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一. 解释下列词语1. 文献: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或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又叫典籍,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上资料。

(按内容分为: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民族文献、政治文献、方志文献、语言文字文献,科技文献。

村代上著,可分为古典文献[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又:文献包括古典文献、现代文献、多指古典文献。

包括清代及清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涉及面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法学、民族、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外事、科技、农学、医药、方志、民俗、图谱以及宗教经典等。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根据一定的意图(目的),辑录各门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检索或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起源于三国魏文帝时的)《皇览》---类书始祖。

现存较早而又较完整的一部类书是唐虞世南的《北堂书钞》3. 帛书:写在绢帛等丝织品上的书叫帛书。

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所谓古典文献,主要是指先秦至辛亥革命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文字文献的总称。

在这众多的文献中,古籍图书数量最大,是古典文献的主体。

在古籍图书中,又以汉语言文字文献最多,所以,古典文献主要研究和讨论汉语言古籍文献的有关问题。

5.四部分类法:是指我国历史上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它将文献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再分若干大类。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对古典文献分类的主要方法。

6.经折装:经折装是唐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装帧方式。

它是把一幅长长的卷子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其前后各加上一硬纸作为封面,这样就可以从头至尾翻阅,比卷轴装翻阅起来就方便多了。

7.蝴蝶装:蝴蝶装简称蝶装,它是把每张印好的书叶,以有字的一7面为准,面对面地折齐。

集数叶为一叠。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产生、流传、整理、校勘、注释、编纂等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2. 校勘学:校勘学是古典文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文献,纠正其文字错误和理解歧义,以恢复原文的本来面目。

3. 篆刻学:篆刻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主要研究古代玺印、碑刻、铜器铭文等篆书艺术形式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4. 类书:类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汇编,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收录各种知识和资料,供读者查阅和参考。

5.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由清朝乾隆年间编纂而成,共收书三千四百多种,近八万卷。

二、填空题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______、流传、整理、校勘、注释、编纂等问题。

答案:产生2.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释。

答案:《说文解字》3.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答案:《史记》4.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词典之一,收录了大量的词语和成语,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和例句。

答案:《辞源》5. ______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文选集之一,收录了从先秦到唐五代的优秀诗文作品。

答案:《文选》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A. 古代文献的版本差异B. 古代文献的创作背景C. 古代文献的物理性质D. 古代文献的流传过程答案:C2. 下列哪一位学者被誉为“校勘学之父”?()A. 阮元B. 王念孙C. 章太炎D. 郑樵答案:B3.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类书之一?()A. 《资治通鉴》B. 《太平御览》C. 《梦溪笔谈》D. 《春秋左传》答案:B4.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西游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C5. 下列哪一部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A. 《庄子》B. 《孟子》C. 《论语》D. 《周易》答案:D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流传和保存?()A. 文献的物质载体B. 社会的变迁和动荡C. 政府的政策和干预D.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答案:ABCD2. 下列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资治通鉴》答案:ABCD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校勘结果?()A. 文献的版本差异B. 文献的作者意图C. 校勘者的学术水平D. 校勘者的主观倾向答案:ABCD4. 下列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文献?()A. 《诗经》B. 《楚辞》C. 《文选》D. 《全唐诗》答案:ABCD5.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古代文献的解读和理解?()A. 文献的语言和文体B. 文献的文化和历史背景C. 读者的知识和经验D. 读者的价值观和立场答案:ABCD五、判断题1. 中国古典文献学只关注古代文献的文字内容,不关心其物质形态和流传过程。

《古典文献学》习题大作业

《古典文献学》习题大作业

《古典文献学》习题大作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请同学们注意:作业分两次做,中间空5行,便于批改、打成绩。

