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东方红到神舟》
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
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一书的第四章“从东方红到神舟”,详细内容涉及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航天员任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系列飞船的主要成就。
2. 学习航天科技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神舟系列飞船的技术特点及航天员任务。
教学重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视频资料、图片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2024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引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关注。
2. 新课内容:(1)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背景、过程和意义。
(2)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和航天员任务。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盛况。
(2)展示神舟系列飞船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飞船的结构和功能。
4. 例题讲解:(1)计算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轨道速度。
(2)分析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技术。
5. 随堂练习:(1)简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意义。
(2)列举神舟系列飞船的主要成就。
六、板书设计1.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背景、过程、意义。
2. 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历程、技术特点、航天员任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历史意义。
(2)分析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技术。
2. 答案:(1)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独立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技术:采用弹道式返回技术,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第6课 从东方红到“神州”》教学设计1
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第6课从东方红到“神州”》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6课从东方红到“神州”》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到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和数据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航天事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具体发展历程和背后的科技创新,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我国的航天科技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为祖国做贡献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相关知识。
2.难点:航天科技背后的创新和突破,以及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理解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答疑惑。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航天科技背后的创新和突破。
4.情感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为祖国做贡献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6课从东方红到“神州”》上海科教版品社六下。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航天事业的图片、数据、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相关知识。
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课件
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结合教科书第四章“航空与航天”中的第三节“从‘东方红’到‘神舟’”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涵盖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技术特点以及未来展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航天技术特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技术特点。
难点:航天技术的应用原理及其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东方红”卫星发射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航天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东方红”、“长征”、“神舟”等系列卫星和飞船。
3. 例题讲解:讲解航天技术原理,以“神舟”飞船为例,分析其技术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5. 实践操作:分组制作航天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从“东方红”到“神舟”2. 内容:a. 我国航天发展历程b. 主要成就:东方红、长征、神舟等c. 技术特点:运载火箭、飞船、卫星等d. 未来展望:火星探测、月球基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b. 分析“神舟”飞船的技术特点。
c.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看法。
2. 答案:a. 我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b. “神舟”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运载能力大、安全性高、返回技术先进等特点。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部分学生对航天技术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课件范例
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我国航天发展史,结合教材第十五章“探索宇宙”的第二节“从‘东方红’到‘神舟’”,详细讲述我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辉煌的发展历程。
内容包括:“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航天器的基本信息。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探索宇宙的兴趣。
3. 学习航天科技的发展对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航天器的发射原理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成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视频、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东方红一号”发射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航天世界。
2. 讲解: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分析重要航天器的基本信息。
(1)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开始。
(2)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开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3)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深空。
(4)2019年,“嫦娥五号”成功采集月壤,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航天员,进行航天知识互动问答。
4. 例题讲解: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为例,讲解航天器发射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航天器发射流程图,加深对发射原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从‘东方红’到‘神舟’”2. 内容:(1)东方红一号: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2)神舟系列飞船:1999年至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3)嫦娥系列探月卫星:2007年至今,我国探月工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意义。
2. 答案:(1)我国航天事业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开始,经历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科版课件从东方红到神舟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听懂并跟上教学节奏;
2.在关键知识点和重点环节,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3.在提问和解答环节,保持亲切、鼓励的语气,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2)讲解航பைடு நூலகம்技术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分组讨论:航天技术对国家战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航天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经典案例。
4.随堂练习:布置与航天技术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
1.标题:从东方红到神舟
5.作业设计是否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是否及时、恰当,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7.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课件从东方红到神舟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信息技术》第七章《从东方红到神舟》的内容。具体包括: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掌握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成就;学习航天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了解航天技术对国家战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2.内容:
(1)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航天技术原理
(3)航天技术的应用
(4)航天技术对国家战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简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列举三个航天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分析其原理。
