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同步练习(教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逻辑用语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

知识点一:命题

1.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命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p,q,r,m,n 等.

(2)命题有真假之分,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真命题

(3)命题”的真假判定方式:

①若要判断命题“ .:•;一^;”是一个真命题,需要严格的逻辑推理;有时在推导时加上语气词“一定” 能帮助判断。如:/ 一定推出:.

②若要判断命题“是一个假命题,只需要找到一个反例即可•

2. 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1)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 )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① p或q :②p且q;③非p (即命题p的否定).

(3)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利用真值表):

①当p、q同时为假时,“ p或q”为假,其它情况时为真,可简称为“一真必真”;

②当p、q同时为真时,“ p且q”为真,其它情况时为假,可简称为“一假必假”。

③“非p”与p的真假相反.

(1)逻辑连结词“或”的理解是难点,“或”有三层含义,以“p或q”为例:一是p成立且q不成立,二是p不成立但q成立,三是p成立且q也成立。可以类比于集合中“:一二或二- (2)“或”、“且”联结的命题的否定形式:

“ p或q”的否定是“ 一p且—q”;“ p且q”的否定是“—p或—q”.

(3)对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否命题,既否定题设,又否定结论。

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出其真假,若不是,说明理由。

(1 )矩形难道不是平行四边形吗?(不是)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必平行吗?(不是)

(3)若2a+4>0,则a>-2.(是)

(4)x 5 (不是)

(5)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

例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A )

11 2

A .若,则x=y

B .若x ",则x=1

C .若x=y,则..x 二鋼

D .若x ::: y ,则x2二y2

x y

: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例3、已知命题P

(D )

A.(—p) q B . P q C . (—p)(—q)D.(_P)(一q)

例4、若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则(D)

(A)P q是真命题(B)P q是假命题(C)p是真命题(D)q是真命题

知识点二:四种命题

1. 四种命题的形式:

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一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则四种命题的形式为: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2. 四种命题的关系:

逆命题若狈Up

1否逆否命题若-

IQ WII-O

①原命题:二'逆否命题•它们

具有相同的真假性,是命题转化的依

据和途径之一

②逆命题;否命题,它们之间互为逆否关系,具有相同的真假性,是命题转化的另一依据和途径

除①、②之外,四种命题中其它两个命题的真伪无必然联系

典型例题

例5.写出“若x =2或x=3,贝y x2 -5x”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及

命题的否定,并判其真假。

解:

2

逆命题:若x「5x ,6=0,则x=2或x=3,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x = 2且x = 3,贝U x2_5x • 6 = 0,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2_5x • 6 = 0,则x严2且x厂3,是真命题。

命题的否定:若x = 2或x=3,则X2_5X・6严0,是假命题。

例6.写出命题“已知」是实数,若ab=0,则a=0或b=0”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解析:逆命题:已知;L是实数,若a=0或b=0,则ab=0,真命题;

否命题:已知;•'是实数,若ab z 0,则0且b^ 0,真命题;

逆否命题:已知「’是实数,若a z 0且b丰0,则ab z 0,真命题。

知识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定义:

对于“若p则q”形式的命题:

①若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②若—q,但q “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2. 理解认知:

(1 )在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是条件,哪是结论;然后用条件推结论,

再用结论推条件,最后进行判断•

(2)充要条件即等价条件,也是完成命题转化的理论依据•“当且仅当” •“有且仅有”

“必须且只须” •“等价于” “…反过来也成立”等均为充要条件的同义词语

3. 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諭

(1 )定义法:

(2)等价法:由于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因此,如果原

命题与逆命题真假不好判断时,还可以转化为逆否命题与否命题来判断•即利用

」—丄与〔二「丿;J 一」与二二,二一1与〔二二的等价关系,对于

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比如K— B可判断为A=B; A=B可判断为A二B,且

B二A, 即卩A二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