第一次:名词解释5个(任选)、简答题4个(任选)、论述题2个、判断题1个。

第二次:名词解释5个(任选)、简答题4个(任选)、论述题2个、判断题1至于“填空题”、“选择题”,不做在作业本上,但要做。

一、名词(至少做12个)1、文献、文献学、古典文献学2、版本学、卷轴装、蝴蝶装、线装、鱼尾、官刻本、经厂本、藩府刻本、殿本、局本、坊刻本、私宅刻本、家刻本、自刻本、百衲本、善本、钞本、写本3、目录学、目录、解题、《七略》、“三通”、《四库全书》、《汉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古今图书集成》、《道藏》、《千顷堂书目》、丛书、《贩书偶记》、《书目答问》、官修目录、私家目录、汲古阁、天一阁、晚清四大藏书家、涵芬楼4、校勘学、“校法四例”二、思考题:甲、简答(至少做8个):1、简述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简述版本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简述古籍装帧的几种(主要)形式。

4、简述宋代的刻书特点。

5、简述宋代的两大刻书系统、三大刻书中心与刻书特点。

6、简述鉴定版本的诸要素7、简述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8、简述古典目录的主要内容。

9、简述“书序”的基本内容。

10、简述目录的一般体例。

11、简述校勘学的功用。

12、简述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的特点。

13、简述校勘的目的与条件乙论述(全做)1、联系实际,论述目录学的功用。

2、略论刘歆《七略》的分类及其功绩。

3、略论《四库全书总目》在学术上的成就及特点。

4、谈谈你学习“古典文献学”后的体会与认识。

丙、判断分析题(全做)1、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七略》2、我国古代图书四分法始于《汉书·艺文志》四、列举题(全做)1、列举十三经名称2、列举历代史志目录五、填空题(全做)1、( 物质载体 )是文献的躯壳,(记录符号)是文献的骨骼,(知识信息)是文献的灵魂,三者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了文献。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2.《玉海》3.《十三经注疏》4.《艺文类聚》5.十通6.监本7.简牍8.包背装9.类书10.辑佚11.经厂本12.蜀本13.《通志》14.别集15.《古今图书集成》二、问答题: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2.如何进行古书辨伪?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7.版本有何作用?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典籍_,二是指__贤才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刘向___和___浏歆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金刚经》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郑樵的__《通志》_和___马端临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_青铜器___;金文则指___商周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1899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12分):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

战长勺以诈而败齐,泓以不禽二毛而败于楚。

(《日知录集释》卷一,岳麓书社1994年版,下同)②,《乡饮酒》:“礼工四人,二瑟。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二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当文献材料存在明显错误,而又缺乏足够资料可供比勘时,可采用()法加以合理改正。

(A) 本校(B) 对校(C) 他校(D) 理校参考答案:(D)2.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采录汉魏六朝以来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A) 十三经注疏(B) 困学纪闻(C) 经典释文(D) 经义述闻参考答案:(C)3.()为成书时最初文字记录,保持书籍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校勘之最可靠依据。

(A) 写本(B) 稿本(C) 清稿本(D) 定本参考答案:(B)4.()因其将书页鳞次栉比地相连,看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A) 蝴蝶装(B) 线装(C) 旋风装(D) 包背装参考答案:(C)5.线装书约出现于()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A) 唐(B) 宋(C) 元(D) 明参考答案:(B)6.()装帧的形式先后有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A) 古典文献(B) 纸质文献(C) 简帛文献(D) 电子文献参考答案:(B)7.()指采用照像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

(A) 活字本(B) 刻本(C) 影印本(D) 抄本参考答案:(C)8.明()《四部正讹》堪称辨伪成熟的标志性著作。

(A) 胡三省(B) 胡应麟(C) 焦循(D) 吴师道参考答案:(B)9.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

(A) 梵夹装(B) 包背装(C) 经折装(D) 蝴蝶装参考答案:(A)10.《()》为清崔述的辨伪名著。

(A) 新学伪经考(B) 考信录(C) 古今伪书考(D) 群书疑辨参考答案:(B)11.将雕版印刷的每张版叶,从版心中缝线反折,有字的一面向里,对齐,然后逐叶用浆糊把中缝线一边粘连在用以作书面的厚纸上的装帧方式是()。

