清霜喻指人间正气;以清霜摧残柳叶的自然现象暗写邪不压正的真理。

咏柳而讽世,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扩展阅读:曾巩的简介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代表作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

曾巩以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

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曾巩生于1019年,1057年中进士后,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1060年经欧阳修举荐,分别任过馆阁校、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

在京九年,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

后经本人要求,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

任地方长官十二年。

一心为民,所到之处,都关心和帮助解决人民疾苦。

他在任齐州太守时,有一周姓豪族,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官吏不敢过问,曾巩到任后,将周家首恶“取置于法”,解人民之忧。

齐州地势低洼,常遭水患,他倡修水利,对内外水位进行彻底治理,修渠道、筑水厅,既解决了城内水患,又有利于农业生产,美化环境。

曾巩《咏柳》翻译及阅读答案

曾巩《咏柳》翻译及阅读答案

曾巩《咏柳》翻译及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曾巩《咏柳》翻译及阅读答案曾巩《咏柳》翻译及阅读答案《咏柳》的作者是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

咏柳 贺知章 阅读答案附赏析

咏柳 贺知章 阅读答案附赏析

咏柳贺知章阅读答案附赏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似剪刀。

1.文中用一词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1分)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参考答案1.碧()2.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春风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解析】1.试题分析:把握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

这里学生应理解物的颜色特征,从诗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

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赞美春风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的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时候啊!赏析1这首诗把柳絮飞花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了。

抓住了事物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明显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是那些得志便猖狂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赏析2《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的作品。

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_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4.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贺诗中"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

"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喻写纷披下垂的柳条。

B.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呈浅黄色。

"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曾诗中"解"读作"jiě",意思是散开、抛洒。

“清霜”指秋天肃杀的.严霜。

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5.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

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

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

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

咏柳曾巩原文赏析

咏柳曾巩原文赏析

咏柳曾巩原文赏析咏柳曾巩原文赏析《咏柳》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柳曾巩原文赏析,欢迎阅读!古诗《咏柳》作者:曾巩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赏析: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生平经历早年经历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

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

元稹长得清秀可人,父母都非常宠爱他。

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背诵古诗。

然而,好景不长,元稹八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

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

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凤翔去投依娘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坚强贤淑的母亲没让生活的重担压倒,她一方面料理子女的生活,一方面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曾巩《咏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咏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懂得,明白。

(1)这首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在文意上也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请简述理由。

(3分)
(3)根据你的物候知识,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
答案:
(1)答:运用了托物寓意。

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讽刺、揭露生活中那些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人间自有正义,最终必无好下场。

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

(2)答:(天地好,“天地”是指代人间。

“清霜”是指代正义。

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正义之气充满人间)(可从修辞、句式及写此诗的用意,主题来析)
(3)答案:初春(或“春季”) 咏柳未变初黄(或“犹未变初黄”) 飞花(任说两词即可)。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1咏柳宋朝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咏柳原文、翻译及赏析2古诗《咏柳》作者:曾巩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曾巩《咏柳》主要写的是什么呢?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 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 遮天蔽日, 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 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 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 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 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 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 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 使这首诗 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附: 一褒一贬 各有千秋 ——古诗 《咏柳》比较赏析我国璀璨夺目的古典诗歌 中,有两首题为《咏柳》的七言绝句,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堪称咏物诗中 的“双璧”: 咏柳(一)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二)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一)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贺知章,他自号“四明狂客”,一生豪放不 羁,本诗最能体现他的清新洒脱的风格。

全诗以精巧的比喻、奇特的想象和清新 的语言完美地塑造了柳树和春天的形象, 创造了一个美妙的意境。

它以“碧玉” 喻柳,柳树形象则浑然一体,柳的婆娑、袅娜、妩媚多姿,春天的绮丽柔媚,尽 皆呈现出来;它又用移觉的手法,把读者只有靠触觉才能感受到的“二月春风” 喻为可以亲眼看到的具有神奇功能的“剪刀”, 从而状无形为有形, 实乃造语新 颖而想象奇特。

曾巩《咏柳》原文及赏析

曾巩《咏柳》原文及赏析

曾巩《咏柳》原文及赏析曾巩《咏柳》原文及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曾巩。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曾巩《咏柳》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咏柳》原文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一: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赏析二:《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结识良友: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

《咏柳》阅读题及答案

《咏柳》阅读题及答案

《咏柳》阅读题及答案咏柳王十朋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

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

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前两句用拟人的手法,满怀喜悦地写出了春神降临人间,柳树发出新芽,村村如画的初春旖旎风光。

B、向我”一句作者写自我的主观感受,没有刻意的修辞点缀,却写出了杨柳动人的韵致,令人心神摇荡。

C、“青眼”化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

虽然并非故交,但多情的杨柳仍以青眼相待,传神地写出柳树温柔的心性。

D、古人往往在分别之际,折柳赠送行人,借如垂丝般的长长柳条,以示永不相忘,也传递绵延不绝的离愁别绪。

解析:选B。

B项,“没有刻意的修辞点缀”错,此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千万丝杨柳一起吐翠舒眉,含情展黛,她们无言却饶有动人的韵致。

