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原子的电负性
化学元素的电负性
化学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是化学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反映了原子吸引外部电子对的能力。
电负性是描述元素之间化学键的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负性是通过一种尺度来度量的,在化学领域,普遍采用的是最为著名的鲍林(Bowen)电负性尺度。
在这个尺度上,氢元素的电负性定义为2.20,而最电负的元素是氟,其电负性为3.98。
通过这个尺度,我们可以比较不同元素之间的电负性差异,从而推断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性质。
电负性的值越大,表示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强,也就意味着它更容易从其他原子或离子中夺取电子。
这也意味着原子会产生一个带负电的离子。
相反,电负性较低的元素更容易将其电子分享给其他原子,形成带正电的离子。
在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中,电负性差异决定了化学键的类型。
当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异越小,它们之间的键越是共价键;而当差异越大时,它们之间的键则更可能是离子键。
共价键在共享电子对时局部产生电荷,使得分子具有极性,例如氯化氢(HCl)分子中氯原子更具电负性,因此在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不完全重叠,形成极性分子的偏离。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预测分子极性。
通过考察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负性差异以及分子的几何结构,我们可以推断分子的极性。
当相对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聚集在一起时,可预测分子是极性的。
例如,在水分子中,氧元素的电负性较高,氢元素的电负性较低,所以水分子是极性的。
电负性还可以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例如,当一个氯原子接近一个氧原子时,氧原子的电负性比氯原子更高,因此氯原子倾向于从氧原子中夺取一个电子,形成Cl离子。
这种现象也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含有氧的化合物更容易被氯原子取代。
电负性的概念在化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理解和应用电负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键的性质、分子的极性和一些化学反应的机理。
因此,电负性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化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电负性还与其他一些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例如,电负性与元素的化合价有关。
一般而言,电负性较高的元素倾向于以较低的化合价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例如,氧通常以化合价-2形式存在,因为其电负性较高;而电负性较低的元素倾向于以较高的化合价存在。
第五章 原子结 学习指导与自测
第五章 原子结 学习指导与自测一. 教学要点: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2.多电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二.内容提要1. 波尔理论(1) 氢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普朗克(Planck )量子论:物质吸收或发射能量是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光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位。
νh E =(2).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① 玻尔的量子化条件:电子只能满足p=m v r π2h n =条件的轨道上运动, ②电子尽可能处在基态,能量最低。
电子处于较高能量状态时称为激发态,电子的能量大J ×=218n |E -101792. n =1,2,3,… 轨道半径r 为 (a 02=a n r 0=52.9 pm ,叫做玻尔半径。
)③电子跃迁: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光子形式放出能量,能量的大小决定于两个能级间能量之差,h ν=E 2-E 12.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及运动状态的描述(1)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Louis de Brolie )假设: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ph mv h ==λ (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薛定谔方程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082222222=+++2ΨV E hm z Ψy Ψx Ψ)( Ý Ý Ý Ý Ý Ý-π 薛定谔方程的解为波函数,用ψ表示。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表征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一个函数。
波函数ψ也叫原子轨道。
波函数ψ没有明确的直观物理意义,但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Ψ|2表示核外空间某处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Ψ|2的空间图象就是电子运动空间分布图象。
(3)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形象地描述几率密度的分布情况的图称之为电子云。
离核越近,小黑点越密,几率密度越大;离核越远,小黑点越稀,几率密度越小。
(4) 四个量子数①主量子数:n 是决定电子离核远近和电子能量高低,n 也称做电子层数。
原子的电负性
2.1原子的电负性杨镇硕2010501313应物10级1班一、原子核外电子分布1.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即或一、基态原子电子分布规律电子层(n)n=1n=2n=3n=4 K L M N电子亚层1s2s2p3s3p3d4s4p4d4f 亚层轨道数1131351357亚层电子最大容量2262610261014电子层轨道数(n2)14916电子层最大容量(2n2)2818322.能量最低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总是尽先占据能级最低(见图1-5)的轨道,使系统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图1-5 鲍林的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能级变化顺序;同一电子层的不同亚层,能级变化顺序。