(A) 经折装(B) 线装(C) 包背装(D) 蝴蝶装参考答案:(D)12.()是将卷轴改为折叠式,书纸仍由多张纸粘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按一定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长方形的折页,前后则用两块与折页相同的硬板把折页夹起来。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三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三及答案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4分评语:
5.清代辑佚的主要特点有()。(4分)
A.辑佚范围广涉四部
B.辑佚者队伍壮大、名家辈出
C.辑佚体例、方法更趋完善
D.辑佚工作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和直接组织
★标准答案:A,B,C
☆考生答案:A,B,C
★考生得分:4分评语:
6.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简帛文献主要有()。(4分)
C.汉译
D.今译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4分评语:
9.甲骨文的发现者是()。(4分)
A.王懿荣
B.郭沫若
C.王国维
D.刘鹗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4分评语:
10.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是()的《铁云藏龟》。(4分)
A.王懿荣
B.郭沫若
C.刘鹗
D.王国维
★标准答案:C
A.东南亚语言资料
B.西域各少数民族的语言资料
C.汉语的韵书和字书
D.西方各国的语言资料
★标准答案:B,C
☆考生答案:B,C
★考生得分:4分评语:
9.释义常见的情况有()。(4分)
A.标点
B.释词
C.串讲
D.通释
★标准答案:B,C,D
☆考生答案:B,C,D
★考生得分:4分评语:
10.汉代著名的注释家有()。(4分)
B.标点
C.注释
D.校勘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4分评语:
7.清代辑佚大家中,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者为()。(4分)
A.胡应麟
B.马国翰
C.梅鼎祚
D.严可均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解析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解析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解析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

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

(完整版)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玉海》: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4.《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奉敕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成书。

全书100卷。

分为46部,包括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doc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doc

古典文献学习题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2.《玉海》3.《十三经注疏》4 .《艺文类聚》5.十通6 .监本7.简牍8.包背装9.类书10.辑佚11.经厂本12.蜀本13.《通志》14.别集15 .《古今图书集成》二、问答题: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2 .如何进行古书辨伪?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7.版木有何作用?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借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H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旦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 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中国古典文献学在线作业二及复习资料概要

中国古典文献学在线作业二及复习资料概要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二总共30题共100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40 分)詔C稿本詔D.印本★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4分评语:2.()因其将书页鳞次栉比地相连,看似龙鳞,故又称A.蝴蝶装* C.旋风装r~~IrD.包背装★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4分评语:3.金代()的《滹南遗老集》中包含较多的文献考辨内容。

.吴澄★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4分评语:1.()亦称手写本,即成书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

(4分)龙鳞装”(4分)(4分)詔C.王若虚4.古籍纸书装帧样式中,借鉴外来成果的为()(4分).梵夹装=L B .包背装詔C.经折装D.蝴蝶装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4分 评语:詔C.误字 ㈢D.倒文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4分 评语:6. 线装书约出现于()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C.元D.明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4分 评语:7. ()指采用照像制版等工艺使原书或原稿得以再现的复制本。

.活字本.刻本5.文献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脱漏一字或数字称为(),也称夺文或阙文。

(4分)(4分)(4分).脱文•衍文.宋』D.抄本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4分 评语:8. 明末清初()撰成的《日知录》为重要的文献考据著作。

詔C.梁启超 占D.顾炎武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4分 评语: 9.西汉大历史家司马迁著《()》时,采取 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殊语 ”之作法,对古典文 献进行考辨整理。

(4分)詔C.史记S-D .资治通鉴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4分 评语:10.隋唐之交的学者陆德明的《()》采录汉魏六朝以来 230多家有关儒家经典之古注旧注音 义,在校勘和训诂方面成就极高。