6、与贺知章的《咏柳》相比,本诗对柳树的描写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时,可以考虑描写的.内容和描写使用的方法技巧。

内容方面,贺诗写柳树枝条(柔、绿、高、垂)和叶;本诗则写了柳芽、柳叶、柳丝、柳絮、柳荫和柳树上的黄鹂鸟,内容更丰富更全面。

技巧方面,贺诗运用比喻,而本诗运用拟人、典故,赋予了柳树生命,传神地表达了柳树的特点。

参考答案:贺诗运用比喻手法,只是抓住柳树枝条的柔、绿、高、垂和叶子的细节进行描写;(3分)而本诗写柳树则更为全面,写了柳芽、柳叶、柳丝、柳絮、柳荫甚至还有柳树上的黄鹂鸟;并且运用拟人、典故等手法,赋予了柳树生命,将其所含特点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3分)。

咏柳曾巩阅读答案

咏柳曾巩阅读答案

咏柳曾巩阅读答案【篇一:《柳》《咏柳》阅读答案】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

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分)(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4分)答案:(6分)(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

(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

意思对即可(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

(2分,手法1分,效果1分。

意思对即可);“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2分,手法1分,效果1分。

意思对即可)【篇二:【浙江新高考ib模拟题选(语文)】曾巩《咏柳》】lass=txt>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题目】1.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3分)2.请从“情”“理”的角度鉴赏本诗。

(7分)【参考答案】:1.用“天地”好,“天地”着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

2.本诗抓住柳树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的特点,赋予其像征意义,讽刺那些像柳树一样得势便猖狂的小人恩赐“清霜”则是“正义公正”的象征,意味着善恶终有结果,公道自在世间的真理理结合,更好的抒发了作者对那些倚仗权贵,得志猖狂者的憎恶。

同时指出他们最终的下场,对真理正义充满信心。

【参考资料】一、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曾巩咏柳鉴赏

曾巩咏柳鉴赏

曾巩咏柳鉴赏
《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的作品。

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两首《咏柳》诗(贺知章、曾巩)的比较赏析
我国璀璨夺目的古典诗歌中,有两首题为《咏柳》的七言绝句,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堪称咏物诗中的“双璧”:
咏柳(一)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二)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

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

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咏柳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以下是小编带来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懂得,明白。

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试题及答案(1)这首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答:运用了托物寓意。

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讽刺、揭露生活中那些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人间自有正义,最终必无好下场。

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在文意上也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请简述理由。

(3分)答:(天地好,“天地”是指代人间。

“清霜”是指代正义。

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正义之气充满人间)(可从修辞、句式及写此诗的用意,主题来析)(3)根据你的物候知识,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分)答案:初春(或“春季”) 咏柳未变初黄(或“犹未变初黄”) 飞花(任说两词即可)【相关阅读】解读早春时分,万物萌生,柳树发芽,但它的枝条尚未变黄的时候,由于倚靠上了东风,它便借势乱舞,甚为张狂。

此后它更濛濛飞絮,遮天蔽地,连日月之明都被其完全掩盖,莫非它竟然不知道,一旦秋天降临,高霜飞下,它的一切得意、张狂之举都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吗?!此诗形似咏柳,实则咏人,借物寄托,深自有刺,不外乎正告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正如天地有清霜,人间亦自有道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马玩完。

一般而言,咏物诗宜处理好托物言志的“本体”和“像体”。

本体即托物言志的“物”,像体即欲从中引申的“志”。

以本首而论,本体和像体之间关联度紧吗?应该说确实是有的,柳条由于过于柔弱,风来便会狂舞一片;晚春时分,柳絮亦确实飞得不亦乐乎,举目天地,何处不柳絮迷蒙?由于这两种属性确实和小人得志便张狂的形象极为相似,因此诗人借咏柳直刺小人便显得天然合理,绝无任何的牵强穿凿之感。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巩咏柳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杂乱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①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时候啊!赏析1这首诗把柳絮飞花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了。

抓住了事物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明显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是那些得志便猖狂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赏析2《咏柳》是北宋散文家、诗人曾巩的作品。

是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

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

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

抓住了事物的特色。

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
对比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_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4.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中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

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喻写纷披下垂的柳条。

B.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呈浅黄色。

乱、倚、狂表达了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曾诗中解读作jiě,意思是散开、抛洒。

清霜指肃杀的严霜。

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5.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

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

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

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

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

C.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

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颂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

D.两首诗都为七言绝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

贺诗颂扬了唐王朝兴盛、光明;曾诗抨击了北宋末年政治斗争之黑暗。

答案:
1.比喻拟人
2.喜悦、赞赏贬斥、嘲讽
3.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姻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4.D( 解字是瞳得、矢口道之意。

)
5.D(贺诗没有颂扬唐王朝兴盛光明的明显用意。

)
(6)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首诗的作者喜悦、赞赏柳;第二首诗的作者贬斥、嘲讽柳。

(7)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前者运用了比喻、后者运用了拟人也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