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_小说月报_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_一个基于数据统计和文本比较的分析
现代文学三十年纲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导言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与分期学时分配:2教学环节:讲课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范围在时间上,“中国现代文学”始于“五四”文学革命(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会议在北京召开为终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主要讲解这30多年出现的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艺论争。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1917年——192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五四”文学革命为新文学发展开创了一个多种思潮、多种文学风格并存的辉煌起点。
2、1927年——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随大革命落幕,“革命文学”在文坛兴起,现代文学发生变化和转折。
“左联”成立后,左翼文学逐渐发展为三十年代文坛主潮。
另外还有“京派”、“海派”等文学创作存在。
3、1937年——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进入“一致对外”的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也蒙上浓厚的“救亡”、“抗战”色彩。
因为战争背景,现代文学被分割为“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3个文学区域。
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解放区文学”作为“共和国文学的雏形”拓展、覆盖全国。
三、“中国现代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都被学界承认,“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随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而确定,“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形成于80年代之后。
我们这门课程讲授过程中,两个概念并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熟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整体观”。
第一至二章从启蒙文学到共和国文学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文学的历史过程学时分配:8教学环节:讲课一、“前五四时期”的文学(一)、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1、殖民地化2、现代经济3、传播媒介4、教育制度(二)、文学领域的新图景1、启蒙主义文学:梁启超的文学启蒙主义观点;梁启超创办《新小说》以及文学启蒙主义的代表文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翻译文学:林纾;最著名的“林译小说”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林译小说”的影响3、谴责小说与鸳蝴小说:谴责小说的内容;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代表作。
《小说月报》革新前后
锐意改革
1月10月小说月报在第12卷1号发表改革宣言 : 一、同人以为研究文学哲理,介绍文学流派虽为 刻不容缓之事,而移译西欧名著尤为重要。 二、同人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人生的艺术,两无 所袒,必将忠实介绍,以为研究之材料。 三、写实主义文学:就国内文学界情形言之,则 写实主义之真精神为写实主义之真杰作实未尝有 其之二,故同人以为写实主义在今日尚有切实介 绍之必要。
四、西洋文艺之兴盖与文学上之批评主义 相辅而进;批评主义在文艺上有极大之权 威,能左右一时代之文艺思想。同人因此 将先介绍西洋之批评主义以为之导。 五、同人等深信一国之文艺应为一国国民 之反映,对于此点亦甚愿尽提倡之责任。 六、中国旧有文学不仅在过去时代有相当 之地位而已,即对于将来亦有几分之贡献, 此则同人所敢确信者,故甚愿发表治旧文 学者研究所得之见,俾得与国人相讨论。
1923年第13卷起郑振铎任主编后,又增辟了“整理 国故与新文学运动”栏目,这时的《小说月报》已 经发展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 新文学刊物。1927年5月叶圣陶代行主编后,曾编印 《创作号》。除连载其第一次用茅盾笔名发表的中 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外,还发表 了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及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 的日记》,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以及胡 也频、沈从文、戴望舒、施蛰存等新人的新作。所 载作品,在广阔的背景下,从各个不同侧面描绘了 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具有强 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小说月报》革新前后
创办
1910年7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印行。 五四运动前为鸳鸯蝴蝶派刊物。1921年该刊第12卷第 1号起由沈雁冰主编,全面革新内容,成为文学研究会 代用机关刊物,是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
