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搭积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搭积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章第二节《搭积木》。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搭积木的基本方法,以及通过搭积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搭积木的基本方法,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学生们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积木学具:积木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让学生们观察一下我手中的积木,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积木可以怎么搭吗?”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们介绍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并演示如何搭出不同的形状。

3. 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进行搭积木的实践,我会巡回指导,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分享环节:我会邀请几组学生来分享他们的搭积木作品,并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改进和创造新的形状。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积木来设计板书,通过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来展示搭积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们回家后,用积木搭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并拍下照片。

2. 答案:学生们可以搭出任何他们喜欢的形状,重要的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搭积木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搭积木时遇到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拓展延伸:我可以邀请家长们参与学生们搭积木的活动,让他们一起体验搭积木的乐趣,并鼓励家长们在家中也可以陪伴孩子们进行搭积木的活动,以此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环节的引导和指导实践环节是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的重要阶段。

最新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课时 搭积木》教案(公开课)

最新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第3课时 搭积木》教案(公开课)
1计算
师:新课学习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先请你安静快速地把书翻开第78页,开始!生:翻书
师:给大家2到3分钟的时间完成第4题,看谁写的又对又快!生:计算。
师:找几位同学订正,请你拿出铅笔,在写对的题目旁边轻轻的打个对勾。
(4位同学)
师:谁都做对了,请起立!(分析错因)你们计算的真准!
教学策略
本课根据本年段学生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活动,注重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经验作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积木这一学具贯穿课堂始终,习题设置也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新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75页
生:能,14-2=12.
师:大家掌握的都不错。观察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左边的图,数越加越大,右边的图,数越减越小。
(补充毛毛虫题)
小结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搭积木的问题和毛毛虫图,这些题都是什么样的计算?
生:都是十几加(或减)几的题,而且都是在个位加或减的。(板书十几加(或减)几)
三、生活交流
等公式。最后指出”C”表示的是什么长度?
(书面描、涂,只要选择其中一个圆。)
3.思考: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4.揭示课题。
二、展开
1.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间的关系的强化练习
2.利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
P16练一练1——3
在练习中必须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所得到的数据基本上不是准确的,
2课外拓展:碰碰车
师:请你安静快速的把书合上放在桌子角上。(出示碰碰车)这是什么?
生:碰碰车。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4.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识别和命名。

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特点和区分。

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识别和命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并能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积木、纸张、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它们的特点。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区分。

4.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长、宽、高、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 正方体:长、宽、高相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3. 圆柱:底面、侧面、高、2个底面、侧面是曲面。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区分。

2.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教学设计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教学设计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0课时《搭积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搭积木》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并能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

2.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操作法: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积木,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积木、尺子、测量工具。

2.学具:每组准备一套积木,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积木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积木作品的长度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长度呢?”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例如,用尺子测量一块积木的长度,然后告诉学生:“这块积木的长度是10厘米。

”让学生反复进行测量和记录,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块积木,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然后,教师邀请一些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让大家进行评价。

《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举例: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在数字书写方面,可以通过编儿歌、顺口溜等方式,让学生记住数字的书写顺序,并加强课堂练习。
-在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这一关系。
-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搭积木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提高空间想象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字和积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物体的数量和大小》。本节课主要内容围绕以下两点展开:
1.让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认识和理解物体的数量,学会用数字进行计数,并能正确书写数字1-10。
2.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积木的大小,培养对物体大小比较的认识,掌握“大”、“小”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进行判断。同时,结合搭积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
(3)通过搭积木活动,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大小,掌握“大”、“小”概念。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数量比较、大小判断等。
举例: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以下方面:
-当搭建一个高度为5层的积木时,让学生触摸并计数每一层的积木数量,强化数字1-5的认识。
-通过比较两组数量不同的积木,让学生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进行表达。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8 — 2 = 16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8 — 2 = 16
10 + 8 8﹣2=6 6+10=16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 6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 6 = 11
10 + 7
7﹣6=1 1+10=11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搭积木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精品资料
10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10
2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ຫໍສະໝຸດ 101514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15
10 2 3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3 + 2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0+3= 13 13– 3 = 10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7
17
5 12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哪两个数加起来是18?填在 算式中。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19﹣7= 12 13+ 5= 18 12+ 6= 18 16﹣4= 12
16﹣3= 13 15+ 3= 18 5+ 13=18 15+ 4= 19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相碰的做加法
12 + 3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搭积木》
相碰的做加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2. 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并能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