根据鲍林能级图,可以总结出①不同电子层的同类亚层,其能级随电子层序数增大而升高。
E1s<E2s<E3s<E4s;E2p<E3p<E4p<E5p②相同电子层的不同亚层,其能级随亚层序数增大而升高。
E3s<E3p<E3d;E4s<E4p<E4d<E4f在多电子原子中,由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某些电子层较大的亚层,其能级反而低于某些电子层较的小亚层,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例如E4s<E3d;E5s<E4d;E6s<E4f<E5d;E7s<E5f<E6d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和近似能级图,确定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顺序如下:1s →2s,2p→3s,3p →4s,3d ,4p →5s,4d,5p→6s,4f,5d,6p→7s,5f,6d,7p图1-6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顺序电子分布式(又称电子结构式)能清楚表示基态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布。
例如7N 1s22s22p317Cl 1s22s22p63s23p5 用原子实表示式可简化表示核外电子分布。
例如7N [He]2s22p317Cl [Ne]3s23p520Ca [Ar]4s225Mn [Ar]3d54s220Ca 1s22s22p63s23p64s225Mn 1s22s22p63s23p63d54s2价电子(原子中能参与反应形成化学键的电子)分布称为价电子构型(或价层电子构型、价电子层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电负性
规律一
一般认为: 电负性 大 于 1.8的元素 为非金属元素; 电负性 小 于 1.8的元素 为金属元素; 电负性 等 于 1.8 的元素为 类金属元素。
规律二
一般认为: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 大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 离 子 键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 小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 共 价 键
鲍林研究电负性 的手搞
元素电负性
2、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电负性最大
。
电负性逐渐 增 大 电 负 性 有
减 小
的 电负性最小 趋 势
原因?
解释
• 1、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 原因:同周期从左至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 增大,原子半径递减,有效核电荷递增,对外层电 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因而电负性值增加 • 2、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 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虽然核电荷数也增多, 但电子层数增多引起原子半径增大比较明显,原子 和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电负性 值递减
规律三 电负性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 引电子的能力 弱 ,元素的化合 价为 正 值;
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 引电子的能力 强 ,元素的化合 价为 负 值。
课堂练习: 1、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大 于1.7,它们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 的电负性相差小于1.7,它们通常形成共价键。查 阅下列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判断:①NaF ②AlCl3 ③NO ④MgO ⑤BeCl2 ⑥CO2 共价化合物( ②③⑤⑥ ) 离子化合物( ①④ )
8. 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界 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已知 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 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 的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氧(O)钙( Ca)钠( Na)氯(Cl)
化学元素知识:电负性-重要的化学元素性质
化学元素知识:电负性-重要的化学元素性质电负性是指元素中电子云与原子核结合程度的一种物理量,是描述原子或分子中电子云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
它是描述化学元素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的描述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电负性可以用来预测化学键的键态。
在化学键中,电子通常会倾向于朝向电负性更大的原子,因为电子会被更高的电负性相吸引。
例如,当氢原子与氧原子形成水分子时,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更高,氧原子会吸引氢原子的电子,形成一个电极性分子。
同样的,当氯原子和氢原子形成氢氯酸分子时,氯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电子键也是极性的。
因此,电负性帮助我们理解化学键的稳定性和性质。
其次,电负性也是描述分子中极性的指标。
一个分子的总电极性取决于各原子的电负性之差,越大的差异表示越大的电极性。
对于许多分子,这个差距会导致分子中产生部分正电性和部分负电性的区域。
这些极性区域会影响分子在溶液中的行为和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速率。
例如,在制备双层脂质体的过程中,会利用磷脂分子的极性,使其自组装成为一个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的双层结构。
此外,电负性还对分子性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介质中的溶解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最后,电负性还对元素在周期表上的分布和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产生影响。
元素的电负性通常会随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它与周期表上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态有关。