1932年“一· 二八”淞沪战争时停刊。先后共出22卷, 262期(包括增刊4期)。《小说月报》创办之初,由王蕴 章(莼农)编辑;第3卷第4期起改由恽树珏(铁樵)编辑。 基本撰稿人是鸳鸯蝴蝶派文人,主要刊登文言章回小说, 旧体诗词、改良新剧,以及用文言翻译的西洋小说和剧本。 其中,趣味庸俗、供人游戏消遣的言情小说和即兴小说占 很大篇幅,为鸳鸯蝴蝶派控制的主要刊物之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答案
名词解释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于1917年开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首先发难,继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响应和参加的主要有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李大钊、鲁迅等等。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倾向,以“人的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为中国文学发展之借鉴。
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适应新文化运动思想革命的要求,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发生的。
鲁迅的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初期的创作实绩。
“五四”文学革命开拓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新时期。
2、《新青年》《新青年》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
1915年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等先后参加编辑工作。
《新青年》同仁提倡科学和民主,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青年》对我国现代思想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的《狂人日记》等小说,胡适的新诗,多发表于《新青年》。
3.革命文学论争革命文学论争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等和创造社、太阳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
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
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
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
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
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发起,会员170多人。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
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
“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2、《文学改良刍议》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3、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
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
4、自叙抒情小说以创造社作家为主的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
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
5、京派文学所谓“京派”,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并保持民主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
现代文学三十年重点知识汇总
现代⽂学三⼗年重点知识汇总现代⽂学三⼗年重点知识汇总1、⽂学研究会 1921年1⽉在北京成⽴,发起⼈周作⼈,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孙伏园,叶圣陶等12⼈,后发展为170多⼈。
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新的《⼩说⽉报》作为代⽤会刊,编印了《⽂学旬刊》及《诗》《戏剧》⽉刊,出版“⽂学研究会丛书”200多种,⽂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学,整理中国旧⽂学,创造新⽂学”,注重⽂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艺术”的⼀派。
他们以⼈⽣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暗的揭⽰和灰⾊⼈⽣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2、创造社 1921年6⽉在东京成⽴,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汉,穆⽊天,何畏等⼈,都是当时在⽇本留学的学⽣,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创造⽉刊》《洪⽔》等⼗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艺术”,强调⽂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内⼼的要求”,讲求⽂学的全与美,推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学的美感作⽤,注重⽂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从创作看,创造社的流派特⾊显著,该社成员作品⼤都侧重⾃我表现,带浓厚抒情⾊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理描写成为他们表达内⼼⽭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以1925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后期提倡“表同情于⽆产阶级”的⾰命⽂学。