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课件
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1. “东方红”卫星的发射背景、技术特点及其在我国航天史上的意义。
2. 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3. 从“东方红”到“神舟”系列所体现的我国航天精神及其对青少年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东方红”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认识到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神舟系列飞船的技术创新及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2. 教学重点:从“东方红”到“神舟”系列的发展历程,以及所体现的我国航天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片、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东方红”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2. 讲解:a. 介绍“东方红”卫星的发射背景、技术特点及其在我国航天史上的意义。
b. 详细讲解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c.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和航天精神的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航天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从“东方红”到“神舟”2. 内容:a. “东方红”卫星:背景、技术特点、意义b. 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地位c. 航天精神:热爱祖国、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东方红”卫星的发射背景及其在我国航天史上的意义。
b. 请列举神舟系列飞船的主要技术创新,并分析其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
c. 请谈谈你对我国航天精神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精彩课件
2024年从“东方红”到“神舟”完整版获奖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教材《中国航天发展史》第3章“从‘东方红’到‘神舟’”展开,详细内容涵盖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科技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具体包括:“东方红”卫星的发射、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与太空任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 学习航天科技知识,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航天科技知识、飞船发射原理。
教学重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重要科技成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模型展示。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东方红”卫星发射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分析重要事件。
(2)详细讲解“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原理和太空任务。
(3)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果,如“嫦娥”探月工程。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拟组建“神舟”飞船发射团队,进行任务分配和协作。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飞船发射的物理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从‘东方红’到‘神舟’”2. 主要内容:(1)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2)重要事件与科技成果(3)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分析“神舟”飞船发射原理。
(3)谈谈你对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认识。
2. 答案:(3)学生可根据所学内容和个人感悟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高。
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的航天科技成果。
教科版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
教科版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从东方红到神舟”章节,详细内容为: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学习航天科技的相关知识,探讨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习航天科技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天科技相关知识。
难点:航天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展示神舟飞船发射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吗?”2. 新课内容:(1)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讲解航天科技相关知识。
(3)探讨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2)成果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4. 例题讲解:(1)讲解一道关于航天科技的选择题。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找出正确答案。
5. 随堂练习:(1)出一道关于航天科技的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航天技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六、板书设计1.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2. 航天科技相关知识3. 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谈谈你对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2. 答案:(2)结合课堂讨论和个人观点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航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2)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航天科技的知识。
品德与社会从东方红到神舟
1988年9月,气象卫 星“风云”1号发射成 功,填补了我国应用 气象卫星的空白。
在 太 空 中 遨 游 的 人 造 卫 星
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从1992到2003,我们用了11年,完成率数
千年的飞天梦!)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 飞船 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中国首次发射的 首次发射的载人航 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 飞行器, 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 年 月 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 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 太空。 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 中国成为继前苏联( 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 俄罗斯承继 承继) 美国之后 之后, 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 上太空的国家。 上太空的国家。
1964年10月,我国政 府正式宣布:在任何 时候,任何情况下, 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 核武器。
核 电 站
我国第一 座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
东 方 红 一 号 卫 星
1970年4月24日,当清脆悦耳 的《东方红》乐曲响彻祖国大江 南北时,人们群情激昂,振臂欢 呼。因为它是从我国发射的第一 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上播放 出来的,它仿佛在自豪的向全世 界宣告:你听,这是中国的声音!
神 六 宇 航 员
费俊龙 聂海胜
神 七 宇 航 员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宇航员 太空行走
“神威 的研制成功使我国 神威1”的研制成功使我国 神威 巨型计算机研制和应用领 域取得的重大成果, 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峰值 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亿次, 亿次, 运算速度为每秒 亿次 其主要技术指示和性能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国际先进水平,它标志 着我国继美国 日本之后, 美国、 着我国继美国、日本之后, 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 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3《从“东方红”到“神舟”》教学设计2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二单元3《从“东方红”到“神舟”》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从“东方红”到“神舟”》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重要意义,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研制和发射的成功,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知识基础,对于航天事业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国家的科技成就有很强的自豪感。
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志向。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成就。
难点:深入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课程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它的发射成功对我国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呈现“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和发射过程,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通过展示飞船发射成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024年教科版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
2024年教科版从东方红到神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初中历史教材第七章《从东方红到神舟》第一节“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及成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掌握重要事件及成就。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科技事业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及成就。