通常,电负性越大的元素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更容易吸取电子进入其外层,同时也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更容易从分子中失去电子。
因此,电负性是描述元素化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总之,电负性是描述化学元素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可以用来预测化学键的键态、描述分子的极性特性以及影响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和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电负性在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的描述以及化学材料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负性PPT教学课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2.观察 Na 元素与 F、Cl、Br 形成的化合物,填写它们对应的化 学键类型和电负性差值。
化合物 化学键类型 电负性差值 NaF NaCl NaBr
答案:离子键 3.1 离子键 2.1 离子键 1.9
序与“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的规律相符,D
选项的排序与此不符,B 正确。
答案:B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迁移训练 1 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解析:主族元素原子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电
,有共价键的是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解析:A、E 均为第ⅠA 族元素且 E 为金属元素,则 A 为 H,由于 B、D 为同主族且最外层的 p 能级电子数为 s 能级电子数的两倍,则 B、D 的价电子排布为 ns2np4,为第ⅥA 族元素,则 B 为 O,D 为 S,E 为 K,C 的价电子排布为 3s23p1,为 Al。五种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是 Al、 K,且活泼性:K>Al,则 K 的电负性为 0.8,Al 的电负性为 1.5;属于非金属的是 H、S、O,非金属性:O>S>H,则电负性 O 为 3.5,S 为 2.5,H 为 2.1;当 O 与 H、S、Al 形成化合物时,由于 O 的电负性大,所以 O 为 负价,其他元素为正价。一般情况下,当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差值小 于 1.7 的为共价键,电负性差值大于 1.7 的为离子键。
元素周期表中的电负性与原子半径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元素周期表中的电 负性
电负性的定义
电负性是衡量 元素原子吸引 电子能力的物
理量
电负性越大, 元素原子吸引 电子能力越强
电负性与原子 半径成反比, 原子半径越小,
电负性越大
电负性是元素 化学性质的重 要指标,影响 元素的氧化还 原反应和化学
键类型
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电子构型对电负 性和原子半径的 影响:电子构型 决定了原子的电 负性和原子半径, 电子构型越稳定, 电负性越强,原 子半径越小。
电子密度的影响
电子密度与电负性:电子密度 越大,电负性越强
电子密度与原子半径:电子密 度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电子密度与化学性质:电子密 度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如氧 化还原反应、酸碱性等
电子密度与物理性质:电子密 度影响元素的物理性质,如熔 点、沸点、导电性等
电子亲和力的影响
电子亲和力是衡量元素电负性的重要参数 电子亲和力与原子半径的关系:电子亲和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电子亲和力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电子亲和力随着元素周期表的变化而变化 电子亲和力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电子亲和力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
Part Four
电负性与原子半径 的影响因素
核电荷数的影响
核电荷数增加,电负性降低 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 核电荷数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增强 核电荷数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增强
电子构型的影响
电子构型:原子 中电子的排布和 能级
电负性:原子吸 引电子的能力
原子半径:原子 的大小和电子云 的分布
电负性的应用
预测化学反应:电负性可以预测化学反应的性质和产物
解释化学键:电负性可以解释化学键的性质和强度
第二节3课时电负性
H-Br 〉 H-I H-O 〉 C-H
(4)电负性的应用 4.判断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电负性大的显负价,电负性小的显正价
例: NaH中,Na:0.9 H:2.1 Na显正价,H显负价
例: H2O2中,试判断各元素的化合价 H +1价,O -2价
科学探究
1.下列左图是根据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 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IA、VIIA元素的电 负性变化图。
电负性: 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 子的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 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电负 性是相对值,没单位)
(2)电负性的标准和数值
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 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
Be(OH)2+2H+
课堂练习
× 1、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2、f区都是副族元素,s区和p区的都是主族元素×
3、已知在200C 1mol Na失去1 mol电子需吸收650kJ能
× 量,则其第一电离能为650KJ/mol。 × 4、Ge的电负性为1.8,则其是典型的非金属
× 5、气态O原子的电子排布为:
高中新课程•化学•选修三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简图
ⅠA
0
1
Ⅱ 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ⅢB ⅣB ⅤB
Ⅵ B
ⅦB
Ⅷ
ⅠB ⅡB
4
5 s区
6
p区
d区
ds区
7
镧系
锕系
f区
3.电负性
化学相键邻: 原子之间强烈 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化学 键.