3、新⽉社 1923年胡适,陈源,徐志摩,闻⼀多,梁实秋等⼈在北京发起,原是⼀个⽂化社交团体,成员⼤多曾是旅英美留学⽣,不久,内部逐渐形成⼀个诗⼈群,由此产⽣新⽉诗派,1926年4⽉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开辟《诗镌》作为他们的代表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件认真事情做”,他们思想上倾向⾃由主义,前期新⽉派提倡新格律诗,因⽽⼜称“新格律诗派”,在诗作上有建树的诗⼈有闻⼀多,徐志摩,朱湘,孙⼤⾬,饶孟侃。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全面,精炼,适合背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一>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流派、社团、理论、小说名词解释。
1 .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指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发起,以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为其代用机关刊物。
后又相继创办了《文学旬刊》及《诗》月刊等刊物。
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写法上一般倾向于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
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
因此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2. 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
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
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
其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求文学的“全”与“美”,侧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推崇创作的“直觉”与“灵感”,主要受到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及“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主要成就: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等作品。
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
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
其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
主要代表人物李初梨、冯乃超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
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3. 问题小说“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 -1925 )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
问题小说在1919 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 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简答和分析题)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一及答案31.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
《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
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小说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小说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
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
(说出三位作家即可)32.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A.“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B.“绘画美”是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C.“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
五、分析题(30分)35.《雷雨》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永久生命力的形象。
……答:周朴园的形象性格,分别通过他对繁漪、侍萍和鲁大海的态度等不同侧面得以表现。
他与鲁大海之间的劳资矛盾,着重写一个资本家的过去和现实罪恶。
而通过他与繁漪、侍萍之间的矛盾,显示道德伦理的矛盾和冲突,更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