(4分)B. 困学纪闻 *C.经典释文C LD •经义述闻★标准答案:C•影印本(4分).康有为•万斯同.通志通典.十三经注疏☆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4分 评语:•多选题(共10题,共40 分)1. 文献学上的伪书是指()。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A)
(二)多选题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界定“文献”为“记录有()的一切载体”。
(A)知识(B)符号(C)信息(D)文字
参考答案:
(AC)
2.
孔门第子及后中,子夏文献整理尤其突出,传出自其手的著作有()。
(A)《谷梁传》(B)《毛诗》(C)《春秋公羊传》(D)《周易正义》
参考答案:
(ABC)
3.
孔子整理“五经”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这五经包括《诗经》、《周易》、《春秋》以及()。
5.
明代官方编纂了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
(A)《永乐大典》(B)《太平御览》(C)《文献通考》(D)《艺文类聚》
参考答案:
(A)
6.
北宋著名的金石考据学家有()、赵明诚等人,其中前者著有《集古录》十卷。
(A)苏轼(B)欧阳修(C)王安石(D)苏辙
参考答案:
(B)
7.
宋代洪迈的《()》对图书辨伪、文献考证、文本校勘、文字训诂等均有论述。
参考答案:
(CD)
10.
电子文献包括以下哪几种多媒体形态()。
(A)文字(B)声音(C)图像(D)视频
参考答案:
(ABCD)
11.
元朝马端临积著《文献通考》是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并称为“三通”。
(A)清通典(B)通志(C)清通志(D)通典
参考答案:
(BD)
12.
金石文献包括()文献。
(A)简牍(B)金文(C)石刻(D)壁画
参考答案:
(C)
10.
南宋陈振孙的目录学著作是()。
(A)《别录》(B)《直斋书录解题》(C)《七录》(D)《郡斋读书志》
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2.《玉海》3.《十三经注疏》4.《艺文类聚》5.十通6.监本7.简牍8.包背装9.类书10.辑佚11.经厂本12.蜀本13.《通志》14.别集15.《古今图书集成》二、问答题: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2.如何进行古书辨伪?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7.版本有何作用?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

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

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

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

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

每一类、目,先有“提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

类目之间,时有“参见”。

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

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

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

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

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后练习题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后练习题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附参考答案)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_____和______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__________、郑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_________、《十七史商榷》、__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__________;金文则指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三,文献标点(本题计20分)1,试给下面一段文字添加现代标点(8分):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2,试改正下列标点错误,并简单说明修改依据(12分):①,《论语》言子之所慎者。

中国古典文献学练习9 附答案 给学生

中国古典文献学练习9 附答案 给学生

练习九一、填空题1,孔门第子及后中,_______文献整理尤其突出,传《毛诗》、《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均传自其手。

2,后汉熹平年间刊刻之熹平_______,堪称文献传播之大事。

3,佛教大典_______的编纂,自宋至清,前后近20次。

而明前编纂基本未完整保存。

4,明末清初顾炎武积三十年之功撰成的_______为重要的文献考据著作。

5,西晋太康年间发掘的“汲冢周书”中,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等。

6,电子文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视频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形态,且以更大容量、更便捷的方式为我们提供服务。

7,中国古代目录学萌芽于_______,而正式兴起于_______。

8,_______因其将书页鳞次栉比地相连,看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9,_______为成书时最初文字记录,保持书籍的本来面目,因此为校勘之最可靠依据。

它又有_______与_______之别,后者更能代表文献原貌。

10,做好辑佚一般需要具备相当的_______知识、_______知识和_______知识。

11,“标点”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___。

12,对古代文献的注释,古代通称_______。

二、名词解释1,古籍;2,文献通考;3,底本;4,章句;5,甲骨文字诂林三、文献标点1,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其地何当国也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2,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曰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说之不合非忧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忧也(《法言·问明》)四、文献翻译1,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一. 解释下列词语1. 文献: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八佾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这里的“文”指典籍,“献”指贤人,这是已知文献的最早含义。

后来,文献的概念有了变化,单指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

今天,“文献”一词的涵义已非常广泛,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的阐述,“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即凡使用文字,图画,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的知识,即包括图书,录相带,幻灯片,影片,唱片,磁带等都可称之为“文献”。

综上所述,文献是用文字或图画记录在一定材料,具有一定形式的著作物。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根据一定的意图,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

3. 帛书:帛是丝织吕的总称,也叫“缣帛”。

帛书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在简牍盛行的时代,同时出现了帛书,帛书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包括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涉及面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法学,民族,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外事,科技,农学,医药,方志,民俗,图谱以及宗教经典等等。

5.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古典文献的基本分类方法,今人对古籍的分类仍然沿用这种方法。

分典籍为甲乙丙丁四部。

甲部,六艺,小学等;乙部,古诸子百家,近世子家,兵书,数术等;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开始,甲乙丙丁四部顺序是经史子集,后来将乙丙两部顺序进行了调换,奠定了四分法的基础。

