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文言文

合集下载

小古文六年级上册

小古文六年级上册

小古文六年级上册
小古文六年级上册通常会包含一些简短的文言文篇章,这些篇章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小古文六年级上册的篇章示例:
《郑人买履》: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用一根绳子记录下来,他随手将绳子放在座位上,就出门了。

他来到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左挑右选,终于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尺寸的绳子放在座位上了,就说忘了带尺寸。

于是返回家去取。

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了。

他最终没能买到鞋。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
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了水中,他立即在船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这些篇章通常会有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汉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习这些篇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古代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

六年级文言文背诵十篇

六年级文言文背诵十篇

六年级文言‎文背诵十篇‎(一)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①及中表②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③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④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⑤与君先人伯‎阳⑥有师资之尊‎⑦,是,仆与君奕世‎⑧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yù)之。

韪曰:“小时了了⑨,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⑩[注:①清称:有清高的名‎称。

②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③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

”④仆,对自己的谦‎称。

⑤仲尼,孔子的字。

⑥伯阳,即老子,姓李。

⑦师资之尊,指礼尊对方‎为师的敬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⑧奕(yì)世,累世。

⑨了了,聪明、懂事。

⑩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

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

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1.判断画线词‎语解释的正‎误。

A.诣门者——登门拜访的‎人()B.乃通——(看门人)才肯通报()2.“人以其语语‎之”句中,“其”指代(),“之”指代(),第一个“语”是()词性,第二个“语”是()词性。

六年级文言文

六年级文言文

一、古诗词1、七步诗两汉: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持:用来。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泣:小声哭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赏析]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

表达了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言文+注释+译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言文+注释+译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文言文+注释+译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

3、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8、弄:摆弄 9、杼(zhù):织机的梭子10、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1、零:落。

12、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13、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六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

六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

六年级文言文大全必背
六年级文言文必背篇目如下:
1.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杜处士笑而然之。

以上是六年级部分必背文言文篇目,建议查询教辅或课本获取完整的必背篇目。

六年级必备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文言文原文及解释六年级必备文言文1、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2、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著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见《论语•子罕》篇)南阳,郡名。

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

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

西蜀,现在的四川。

子云,指杨雄,西汉文学家。

3、木兰诗《乐府诗集》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阅读15篇(六年级)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阅读15篇(六年级)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阅读15篇(六年级)此十五篇可供同学阅读,为学校学习文言文做好连接,老师可引导同学自主选择背诵,不做统一要求。

1.菊菊花盛开,芳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2.日时一日一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3.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4.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来宾,何益仆人?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认真,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6.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7.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8.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盘古开天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拓,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自读选文10篇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自读选文10篇
四、《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自读选文10篇
一、《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以:为了,来
诵:(多诵古人篇章)朗诵
使:让
为:做
及:等到
稍:稍微
闾里:乡里、邻里
士人:读书人或:有的时候 Nhomakorabea因:趁机
【翻译】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并开始学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抄写还没完成,就可以背诵这本书了。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就高了。
【注释】(1)牧:放牧牲畜。(2)窃:偷偷地,暗中。(3)辄:总是(常常)、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曷:通“何”,为什么。(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7)执策:拿着书。(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小学六年级小古文

小学六年级小古文

1.王戎识李【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 1 -2.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 2 -3.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 3 -4.左右逢源【原文】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

自己获得的道理,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

”- 4 -5.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文言文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升学的加分点,那么有哪些文言文课文是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呢?店铺整理了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课文及学习方法,希望对六年级同学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文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之《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之《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之《山川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之《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之《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六年级必备古代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古代文言文原文及解释

六年级必备古代文言文原文及解释1. 《白日依山尽》(李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李白的这首诗描述了白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们的奋斗和追求。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落山的美景,意味着一天的结束;“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意味着事物自然而然地向前发展。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人们的追求与挑战,在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应进一步提升自己追求更大的成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描绘了太阳落山的美景;“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表达了人们应当不断追求进步,踏上更高的境界,寄托了对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希冀。

3. 《长恨歌》(白居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以及对春天的赞美。

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描述了园中的葵花青翠欲滴;“朝露待日晞”描绘了清晨的草地上洒满的露水;“阳春布德泽”则表达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恩赐和喜悦;“万物生光辉”描绘了万物在春天中焕发出的光彩夺目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

4.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解释:这篇序言描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滕王的赞美和思索。

诗中的“豫章故郡”描绘了以豫章故郡为背景的滕王阁;“洪都新府”则形容滕王阁的宏伟与庄严。

而“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则比喻滕王阁的高耸,类似于伸展翅膀的飞鸟。

整篇序言通过描绘滕王阁的辉煌和威严,表达了诗人对滕王的敬仰之情。

5. 《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解释:这首词描绘了人生的变化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迁。

小学六年级必背文言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必背文言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必背文言古诗词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时,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作品,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背诵的文言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6.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补学内容之文言文【部编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补学内容之文言文【部编版】

小学六六年级语文上册补学内容之文言文1.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司马光传》2.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3.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ǐn)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4.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雅量》5.囊萤夜读胤(yìn)龚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六下补学文言文1. 铁杵成针2.古人谈读书(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3.自相矛盾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4.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小学六年级必考文言文

小学六年级必考文言文

小学六年级必考文言文学好文言文对学好语文有莫大的好处,下面是我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文言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小学六年级的课外文言文30个字8篇

小学六年级的课外文言文30个字8篇

课外文言文片段一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片段二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片段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l:“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片段四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l:“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片段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o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片段六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片段七(苏秦)潦倒而归。

妻不下纸,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

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卒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片段八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文言文《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陋室铭》原文及解释原文山不在⑴高,有仙则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⑶。

斯⑷是陋室,惟⑸吾德馨⑹。

苔痕上⑺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⑻,往来无白丁⑼。

可以调素琴⑽,阅金经⑾。

无丝竹⑿之乱耳⒀,无案牍⒁之劳形⒂。

⒃诸庐⒄,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⒅?”注解(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这里用为动词,成为名山。

(3)灵:这里用为动词,成了灵异的水。

(4)斯: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5)惟:只。

(6)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上。

(8)鸿儒: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没有官职的人。

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

素,不加装饰的。

(11)金经:古代用泥金书写而成的佛经,一说《金刚经》。

(指佛经)(12)丝竹:琴、瑟、萧、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劳累。

(16):地名,今省市西。

诸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诸庐,西蜀子云亭:有诸亮的草庐,西蜀有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诸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郡隆中。

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人。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

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映得碧青。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诸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原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渊明独爱菊。

自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里、陆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很多。

晋朝渊明只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大多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秽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它笔直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的人,该是很多了。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水鸟叫声。

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洲:河中沙洲。

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淑:善,好。

逑(通仇):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

寐(音妹):睡眠。

思:语助。

服:思念。

悠:忧思貌。

辗:半转。

反侧:反身,侧身。

琴:五弦或七弦乐器。

瑟:二十五弦乐器。

友:交好。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钟:金属打击乐器。

鼓:皮革打击乐器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编辑本段]注释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芦苇。

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念.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

溯洄,逆流而上。

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沿着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寻找她。

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

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

现在写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饮酒二十首【全】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持此欲何成!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