周朴园竭力要建立符合他个人意志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
他当年对侍萍的情感是真实的,后来对侍萍的遗弃,表明了他自身受家庭束缚和对封建家长的屈从,和封建力量最终达成了和解;之后周朴园的感情生活已经死灭,他的吃素、禁锢,都是残酷的情欲上的自虐,因而对繁漪只是持问候与义务式关心的态度;多年来保留着夏日不开窗(因侍萍生周萍时受风生病)的习惯,是他认为侍萍已经死了,以这种悼念和追忆来弥补心灵上的罪恶感。
茅盾批评观念的扬弃——从《小说月报》到《文学》
昆 明 学 院 学 报
2 1 , 3 5 :0 0 1 3 ( ) 14—19 0
CN 5 3—1 1 /G4 I S 1 7 21 S N 6 4—5 3 69
J u n lo n n i e s y o r a fKu mi g Un v r i t
【 学研 究 】 文
个 样 子 吗 ? 顺 着 这 个 思 路 我 们 还 可 以引 申开 来 , …” 如
关键 词 : 茅盾 ; 批评 观念 ; 现实主义文学观 ;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中 图 分 类 号 : 0 .9 I 6 0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6 9 2 1 ) 5— 14— 6 17 5 3 (0 1 0 0 o 0
The Auf b n o a n ii im de o y he e f M o Du s Crtcs I ol g
— —
f0 r _ m Sho tSt r o hy t tr t r r o y M nt l o Li a u e e
TI AN ng Fe
( col f irtr,H bi om l nvrt,H b i hj zun 5 0 4 hn ) Sho t a e ee r a U i sy ee S iaha g 0 2 ,C ia oL e u N ei i 0
_五四_文学革命之前的小说语言状_省略_14_1916年的小说杂志为中心_陈迪强
“五四”文学革命之前的小说语言状况考论※——以1914—1916年的小说杂志为中心陈迪强内容提要:1914年晚清小说界革命的精神已经终结,用白话小说来进行“新民”的诉求明显减弱。
通过统计《小说时报》《小说月报》《中华小说界》《礼拜六》《小说海》等小说杂志的文言、白话小说的数量,更直观地呈现这一时期小说语言的状况:文言、白话小说并行,文言小说数量明显偏多,并趋于艰涩和骈化,文言长篇小说大量涌现,翻译小说使新词汇增多。
鲁迅、周作人、叶绍钧、刘半农等后来的新文学家也还未产生“白话小说正宗”的自觉。
宏观上了解这一时期的小说语言状况有助于全面认识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讨论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1914—1916年 小说杂志 小说语言 文言 白话在一般的文学史叙述中,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始,鲁迅的《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近年来学界开始追溯现代文学的起源,大多直接追溯到晚清,不断提出新的白话小说取代这一坐标,形成“晚清—五四”的叙述模式。
这一模式有效地拓展了五四新文学的起源研究,但容易忽略处于晚清文学改良与“五四”文学革命中间的民初文学,而这一时段正是“五四”文学革命的最直接的背景。
另一方面,学界对现代小说起点的新探讨,大多关注某一部白话小说的“现代价值”,而容易忽略对小说界总体语言变革状况的考察,而这本是文学史断代的重要维度。
本文以1914—1916年的主要小说杂志为中心,宏观考察这一时段的小说语言状况,从实证的角度统※ 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清末至五四小说语言嬗变与现代小说的生成研究”的阶段 成果(项目编号:L12DZW01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9期计、对比文言、白话小说的数量,以期对清末民初的文学语言变革和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一 1914年:“新小说”的终结在郑方泽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1983)和魏绍昌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事记》(1996)中,编到1914年时,都不约而同地写下这么一句:“本年度是鸳鸯蝴蝶派大流行的一年” 1。
1910~1920年,《小说月报》的改版与《小说世界》的创刊
1910~1920年,《小说月报》的改版与《小说世界》的创刊作者:陶春军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3期【摘要】《小说月报》后期面临着停刊的窘境,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迅速、编辑的“不合时宜”、读者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
商务高层起用新文学家沈雁冰改版《小说月报》是维持刊物生存、追求利润的一种市场营销策略。
改版后《小说月报》的主编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人接受和刊登了商务印书馆时尚、通俗广告;1923年创办的《小说世界》是商务印书馆为了把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吸引过去的大众读者再争取回来的一项举措。
【关键词】小说月报;改版;小说世界;创刊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通俗文学期刊《小说月报》(1910~1920年)到了后期,发行量大为减小,到1920年第11卷第10号时,发行量只有2000册。
新文学刊物彼消此涨,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例,从1915年刚创办时1000册左右的销量,经过短短3年时间,1917年达到1.6万册。
社会发展迅速,1915年新文化运动发轫,1917年又爆发了文学革命,在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下,在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时代口号下,通俗文学刊物读者的知识结构与阅读习惯不可避免地也会发生变化。
