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笔试大纲中学物理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0275edc10661ed9ad51f3f1.png)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与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与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开展的历史和最新开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根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根本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根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根底、学习需要与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根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展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容进展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根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开展;了解教学反思的根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展反思,提出改良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与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根底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根本原理和根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开展的历史和最新开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根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那么,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与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2020年中小学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20年中小学教师招聘----中学教育综合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8ecd2a8eefdc8d377ee3263.png)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学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改革政策和师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学1.教育(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本质(3)教育的功能(4)教育的发展(5)教育的价值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文化、科学、技术、人口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人口等功能(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大数据、互联网+、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我国学校教育制度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3)中国的教育目的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5.课程(1)课程的概念、课程类型及其特征(2)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3)课程理论流派(4)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5)课程开发与实施(6)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6.教学(1)教学的概念(2)中学教学的基本任务(3)教学理论流派(4)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5)教学原则(6)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7)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8)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9)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10)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7.德育(1)德育及其意义(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3)中学德育目标和内容(4)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8.班主任工作(1)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其主要工作内容(2)中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3)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4)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9.学生(1)学生观(2)中学生认知(学习)特点与教育(3)中学生年龄特征及其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10.教师(1)中学教师的职业特点(2)中学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11.现代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的概念(2)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4)多媒体认知及其教学原则(5)信息化教学环境(6)在线学习平台与网络课程(7)多媒体辅助教学(8)开放教育资源及其应用(9)现代远程教育(10)教育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12.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的概念和对象(2)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教育研究方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等(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二)心理学1.中学生认知发展(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想象的概念、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3.中学生个性发展(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4.学习与学习理论(1)学习的概念、学习分类(2)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分类、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学(5)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策略(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三)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等2.教师权利和义务(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3.学生权利保护(1)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3)《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2018)(四)课程改革政策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主要内容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3.最新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及其基本框架、主要内容等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五)师德修养1.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意义(3)加强师德修养的原则、途径、方法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 相关文件、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19年)、《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年11月)、《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安徽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https://img.taocdn.com/s3/m/6482f577ccbff121dd368372.png)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 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 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236f6133687e21af45a996.png)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一、力学(一)质点运动学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投影表示方法。
2.掌握从质点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从质点加速度求速度和坐标的方法,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1.掌握力、惯性质量、惯性参考系、动量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结合应用微积分,熟悉应用牛顿运动三定律求解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
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3.掌握冲量、功、质心的概念,掌握变力功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通过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
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5.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掌握对心碰撞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用于处理有关力学问题。
掌握火箭运动的基本特点。
6.掌握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1.掌握引力质量的概念,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理解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
2.熟悉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
3.掌握有心力作用下,运动质点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特点。
4.掌握引力势能的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熟悉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
(四)刚体力学1.掌握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描述方法和运动特点;掌握刚体质心的计算方法及质心运动定理。
2.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及其应用、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刚体重力势能的计算。
【精品】2020年高中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物 理(高中教育岗位)
![【精品】2020年高中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物 理(高中教育岗位)](https://img.taocdn.com/s3/m/22826ae2d15abe23482f4d38.png)