键合电原子子: 中 用 于 形 成 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 电子
元素周期表中的电离能与电负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电离能与电负性电离能(Ionization Energy)和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是元素周期表中两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它们对于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离能指的是在气态下,将一个原子或离子中的一个电子从其原子轨道或离子轨道中移除所需要的能量。
而电负性则是指原子或离子在化学键中吸引和共享电子对的能力。
1. 电离能在元素周期表中,电离能通常按照从左到右及从下到上递增的顺序排列。
这意味着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元素通常具有最高的电离能,而左下角的元素则具有最低的电离能。
例如,氦(He)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其电离能最高;而锂(Li)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其电离能相对较低。
这一趋势主要是因为核电荷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减小以及电子轨道的填充顺序等因素的影响。
2. 电负性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化学键中吸引和共享电子对的能力。
针对电负性,我们可以使用保罗电负性表来定量描述元素的电负性值。
通常,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要高于金属元素。
例如,氮(N)和氧(O)比铝(Al)和钠(Na)具有更高的电负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一般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3. 电离能与电负性的关系电离能和电负性是相关且密切关联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电离能高的元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这是因为,对于具有高电离能的元素来说,电子离开原子或离子较为困难,它们更倾向于吸引和共享电子对,以达到更加稳定的化学状态。
因此,高电离能的元素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电负性。
总结:元素周期表中的电离能与电负性是描述元素物理性质的两个重要指标。
电离能反映了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移除能量,而电负性则表征了元素在化学键中吸引和共享电子对的能力。
电离能和电负性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般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对于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电负性的定义电负性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对电子的亲和力大小。
在化学中,电负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原子或分子中某个元素吸引结合电子的能力大小。
电负性的意义电负性是表征元素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的变化会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如反应性、电子亲和能力、氧化还原性等。
电负性也可以用来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如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电负性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元素电负性的方法有多种,如电子亲和能力、离化能等。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通过与已知电负性元素形成化学键的电负性差值来计算未知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差值大于1.7的元素通常形成离子键,差值在0.5-1.7之间的元素通常形成共价键,而差值小于0.5的元素通常是金属键。
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
在同一周期中,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原因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核电荷数量增加,而电子层数相同,电子云离原子核的距离相同,因此原子的吸引力增加,电负性也相应增加。
在同一族中,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原因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增加,但价层的电子数量也增加,因此电子云的距离原子核的距离更远,被原子核吸引的力就变小了。
另外,金属元素的电负性通常较低,而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通常较高。
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电子云很容易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成为阳离子,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减小,因此电负性较低。
电负性是描述元素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变化会影响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在同一周期中,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族中,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通常较低,而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通常较高。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电负性
科学探究) 3、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如何变化?(科学探究 同一主族中,元素的电负性如何变化? 科学探究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___趋势。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趋势。 趋势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图左是用图2-14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 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 图左是用图 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Ⅰ 和 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ⅠA和 VIIA族元素的电负 族元素的电负 性变化图。 性变化图。
课堂小结
1.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的概念 2.电负性的意义 电负性的意义 3.电负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电负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4.电负性的用途 电负性的用途
〖课堂练习〗