通俗文学刊物面临着挑战,一部分新兴的通俗文学期刊改变陈旧的办刊观念在新形势下适时地做了变通,能够继续保持繁荣局面,如《红杂志》、《红玫瑰》、《家庭杂志》、《侦探世界》、《紫罗兰》、《星期》等。
而另一部分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创刊的通俗文学刊物因为没有及时更新观念,跟不上读者市场潮流而面临停刊的窘境,如包天笑主编的《小说时报》于1917年停刊,徐枕亚、吴双热主编的《小说丛报》于1919年停刊,包天笑主编的《小说大观》于1921年停刊。
《小说月报》后期办刊的窘迫情况与《小说时报》、《小说丛报》、《小说大观》相似,只是没有一下子停刊,而是依仗商务印书馆老牌期刊的名气苦苦支撑。
论《小说月报》前后期编辑思想的差异
在五四新风潮和销量下降而被迫进行改 良
的情况下 , 茅盾在第 1 卷第 7号《 3 自然主义与
中国现代小说》 一文中批判鸳鸯蝴蝶派思想上
“ 最大 的错误就是 消遣 的金 钱 主义 的文学 观
念” 倡 导为人 生的艺术 。虽然前期 《 , 小说月
报》 也的确开启 民智、 启迪愚昧 , 但还是掺杂着 鲜明的游戏消遣人生 的意味; 后期《 小说月报》
月报》 的编辑 思想特点 , 为商务 印书馆这个 作
民营机构的期刊 , 其前、 后期虽然呈现出一定的 连续性和相似性, 但编辑思想的不同也体现在 编辑内容、 形式、 创作主体和读者等方面。
系统 地介 绍国外 思潮 , 介 的内容更 广泛 。 译
《 小说月报》 改革前后最大的一个 区别 是 文体的不同。主编恽铁樵在第 6 卷第 9 号《 征 稿广告及例言》 中直言不讳地说 : 白话小说虽 “
亦 言文一致 , 元韵之 文 , 而 总不 如有韵 之文人 人
2 前期侧重欧美国家 , . 后期侧重苏俄和弱 小民族。早期《 小说月报》 翻译的小说译介所
上开 始对小说 及其 与小说 创作 有关 的问题进行
探讨 , 并且 已经触及到现代小说的一些实质性 问题 , 如沈雁冰的《 评四五月六月的创作》 《 、自 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等。
( 语 言形 式不 同 四)
研究” “ 国文学研究” “ 、法 、 泰戈尔号” 等专号。
前期《 小说月报》 小说 偏多 , 理论很 少 ; 后期则
究” 编号 :K ( S L-2 1 00—80 的研究成果之一 。 8)
一
5 一 l
“过渡时代”的文学镜像——论早期《小说月报》(1910—1920)刊载的社会小说
价 值 的成果 , 专 门研 究 其 社 会 小 说 和 白话 小 说 的 但
论 文 尚 不 多 见 。 本 文 从 文 本 内 蕴 和 小 说 体 式 的 层 面
切入 , 早期 《 说 月报 》 载 的社 会小 说 、 对 小 刊 白话 小 说 进 行剖 析 , 希望 对 客 观 地 、 事 求 是 地 评 价 早 期 《 实 小 说 月报 》 艾学 史地 位有 所 启发 。 的:
由的努 力 、 阀混 战 带来 的社 会 动荡 等 , 会 小 说 均 军 社
21 0 0年 第 4期 总 第 2 7期 1
齐 鲁 学 刊
QIU J L OUR A N L
N o. 4
G e r lN o ne a .21 7
“ 渡 时代 " 过 的文 学 镜 像
— —
论 早 期《 说 月 报 》 1 1 — 1 2 ) 载 的社 会 小 说 小 (9 0 0 刊 9
国现代 文学 的衍 生 、 传播 与 演变 的研究 , 以及对 其 刊
载 的 翻 译 文 学 和 编 辑 风 格 的 研 究 已 经 取 得 了 一 些 有
定环 境而 延 伸 至 乡镇 时 , 传 统 文 化 的包 围 中便 逐 在 渐 变质 。l ] 9 0年第 6期 载 刍狗 的《自治 地 方 》 真 便
然早 期《 说 月 报 》 有 鸳鸯 蝴蝶 派 的作 品 , 有 “ 小 里 也 哀
要 紧” 。于是 , 们 先 占“ 谷 ” 预 备 荒 年 用 来 籴 谷 他 积 ( 的款 ) “ 兴 ” 预 备 给 参 加 科 举 会 试 人 作 盘 川 的 、宾 ( 款 )再 夺 警 察 费 20 , 0 0元 , 小 学 经 费 2 0 办 0 0元 , 开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
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
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
(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
(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
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
《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
(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完整版
1.人的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2.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指1921年1月由沈雁冰接编并发表《改革宣言》后的《小说月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报)和《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3.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出版《创造丛书》、《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日》等十余种刊物4.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
5.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湖畔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惠的风》。
二、名词解释1.五四问题小说1、指在五四时期(1919-1921)民主、科学等新思潮洗礼下,一批具备了初步现代意识,但还涉世未深的文学青年,满腔热忱地探究社会、人生问题的小说。
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庐隐等。
2.乡土写实小说派2、乡土写实小说派是指二十年代涌现的一批描写农村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色彩的作家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代表作家为鲁彦、彭家煌、许杰等。