2.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几何图形。

2. 新课学习- 教师讲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

- 学生通过操作教具,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3. 搭建活动- 分组进行搭建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几何图形进行搭建。

-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搭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搭建更多有趣的立体图形。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模型3. 搭建材料:积木、乐高等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搭建等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搭建活动”和“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7.2《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7.2《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7.2《搭积木》(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给大家上课的内容是7.2《搭积木》,这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课题。

我们将会学习用积木来搭建各种形状,培养大家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节课,掌握用积木搭建简单形状的方法,并且能够自己创造出来。

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实践情景,让大家看看积木可以搭建出哪些形状,激发大家的兴趣。

然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让大家了解积木的基本搭建方法。

接着,我会给大家一些例题,让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让大家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搭建任务,培养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如何用积木搭建出各种形状,以及如何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会尽量通过直观的演示和详细的讲解,让大家能够理解和掌握。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会准备一些积木作为教具,让大家能够亲手操作。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学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搭建积木的方法和步骤。

这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哪些地方讲解得不够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根据大家的兴趣和需求,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的学习资源,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形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关键,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直观的理解。

搭建积木的方法和步骤的讲解是重点,这需要我以清晰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

再次,随堂练习的分组合作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板书设计需要简洁明了,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用积木搭建出的形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搭建积木的兴趣。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搭积木》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搭积木》教案三篇

【导语】《搭积⽊》这节课的教学⽬标是使学⽣进⼀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以及通过情境,使学⽣感受数学与⽇常⽣活的联系,进⼀步体会20 以内数的顺序和数位意识。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学习内容 -P78(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标 1.结合搭积⽊等活动,进⼀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2.使学⽣根据11⾄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法。

3.培养学⽣动⼿操作、善于思考的能⼒。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动⼿操作,列出不同的算⽰。

理解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善于思考的能⼒。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捧等。

教学过程 ⼀、活动⼀: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搭积⽊(出⽰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的游戏吗? 2.淘⽓和笑笑搭好了两摞积⽊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说你的想法。

学⽣有可能是: (1)笑笑左边⼀摞搭了⼗块,右边⼀摞是三块,笑笑⼜放上了两块⼀共是⼗五块,所以就是10+5=15. 淘⽓也搭了两摞积⽊,左边⼀摞是⼗块,右边⼀摞是⼋块,拿⾛了右边两块,右边剩下8-2=6,现在共有10+6=16。

(2)笑笑本来⼀共搭了13块积⽊,再放2块,算式为13+2=15,。

淘⽓本来⼀共搭了18块积⽊,拿⾛2块,算式为18-2=16。

(3)数数的⽅法。

借助书上的⽑⽑⾍帮学⽣理解数数的⽅法。

(⼆)⼩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动脑思考帮助淘⽓和笑笑解决了他们搭积⽊情况,列出了算式⽽且找到了搭积⽊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活动⼆:动⼿操作学习新知识. (⼀)动⼿操作 1.⽤你最喜欢的⽅式表⽰⼀个⼗(画图、⽤学具盒⾥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

2.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识别。

3.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

2.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积木、纸张、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形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理解并掌握它们的形状特点。

3. 活动一: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形状特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活动二:让学生利用积木、纸张等材料,自己动手搭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5. 小结: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特征,让学生复述并加以巩固。

六、板书设计1. 长方体:长、宽、高、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2. 正方体:长、宽、高相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3. 圆柱:底面、侧面、高、两个底面圆心、侧面展开成长方形。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模型,并介绍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认识程度如何,是否能够正确识别。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应用。

4.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搭积木》课件(25张ppt)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7、《搭积木》课件(25张ppt)
2
5
10
3
3
2
15
10
不进位加法:
十位上的数字不变,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5
15
12 + 4 =
14 + 1 =
15 + 2 =
13 + 2 =
பைடு நூலகம்
18