1、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 、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 不是绝对标准 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对键合 、 电子引力的大小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 性越强 D、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 、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 原子结构无关
课后探究
在元素周期表中,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 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 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 角线规则” 角线规则”。 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 产物, 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 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 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 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3、比较下列各组元素电负性的大小以及非 、 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1) Al、Si、P 、 、 (2) F、Cl、Br 、 、 Al<Si<P F>Cl>Br ; ;
电负性
【科普】(绝对)电负性、硬度tcb本文旨在借助浅显的数学介绍电负性和硬度的严格理论,并且注重和定性理论的结合。
在化学中有一些十分有用的定性理论,实践中已经证实了他们的强大作用,这些理论无处不在,包括描述物质结构的化学键理论,描述化学平衡的勒夏特列原理等等(从某个角度看,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全部原理就是这些定性理论的概貌)。
而进入普通化学的时候,我们接触到其他一些定性和半定量工具,特别是电负性和软硬酸碱(HSAB)理论,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一个理论如果没有其深层的基础,它是无法服众的。
Pauling完成了化学键的理论阐释,完成了把化学键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到具有相对明确物理意义的概念的转变。
当代的结构和无机化学书中无处不渗透着他的思想,翻开任意一本结构化学书,都会介绍化学键和它背后的量子力学基础。
正因为有了严格的理论基础,化学才能够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引用Parr的一段话“……化学自身的一些基本概念将经历一场从崩溃、重新定义到统一化的变革”。
事实上,化学家已经完成了整个化学界的理论基础建设,诸如电负性、软硬度这些定性半定量概念背后都有严格的定义。
而对于化学键和反应平衡,国内教材已经给出了相应解释,但是对于电负性、软硬度这种工具,国内教材一般仅在普通化学中给予解释,而后续课程中没有相关介绍,这对于应用这些(对实践有重要意义)的定性理论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本文目的就是介绍几种不同电负性标度背后的思想,以及引入现代严格的电负性和硬度理论。
同时作为科普,使用的数学尽量简单。
1.电负性的引入,Pauling标度。
电负性的物理意义是显然的,即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但是这个标准说起来简单,要严格化确是很难的,例如,你说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那么是指是气态单原子还是分子中的原子?吸引电子,吸引几个电子?举个例子,氯吸引一个电子比硫容易,但是吸引两个电子却没有硫容易(想象一下带两个负电荷的氯离子),那么到底是氯的电负性大还是硫的电负性大?以上反应的现象存在于大多数你用电负性得到矛盾结果的例子中。
电负性在化学中的应用[总结]
附件1:学年论文(设计)学院* * * * 学院专业应用化学年级* * 级应用化学班姓名* * *论文(设计)题目电负性在化学中的应用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成绩2010年6月2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引言 (1)1.电负性理论的发展 (2)1.1元素电负性的发展及应用 (2)1.2离子电负性的发展及应用 (2)1.3键电负性的发展及应用 (2)2周期表中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3)3.电负性的运用 (3)3.1电负性可用来判断元素、化学键类型 (3)3.2电负性可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3)4电负性效应对脂肪胺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的影响 (4)4.2 部分净电荷 (4)5结语 (4)参考文献: (5)电负性在化学中的应用学生姓名:* * * 学号:* * * * * *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指导教师:* * * 职称:副教授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元素电负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及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同时讨论了运用元素的电负性判断元素类型,以及元素的价态、物质的晶型、化合物的键型,总结了元素电负性理论对化学领域几个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电负性;应用;元素类型;价态;晶型;键型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 discussion element negativity theor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nd in the periodic table negativity change rule.Simultaneously discussed the utilization element negativity judgment element type, as well as the element valent state, the material crystal, the compound key, summarized the element negativity theory to chemistry domain several aspect contributions.Keywords: Electronegativity;Application; element type; V alence; crystalline; key-type;引言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元素在形成的化学物质中将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这种趋势是由于在同一周期内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 核对价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使得元素的电负性增大。
例如,在第二周期中,从锂( Li)到氟(F),电负性逐渐增 大,氟的电负性最大。
同一主族内元素电负性变化趋势
在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
离子键性质
离子键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硬度大,且在水溶液中容易 导电。
共价键形成与电负性匹配
电负性相近
共价键通常发生在电负性相近的 元素之间。这些元素在成键时, 电子不是完全转移,而是共用。
共用电子对
在共价键中,原子间通过共用电 子对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共 用电子对受两个原子核的吸引, 使得原子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电负性与电子亲和能
电子亲和能是指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气态阴离子所放出的能 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电子亲和能通常也越大。