唐代初年修《隋书•经籍志》,直接以经史子集代替了甲乙丙丁的称号,从此确立了以经史子集为部称的四部在图书分类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6.经折装:也叫梵夹装,摺子装。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装订佛经,是把卷子长幅改作折迭,前后粘以书面,此法比卷轴开卷方便。

7.蝴蝶装:简称蝶装,是把书叶从中缝将有文字一面对折,再粘在另一包背纸上,翻阅好似蝴蝶展翼飞舞,故名。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三及参考答案
(A)明代(B)唐代(C)元代(D)宋代
参考答案:
(A)
10.
对古代文献的注释,古代通称为:
(A)校勘(B)辨伪(C)辑佚(D)训诂
参考答案:
(D)
11.
()内容为记载殷商时代王室占卜及其相关记事。
(A)金文(B)简牍(C)甲骨文(D)帛书
参考答案:
(C)
12.
《()》为于省吾主编之汇集甲骨文考释资料的大型工具书,书前列部首检字表。由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
(A)类书(B)杂抄(C)地志(D)字书
参考答案:
(ABCD)
14.
古籍辑佚复兴始于1981年之后。整理出版有《全宋文》以及()。
(A)《全宋诗》
(B)《汉魏晋六朝佚史钞》
(C)《全明诗》
(D)《全元戏曲》
参考答案:
(ABCD)
15.
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有王国维、郭沫若以及()。
(A)罗振玉(B)董作宾(C)赵明诚(D)于省吾
参考答案:
(ABC)
19.
古典文献中人物传记资料分为史传以及()。
(A)方志(B)石刻(C)文集(D)书目
参考答案:
(ABC)
20.
索引的古今别称有()。
(A)韵检(B)通检(C)引得(D)玉键
参考答案:
(ABCD)
(三)判断题
1.
古今辑佚以辑证性者为最多,其需学识广博、造诣较深。
(A)对(B)错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A)
4.
敦煌遗书中,发现有失传已千年的唐末诗人()的著名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A)韦庄(B)李白(C)杜牧(D)杜甫
参考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_在线作业一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40分)
A.说文解字注
B.说文解字约注
C.说文通训定声
D.说文义证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A.银器
B.青铜器
C.铁器
D.黄金器
A.苏轼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辙
A.书目答问
B.轩輏语
C.遂初堂书目
D.郡斋读书志
A.文献通考
B.会要
C.通志
D.通典
A.说文解字注
B.尔雅
C.广韵
D.小雅
A.官修目录
B.一书目录
C.群书目录
D.私家目录
A.《永乐大典》
B.《太平御览》
C.《文献通考》
D.《艺文类聚》
A.六分法
B.四分法
C.十二分法
D.七分法
3. 元朝马端临积著《文献通考》是一部著名的典章制度通史,与()并称为“三通”。

(4分)
7. 孔子整理“五经”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这五经包括《诗经》、《周易》、《春秋》以及()。

(4分)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4. 类序列于书名之后,用以揭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
错误
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错误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业一. 解释下列词语1. 文献:历史上的各种文字资料或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又叫典籍,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上资料。

(按内容分为: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民族文献、政治文献、方志文献、语言文字文献,科技文献。

村代上著,可分为古典文献[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又:文献包括古典文献、现代文献、多指古典文献。

包括清代及清以前的各种文字资料,涉及面相当广泛,诸如政治、经济、哲学、军事、法学、民族、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外事、科技、农学、医药、方志、民俗、图谱以及宗教经典等。

2. 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是根据一定的意图(目的),辑录各门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供人们查索的一种特殊工具书。

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加以编排,以供人们检索或征引的一种工具书。

(起源于三国魏文帝时的)《皇览》---类书始祖。

现存较早而又较完整的一部类书是唐虞世南的《北堂书钞》3. 帛书:写在绢帛等丝织品上的书叫帛书。

是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一种主要形式,盛行于春秋战国。

4. 古典文献:所谓古典文献,主要是指先秦至辛亥革命期间所产生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文字文献的总称。