4.零余者4、零余者指的是郁达夫创作中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是一个以“自我”为原型、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文学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既有卢梭式的自白,也有维特式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了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情绪史。
五四时期的同素逆序词探源r——以《小说月报》(10卷—15卷)为例
五四时期的同素逆序词探源r——以《小说月报》(10卷—15卷)为例涂佳楠【摘要】五四时期被视为现代汉语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同素逆序词.这些词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传承,并在五四时期得以发展丰富.它们既反映了汉语词汇本身的规律,也体现了语言发展的时代特征.【期刊名称】《山西档案》【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3页(P162-164)【关键词】五四时期;同素逆序词【作者】涂佳楠【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2早期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着大量的同素逆序词,许多专家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
由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著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1]指出,“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许多正在凝定过程当中的词,他们的词素已经固定,可是词素的次序还不固定”,书中列举了大量并列结构的同素逆序词。
刁晏斌[2]也提到,“早期现代汉语中已经存在和使用的词中,还有一些同素倒序词。
语素顺序不固定是词汇‘早期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所以此期比较多见”。
《小说月报》是我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文学选刊,特别是在1921年第12卷之后,由于活跃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沈雁冰担任主编,更是成为了第一个大型的新文学刊物。
它刊登了五四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大致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和语言特点的面貌,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同素逆序词。
本文试图通过对1919—1924年《小说月报》(10卷—15卷)中的同素逆序词进行分析,以期为早期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造成五四时期大量同素逆序词出现和使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考虑。
首先,总结前人分析上古、中古和近代汉语同素逆序词产生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些同素逆序词的出现是为了韵脚和谐,或是为了平仄的协调。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最早出现《诗·南·桃夭》中的“室家—家室”,这组词在五四时期依然保持着同素逆序同义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1月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汉语言本科复习资料
题目为随机,用查找功能(Ctrl+F)搜索题目答案“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
《蚕马》《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
刘半农《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周作人《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
沈玄庐《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丰子恺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
新潮社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
沈雁冰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
郭沫若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
《压迫》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
上海艺术剧社1933年从法国回车后,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大影响的戏剧家是()。
李健吾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
林语堂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何其芳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屐痕处处》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
《上海屋檐下》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
这位作家和编辑是()。