电负性与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小,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因此,电负性 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一个指标。
02
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变化规律
同一周期内元素电负性变化趋势
03
过渡元素的电负性比较复杂, 因为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比较 复杂,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 性。
金属与非金属间差异分析
01
02
03
04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较弱,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较强 。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较弱,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较强 。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较弱,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较强 。
共价键性质
共价键的熔点和沸点通常比离子 键低,硬度较小,且在水溶液中 不易导电。
化学键的极性与原子电负性
化学键的极性与原子电负性1. 引言化学键是化学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化学键的性质直接影响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其中,化学键的极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化学键中原子之间电子分布的不均匀性。
而原子电负性是描述原子吸引和保留电子能力的物理量,是衡量化学键极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例两个方面探讨化学键的极性与原子电负性的关系。
2. 化学键极性的概念化学键的极性是指在共价键中,由于两个原子电负性的差异,导致电子密度在化学键上的不均匀分布,形成电子云的偏移。
这种电子云的偏移使得化学键两侧的原子呈现出部分正负电荷,即化学键的极性。
化学键的极性可分为三种类型:非极性键、极性键和离子键。
3. 原子电负性的概念原子电负性是描述原子在共价键中吸引和保留电子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χ表示。
电负性 values range from 0.7(非金属性最弱的金属铯[Cs])to 4.0(非金属性最强的非金属氟[F])。
电负性的大小与原子的电子亲和能、第一电离能和原子半径有关。
电负性越大,原子吸引和保留电子的能力越强。
4. 化学键极性与原子电负性的关系化学键的极性与原子电负性密切相关。
在共价键中,当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等时,共用电子对将均匀地分布在这两个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例如,在氢气(H-H)和氮气(N≡N)分子中,两个原子具有相同的电负性,因此共价键为非极性。
当两个原子的电负性不等时,共用电子对将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两侧的原子呈现部分正负电荷,使得化学键具有极性。
例如,在氯化氢(H-Cl)分子中,氯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氢原子,因此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
原子电负性差异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当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距很大时,可能形成离子键。
在离子键中,电子从电负性较小的原子转移到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形成离子。
例如,在氯化钠(NaCl)中,钠原子的电负性小于氯原子,电子从钠原子转移到氯原子,形成离子键。
元素的电负性和其变化规律
2、电负性旳递变规律:
电负性最大
电负性逐渐 增 大。
电负性有 减小旳趋势
电负性最小
原因?
原因解释
1、同周期从左至右元素旳电负性逐渐增大 原因:同周期从左至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大,
原子半径递减,有效核电荷递增,对外层电子旳吸引能 力逐渐增强,因而电负性只增长 2、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旳电负性逐渐减小 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虽然核电荷数也增多,但 电子层数增多引起原子半径增大比较明显,原子和对外 层电子旳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元素旳电负性值递减
6. 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自然 界中含量最多旳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已 知它旳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 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第一电离能 最小旳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旳名称和符号。 (2)写出O上述C元a 素N两a 两Cl化合生成旳离子化合物 旳 化学式。
CaO Na2O Na2O2 CaCl2 NaCl
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旳正负 C.判
断化学键旳类型
D.判断化合Leabharlann 物旳溶解度5. 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旳元素符号。 (1) 在第3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旳元素 是 Na,第一电离能最大旳元素是 A; r电负 性最小旳元素是 ,N电a负性最大旳元素 是 。 Cl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一电离能最小旳元 素是Cs,第一电离能最大旳元素是 H;e电负 性最小旳元素是 ,C电s负性最大旳元素 是 。F (不考虑放射形元素!)
3、电负性旳意义
反应了原子间旳成键能力 和成键类型
规律一
一般以为: 电负性不小2.0旳元素为非金属 元素 于 电负性 不大2.0旳元素为金属元 素。 于
原子的电负性及晶体的结合类型
通常由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和氧化性很强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如卤族元素和碱金属 元素,氧族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 具有闭合的电子壳层,离子键没有方向性;离 子键之间的作用很强,具有相当高的强度、硬度和熔点,而导电性、热膨胀系数 小.大多数离子晶体对可见光是透明的,在远红外区有一特征吸收峰
理论值 52 -230 48 134 75 205 343 -35 45 -156
实验值 52.9 <0 44 120 74 200.4 348.7 <0 48.4 <0
电子亲和能可以用来表示原子对价电子的束缚强弱。
(4)电负性 (用来表示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物理量) Mulliken (穆力肯):原子的电负性=(电离能+亲和能) Pauling提出计算办法:
2.共价晶体(原子晶体)
共价键:共价晶体中,相邻原子各出一个价电子形成自旋相反的共
其中A为第一电离能 用电子对,这样的原子键合,称为共价键. 共价键的两个特点:饱和性,方向性
饱和性:一个原子只能形成一定数目的共价键.
z A z e 方向性:通常在价电子电荷密度最大的方向上形成共价键.
共价晶体一般很硬,熔点也很高,但导电性很差.
其中A为第一电离能
z A z e (1)氢原子只有一个价电子,一般只能与一个原子相互作用形成
共价键.