在这众多的文献中,古籍图书数量最大,是古典文献的主体。

在古籍图书中,又以汉语言文字文献最多,所以,古典文献主要研究和讨论汉语言古籍文献的有关问题。

5.四部分类法:是指我国历史上对文献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它将文献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大部,每部再分若干大类。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对古典文献分类的主要方法。

6.经折装:经折装是唐代末年出现的一种装帧方式。

它是把一幅长长的卷子向左右反复折叠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其前后各加上一硬纸作为封面,这样就可以从头至尾翻阅,比卷轴装翻阅起来就方便多了。

7.蝴蝶装:蝴蝶装简称蝶装,它是把每张印好的书叶,以有字的一7面为准,面对面地折齐。

集数叶为一叠。

然后在书叶背面(无字的一面)版心的地方用浆糊逐叶粘连,再用一张硬厚整纸对折粘于书脊作为前后封面,再把上下左三边余幅裁齐,就完成了整个装帧过程。

展书阅读时,中间是版心,两边是文字,犹如蝴蝶展翅,故名之曰蝴蝶装。

8.句子索引:所谓句子索引,就是把一部或多部文献中的所有句子都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检索的索引。

9.索引:索引是把一部或多部文献中的具体内容(人名、地名、书名、字、词、句等)摘录出来,注明出处,并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考的文献。

10.鱼尾:版心中间刻划的形似鱼的尾巴的标记,因其酷似鱼尾,故名。

鱼尾是装订时用作折页基准的图形。

11.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图书。

它收集历代或某一朝代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典章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学术史的性质。

主要包括“会要”、“会典”和“十通”等。

12.金镶玉:书籍由于年代久远,以及使用和保管方面的原因,某些图书变得越来越破,甚至将损及文字,如不及时重装,将会变得无法使用。

于是人们将书拆开,在书页内另衬一张绵纸或者宣纸,上下加上衬边,重新予以装订。

由于衬纸的天头、地脚都宽于原书,可对原书起到保护作用。

另外,衬纸一般都很白,而古籍图书的纸色一般发黄,黄白相间,犹如镶黄金与白玉之中,故取名为金镶玉。

我国一些地方又将其称为袍套装。

二. 填空1. 归纳起来,文献的载体形态一共有四种,即:_印刷_型、_声像_型、_缩微_型、和_机读_型。

2. 我国对古籍图书的分类,一般采取四部分类法,即将图书分为__經__、__史__、__子__、__集__四大部。

3. 我国古代常说的“四书”是___《大学》_____、____《中庸》____、____《论语》____、___《孟子》_____等四种古籍图书的合称,而“五经”则是___《周易》_____、___《尚书》_____、___《诗经》_____、___《礼》_____、____《春秋》____等五种古籍图书的合称。

4. 活字印刷是我国宋代毕升发明的,他当时用的是泥活字印书。

5. 《四库全书》修成后,一共抄写了七部,分别收藏在____文渊阁____、____文源阁____、____文津阁____、____文溯阁____、____文汇阁____、____文澜阁____、____文宗阁____等七个藏书楼中。

6. 古籍的著作方式主要有____攥____、_____注___、___編_____、____輯____、____修____、____纂____等六种方式。

7. 《十三经》是___《周易》_____、____《尚书》____、____《诗经》____、____《周礼》____、___《仪礼》_____、____《礼记》____、____《春秋左氏传》____、____《春秋公羊传》____、_____《春秋榖梁传》______、____《孝经》____、___《论语》_____、_《尔雅》__、___《孟子》__图书的总称。

8. 我国古代古籍的装帧方式主要有____卷轴装____、___经折装_____、___旋风_____、____蝴蝶装____、____包背装____、____线装___等六种。

9. 《十通》是____《通典》____、____《通志》____、____《文献通考》____、___《续通典》_____、____《续通志》____、____《续文献通考》____、_____《皇朝(清)通典》___、___《皇朝(清)通志》_____、___《皇朝(清)文献通考》_____、_____《皇朝(清)续文献通考》___等10种书的合称。

10. 宋初四大书指的是___《太平御览》_____、____《太平广记》____、___《册府元龟》_____、____《文苑英华》____等四部书。

11. 利用计算机在网上搜索古文献资料,目前可用的搜索引擎主要有:____ Google ____、____ Sina ____、____ Yahoo ____、____ Sohu ____等。