巴金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后期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小说月报》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一个基于数据统计和文本比较的分析侯运华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早期《小说月报》的数据统计,凸显出其创作与翻译并重、文言向白话过渡的特质,说明早期《小说月报》一直在进行着自我改良。
同时,选择其与五四新文学均关注的男女平等与婚恋问题、下层人的生存问题、侨民生活与国民性格等题材的典型文本,进行比较研究,论述旧文学改良性的扩容并不能完成中国文学向现代化的转型,而必须通过文学革命才能够完成。
关键词:《小说月报》 数据统计 文本比较 文学转型《小说月报》是在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刊物之一,其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1910年创刊至1920年为早期;1920年茅盾任主编后,至1932年停刊为后期。
目前,对早期《小说月报》的作用和民初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问题,以此为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衍生、传播与演变规律的专著已经出版;其“编辑风格”、其刊载的翻译文学也有学者研究。
1但是,从数据统计的角度研究其改良过程、通过文本比较剖析其为何不能完成现代转型的问题尚未见解决。
本文即以数据统计、文本比较为切入视角展开论述,以期解决上述问题。
一考虑到早期《小说月报》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宽泛的小说概念——不依严格的现代意义的“小说”来框定之,而是将志人、志怪、笔记体、译文、编述等体裁各异,内蕴皆具备小说特征的文本均视为小说;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得出自己的结论。
总体看,1910—1920年《小说月报》共刊载小说725部,其中白话小说仅133部,文言小说为592部;从创作和翻译的情况看,创作小说414部,翻译小说311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2期部,两者仅相差103部。
依此数据,笔者认为:其一,《小说月报》刊登小说的比例真实地反映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
文言小说是白话小说的四倍多,说明此时作者熟悉的思维与创作工具仍是文言,这符合作者大多是从晚清社会过来的士人的史实;同时,也凸显出白话小说尚处于尝试阶段。
尽管如此,仍应看到这些白话小说的创作实际上是承晚清白话运动而发展起来的,并在“新文化运动”以前就已进行了多向尝试。
其二,翻译小说与创作小说的接近表现出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与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此期翻译多不注明原作者,只署“译述”;有的连“译述”也不署,而是改写原著,因此很难归类。
笔者在统计时,考虑到即便改写,仍以创作成分较大,故归入创作类中。
无论是白话小说的日见增多,还是创作与翻译小说界限模糊——或改写外国小说,将人名、地名、风俗等改为符合中国读者习惯的;或在文本中揉进外国元素,借西方的故事承载自我的立意,甚至有的文本只是为了便于传播西方文化知识而选择外国背景。
凡此种种,均可看出早期《小说月报》的小说作者是有意识进行改良的。
考察1910—1920年间《小说月报》的流变,可以发现随主编的两次更换而呈现出三个阶段。
1910年第1期至1912年第3期,主编为王蕴章;1912年第4期至1917年第12期,主编为恽铁樵;1918年至1920年主编仍为王蕴章,沈雁冰协助编辑。
从统计数字看,各阶段自有特点。
1910年—1912年,三年间无一篇白话小说,所刊43篇小说全为文言小说。
仅此即可看出,该刊物尚未摆脱旧的文学风格,对白话未加关注,对小说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文学层面上,认为小说不如诗词散文重要。
这既可从所设栏目考察之,如“杂纂”、“笔记”、“文苑”、“译丛”等,传统“说部”尚未独立;也可从数量上估评之,36期刊物仅43篇小说,平均每期1.2部,与其名不相符。
此期创作数量大于翻译,两者比例为:1910年为9∶2,1911年为14∶3,1912年为8∶7。
这些数据凸显出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小说家多喜欢沿用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手法,用熟悉的语言(文言)写熟悉的题材,尚无文学变革的急切要求;另一方面,时代毕竟发展到了20世纪,而且梁启超等人鼓吹小说功用、提倡文学变革的理论传布已久,因此《小说月报》所载译作也在增加,由占所刊小说的1/5到近半,发展速度应该说还是较快的。
考察其成因,除刊物处于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作者的审美趣味、时代的文学氛围及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可能随清帝退位、民国建立而随时更替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主编的作用。
我们分别考察两位主编的材料,便可看出他们的影响。
王蕴章(1884—1942),字莼农,别号西神残客。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学识渊博,善骈文、书法,喜填词度曲,以词章写小说,尤善传奇、杂记。
2我们虽然不能说主早期《小说月报》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编的审美情趣一定与所编刊物吻合,但是,主编对刊物栏目的设置、对所发文章风格的选择等,肯定会打上自我的烙印;何况,王蕴章作为士大夫的一员,其修养、嗜好与读者有着较多一致性。
据徐念慈统计,当时的读者,“其百分之九十出于旧学界而输入新学说者,其百分之九出于普通之人物,其真受学校教育,而有思想、有财力、欢迎新小说者,未知满百分之一否也?” 3这样,在其主编下的《小说月报》出现无视白话、重创作轻翻译的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