教学重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对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片资料、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神舟十号发射成功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载人航天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教学环节:观看视频,分享感受。
2. 新课内容呈现:教学环节:讲解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介绍重要事件及成就。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学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影响。
4. 例题讲解:教学环节:讲解一道关于载人航天发展历程的选择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教学环节: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简答题。
教学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从东方红到神舟2. 内容:a. 载人航天发展背景b. 重要事件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c. 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及其意义。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突破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自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如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对接等。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对于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 第三课 从东方红到神舟(2)
板桥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案第二单元祖国我为你自豪第三课从“东方红”到“神舟”撰写人:余洪翠审核人:使用时间:2013年4月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航天事业和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2、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精神。
相关知识链接: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运载工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
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长征1号”、“长征2号”、“长征3号”、“长征4号”等九种型号的运载火箭,掌握了捆绑技术、一箭多星技术等,运载能力和技术水平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是许许多多人的无私奉献,才成就我的太空之旅。
光荣属于祖国,成绩属于全体航天人!”----杨利伟一、自主学习:1、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中国航天事业和高科技领域展开的,自由阅读教材36---39页的内容,勾画出课文重点。
(学法指导:本课的重点主要是某一科技成就取得的时间以及它的意义。
)2、阅读文字介绍并结合图片材料,认识“原子弹”、“氢弹”、“东方红1号”、“神威”等我国取得的高科技成就。
3、认识杨利伟:收集关于杨利伟和“神舟5号”的相关资料,和小组成员一起交流交流。
二、小组探究:1、从东方红到神舟的发射成功说明了什么?2、结合我们已学过的现代通讯知识以及从电视、报刊、网络上得到的相关知识,举一些例子说说人造卫星的用途。
3、课本上介绍的哪些事件是你感兴趣的,把它的相关材料写一写。
三、当堂测试:1、,“CR-01”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研制成功。
这是我国第一颗成功发射的“”。
2、,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3、中国飞天第一人。
4、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
5、,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6、,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7、2003年10月15日,中国“”发射成功。
8、,我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教科版-政治-六年级下册--从“东方红”到“神舟” 教案
从“东方红”到“神舟”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2.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3.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懂得航天事业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课前准备:1.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神五”、“神六”等高科技领域的资料。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中国航天发展的事情?(神五、神六、神九等)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五”发射成功,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通过各种途径,对“神五”对杨利伟,对我国航天事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东方红”到“神舟”2.揭示课题——从“东方红”到“神舟”活动2【讲授】新授课1.出示PPT课件——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 2)、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3)学习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作,勇于攀登的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教师评价:同学们声音洪亮,有没有信心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2.提问:人类飞天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1)播方视频从“东方红”到“神五”(2)师小结(PPT课件):同学们,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古代诗人屈原面对长空发出的天问,到明朝幻想家用47支火箭捆绑试行,说明中国古代就有着飞天的梦想,今天,这个梦想圆了,实现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短短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卫星和运载火箭方面已经获得相当的技术和经验。
虽然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但在航天领域中从综合能力来讲,仅仅排在美国、俄罗斯之后居第三位。
1999年神,舟1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正式揭开了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探索历程。
从“东方红”到“神舟”
• 卫星的用途很广泛,通信卫星可以接受和 反射手机等信号进行语音、视频、短信等 通信功能;气象卫星能监测全球或区域的 气象变化,如:风向风速、云层、海浪、 潮汐等;间谍卫星可以监视地面上的人的 一举一动,主要用在军事上;全球卫星导 航系统(GPS星座、GLONASS星座、北斗导 航定位系统)可以进行地面定位、导航、 测绘、授时等功能;遥感卫星、地球资源 卫星等可以实时监控地球环境变化……
• 神舟九号介绍
• 简介: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计划中的一艘载人 宇宙飞船,中国首个宇宙实验室项目组成部分。 • 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发射,搭 载3名宇航员,包含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在太 空停留13天,于29日返回。
任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入 天宫一号工 作和生活,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之后返回地面。 • 目标:中国计划2020年中国将建成自己的太空 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 站。
1999年 8月,我 国独立研制的巨 型计算机问世, 江泽民同志亲自 为它题名为“神 威”。
2000年6月,中国农 业大学培育出可在 乳腺中产生药用或 其他有用蛋白的转 基因羊,标志着我 国转基因技术进入 新的发展阶段。
1995年8月,我国 成功发射第一颗 返回式海底卫星 “CR-01”6000米 无缆自治水下机 器人,标志着我 国机器人研究已 跻身世界行列。
• .
• 古老而神秘的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世代流传 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孕育了中国人 对“飞天”的无限憧憬。
中国飞天第一人是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 空。中国是继美国、俄 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国家。
• 2005年10月12日上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 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 被送入太空
教科版课件从东方红到神舟
教科版课件从东方红到神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信息技术》第七章《从东方红到神舟》的内容。
具体包括: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航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增强国家自豪感。
2. 使学生掌握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航天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
难点:航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航天技术的重要性和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
3. 知识讲解:a. 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PPT课件,讲解火箭的推进原理、卫星的运行原理等。
b. 航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介绍航天技术在通信、导航、遥感等方面的应用。
4.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航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分享。
b. 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航天技术应用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2. 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3. 航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航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航天科技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对于本节课,重点应放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航天技术的基本原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