三.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四库全书》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图书?该书是哪个朝代、哪个帝王时修成的?总纂官是谁?答:《四库全书》是一部大型古籍丛书。

该书是清代乾隆年间修纂而成,本书的总纂官是纪昀。

2. “开成石经”是哪个朝代刻成的?包括哪些经书?该石经现藏何处?答:“开成石经”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刻成,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部儒家经典。

“开成石经”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3. 目前,衡量一部古籍是否为善本书,主要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答:目前,衡量一部古籍是否为善本书,主要应从这部古籍的历史文物型、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4. 请写出目前最有影响的两部提要式古籍目录的书名来。

答:目前最有影响的两部提要式古籍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5. 宋浙本与明初刻本在字体、版式、印刷用纸、装幀方式方面有何不同?答:(1)宋浙本在字体、版式、印刷用纸、装幀方式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1)刻书多用欧体字,即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

字体瘦劲,书写字画认真不苟;2)浙本版心多白口,绝大多数是单黑鱼尾,双鱼尾者较少。

书名、卷次在上鱼尾下方,常用简称,鱼尾上方有时记本页字数,版心下方则记页次;3)绝大多数为左右双边,四周双边者极少,无书耳,无牌记;4)版心下多记刻工姓名,有的姓、名皆录,有的只刻姓或名字的简称,有的还在姓名下刻一个“刊”字。

5)印书多用白麻纸或黄麻纸,纸的帘纹比较宽,约占两指大小,宋刻后印本就不具备这种特点;6)大多数为蝴蝶装,南宋末年也有用包背装的。

(2)明初期刻本在字体、版式、印刷用纸、装幀方式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1)赵体字(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字体)。

2)黑口,也有花鱼尾。

3)印书绝大多数用白绵纸,也有用黄绵纸的,后印本也有用竹纸的。

4)包背装或线装。

6. 类书的主要功用是什么?答:(1)查考词藻典故和诗词文句的出处;(2)查考史实和事物掌故、图像;(3)辑佚和校勘古籍;(4)具有专门资料索引的功用。

7. 清代内府刻书机构的名称是什么?曾用木活字排印过哪部古籍丛书?答:清代内府刻书机构是武英殿。

曾用木活字排印过《武英殿聚珍版丛书》8. 怎样鉴别活字本?答: 根据活字本所具有的以下主要特征鉴定古籍是否为活字本。

(1)版面不平,字画浓淡不匀;(2)字体歪斜(清代活字本已经基本改正这一缺点);(3)无断版现象;(4)上下字绝不交叉;(5)有的字偶尔有倒排、横排现象;(6)除个别图书外,一般版框四角不连接,鱼尾和左右行线不连接。

9. 查考古籍内容主要可通过那两条途径?答:(1)利用提要式古籍目录;(2)利用辞典、百科全书。

四. 论述题1. 试论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答: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学科,研究古代文献的各个方面,除此以外,还研究文献整理的内容和方法,文献史等,为人们认识利用文献提供方便。

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以下问题:(1)古典文献的基本构成,即古典文献本身。

诸如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载体与形式、部类与体式等。

由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传统上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因此,四部文献的构成就成为古典文献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

(2)古典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

①求真:运用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方法,保持真实性、完整性②整序:通过目录、类书,索引等各种工具书编签,为研究提供方便。

③释读:即通过标点、注释、今释等进行解释,准确理解原文。

(3)古典文献整理的历史(文献学边)。

研究古典文献产生发展的历史,研究、整理的历史概况总结经验与成果,为整理研究提供借鉴。

2. 陈垣先生总结的进行古籍校勘的四种方法是什么?请分别加以叙述;并请试论学好《版本目录学》对于做好古籍校勘工作有何重要意义?答:本题主要答出陈垣先生总结的校勘古籍的四种方法及其含义。

并就学好《版本目录学》对于做好古籍校勘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论述。

陈垣先生总结的校勘古籍的四种方法及其含义为:(1)对校:陈垣先生在“校法四例”中说:“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

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

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

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

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它校法。

”进行对校,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广辑异本,并在广辑异本的基础上明确该书一共都有哪些版本,其以何本为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