1913—1917年为恽铁樵主编,铁樵原名树钰,别号黄山、冷风、焦木。
他“主张著译小说要以‘变国俗’为宗旨,取舍稿件以‘雅洁’为标准”。
4在此方针指引下,《小说月报》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其一,增加小说刊载量,使刊物名符其实。
5年共载小说386部,平均每期6.4部,是第一阶段的6倍。
尤其是1915年后,3年所载小说数分别为108篇、101篇、108篇,平均每期有近10部小说,在期刊内容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其二,从1915年起,特别征集“文字雅驯、思想新颖”的短篇小说, 5对作家创作起到引导作用:一方面推崇“雅驯”的行文风格,显然与白话的俗陋相逆,使此期386部小说中仅有7部白话小说。
从1914年起,内蕴陈旧,文字“雅驯”的志人、志怪小说大量刊载,无论创作,还是翻译小说,嗜爱用“××秘史”之类的命名,仍未摆脱以小说为正史之补的观念等,不能不说是主编审美偏至的结果;另一方面强调“新颖”的思想内容,则使有的作家尝试着用更契合新思想的语言去承载所要表现的内蕴,使白话小说的创作有了初步的成绩。
其三,对奇异内容和新颖风格的侧重使刊物更关注外国文学的翻译。
1913年,创作与翻译的比是15∶3,译文仅占1/5;1914年为37∶14,超过1/4;1915年84∶24,译文仍不到1/3;1916年为63∶38,译文超过3/5;1917年为64∶44,译文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
显然,翻译者并非自觉意识到外国小说的技法有多么高明,而是想借小说打开一扇窗户,让中国人看一看外国的婚恋自由、男女平等,却忽略其法制观念、变革思想,这也正是恽铁樵“变国俗”所需要的。
而恽铁樵之所以提出这种主张,显然不是梁启超所倡“小说界革命”的重复,而是在近代都市文化氛围中,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衰微而作出改良选择。
然而,时代大潮的冲击并未使恽铁樵走到社会前列,他只是要从文化角度改“变国俗”,并不热衷于思想革命。
这导致他不看重作品的思想内蕴,而过多关注其艺术特点。
当1913年第1期发表鲁迅(署名“周逴”)的小说《怀旧》时,他忽视作品对革命成败的关注和对乡下士绅投机心态的描写,而表彰其笔致与章法,以至于有学者不无惋惜地感慨:“它那种深刻的思想并没有受到理解和重视。
” 6这里,鲜明显示出早期《小说月报》主编取向的偏差。
一旦把握不定《小说月报》的未来走向,恽铁樵便撒手后撤,转而悬壶济世,去圆自己的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2期医梦了。
此时,主编《妇女杂志》的王蕴章只好兼任《小说月报》的主编。
1918至1920年,白话与文言小说的比例分别为29∶84、24∶56和73∶30,白话渐渐占据压倒性优势。
一向排斥白话的王蕴章此时也认同了白话,并使之成为所编刊物的主流,于此我们不能不承认此刊物的因时而变,它一直在进行着自我改良。
当然,作为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刊物,我们不应排除其迎合白话读者的需求,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但也不应该忽视主编者的努力。
1919年11月初,王蕴章应商务印书馆要求,决定对《小说月报》实行部分改革,便找到茅盾说:“北京《新青年》等刊物已打起‘文学革命’的旗三年了,白话文运动已势不可挡。
我们不能墨守成规。
《小说月报》明年起将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提供新文学,拟新开辟《小说新潮》专栏,想请你主持这一栏的实际编务。
” 7由此可见,王蕴章是在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势不可挡”的情况下,主动改革的。
实际上,1920年所刊小说中,白话小说占了2/3还多。
这些小说中,创作的小说远不及翻译的多,这是因为一方面“新潮小说”对西方小说流派的介绍日多,引起读者对外国小说的兴趣,形成较大的需求市场;另一方面,王蕴章“革新”的真意是“只登翻译的西洋小说” 8从而使白话创作小说在这里难得露面的机会。
1918年创作与翻译的比例为53∶60,1919年为39∶41,到1920年一下跌至28∶75。
主编的这一策略显然是想同时满足喜欢传统小说的市民读者和喜欢外国小说的青年读者的愿望,却忽视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古训,结果是两面不讨好,使刊物销售量急剧下降,到1920年第10期时,只开印二千册。
9于此尴尬之境,又逢商务印书馆当局施加压力,王蕴章只好辞职,由茅盾接编《小说月报》。
至此,早期《小说月报》走完了其曲折坎坷的发展道路。
二无论是数据统计的结果,还是刊物主编的自觉,均可看出早期《小说月报》一直在进行自新,力求在改良中获得继续生存的资源。
围绕在刊物周围的作家们也自觉不自觉地尝试着变革,不少作家甚至在新、旧文学方面都努力创作,对中、外文学皆借鉴接受。
然而,到了1920年,它却不得不停下改良的步伐,让刊物彻底更新,以革命的姿态成为新文学的阵地。
赖此为生的旧文学作家们无奈地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们无法完成中国文学自新的任务,内容上的改良性扩张无法完成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国文学的蜕变,必须有新的创作主体经过对传统文学的彻底革命才能完成。
如前所述,早期《小说月报》的作者大多长期浸染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形式烂熟于心,甚至已形成无意识。
当其创作文本时,无早期《小说月报》与旧文学改良的终结论面对什么题材,其对内蕴的理解、对形式的选择均趋向于传统方向。
即便是少数了解外国文化的作者,由于“前理解”的干扰,他们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也往往是局部的。
五四新文学的创作主体则发生了巨变。
他们早年大多熟读传统文化,青年时期留学海外,或在国内接受了较完备的西方教育,对西方文化也有充分的了解。
通过文化比较,对传统文化的弊端,对西方文化的优长均有认知,因此,即便是表现相同的题材,他们笔下也有了不同的内蕴。
这里选择早期《小说月报》与五四新文学均关注的男女平等与婚恋问题、下层人的生存问题、侨民生活与国民性格等题材的小说,比较其内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