【精品】2020年高中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物理(高中教育岗位)一、考试性质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属选拔性考试。
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考查、考核考生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按招考录用计划择优录用。
因此,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教法技能”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二者合卷满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计算题);“教法技能”的题型为(1)简答题;(2)习题分析;(3) 教学设计题。
三、考试内容专业知识1.质点运动学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方程。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
相对运动。
2.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质量和力。
非惯性系中的力学定律。
3.功和能恒力的功、变力的功。
功率。
动能、动能定理。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4.冲量和动量冲量、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
5.刚体的运动刚体。
刚体的平动、转动和定轴转动。
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力矩、转动定律。
转动惯量。
力矩的功和转动动能。
角动量(动量矩)、角动量守恒定律。
6.振动与波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简谐振动的能量转换。
波的基本概念、平面简谐波方程。
7.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能均分定理,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增量及卡诺循环等简单循环的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到理想气体。
8.静电场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电场强度的计算。
电场线。
电通量。
真空中的高斯定理。
电场力。
静电场力的功。
静电场的环流定理。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及其计算。
【精品】2020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精品】2020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初中物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f0208e580216fc710afd23.png)
【精品】2020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 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 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236f6133687e21af45a996.png)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初中物理》考试大纲- 物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一、力学(一)质点运动学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和自然坐标系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投影表示方法。
2.掌握从质点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从质点加速度求速度和坐标的方法,能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3.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二)牛顿运动定律1.掌握力、惯性质量、惯性参考系、动量的概念。
2.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结合应用微积分,熟悉应用牛顿运动三定律求解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
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3.掌握冲量、功、质心的概念,掌握变力功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保守力做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势能。
4.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通过质点的平面曲线运动情况理解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
掌握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简单系统平面运动的力学问题。
5.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掌握对心碰撞的基本规律,并能正确用于处理有关力学问题。
掌握火箭运动的基本特点。
6.掌握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1.掌握引力质量的概念,了解引力常量的测量,理解地球自转对重量的影响。
2.熟悉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内容。
3.掌握有心力作用下,运动质点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特点。
4.掌握引力势能的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熟悉三种宇宙速度的推导。
(四)刚体力学1.掌握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描述方法和运动特点;掌握刚体质心的计算方法及质心运动定理。
2.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转动定理及其应用、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刚体重力势能的计算。
2020物理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2020物理教师招聘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aa6567f90f76c660371a16.png)
2020教师招聘物理试题考纲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涵盖三个方面,即中学物理内容、大学物理内容、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中学物理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结构(具体内容参见附件:表1和表2)。
2.大学物理内容(1)普通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
(2)普通物理基本实验。
(3)近代物理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扩展。
3.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
(2)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的中学物理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概念与规律教学、实验教学、复习与练习教学、教学手段应用、教学技能、教学案例的设计和评析、教学评价等。
附件:表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模块主题必修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必修2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能源与必修3可持续发展选择性必修1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及其应用选择性必修2磁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固体、液体和气体,热力学定律,原子与原子核,波粒选择性必修3二象性选修1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选修2物理学与技术应用选修3近代物理学初步注:相关主题的具体内容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内容。
表2.高中物理实验内容说明必修课程的物理实验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1.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2.能运用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物理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学科考试大纲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学科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e2c9b2aa98271fe910ef96c.png)
2020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学科考试大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选拔新任教师,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参加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通过物理学习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考查考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2.考查考生理解与中学物理课程相关的大学物理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物理问题,关注目前物理科学发展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3.考查考生掌握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分析、解决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备从事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教学能力等。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涵盖三个方面,即中学物理内容、大学物理内容、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中学物理内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结构(具体内容参见附件:表1和表2)。
2.大学物理内容(1)普通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
(2)普通物理基本实验。
(3)近代物理基础知识。
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扩展。
3.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
2020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全攻略(物理学科)(一):笔试考纲+面试考纲+解析
![2020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全攻略(物理学科)(一):笔试考纲+面试考纲+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a772d73c1ec5da51e2702b.png)
2020年初中教师资格考试全攻略【考试大纲】--笔试部分—A《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最新《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笔试大纲)
![最新《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笔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1dbd574a7302768f993941.png)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精选)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精选)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86730127d3240c8547ef5d.png)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1. 物理专业知识(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1f872333d4b14e8424688d.png)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物理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份,共4页。