(2)在氢键晶体中,氢原子可以和2个电负性较大而原子半径较 小的原子相结合,这种特殊的结合称为氢键. (3)由于氢核很小,只能容许2个原子从两边靠拢,故氢键既有方 向性,又有饱和性.
(4)氢键是一种较弱的键.
共价键的饱和性 当一个原子与其它原子结合时,能够形成共价键的数目
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决定于它所含的未配对的电子 数,这个特性称为共价键的饱和性。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结构对材料电负性的影响
原子结构知识:原子结构对材料电负性的影响原子结构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基础,它对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原子结构对材料电负性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将探讨原子结构是如何影响材料电负性的,并说明这种影响的意义和应用。
一、原子结构与电负性的关系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或化合物中吸引和保持其周围电子的能力大小。
原子的电负性主要取决于其电子云的性质。
电子云有两类:核心电子和价电子。
核心电子靠近原子核,不参与化学反应,数量固定;而价电子外层电子,可与其它原子之间互相作用,数量不定。
价电子决定了元素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也决定了其电负性大小。
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核具有正电荷,能够吸引周围的电子。
而电子云又具有负电荷,能够抵抗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
因此,原子的电负性大小取决于其原子核对电子云吸引力与电子云对原子核吸引力的平衡状态。
如果原子核的吸引力强于电子云对其的抗拒力,原子的电负性就会增大;相反,如果电子云对原子核的抗拒力强于原子核的吸引力,原子的电负性就会减小。
此外,原子结构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电子云的半径。
电子云的半径大小影响着电子与邻近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距离,进而影响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合成材料的性质。
二、影响材料电负性的重要因素1.原子核电荷数原子核的电荷数越大,原子的电负性也就越大。
原因在于原子核的电荷数增加,对电子的吸引力也就增强,而电子云的反作用力不能跟随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因此电子云对原子核的抗拒力降低,从而使原子的电负性增大。
2.电子云半径的变化电子云半径变小,原子的电负性也就相应变大。
这是因为电子云半径变。
小,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距离变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加强,而电子云反作用力相对较弱。
另外,同一周期内,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的增加会使电子云变窄,原子半径变小,电子云密集程度增大,从而加强电子对原子核的吸引力,原子电负性增强。
3.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电荷屏蔽效应对于处于原子层次结构下面的电子,它们位于所有核外电子都靠近原子核的位置上。
形成共价键的原子之间的电负性
形成共价键的原子之间的电负性
共价键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作用类型之一,它可以将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稳定的分子结构,它可以克服原子之间的斥力,从而使它们能够紧密地靠近形成一个更稳定的分子结构。
形成共价键的原子之间的电负性是关键,重要的是确定哪些原子可以形成共价键以及它们之间的电负性。
原子本身是带有正负电荷的,正电荷表示正电子,负电荷表示负电子。
原子在电性反应中,具有电子的原子会形成非常紧密的键,为了形成共价键,必须要有正负电荷的极性差异。
相同原子间或不同原子间的电负性有很大的不同。
同一原子之间的电负性略大于不同的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当参与共价键的原子具有正负电荷的极性差异时,电负性之差会产生电荷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会拉近形成键,从而使共价键更紧密。
更重要的是,只有参与共价键的原子电负性之差足够大,它们才能确保在形成键之后将其拉紧,从而使共价键形成更稳定。
以上是关于形成共价键的原子之间的电负性的重要性,可以总结出,为了形成紧密的共价键,参与其中的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必须要区别对待,只有有足够的电负性之差,才能确保形成共价键的紧密程度,确保分子的结构稳定,这也是有形成牢固的共价键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n (2l 1) 2 2n
l 0
n 1
2
泡利原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自然规律是理解原子 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理论基础。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由上式可知, 在n=1的K壳层上,最多能容纳两个电子,以1s 2表 示。 在n=2的L壳层上,最多能容纳8个电子,其中对 于l=0的电子有两个,以 2s 2表示,而对应l=1的电 子有6个,以 2 p 6 表示,以此类推,下表为多电子 原子中各个壳层中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原子捕获电子的能力(电性)
一、电离能
Na + 5.14 eV
Na+ + e
定义:使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原子的电离能。
从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从正1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二、电子亲和能
Cl + e
Cl- + 3.61 eV
定义:一个中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负离子所释放出的能量
称为电子亲和能,亲和过程不能看成是电离过程的逆过程。
