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工作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挖掘乃至表现某个事实的新闻价值,但决 不能制造、扩大或提高其新闻价值。“提高新闻价值”等说法实质上就是荒谬的。
综上,所谓新闻价值的定义,即指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别事 实成为新闻的尺度。
课堂讨论: 新闻价值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1 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 2 立足全局看问题 3 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 4 不断增强知识修养
新闻价值的感知
新闻价值的定义 原为西方新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被称为记者的“第六感官” “前后之争”:新闻价值究竟是写成之前,作为记者衡量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标准,
重要性 指新闻事实具有震感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特质 重要性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等要求和内容 以“全国好新闻”评选为例,仅仅从写作角度,也许一些不够格,但是有个显著的
共同点,即都具有重要性这一因素
显著性 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质 新闻人物或稿件有非同寻常之处,即这些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名气比一般人高,这
些事的性质及发生后产生的影响非一般事可比,否则,就不能构成新闻价值。 “新闻数学公式”曾一度在西方流行,即: 1 平常人+平常事=0 2 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3 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
Leabharlann Baidu
时新性
指新闻发生的根据具有确定新闻事实的最起码的特质
1 时间性,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含有新闻价值,新闻的发生与发表之间的时差越 小,新闻价值越大;
及各方面能力、经验的综合检验。 采访的准备,既要临时准备,又要平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又要“平时多
烧香”,从而将采访活动推向最佳境地。
平时准备: 1 理论的准备 2 政策的准备 3 情况的准备 4 知识的准备
临时准备: 专题准备/专项准备 1 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 2 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3 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 4 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主客观之争”:新闻价值究竟是事实本身决定的,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由人的 主观认识水平、表现能力决定,或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物。应当说,新闻价值是新 闻事实固有的某些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某个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不是记者、 编辑、受众等任何人可以随意决定,而是看新闻事实本身包括的信息能否为社会上 多数人所接受,让事实本身决定。
新闻线索虽然只有某个事实的片段或概况,但它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新闻采访可 以给记者指明到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给记者提供了感知直至认 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采访活动不断;如果新闻线索干涸, “吃了上顿没下顿”,则日子就很难过。
“采访不仅是记者的工作,而且是记者的生活。”
新闻采访是一项系统工程,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活动。
新闻敏感的培养
“对于编辑报纸来说学识渊博并不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 问题。”——恩格斯写给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信
“往往一条新闻的价值不在于文字上有多么优美,写作上有多么高明,而在于谁首 先发现它、报道它。”“自己发现新闻、抓新闻,对事物价值大小能有正确判断能 力,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最起码的条件之一。”——李普(原新华通讯社副社长)
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 1 通过党和政府的决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 2 通过各种会议、简报 3 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 4 通过对日常情况的积累 5 通过广发受众、亲友的提供 6 通过互联网搜索
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 1 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2 尊重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3 讲究事宜,不要大材小用 4 合理安排,不要齐头并进
新闻政策的遵循
经记者发现了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并非个个都能报道,能否值得报道,还需要 记者凭借新闻政策去逐个进行鉴别。
新闻政策,指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 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新闻政策中外都有,只不过形式、内容有所不同 新闻政策的某些重要内容,若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就成了新闻法
2 新鲜性,新闻题材新鲜感强。(1976年唐山大地震,“左倾”影响,死亡人数及 内情没予以公布,1979年,宣布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人)
接近性 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关切的特质 主要指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
“登消息的次序,本乡的,本区的,本县的,本省的,本国的,外国的,由近及远, 看的很有味道。”——毛泽东《普遍的举办<时事简报>》
新闻线索的获取
感觉是人们认识任何事物的开端,是认识的起点,是一切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 础
获取新闻线索,正是处在感觉这一心理活动阶段 新闻线索: 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完整的新闻事实,不能现成的拿来
构成新闻报道。它比较简略,没有细节,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 个片段或概况。 获取新闻线索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其位置是处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进行采访准备之间。 涉及决策的优化
报道思想的明确
报道思想,即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 报道思想,是编辑部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宣传报道方针、政策、策略而
规定的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 新闻采访的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
采访准备的周到
报道思想的明确和新闻线索的获取,并不意味着采访活动的顺利,更不意味着采访 目的的实现,要使采访效率顺利得以兑现,除了精心策划外,还必须精心做好采访 准备。
“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 采访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采访活动进行的好与坏,是对记者理论、政策、知识
趣味性
指新闻事实具有隐忍喜闻乐见的特质
西方新闻学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
“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m ):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 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而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自然 就被称之为黄色报纸了。
对方心理的明晰
人的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应,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通过一系列变化 来实现以及在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本身就是接 受一种外来刺激,会由此产生一系列心理活动,其中既有主体的心理外部表现,也 有内在的心理感受。
采访对象遍布社会各阶层,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职业需要、所处环境、知识水平、 道德修养、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等不同,因此,心理状况形形色色,心理活动纷繁 复杂。
新闻采访前期活动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组成了社会,其活动应是社 会的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记者与采访对象构成的相互关系正式这样一种辩证关系。
新闻采访活动正是这样一种社会活动。
要使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有效率,记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与气质, 熟练的活动技能与技巧,同时,必须使自己处于感觉、知觉、想象、记忆、思维、 语言、兴趣及情感等正常心理活动状态之中。
还是在新闻写成之后,作为编辑衡量新闻质量的标准,或是新闻在发表以后,受众 评价新闻产生的作用、效果的标准。因此又产生两种看法,即“鼻子论”,即注重 判断标准,主要新闻价值存在于新闻记者的“鼻子”里,是记者判断、识别什么是 新闻的标准;二是“心坎论”,即注重实际价值,主张新闻价值存在于受众的心坎 中。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的分类:
从性质内容看:先期性心理(采访对象对新闻事业、新闻单位、新闻记者及新闻吃 采访活动的观念)、临访性心理(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请求后的心理,通过也称 作采访对象临访间的原始心理)
从表现形式看:积极配合型、一般协作型、蓄意应付型
网络传播的借力
有效强化从网上获取新闻线索的意识 积极注入网络元素 善于采用网络内容
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新闻敏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不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3.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4.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迅速在对事件发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对记者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力,即具有发现和判别新闻的“特异功能”。
新闻敏感:
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 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者“新闻鼻”、“新闻眼”。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泰勒曾言:“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走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