时量90分钟,总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几个选项正确,全数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某同窗站在清水池边看见水中的鱼、水中的云、镜中的自己和天上的飞机,那么属于折射成像的是()A.鱼B.云C.自己D.飞机2.物体A、B的质量相等,把它们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再把它们别离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里,A物体能使水升高10℃,B物体能使水温升高20℃,设A的比热为C1,B的比热为C2,那么()A.C1=C2B.C2=2C1C.C2>2C1D.C1<C2<2C1 3.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在空中同时抵达同一高度时速度都为v,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物体上抛时的速度大于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B.物体A、B在空中运动时刻相等C.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物体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等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处必然是B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4.如下图,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滑腻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头别离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稳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现在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N,细线的拉力大小为T,那么()A.N=(m2-m1)g B.N=m2gC.T=22m1g D.T=(m2-22m1)g5.如图,柱体A的横截面是圆心角为π/2的扇形面,其弧形表面滑腻,而与地面接触的下表面粗糙;在滑腻竖直墙壁与柱体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球体,系统处于平稳状态。
假设使柱体向左缓慢移动少量(球体未与地面接触),系统仍处于平稳状态,那么()A.球对墙的压力减小B.柱体与球之间的作使劲增大C.柱体所受的摩擦力减小D.柱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6.一物体悬挂在细绳下端,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
物理教师考编高中部分知识点
![物理教师考编高中部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94592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8.png)
物理教师考编高中部分知识点一、力与运动1. 力的概念与分类2. 牛顿三定律及应用3. 力的合成与分解4. 平衡条件与力的平衡5. 力学系统与力的分析二、机械能与能量守恒1. 动能与势能2.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3. 能量与功4. 弹力与弹性势能三、运动与力学定律1.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2. 自由落体运动及其图象3. 抛体运动及其图象4. 圆周运动及其图象5. 运动的规律与公式四、压力与浮力1. 压力的概念与计算2.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3.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五、波动与声音1. 机械波与电磁波2. 波的传播与反射3. 声音的特性与传播4. 声音的强度与声级5. 超声波与应用六、光的反射与折射1. 反射定律及应用2. 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3. 全反射与光纤通信4. 物体的透明、不透明与半透明七、光的色散与光的干涉1. 光的色散与原理2. 单缝与双缝干涉现象3. 条纹间距的计算八、静电场与电场力1. 静电场与电场强度2. 点电荷与点电荷系统的电场3. 电场力与电势能的计算九、电路基本知识1. 电流与电压的概念2. 电阻与电阻定律3. 并联与串联电路4. 电功与功率十、电磁感应与交流电1. 感生电动势及其计算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应用3.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与特性4. 交流电的电压与电流关系十一、核与放射性1. 核反应的基本过程2. 放射性与半衰期3. 使用核能的利与弊十二、近代物理1. 光电效应与光子学2. 相对论与质能关系3.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及其应用以上是物理教师考编高中部分的知识点概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课程需要进行深入学习和备考。
2020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化学生物物理)
![2020中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化学生物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18267681c758f5f71f676c.png)
2020教师招聘化学试题考纲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Ⅰ.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关键能力
涵盖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全部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五个方面。
所要求的能力有: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化学的主要特点
2.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定量研究的方法
5.化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等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
初中物理教资考试
![初中物理教资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125a99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a.png)
以下是一个初中物理教资考试的大纲:
一、物理学科基础知识
-物理学科的定义和特点。
-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理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二、力学
-物体的运动和力的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三、光学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折射和色散。
-光的干涉和衍射。
四、电学
-电荷和电场的概念。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五、热学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热传导和热辐射。
-热力学和热效应。
六、声学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利用。
-声音的测量和控制。
七、实验与观察技能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实验安全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以上是一个初中物理教资考试的大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通过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力学、光学、电学、热学和声学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考生对物理学科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实验与观察技能也是考试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加强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实验安全等方面的了解和实践。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充分准备,可以顺利应对初中物理教资考试并取得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
中学物理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统一、公开的选拔性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本考试首先关注考生对中学物理课程的学科理论知识、实验等的理解和掌握状况,以及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方法等的认识水平。
要求考生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实验水平,对其中思想观念、方法层面的问题有基本正确、合理的认识。
其次,关注考生对大学普通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状况,以及对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方法等的认识水平。
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这些知识内容,并能与中学阶段的问题合理地结合;关于其中思想观念和方法层面的问
题,要求能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恰当地表达和说明(比如:微积分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第三,关注考生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要求考生能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状况,把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呈现与表达,包括能提出恰当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过程等。
三、考试内容范围
1.学科专业知识
(1)中学物理课程知识内容的考查,以我省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为基本依据,考查内容为高中物理1、物理2、物理3—1、3—2、3—3、3—4和3—5等七个模块的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表1。
(2)大学普通物理学内容的考查,以力学、电磁学、热学和光学中的基本部分为主,具体内容见附件:表2。
2.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原则上从两方面进行。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报考高中物理教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报考初中物理教师)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2)中学物理课程实施。
包括实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定、各种课型(理论课、实验课等)组织,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评价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2.主要题型: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与计算题等。
3.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
附件:
表1 中学物理内容
表2 大学普通物理学内容
表3 实验内容(按高中阶段教学要求)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
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