电子亲和能越大,那么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大。 电子亲和能一般随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因为原子半径小, 核电荷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强,对应较大的互作用势。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2.各壳层可容纳的电子数 •同一个n组成一个主壳层 对应于n=1,2,3,...的各壳层 分别记作K,L,M,N,O,P... •相同的n,l组成一个支壳层 对应于l=0,1,2,3,...的各支壳层 分别记作s,p,d,f,g,h...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核外电子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
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包括自旋在内,不可能存在量子态全同的两个电
子;
能量最低原理:任何稳定体系,其能量最低; 洪特规则:最低能量原理的一个细则,即电子依能量由低到高依次
电负性相差越大,如:碱金属+卤族元素,易形成晶体。
因此,按电负性的相差大小,可以推断原子间的结合类型。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各壳层容纳的电子数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优先占据最低能态”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一个支壳层内电子
可有(2l 1) 2 种量子态 主量子数为n 的壳层 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第三章 晶体的结合 3.1 原子的电负性
徐智谋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进入轨道并先单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尽量多的等价(n、l相同)轨道。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泡利不相容原理?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三、结合能
Na + Cl
Na+Cl- + 7.9 eV
定义:孤立的中性原子结合释放的能量称为结合能,或者说 把晶体分解成一个个孤立的中性原子需要的能量。 结合能越大,原子结合越稳定,熔点越高。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在原子系统内,每个电子趋向于占有最低的能级,当原子中电子能量最 小时,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这时原子处于最稳定的状态。即基态,这就是 能量最小原理。根据能量最小原理,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从最内层开始向外 排列,由于能级主要取决于主量子数n,所以一般来说,最靠近原子核的壳 层,最容易被电子占据,列如 氦原子有两个电子正好排满K层; 锂原子有三个电子,两个排在K 层,第三个排在L层......右图为一 些多电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叫做价电子,如 锂原子有一个价电子,铍原子有 两个价电子,钠原子有一个价电 子。 原子能级除由主量子数n决定 以外,还与其他量子数有关,所 以,按能量最小原理排列时,电 子并不完全按照K,L,M...等主壳层 次序来排列,而按下列量子态的次序在各个分壳层上排列: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价离子中再移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电离能的大小可以用来度量原子对价电子的束缚强弱。 电离能越大,越难失出电子;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出电 子,金属性越强。
在一个周期内,从左到右,电离能不断增加。
规定氟的电负性为4.0,那么另一个原子的电负性即可
求出。很多资料使用的电负性都为泡林值。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1)周期表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弱; (2)周期表越往下,一个周期内电负性的差别也越小。 电负性越大,得电子能力越强。反之,失电子能力越强,即金属性越好。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四、电负性
电离能和亲和能从不同角度表征了原子争夺电子的能力。如
何统一衡量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呢?为此,人们提出了 原子电负性的概念。 用电负性来度量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原子的电子分布
例如:氧原子的电子组态为1s22s22p4
原子的电子组态,通常用字母s、p、d来表征来角量子 数l=0、1、2、3……,字母的左边的数字是轨道主量子
数,右上标表示该轨道的电子数目。
Solid State Physics
我们讲到:
原子外层的芯电子层对相互作用贡献不大,价电子相互 作用 决定了原子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原来中性的原子能够结合成晶体,除了外界的压力和温度
等条件的作用外,主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作用。没 有一种晶体结合类型,不是与原子的电性有关的。 下面我们来系统学习一下:原子的电性。
Solid State Physics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泡利不相容原理 1、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内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 有完全相同的状态 或说 一个原子内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 同的电子 或说 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同 一个量子态
Solid State Physics
in School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电负性定义:
1、穆力肯(密里根Mulliken)定义:
电负性=0.18(电离能+亲和能)(eV)
0.18是为了使Li的电负性为1.0。
2、泡林(Pauling)定义:
E(A-B)=[E(A-A)*E(B-B)]1/2+96.5(xA-xB) 单位: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