2
16
8-2=6
18-2=16
5. 说一说,你能得到哪些结果?
13
3
10
10
3
17
12
5
17
5
12
12
15 + 3 = 18
15 - 3 = 15
12
4
16
+

13
3
16
+

17
-
5
12

12
+
3
15

16
-
5
11

还剩多少块积木?
求还剩用什么方法?
用减法
-
大数减小数。
16
18
一共有多少
拿走 块
2
2
从原来的 18 块积木中去掉拿走的 2 块,还剩多少块积木?
看图
6
10
8
8
16
10
6
16
18 - 2 =
2
不退位减法:
十位上的数字不变,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15 - 2 =
15 - 3 =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加与减( 二 )搭 积 木
第七单元 加与减( 二 ) 搭积木

北师大版一上7.2《搭积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上7.2《搭积木》教学设计

《搭积木》教学设计课题搭积木单元第七元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教材分析《搭积木》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2节。

搭积木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这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运算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以淡定生喜欢的游戏为主,体验探索出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利用搭积木的活动,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数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看图写数。

2.新龟兔赛跑。

二、导入新课师:大家喜欢猜谜语吗?师:猜猜它是什么?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学生:喜欢。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课件出示:有的方,有的圆,五颜六色真漂亮,平时不用盒中放,能搭长桥能盖房。

(打一玩具)师:搭积木不仅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还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搭积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并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和组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几何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几何图形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 几何图形的拼搭和组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并能辨认这些图形。

2. 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或教具,积木等拼搭材料。

2. 学具准备:学生自备一些积木或其他拼搭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2. 探索与实践(1)学生分组操作,用积木或其他拼搭材料拼搭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

(2)学生展示拼搭成果,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 巩固与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和组合,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拼搭技巧。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拼搭几何图形,并进行拓展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拼搭的几何图形的准确性、美观性和创意性。

7.2搭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2搭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2 搭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7.2节的内容——搭积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用积木搭建各种形状,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和描述它们。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且能够用积木搭建出各种立体图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用积木搭建出各种立体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积木,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积木,以及一些图片和视频。

学生需要准备自己的积木。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写上本节课的主题——搭积木,以及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积木搭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并拍照留念。

答案: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面组成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且能够用积木搭建出各种立体图形。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尝试用积木搭建出更多的立体图形,比如球体、锥体等,并且可以尝试用积木搭建出一些复杂的结构,比如城堡、车辆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重让学生不仅仅知道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名称,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

我会通过实物展示、三维模型演示以及让学生亲手触摸积木,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这些图形的空间结构。

例如,我会强调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长方体的对面是相等的矩形,而圆柱体的侧面是矩形,底面和顶面是相等的圆。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我明确设定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够实际操作积木进行搭建。

这个目标不仅包含了知识的传授,也包含了技能的培养。

我希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搭积木》。

这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在第五章《有趣的图形》的第四节,主要内容是学习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特征和应用。

我将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理解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它们,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特征和应用,难点是理解它们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我准备了一些积木,每组同学都可以动手操作,亲自搭建正方形和 square 形。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卡片,用于同学们的练习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些用积木搭建的正方形和 square 形,让同学们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然后,我会引导同学们通过操作和思考,理解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搭建正方形和 square 形,并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在同学们掌握了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之后,我会带领同学们进行一些随堂练习,让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些拓展延伸,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板书,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正方形和 square 形的性质。

板书的设计会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正方形和square 形的性质,另一部分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搭积木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搭积木丨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搭积木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数和数的比较。

2. 通过搭积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10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比较。

2. 搭积木的活动。

教学难点1. 100以内数的理解和应用。

2. 搭积木的技巧和创意。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10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比较。

2. 活动法: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搭积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100以内数的概念。

2. 学生通过数数游戏,加深对100以内数的理解和记忆。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数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小、多少等概念。

2.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加深对数的比较的理解和应用。

三、活动实践1. 教师分发积木,引导学生进行搭积木的活动。

2. 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10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比较。

2. 学生通过数数游戏和实例练习,加深对100以内数的理解和记忆。

二、活动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搭积木的活动,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搭建自己喜欢的形状。

2. 学生通过搭积木的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形状,并拍照留念。

2. 请学生用100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比较,描述自己搭建的形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搭积木的活动中,能够积极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创意,搭建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