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文化展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礼仪前言

中国具有五干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兴文明礼仪之风,更好地展示我国人民文明礼貌、追求和谐的精神风貌,树立中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

礼是传统美德

忠——爱国:增强爱国情感、关注国家发展,承担爱国责任。

孝——敬亲:心存感恩之情,听取父母教导、力尽孝亲之责。

仁——友爱:仁爱善良为本,谦让宽容大度,尽享助人为乐。

义——担当:勤奋好学为主,全面提升素质,齐家治国担责。

礼是礼仪规范

仪态——仪态端庄发型短,穿着齐整帽不偏,忌穿奇装戴饰品,甘做纯朴好少年。

表达——语言文明态度亲,礼貌用语记在心,不用污言和忌语,语气语调把握准。

坐姿——坐时挺胸上身直,双腿弯曲平整立,双肩下垂手放膝,坐如钟稳勿乱移。

行走——行走如风当右行,甩臂昂首又挺胸,长幼有序知避让,不乱跑跳显文明。

交际——文明交往讲礼仪,自尊自律知礼节,诚信友善又宽容,合作互助存友情。

③礼是博学求知

课堂——上下课行敬师礼,课堂专注守秩序,发言举手勤动笔,合作互动不违纪。

作业——今日作业今日毕,格式规范本整齐,书写工整成习惯,切勿应付勿抄袭。

书写——身要坐正手放平,五指弯曲笔居中,指实掌虚是关健,捏攥执法不可行。

活动——参加活动要积极,听从指挥守秩序,小组团结合作好,尽展才华争第一。

礼是敬长尊师

长辈面前要致礼

行走落座知礼让

长辈教导用心听

切忌张扬和轻狂。

④尊师名言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荀子·修身》尊师则不伦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

至尊天地君亲师,师者传道又育人,文明薪火世世传,国富民强担大任。

⑤尊师故事篇

1、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2、张良拾履

说张良闲暇时在桥上散步,有一位老年人,身穿粗布短衣,走到张良呆的地方,把鞋子扔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拾鞋。”张良猛然一惊,真想揍他,一见如此大的年纪,就给他拾了鞋。老人要张良替他穿上,张良既已为他拾鞋了,也就跪下来为他穿鞋。穿好后,老人笑着走了。走了1里远,又返回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很可以培养,过5天,天一亮你来等我。”过了5天,张良来时,老人已先到,批评他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过5天,你再来等我。”第二次,张良又迟到了。第三次,他半夜就去了。老人很高兴,送给张良一部书,并且告诉他说:“读了这部书,就可做帝王的老师了。后10年你会发迹。13年后,你会在济北遇到我,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是我。”天亮后,张良一看,原来是一本兵书,叫《太公兵法》。张良得到这本书后。认真阅读,终于学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领,据传说,13年后,张良跟随高祖路过济北,果真在谷城山下看见一块黄石,张良取回它,并把它当做珍宝供奉、张良死后,就和这块黄石合葬在一起。

⑥ 3、鲁迅尊敬老师

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

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4、毛泽东尊师敬师

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比毛泽东长16岁,他只有六年半学历,靠自学而精通古文、历史、地理和数学等知识。他的生活作风和治学方法对毛泽东有很深的影响。毛泽东称徐老是他“最敬佩的老师”,对他敬如长辈。

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60岁的生日。1月30日,在延安各界为徐特立举行60寿辰庆祝大会的前一天,正忙于制定抗日救国大计的毛泽东,怀着对师长的尊敬心情,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给徐特立,为他祝寿。这封信充分肯定了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尚品德。并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句话成为中国几代人尊师敬师的至理名言。

情系黉门数十春,呕心沥血育新人。

满堂弟子千秋业,一世园丁几代恩。

粉笔无心催白发,夕阳有意照黄昏。

高风亮节为师表,怀玉当思琢玉人。

⑦友爱、友谊篇

1、高山流水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我的琴声。结果,钟子期很容易就猜出了他的心思:“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俞伯牙万分惊讶,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据说后来钟子期过世,俞伯牙愤而摔琴,说:“子期一死,还弹给谁听呢?!”

2、管鲍之交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3、桃园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有匡扶天下的志向,三人遂在张飞家的桃园结拜为兄弟。“英雄只一世,忠义存千秋”,他们三人同心协力,同心同德成就帝王大业,成就人生友谊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